XXX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点

2024-05-07

XXX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点(精选6篇)

篇1:XXX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点

岳池县顾县中学

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八条禁令<暂行>》、《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八条禁令<暂行>》以下简称“市两个禁令”及岳池县规范办学行为相关文件精神,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实际,就进一步规范我校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制定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倾力做到: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质量是教育的尊严、灵魂与生命,打造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把我校办成一流农村示范学校的关键。因此,全校各科教学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开展以创新教育为重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使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基本功竞赛为牵引,以课程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全校教师教学个性的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使素质教育得以深化,得以创新,全面推进。

2、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丰富素教活动载体。学校教务处、教科室与相关处室要密切配合,依据省、市、县有关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根据县内外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以教育部《基

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为指南,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立我校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一要构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体系,让每名学生都有进步,努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二要完善多层次立体式的师培研训网络,让每位教师都有提高,努力培养“优秀+特点”教师;三要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让学校每项工作都有成效,努力办成“规范+特色”学校,实现创一流农村示范中学的目标。

3、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放在素教首位。全校教师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宗旨和“育人先育德”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真正促进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历史课、心理课、生命教育等课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政教处、班级要利用主题班会,团委要利用团支部活动,年级组要利用年级活动各种纪念日活动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活动形式,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社区)、关工委四结合的教育网络,整合各种德育教育资源,保障学校教育、社会(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相互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格局,营造全社会都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4、按照部颁计划、开足开齐素教全部课程。学校各相关处室,年级组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课程方案、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杜绝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的行为。要利用学校体育特色资源,加强体育教学,坚持做好两课两操,充分保证学生每天锻

炼1小时,统考学科不得挤占体育课、艺术课、地方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学校要按照市县教育局要求,结合校情学情开设校本课程。同时,办好学校体育、美术、艺体班,为高一级学校培育特色艺体人才。要重社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教务处、教科室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各学科教案、教研、课改、教学“六认真”等的检查评估考核力度。

5、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育人意识。我校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工会、教务、政教等处室要相互配合,丰富师德建设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树立师德典型、举办师德报告会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全校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做到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争做师德楷模。要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省、市、县骨干教师,县“红烛奖”获得者等等优秀人才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其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引领指导作用;组织教职员工通过进修或自修能精通本行业务,成为精通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6、着力深化教育科研,打造特色科研课题。学校教科室要积极发挥教研的指导作用,各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发挥课改、教研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大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力度。要通过学科组教研的以点带面,发现、培养典型,提高我校高中、初中、文理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水平、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在教研组,学科组层层开展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竞赛基础上,选定一批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有针对性地研究素质教育,从不同侧面反映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具有地方校本特色的教研课题进行推广申报。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育人氛围。我校要充分利用古

镇人文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学校历史优势,按照省、市、县廉洁文化进校园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着力建设廉洁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倾力打造一个具有“古镇民风民俗优、旅游风貌美、文化底蕴厚、艺术氛围浓、教育影响大”的特色校园育人环境。

二、完善制度,创新管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1、强化教学管理,倾力抓好教学常规。教务处要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切实减轻初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学科教师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得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午间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不准任何学科教师举办或与社会办学机构联合举办向学生收费补习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不准再编在岗教师到民办学校或任何培训学校兼职兼课;不准任何学科教师违规组织学生统一订购或指定学生购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高、初中各年级对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2、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各年级组要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学校禁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竞赛等行为。初中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由县教科室命题,月考考试次数要尽量控制,期中、期末考由县教科室安排,月考由年级组安排,考试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着重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次数。各年级、班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给学生排名次或编排座位。教科室、教务处要加强中考、高考信息管理,禁止对中考、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

3、加强招生管理,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严禁各种择校行为。实行阳光分班,不得设置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特长班、补习班、奥数班等。招生严格执行《岳池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及接收学生转入就读办法》,切实做好班额控制工作。转入、转出生,按规定办理,驻镇、务工子女入学按规定接收。高中招生要严格执行省、市、县教育局制定的招生政策,招生纪律,不得违规进行招生宣传,严按“三限”政策招收择校生。

4、加强学籍管理,保护学生学(考)籍信息的隐私权。学校相关处室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保密局关于印发<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的通知》(教密[2001]2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籍信息保密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13]611号)精神,加强对学生(考生)学籍信息、考试成绩等信息的保密管理,除考生本人外,严禁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报名信息、考试成绩。

5、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师生财产生命安全。学校政教处、安办、保卫科、年级组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加强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认真实施学校安全工程,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整治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重视食品和饮水卫生,杜绝饮食安全事故发生。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要以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住校生安全管理制度,改善住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

生活条件,丰富住校生业余生活,重视住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依法治教,建章立制,构建素教工作机制。

1、以义教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学校基础建设与管理。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办学标准,结合我校布局,统筹学校建设和改造规划。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发展步伐,公平均衡配置高中、初中公共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初中办学条件,尽快缩小与县城学校的差距,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后勤保障。

2、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党政办、教务处、后勤处等相关处室要动态掌握好学校教工编制和流动情况,年初、年末认真核算上报教工编制,按要求编制报表。要用足用好现有教职工编制,向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紧缺学科岗位教师,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初中教学人员要专业对口,科学合理配套。引导鼓励高初中教师轮岗交流,政教处要加大高初中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管理,提高班主任待遇。各处室相互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完善教师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并把落实学生减负提质情况作为对全校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3、坚持依法依章办学,科学规范内部管理。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关于依法办学的要求,形成依法依章办学,全面规范办学、教学行为,努力形成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教务处各年级组要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保证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各年级不得以任何理由排斥“两差生”(行为习惯差,成绩差)。进一步落实和理顺学校党支部、行政校领导、处室部门领导、教工会等群团组织负责人的工作职责,按照“专

