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

2024-04-07

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精选12篇)

篇1: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

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 -白居易的诗

闲游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欲笑随情酒逐身,此身虽老未辜春。

春来点检闲游数,犹自多于年少人。

篇2: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

勉闲游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七律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

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

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

篇3: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

初到洛下闲游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七律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

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

诗携彩纸新装卷,酒典绯花旧赐袍。

篇4: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

闲游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剡县有佳处,吾行无定期。

横塘供晚钓,孤店具晨炊。

约客同看竹,留僧与对棋。

篇5:闲游,闲游白居易,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

早春闲游

作者:张籍朝代:唐体裁:五律 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从来闲坐惯,渐觉出门难。

篇6:闲游的意思是什么

1、悠闲地游玩。2、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3、俗称压马路。

闲游出处

选自《星空》(《郭沫若全集》第一卷)。

一、古代来源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所以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

二、现代来源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郭开贞)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闲游词语造句:

1, 三月沐风,空山凝云。与友信步闲游,极目远眺楼外青山,残阳冠于其顶,艳阳沸血,掩旁之柏翠,尽显其色:又似一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

2, 休闲游戏的精髓在于不拘小节,尽情娱乐享受游戏来带的快乐。

3, 滑索、滑草、滑道等休闲游憩项目,集惊险、刺激、趣味于一体,让旅游者留连忘返。

4, 在双边会谈的间歇,下午奥巴马忙里偷闲游览故宫。故宫是中国最受喜爱的历史名迹之一。

5, 有时候,林中的闲游者给斧声吸引了过来,我们就愉快地面对着碎木片瞎谈。

6, 嘿嘿!我的女神现在在操场闲游,我想过去呀,哇哈哈…

7, 春景闲游放风灯(风筝),风灯放在万里云。

8, 桂酒椒浆伤往事,荒烟蔓草赋闲游。

9, 猪八戒挂着佛祖净坛使者的金字招牌,整日在天界闲游。

10, 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

与闲游有关的诗词

《闲游二首》

韩愈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篇7:闲游意思及造句

【闲游的拼音】:

xián yóu

【闲游的意思】:

随意、悠闲地行走。

【闲游的近义词】:

闲逛 闲荡 游逛

【闲游的造句】

1、我在学村闲游了一天。

2、小明在云南各地闲游了6天。

3、我准备中秋假期,走亲访友,出门闲游。

4、此次来苏州,绝不是闲游。

篇8:闲游西湖作文

当春风微抚大地的时候,我满怀着好心情,踏上了西湖的林荫小道,独自去看望我的伙伴。

漫步在树林间,倾听小鸟的鸣叫,看小花动人地绽放。阳光透过枝丫间的空隙,懒懒地洒在了地面上,斑驳了这条曲折的小路。我走在石板上,看着刚长出的小花,望着远处看不见尽头的树林,只觉得心情分外舒畅。每一口呼吸里,都蕴藏着阳光的清香,小花的甜美和露珠的甘甜。身心,都与这景物融合了,小花是我的`伙伴,小草是我的朋友,在这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与他们一起玩耍嬉戏。

缓缓迈动这步伐,走出了这条小道,去看望另一位伙伴。此时,微风轻轻吹起它的发丝,绿绿的,细细的枝干,恍若人软布无骨的仙女,在空中飞舞,又好似公主的长发,在水面上尽情地飘逸。我走上前去,站在她的身边,抚摸她的发丝。突然,一抹红艳的身影,霸道地闯入了视线中,我回过头去,又见到了她―桃花。桃花在千万株中杨柳中开放了,带着楚楚动人的色彩。粉红的花瓣,黄色的花蕊,加上阳光的照耀与周围绿色的衬托,使它们美得迷离,美得梦幻。微风吹过,千万朵桃花迎风摇曳,似调皮的精灵在绿叶间嬉戏,又好像矜持的仙女,在那树叶中,唱着动听的歌谣。偶尔有一两片花瓣,调皮得不愿只待在树上供人欣赏,于是,就踩着风的音律,飘舞、旋转,最终缓缓落下,恍若不小心坠入凡间的精灵,只能长眠于地底,等待重生。

