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工程技术

2024-05-09

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精选6篇)

篇1:土木工程工程技术

中通钢构—创国际知名钢结构品牌厚德博学筑基建业

工程术语

1.项目............................2

2.建设项目...........................2

2.1概述.......................2

2.2基本特征......................2

2.3应满足的要求.....................3

3.建设工程项目..........................3

3.1、建设工程项目的分类....................3

3.2、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4

4.单项工程...........................4

5.单位工程...........................4

6.分部工程...........................5

7.分项工程...........................5工 程 术 语

1.项目

项目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项目侧重于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把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高速公路本身称为项目。那么到底什么活动可以称为项目呢?安排一个演出活动;开发和介绍一种新产品;策划一场婚礼;涉及和实施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工厂的现代化改造;主持一次会议等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一些事情都可以称为项目。

2.建设项目

2.1概述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亦称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一般以一个企业(或联合企业)、事业单位或独立工程作为一个建设项目。

凡属于一个总体设计中的主体工程和相应的附属配套工程、综合利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供水供电工程以及水库的干渠配套工程等,都统作为一个建设项目;凡是不属于一个总体设计,经济上分别核算,工艺流程上没有直接联系的几个独立工程,应分别列为几个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是一个建设单位在一个或几个建设区域内,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和批准的总体设计和总概算书,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严格按基建程序实施的基本建设工程。一般指符合国家总体建设规划,能独立发挥生产功能或满足生活需要,其项目建议书经准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的建设任务。如工业建设中的一座工厂、一个矿山,民用建设中的一个居民区、一幢住宅、一所学校等均为一个建设项目。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新建、扩建等扩大生产能力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2.2基本特征

建设项目的基本特征如下:

(1)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建设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特定目标。约束条件有时间约束即有建设工期目标,资源约束即有投资总量目标,质量约束即一个建设项目都有预期的生产能力(如公路的通行能力)、技术水平(如使用功能的强度、平整度、抗滑能力等)或使用效益目标。

(3)需要遵循必要的建设程序和特定的建设过程。即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建设的设想、建议、方案选择、评估、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投入使用,均有一个有序的全过程。

(4)按照特定的任务,具有一次性特点的组织形式。其表现是投资的一次性投入,建设地点的一次性固定,设计单一,施工单件。

(5)具有投资限额标准。即只有达到一定限额投资的才作为建设项目,不满限额标准的称为零星固定资产购置。

2.3应满足的要求

建设工程项目应满足的要求:

(1)技术上:满足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

(2)构成上:由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单位工程所组成的。

(3)在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的,在行政上统一管理。

3.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等)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移交等。

3.1、建设工程项目的分类

(一)按建设性质划分

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

新建项目:有两种情况

(1)从无到有。

(2)如果在扩建的过程中,新增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的三倍以上。

(二)按建设规模划分

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更新改造项目按照投资额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项目两类。

1.按总投资划分的项目,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项目5000万元以上,其他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作为大中型(或限额上)项目。

2.否则为小型(或限额以下)项目。

注:更新改造的项目应该按照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来划分。

3.2、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建设工程项目可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4.单项工程

单项工程(single construction)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能单独发挥设计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或效益。

单项工程是指具有单独设计文件的,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一组配套齐全的工程项目。单项工程从施工的角度看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工程项目总体施工部署和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形成自身的项目管理方案和目标,依照其投资和质量要求,如期建成并交付使用。

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中的实验室、种子加工车间、晒场,良种种植田间工程等;畜牧养殖项目中的饲料加工车间、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车间等。

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也有称作为工程项目。如工厂中的生产车间、办公楼、住宅;学校中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它是基建项目的组成部分。

单位工程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和独立施工条件,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如生产车间这个单项工程是由厂房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等单位工程所组成。建筑工程还可以细分为一般土建工程、水暖卫工程、电器照明工程和工业管道工程等单位工程。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它竣工后能否独立地发挥整体效益或生产能力。

5.单位工程

单位工程(unit construction)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完整的道路,桥梁通常是一个设施,即称为单项工程。

如道路或桥梁划分标段的话,每个标段就是单位工程。

与单项工程不同的是,单位工程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其生产能力或价值

分项工程:是指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的建筑单位。

分部工程:是指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的建筑单位。

单位工程:只要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我们可以划归为一个单位工程。

基本建设项目:一个基本建设项目可以由一个单项工程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

6.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parts of construction)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部工程一般是按单位工程的结构形式、工程部位、构件性质、使用材料、设备种类等的不同而划分的工程项目。例如一般土建工程可以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按建筑工程的主要部位或工种工程及安装工程的种类划分,如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地面工程、装饰工程,管道工程、通风工程,通用设备安装工程、容器工程、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工业炉砌筑工程等。当分部工程较大时,可将其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如装饰工程可分为:地面、门窗、吊顶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可划分为:室外电气、电气照明安装、电气动力等子分部工程。