家治校”原则,依法落实校长负责制的工作职能,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党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4、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办法,坚持发展性、全面性、激励性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我校实际的素质教育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在完善学校各项工作制度考核评估制度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育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办学行为等为主要指标的学校教育工作评价体系。

5、开发内外教育资源,营造学生成长环境。要利用学校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要坚持开放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和体育、艺术教育等场所,让学生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团委、班教处、班委要组织学生在班会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我校关工委、家长学校要注重优化家庭教育,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正确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和管理孩子,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外学习与生活。重视利用古镇社区人文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增长才干,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四、强化领导,规范行为,建立素教保障机制。

1、组建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为确保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序有效推进,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规范办学行

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党政办。由副校长杨治江任办公室主任,吴智灵、杨乐、张健、杨顺国为副主任,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处室工作职责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计划、总结及材料上报等工作。

2、严格监督检查,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其结果作为表彰奖励、评职晋级、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违规办学行为、教学行为,严重损害师德行为的查处情况要按程序及时予以公布。

3、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违规行为。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建立违规教学行为的监测、举报和问责制度,加大对违反《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八条禁令(暂行)》、《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八条禁令(暂行)》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规者要根据情节轻重处分等级(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消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按程序上报教育局。并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我校要利用板报,印发资料,拉布标、集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我校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并与新闻媒体沟通,大力宣传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不炒作高(中)考状元及学校的升学率,引导家长、社会理解和支持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2:XXX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责任状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我镇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要求,学校就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同各学段签订责任状如下:

一、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学段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做到减负增效,坚决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二、坚持科学的评价观。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张扬学生个性,通过日常学习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小学实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期末质量检测“家长通知书”、成绩单要以等级形式呈现,学校、班级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师德建设,全面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在职教师不得办或者参与举办有偿补习活动,不得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强化集体教研,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备精每一堂课,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课堂内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五、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科学把握教学进度,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不准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严禁占用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与地校课程等课时,确保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

六、抓实有效作业管理。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提倡布置分层作业,引导自主学习,要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实行级部审批制、网上公示制和家长签字喊停制,严格控制每日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

七、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坚决杜绝学生早到校以及教师随意拖堂等违规行为。

八、严格教育教学秩序管理。未向市教育局请示并被批准,不得随意停课放假,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或其他非教育性社会活动。

各学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共同构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将加强本责任书所列内容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同时,组织开展学生、家长、社会系列评教活动,对不能履行职责,致使学校出现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将追究责任,并与责任人个人的教育教学综合评估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乳山寨镇初级中学(校长):

初中、小学(副校长):

篇3:XXX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点

上海市和南京市, 由于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差异, 表现在教育国际化层面上, 有着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 无论从对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还是办学模式以及政策导向, 都有体现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 因而彰显出独特的个性。

(一) 上海的基本情况

1.中外合作办学。上海现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20个, 其中机构39个、项目181个。在39个机构中有独立机构26个, 其中职2个、学前教育6个、非学历教育17个。在181个项目中有学历教育149个;非学历教育32个, 其中高等非学历教育27个。实施专科及以下层次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占近60%, 非学历教育的机构和项目也占四分之一, 引进课程较为雷同, 普通高中的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匮乏。

2.外籍学生教育。“十一五”期间, 在沪学习的外国学生数迅猛增加, 来自177个国家和地区外籍学生在沪就读。留学生最多的前5位国家依次为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和泰国。非学历生仍占留学生总数的69.41%, 学历生占30.59%。, 留学生过多集中于以汉语学习。基础教育方面, “十二五”期间, 来上海就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生不断增加。

3.师生出国学习培训

(1) 教师海外培训。上海市教育系统教师出国培训团组分别由市级和区级两个层面组派。其中, 市级层面的培训主要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名师、名校长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区县层面的培训则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为主。“十一五”期间, 市教委平均每年申请立项的教师培训团组约为10批250人次, 获批平均每年为3批70人次。各区县教师出国培训团组申请立项的有130批次、计2670人次, 获批准的有71批次、计1414人次, 平均每年14批次280人次。目前, 上海教师的海外培训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参训人数偏少, 与建设一支适应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有差距。二是由于海外培训对受训者外语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 所以参训对象相对集中在部分外语较好的教师。

(2) 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通过与海外院校联合培养、校际交流、学生互换、实习见习等多种形式, 上海高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海外学习、实习渠道。以2010年为例, 上海高校派往海外院校学习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学生人数为6325名, 比2009年增长54.2%。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上海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已被列为市政府资助项目, 并以“政府助一点、学校投一点、学生出一点”的办法, 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和生活经验, 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3) 智力资源引进

(1) 高中国际课程。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会, 外籍人员人数众多, 国际教育需求量大, 催生了多元化办学主体。一是外方举办, 专收外籍学生的学校。二是中方举办, 外国人子女随班就读。三是中方专门为外籍学生开办, 学生均为外籍子弟。四是专为上海 (少数外地) 准备出国留学孩子举办的各类课程班。但不允许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国际班。

据统计, 2012年底, 上海已有28所普通高中学校 (或依托学校的独立法人机构, 据目前数据已达33所) , 其中民办高中8所, 公办高中20所。共开设国际课程18种, 其中有8种常设课程 (见表) 。

