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谪居白居易,谪居的意思,谪居赏析

2024-04-18

谪居,谪居白居易,谪居的意思,谪居赏析(精选6篇)

篇1:谪居,谪居白居易,谪居的意思,谪居赏析

谪居,谪居白居易,谪居的意思,谪居赏析 -白居易的诗

谪居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古   面瘦头斑四十四,还谪江州为郡史。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篇2:谪居,谪居白居易,谪居的意思,谪居赏析

江南谪居十韵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五排 自哂沉冥客,曾为献纳臣。

壮心徒许国,薄命不如人。

才展凌云翅,俄成失水鳞。

葵枯犹向日,蓬断即辞春。

泽畔长愁地,天边欲老身。

萧条残活计,冷落旧交亲。

草合门无径,烟消甑有尘。

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

虎尾难容足,羊肠易覆轮。

篇3:谪居永柳,方显士人品性

关键词:士,寄情山水,独善兼济,以文为乐

士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阶层。它是由一些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思想、有担当的人组成的。他们深受儒、道、释影响, 既有积极的入世思想,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又有闲散的出世愿望, 或者放浪山水之间, 寻求心灵的自由, 或者著书立说, 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一个典型的士。

柳宗元一生, 著作颇丰, 诗文论赋, 无所不精。其中绝大部分是贬谪后的作品, 而且流传最广、成就最高的也是谪后作品。因此清山晓阁编《唐大家柳柳州全集》评曰:“造物之厄子厚者, 亦厚子厚也。”近观柳氏谪后文章, 颇有同感。不管是山水小品还是书信政论, 无不彰显着有良知的士人的品性。

半官半隐, 寄情山水

亦官亦隐自古以来就是士最理想的境界。自古以来, 士大夫在平治天下, 施展自己政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之余, 同时追求精神自由, 心灵放松, 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所谓“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谪后的柳宗元心情抑郁, 担惊受怕, 前途一片渺茫。他空有一颗报国爱民之心却无用武之地, 是永州的山水拯救了柳宗元。永州十年, 他游遍了永州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山川河流, 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山水名篇永州诸记,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智者仁者。永州用它自然秀美的山水抚慰了柳宗元饱受折磨的灵魂, 柳宗元用他饱含感情的笔墨描摹了永州不为人知的秀美景色。永州诸记, 是山水典范, 篇篇美不胜收, 让人流连忘返。但不管是山水石还是鸟兽鱼无不深深地烙上了逐臣迁客怀才不遇的忧愤孤独和短暂的自由快意。有文为证:

“余自为僇人, 居是州, 恒惴栗。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穷山之高而止。……悠悠乎与浩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始得西山宴游记》)

此篇是诸记之首, 作者写他贬永后“恒惴栗”, 但在游西山时却心情舒畅, 精神自由, 天人合一, 以致乐而忘返。

独善兼济, 兴利除弊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士人的价值追求, 也是士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古代知识分子深受孟子“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思想的影响, 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兼济天下”的政治途径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柳宗元也不例外。永贞革新时期, 他意气风发做了很多兴利除弊之事。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给他太多治国安邦的机会。在政治上失去自由的柳宗元毕竟是一个文人, 是一个有思想能力的人, 他有自己可以经营的土壤, 独善兼济无一偏废。

谪居永州期间, 他有职无权, 形同囚徒, 但他从未忘记作为一个士人的良心。在十年间, 他通过独善其身来济天下。一方面, 他学习屈原, 坚持真理, 受打击而不改其志, 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崇高品质。如《吊屈原文》:“委故都以从利兮, 吾知先生之不忍;立而视其覆坠兮, 又非先生之所志。穷与达固不渝兮, 夫惟服道以守义。矧先生之悃愊兮, 蹈大故而不贰。”对屈原的“不从世俗, 惟道是就”的品质极力赞赏。他在永州的十年中, 看到的、经历的并不比屈原时代好多少, 所遭受的打击也不比屈原的轻。尽管如此, 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另一方面, 他博览群书、明心明志。在《与李翰林建书》中, 他自称“颇识古今道理……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 常侯战悸稍定, 时即伏读, 颇见圣人用心, 贤士君子立志之分。著书亦数十篇。”可见他依然勤奋好学, 遍读先贤圣哲之书, 丰富自己, 提高自己治世之才能。