7.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kinds of construction)是指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施工图预算中最基本的计算单位。它是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材料的不同规格等,将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分部工程,可分为捣制和预制两种分项工程;预制楼板工程,可分为平板、空心板、槽型板等分项工程;砖墙分部工程,可分为眠墙(实心墙)、空心墙、内墙、外墙、一砖厚墙,一砖半厚墙等分项工程。

分项和分部怎么区别:分部工程是建筑物的一部分或是某一项专业的设备;分项工程是最小的,再也分不下去的,若干个分项工程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或几个单项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建设的项目。

篇2:土木工程工程技术

1混凝土

在基础施工材料中,混凝土的使用量是较大的。混凝土是由砂子、石头、水泥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目前,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具有易成型、连续作业能力强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群体建筑材料所不具备的,再加上混凝土本身的运输速度是非常快的,节省了建筑施工的时间,缩短了土木工程的竣工期。

2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因素

2.1混凝土的比例问题

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生产者经常会因为制作的局限性,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在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很难满足施工的需求,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时,一定要按照我国的安全配制标准进行配比。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配制的时候,先对混凝土进行多次的比例调配,调配时综合考虑经济利益,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土木工程作业中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对比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土木工程作业的合理性。

2.2混凝土拌制问题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很多时候没有对拌制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控制,而进行一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之前,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混凝土的质量,但是,从整体的土木工程施工情况来看,施工人员常常会因为自身技术的原因而使混凝土的拌制出现问题,大部分的问题都出在加水过多上,一旦在混凝土的拌制中加入过多的水,就会导致混凝土硬化后出现水泡,会极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配比进行混凝土拌制,合理的控制好水分的配制比例。

2.3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混凝土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一定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控制好养护时对浇水量的控制,因为浇筑的`水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浇筑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配比进行。

2.4混凝土施工材料控制问题

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大部分都是由施工人员亲自控制的,一批合格的混凝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分别是水泥质量、水泥存放时间以及水泥存放的环境,因此,土木工程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的时候,要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只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才算上是合格的混凝土。

2.5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受到天气、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人为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各个部位经常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会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作业的进度,所以,我们要将可能出现的外部因素作为主要考虑的对象,充分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通过这样的预防方式达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效果。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篇3:浅析土木工程中屋面防水工程技术

1.1 不重视排水设计

在对屋面的防水工程设计中, 不仅要从防的角度考虑, 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排的方面, 因为如果只是重视防水结构层的设计, 而忽视了排水设计的话, 那么在屋面滞留的水得不到排除, 将会对屋面的防水材料质量有所影响, 加速了防水材料的老化, 导致耐水性差。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很多的设计单位不够重视排水设计, 对于屋面的排水管径、设置位置和坡度设置的不够合理, 加之没有考虑到季节性的暴雨和积雪融化等因素, 导致排水不畅, 对屋面的防水材料有很大的侵蚀, 严重的影响到防水性。

1.2 材料厚度确定

对于防水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屋面的防水等级来进行确定, 在材料的种类, 厚度和使用要求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这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问题。

1.3 材料的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出现在防水工程施工中, 但是很多的设计人员对于新型的防水材料不够了解, 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 没有考虑到地区的气候条件, 所以说使得防水材料在物理性能不符的情况下多层设防, 影响到防水的质量, 这是目前比较常出现的问题。

2 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2.1 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和功能。

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 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证建筑和构筑物不受浸蚀, 内部空间不受危害的分项工程施工。

2.2 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防水施工的任务是必须保证防水工程无渗漏, 防水工程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年限, 防渗防漏, 其中防水工程的规范作业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2.3 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直接关系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防水工程最终是通过施工来实现的, 而目前建筑防水施工多以手工作业为主, 稍一疏忽便可能出现渗漏。

3 屋面防水工程相关施工技术

3.1 分格缝的设置及做法

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 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 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 使防水层因温差的影响, 砼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 集中到分格缝处, 以免板面开裂。

3.2 屋面找平层做法

屋面采用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相结合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 再在结构层上用1:6水泥炉渣或水泥膨胀砼石找坡, 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建筑找坡时, 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 流水方向, 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鱼线拉直、打点、打巴、泄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浇砌时, 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 使其密实。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 以防止卷材下滑。

3.3 屋面隔离层的做法

在施工中因地制宜, 取长补短。在做卷材防水层施工时, 应注意好以下几点: (1) 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 要求薄而均匀, 一般干燥后, 当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 (2) 卷材防水层的铺贴一般应由层面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施工, 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 当屋面坡度大于10%时, 卷材应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 (4) 防水层施工温度选择5℃以上为宜

3.3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3.4 屋面结构设计及施工屋面板的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板厚对自防水的影响, 配足负筋避免板端出现塑性铰。

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 缩小板筋间距, 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量的附加筋, 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