上海国际课程班学生以本地生源为主, 仅有少量外地学生。学生没有学籍, 不能获高中毕业证书。过去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没有上高中录取线, 近年来随着留学生热的升温, 考上高中的优质学生选择多国际课程班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为普通高中国际班的举办和扩招创造了条件, 公办学校热热衷于开办国际课程班, 致使教育教学受到一定影响。

例如, 上海大同中学秉持“以国际胸怀, 创大同世界”理念, 提出“让每个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未成功走向实际奠定基础”, 学校1984年开始引进外教, 1986年开始引进外语教材, 1987年10月与日本横滨若叶台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 90年代, 引进IB和TOK课程, 2000年不仅加快了步伐, 加大了开发深度和广度, 而且丰富了内涵。目前已经与10余个国家30所学校缔结友好关系, 每年接待外国来访团队10余批次, 派出师生近百名。学校开设了法语、德语等选修课程, 同时, 还派教师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马耳他等国教授中文。增加了专项交流项目, 创建了孔子课堂, 举办教学论坛,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课程。目前该校开发引进国际高级中学课程三类: (1) 1+1高中课程 (CCS) (中国学生) ; (2) PAG中美联合合开发高中课程 (中美课程比55:45) ; (3) VIV美国高中课程。

自去年9月开始, 复旦附中作为世界名中学联盟 (WLSA) 成员, 率先推出“WLSA-复旦附中国际高中课程班”。“WLSA高中课程班”每年将招收三个班, 60名学生。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 每班学生老师比例不大于6比1, 以培养学生素质和技能为目的。

尽管如此, 我们认为, 上海目前国际课程这样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开设门类太多, 良莠不齐, 缺乏规范, 质量难以保证, 师资、管理如果跟不上, 必然影响质量。目前教师来源主要是外聘教师和海归留学人员, 取得教师资质的人员不多。第二是公办校在教育国际化中角色如何定位, 尤其是国际课程班是主渠道, 还是逐渐退出。三是如何保证国际课程的质量, 质量标准如何建立, 如何科学评价国际课程。此外, 中介深度参与, 可能加大留学风险。

我们认为, 优秀的国际课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 教学侧重方法传授、过程研讨和师生互动, 学生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是满足家长多样化教育需求的一种手段。但目前国际课程基本由学校自行引进, 社会中介参与, 缺乏政府引导、统筹、规范。一些学校以海外升学为主导, 导致国际课程科目缩水。另外, 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缺乏融合, 难以达到通过课程引进, 推动课程改革, 拓展本地高中生国际视野的目的。总体来看, 上海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 经历了先发展后规范的过程, 政策相对滞后与形势发展。

(2) 外籍教师和专家。以2010年为例, 上海高校共聘请外籍专家5192人, 比2009年增长16.8%。其中, 长期专家1268人, 比2009年增长5.6%;短期专家3923人, 比2009年增长20.9%。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上海不仅要继续增加外籍专家的引进数量, 而且要大力提高质量。市教委将启动“海外名师项目”, 加强市属院校的学科建设和海外合作科研, 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并鼓励市属院校与部属院校联合聘请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沪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4.国际教育服务

(1)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现有3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包括25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含5所本地公办学校的国际部) 和7所日韩补习中心, 在校生人数为24946人, 基本满足在沪外籍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需求。上海长宁国际学校、上海美国学校、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上海英国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等近10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已达千人以上。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 上海已经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多样、学段设置基本合理的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外籍人员子女教育模式, 外籍人员子女教育已经成为上海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也已成为在沪外籍人员子女及其家长了解中国、了解上海、学习中国文化、学习海派文化的重要场所。

(2) 国际汉语推广。上海积极开展国际汉语推广, 通过汉语教学推广中国文化。现有8所高校和7所中小学在20个国家开办了35所孔子学院和8个孔子课堂 (表6) 。另外, 还有8所国家国际汉语推广中小学基地。

(二) 南京的基本情况

虽同东南经济发达地区, 但是在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方面, 南京情况却与上海有所不同。

南京市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政策依据, 主要是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 行动纲要 (2012-2015年) 》, 把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作为科教与人才兴市战略。

南京对国际部工作有明确界定:将国际部界定为, 统领国际教育发展的行政机构, 主要是统领国际项目和课程。要求学校尝试建立国际部, 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外籍教师来南京任教, 实践不同类型的教育国际化课程, 包括经教育部门批准的国际项目和国际课程实验班。目前, 南京有5所学校举办了19个国际课程实验班。分别为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大附中 (IB) 、金陵中学 (VCLA全球课堂——美国大学学分课程+美国AP课程、A-Level课程) 、南京一中 (AP课程)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外仙林分校面 (中澳VCE强化班、中澳VCE基础班、中德班、中美国际课程实验班、美国ACT&GAC课程班暨国际大学预科班) 。

例如, 金陵中学向来注重加强国际交流, 联合境外友好学校增强学生文化体验, 积极参与组织各种外事交流活动。围绕创办“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校的目标, 为让师生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拓展学生的升学出口。学校自2008年开始引入国际课程。目前学校主要开设剑桥高中课程 (A-Level) , 并与美国顶尖学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简称UCLA, 世界排名前13位) 合作中美ES项目。该项目课程设置灵活, 并增设SAT辅导、AP课程等多种内容。目前, 学校国际部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常规管理严谨, 课外活动丰富, 注重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办学卓有成效。另外, 为了给学生的海外升学提供专业、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指导, 学校特别设置了“海外升学指导办公室”, 目前由多位中方专职辅导教师、美国哈佛大学等名校毕业的海外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升学指导团队, 为学生更好的踏上通往世界名校的留学之路保驾护航。

