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个人小结

2024-04-27

创新实验个人小结(精选8篇)

篇1:创新实验个人小结

姓名:颜礼通 学号:20116825 班级:11-制药2班

个人总结

一、项目简介

在各种刺激中,光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刺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特性。一方面,光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和可调节性,从而为光刺激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时间和空间选择性;另一方面,光可以引发各种各样的光化学反应,从而使其更好的应用于光敏材料领域。然而,大多数的光化学反应是由紫外(UV)或可见光诱导产生的,它们对组织的低透过性以及对正常组织和健康细胞的杀伤性限制了其作为刺激源在药物释放领域的应用。我们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胶束能够成功解组装并释放出载荷。结果表明,近红外光可以代替紫外线光照应用于药物释放领域。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温敏和光敏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PEO-b-P(NIPAM-co-NBA),其中PEO代表聚(环氧乙烷)。同时还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NaYF4:Tm3+Yb3+ 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在98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射出365 nm的紫外光。PEO-b-P(NIPAM-co-NBA)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胶束,包裹了UCNPs和作为疏水药物模型的尼罗红(NR),混合的纳米颗粒在近红外的照射下,UCNPs将近红外光转换到内部光源—紫外光,使NBA的疏水性残基脱落,释放有效载荷,同时改变了该嵌段共聚物的LCST值。

二、本人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及发挥的作用

本人在此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当中主要负责的是一些化合物的合成、溶液配置和荧光或紫外线的吸光度的测试,因为实验过程中要求有很好的理论知识的基础和动手实际的能力,并且注重责任感。所以在实验的初期,查阅各种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验注意事项,深刻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在实验初期制定实验规划,整理实验思路,过程中不断适当调整。积极配合其他成员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仪器,清洗实验器材。对实验的全过程认真负责,积极动手,遵守正确的实验要求。

三、参加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

历时一年多,“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就要结题了。经过创新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项目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此中,有自己的切身体会的感受和来自实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收获。

开始时,由于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实验,实验原理对我们来说晦涩难懂,对于实验的操作技能,我们也是知之甚少,几乎无从下手。后来在张学姐的指导下,我们渐渐能独自完成实验,实验项目也步入了正轨。万事开头难,从我们开始接触时无从下手到游刃有余的完成实验项目,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

1、不懂就查的意识:开始做实验时,张学姐就说过不懂的一定要问,因为你的一点点不懂可能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有深刻的体会,如合成TTCA时我们就做了不下于3次实验。所以,在做某个实验前,我们都会查一下相关的文献,弄懂实验的原理,再问问学姐学长实验的注意事项等。

2、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前做化学实验,对于一些细节没注意过,错误的或是不合操作规范的。如移液管取液的操作,以前总是不能恰好取到刻度处,取液慢且不准确。在学姐的指导下,取液很准确也很迅速。还有一些实验仪器的操作,如紫外线吸光度测试仪、旋转蒸发仪等。一些有机物合成过程的中操作技巧,如充氮气保护,安装搅拌桨的密封性,还有过柱子的操作等。

3、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实践深深感受到老师上课时的经验之谈,也更加巩固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打牢了专业知识基础;同时也让我们对于以往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对创新项目的掌握和认识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4、科研态度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如取液时,要达到刻度,不能有丝毫偏差;称量一些化合物要力求准确(其准确度达到小数点后四位);特别是取一滴溶液的时候,大小、浓度均匀,一步差错很可能造成实验的失败。这样的细节很多,所以我们做任何实验都要力求准确有效,减小误差。

最后,我们坚持了一年的创新实验,并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该项目,学习到了一种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团队合作精神。总之,在这次创新性实验当中,我们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既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在实践当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还有敢于迎接挑战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务实态度,以及小组成员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还有,通过实验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一个的创新实验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回忆和财富。

篇2:创新实验个人小结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学习理论知识,接着经过为期几天的建筑物理实验实际操作与学习,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体会到了建筑物理作为建筑必修课的重要性,也更深刻的接受了建筑物理知识。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也同样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加深对建筑声学、光学以及热工学等理论的理解,以便于更好的从事建筑设计。

