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2024-05-04

多重耐药菌的护理(精选7篇)

篇1: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多重耐药菌的实验室检测

近年来,国际上陆续报道“超级细菌”引起感染病例报道引发公众的极度关注,多重耐药菌也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为此,卫生部发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医疗机构通过强化多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做好多重耐药菌所致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指南》要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要求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耐药菌的监测工作,是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前提,因此,临床微生物室必须做好多重耐药菌检测试验的标准化工作,为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准确的依据。现将2010年CLSI标准中有关MRSA、VRE、ESBLs、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标准发给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仅供参考。

产NDM-1细菌的实验室诊断包括筛查、表型确认和基因确证三个步骤。

(一)表型筛查。

在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中,以美洛培南或亚胺培南纸片法(K-B法)或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对肠杆菌科细菌产酶情况进行初步筛查,如果达到以下标准,需要进行性表型确认。厄他培南特异性较低,不推荐用于筛查试验。

1.K-B法:美洛培南(10μg纸片)或亚胺培南(10μg纸片)抑菌圈直径≤22mm。

2.MIC测定法:美洛培南MIC≥2mg/L时;或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和肠杆菌属MIC≥2mg/L。

(二)表型确认

双纸片协同实验:采用亚胺培南(10μg)、EDTA(1500μg)两种纸片进行K-B法,两纸片距离10-15mm,在含EDTA纸片方向处,亚胺培南扩大,即可判定产金属酶。

采用亚胺培南(美洛培南)/EDTA复合纸片,进行K-B法药敏试验,复合纸片比单药纸片的抑菌圈直径增大值≥5mm;亚胺培南(美洛培南)/EDTA复合E试条协同实验测定MIC,单药与复合制剂的MIC比值≥8时,即可判定产金属酶。

(三)基因确证

采用NDM-1的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确定菌株是否携带balNDM-1基因。各医院对阳性结果须加以复核,同时将菌株送有条件的参考实验室进一步检测确证。

篇2: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写在课前的话

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和控制的重点,也是社会最近比较关注的话题,耐药菌的防控也越发重要。包括监测、分析来源,类型,以便制定相关控制治疗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知晓耐药菌防控的常见问题有哪些,明确耐药菌防控的内容和要求。

一、细菌研究发展史

(一)百年细菌学史

细菌在35亿年前就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之上。这么多年来和我们人类共生共

存。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会引起疾病。这种说法在 2000 多年前被人们斥为异想天开。因为当时人们根本无法去了解肉眼所看不到的世界,也不了解人为什么会得病。

从细菌学的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人物,他们为细菌学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665 年,英国的罗伯特·胡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显微镜观察的时候,发现在树木中的切片的有很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看见细胞。

1674 年,荷兰的布商列文·胡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高倍显微镜看到了完整的活细胞。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日常喝的牛奶是所用的巴氏消毒法的发明人----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巴斯德,他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也是巴斯德第一个成功的制造了疫苗用于疾病的预防。

(二)划时代的发现 以前很多病人莫名其妙的是死去了,人们无法知道发病的原因,也找不到治疗的办法。直到 1928 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让人们对感染性疾病有了第一个治病的根本手段。

(三)耐药菌的出现

但是在青霉素发现仅仅 5 年以后,青霉素对一部分葡萄球菌就不起什么作用了。那时候人们对耐药的机理还没有什么认识,只是不断的去研制新的抗生素来对抗越来越多的致病菌。很多细菌在新的抗生素的作用之下,逐渐的被人类所制服,但是细菌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努力,通过变种来进行抵抗人类的进攻。所以人类虽然在不断的发明新药,同时也在造成细胞细菌新的变种,也可以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在不断发现新的抗生素的同时,在促使对手自身进行改进,是我们逼迫着新的细菌越来越多。那么这场竞赛就在这种不断升级的斗争中进行着。

现在我们知道很多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如果说昆虫、老鼠只是和人类争

夺粮食的话,那么细菌却是在和人类争夺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面对细菌呢?