再如,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外仙林分校创办于2002年, 目前拥有小学部、中学部和国际高中部, 先后创办了中澳班、中德班和中美班, 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色。该校如下特色项目:

项目一:特色国际班之澳洲VCE高中课程班。

2004年, 经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育部课程专评委员会一致同意, 南外仙林分校被批准设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高中课程班, 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具有颁发VCE (维州高中毕业文凭) 证书资格的学校, 并被确定为中国大陆VCE课程“总示范校”。

课程优势:VCE是英文Victori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缩写, 即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高中课程。学生完成VCE课程的学习以后, 凭其VCE高考成绩可以免预科申请澳大利亚、美国及英联邦国家大学, VCE高中证书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在南外仙林分校读VCE强化班只需两年两个月时间。获得VCE高中毕业文凭后, 可直接申请升入海外大学。南外仙林分校另有三年制基础班。

历史成绩:中澳班办学八年来成绩斐然, 毕业生96%升入全球排名前列的澳洲、欧美等海外知名大学, 其中约有70%的学生进入全球50强名校就读本科。如2012届50名中澳VCE毕业生参加澳州高考均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其中被澳洲五星级顶尖大学正式录取的人数高达40人, 录取总数超过其中国总录取人数的一半, 堪称全国之最。为此, 澳洲维州教育局国际课程负责人John Mc Swiney博士说称赞南外仙林分校的“VCE项目做的最好, 中国第一”。

项目二:特色国际班之德国高中课程班。

2009年9月, 南外仙林分校与德国著名寄宿制高级文理中学沃尔斯品学校共同创办了中德合作办学项目, 这是江苏省第一个在普通高中阶段与德国教育机构合作的项目。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高中已被德方正式命名为在江苏的第一个“德国高中”。学生在德国中学的表现相当突出, 其中被称为德国伊顿的德国萨拉姆王宫中学招收了该校4名学生, 该校国际部主任Schlüter先生说:“南外仙林在我校成了名牌。”3年来, 中德班始终是该校国际高中招生、教学与管理中的一个亮点。

课程优势:该项目是南外仙林分校与德国高级文理中学联合举办, 专为学生留学德国而设置的课程。经过在南外仙林分校一学年的学习, 通过欧盟统一规定的德语等级考试, 学生转入德国高中继续学习。在德国高中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后, 无需参加高考, 也无需再参加语言考试, 即可直接申请德国大学。

学习时间:三学年 (1+2) (一年在国内, 第二三年在德国, 高中毕业后可直升德国工科应用技术类大学) ;四学年 (1+3) (一年在国内, 其余三年在德国, 高中毕业后直升德国综合类大学) 。

项目三:特色国际班之中美国际课程实验班。

2013年3月, 南外仙林分校与美国瓦萨琪高中 (Wasatch Academy) 正式签署“中美国际课程实验班”办学协议, 与美国高中教育系统直接对接。项目审批报告已经市教育局批准, 拟于2013年9月开学, 是江苏省第一个美国高中单文凭班。该项目旨在引进优质的美国高中课程, 给国内学生提供更多的美国本土教学资源, 搭建留学美国的“绿色通道”, 帮助学生早日实现名校梦。

此外, 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去年成立御水湾国际分校, 旨在充分发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 努力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

总之, 南京市对开展国际项目和国际课程实验班, 持鼓励态度。正如南京外国语实验学校仙林分校校长所说:江苏和南京政府很开明, 对学校开展国际项目很鼓励, 没有画什么框架。

最近, 南京市在中小学全面推进双语教育。全市主城区范围内的中小学全面推进外教外语辅导, 提高学生外语口语应用能力。鼓励学校探索部分学科开展双语教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元素, 并开设国际理解课程, 使南京学生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 学习、掌握融入世界的修养与技能。稳步推进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 优先发展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 力争全市20%的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 所有中学都有适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办好和扩大现有国际学校和外国人学校, 新建1—2所国际学校和外国人学校, 采用国际化教材和母语教学, 解决在宁外籍人员、华侨子女的入学问题。积极推进本土学校国际化, 政府鼓励南京地区高校招收国外留学生, 先期设立2000万元的南京市政府留学生奖学金, 每年提供不少于1000个奖励名额, 带动1万名外国学生来宁留学, 并逐年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名额, 力争吸引2万海外留学生。

其次, 教育国际化鼓励教师到国外培训, 提升师资队伍和课程国际化水平。鼓励国外学生来宁修学旅行, 扩大修学旅行的规模。南京市政府正式公布并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意见, 提出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后备型人才为主线, 充分利用南京的文化教育优势、城市功能优势和人才优势,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整体提升南京教育国际化水平。

该市首先将增加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总量。以接收外籍人士子女为主的国际化学校达5所, 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国际课程达30个, 落实一批优质合作办学项目或国际课程。打造10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及100所具有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资格学校, 建立与发展200所境外友好姊妹学校, 推动一批学校创办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境外培训校长年均100名, 境外培训教师年均200名, 所有在职教师均接受一轮网络境外课程培训。扩大在宁高校留学生规模。在宁高校学历留学生人数达1万名, 来宁修学旅行外国学生总数达2万名。所有具有接受留学生资格的在宁高校, 均有留学生享受“南京市政府留学生奖学金”。

