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保护自己的隐私

2024-04-20

173保护自己的隐私(共10篇)

篇1:173保护自己的隐私

《保护个人隐私》说课稿

2011-11-28 22:51:

43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保护个人隐私》是广东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第二课《维护人格尊严》,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为本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课承接前两课内容,是本单元整个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能力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意义;

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

情。

3、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隐私权内容的具体范围,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法选择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小组讨论法:

采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事例,从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情景式教学,采用多媒体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时安排:

本课共2课时,这里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个人隐私权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针对的问题:

①社会不断发展,但中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却相当不够。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孩子、教育学生,常常有侵犯了学生隐私的行为。

②学生把生活、学习上的事情都看作是隐私,常常拒绝与长辈交流沟通。③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自己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④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守他人的隐私。

⑤网络的发达,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网络手段侵犯个人隐私事件时有发生。学生的需要:

①了解保护隐私权与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知情权之间的问题,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②了解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以及对侵害他人隐私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帮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③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保护他人的隐私权。

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高科技产品存在着侵犯他人隐私的危险,学生有必要增强隐私意识和法律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给自己的隐私一个心灵的空间。

2.这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自主探究猜测推理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程序,采用小组探究学习法等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漫画欣赏”和“私人邮件网上晾晒30多天”两个板块。

设计意图:利用社会新闻作为情境引入,吸引学生注意,激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二、情境延伸、深化认识

设计“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和“家庭电话、个人信息被曝光之后。。。”两个板块。

设计意图:以案例再续的形式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为课程资源,体会个人隐私的泄露对个人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案例剖析、应用知识

设计“时政链接”和“郭力的反击”两个板块。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关注下,呈现案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转变学生的角色,使学生融入案例的情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用来引出个人隐私权的概念,加深学生对个人隐私权的理解,以增强学生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的能力。

四、案例反思、情感升华

设计“郭力事件的反思”板块。

设计意图:通过对郭力事件的反思,给学生敲响警钟,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要提高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警惕。同时对这一事件的思考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在学生的思考中突破这节课的重点即隐私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五、情境探究、自我检索

设计“七嘴八舌”和“四维空间”两个板块。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行为。从而突出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隐私的重点,突破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成年人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特色

情境创设——案例剖析——情境探究——思维拓展

设计反思

1.如何去有效开发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成功的课程资源开发,应该是材料的目的性强,内容新颖,时效性强,适用性强,教学效果明显的材料。

2.将一个新闻材料,经过处理加工,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情节分段呈现、剖析、反思等手法使材料用得比较透彻、成功。

3、只有激起学生好奇,产生情感的共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才会真正活起来。

篇2:173保护自己的隐私

别让“最近使用的项目”泄密

“最近使用的项目”位于“开始”菜单的右侧,显示用户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的列表。通过单击此列表中的文件名称可以方便地打开列表中的相应文件。

默认情况下,“最近使用的项目”中可以记录用户最近浏览或编辑的15个文档,尽管后期打开的新文档记录会覆盖前面的文档使用记录信息,但是一不小心自己的重要文件就可能在此暴露无遗,“偷窥者”很容易在这里获取第一手的重要资料。

初级防范方法:打开开始菜单中的“最近使用的项目”,在需要删除历史记录的文档名称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或者在“最近使用项目”上右击,选择“清除最近的项目列表”把“最近使用的项目”列表中的文件记录全部清除。

进阶防范方法:用鼠标右键单击“任务栏”选择“属性”打开“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窗口,然后单击“开始菜单”选项卡,将“隐私”下“存储并显示最近打开的文件列表”复选框前的对勾去掉再单击“应用”按钮即可。好了,你再打开“开始菜单”看看,“最近使用的项目”是不是消失了?

思维扩展 自动清除历史信息

让“最近使用的项目”从“开始”菜单中消失,别人肯定就无法看到你最近打开的文件列表了。但是如果自己需要频繁打开或者编辑某些文件的时候就显得不太方便了。如果能在退出系统时自动清除最近打开的文件列表多好啊。

使用“Win R”组合键打开“运行”窗口,在“运行”窗口中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对象编辑器”,依次展开“用户配置”→“管理模板”→“‘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然后双击右窗格中的“退出系统时清除最近打开的文档的历史”,在“退出系统时清除最近打开的文档的历史”属性窗口中选择“已启用”,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好了,启用该策略后系统就会在用户注销时删除最近使用的文档的历史记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用户退出系统前用户一直可以使用“最近使用的项目”中的历史记录来打开文件,而用户再次登录时,“开始”菜单上的“最近使用的项目”菜单却不会有任何最近打开的文档的历史记录了。

清除播放器中播放内容的信息

很多播放器在播放了多媒体文件后都会保留播放记录。以后当用户再次播放时就可以直接在播放列表中找到以前播放过的文件。这项功能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用户更快地访问到以前播放过的文件,但是如果别人用到这台电脑的话,也可以通过它了解到该用户以前播放过哪些多媒体文件。

在WMP中播放音频和视频内容时,系统通常会把这些文件历史记录和媒体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如果你不希望别人在使用WMP时获取你的隐私,不妨清除掉原来的播放列表吧!