第三方面, 他以自己的方式承担着爱国爱民、兴利除弊的社会责任。贬谪期间他写了一些作品, 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在《封建论》中柳宗元针对中唐时代藩镇割据, 跋扈害民, 统治集团腐朽专权, 排斥贤俊的现实, 以周秦汉唐四代史实做依据, 论证封建制的缺失:裂土分国, 常形成“末大不掉”的局面;“继世而理”, 贤、不肖往往倒置;士大夫世食禄邑, 堵塞贤者发挥才能的机会, 远不如郡县制优越。在《捕蛇者说》中, 作者借孔子“苛政猛于虎”一语, 深刻揭露官吏征敛的凶悍和人民遭害的深重, 充分地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和渴望改革时政的热情。

怀才不遇, 以文为乐

柳宗元在谪居期间自放山水, 以文为乐。他在《与杨京兆凭书》中说:“自贬官来无事, 读百家书, 上下驰骋, 乃少得知文章利病。”柳宗元一生共留下六百多篇作品, 著作颇丰。根据何书置先生《贬永作品知多少》可知, 在永州一共创作325篇作品。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记载:“贬永州司马。居闲, 益自刻苦, 务记览, 为词章, 泛滥停蓄, 为深博无涯涘。”也就是说他谪后作品繁多且精深。是贬谪让他真正地接触到社会民生, 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 为他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成就了他不朽的文学地位。

综观柳宗元的一生, 虽命运多舛, 但却从未颓废。永州的山水只是在他政途坎坷时的安慰与寄托, 并没有消磨他济世利民的愿望。可以说谪居永柳的柳宗元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彰显了作为士人的品性, 成就了柳宗元作为士人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篇4:苏轼谪居时期经典词作赏析

关键词:苏轼 谪居时期 经典词作

北宋文豪苏轼一生的文学成就彪炳史册,尤其谪居期间更是佳作迭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陷狱四个多月的苏东坡被一纸诏书调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黄州是苏轼一生遭贬的起点,在接下来数年远离官场喧嚣险恶的谪居岁月中,苏轼身处江湖之远才情四溢,幽居散淡的时光使他静心思量人生进退,折射到作品中则呈现出别样的意蕴。

一、此心安处是吾乡

初到黄州时生活困顿,苏轼如是描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罪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混杂于市井,声名湮没,亲友弃之。所幸黄州的山水张开了温暖的怀抱,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凄惶的天才文人。他在荒芜的军营旧地上耕种,自给自足。日日劳作于黄州东边的山坡之上,还自号“东坡居士”。再后来,他于东坡上修筑屋宇,题之曰“东坡雪堂”,并作《雪堂记》。原本清贫苦寒的落魄生活因之有了一缕诗意、温暖。元丰五年(1082年)春,东坡在游清泉寺时,眼见寺前兰溪水向西倒流感慨万千,作《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既是自勉,也是壮心不已,彰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进取乐观精神。他在给李常的信中写到:“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间”,虽然境遇如斯,但初心不改,穷且益坚、肝胆忠义之浩然正气仍存。

元丰六年(1083年)好友王巩从贬谪地归来与苏轼相见。一首《定风波》应运而生,“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王巩因受“乌台诗案”牵连几乎遭致杀身之祸,被贬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艰辛的日子里幸得其歌妓柔奴毅然一路随行。席间,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岭南的谪居岁月,柔奴答之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心有所感,情动于衷,遂作此词赞之。柔奴之言触动苏轼心思,正是相似的人生际遇激发的具有深刻哲理意蕴的慨叹。全词语浅情深,清新简练,自有一股淡然从容之气。传神地描摹出柔奴柔美的外表和坚毅的内心,赞颂其直面艰难险阻而又泰然处之的风范气度。柔弱女子安之若素的言行使得苏轼深有觅得知音的畅快,借柔奴之言阐发自己多舛仕途、随遇而安的豁达胸怀。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转折的时期,也是他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黄州成全了苏轼,又何尝不是苏轼成全了黄州?