我穿梭在这一株杨柳一株桃中,左瞧瞧右瞧瞧,发现了不少还未成熟的小花苞、小嫩叶。在这春姑娘走遍大地,百花争艳的时刻,他们如同万红丛中的一点绿,略显青涩了许多,却也非常可爱。

篇9:夜闲游作文

从未试过这样漫无目的地游走。

已经入夜,城市的天空没有星星。风是轻而缓的,像唱着一支古老的歌谣,悄悄拨乱我的心弦。

我的步子迈得极轻极慢,因为不知道要到哪去,做些什么。便没有注意方向,只随性地走着,却走出好远。

今天的夜晚是妖娆的,眼前有夸张闪烁的霓虹灯牌,来往不息的车辆,打扮露骨的女生,还有地面上金黄色的灯影。这样的.景致在我眼里并不美丽,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亦是组成着景致的一部分。

心中觉得索然无味,便凭着感觉往回走。忽然觉得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想自己定然在这夜景中留下了一抹淡然的身影……

走了很久,脑袋中乱乱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想。不自觉中,我注意起身边的人——形形色色。我曾思考“我在别人的生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思考良久,仅两字就打发了自己:“过客。”我不禁哑然,但也却是如此。生命永远也只能被自己主宰,他人的生命我们不曾拥有决定权。于是,便立志:有生之年,我要做个“潇洒”的过客。但事后,便忘净了……

篇10:小区闲游作文

春光明媚,绿草丛生,我闲来无事,走进初春的小区里,被暖融融的阳光包裹着,浑身都暖洋洋,热乎乎的。

初春的景象依然风光秀丽,肥沃的黑土里,已经点缀了嫩绿的新草,青翠欲滴,路旁坚硬的砖缝里也开出了洁白小巧的小花,清新自然。

与奶奶骑着车,乘着丝丝清风,来到小广场,广场上有块舞台,木质的舞台周围芳草青青,还有一片小小的鱼塘,池水里游动着几尾鲜红的鱼儿,或浅绿或淡黄的水草一丛或两丛,浮游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

我抱着本子,痴迷地望着一树洁白嫩黄的花儿,它们一朵朵娇羞地开放着,像穿着白衣裳的小精灵,不敢俯视大地,只静静遥望头顶那片温柔的蓝天。地上掉了几片雪白的花瓣。我捡起一片,放到鼻子边“贪婪”地嗅着,它没有香水的浓郁,却又有着独特的芬芳。

广场边缘有着一片碧绿的毛竹,俊秀笔直,竹子边上长着一蓬蓬绿油油的铁树,铁树的叶子有些刺手,不过人却不疼痛。旁边还有些休闲器材,有几个路人说说笑笑,正在玩闹。

走着走着,呀!那不是山茶花吗?红得美丽,红得动人,层层叠叠,宛如一只只小喇叭,一个个笑眯眯的样子,有落落大方的`,也有规规矩矩的,它们炫耀着红色的细软纱裙,卖弄舞姿,甜美可爱,就像小仙女,又更像爱美的小女孩一样。春风拂面,一树茶花翩翩起舞。

红茶花旁是羞答答的白山茶花,它们低着头,把雪白的长裙埋在花苞中,像第一次见到生人,格外羞涩,却依然挡不住它们清雅的芳香。

做陪伴的是一颗桑树,远远一看,毫不起眼,浑身光秃秃的。可近一看,居然也鼓出了一点一点青绿翠绿的绿苞,充满了初春的气息。

路过一条小溪,它窄窄的,水平如镜,晶莹透亮,夏天时,它就开出无数浓绿深绿的美人蕉,亭亭玉立,开出大红或金黄的花朵,生机盎然。

来到曾经待过的幼儿园,因为是假日,幼儿园里安安静静的,但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小床,那桌子椅子,瓶瓶罐罐,都是那么熟悉又亲切,老师温柔的声音的余韵,似乎还在回响着……