防范方法:单击“正在播放”选项卡下的箭头,再单击“更多选项”,接着单击“选项”窗口中的“隐私”选项卡。然后单击“清除历史记录”和“清除缓存”按钮,这样就可以把将已播放文件的历史记录和播放的CD、DVD 媒体信息删除。再将“在播放机中保存文件和URL历史记录”前的对勾去掉,这样就可以阻止Windows Media Player再次播放音频和视频文件的时候继续保存播放记录了。

篇3:职场学会保护自己及别人的隐私

“高音喇叭”几时停

王晓本来在公司一年一个台阶干得好好的, 眼看就要进入公司核心层了, 他却突然辞职另找归宿。朋友们不单惋惜, 甚至说他脑子进水了, 你辞职, 难道能轻易找到更好的工作么?

王晓满腹委屈, 但又无法诉说。他辞职的原因很简单。一半是出于意气, 一半是因为“隐私事件”总是如影随形缠绕不休。他的下属老G, 虽然工作不错, 但却是出了名的“高音喇叭”, 尤喜传播上司、同事的“绝对隐私”。作为老G上司的王晓想逃避也枉费心机。早上一进办公室, “高音喇叭”就开始广播了:“哎, 头儿, 你发现了吗?阿丽有男友了, 可她还跟别的男孩拍拖。”午饭时, 他喜欢捧着饭盒往你身边凑, 又是一桩隐私或绯闻送进你耳里:“头儿呀, 你知道吗, 我得到一个绝秘情报, 你这月的工资可望涨水呢。我不骗你, 加了薪可别忘了请客哟。”下班时站在电梯里, 他还会喋喋不休:“头儿, 又有一个新情况, 阿咪交资料时, 夹了一张情书给老板了。你说有没有戏啊……”更可恶的是, 他每次把这些不知哪得来的“绝对隐私”说完, 都要叮嘱一句“千万别外传啊”。可他一转身, 又对第二个说“千万别外传”去了。所以, 很多同事以为他嘴里“千万别外传的隐私”是从王晓处得到的“料”, 因为只有王晓才有机会获得核心机密, 大伙把王晓当成了传播是非之人, 对他越来越不友好了。惹不起咱躲得起, 王晓一气之下走人了事。

别人干什么、与人谈恋爱、给你递情书、涨不涨工资, 那是别人的私事, 由不得你去传播, 评头论足吧?“高音喇叭”除了令人生烦生厌, 还能为自己升值么?不过, 王晓为逃避烦恼而“自残”似乎也不足取。

少女雨薇之烦恼

某一天, 在欢迎新上司的集会上, 公司女员工雨薇一见上司的面就惊讶不已, 新上司也愣住半晌没回过神来——原来新上司鹃竟然是她的中学同窗。还没待鹃清醒过来, 雨薇就热情地拉住她大叫了一声“老同学”。鹃淡淡一笑, 对与会人员说:“没想到我们在这见面。你们知道吗?我和雨薇是中学同窗好友呢。”说完就宣布开会。

有老同学坐镇把关, 同事们认为雨薇铁定有好运走了, 雨薇也觉得鹃总会“罩罩”自己吧, 暗自庆幸了很久。可事与愿违, 鹃并未特别关照雨薇, 有时还在她面前耍点小威风。更令雨薇生气和费解的是, 鹃对与雨薇关系亲密的同事总不给好脸色, 他们不得不疏远了雨薇。鹃对雨薇也拐弯抹角“敲打”:“雨薇, 我们是老同学不假, 你不要与他们多谈我们之间的事。”弄得雨薇一头雾水很不愉快。

后来雨薇终于弄懂了鹃为什么提防她, 原因是一件关于鹃过去的“隐私”在公司传开的事。不知是谁探得鹃上高中时曾与一位男老师恋爱, 差点丢了学籍的糗事, 而且传到了鹃的耳里。鹃当场鼻子气歪, 把雨薇叫进办公室发泄了一大通。雨薇是哑吧吃黄连, 有苦无处诉, 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事是从哪冒出来的。但你是人家的同学, 不是你抖了人家老底, 谁还有这种包打听的特异功能?雨薇从此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雨薇最大的失误就是不该过早地暴露自己与鹃的亲密关系, 而鹃过去又有那么些糗事, 为了自己的形象, 她能不防范么?即使不碰到偶发的“隐私泄密”事件, 她的处境也绝对好不到哪去。要知道, 世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知彼知己又非常亲密的人。

奇文共享落陷阱

某天早上, 上班的员工发现, 坐前台的女文员张琼突然“蒸发”了, 取而代之的是个清纯无邪的靓女。

大家很快熟悉了, 知道取代张琼的靓女叫依依, 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依依在清理电脑时, 发现前任张琼没把硬盘格式化, 便一个文件一个文件地清除。清理到最后一个文件时, 她发现有封留给她的信:“亲爱的下任:这是我在网上下载的一个书信体小说, 有兴趣读读吧, 蛮有味的。”

小说是用书信体写的, 语言柔美、文风婉弱, 写的是一名年轻漂亮女员工与老板的恋情, 很合年轻女性阅读口味。依依一口气读完, 仍觉意犹未尽, 又敲了一行字:“我的前任留下一部好小说, 现发给各位奇文共赏!”便通过公司内部网发给了各位同事。同事们看了这篇书信体小说, 个个大惊失色。因为人人都知道, 张琼辞职就是因为与公司老板的隐情纠葛所致。留给依依的小说事实上就是张琼与老板关系的过程记录。她之所以留给依依欣赏, 说不定就是想借依依之手渲染老板的隐私, 而依依却懵懵懂懂地钻进了她设下的陷阱。一些好心的同事劝依依:“依依啊, 今后千万别再提小说的事了, 把所有文件都删掉吧, 还要告诉看了这篇小说的同事, 千万别外传。”依依尽管似懂非懂, 还是照办了。可是, 同事们还是没给她保住秘密, 很长一段时间, “小说事件”成了公司的热门话题, 依依成天提心吊胆, 过得极不开心。不到半年时间, 依依便辞职悄悄走了。据消息灵通人士说, 依依辞职前两天, 老板曾铁青着脸找她谈过一次话, 不知是不是与“小说事件”有关, 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隐私通常被人当作伤人利器, 所以人人都要为隐私守住隐密。依依无意间陷入了别人的陷阱, 充当了别人的“隐私杀手”, 终究害了自己。如若当初她不好奇打开文件就把电脑“格式化”了, 这个烦恼还会有吗?记住, 办公室同事即使遗落了东西, 也不用去窥视, 因为那是人家的东西。少一份好奇就少一份烦恼和风险。