其次将统筹国际学校项目规划。加快建设麒麟科技创新园规划中的2所国际学校, 新建南京英国学校。合理规划江北副城、东山副城、仙林副城、河西新城等新区国际学校布点。提升国际课程项目管理水平。

二、经验与问题

经验借鉴:

(一) 高度重视, 推进措施有力。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 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 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 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 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 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众所周知, 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 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 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 放眼于世界, 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教育国际化”体现在学校办学理念、目标、教学、课程、德育、管理、评估的方方面面, 站在这样的制高点来统筹、引领学校的发展, 既是经济社会和百姓的需求, 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上海、南京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是开展教育国际化探索最优质的实验场。上海作为世界大都会,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集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 根据“十一五”末的统计, 2010年共有来自177个国家和地区的4.3万多名外国留学生在沪就读。

上海外国留学生教育将坚持“扩大规模, 优化结构, 规范管理, 保证质量”, 到“十二五”末, 留学生人数达到7万。其中学历生2.5万, 约占留学生总数的35%, 长期生接近5万。他们在上海创业、生活, 带来了国际化理念的同时, 也对上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 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本市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为推进新区教育国际化进程, 优化配置有效资源和关键要素, 加快推进浦东教育“均衡化、规范化、优质化、国际化”发展, 实现培养出更多适应浦东社会经济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特制定本行动计划。2012年上海办不了《上海市教育国际化工程“十二五”行动计划》, 他们认为, 教育国际化绝不是为了赶时髦、出风头, 更不是作秀, 而是时代发展到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 教育人的必然选择。我们现在培养的孩子, 将来必定要走向国际社会, 今天的基础教育, 必须具有预见性和可持续性。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具备国际视野和知识, 通晓国际规则, 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 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 责无旁贷。各种管理和措施都要与国际接轨, 国际化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举措, 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上海市设立“上海市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 资助一定比例的高校在校生赴海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学习或实习, 让更多优秀学生获得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 提升上海高校学生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上海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已被列为市政府资助项目, 并以“政府助一点、学校投一点、学生出一点”的办法, 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和生活经验, 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到“十二五”末, 市级年资助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赴海外学习、实习。“预计到2020年, 上海高校本科生在四年读书期间, 均能获得一次时间不等的出国学习机会。”此外, 选拔和资助一定比例的职业学校学生赴海外知名职业培训机构及跨国公司学习。到“十二五”末, 市级年资助5000人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赴海外学习、实习。鼓励高校和职业学校与海外合作院校开展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

根据行动计划, 鼓励上海优质高中与国外知名高中和教育集团合作, 设立1-2所独立设置的中外融合的合作高中, 招收本国学生和外国学生, 融合本土课程和国际课程, 满足市民、海归人员和外籍人员子女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试点高中阶段引进面向中国籍学生的国际课程。“十二五”期间, 在部分区县的普通高中试点国际课程, 以引进IB课程为主, 鼓励学校将AP课程作为拓展课程。在部分有条件的民办高中小范围试点开设中外融合课程。

以学校拓展课程的形式, 开展“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 推进中小学多语种外语学习。今后, 在不影响高考、中考的前提下, 通过领馆引进师资, 开设一些非通用语种的学习班, 如明年9月将开办保加利亚语学习班。此外, 规范本市中小学国际部管理, 鼓励更多中小学招收外国学生入学, 为外国学生提供更多随班就读的机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南京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 (苏发[2012]11号) , 制定了《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 (2012—2015年) 》行动纲要。把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作为城市国家化工作的抓手, 南京市副市长季建业指出, 贯彻十八大精神, 南京要在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推动教育国际化现代化上狠下工夫。一是要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国际化资源均等化, 让更多的市民、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国际化。二要与国际办学理念、办学规则接轨, 整合全市优质资源, 打造一批精品国际学校和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校。三要提高现有学校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选择一批质量较好的学校与国外的标杆名校对接, 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国际化理念,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 向国际名校进军;在普通学校中, 要提高软件建设, 加强外语教育国际化和教育国际化对口教育国际化, 拓宽学生的教育国际化视野。四要加强在培养学校管理者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通过送出去跟国外名校校长学习等途径, 培养一批与国际教育管理、国际教育理念接轨的校长;积极吸引国外名校长、名教师来宁做顾问、做教师、邀请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引进外智,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塑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人文特色。五要加大学生对外交流力度, 吸引更多国外学生来宁留学;挖掘南京的友好城市资源, 鼓励和帮助本地学生以修学旅游等多种形式走出去, 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二) 及时规范, 发展势头良好。在教育国际化背后潜在着一个庞大的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 出国留学的需求愈来愈大, 有不少学校和中介也看好这个市场。于是各类国际课程, 尤其是国际课程班, 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上海有33学校举办了国际课程班, 其中有市属和区属重点中学各15所。举办国际课程班的学校办学层次不同, 发展不均衡, 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为了让国际课程规范有序地发展, 使办学质量有保证。2013年出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国际课程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界定了“国际课程”的内涵和范围:“有关国家 (地区) 获国际组织设立的国民教育体系高中或大学预科 (先修) 课程, 不含语言课程。”将“国际课程”纳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增强“普通高中课程的现代性、丰富性、多样性”。试点类别包括:“选择国际课程科目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试用”, 学生为在校生, 不得另行招生, 不得收取额外费用;“开展中外融合课程试点”, 即国际课程班, 学生单独编班。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应为必修课, 公办高中举办国际课程班不得向国际课程班学生另行收费。这样引导学校, 从希望通过举办国际课程班来增加学习收入, 转变到从增加学校特色课程来思考。