我们第一天进行的是采光模型实验、建筑日照实验、教室侧窗采光的实际采光效果实验。光环境用照度计,分别在人工天穹和我们本班的建筑工作室进行测量。我们测量了人工天穹下的建筑模型,在开间不同、测点不同的情况下的照度,工作室中工作平面以及1.2米高度这两个典型剖面上的照度。

第二天是房间混响时间测定、噪声级的测定。运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在一个封闭房间进行,在电脑软件的配合下分别测量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下的混响时间。噪声由声级计测量,将其置于学校某点离地1.2米处,记录下几个小时之内的噪声变化。

最后一天气候参数的测定、环境及维护结构温度测试、室内热舒适度演示。我们测量了间隔一个小时室内外的气温与相对湿度,室内各表面温度和风速。同样也运用红外热像仪分析了建筑外维护结构和环境。

篇3:创新实验个人小结

关键词:实验室,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立足未来对人才的需要去培养学生, 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培养创新性人才, 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 改革实验教学, 开辟实验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开展研究性学习,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几年来, 在西部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存在实验器材配备不足的问题和物理实验教学弱化的现象。例如, 庆阳市环县第二中学物理实验室器材基本上是20世纪70、80年代配备的, 90年代以后购置很少 (当然在此期间购置了不少微机和多媒体电教设备) , 器材设备严重老化, 如没有海波, 不能做晶体溶化实验。缺少凸透镜, 学生分组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天池中学学生没有见过滑动变阻器。大部分中学甚至没有像样的实验室。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基础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鉴于此, 我们一方面加强实验配备, 一方面又开始了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探索和尝试。

1 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实验方法是人们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所谓物理实验方法就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 利用科学仪器、设备, 设法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 排除次要因素, 突出重要因素, 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研究物理的一种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物理实验可以为发现物理规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检验物理理论、假说的正确性;还可以开拓物理学应用的新领域。在物理教学中更有其特有的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再者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对于物理实验的意义, 广大物理教师都已有了很深的认识, 因此在进行实验知识教学、技能教学和素质教学等方面有着自身丰富的内容, 物理实验不仅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理论知识教学的辅助工具, 而且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2 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必要性

20世纪20年代, 我国科教兴国的先行者陈嘉庚先生曾多次强调建立科技馆和实验室的必要性, 指出:“研究学术, 以求科学的发展, 要把科学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 欲培养科学人才, 实应自中学始。”并于1922年在集美中学创办了科学院馆。现在, 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 江泽民指出:“教育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科技馆、实验室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就突现了出来。我国各类学校的教育设施差别很大, 其中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电教室的配备都是衡量学校建设的重要指标, 所以各类学校对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电教室的建设都很重视, 相应地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学生在学校的实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多数 实验是一次性的, 或是演示观察, 或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学生比较被动, 其效果也不是很好。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 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 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实验领地, 亲自操作简单的实验, 反复演练, 探寻规律, 获得独立自主的发展, 使科技实验向纵深发展。通过学生的个体创造, 自己动手动脑试验探究, 更能张显个性,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 建立学生个人实验有先例可查

100年前, 爱迪生因故不能上学, 但他热爱科学, 在自己家中设立了个人实验室, 后来又在一辆火车的尾车厢中设立了实验室, 不停的做实验, 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成为发明大王;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 家境贫寒, 没念过多少书, 13岁就开始当学徒, 但他热爱科学, 立志献身科学事业, 也在家中搞了一个小实验室。通过长期努力, 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他的许多重要的发现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

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从少年时期就有了个人实验室。100年前的美国、英国的青少年能够自己创设实验室, 难道100年后, 中国的学生就不行吗?行是行, 就是少了点, 更缺少教师的指导。

4 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对我校学生现状的调查, 得出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举措是可行的。一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愿意制做实验器材, 兴致很高, 喜欢亲自操作实验。二是教师对学生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要求不要过高, 应限于课本中的基本实验和课外实验, 不另外布置繁琐复杂的任务。三是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多来源于生活, 实验所需器材在生活中随处就有, 学生可利用家中一些现成物资, 如细线、导线、木块、铁皮、弹簧、磁铁等, 就地取材, 容易获得。正如物理学家杨振宁说的:自己做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这应是一条定律。四是学生购买的仪器仅限于一些小物件, 如温度计、电池、小灯泡、小玩具电动机等。不会过多地加大家长的经济负担, 能够得到家长的赞成和支持。五是老师给学生借用学校的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等, 可提高学生个人实验室的档次和学生实验的水平。