都是望远镜惹的祸

阿锋是个优秀的年轻人, 毕业于名校, 仪表堂堂、才华横溢, 工作才干超群出众, 深得上司青睐。职务提升很快, 前途无限。

阿锋暗中追求女员工魏芳, 而她却给过他难堪, 所以他总想伺机给她点颜色看看。

阿锋有副高倍望远镜, 还是当年为看九运会开幕式买下的。闲着无事, 就喜欢站在公寓窗口对着望远镜看。某天晚上, 他突然发现魏芳什么时候也住进了对面不远处一幢楼的公寓, 而且是和一个男人住在一起。

第二天上班后, 魏芳又因一点小事为难阿锋, 阿锋很生气。不知出于什么心态, 暗藏机锋地说:“魏小姐, 昨天晚上某时某刻在某小区某幢公寓的某号房里, 放映了一部激情大片, 太精彩了, 你想不想看啊?”

魏芳一听, 先是脸红到耳根, 接着一脸严肃, 恶狠狠地说:“你要对你的话负责啊, 记住, 你会因此付出代价的!”

阿锋觉得开心极了, 总算治了魏芳一回, 出了口恶气。可自那之后, 魏芳再没在那房间里出现过。又过了不久, 总经理突然下了指令, 把阿锋调到一个偏远分部任负责人, 明升暗降, 还不时给他穿小鞋, 逼迫阿锋辞职走人。可悲的是, 阿锋直到离开公司, 还不知道老总为何要把他整出公司。

其实, 阿锋的厄运就出在他不该用望远镜窥破了魏芳的隐私, 又当成解气的话题要挟魏芳。与魏芳上演“激情大片”的男人不是别人, 正是主管着阿锋生死大权的老总。阿锋前脚走人, 魏芳后脚就进了老总办公室, 做了老总的私人秘书……

隐私守秘“5不原则”

第一, 不谈隐私。与同事谈话, 只谈些与工作有关或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 千万别谈隐私, 夫妻间还不一定为你守得住秘密, 更何况同事, 别指望他们为你保密。

第二, 不听隐私话题。若碰上同事谈论隐私话题, 你最好装出什么也没听到, 就远远躲开。来说是非者, 必是是非人。有人别有用心, 就是想借刀杀人, 让你为他传播是非。即便不是这样, 一旦隐私传开惹出麻烦, 你作为知情者也难辞其咎。

第三, 不传隐私。“高音喇叭”、“传声筒”类的人是最危险的, 乱传隐私, 不但伤害别人, 也伤害自己。因为你做“高音喇叭”使同事人人防你、怕你、疏远你、讨厌你。你还能指望有什么进步!

第四, 不打听隐私。隐私是别人的事, 千万别去乱打听。更不能把打听到的同事隐私当把柄。也许你向人打听到同事一桩隐私, 还未满足完自己的偷窥欲, 你的行为可能就为对方所知了。因为都是同事, 谁保证他既然能向你提供同事隐私, 就不会把你打听隐私的事告诉对方?

第五, 不回答隐私。与同事一起, 尽量少谈自己的隐私事情。碰上好打听隐私者, 也应巧妙回避, 不作正面回答。距离产生美, 给自己留一个空间, 比把一切都暴露于人前要安然得多。

篇4:手机用户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人们想象不到,一直备受尊敬的苹果公司,居然在操作系统里有预谋地留了“后门”,使之可以偷窥用户的个人信息。这种不顾一切地收集用户信息的做法,也让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增加了一层尴尬的解读。

自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类就像产生垃圾一样大量产生数据和信息。这在十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事。那时候,人们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每个人就像是分散的个体,收集和掌握一个人的信息需要花费很高成本,而且必须靠专人去收集,甚至采用人盯人的办法。在那种环境下,中国拥有最多数据的部门是统计局。统计系统分布在各级政府,通过调查队,低效而费力地收集着物价、GDP等各种数据,然后再汇总计算,得到统计结果。

时至今日,互联网带来了巨变。统计局是政府里受互联网冲击最大的部门,一下子从信息富裕者变成了信息贫困户。无论调查员多么卖力,也不可能和高速运转的服务器比拼,哪怕小小一家电商一天记录的数据量,也超过了统计局成千上百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的工作量。以价格统计为例,电商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所有商品价格变动情况,然后精确地生成统计表格。

互联网造就了浩瀚的数据海洋。如果说过去是政府主要负责保存和使用数据,如今IT产业链上每一个企业都可以采集数据,随之而来的就是:个人信息和数据的非法获取和滥用。

在安卓智能手机里的一些工具软件或者小游戏,安装时就会霸道地要求获得访问通讯录的权利。这种要求让消费者无可奈何。在安装成功之后,短短几小时内,一些软件就会把用户的通讯录全部上传。我们的通讯录里早已没有秘密。近期,红米NOTE手机被爆自动将用户手机短信和照片传到大陆服务器上,哪怕关闭“云同步”功能也无济于事,显示硬件厂商也加入到攫取用户数据的队伍中来。