篇11:闲游大名府杂文随笔

来到大名府,远远映入眼帘的雨后古城如梦如幻,醇古淡雅,像在叙述着往日流逝的历史,城门牌匾上的文字苍劲有力无时不散发着悠久的文化底蕴,路边的古屋翘起的飞檐瓦脊,青砖红瓦似乎在向人展示着它那时光堆积的厚度。穿过古色古香的街道,来到了古城脚下,城墙下石上砖,庄重高大,雄浑古朴,犹如一道铜墙铁壁承载了这座城六百多年的历史,也不枉被称为冀南一大绝妙古建筑。

我是自北向南穿城而过登的城,城上的游客并不是很多,站在北城门楼上,没有嘈杂的声响,没有拥挤的人群,静静地伫立在美景之前,任微风吹动我的长发,任思绪随意飞扬,瞬间有种感觉,可以褪去人世浮华,静下心来去欣赏这份美丽。

片刻的休息之后,我决定开启我四千多米的沿城之旅,城墙几乎是四方的,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每座城门上都有一座城楼,城楼为两层,红柱蓝瓦,同样飞檐瓦脊翘起。

城墙近年估计修缮过,内外均已包砖,城墙顶部也已铺平,很快就到达了西门。西门内最有名气的当数远近闻名的“卧龙古槐”了,古槐树郁郁葱葱,树干三人合抱方能搂住;上面系满了人们的祈福条,红红绿绿的甚是好看。树冠由东南北三枝主茎组成,周约一亩方圆,尤为奇特之处为东端树枝,平伸向东,形状酷似龙形,顶端龙头逼真,角、须、眼、鼻、口惟妙惟肖,“卧龙古槐”的名字应该也是由此而来的吧。

旁边乘凉的阿姨热心地为我介绍着它的历史,原来明代兵、工两部尚书刘遵宪后花园门前曾植有三株古槐。刘遵宪(1575年-1644年),祖籍大名县西未庄乡刘军庄人,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后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致仕(退休)后,在城内西街购置宅地,路南为住宅区。相传明代刘姓族人购置地基搬迁至此时,有古槐三棵,今仅存一棵。因枝繁叶茂,当地也将“卧龙古槐”誉为“冀南第一古槐”。按照刘遵宪卒年时间推测,“卧龙古槐”距今至少已有372年历史。但据当地文化人士考证,刘姓先祖迁宅时,古槐已然存在,如果按此推断,此古槐应为宋代遗物,约有一千多年了,它传承了千年历史,相伴了古城数十代居民的记忆。阿姨还说去年古槐树曾轰然倒地,令无数人哀叹、惋惜。还好有相关专家积极救治修缮,才使这棵大名人心中的图腾又神圣一般的继续存活了下来。

听完故事,求了根祈福带,虔诚的拜过古槐,告别阿姨,继续登上门楼,这次的目的地是南门“文峰塔”,早有耳闻文峰塔造型玲珑、挺拔、宏伟、蔚为壮观。行至塔下,果然不负厚望,文峰塔底座高两米余,用青石砌成,塔周围青石表面,上刻铭文,塔身北面嵌一石板,刻有“文峰塔”三个大字。塔身为砖结构实心八角形,五层,高十米余,塔顶出檐悬挂铁铃,有风时还发出叮当的响声,过往行人无不为之赞叹。

要说起大名城内还有什么古迹,当数东门内天主教堂了,据说这座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是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

走进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大约上方3米处的供龛内雕刻有圣母抱耶稣玉石像,像两侧刻有对联:“欲识其宠请看怀中所抱,要知厥能试观掌上所持”,横批“宠爱之母保障大名”。一层的对联估计是想要与时俱进,还换成换成LED显示屏呢。礼拜堂下面几层青石砌成,外墙磨砖对缝,堂内砖饰券顶,中间净跨目测有十来米,三十八个墙柱,二十二个金柱,东西壁为苦路“十四处”油画,据说原来每格窗户均用各种颜色的彩色玻璃拼成菱形,五彩缤纷。后来都被村民扔石头砸碎拿去卖钱了,才换成了现在的普通玻璃。大堂南侧东西部分的长条形窗户顶端各有一个梅花玻璃窗,甚是好看。不巧的是今天大堂大门紧锁,看来是无缘进去参观了。再看建筑北端的钟楼,楼上三面各嵌有一面大钟,钟楼前有月台,两侧建有对称的两个高约20多米的小陪楼,楼前正有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那唯美的画面不失为这座古城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篇12:闲游同里古镇随笔散文