5 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具体操作办法

1) 根据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 依照课本中的实验形式, 合理安排学生自制实验器材。新教材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在教材的编排上,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理现象入手, 从简单到复杂, 展现物理现象在生活、生产的存在和应用。安排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课本中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自制弹簧测力计、空气气压计等, 仿照教材循序渐进, 边学边做, 边做边学, 既降低了难度, 又训练了动手技能, 适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天性, 促进了教学, 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2) 老师在课堂中做过演示实验之后, 安排学生按老师要求制作器材, 课余时间单独用实验验证物理现象和规律。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作实验, 不是为了炫耀。老师在课堂中做过演示实验之后, 学生在大脑中的印象不深, 体验不足, 效果不佳, 让学生用自制的简易器材在家中自己实验, 学生个人实验室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如用平面镜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等, 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时间不足, 学生对知识了解认识不透彻的情况。学生自己用实验研究出物理规律之后, 强化了学生的成就感, 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坚定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决心。

3) 实验课学生分组实验时, 让学生自备部分器材, 在实验室由老师分发给学生另一部分器材完成实验。之所以这样做, 原因是为了解决农村中学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在我们学校作电学实验时, 缺少导线、电池、小灯泡等等, 这些情况给学生谈过后, 我们的学生几乎都能自备一套完整的电路装置。学生用自己的器材做分组实验, 既亲切, 又激动, 互相交流, 智力共振, 共同提高, 比全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效果要好。

4) 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实验的指导和要求, 要保证自制器材的质量, 增强课外实验的正确性。中学物理实验主要有四种形式:演示实验、边学边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对于前三种一般做得都比较好, 而课外实验常常是不了了之或简单的布置一下了事, 没有足够的重视。

课外实验是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 在课外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制仪器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 是物理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补充形式。学生课外实验可以扩大知识领域, 使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对物理和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些实验, 如观察蒸发现象以及液体的扩散现象, 需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还有一些实验, 如观察天空现象、渠道的水流速度及堤坝的形状等, 只能在课余、室外进行, 这些都是课外实验的题材。在布置课外实验时, 要求学生写出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 以培养他们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5) 鼓动学生在课外创作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结合全市每学年举办的科技作品比赛活动, 鼓动学生在课外创作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学生用简易的材料制造出弹簧秤、天平、杆秤、量杯、万花筒、潜望镜、潜水艇、小孔成像器等等, 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创新能力起很大作用。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一次素质教育成果展, 要求学生将自制作品上交学校, 集体评选, 对获奖作品给予奖励。

总体说来, 学生个人实验室不是一次性建成的, 是随着课程的进程, 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初中的学生经过七年级、八年级两年时间, 就会建立起一个像模像样的个人实验室。

6 建立个人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1) 实验内容要有意义, 实验方法要比较简单, 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能用自制的简单仪器即可进行。例如, 学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可让学生自制一杆杆秤,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书本内容又能将之应用于实际, 真正将知识学活, 同时学生享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后更能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其效果恐怕比课堂上做大量的习题要好得多。如果, 将他们课后的作品再评比一下, 看看谁做的最好, 则更能调动其积极性。

2) 实验过程必须安全。例如, 不要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民用交流电进行实验, 以免发生事故。

3) 布置课外实验时, 要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例如, 取材容易、观察方便的实验可以对全班学生作统一要求 (如制作弹簧秤, 只需一把尺、一根橡皮筋、几只相同的螺母和一把分度值极小的杆秤即可) ;难度较大的或需要某些特殊设备的实验可只要求少数有条件的学生去做, 再由他们向全班同学报告。

7 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的效果

学生个人实验室是在老师指导和鼓励下建立起来的, 在家里进行课外实验是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 在课外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制仪器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 是物理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补充形式。学生课外个人实验可以扩大知识领域, 使理论联系实际, 培育学生对物理和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由于课外实验没有现成的仪器, 没有教师的亲临指导, 在某种意义上说, 课外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经验告诉我们, 在课外实验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 在进入高一级学校或参加工作后, 一般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因此, 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 使课外实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恰当比重,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 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 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 遵循认知规律, 开拓教改新途径, 尝试建立学生个人实验室, 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己动手, 自己创造,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许国梁, 束炳如.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4]陈齐荣, 任英杰.基于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探究[J].渤海大学学报, 2005 (9) .