二、人间有味是清欢

公元1084年4月苏轼作别黄州,调任汝州团练副使。四年多的黄州生活苏轼圆润平和很多,性格中的棱角日渐消磨。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这年的十二月,写下《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首词是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作者在上阕用素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素雅的动静相宜的水墨画:岁末残冬的清晨,寒雨斜飞,雾气缭绕垂柳依依。河边突然阳光挥洒、豁然开朗,清浅河水浩荡向前。下阕抒发作者的游览感受:品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简单朴素的寻常生活蕴藏着无尽的闲适美好。清新淡雅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凸显了作者雅致、闲逸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全诗的“诗眼”,仿佛轻描淡写,却又自然浑成,照彻全篇,这一具有哲理性的命题,为全篇平添一抹情调和韵味。

公元1097年,时年62岁的苏轼再贬海南儋州。幸得当地百姓和一些文人学子友情援助,帮他修造五间草屋,勉强应对风雨。苏轼将草舍命名为“桄榔庵”。儋州生活极其艰苦,苏轼“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还常以紫芋、红薯果腹。但是他仍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元老侄孙书》)。在《答苏伯固书》中他说:“某凡百如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也”。苏轼以著书立说充实捉襟见肘的日常生活,并视陶渊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入寺》一诗云:“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人生风雨,仕途波澜悉数散去,繁华落幕归于平淡。苏轼预测此去再无生还希望,历经万般险阻,最终闲看古树,倾听钟鸣,于寂寥空阔中静心思量平生。

苏轼用一管竹笔书写千般遭际、万般情怀,为后世留下诸多熠熠生辉之作。尤其人生路上的坎坷使之妙笔生花,佳篇杰作至今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姑且将之视为苦难予以苏轼的馈赠吧。

篇5:谪居,谪居白居易,谪居的意思,谪居赏析

谪居舒州

作者:徐铉朝代:唐 三峰烟霭碧临溪,中有骚人理钓丝。会友少于分袂日,

谪居多却在朝时。丹心历历吾终信,俗虑悠悠尔不知。

篇6:描写霜降的古诗:谪居

【谪居】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逢时弃置从不才,

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关于霜降的诗歌-隔一年和国栋送别诗

(严公回赠2007.10.23)

丙戌霜降天已寒,含泪匆匆别西站。

又是一度秋风劲,更有无限春光暖。

子期驻足窥天赖,国栋信手赠诗篇。

纵使数年不谋面,依旧天涯咫尺间。

虚度光阴又一载,一事无成到中年。

耳畔依然响战鼓,眼前何处见尘烟。

铸就砂轮断钢铁,谱成末日筑防线。

过眼烟云如白驹,躲进庭院无大战。

曾经兄弟欲别往,巧动心机挽君还。

若无手足两厢愿,哪有并肩四百天。

但求情意如陈酿,久后开坛格外鲜。

品茗品人品德才,鲁北布衣最留恋。

★ 描写霜降景色的古诗15首

★ 关于霜降的古诗

★ 关于霜降的古诗25首

★ 描写霜降的诗句

★ 描写霜降的唯美句子

★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黄昏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谪居,谪居白居易,谪居的意思,谪居赏析】相关文章:

送薛八谪居,送薛八谪居钱起,送薛八谪居的意思,送薛八谪居赏析04-07

上一篇:党工委党员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褐煤提质技术现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