4 如何加强建筑防水工程建设

4.1 转变防水观念、精心设计, 加强监管, 从源头防漏

4.1.1 要提高设计人员的防水观念, 增强防水意识, 在设计时,

要对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有详细的了解,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投标公司, 要严格控制报价, 避免因为恶意降价而导致施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标准, 规范市场秩序, 使其进入良性竞争状态。

4.1.2 设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专业知识, 对

于市场上出现的新型材料, 要熟练掌握其性能和防水标准, 在施工中, 要勇于使用新材料, 提高防水质量。

4.1.3 对于施工中用到的防水材料, 设计人员有权根据实际需

要, 对材料的使用类型、标准进行确定, 然后标注在设计图纸上, 对此, 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不得对方案擅自更改, 如果有不同意见, 可以协商解决。

4.2 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

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尽量使用新型防水材料, 在推广和应用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过程中, 为了防止和杜绝伪劣产品流入、混进施工现场, 必须建立防水材料使用认证管理和施工现场材料复验制度。

4.3 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规范操作, 从严控制施工质量

4.3.1 施工条件的准备

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设计的实施、施工的进度、质量都依赖于条件准备是否充分。因此应作好技术准备, 如选用专业施工队伍、图纸会审及交底、确定检验项目等, 物资准备, 尽量不要进行防水层施工;编制施工方案等方面的工作。

4.3.2 屋面防水层各相关层次的施工要求

结构层。应具有较大刚度, 整体性好, 变形小, 最好采用整体现浇板, 防水混凝土板。

防水层。防水层的功能就是防水, 它是整个防水工程的核心和关键, 它是防水工程各方面努力结果的集中体现, 它也直接影响防水工程成败的关键, 它主要是用防水材料来实施的。

4.4 定期进行维修

由于屋面是处在露天环境中, 所以容易受到自然界中环境的影响, 比如日晒、雨淋、霜冻等, 所以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 会使屋面的防水材料加速老化, 为了延长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 就要进行定期维修制度, 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的防水性, 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4.4.1 指派专人对屋面的防水层进行管理, 定期清扫, 在冬季有降雪时, 要及时的清理, 保证屋面的清洁。

4.4.2 对于屋面的防水情况要定期的进行技术检查, 将各项数

据详细的记录起来, 然后针对各项设施的运行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管理。

4.4.3 对于屋面的使用要严加管理, 禁止出现破坏性行为, 防止在屋面上私搭乱建, 要保证屋面不会受到腐蚀和破坏。

5 结束语

在建筑物施工结束之后, 后期的使用对于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的屋面防水工程中, 防水质量影响到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如果因为屋面渗漏, 将会加速建筑结构的老化, 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降低受用寿命。所以说要加强对建筑屋面的防水工程施工质量, 提高建筑的使用质量, 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梁志南.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科技信息, 2011. (03) .[1]梁志南.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科技信息, 2011. (03) .

[2]段志峰.浅谈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1) .[2]段志峰.浅谈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1) .

[3]甄春华.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02) .[3]甄春华.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02) .

篇4:土木工程工程技术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地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建议

随着“WTO”的加入,意味着各种经济贸易秩序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游戏规则运作,我们过去习惯的与国际不通用方法必须做出重大的调整。作为一向由国家投资的铁路建设行业为了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建设市场对外开放的形式,也不能例外要采用国际通行的计价方法,于是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就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名铁路工程造价人员,工作中主要是运用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以及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但是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铁路沿线的地方建设如上跨、下穿立交桥涵等越来越多,铁路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在面对地方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地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推行较铁路工程早,发展较为成熟,为了更好的借鉴学习,笔者将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地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了比较,方便进一步理解以及通过差异进一步探讨寻求发展。

一、铁路与地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简介:

(一)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1.工程量清单

(1)项目编码:费用类别和新建、改建以英文字母编码:建筑工程费—J,安装工程费—A,其他费—Q,新建—X,改建—G。其余编码采用每2位阿拉伯数字为1组,前4位分别表示章号、节号,如:第一章第 1节为0101,第二章第2节为0202,依次类推。后面各组按主从属关系顺序编排。

(2)项目名称:根据07版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中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的项目名称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確定,分章节由11章29节组成。

(3)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应采用基本单位。

(4)子目划分特征:是指对清单子目的不同类型、结构、材质、规格等影响综合单价的特征的描述,是设置最低一级清单子目的依据。子目划分特征为“综合”的子目,即为编制工程量清单填写工程数量(计量单位为“元”的子目除外)的清单子目,也是投标报价和合同签定后工程实施中计量与支付的清单子目。

(5)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铁路工程工程量中工程量计量规则要求计算,为完成后实体工程净值。

(6)工程(工作)内容:参照清单计价指南,包含内容较多。

(7)单价:采用综合单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费用:

①人工费。

②材料费。

③施工机械使用费。

④填料费。指购买不作为材料对待的土方、石方、渗水料、矿物料等填筑用料所支出的费用。

⑤措施费。包括施工措施费和特殊施工增加费。

⑥间接费。包括施工企业管理费、规费和利润。

⑦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⑧一般风险费用。

2.施工合同内包含的其他清单

(1)暂列金额(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指在签订协议书时尚未确定或不可预见的金额,费率或额度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

(2)计日工(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指完成招标人提出的,工程量暂估的零星工作所需的费用。计日工表应由招标人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详细估列出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和相应数量,并随工程量清单发至投标人。

(3)激励约束考核费:指为确保铁路工程建设质量、建设安全、建设工期和投资控制,建立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根据有关规定计列的激励考核费用。

(4)自购材料费:指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费。

(5)自购设备费:自购设备数量表由招标人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自购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技术条件和计量单位、数量等。

(6)总承包风险费(总价承包适用)。

3.招标文件中应载明的清单

(1)甲供材料费

(2)甲供设备费

(二)地方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13规范)

13规范将原08规范中的六个专业(建筑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矿山)重新进行了精细化调整,调整后分为九个专业。其中,将建筑与装饰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将仿古从园林专业中分开,拆解为一个新专业,同时新增了构筑物、城市轨道交通、爆破工程三个专业。工程量清单组成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1)项目编码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以五级编码设置,第一级表示专业工程代码(分二位):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为01、仿古建筑工程为02、通用安装工程为03、市政工程为04、园林绿化工程为05;矿山工程06;构筑物工程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08;爆破工程09;第二级表示附录分类顺序码(分二位);第三级表示分部工程顺序码(分二位);第四级表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分三位);第五级表示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分三位)。

(2)项目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名称应按计价规范附录的项目名称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确定。

(3)项目特征

项目特征是构成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自身价值的本质特征。项目特征是对项目的准确描述,是确定一个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是区分清单项目的依据,是履行合同义务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应按“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规定的项目特征,结合技术规范、标准图集、施工图纸、按照工程结构、使用材质及规格或安装位置等,予以详细而准确的表述和说明。

(4)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应采用基本单位。

(5)工程数量的计算

工程数量主要通过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得到。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对清单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规定。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应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净值计算;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应在单价中考虑施工中的各种损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6)单价

单价采用综合单价,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

2.措施项目清单

措施项目清单必须根据现行国家计量规范的规定编制,确因工程情况不同,出现计量规范附录中未列的措施项目,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措施项目清单作补充。措施项目清单分为两类:①不能计量工程量的项目,如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临时设施等,以“项”计价,称为“总价项目”。②可以计算工程量的项目,如脚手架、降水工程等,就以“量”计价。

3.其它项目清单

13规范提供了4项类容作为列项参考,分别是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不足部分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

4.规费项目清单

5.税金项目清单

二、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项目编码设置规则不同。“13规范”采用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铁路建设工程子目划分主要依据现行概预算编制办法按工程部位划分[4]最底层为工种,这就导致子目层次一层套一层的局面,无法将编码位数控制在12位以内,按现有规则编码最长可达19位数字或字母,不利于简化分类。

2.项目名称划分思路不同。地方建设工程最底层子目达到分项工程的具体规格或尺寸,铁路工程根据其工程的特殊性按章节进行划分,主要以各章节中形成的工程实体为名称,仅达到分项工程工种,某些子目甚至达不到分部工程细度,各项目内包含的作业内容较多。

3.清单组成不同。

铁路工程清单:(1)分章节说明清单,(2)暂列金额(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3)计日工(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4)激励约束考核费(5)甲供材料费,(6)设备费。

地方建设工程清单:(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2)措施项目清单,(3)其他项目清单,(4)规费项目清单,(5)税金项目清单。

4.项目特征的描述要求不同。

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对子目划分特征栏中项目特征描述无明确要求,13规范中项目特征描述做了具体要求,投标单位能够根据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报价,也便于实施期对应清单子目的施工和验工。

5.综合单价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综合单价包含了人、材、机、管理费、利润及一定风险,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中的综合单价除了包含上述内容外还包含了措施费、规费和税金。

(二)联系

1.項目清单数量都是以形成工程实体尺寸按规定的计量规则计算。

2.单位均采用基本单位。

三、对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建议

早在2003年建设部就发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于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将其修订为08规范、13规范,而铁路建设工程由于我国铁路建设市场的特殊性,直到2007年原铁道部才发布实施《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土建部分)》铁建设[2007]108号文,2009年发布实施《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四电部分)》铁建设[2009]126号文,并一直沿用至今,因此在推行过程中有些问题越来越凸显,急待进一步修订完善,笔者通过近年来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以及向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较为成功的公路和建筑行业工程量清单的学习,提出建议如下:

1.项目编码过长,不利于使用者识别和记忆子目编码对应的项目类容,建议可参考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吴刘忠球先生的论文《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编码规则研究》[5]中提出的减位数字体系法进行编码。具体规则为: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第一级根据子目所属专业工程(节)确定统一编码,由两位数字01-99所构成,第二级根据单项工程确定统一编码,由一位数字1-9构成,后续层级根据子目所属工程内容按主从属关系顺序编码,各层级均由两位数字01-99构成(建筑、安装、新建、改建可编码可考虑也可不进行编码,如编码,可考虑采用新建建筑-1,新建安装-2,改建建筑-3,改建安装-4)图中虚线框代表根据子目所属层级决定是否设置。

2.工程量清单项目过于粗略,不利于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控制,需要进一步细化。

从我国现行的铁路工程量清单与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来看,我国铁路工程量清单过于粗略,清单项目包含的子项目过多。如第一章征地拆迁中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清单号0101J0101020302),该工序的施工就包括:①.模板制安拆、②.混凝土浇筑、③.钢筋及预埋件制安、④.变形缝设置、⑤.路缘石制安、⑥.培路肩,由于清单项目所包含的子项过多,造成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时不能准确的确定其工程费用,同时也不利于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控制,如某维修基地工程征地拆迁章节中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清单项目,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报价时参照了招标预算报价,未进行价格分析,导致施工过程中双方就有无路缘石出现争议,最终还是设计院专业工程师解释设计确实没有考虑路缘石,后经双方协商按Ⅱ类变更进行处理,类似就清单内作业内容出现争议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建设单位将风险转移到施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3.针对铁路工程各章的特点编制具体的措施项目清单,与实体工程分列,如此将能清楚地体现出各项报价的高低,充分体现施工组织措施优劣对造价的影响。明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计算规则,清单报价时将其单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如此将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费专款专用,保障安全文明生产。

4.实体工程项目清单中要求对项目特征进行梳理,针对材质、型号、尺寸、施工方式等对计价、质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描述,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争议。笔者经历的某房建工程,设计院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有专用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但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无特征和工作内容描述,参见图纸和清单指南,但设计图纸没有标明专用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使用的位置,清单指南工作内容多,也不可能细化到对砂浆保护层进行描述,最终施工单位按照清单和图纸施工未抹专用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但该项目为施工总承包,施工单位虽未按预算内容施工,业主也得按合同金额进行支付。

5.将综合单价中包含的措施费、规费和税金提出单独列为清单项目与地方要求保持一致,这样分章节的清单子目中只留下了形成工程实体的量和价,更能体现竞争者的水平。

6.铁路工程清单较粗略,对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的依赖层度较高,为了更好的进行投资控制,铁路工程施工项目要求施工图纸涉及到影响费用的地方必须进行细化并进行详细说明,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争议时无据可依。

7.铁路工程管理人员与计价人员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建设工程计价方式的确定,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投资方来讲,体现着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得到充分运用,是否最大地发挥了投资效益,是否存在投资浪费的问题。从施工企业来讲,是关系着企业的运筹和能否得到回报,能否得到确认,是否有利润可赚的大问题。因此,作为造价从业人员必须对《计价规范》所规定的计价方式,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熟练掌握。特别是我国工程造价专业起步较晚,大多数造价从业人员是从工程或经济专业转行而来,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知识水平与《計价规范》所要求的存在着明显差距。广大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应以推行《计价规范》为契机,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预测市场风险和建筑产品价格行情,重视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结合大量的工程实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技能,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以胜任工程量清单。

四、结语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与之对应的计价指南的实施牵涉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多,如何进行项目编码、如何对清单子目进一步细化、如何对项目特征进行描述等都是目前铁路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需要铁路工程建设、监理、施工、招标投标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广大计价人员通力合作,才能推进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计价(2013版,中国计划出版社,主编:柯洪)

[2]铁建设[2007]108号 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土建部分)》的通知.

[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4]铁建设[2006]113号 关于发布《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通知

[5]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吴刘忠球先生的论文《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编码规则研究》

篇5:土木工程工程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市政工程)

一、适用学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30)

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4)本方案适用于市政工程二级学科

二、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

三、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1、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和相关的学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2、市政工程专业

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市政工程学科和相关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有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组成

1、普博生

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学分不少于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4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学分。自学课程学分另记。课程设置见附录。

2、直博生

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1学分,自学课程学分另记),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9学分(其中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4学分),必须环节5学分。课程设置见附录。

四、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作好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尽早完成选题报告。文献阅读量不得少于20篇,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在一级学科或跨部分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每年组织3次,分别安排在二月、五月、九月底。由博士导师为主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科备案。

3、博士生资格考试

普博生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博士生资格考试。直博生在入学后第四学期结束前进行博士生资格考试。

博士生资格考试采取口试方式进行。口试按学科方向由博士生导师组织实施,考核小组由3~5名教师(要求至少有3名博导参加)组成。考核小组在听取博士生的汇报(内容包括学习情况、选题方向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等)的基础上,就学科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学科前沿问题等进行提问,并填写考核意见,给出考核成绩。