篇4:化学除草剂实验小结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棉田杂草是棉花获得丰收的大敌,在棉花生产中,常因杂草和棉花争夺水分、养分、光照,使棉花营养跟不上造成棉花减产。并且杂草是很多害虫休眠及为害棉花前栖息的地方,致使虫害增加,因此杂草防除是棉花大田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棉花是新疆兵团重要的经济作物。而通过播前喷施化学除草剂清除棉田杂草,是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确保棉花丰产丰收的关键一环。为适应当前棉花市场,进一步提高棉花质量,提高棉花品级,新疆兵团引进了的化学除草剂意比西(二甲戊灵,意大利生产)。本文以其中最常用的氟乐灵、菜草通(二甲戊灵)和意比西(二甲戊灵,意大利生产)为试验药剂,在棉田上进行了试验,为选择播前除草剂的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菜草通(33%二甲戊灵)

33%二甲戊灵是由山东化阳生产的苯胺类除草剂,为二硝基甲苯胺类选择性土壤处理除草剂。药剂通过植物的幼芽、幼茎和根系吸收,抑制幼芽和次生根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从而阻碍杂草幼苗生长而症状是幼芽和次生根被抑制。持效期40~60d。

1.2 意比西(33%二甲戊灵)

意比西是由意大利生产的苯胺类除草剂,为二硝基甲苯胺类选择性土壤处理除草剂。药剂通过植物的幼芽、幼茎和根系吸收,抑制幼芽和次生根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从而阻碍杂草幼苗生长而症状是幼芽和次生根被抑制。持效期40~60d。

1.3 氟乐灵

48%氟乐灵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杂草的胚芽鞘与胚轴吸收。对已出土杂草无效。对禾本科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有效,持效期长达3~6个月。

2.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

菜草通(33%二甲戊灵乳油)100ml/亩。

意比西(33%二甲戊灵乳油)100ml/亩。

48%氟乐灵乳油100ml/亩。

清水做空白对照。

试验地设在核心示范园区,小区面积3亩,共4个小区,随即排列,总面积12亩。4月16日播种,播前用机械背负式喷雾器对水喷雾,喷雾后用反复耙翻土壤,使药剂均匀地附着在表层土壤。

2.3 试验内容

2.3.1 不同药剂对棉花出苗期和出苗率的影响

在播种后7~13d,采用5点法调查棉花出苗情况.

2.3.2 不同药剂对棉花根部的影响

在5月4日,采用5点法(每个点1m2),调查棉花的根长、次生根数、根生长状况、10株鲜重、10株干重。

2.3.3 不同药剂对棉田杂草的株防效

施药后45d,采用5点法(每个点1m2)调查不同药剂对芦苇、稗草、龙葵、荠菜、田旋花及其他杂草的株防效。

2.3.4 不同药剂对棉田杂草的鲜重防效

施药后45d,采用5点法(每个点1m2)调查不同药剂对芦苇、稗草、龙葵、荠菜、田旋花及其他杂草的鲜重防效。

2.4 调查及计算方法

45d后调查除草效果,每小区选5个样点,每样点1m2,调查各小区杂草的株数,并称量地上部分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所用计算公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处理对棉花出苗率的影响

采用5点法对试验地进行调查,4月29日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菜草通与意比西较对照出苗期与出苗率一致,氟乐灵乳油较对照出苗期推迟1~3d,出苗率减少2.8%。证明菜草通与意比西对棉苗出面期与出苗率无不良影响。