除此之外,互联网巨头BAT也不能免俗,百度锲而不舍地记录着用户搜索过的信息,如果你遇到什么事都喜欢问“度娘”,那么“度娘”可以比家人更了解你。常用百度地图,“度娘”就知道你的居住地点和生活规律;每次生病用百度科普过,她就知道你的疾病史;甚至,你的爱好、口味都可以通过搜索史完整掌握。至于阿里巴巴和腾讯,也非等闲之辈。在一些新闻页面里,广告展示的商品就是昨天在淘宝搜过的商品。或许,很多人并不希望别人看到这些,但这就是记录用户数据后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毫无知觉地裸奔。数据正变得越来越值钱,个人的隐私也越来越少,《大数据时代》的作者也十分无奈。显然,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应该被严格限制和管理,但法律的滞后性难以遏制互联网企业的冲动。全国人大2012年底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泄露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也已写入刑法。但是,法律关注的重点是公民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的大量贩卖,而对搜索、购物记录等其他数据并未留意。工信部出台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强调,信息服务提供商不得泄露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等,违者最高处于3万元罚款。说实话,这样的处罚力度,实在难以起到震慑效果。

苹果“后门”事件,让一些政府部门警惕,开始要求公务员少用或不用苹果手机。这可以视为苹果受到的惩罚。然而,离开苹果的用户们不得不迁徙到安卓系统,那里或许是更不安全的地方。实际上,在一个绝大多数企业都收集个人信息的商业环境里,没有谁好谁坏,只有谁比谁更坏。问题是,用户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又能去哪里寻找安全呢?

篇5: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隐私”不在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国际人权的相关文件已经体现对隐私权的确认和保护,综观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基本上都明确了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而我过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还很不完善,至少存在着以下的缺陷:法律规定上过于原则;侵犯隐私权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对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不明确等等。这些方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发展和完善:尽快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科学规范隐私权保护的内容和范围;正确确定侵犯隐私权的民事责任等等。本文拟对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和隐私权的立法建议等问题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演变,人们对于自己的隐私越来越关心,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而对簿公堂。但是人们发现翻遍厚厚的法规,却找不到保护隐私的专门法律条文,只是利用了名誉权等的法律规定予以调整。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都确认了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因此探讨如何完善保护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隐私权的概念

提及隐私权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隐私的构成要件。在我国,“隐私”一词意为“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在立法上,隐私一词最早出现于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的第66条的规定中。一般认为隐私的构成要件一是“私”,一是“隐”。“私”指的是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仅涉及个人的私生活、电话号码、财产状况、个人数据资料、生活习惯等等,“隐”是指个人不愿将这种私事向他人公开,让他人知晓。其中“隐”是隐私的本质特征所在。

关于隐私权,对其概念学界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隐私权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两位著名法学家萨谬尔D•沃伦和路易斯D•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1980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LY)一文之中。隐私权这一概念在我国各学者中有着自己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维护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和个人信息等,不受他人非法侵犯和干扰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

1、隐私权是主体仅限于自然人,法人、死者都不能成为隐私权的主体,另外公众人物是否是隐私权的主体呢?笔者认为公众人物也是自然人,同样也是隐私权的主体,只不过公众人物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只要是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无关的公众人物的个人的隐私,法律对于这部分的隐私应当是予以保护的。

2、隐私权的客体应该包括个人信息、私人事务和私人领域等,比如婚恋情况、夫妻生活、身体的隐私部位等。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生活的多样化,能够成为隐私权客体的信息、事务、空间越来越广。

3、隐私权的内容笔者认应当包括:隐私维护权、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和隐私处分权。

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一)国际立法保护

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已呈现出国际统一化趋势。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被任意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得被攻击……”;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7条就刑事审判种的隐私权问题也作了规定,即“刑事审判应该公开进行,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可以不公开审判。”另外,一些区域性公约也包含有保护隐私权的内容,如《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美洲人权公约》第11条等等。

(二)外国的保护现状

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直接保护,二是间接保护,三是概括保护。笔者也同意这种观点。

1、直接保护。即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通过立法加以保护。从隐私权产生时起,美国就采取对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的方法。1965年美国最高法院正是承认个人享有宪法赋予的隐私权,之后,美国于1974年制定了《隐私权法》、《家庭教育和隐私权法》、《财务隐私权法》,成为最早保护隐私权的国家。1954年以后,德国将隐私权解释为民法典823条第1款所称的“其他权力之一”,隐私权也就成了独立的一项民事权利,当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受害人得直接以此为诉因诉诸法院,请求保护域救济,这也是直接保护方法的一个重要的例子。而在其后的一系列判例中,德国的最高法院坚持了这种的观点。

2、间接保护。即法律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当公民个人的隐

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犯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诉诸法院以请求保护,而只能这种制定附属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等理由请求法院保护。最典型的国家就是英国英国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他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是通过损害名誉、诽谤等理由提起诉讼的。这种间接的保护方法对于受害人一方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显然不及直接保护的方法。当受害人一方仅只有隐私被侵犯而没有其他权力被侵犯时,则难以找到可以依赖或者“寄生”的对象,而无以附着于其他的诉讼请求赔偿。而当其找到的“寄生”的对象是一种较小的损害时,也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维持其生命及营养”③,不利于受害人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3、概括保护。即笼统规定保护公民人格权或者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的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并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隐私权的保护作出另行规定。日本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三、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缺陷