资格考试不通过的博士生可以在下一学期或以后的学期再申请参加考试。

4、社会实践

按《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执行。

5、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做1次学术报告,至少有1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30次以上学术报告(采用IC卡记录方式考核),其中两次以上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

6、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按二级学科或跨部分二级学科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状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统筹安排。

7、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SCI收录论文2篇,或SCI收录论文1篇和EI收录论文2篇,或在影响因子大于2.0 的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其中在影响因子低于0.5的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只能按EI收录论文计算。

8、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最迟应于正式申请答辩前3个月,做1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环境学院每三个月开展一次最终学术报告,分别于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具体要求见《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9、国际学术活动环节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且至少满足以下1项条件:(1)参加1次国际学术会议(双边会议除外),并在会议上做口头报告。(2)参加校、系组织的国际化实践环节,累计时间不少于2周。

(3)选修校、系开设的用英语开设的专业相关课程不低于1学分,且通过考核。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研究或教学的能力。

3、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评阅前止)以上。

附录:

附录

一、普博生修读科目及学位学分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4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学分。自学课程学分另记。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博士生英语(或其他语种)

(90680032)(90640012)

2学分 2学分

(考试)(考试)

2、学科专业课程(≥6学分)(1)基础理论课(≥4学分)

 高等数值分析  其它数学类研究生课程

(60420024)

(70050162)(90050012)

4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

(考试)(考试)(2)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2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

 环境经济  可持续发展引论

 由导师根据需要选定其它跨二级或一级学科课程

3、必修环节(5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 资格考试  社会实践

(99990041)(99990032)(99990061)(69990041)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考查)(考查)(考试)(考查)

4、自学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5、补修课程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硕士层次业务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程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附录

二、直博生修读科目及学位学分要求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学期间,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1学分,自学课程学分另记),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9学分(其中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5学分),必须环节5学分。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自然辩证法概论

(90680032)(60680021)(90640012)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考试)(考试)(考试)(2)外语(≥2学分)

 博士生英语或其他语种

2、学科专业课程(≥19学分)(1)基础理论课程(≥4学分)

 高等数值分析 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  其它数学类研究生课程

(60420024)(60420034)

4学分 4学分

(考试)(考试)

(2)本专业课程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15学分。课程选择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A组课程不少于9学分。)A组课程:

 运筹学

 环境系统建模理论与复杂模型  环境流体力学  气溶胶力学  水处理过程化学  大气污染化学和物理  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  高等水处理工程

 废水生物处理的数学模型与新技术  大气污染防治原理  固体废物控制工程

(70250124)(80050092)(70040123)(70050012)(70050062)(70050032)(70050082)(70050042)(70050262)(70050022)(70050102)

4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 环境规划

 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治理工程  高等环境化学  现代环境生物学

(80050082)(70050172)(70050182)(70050072)

(90050012)(70050162)(70050092)(80050012)(70050252)(70050112)(80050152)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B组课程:

 可持续发展引论  环境经济

 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  能源与环境

 环境核辐射及其示踪技术  环境风险分析  环境保护投融资

 环境学院开设的其他研究生课程  化学、生物学、人文、社科类课程

 其它由导师根据需要选定的跨二级或一级学科课程

3、必修环节(5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 资格考试  社会实践

(99990041)(99990032)(99990061)(69990041)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考查)(考查)(考试)(考查)

4、自学课程

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自学课程学分另记。

(二)市政工程专业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1学分,自学课程学分另记),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9学分(其中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不少于15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自然辩证法概论

(90680032)(60680021)(90640012)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考试)(考试)(考试)(2)外语(≥2学分)

 博士生英语

或其他语种

2、学科专业课程(≥19学分)(1)基础理论课程(≥4学分)

 高等数值分析 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  其它数学类研究生课程

(60420024)(60420034)

4学分 4学分

(考试)(考试)

(2)本专业课程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15学分。课程选择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A组课程不少于9学分。)A组课程:

 环境系统建模理论与复杂模型  环境流体力学  水处理过程化学

 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  高等水处理工程

 废水生物处理的数学模型与新技术  固体废物控制工程  环境规划  现代环境生物学

 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治理工程  高等环境化学

(80050092)(70040123)(70050062)(70050082)(70050042)(70050262)(70050102)(80050082)(70050072)(70050172)(70050182)

(90050012)(70050162)(70050092)(80050152)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

B组课程:

 可持续发展引论  环境经济

 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  环境保护投融资

 环境学院开设的其他研究生课程  化学、生物学、人文、社科类课程

 其它由导师根据需要选定的跨二级或一级学科课程

3、必修环节(5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 资格考试  社会实践

(99990041)(99990032)(99990061)(69990041)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考查)(考查)(考试)(考查)

4、自学课程

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自学课程学分另记。

环境学院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机械工程系 精密仪器系 电子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软件学院

工程博士

一、适用领域

 能源与环保(环境学院、核研院) 先进制造(机械系、精仪系)