表1 试验小区出苗期与出苗率调查表

3.2 对棉苗的影响

5月4日对试验小区取样考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菜草通处理较对照短0.12cm,次生根数较对照减少0.06条/株,主根无肿大,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减少0.2g/10株和0g/10株;意比西处理较对照短0.05cm,次生根数较对照减少0.04条/株,主根无肿大,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减少0.1g/10株和0g/10株。氟乐灵处理较对照短0.81cm,次生根数较对照减少0.65条/株,主根较对照表现肿大,根呈铁锈色,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减少0.4g/10株和0.2g/株。证明氟乐灵抑制根伸长,发侧根,并且使根畸形阻碍棉株物质积累。

表2 对棉苗影响调查表(5月4日)

3.3 杂草防除效果

6月4日对试验小区株防效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菜草通的株防效是:芦苇58%、稗草75%、龙葵76%、荠菜100%、田旋花74%、其他杂草52%,总防效为69.4%;意比西的株防效是:芦苇60%、稗草75%、龙葵76%、荠菜100%、田旋花76%、其他杂草53%,总防效为70.3%;48%氟乐灵的株防效是:芦苇55%、稗草66%、龙葵76%、荠菜83%、田旋花60%、其他杂草44%,总防效为61.0%。

表3 对棉田杂草株防效调查表

4 结论与讨论

(1)从试验可得,菜草通与意比西较对照出苗期与出苗率一致,氟乐灵乳油较对照出苗期推迟1~3d,出苗率减少2.8%。证明菜草通与意比西对棉苗出面期与出苗率无不良影响。菜草通处理较对照短0.12cm,数较对照减少0.06条/株,主根无肿大,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减少0.2g/10株和0g/10株;意比西处理较对照短0.05cm,次生根数较对照减少0.04条/株,主根无肿大,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减少0.1g/10株和0g/10株。氟乐灵处理较对照短0.81cm,次生根数较对照减少0.65条/株,主根较对照表现肿大,根呈铁锈色,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减少0.4g/10株和0.2g/株。证明氟乐灵抑制根伸长,发侧根,并且使根畸形阻碍棉株物质积累。

篇5:211课题实验工作个人小结

肥西县丽景小学: 宣守明

本人很荣幸能成为丽景小学211课题实验(即同一起跑线课题实验)组的一名实验教师,因为这个实验影响很大,特别是它的倡导者何克抗教授,在古稀之年为了孩子,那种孜孜以求的不懈探索精神、无私奉献的博大襟怀我早有耳闻,因而我倍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现将本人这一学期参加课题实验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集体培训,奠定理论基础。

开学初,教育局就组织我们所有实验老师进行理论学习。在这次培训会上,北师大教授们的精彩解说,使我初步掌握了什么是211模式课堂:即一节课前20分钟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中间10分钟扩展阅读,后10分钟说话写话。同时还给我们细致讲解了211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从而为接下来教学实验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增长见识。

课题培训会结束后,我先后学习了我校二年级王琼、万彩云、费维华、刘珩等二年级老师的研讨课和公开课以及民生小学、紫蓬中心校的211教研活动,通过本校老师间和兄弟学校老师间的交流,尤其是何教授的精彩点评,使我领略了211课堂的大体框架,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三、集体备课磨课,共同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211课堂驾驭能力,我又和同备课组的几位老师不厌其烦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评课,在反复的磨课后,我在11月份上了《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211尝试课,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不足之处:由于我是初步接触这个模式,所以每当进行教学时,在时间上我总是把握不准,特别是公开课,我还显得很紧张,从而没有把211模式落实到位。

五、几点感受。我感觉到211模式确实很好,如果实施的好,它能够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而,为了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即使再困难,再辛苦,这条路我都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同一起跑线课题实验

个人

篇6:机械工程实验(二)的个人小结

(二)个人小结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83

姓名:任浪 学号:07014010 这个学期,我们在刘吉轩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机械工程试验2——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相关实验,通过此次试验,我们受益颇多,掌握了许多相关的技术知识,学习了不少理论技能,了解了有关设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实物。这次试验相比上个学期的机械工程试验1而言,难度大些,步骤内容也更多更繁琐,主要分为查阅资料、认识仪器、运动分析、程序设计、最终总结几个部分。其中,资料由老师统一提供,还有一部分我们需要的自行查找,而在实验的前几周我们就一同了解了仪器。因此,主要的部分在于后3阶段。我们组其他的几位同学负责运动分析、等几位同学负责程序的编写,而我则负责查找资料及写实验报告。