(四)细菌的协同进化理论

达尔文对人类进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提出过协同进化学说,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免疫力有着广泛的差异,免疫力低的人被传染的机率就比较大,能留下后代的总是一些免疫力强的人,其后代免疫力就越强,这也是自然界对人的自然淘汰。那么一代又一代很残酷,也是很仁慈的自然选择,造成人类越来越强大,免疫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在人类强大的同时,在微生物世界里,也是传染性强的细菌更容易生存下来,所以细菌的传染性也越来越强。这就是达尔文所提出的协同进化,对每一类生物都是如此。

二、细菌的认知

(一)前人对细菌的认识 医疗界曾声称战胜了传染病,但变成了幻觉。” ——舍温•纳兰德《死亡的脸》

有迹象表明,细菌是“聪明的小魔鬼”,其活动之诡秘连科学家也从未想到过。——斯特利•法尔科

抗生素的使用在有记载的生物学史上空前地激励了进化变革。——斯图尔特《抗生素的悖论》

年代人们的感觉是我们已经征服了每一种传染病。——托马斯•比姆博士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真的完全认识清楚细菌。在日常的治疗中,可以知道病人是因为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但是医生通常在没有证实细菌感染之前就开出了抗生素。每一次使用抗生素,都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其实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对抗生素的滥用,加速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不是万能的灵药,其实这一点每个人都清楚,特别是医务人员。

(二)耐药菌株检测及来源分布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目前一直在对全国的耐药情况进行着监测,下面图片是 06年-07年监测的结果。在这个,临床分离细菌的数目是 10.8 万株,其实革兰氏阳性菌占 30%,其他 70% 是革兰氏阴性菌。

从细菌的来源看,列在第一位的是痰,其次是尿,分泌物、引流液、脓和血液标本。在我们国家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从全国各地区分离细菌的情况来看,MRSA 的发生率不管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或西南地区目前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数量,至少都在 40% 以上,那么 ESBLs 的发生率目前来说各个地区虽然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最低的也达到 15% 以上。

(三)细菌菌株分类及耐药率

革兰氏阴性菌的分布,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占 28%,铜绿假单胞菌占 18.3%,肺炎克雷伯菌占 14.1%,鲍曼不动杆菌占 10.2%。

革兰氏阳性菌的分布中,以葡萄球菌菌属为主,第一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26.8%,其次是表面葡萄球菌,占 15.4%,溶血性葡萄球菌占 20.7%,其他的葡萄球菌占 8.2%。

细菌耐药率的分析,对大约 2 万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所做的耐药性分析中,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外,其他的抗生素耐药率都在逐渐升高,甚至有的已经达到 70% 以上,平时用的比较多的,头孢二代,头孢呋辛耐药率是 62.3%。

对大约 1 万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来看,也仅仅是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耐药性较低,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达到了 45.9%。

对近1.4 万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析来看,整体上包括头孢哌酮加舒巴坦,耐药率也达到了 20% 以上。整体来说耐药率都是在 20%-30%。

对 7600 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析,耐药率也是比较高的,很多抗生素都达到 40% 以上。对大约 1 万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外,其他的耐药率都很高,甚至达到 70%-80%。

三、多重耐药菌常见问题

(一)多重耐药定义

多重耐药,简称 MDR,指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耐药,如果现有的或者可以获取的所有的抗菌药物都耐药,称之为 TDR,即泛耐药。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者肺炎克雷伯菌,对以 7 种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喹诺酮类、氨基耐类和多粘菌素类药物中,至少 5 类耐药,称之为 MDR,多重耐药。如果对上述 7 类抗假单胞菌抗生素均产生耐药称之为 TDR,称为泛耐药。

多重耐药是指()?

A.对现有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B.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C.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D.对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A.对现有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B.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C.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D.对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近年来多重耐药传播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

一,对此,医院采取了那些应对措施?

最近从新闻报道中报道,“超级细菌”来了,给社会了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多重耐药菌防控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医务人员通过对耐药菌的监测、分