要求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试点必需经过立项评审, 之前已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 在其立项评审结果未确定前, 必须按相关要求进行登记, 不得扩大招生规模。上海对国际课程管理非常规范, 上海市国际教育研究所从审核学校、设计方案、实施管理、考核评价等做全程介入, 解决学术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件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开设国际课程, 公办普通高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开设非学历国际课程班, 主要靠社会力量办学来承担非学历国际课程教育, 学校不得以开设国际课程班唯有减少原有招生计划。

问题梳理:

一是政策缺乏前瞻性, 带来管理滞后, 引导不力。上海的情况是需求旺盛, 发展迅猛, 政策跟不上形势, 没有及时起到规范引领, 总是出了问题之后再出政策。

二是对国际化问题研究不足, 定位不明, 目标不清, 一哄而上, 良莠不齐。南京尽管在全国居于先行先试的地位, 但至今没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专门研究机构, 专司对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理论和信息支撑。由于政策落后于实际, 没有很好起到引领作用, 学校看不清发展方向, 也不知自己有无能力, 把国际化视为一种赢利而一哄而上, 既浪费了资源, 又影响了质量。

三是国际课程班过于依赖中介, 缺乏对中介资质的审核机制, 中介过分介入和学校过分承诺, 加大了出国留学的风险。南京的经验告诉我们:办出国留学项目班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学校和中介为了招揽学生, 吸引家长, 达到盈利目的而夸大其辞, 过分承诺, 也就是允诺自己办不到、不现实的事情。作为不断探索发展的新鲜事物, 高中国际课程班处于政策的盲区, 既没有明确支持, 也没有明令禁止, 关于其成本核算、经费的收取以及使用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管。在高中国际班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下, 相关规范文件的出台越来越迫切。

四是各校开设国际课程班门类太多, 良莠不齐。以上海为例, 全市各校共开设18中形形色色的国际课程, 最基本的也有6-8种, 如果缺乏专门课程评审、监督和考核评机构以及相关的理论实践依据、考评体系, 必然导致国际课程泛滥, 教育教学质量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

五是出外留学供需矛盾愈来愈大, 而政府提供的具有资质举办国际课程班的学校相对较少。上海出台的“国际课程试点工作通知”并不支持公办高中举办以培养出国留学为宗旨的“国际课程班”, 而民办学校成为承担此项工作主体, 但民办学校是否能够承担或者满足社会需求还是一个问题。如果为公办学校举办国际班的口子一旦放开, 教育资源一旦偏向国际课程班, 影响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 可能导致出现新的教育不均衡。

六是国际课程的选择、借鉴、引进困难, 要与我国现行课程进行整合、创新更难。国际课程看似门类发多, 但良莠不齐, 适合自己学校的优秀课程更窄, 此外国际课程与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不同, 整合实属不易, 对教师要求甚高, 而目前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教师实属凤毛麟角。

七是能执教国际课程的教师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储备不足, 目前教师来源是外聘教师和海归留学人员, 取得教师资质的人员不多。一方面外籍教师引进的主流渠道是中介机构, 学校聘请外教的渠道有限, 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没有国际课程教师的培训机制, 能出国培训的机会少, 能的境外认证的教师寥寥无几。

八是学籍问题使国际课程班与普通高中教育形成两张皮。过去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没有上高中录取线, 近年来随着留学生热的升温, 考上高中的优质学生选择多国际课程班的人越来越多, 国际课程班学生没有学籍, 不能获高中毕业证书, 如果不能梳理留学势必造成新的问题。

三、讨论与启发

(一) 国际部定位问题。随着教育国家化的推进, 国际部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窗口有什么样的职能职责, 应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具体做哪些工作, 这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我们发现国际部定位多元化, 地位与处境不明朗。有些学校国际部与校本部混为一体, 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只要是与国际化相关的事情, 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学校完全独立, 依托中介单设, 只抓国际课程班, 即使是本部国际课程也不在职责范畴。我们认为, 南京市把它作为统领国际教育发展和国际课程、项目的一级行政机构是有道理的。我们认为国际部有以下职能:信息之窗, 也就是教师认识国际教育, 同时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窗口;沟通之桥, 学校与国外交流经验, 交换国际课程, 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留学之舟:开设、管理国际课程班, 培养有志于国外留学的学生。要出台措施规范国际部的工作。

(二) 国际化内涵问题。高中国际化的内涵有哪些, 从狭义看好像就是举办国际课程班, 把学要留学的学生, 送出国, 表面上看, 为政府担责, 替社会分忧, 学校和中介从中分得利益。其实这是十分片面的, 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角度来看国际化:一是从国际化的本义来看, 其包含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变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表明国际化主体国家和民族, 交流是双向或多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因此, 人员 (师生) 交往、课程 (借鉴) 交流、合作办学都要站在国家民族的利益角度思考;国际性的变化表明, 变化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并且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 国际化是一个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二从时代特征来看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是全球化, 本质是各民族国家之间既相互依赖, 又相互竞争。相互依赖表明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相互竞争表明, 各民族国家之间又存在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因此, 国际化既要考虑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 更要考虑民族国家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三从教育的本质特征来看, 教育就是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站在本国的立场上, 在全球化视野下, 考虑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