(一)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我国现行立法没有直接提到隐私权,但从立法精神和司法解释上看是加以保护的。(1)宪法保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其中也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公民隐私权。如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第4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刑法保护。我国刑法虽未直接使用隐私权的概念,但其中几个条文可以理解为已涵盖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如刑法第245条。(3)诉讼法保护。民事诉讼法第66条、120条,刑事诉讼法第152条都规定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4)民法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据此可以认定,最高司法机关承认公民享有隐私权,只是在保护上适用名誉权的保护方法。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中重申了这一原则。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这一司法解释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措词中仍然没有直接提到“隐私权”,而称之为“隐私”,因而回避了隐私权是一个独立人格权的问题。(5)其他法律法规保护。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5条第三款、《律师法》第33条、《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9条、《商业银行法》第29条等等。

(二)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缺陷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过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以下缺陷:

1.在法律规定上过于原则

长期以来,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特别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和作为基本法的民法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现有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是一种间接的保护。最高法律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和《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都过于原则而且不一致。《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该规定表明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一定影响侵害的是公民的名誉权,而《解释》中规定:“问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权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可见该解释保护的仅是一种隐私利益,而并非是人格权。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确定案由,在界定什么是隐私利益,隐私利益的范围,判定是否侵犯隐私利益时都无法从上述条款中得到明确答案,从而使得一些相类似的案件得到差异很大的判决。

2.侵犯隐私权在任何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目前法院的普遍做法是将《意见》与《解释》结合起来认定侵犯隐私权案件,但《意见》的内容过少,过于原则,无法确定侵权人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解释》中规定只有在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才能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但《解释》中的“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这一前提条件如何认定?如果不是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而是出于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由于其传播的行为,使受害人的精神受到影响,或使受害人平静的生活受到干扰,此类案件要不要受理?《解释》规定:只要符合这一前提条件,受害人均可以侵权为由起诉。那么,在此的隐私除了这一要件外,是否还有限制保护隐私权的必要,会不会引起对隐私权保护的滥用?另外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的隐私虽然不是见不得人的坏事,然而在当事人心灵的影响程度也大有不同,对当事人的身心损害程度会很大。与此同时,侵犯他人隐私的当事人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出于过失,出于故意,不一定造成损害他人的后果,出于过失却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当事人就隐私权被侵犯,寻求法律保护,虽然对当事人而言,他的平静生活已经由于侵害者的行为而受到干扰,精神上已经受到损害,但由于“造成一定影响”不好界定,往往导致其隐私权无法得到保护。根据目前形势的需要,社会工作人员、下岗人员、其他人员社会流动频繁,由就业、下岗分流、升迁、就学等各种因素引起的需公开个人隐私的情形增多,何种情况不宜公开个人隐私,何种情况下必须公开个人隐私、在什么范围内公开,法律没有作出界定,使审判实践中,《解释》的保护隐私权的规定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在审判实践中具体应用。

3.对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的民事责任方式不明确。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有十种: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造、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在这十种责任形式中,适用于民事侵权责任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根据《意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是一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而在司法实践中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责任形式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那么,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也应该是侵犯隐私权的主要责任形式。可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都是公开进行的,其内容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其范围一般与所造成的范围相当。”①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行为人在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民事责任的同时,可能会在客观继续公开披露宣扬或传播他们的隐私资源,其结果非但没有使受害人的精神得到抚慰,反而使其受到进一步的损害,这就与民事责任制度的目的南辕北辙了。总之,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比较零乱、琐碎,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立法。

四、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还不成系统,很不完善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建议应改变目前对隐私权实行间接保护的方法,而因该采用直接保护的立法方式。由于隐私权本质上是一种具体人格权,属于民法的范畴,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应当位居各类保护之首,而对公民隐私权最重要最具体的法律保护形式,也是应由民法或侵权行为法担任的。笔者建议,在即将要制定的《民法典》中增加以下的内容:

1、对隐私权进行直接立法保护,即明文规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势隐私权从名誉权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名誉权、肖像权等并列的权利。在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隐私权还不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还是把它作为“名誉权”中的一类来进行保护的。然而在事实上隐私权和名誉权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竟合的情况,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以下的区别:一是享有的主体不同:隐私权享有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名誉权享有的主体不但有自然人而且还有法人;二是侵害的方式不同:侵犯隐私权是以却有其事为前提,采用的是公开散布的方式,并非凭空捏造、夸张参假;侵害名誉权行为人采用的是侮辱、诽谤的方式,如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等,或者根据的实事实失,如过分夸张、添枝加叶,等等。因此,隐私权是一项不同于名誉权的独立的人格权,应当从法律上确认他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2、确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的同时也要明确隐私权的范围才能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是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使公民的隐私权切实得到保障,因此要明确隐私权应当具有以下范围:“(1)公民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尤其指性器官)的秘密,未经其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和传播。(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此处之住宅,不仅指法定住宅,也包括临时居住和栖身之处,如栖身的房间、工人临时居住的工棚、无房户居住的办公室等。(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和骚扰。(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和公开。(5)公民的储蓄、财产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布,但是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包括储存于计算机内的私人信息)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收集、传输、处理、利用。(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开。(8)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和扩大知晓范围。(9)公民未向社会公开的过去和现在的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或者曾经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和公开。(10)公民的任何其它属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收集、传输、处理和利用。”①同时,这些范围要受到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的限制,只要涉及到这些方