虽然我没有参与比较繁复的运动分析及程序编写阶段,但通过与小组同学十几周的一同奋斗,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不少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里,我想就我个人来一次实验感想的小结。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验,我所体会到的: 1. “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至少书上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直接应用到实际中的,因为书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是让大家学到一种理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系统进行了精简和理想化,这样才能使读者们更好的接受这样一种新的思想。而当我们想要将此运用到实际问题时,是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实际因素的影响的。

2. 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创新动手实践的条件,使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运用课堂及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基础上,从对理论的简单验证简单模拟过渡到运用自己的思维潜力创作出作品。

通过实验将课本上的理想模型应用到实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对某一系统的特性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益于往后的研究及学习。

3.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然说你可能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知识是无涯的,你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东西,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你知道的都掌握了,而现在的创新性设计中,你不可能一直只用到很狭小的那一块知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团队合作!在现在这个激励竞争的社会,其实又是非常需要合作的,否则你将无以立足。通过一个小团队的相互取长补短,使团队的每个人都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优势,这样,1+1是绝对大于2的,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使整个团队保持相当高的工作效率。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组的四个同学各有各的优点,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预定的计划和目标。可以说,如果不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次实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去得这样好的效果的。

4.创新技法的学习

在一般的设计中,我们一般不会学习方法等的理论性的东西,只是埋着头苦干,很难有比较高的效率,即使有了什么想法或者说创意,也只是瞎蒙出来的,根本就没什么思路可寻,这样的话,有时候很凑巧运气好忽然想到了比较好的东西,但是,下次你就不一定有这么好运了,因为没有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没有挖掘出里面蕴藏的诀窍。

而通过对创新技法的学习和运用,我们能更加有效的进行创新——设计出自己所想的产品,根据实际需要改进现有的产品等等。这样,我们就能及时的发现市场需求的“蓝海”,而不用与其他人在残酷的“红海”中激烈地拼杀了。

总之,在本次机械工程实验中以上的体会必将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产生很大影响。非常感谢本次实验给与自己提供的创新动手实践的条件,使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自己所想作品的创作,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门知识的本领,及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思维潜力的开发。

篇7:创新实验个人总结

为期一年的国家创新实验计划即将落下帷幕,在这一年的实验过程中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其中有困难,有挫折,也有小小成功的喜悦,兴奋。这对于药学生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通过这次参加创新实验,使我受益匪浅。回想起过去一年里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从开始项目确立撰写开题报告,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咨询相关老师学长,确定实验实施方案,到寻找创新点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整个实验过程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超出书本,更贴近实际科研工作的知识。同时在与师兄师姐交流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经过一年的学习,我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实验初期,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动物实验操作的不熟练,实验的进度比预期要慢。通过询问指导老师,及时调整实验方案重新进行人员的合理安排,实验进度有了新的突破。及时在中期审查时完成了相应部分的工作。顺利参加并通过了了中期审查及答辩。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切地理解到,实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实验原理彻底理解,充分掌握每一步骤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动物药理生理变化,对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冷静处理,事后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研究工作方面,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实验不是药理课上的实验,实验结果都是清晰明了的。创新课题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能准确断言实验结果。需要我们一步步的自己探索,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还要及时总结,为下一步的实验铺垫好基础。有什么疑惑要及时检索文献,去弄明白实验原理,确定接下来的步骤。一点点的努力,脚踏实地,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团队之间探讨研究。当然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总之,在此次创新实验里,我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细心而且要坚持完成实验,克服惰性。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坚持到底,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一定改正缺点,认真、严谨地去面对每一次实验。通过我们队员与队员、队员与辅导老师及师兄师姐的交流,实验得以顺利进行。我团队经过努力顺利通过中期答辩并被评为省级创新项目,作为项目组的成员,我为我能够做出的工作感到欣慰。此次创新实验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学习之路却刚刚启程。我很庆幸在我刚刚迈入药学学习之路上就有幸参加了此次创新实验。借此机会感谢在实验中对我谆谆教导的辅导老师丁启龙副教授,在实验中不断帮助我们的实验室师兄师姐。还有要感谢在这一年中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辛苦的团队成员。