篇3: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95合并多重耐药菌的肺结核患者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患者, 全部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中患者50例, 男29例, 女21例, 年龄在35~63岁, 平均 (49.5±11.3) 岁。对照组中患者45例,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在32~67岁, 平均 (50.3±12.0) 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发现差异具有不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也即常规的入院接待、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全方位护理, 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问题给予全方位、无缝隙、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具体措施如下: (1) 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合并多重耐药菌的肺结核患者需要隔离治疗, 且住院时间长, 花费大, 治愈率低, 患者多存在较大心理负担, 也有部分护士担心被传染而护理不经心, 这又使得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3]。对此, 我院一方面加强对护士的健康教育和职业防护, 一方面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关心患者, 多与患者亲切交谈, 时刻鼓励患者。对于担心医疗费用的患者, 给患者医疗费用详单, 让患者了解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 必要情况下可帮助患者寻求社会支持, 减轻经济负担。 (2) 强化病房环境管理。每日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 并且每月进行2次空气培养, 每日对患者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施表面、门把手等地方用消毒液擦洗2~3次, 在患者外出时, 则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 要求患者戴口罩, 并给患者讲解咳嗽礼仪, 正确咳嗽, 不随地吐痰。 (3) 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的评估, 并掌握患者的生活质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 通过询问、交谈、体检、查阅病历等方式收集资料, 明确患者的健康需求, 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分阶段健康教育方案。在初期, 给患者普及多重耐药肺结核的病因、传染性, 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 了解到情志因素对于疾病恢复的不良影响, 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 提高治疗依从性。由于患者是隔离治疗, 因此护士耐心给患者说明隔离并不是歧视, 而是保护健康人群的需要,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给患者讲解个人卫生, 如正确咳嗽、不随地吐痰、餐具煮沸15 min消毒、相关用具每日消毒等。在治疗中期,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治疗后期, 给患者讲解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预防肺结核, 规避诱因。 (4) 营养支持。丰富的营养是提高机体免疫力, 增强对抗疾病能力的重要方法, 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每日最少进食一个鸡蛋、一瓶牛奶、半杯豆浆、适量瘦肉等[4,5]。同时, 多食用蔬果, 不得食用油炸、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若患者存在因服药引起的恶心等症状, 则叮嘱患者在饭后服药, 减轻胃肠道反应。 (5) 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 再次详细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讲解不规范治疗、生活方式带来的危害, 要求患者家属监督, 严格遵医嘱服药, 不得随意增减用药剂量、方法等。同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活方式, 指出不正确的地方, 严厉要求患者采取健康的行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完全依从:完全能遵医嘱接受治疗;部分依从:大部分时候可以遵医嘱接受治疗, 偶有不依从情况;不依从:基本不能遵医嘱接受治疗。生活质量采用WHOQOL-100量表进行评分, 分成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四个方面, 得分越高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分析:

收集数据资料到计算机中,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检验, 计数数据/计量数据采用χ2/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29例, 部分依从20例, 不依从1例, 依从性为98%;对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15例, 部分依从22例, 不依从8例, 依从性为82.22%, 组间对比, P<0.05。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入院时, 观察组患者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的评分分别为 (50.1±7.5) 分、 (54.9±7.3) 分、 (48.6±6.3) 分、 (52.2±6.9) 分, 对照组分别为 (50.6±7.8) 分、 (55.2±7.1) 分、 (48.3±6.5) 分、 (53.0±7.3) 分;组间对比, P>0.05。

出院时, 观察组为: (73.2±6.2) 分、 (78.3±6.3) 分、 (71.2±5.3) 分、 (75.8±6.7) 分;对照组为: (65.8±6.5) 分、 (66.9±5.1) 分、 (63.4±5.8) 分、 (67.2±5.6) 分;可见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疾病, 发病率高, 且耐药性高。目前因治疗不规律等原因使得多重耐药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6,7]。而且, 大多数合并多重耐药菌的肺结核患者存在心里障碍, 影响到治疗依从性, 影响预后, 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和风险。

全方位护理是一种面对患者护理需求的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全程性的护理模式, 以患者为中心是基本理念, 致力于保证患者身心的最舒适状态, 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全方位护理, 结合患者的个性化特点给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 P<0.05。

综上所述, 全方位护理用于合并有多重耐药菌的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索肺结核住院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选出95例合并多重耐药菌的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 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8%高于对照组的82.33%, 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 对合并多重耐药菌的肺结核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多重耐药菌,护理,生活质量,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黄丽君, 张丽霞.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1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17) :86-87.

[2]汪湘云, 徐金凤, 陈俊林等.肺结核住院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护理分析[J].全科护理, 2014, 12 (12) :1095-1096.

[3]黄丽君, 张丽霞.18例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护理[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2013年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3:133-136.

[4]汤华.健康教育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4, 24 (4) :2483.

[5]袁虹艳.纤维支气管镜下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及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 2013, 25 (12) :1410-1412.

[6]林金兰, 李六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12) :76-78.