(三) 办学主权问题。基于国际化的内涵我们必须考虑办学主权问题, 也就是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无论从上海走过了从混乱到规范的过程, 还是南京以鼓励为主, 由市场主导办学的情况来看, 办学主权绝对不能丢, 尤其是公立学校的课程选择不能完全由外方主导。上海明确规定国际课程班语文、政治思想、历史、地理必须开齐开足, 否则不授文凭;国际课程的引进必须通过审查立项, 接受监管, 且只能纳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试用。上海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国际课程应纳入高中课程体系”, 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形成系统, 以增强课程的现代性、丰富性和多元性。

(四) 课程质量问题。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教育市场需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必然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 学校和中介为了抢占国际教育市场, 获得更大的利益, 不免会有夸大质量, 过分承诺的问题。因此, 在关系到质量的要素方面, 政府必须严格管理, 成立相应的教育国际化研究和国际课程评估管理机构, 对学校主体的资质和能力方面, 应有不同规定, 尤其是对国际课程班的审批要慎重。上海国际教育研究所为政府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参与国际课程选择、评估、考核机构,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也保证国际课程的质量。上海已经建立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立项、评审、管理、年检和退出机制。

(五) 中介地位问题。国际化初始阶段少不了中介的参与, 因为很多学校没有国际办学经验和渠道, 与此同时有许多致力于国际教育交流的中介有雄厚的资源, 通过中介也可以减少风险。因此, 除上海明确要求不支持公办高中不能与其他机构合作外, 南京等地的态度是鼓励自主, 市场主导办学, 除有能力、有把握的学校自主与国外合作外, 其余学校都须依托中介, 特别是国家级教育专业服务机构, 开办国际课程, 但必须严格考察, 处理好权利和责任分配关系, 杜绝中介不切实际的过分承诺, 以降低办学风险。

(六) 解放思想问题。对于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课程实验班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是担心出国留学学生过多, 会影响国内普高办学, 如果留学生学成归国的人少了势必造成人才流失, 而各种出国项目办助推了出国留学热, 因此应该限制国际课程班;另一种观点认为, 虽然目前出国留学人员数量有所增加, 但相对于日本、韩国我们的留学生还是太少, 近10年来绝大多数人学成归国, 为国家服务。因此, 我们不应该担心, 应该解放思想, 持支持态度。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 对于国际课程班我们的观点是, 首先要规范, 坚持办学主权和课程的主流价值;其次是尊重学生选择, 保证办学质量。

篇4:规范办学行为 推进素质教育

规范办学行为,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保障。基础教育若要更好地完成为整个教育体系打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双重使命,就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下面以对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规范办学的调研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次调研主要涵盖了学校落实课程计划、规范教学时间、控制学生作业量、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规范补课和办班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管理、教辅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调研的背景、目的、对象及内容

东西湖区地处湖北省武汉市西北郊,大多地区处于城乡结合区域,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一直以来,东西湖区教育局都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限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教育政策的偏向性,办学行为仍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该区义务段学校在规范办学行为方面的整体情况,希望通过调研进一步加大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推进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东西湖区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的部分义务段学校。在调研方式上,主要有校级干部访谈、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阅课表和相关资料等方式。其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查的形式,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有效问卷504份(其中小学生问卷89份,中学生问卷4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8%。参与问卷调查的中学生为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小学生为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

二、规范办学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行为整体比较规范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整体情况来看,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努力,目前我区义务段学校在办学行为上的规范远多于失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学校基本能够开齐各类国家课程。区内各个义务段学校基本上能够按照省、市颁布的课程计划编排学期课程表,开齐各类国家课程。部分偏远学校即使在师资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仍能够尽最大的努力,保证落实这些课程。

学校教学时间基本上符合规定要求。除毕业班之外,各校基本上能够将学生的作息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小学基本上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对于初中寄宿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基本上不超过9小时。

大部分学生课外作业时量符合规定要求。《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武教[2007]55号)规定,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际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生课外作业不超过1.5小时。从对问卷所得数据的分析来看,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85.4%的小学生作业时量能够控制在45分钟之内。89.2%的中学生课外作业时量能够控制在1.5小时之内。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在总体上符合规范要求。我区义务段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在总体上符合规范的要求,97.6%的学生认为,教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能够完成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的教学工作。82.5%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存在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收费培训补习班,或者强迫、动员、组织、诱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和有偿培训补习等活动。86.5%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挖苦、讥讽、歧视学生的行为。

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能得到保证。从所得的数据分析来看,70.8%的参与调查的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能够达到1个小时。

教辅资料管理严格。大部分学校能够严格做好教辅资料的管理工作,不存在学校或个人统一组织学生征订、购买教辅资料的行为,不存在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推销、搭售教辅资料,以及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等方面的行为。

2.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开设不足。学校虽然开齐了国家课程,但是在国家课程的开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部分学校迫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开设上,周课时数超过了规定要求,而在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上,周课时数严重不足。有的农村学校受师资不足因素的限制,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上无法开足规定的课程时数。

二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部分中小学生(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学校)的课外作业负担依然较重。在个别小学,即使是非毕业班的学生,也有近三成学生的课外作业时量在2小时以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除了学校升学的压力较大、任课教师不敢轻易放松对学生的作业要求的原因之外,还与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师教学方式不当、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等因素息息相关。

三是学校管理未及时跟进。从整体上来看,我区大多数学校都能够按照规范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办学,但是部分学校由于在管理理念更新、学校制度建设和行为改变等方面未按照规范办学的要求及时跟进,在规范教学行为、教育行为、师德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正常教育秩序的形成,不利于学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对进一步加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认识到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意义。在我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教育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情况下,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我区基础教育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内涵,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确保各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发展素质,学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保证开齐开足全部国家课程,不随意增减各个科目的教学时间。除此之外,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恰当地安排地方课程。