网上查询,去同里的交通,还有景点与住宿。心里有谱了,决定一人行。

周六上午,起早床,用过早餐。学生华兵执意要送我去苏州汽车南站,我真不忍心他花宝贵时间送我,我坚持说自己能行。可他还是坚执意送我到车站,直到8点15分,苏州开往同里的班车发动了,他才离开。

网上查询说苏州到同里仅20多公里路程,坐班车只需三十多分钟。没料到,这班车在路上一直慢慢腾腾地开,简直像老牛拉破车似的,车上乘客这么形容的。有乘客不满意了,直接对司机说,为何把车开这么慢?司机说,车子是坏的,不好开快的,好像很有道理。另一乘客不满地说:车坏了为何还开出来?司机不理睬了,照样慢慢开。结果,短短的路程花了乘客的一个多小时才到终点。

一下车,转乘五元的电瓶车去同里景区。购一张50元的老年优待门票。在景区外,等待“泰来宾馆”服务员接我。

接我的服务员接过我的背包,放在她的电动车上,让我跟她走。我下意思地有些不放心,于是说背包我自己背好了,她明白我的意思,便告诉我说:我是老板的妹妹,请放心,我是专门来接你的。我仍不放心,就让她慢慢骑,我好跟上。过了一座石桥,左拐也不过一两百米的距离,就到了泰来宾馆。宾馆就在景区内,离大门不远处的商业街上,整条街都是青石板铺就的,一看那些不规整被岁月的脚步磨得油光光的青石板,就知道自己到了古镇。

初冬时节,已经不是旅游旺季,入住的宾馆几乎不见一个住宿的客人,没有一点人气,显得格外冷清。由于事先定好的大床房,没辙,人再少也只能硬着头皮住下了。120元一间,条件极其一般,24小时供热水,有空调,对此我也知足了。

此前,没来过同里,一放下行李,就背着相机包,汇入了游同里的如织的人群。虽然不是旅游旺季,可是来同里的游客仍然很多,大多是一日游。

周末,天气又好,街上的游客很多,都操着不同的口音,还有黄头发蓝眼睛的游客与我擦肩而过。无论男女老少,有的脖子上挂着尼康的相机,有的挂着佳能的相机,有的手里拿着卡片机,还有的是手机,每到一地,必然要拍照留影。这与我在其他景点看到的情景没什么区别。

曾到过江南有着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浙江的乌镇,也到过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在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于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疆域的“五溪苗蛮之地”的凤凰边城,也留下过脚印;还梦回云南的丽江古城,与这个被誉为茶马古道的香格里拉的南大门,也是玉龙雪山脚下的曼妙水城有过亲密的接触;都是慕名而去的。

总想穿越时空去感受古镇、古城那古朴的风韵,看看时光是否还带着久远的淡淡的金黄色浸染着那些白墙黛瓦的古宅与厚重的城墙。

每当身临其境,不禁感慨,感慨先人们的智慧与闲淡的生活境界。更加感慨,沧桑岁月镌刻在旧房屋上的老时光正慢慢消失。眼前看到的不再是原滋原味的古朴风韵,斑驳的老墙、风雨侵蚀的朽木……已渐渐逝去,只因开发AAAAA景区,免不了过度的`现代修饰,早已将悠久历史沉积下来的瑰宝粉饰的面目全非,这些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当然,同里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令人感到欣慰的,同里古镇内还有不少原住民。商业街有很多的小店,几乎都是前店后坊,而且是上了年纪的老同里人在经营手工制作的糕点店,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承袭的是一种传统。尤其是见到满头白发满脸邹纹背也有些佝偻的老者,一人打理着“林家铺子”,倍觉亲切,我便忍不住要品尝他的传统食品芡实糕。这点让我觉得同里人是认真的,可亲的,他们把自己的传统真实地展示给了八方游客。挺叫人怀旧的。这与乌镇的西栅没有原住民是大不相同的。