篇4: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MDRO 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2014年检验科细菌室对我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7324株,多重耐药菌1997株,占33.7%;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多重耐药菌中占前三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合理选用抗菌药,加强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控制感染播散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抗药性;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137-03

多重耐药菌(MDRO,multidrug resisont orgonism)感染已遍布全球,在社区或医院中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暴发流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其产生与流行已构成社会性危害,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威胁[2],为及时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将本院2013~2014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以了解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菌种特征,探讨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为临床预防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临床血液、尿液、粪便、痰液等不同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7324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997株,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分离出相同菌株只计1株。

1.2 方法 细菌药敏鉴定及菌株分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1版),常规方法从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细菌,采用珠海黑马DL-96型全自动病原菌鉴定及药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检测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酚胺酶(ESBL)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A)、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E)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 MDRO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9.1%。MDRO株数前三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MDRO分离率最高的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达68.7%,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6.9%。见表1。

2.2 标本分布 两年总计送检各类标本1997个,其中以痰和尿标本为主,分别占63.0%和21.4%。见表2。

2.3 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 全院11个内科科室多重耐药菌总计占45.52%,9个外科科室总计占22.13%,综合ICU占23.74%。见表3。

2.4 耐药性分析 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见表4。

3 讨论

3.1 MDRO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而且细菌耐药性具有地区性差异,及时了解各地区和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对掌握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全年共检出致病菌7324株,其中多重耐芍菌1997株,检出率27.2%。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72.1%),与其他医院研究结果相近[3]。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占前三位菌种为条件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占前三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原因,与近年来第三代头孢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流行[4]。耐药菌分离率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酯、复方新诺明耐药率100.00%。究其原因为铜绿假单胞菌拥有巨大并且复杂的基因组,不仅含有自己的药物抗性基因,还能从其他细菌获取抗性基因,从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天然或获得性的多重耐药性[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对碳氢酶烯酶类抗菌药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13%和0.23% 。调查显示革兰阳性耐药菌较少(10.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分别为1.32%、2.34%,与国外[7]的30%~50%相比较耐药率略低。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及社区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且近年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有增多的趋势[5],应加强对新入院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

3.2 MDRO科室和标本分布 从标本的构成比看,排在前两位为痰、尿分别占63.0%和21.4%,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痰、尿标本较血以及分泌物等具有易于采集,对患者无伤害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可能与血液标本的量不够、严重溶血、严重脂血、标本污染等不合格血标本,且阳性率不高,仅有7.5%[8]有关。说明MDRO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这与内科患者占比较大相一致。内科、ICU发现MDRO株数比例较大,主要原因为内科患者多为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频繁。而ICU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9],患者多为其他科室转入,病情较重,且在转入TCU前已使用过多种抗菌药物。

3.3 预防与控制MDRO措施 要遏制耐药菌不断上升,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着手。首先减少气道、尿道定植菌的数量,减少气管插管、导尿管插管等各类侵入性操作及持续时间。其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手卫生和医院环境卫生的管理,严格执行一床一巾,拖把分区使用、多重耐药菌患者接触隔离等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对控制措施的落实进行具体监测[10],制定奖惩制度,对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落实到位。再次加强对标本采集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各类标本的送检率以及标本合格率。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杜绝不必要预防性用药。最后,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防止耐药菌在病床间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卓然,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9.

[2]Waiters AS, LeBrocq C, Dhar A , et al . Vali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 rating scale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J]. Sleep Med, 2003, 4(2):121-132.

[3] 张任飞, 马永能, 潘淑. 2010年某院主要病原菌耐药监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1079-1081.

[4] 戚少云, 马兴好, 闵建珍,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11, 7(20): 2476-2478.

[5]Brüssow H. Pseudomonas biofilms, cystic fibrosis, and phage: a silver lining [J]MBio, 2012 ,3(2) :12-61.

[6] 李乡,李光荣,向成立.200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8):1155-1158.

[7]刘振华,李彦,贾淑琴,等.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2009,19(22):3116.

[8]李梦妮, 邱萌, 吴蓉,等.不同血标本采集法对病原菌检出率的影响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10(1):107-109.

[9]Seral C, Saenz Y, Algarate S, et a1. Nosoeomial outbreak of methicillin and linezolid-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ssociated with cathete related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 Int J Medical Mcmbio, 20ll, 30(1): 354-358.