 电子与信息(电子系、计算机系、微纳电子系、软件学院)

二、培养目标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应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培养方式

工程博士生的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行校企合作、多学科交叉培养。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并根据研究课题组成指导小组;工程博士生的校内导师由我校认定的博士生导师担任,企业导师由重大专项合作企业或相关领域资深专家担任,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跨学科的论文研究,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作为指导小组成员。

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四、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

工程博士生课程要求应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特点设置,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可根据工程博士生的知识结构、行业背景和研究需要按需选课。

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1学分)

(99998021)

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开设讲座课,讲授行业前沿、工程案例、管理理念和案例分析等。

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课(1学分)

(99998001)

结合重大专项课题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工程管理类课程(2学分)

项目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经济学 国际经济法

 领域专业课程(不少于4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本领域专业课程。 选题报告(1学分)

选题报告包含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以口试方式进行,由指导小组成员进行考查。 企业调研(1学分)

(99998011)

组织工程博士生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考察与调研,学习企业先进经验,拓展视野,提交调研报告,由导师负责考核。

五、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求

论文选题选择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工程博士生每年应向导师提交研究工作进展报告,并在领域内做口头报告。

工程博士生须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做最终研究报告,由指导小组审查。

最终研究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提交论文送审及申请答辩程序。

六、研究成果要求

工程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并完成一项重大专项研究课题,作为主要撰写人完成综合性工程科技报告。公开发表的与重大专项相关的研究成果应署名清华大学,并须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篇6:铁道工程总结(土木工程专业)

2.轨道由 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主要部件组成。3.轨道的作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荷载,并把它传布给路基或桥隧建筑物。

4.钢轨的作用:①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②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将所承受的荷载传布于轨枕、道床及路基;③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④在电气化铁道或自动闭塞区段,钢轨还可兼作轨道电路之用。

5.我国标准轨距尺寸为1435mm。

6.游间:当轮对的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便形成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游间。7.水平:是指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 相对高差。

8.轨向:是指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9.前后高低: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称为前后高低。10.轨底坡: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1/20的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应有一个向内的倾斜度,因此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应形成一个横向坡度,称之为轨底坡。堑,不填不挖路基或零断面。12.基床的作用及对基床的要求: ①强度要求: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列车

荷载产生的动应力而不致破坏;能抵抗道砟压入基床土中从而防止道砟陷槽等病害的形成;在路基填筑阶段能承受重型施工车辆走行而不形成印坑,以免留下后患。

②刚度要求:在列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塑性累积变形要小,以避免形成过大的不均匀下沉造成轨道的不平顺,增加养护维修的困难。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基床的弹性变形应满足高速走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同时能保证道床的稳固。

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隧道;③ 起动阻力:列车起动时的阻力。

20.机车的三种工况:牵引运作C=F-W; 惰力运行C=—W; 制动运行C=—(W+B)。

21.牵引质量: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在新线设计以及运营线上,一般情况下均是按列车在限制坡度上以机车的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快速线上按列车在平直道上以最高速度运行,并保有一定的加速度余量为条件确定。

22.按限制坡度上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为条件。:

23.列车制动距离Sb是制动空走距离5.我国铁路的钢轨类型主要有75kg/m、60kg/m、50kg/m、43kg/m 6.钢轨的断面形状采用工字型断面。钢轨断面由 轨头、轨腰、和轨底组成。7.钢轨断面的四个主要参数:钢轨的头部顶面宽(b)、轨腰厚(t)、轨身高(H)、轨底宽(B)。

8.我国有缝线路轨道钢轨标准长度为12.5m和25m两种。

9.接头的连接形式按其相对于轨枕位置,分为 悬空式、承垫式;按两股钢轨接头相互位置,分为 相对式、相错式。我国一般采用 相对悬空式。10.构造轨缝:是指受钢轨、接头夹板及螺栓尺寸限制,在构造上能实现的最大缝限值。11.轨枕的作用:①承受来自钢轨的各向压力;②弹性的传布于道床;③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特别是轨距和方向。

12.轨枕依其构造及铺设方法分为 横向轨枕、纵向轨枕、短枕。

13.混凝土枕长度一般在2.3~2.7m之间,我国Ⅰ、Ⅱ型枕长度均为2.5m,Ⅲ型轨枕长度有2.6m和2.5m两种。14.我国铁路规定,对枕木轨道,每公里最多为1920根,混凝土枕为1840根;每公里最少均为1440根。当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时,轨枕间可按60cm等间距均匀布置,每千米实铺1667根。

15.道床的功能:①承受来自轨枕的压力并均匀地传递到路基面上;②提供轨道的纵横向阻力,保持轨道的稳定;③提供轨道弹性,减缓和吸收轮轨的冲击和振动;④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及减少基床病害;⑤便于轨道养护维修作业,校正线路的平纵断面。

16.我国铁路正线轨道类型分为 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轻型。

二、1.轨道的几何形位:是指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2.从轨道横断面上来看,轨道的几何形位包括 轨距、水平、外轨超高、轨底坡。从纵断面来看,包括 轨道的前后高低。

3.全轴距:同一车体最前位和最后位的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架上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车辆定距:车辆前后两走行部分上车体支承间的距离。

4.轨距:是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11.外轨超高的计算:h = 11.8V的平方/R

12.缓和曲线平面上是 三次抛物线形。超高---直线顺坡型。直线顺破的三次抛物线!