面的内容都不能构成隐私权的范围,也就是说隐私权的保护并非毫无限制的。但是隐私权的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隐私权的范围会有所扩张。

3、规定了隐私权的范围而不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就不能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做到违法必究。对于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应主要规定两方面的内容:(1)构成要件:第一、须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即行为不端人之行为使隐私处于权利人希望或一般人认为不宜处于的状态。第二、须有损害后果这种损害后果可能是有形的事实,如干扰了权利人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造成经济利益损害。如隐私被他人非法披露后,精神压力太大生病住院。但更多的是无形损坏,如造成权利人心理恐惧、烦恼、精神不安以及破坏生活的安逸感。这种影响往往超过利益损失带来的痛苦。第三、行为人须有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民事责任属行为责任,行为人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这种过错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第四、行为不端与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所谓行为不端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同后果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具体到侵害隐私权的问题上,是受害人受到精神上的损害结果和侵权人的侵扰、非法公开行为存在着客观的必然联系,无前因则无后果。(2)法律责任形式。这里主要指的是民事责任,根据上面所论述的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不能等同于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应是: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我们期盼着, 当人们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的时候, 中国的人权新篇章将以隐私权得到法律明确的保护而为世人瞩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2)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张新宝著《隐私权研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

(4)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

(5)杨立新、朱曾义编著《侵权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7)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8)杨立新主编《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第十二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9)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10)徐海燕《民法总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篇6:173保护自己的隐私

方法/步骤

1、按住“Windows键”再按一下“R键”,然后同时放开,启动“运行”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输入“cmd”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3、在出现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md d:苍老师..”,然后敲击回车键,电脑就会自动在D盘建立一个名称为“苍老师.”的文件夹,(说明:输入内容解释一下,md大小写均可,然后中间空一格输入d表示D盘,当然你也可以输入C,E,F等,然后输入冒号,再斜杠,然后输入文件夹名称,再连续输入两个小数点,再输入斜杠。至于文件夹名称,可以随你输入,但其余的字母或者字符,要求在英文输入法下进行输入,切不可以中文字符输入)    4、打开刚才创建的文件夹,但是发现打不开,如图所示。    5、继续在“命令提示符”对话框中输入“start d:苍老师..”然后敲击回车键自动打开文件夹。    6、剩下的就是自己赶紧往里面放“好东西”吧!每次打开的时候你都重复第五步即可。如果你要删除这个文件夹,就在“命令提示符”对话框中输入“rd d:苍老师..”然后敲击回车键即可。如下图所示。注意事项

篇7:我对于隐私保护的感想(精)

每一次记录你的一切。你在不在意, 我都在传输, 一直被捕获, 有一张巨大的渔网, 网中是亿万个你我, 收网的是坐享其成的渔夫。你以为我不重要, 那你知不知道, 那些烦人的骚扰,那些不断的推销, 那些丢失的账号, 那些失去和即将失去, 都可能是通过我的渠道。如果你醒了, 想要保护我, 那就要和网中亿万个你我,共同冲破这个巨网, 向着渔夫咆哮: 这是我的隐私, 不是任你随意窃取的鱼。

前段时间写下了这些感想,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这些个体,大部分数据信息的生产者、所有者都是弱势群体,因为我们是独立的或者只是小团体,是散沙,并且大部分人没有保护自己信息的意识或者意识很淡薄,所以我们的信息才会被一些组织和个人非法利用,甚至一些知名公司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是时候清醒了,否则明天我们所有的信息资料可能都会掌握在别人手中,我们都会变成一个个透明人。

既得利益者,那些巨头们不会放弃轻松到手的利益,隐私保护的道路也许漫长曲折,但这条路只要开始必将汇聚更多的力量,因为每个人都不会希望自己的一切暴露在别人眼前。

篇8: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

8月12日出版的《快报》发表文章, 对当前我们的隐私保护状况表示了担忧。

文章分析说, 每一名使用新技术革命成果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其潜在的牺牲品, 正如乔治·奥威尔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私人领地可能正在被无声地侵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法国每年发生的身份盗用案件远远超过入室盗窃案件, 75%的法国互联网用户对其隐私安全表示担忧。一位信息专家通过Facebook提供的公开信息, 完成了对100万人的测写, 印证了以上忧虑。现今, 我们的身份识别信息已与DNA、面部形态、虹膜、掌纹等身体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银行里的芯片、随身携带的手机和GPS更为他人提供了识别和定位我们行踪的机会, 而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更是对我们的隐私构成极大的威胁。在过去10年, 法国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平均每年以6%的速度在增长。根据计划, 法国政府将在2010年新安装6万个摄像头。HK

篇9:你能守好自己的隐私吗

测试开始:心情烦闷时,我们会想要找个地方散散步,释放压力。那么,走在怎样的路上会让你觉得最能帮你释放压力的呢?