[10]Clocks A, Cohen B, Behta M, et al. Contact precautions for multidruy-resistant organisms: Current recommendation and actual practice [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0, 38(2): 105-111.

篇5: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ICU

郭静

【摘要】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感染患的护理与控制,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有效预防以及控制了MDRO感染的传播,有效保障了医疗护理及患者的安全。方法:通过制定预案,加强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强调个人防护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干预多重赖药菌感染的发生与控制。结论:护理干预在多重耐药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问题;护理干预;感染控制 一般资料

1〃1 多重耐药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入住ICU后通过血液,痰液,小便,大便等的检验了解病人的感染情况。

2护理干预

2.1 科学落实隔离和防护措施 一旦发现多重赖药菌感染患者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感染,都应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尽量将患者安臵在单间病房,若受条件允许,应实施床旁隔离,建立隔离标志。每日对病房进行清洁与消毒。保持病房的通风,定期做好病房空气监测。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要做到专人专用,定期和终末严格消毒处理,避免探视者使用患者的日常用品和随意将患者用物带回家的现象。生活垃圾要放入指导的容器中,防止排泄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处理感染部位后要及时洗手或使用快速手部消毒剂擦拭消毒双手。探视人员接触患者时按标准预防穿戴防护用品,离开病房时认真清洗双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社会传播。

2.2 落实手卫生 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接触病人 后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接触病人带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病房的保洁人员由于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不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应该对其进行培训,督促洗手,使他们充分认识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防治交叉感染。

2.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长期卧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该定时按需吸痰,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吸痰钱应先湿化气道,带无菌手套,吸痰动作时要轻柔,由下向上旋转提拉,严禁反复在气道内插吸,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尽量吸尽气囊处及口腔,咽部的分泌物。

对需要保留导尿的患者 在留臵尿管和更换尿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留臵的尿管要妥善固定,导尿管和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尿袋应低于尿管水平位臵。非必要时无需更换尿管。每天应进行会阴护理至少Bid。倾倒尿液留取标本时,应防止尿液逆流。

对需要留取深静脉臵管的患者 臵管时应该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选择合适的臵管部位,应首选锁骨下,尽量避免股静脉臵管,覆盖深静脉臵管的敷贴应每天更换,更换时应无菌操作。

2.4 加强探视人员的管理 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入ICU必须更换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更换专用鞋。确诊MDRO感染患者,只允许一名家属探视,并强调家属不允许与患者有任何接触,做好床边隔离。家属出入ICU时必须经过双手的速干手消毒剂的处理

2〃5 配合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优化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树立使用抗生素之前先采集病原学标本。加强根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遵循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使用。研究显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还能导致菌群失调,使细菌耐药率增加,同时也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5]。在临床输注上,护士应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注意抗菌药物的后效作用(PAE),严格掌握执行给药时间。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和药物使用后的反应及抗生素的配伍禁忌,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

2〃6 提高机体抵抗力 对于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清醒的患者,鼓励他们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同时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加强消毒管理,及时有效的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有效的手卫生管理,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ICU内MDRO的交叉感染及暴发,从而保障患者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平满,周建英.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434-1437.[2] 张润香,冯伟.临床医务人员洗手现状与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10):1138-1139.[3]李毅萍,张景利,刘典浪,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79-1080.[4]许瑞宝,叶丽娟,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流行的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9(5)215-216

篇6: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随机选取临汾市4所综合医院临床护士176人为调查对象, 均为女性。年龄20-50岁 (32.83±6.43) ;中专7人, 专科103人, 本科66人;护士66人, 护师77人, 主管护师32人, 副主任护师1人;工作年限1~32年 (12.32年±8.4年) 。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研究者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及咨询临床院感及护理专家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分4部分内容, 经5位护理专家评定, 每个条目的内容效度 (CVI) 为0.82~1.00。第一部分为耐药菌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等;第二部分为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及机制, 共18个条目, 含5个维度: (1) 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2个条目) ; (2) 多重耐药菌的常见分类 (3个条目) ; (3) 耐药菌的感染途径 (4个条目) ; (4) 多重耐药菌的定植部位 (4个条目) ; (5)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 (5个条目) 。以答题正确情况计算得分, 答对一题得1分, 答错或不确定得0分, 得分范围weo1-25分。得分越高表明对耐药菌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越高, 总分及各纬度得分采用极差法确定为高中低3个水平;第三部分为对耐药菌的防控措施的依从性, 共20个条目, 含3个维度: (1) 日常护理行为的依从性 (10个条目) ; (2) 有创护理行为的依从性 (5个条目) ; (3) 内源性感染防控的依从性 (5个条目) ;问卷条目中包括正向和负向问题, 正向问题分为一直 (4分) 、经常 (3分) 、偶尔 (2分) 、从不 (1分) ;负向问题反之。得分范围为25~100分, 得分越高表明防控的依从性越强。总分及各纬度得分也采用极差法确定高、中、低3个水平;第四部分分为对耐药菌知识的培训需求, 包括被调查者最希望获得的学习形式与学习内容, 其中1道单选题, 2道多选题。