三、1.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单开道岔由 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岔枕 组成。

3.尖轨与基本轨的贴靠方式:贴尖式、藏尖式。

4.有害空间: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尖端之间,有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道岔号数愈大,辙叉角愈小,有害空间愈大。

5.岔枕布置方式?

①铺设在单开道岔转辙器及连接部分的岔枕,均与道岔的直股方向垂直; ②辙叉部分的岔枕,应与辙叉角的角平分线垂直;

③从辙叉趾前第二根岔枕开始逐渐由垂直角平分线方向转到垂直于直股方向。岔枕的间距,在转辙器部分按直线上股计量,在导曲线及转向过度段按直线下股计量;

④为改善列车直向过岔时的运行条件,提速道岔中的岔枕均按垂直于直股方向布置,间距均匀一致,均为600mm。

七、1.路基面:在路基本体的顶面铺设轨道的面。

2.路肩:在路基面上,未被道砟覆盖的那部分路基面。

3.路肩的作用:它起到加强路基稳定性、保障道床的稳固,以及方便养护、维修作业的作用。

4.路基基床:路基面以下受到列车荷载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

5.路堤的地基系:指天然地面以下的路堤基底,路堑地基系指基床面以下的土体。

6.路基高度:路基中心线的地面高程与该处的路肩高程之间的竖向距离。7.边坡高度:坡顶与坡脚的高程差。8.路基高程:在纵断面图上,线路中心线的高程

9.路肩高程:同上。10.路基工程特点?

①材料复杂;②路基受环境影响大;③路基同时受轨道静荷载和列车动荷载作用。

11.路基横断面几种基本形式: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半路堤半路

③优良的排水性:能够防止雨水侵入软化和冻融等危害。

十二、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可按(等距离的原则)划定吸引范围。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运距最短)的原则)确定。3.铁路运量:包括货运量和客运量。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客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旅客人数。4.运输周转量:包括货物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

5.货物周转量:设计线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客运周转量:设计线计算时间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6.货运密度:设计线1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7.货流比: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8.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月份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9.客流波动系数:高峰日最大客流量与平日平均客流量的比值称为月客流波动系数。10.设计:初期---交付运营第5年;近期---第10年; 远期---20年。11.铁路运输能力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来表示。12.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

13.铁路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或旅客人数。14.单线铁路通过能力: 15.机车牵引力:以轮周牵引力为计算标准,即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16.机车车钩牵引力: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17.黏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黏着牵引力。

单位阻力ωo=a+bV+cV方

18.列车运行阻力W:列车运行时,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是机车阻力W’和车辆阻力W’’之和。

19.根据阻力的性质将阻力分为三类:①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遇到的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②附加阻力:列车在Sk和有效制动距离Sc之和。24.我国根据运输性质的不同,将铁路分为 客运专线铁路、客货共线铁路、货运专线铁路三类。(三类7级)。25.到发现有效长度:是车站到发线能停放最长到发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

26.我国客货共线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工程)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技术类)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客运专线…有 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动车组类型、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行车指挥方式和追踪列车最小间隔时分。

十三、1.最小曲线半径:是一条铁路干线或某区段允许采用的曲线半径最小值。

2.曲线半径选取原则?①因地制宜由大到小选用;②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③慎用最小半径曲线。3.限制坡度:单机牵引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车道上,最终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

4.加力牵引坡度:两台及两台以上机车牵引规定牵引吨数的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最后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5.设置竖曲线限制条件:

①我国铁路规定:对于设计速度小于160km/h的铁路,Ⅰ、Ⅱ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0.3%,Ⅲ级铁路大于0.4%时,需设置竖曲线。对于设计速度大于等于160km/h的铁路,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等于0.1%时设置竖曲线,即在路基面上做出竖曲线线形,长度不宜小于25m;

②竖曲线不与缓和曲线重叠 ③竖曲线不应设在明桥面上 ④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叠设置

⑤设计速度为160km/h及以上的区段,竖曲线与平面曲线不宜重叠设置。

十四、1.紧坡地段定线原则:①紧坡地段通常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②为使线路达预定高度,需要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称为展线。③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在坡度设计上适量留有余地,以便在线路详细改善时便于局部改善④展线地段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⑤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⑥概括:用足坡度,适量展线,留有余地,不设反坡,有难到易。

上一篇:迎新晚会晚会时新闻稿下一篇:关于举办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能力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