A市中心最繁华的大道,霓虹灯下让热闹的人气赶走郁闷

B蜿蜒曲折的近郊山路,像人生路一样,有崎岖也有好风光

C少有路人的空旷大道,任你独自思考不受打扰

D悠悠乡间路,让干净的空气洗涤你的心情

结果分析:

选A:隐私密封度为70%。活泼开朗的你人际关系很好,朋友多,也很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但是你的内心不像你的言行那么开放。你很喜欢和周边的人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重要的事情你都会默默藏在心底,缄口不谈。

选B:隐私密封度为50%。你应变能力强,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寻求刺激,好奇心重。由于你的应变能力出众,所以你的隐私不会轻易被人发现,倒是你喜欢去挖掘别人的隐私。建议你对别人的事情不要太好奇,小心对方以牙还牙。

选C:隐私密封度为90%。你个性独特,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为伍,能让你打开话匣子的人少之又少,很少和八卦之人来往,加上你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低调的神秘气质,对自己的事情从来不张扬,所以很难被人挖到隐私,不过有时候也会因为“高处不胜寒,心事无人知”而黯然哦。

篇10:论我国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自我隐私保护的观念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程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法制和文明程度。世界各国对公民隐私权保护都有相关的立法。然而,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环境都相对薄弱, 虽然在人格权保护上,其制度较为完善,但仍然没有形成价值趋向明确的体系,特别是隐私权法律没有明确的条款加以保护,只是使隐私权初见于成文法律,故用法律手段直接保护公民隐私权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隐私权 保护现状 存在问题 法律完善

一.隐私权的概念辨析

(一)隐私权的提出

隐私权的概念和理论,最初源于美国。近现代的法制化进程中,没有隐私权的概念,《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作为大陆法系民法典的代表,也没有隐私权的概念,所以也就没有隐私权的理论。1980年,美国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在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提到“保护个人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感情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 “就是让我独处一种权利,让我独善其身的一种权利,不受别人打扰的一种权利。”文章特别强调上述权利是宪法规定的人所享有的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文明教养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认识到它的价值,进而珍视它。此后,这项关于隐私权的理论,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

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但是名誉权保护在1988年《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1993年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均规定:公布、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使隐私权初见于成文法律,但是问题是间接保护,而不是直接保护。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确定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隐私权虽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独立人格权,但是该解释隐含侵害隐私权保护的内容,仍不失为一种立法和法律研究的进步。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显然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隐私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隐私权的概念辨析

关于隐私权,学者们对其有多种表述。美国学者威廉•荷尔在《新闻法》中认为,隐私权可以下定义为一种每个人要求个人的私人事务未得到本人的同意以前,不得公之于众的自然权利,或个人私事未经允许不得公开的权利。英国学者认为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关于个人私生活不受他人侵犯、不为他人非法公开的权利,并将侵害隐私权的形式归纳为侵扰、盗用及披露私人事务等三种。日本学者

前田雄二认为隐私权是保护个人私生活秘密、控制个人情报流传的权利。无论谁都具有不愿被他人知道的一部分私生活。这些如被窥见或者公开发表,让很多人知道,便会觉得羞耻不快。我国台湾学者吕光认为:“隐私权是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使每个人能安宁生活,不受干扰,未经本人同意,其与公众无关的私人事务,不得刊布或讨论,其个人姓名、照片、肖像等非事前获得本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或刊布,尤不得做商业上的用途.”我国大陆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以下几种:佟柔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禁止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王利明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杨力新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和社会组织对其秘密信息加以控制、保护的权利。”张新宝认为,“隐私权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控制私人活动、个人信息等私人领域内不为或不欲为他人所悉的秘密,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但不以危害公共利益为限,包括动态性和静态性的隐私权。”

笔者认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等私人活动领域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作为公民人格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隐私权是伴随着人类对自身的尊严、价值认识的逐步加深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公民民主法制观念的逐步增强,人们对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界限,信息传播手段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同时公民个人隐私被非法侵犯的危险也随之增大,隐私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全国各地法院受理的因公民隐私权受侵犯而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加强信息时代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

(一)隐私权侵害的行为类型

在我国成文法律中,没有一部法律有明确的隐私权保护内容,仅仅在司法

实践中,遇到隐私权问题时,司法解释予以规定,以名誉权的名义来保护隐私权。又由于隐私权未形成独立人格权,公众对隐私权的内容以及是否侵犯隐私权问题产生模糊认识,隐私权被侵害在我国相当突出。不仅公民、企业存在侵害隐私权的问题,而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存在侵害隐私权的问题,具体侵害行为有:(1)侵入侵扰。私自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的行为。(2)监听监视。私自对他人的行踪及住宅、居所等进行监听、监视,安装窃听装置或者摄像设备等行为。(3)窥视。故意窥视他人居住,利用望远镜或者其他设备偷看他人私生活的行为。(4)刺探。调查刺探他人的通信或者其他私人文件的内容,非法刺探调查他人的性生活,非法刺探调查他人的财产状况等隐私资料的行为。(5)搜查。非法搜查他人身体或者财物的行为。(6)披露、公开或宣扬。非法披露、公开或宣扬他人的隐私资料,如他人的个人数据、婚恋史、受害记录、疾病史、财产状况等都是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二)我国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1.宪法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民法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在所有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层面中,民法是保护最完整、最充分的法律部门。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体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公民的民事权利尤其是人身权做出原则性的法律规定在所有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层面中,民法是保护最完整、最充分的法律,以此确立隐私权民法保护的基本精神。第二,在民事责任一章中通过规定侵犯人格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现对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第三,通过司法 4

解释补充保护。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中也明确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这两项司法解释仅仅是将隐私权归入名誉权进行间接保护。值得关注的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里,将隐私权明确为一项独立的人格利益。这不能不说是隐私权法律保护的重大突破。也成为今后进一步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立法方向。

3.刑法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隐私权保护在我国程序法中的规定

在我国的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都将“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作为公开审理原则的例外。“不公开审理原则”是程序法对隐私权保护的最直接的体现。此外,隐私权不仅得到国内法的确认和保护,也得到国际法的确认和保护。