1.2.2 调查方法:

由调查者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 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 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 有调查者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85份, 回收176份, 回收率95.1%。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对耐药菌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

入科培训123人, 文献查询99人, 网络85人, 专题讲座67人, 会议32人, 上学时期老师教授15人。

2.2护理人员对耐药菌的认知水平:

耐药菌相关知识的得分具体如下:总得分 (8.11±3.01) 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得分 (0.52±0.21) 分;常见分类得分 (1.51±0.67) 分;其感染途径得分 (2.12±1.02) 分;其定植部位得分 (1.56±0.80) 分;耐药机制得分 (1.68±1.02) 分。耐药菌相关知识及耐药菌的产生机制认知水平较低, 其他纬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2.3 对耐药菌防控措施的依从性:

对耐药菌防控措施的依从性总得分 (68.49±10.89) 分, 总体处于高等偏下水平;有创护理行为得分 (23.30±6.14) 分, 日常护理行得分 (12.16±5.06) 分, 内源性感染护理行为得分 (11.88±4.59) 分, 从依从性的3个方面来看, 有创护理行为 (包括吸痰、插管、呼吸机等) 依从性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日常护理行为及内源性感染控制的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

2.4 护理人员对耐药菌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

95%人认为有必要进行耐药菌知识的培训, 以不断更新知识, 最希望的学习形式是专题讲座。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对耐药菌的认知及防控意识现状:

本调查显示二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耐药菌防控的相关知识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对于耐药菌的流行及机制认知水平较低,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1) 耐药菌是近几年随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产生的新的菌种, 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涉及此方面的教育很少, 因此护士在校期间获得的途径较少。 (2) 耐药菌防控的研究在近几年发展较快, 其临床流行趋势、机制、防控等研究都有了较大提高, 一些新理论与新观点不断涌现, 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 (3) 缺乏相关培训。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护士通过参加专题讲座、会议获取耐药菌相关知识的人数仅占38.1% (67人) 与18.1% (32人) , 表明目前的在职教育与培训中涉及耐药菌相关知识是有限的。专业知识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被护理人员接受和应用。因此,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针对耐药菌的系统培训, 临床护理人员也应适时地不断接受新专题的培训。

3.2 护理人员对耐药菌防控的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耐药菌的防控依从性总体处于高等偏下水平。在分类护理行为得分中, 有创护理行为得分水平最低。有研究显示, 侵袭性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4], 因此医院要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重视医务人员手的卫生, 切断外源性感染, 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3.3护理人员对于耐药菌防控的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本调查显示, 95.6%的护理人员认为耐药菌防控的相关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提供相关培训势在必行。同时多数护理人员最希望的培训方式为专题讲座和入科培训, 提示医院管理部门应提供丰富的学习方式, 灵活开展各项培训, 调动护理人员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4 小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于耐药菌防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欠佳, 直接影响了耐药菌防控的依从性, 提示今后应有针对性开展系统的耐药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以提高临床护士对耐药菌的认知及防控意识, 从而达到有效做好耐药菌防控的目的。

关键词:护理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调查

参考文献

[1]陈翠敏, 赵先柱, 府伟灵, 等.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专业构成的思考与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6) :1574-1575.

[2]董海新, 胡小行, 李素鹏, 等.鲁西南地区2009-2011年度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4 (6) :410-412.

[3]李夏明, 王学艳, 毕蓉蓉, 等.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6) :2477-2479.