篇8:新课程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小结

探究性实验是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探究性实验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 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体验实验的魅力。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一些难度稍小的演示实验。实验时要特别强调注意观察,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发现。对实验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补充。此过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与观察的能力、探究问题的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 或将演示实验改造成探究性实验, 以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机会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二学习选修课四中, 我曾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课题的探讨, 效果不错。现记录如下:

实验目的:探究H2O2使酸性KMn O4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取40ml 3mol/LH2SO4于小烧杯中, 再加入2ml0.1mol/LKMn O4溶液和5ml3%H2O2溶液, 混合均匀,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最初几分钟, 没有明显变化, 但后来溶液颜色在一瞬间迅速变浅, 直至褪去。

这个实验的现象需要学生耐心地等待, 而等待之后的突然变化给了学生一个惊喜, “为什么后来褪色很快, 这和我们平常实验现象都不一样?”。在此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精心设计的探究问题:探究该反应的速率变化的本质原因。

学生应该很容易通过老师引导发现影响速率的四大因素中, 溶液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和实验结果相反了, 而压强对于这个反应没有影响, 可能造成速率突然变化的只可能是温度和催化剂, 而如果是温度的话, 可以设置一个恒温的反应条件来对比观察;而如果是催化剂的话, 可以先引导学生考虑在这个反应体系中, 哪一种物质最可能是催化剂, 可以回顾自己学过去的常见的催化剂来确定一个最可能是催化剂的物质生成物硫酸锰, 最后设计一个这样的一个合理的对比实验来证明:

实验操作1:取40ml 3mol/LH2SO4于小烧杯中, 再加入2ml 0.1mol/LKMn O4溶液和5ml3%H2O2溶液, 马上加1m L蒸馏水混合均匀, 观察现象, 记录产生现象的时间;

实验操作2:再取40ml 3mol/LH2SO4于小烧杯中, 再加入2ml 0.1mol/LKMn O4溶液和5ml3%H2O2溶液后, 马上加入1m L硫酸锰溶液混合均匀, 观察现象, 记录产生现象的时间。

实验现象:实验1中的紫色变化不明显, 实验2中紫色的高锰酸钾很快褪色。

实验结论:硫酸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通过实验比较, 很容易证明探究假说。设计实验时, 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其他影响速率的条件, 学生在初次探究时候, 往往会忽略加入的硫酸锰溶液导致混合溶液体积变化而造成反应物浓度发生变化, 所以实验1要加入等体积的水。值得一提的是, 该实验是新教材中新编入的一个实验, 教材上都没有再对实验结果现象进行细致描述, 目的就在于通过学生探究来得出结论, 这就是新教材带给我们的乐趣, 而且在各省的高考题中多次出现这个实验的探讨, 每年高考实验探究是必考题, 学生需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而非结果。

做好探究性实验, 应做好以下3个环节。

⑴实验前, 明目的、树信心、精心准备。引导学生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对实验所需的一切作好充分的准备。另外, 有的学生虽感觉化学有趣, 但真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做, 却又缩手缩脚。对此, 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领头羊”, 以学生带学生, 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养成, 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⑵实验中, 多留意、细观察、详记录、稳操作。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这也是探究学习最关键的一步, 所以要特别提醒学生多留意、细观察, 同时还应详细记录下实验中的现象, 特别是一些异常的现象。其中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又可成为学生探究的主题。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 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让各组学生自行讨论后回答“随读随想”提出的问题, 相互交流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理解。根据问题的多少、难易采用必答或抢答的形式进行检测,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实验中学生的操作不要求完美, 只要没有科学性的错误, 一切都应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不要把化学实验“妖魔化”或“神圣化”, 让他们放开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⑶实验后, 善思考、勤讨论, 探索创新。实验的结束, 恰似探索创新的开始, 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设计实验进行反思, 集体讨论, 分析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 使实验获取新的突破。教师根据以上环节反馈的信息, 有的放矢地分析、评价、整合, 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示范性, 然后配以针对性的训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所选题目, 不仅要有课前精心准备的, 还有根据学习情况当堂现编的。

上一篇:督导组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超一级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