三.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中的缺陷

我国宪法及其他部门法有不少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规定,许多学者也就隐私权保护问题提出了诸多观点,但我国公民的隐私权仍旧保护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一)启动隐私权诉讼的条件不明确

最高法院公布的上述两个司法解释对隐私权方面的规定不一致。《意见》第一百四十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该规定明确了在侵害人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达到损害他人名誉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显然上述两个司法解释对法院在何种情况下受理侵犯隐私权案件的规定不一致。《意见》的规定是只有当隐私权与名誉权竟合时才受理隐私权案件,也就是说,只有在侵犯隐私权达到损害他人名誉时法院才有权启动审判程序保护受害人的隐私权。而《解释》则规定:只要侵害人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受害人只要以侵权为由起诉,不论是否构成对受害人名誉权的侵害,法院均应予以立案。目前法院的普遍做法是将《意见》与《解释》结合起来认定侵犯隐私权案件,但《解释》的内容少,也过于原则,故目前许多法院主要是按《意见》处理涉及隐私权的案件,然而由于对如何认定规定中的“造成一定影响”及“造成一定影响”与由此损害当事人名誉之间的关系,法律没有作出规定,导致许多隐私权案件事实上无法按损害名誉权案件处理。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的隐私虽然不是见不得人的坏事,然而当事人不愿意让他人知道,且当事人的个性不同,同属个人私事,有的人不愿让他人知晓,有的人却无所谓,由此对当事人心灵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不同,对当事人的身心损害程度差异会很大。与此同时,侵犯他人隐私的当事人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出于过失。出于故意,不一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出于过失,却有可能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当事人就隐私权被侵犯,寻求法律保护,虽然对当事人而言,平静生活已经由于侵害者的行为而受到干扰,精神上已经受到损害,但由于“造成一定影响”不好界定,更由于需达到侵害名誉权这一条件,往往导

致其隐私权无法得到保护。

(二)侵权人承担责任的方式不明确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了侵犯隐私权造成一定影响,按侵害名誉权处理。但是,隐私权与名誉权属于两种不同的人格权,其责任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和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对“隐私”会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法律上追求保护的程度和强度也会不一样,比如对住宅电话,有些人把它当作隐私,而另有一些人则无所谓。因而,侵犯隐私权的精神损害差别很大。目前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不明确,数额很难确定,审判实践中做法不一。

四.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完善

(一)加强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在宪法中规定隐私权,在世界很多国家已有体现,对此,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如《土耳其宪法》第二十条规定:“每个人都有私生活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秘密不受侵犯。”《荷兰宪法》第十条规定:“每个人都有私生活受到尊重的权利,但须遵守议会法令的限制。”

笔者认为,鉴于加强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在宪法中对公民的隐私权保护予以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非法刺探、宣扬、披露、公开公民的隐私。”如果有了根本大法对隐私权保护的这一原则性规定,势必引起广大公民对隐私权的重视,促使其 7

自觉地尊重他人隐私,维护自身隐私,同时,也为其他部门法的隐私权立法提供了根本依据。

(二)完善隐私权的民事立法

从性质上说,隐私权为人格权利、民事权利,因而对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应着重体现于民事立法当中。

笔者认为,首先,应在《民法通则》或未来的民法典中将隐私权从名誉权中独立出来,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人格权在立法中予以体现。

其次,可借鉴美国的《隐私法》、《隐私权保护法》等国外成文法。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使其成为与《婚姻家庭法》、《保险法》、《票据法》等相平行的民商事法规。这是因为即使将来隐私权在民法通则中得以单独规定,也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因而需要制定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对隐私权的概念、特征、范围、内容、侵权构成要件以及侵权责任等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这对于形成一套完整的隐私权法律体系是必需的。

再次,对网络隐私、青少年隐私、公众人物隐私、弱势群体隐私的法律保护,国外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供我们借鉴。如1973年瑞典《数据库法》、美国联邦《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电子通讯保护法》、《电话消费者保护法案》、《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雇员测谎仪保护法》等。笔者认为,针对目前我国隐私权受到普遍侵犯的具体领域,制定相对应的专门化隐私权保护法,特别加强对这部分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三)加强隐私权的刑事立法

刑法作为最为严厉的法律,只有在刑法中规定侵犯隐私权等相关罪名,才能为维护公民的隐私权提供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只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二百五十三条中规定了对公民私人信件的隐私保护,可见刑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是十分狭窄的,建议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侵犯公民隐私权罪”,并尽可能详尽地规定诸如第二百五十二条、二百五十三条等法条所规定的具体罪名和刑事责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认为,该罪名的成立须以达到“情节严重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程度为要件,因此,立法机关在将来的立法过程中需要

注意把握这个“度”,毕竟,对隐私权保护的重心还是应该在于民法。不过也应该看到,将隐私权保护纳入刑法领域,也是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向。如美国早在1968年就制定了《综合犯罪控制和街道安全法》,后来又出台了《犯罪控制法》等一系列和公民隐私权相关的刑事法规定。

五.结 语

隐私权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随着社会生活日益丰富,有效地保护隐私权已成为关系个人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社会任务,我国对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公民尊重他人隐私和自我隐私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侵害隐私权的现象比较普遍。加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维护公民个人尊严、倡导健康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意义重大,因此,重新审视公民的隐私权,并尽快进行立法,已经是刻不容缓!

上一篇:过年期间的实习周记下一篇:翩翩君子8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