三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效益。针对我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教学整体质量不是很高的实际情况,各中小学校要继续以质量为核心,以常规管理为抓手,通过制度约束、专业引领、常规视导工作,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努力使过程管理更精致、更科学,促进教学质量的含金量大力提升,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有效地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目标。

四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机制。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要突出多元性和多维性,改变以往单纯地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和奖励制度,积极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外部办学环境。在评价过程中,要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坚持将规范办学行为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良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反馈和调节的功能,不断提升学校进行规范办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篇5:XXX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点

为进一步落实省市规范办学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宝鸡市《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镇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制度有保障

成立联校长担任组长的规范办学行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在乡镇教学管理的层面上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规范办学行为自查自纠制度,领导、教师包班制度,签订规范办学行为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名教师,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和全体教师会,及时总结。

二、加大宣传,强化落实

1.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在学校宣传栏内开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专栏”,内容包括国家、省、市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工作交流探讨和典型经验等。向社会公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的违规办学举报电话及信箱,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陕西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违规办学举报电话、信箱在学校宣传栏、教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进行张贴公布。

2.重建校园文化,坚决摒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各类宣传口号和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站、阅报栏等进行宣传。在师生中组织开展演讲、大讨论等活动。

3.广泛开展面向社会各界的宣传活动。组织专题素质教育报告会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利用学校表彰会、家长会等有利时机,发放宣传单、编印素质教育宣传册、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解读素质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争取形成全社会了解素质教育,关心支持素质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1.坚持既抓规范办学,又抓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按照宝鸡市《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和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等要求,在规范办学的同时,把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上来。

2.不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统一组织学生自习、辅导、上课、考试、做试卷、讲解试卷等;注重加强对学生节假日(双休日)自主学习、生活的指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自主教育活动。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目标。进一步规范教辅资料征订,坚决杜绝违规使用或征订教辅资料现象。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规范作息时间,严格落实课程方案

1.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每天早晨学生7点起床,保证学生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8半小时。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严格落实学校作息制度,双休日和节假日不组织学生补课或上课。

2.按照国家、省定课程方案安排课程;按规定开好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的课程。

3.严格课时规定。课时安排要符合课程方案要求,不随意增减各科课时,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课时。学校及班级、各专用室课程表安排符合规定要求,并抓好落实。

4.中小学体育课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上好两操、做好大课间工作,丰富课外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时间及活动效果,组织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5.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安全教育做到经常化、规范化。

(二)严格按照要求控制作业量

按照省有关要求,切实做好学生的减负工作,控制学生家庭作业的分量和难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2小时内。书面家庭作业应分必作和选作,以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基本完成,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

(三)规范考试评价

严格考试管理,除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考试、竞赛及学校自行组织的期中、期末检测以外,不得参加任何统一考试、竞赛,不组织周考、月考等任何统一考试。对学生的评价以等级制体现,不以分数为评价手段,各班各科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给学生排名次。

五、认真加强教师管理

1.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依据,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使全体教师能够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全体教师要按照课程方案、教学常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注重加强教情、学情、教材及教法等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要做到不向学生推荐任何教辅资料,不搞有偿家教。学校要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篇6:XXX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为

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不异地招生;

(二)严格规范学校教学行为,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控制作业量,无乱办班、乱补课行为;

(三)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挖苦歧视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四)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禁止擅立项目收费,杜绝一切代收费行为;

(五)严格规范教育评价行为。杜绝考试给学生排名次,无计划组织各种竞赛,以考试分数高低评价教师、学生。

三、主要措施要求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中心校组织召开村校长会、教师大会,认真传达省市文件精神和领导的重要讲话,使广大教师明确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险,是依法治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要求。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寻事投入到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中来。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中心校组织成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村校长、教务主任、学年组长、工会、少先队等人。中心校长及村校长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各校开展自查自纠并写出自查报告上报中心校,对自查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措施立即整改。

(三)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严格执行下列“四个严控”“四个严禁”实现“两个规范统一“。

四个严控:

1、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天不超过6小时(含活动自习,不含午休时间),早晨7.30学生到校,乘坐通勤车辆的学生最早在7.00到校,下午15.30放学,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间操和课外活动)。

2、严控学生作业总量。一年、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60分钟。不准增加作业量的办法惩罚学生,担保教师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课外作业。

3、严控考试次数。课业成绩评定实行百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的办法。不完全实行百分制。

4、严控竞赛和评奖活动。学校不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生参加,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不得随意停课,不准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商业性庆典活动。

四个严禁:

1、严禁乱办班乱补课。不准任意延长学生上课时间,不准占用学生节假日、双休日开(来源:好范文 http:///)展活动,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

2、严禁乱订教辅材料。教师不准要求学生统一征订或购买教辅材料,否则视为严重违纪行为。

3、严禁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次向家长、学生公布。

4、严禁教师排挤差生,严禁教师体罚、变相体罚、辱骂学生和排挤学生。

两个规范统一:

1、规范教育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把促进学校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教师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主动发展。

2、规范教育行为,把行为统一到依法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校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努力在学生兴趣培养、上下功夫。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监督。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减负”责任制。要把“减负”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工作日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为“减负”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并形成校长负总责、教学副校长协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的“减负”工作管理机制。

上一篇:大学生助学贷款所需材料下一篇:我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