篇7:多重耐药菌的呼吸科病房管理

【摘要】呼吸科老年患者多,且应用抗生素、激素。一方面易于产生耐药菌,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耐药菌在呼吸科患者中的蔓延。在临床上,如何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泛滥是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病房管理;多重耐药菌

Multipl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 the breath branch hospital ward management

Wang Yi Hong

【Abstract】The breath branch old age patient are many, and using antibiotic, hormone. On the one hand easy to produc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 on the other hand easy to caus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 in breathes in the branch patient's spread. On clinical, how to complete the disinfection quarantine measures, prevents to bear the medicine fungus being in flood is the management key point.

【Keywords】 The hospital ward management, multipl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自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现了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后(MRSA),尚庆幸有万古霉素可以做最后的屏障。继而又发现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以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泛耐药不动杆菌(PDR-AB)、产%SBL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XTB)等层出不穷;演变到如今的带有NDM-1“超级细菌”。“超级细菌”的出现无疑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2010年下半年始,我科已有三位患者痰液分别培养到MRSA、全耐药的鲍曼不动菌和全耐药的绿脓杆菌。多重耐药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一旦出现,就会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任何物品上,或寄居在医院内人体上,很难被拔除[1-2]。呼吸科的患者平均年龄在70以上,且普遍应用广谱抗生素,有一部分应用激素,免疫力低下,存在医院感染爆发的高风险性。如何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泛滥是管理的重点。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以上三位患者两位出院,一位转科后,未有相同病例出现,特总结如下:

1重点监测,及时发现

多重耐药菌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相关,好发于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ICU、呼吸科、神经外科已是耐药菌的高发科室。对重点病人重点监测,正确留取标本,及时发现,以便采取恰当的隔离措施。

2业务学习,正确认识

一旦培养到耐药菌,院感科会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科室。利用晨会交接班时机医护人员共同学习耐药菌病人的隔离措施。同时使医护人员对“超级细菌”有正确的认识。它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多方沟通,达成共识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耐药菌的危害性以及可预防性。使其理解我们采取隔离措施的必要性。从而消除对耐药菌不正确的认识,解除不必要的恐慌和抵触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4严格制度,实施隔离

4.1根据病区的病人数、耐药菌的种类采取床边隔离或单间隔离,在床头和房门上贴上醒目的标识。提示需“接触隔离”。当不能集中相同多重耐药菌的病人时,把多重耐药菌病人与获得多重耐药菌危险性低、感染可引起不良后果危险性低以及可能只是短时间住院的病人安置在一起[3]。

4.2门口放置免洗手消毒液,接触患者前后及时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再予流动水洗手。同样教会家属。

4.3医护人员查房、操作尽量放在第一或最后。听诊器使用后及时用酒精棉球消毒。

4.4床尾放置双层黄色垃圾袋。凡接触患者的一次性用物或感染性用物均放置于此,不带出病房。黄色垃圾袋每天扎紧后贴上醒目标识后焚烧处理。更换下来的床单、被套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扎紧,贴上醒目标识后送洗衣房处理。如怀疑有体液污染到工作服的操作如吸痰、抽血等,穿隔离衣。

4.5患者标本用密闭容器运送[4]。床头放置锐器盒、剪刀,接触患者的利器均单独处理。

4.6日常操作所需的用物专人专用,如静脉输液盘、压脉带、吸引器、湿化瓶、口表、夹输液巡视卡的塑料板等。浸泡桶也是专人专用,配置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用于消毒压脉带和湿化瓶。

4.7根据环境SOP,拖把专用,地面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清洁。重点清洁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栏、床头柜、门把和直接接近病人的设备[3]。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消毒抹布擦拭,监护仪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抹布也专人专用。

4.8避免使用公共用物,如微波炉。避免通过饮食传播。

4.9终末处理 患者出院或转科后病房予紫外线消毒1小时。地面、床头柜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清洁。床褥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

通过上述管理,医务人员对耐药菌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消毒隔离措施也能正确应用掌握;同时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很好的控制了耐药菌在我科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宏沛,孟灵,王鸿纬,石瑞芳.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易感因素的临床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2):145

[2]林冠文,刘瑛,刘縕婷,等.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控系统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现代管理杂志,2009,7(1):35

[3]吴凡,吴安华编译.美国HICPAC医疗保健机构多重耐药菌管理指南(2006)[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1

上一篇:酉溪中学教学常规检查自查报告下一篇:家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