这里很多店铺还保留着传统的店铺门板,没有了棱角,没有了油漆的光泽,那一片片窄而长的叠靠在墙柱边的门板,它留住了旧日的时光,给人很多回望历史的怀旧遐想。在人群中,我会多看它几眼,有如传奇的歌词唱的那样,“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而那种现代的冰凉的金属卷帘门,我早已熟视无睹了。

再来说说同里的桥。同里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水网纵横,有风格迥异的桥梁四十余座,而且多为自宋代到清代所建的古桥。

其中桥龄最古老的为思本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历尽沧桑的古桥仍坚固地跨越于川清水秀的河巷之上。

古镇第一高大的桥为泰来桥,同里人习惯称之为好运桥。其桥面由三块长长的石板铺就,桥有多长石板就有多长,此为泰来桥的一大特点。站在桥上,视野开阔,望尽桥下长长河道,悠悠绿水。我入住的宾馆与桥同名,也许泰来宾馆老板是想讨个好彩头,期盼生意好运来。

古镇尤为著名的有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成品字形架设于河道上。这三桥在同里百姓心中是太平、美满、吉利的象征,同里人家添丁,婚嫁,做寿都有“过三桥”的习俗。因此,许许多多的游客也入乡随俗,成群结队地过三桥,把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此。这倒成了风景区的一景。

这次来同里,我不会错过退思园。是因读过中国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的《园林清议》,其中一文便是《同里退思园》。说到这本书,还得感谢女儿,是她送给我的礼物。

我来苏州后,前前后后游了苏州不少园林。女儿见我对园林感兴趣,便在网上为我掏了两本很有价值的书:《园林清议》、《梓翁说园》均为陈从周着。初知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退思园也是今年的事了。从文章里还了解到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同里出生了一位名为计成的人,他在中国造园史上享有不朽的盛名。其着作有《园冶》一书,是造园学的经典着作。不难想象,为何江南园林盛名扬天下,原来造园学说的祖师爷就在同里。

同里的退思园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园内的亭台楼阁及山石都紧贴水面,故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称退思园为“贴水园”。我选了后花园内一幽静处小歇,虽有游客往来不息,但我却能静享这江南精致园林里的优雅与恬静,心无杂念,目无他景,静静的我仿佛入了画。

同里与水有不解之缘。正如陈从周先生高度评价同里的水:“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在地图上看同里,可以把它想像成犹如一朵睡莲浮躺在水乡泽国,更像是镶嵌在湖泊环保中的绿宝石。若有机会在飞机上俯视这块绿宝石,也算又添一美梦成真。

这次来同里,可舍得花银子了。闲逛到中国苏州同里王绍鏊纪念馆,见有一人在经营名为茂竹园的金石微刻,便驻足观赏他的金石微雕作品。石头种类很多,有青田石、巴林石、寿山石。小小石头形状各异,色泽花纹种类繁多。

摆放在精致的小长方盒里多数是刻好的名人诗词,透过放大镜能清晰看到那娴熟的行书跃然在小小手指大的石头上,甚是喜欢,动了买的念头。选了四款不同的诗词,再续雕上姓名,打算送给自己,还有喜欢的人。一结算,哇,“五百大洋”就从腰包里花出去了。

同里初冬的夜晚,多数店铺早早打烊,安静,一点也不张扬。游客不多,你可以找一小店,买点吃的,便能与店老板随意地聊聊,听听他们说同里的故事。总能感觉他们生为同里人的自豪。

同里的街巷、同里的名人、同里……本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无法掩卷,就揣在怀里继续重温吧。

上一篇:三年级家长会活动总结下一篇:品社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