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中层》有感

2024-04-09

学习《新中层》有感(精选9篇)

篇1:学习《新中层》有感

学习《新中层》有感

-----培养细节管理精神

《新中层》这本书,内容丰富,共包含十二章节,每一章节又有若干个小节,每一章节我都细细品味,可以说每一章都给我很大的启迪。在这里,我就第十章的“细节管理的重要性”谈谈我的感想,与大家一起探讨。

该小节或许是整本书中字数最少的一个小节内容,全节只有一页,没有过多的说教,大部分是介绍案例9:沃尔玛的管理法则,该法则有三条,第一条,日出法则,第二条,日落法则,第三条,检查法则。什么推动沃尔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了,凭的就是这三条法则。

什么叫日出法则呢?每天开业之前,所有的员工在经理的带领下跳舞,每一个员工带着笑容来到工作岗位上,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那什么叫日落法则?就是如果顾客有牢骚,有意见,员工必须在下班之前帮客户解决。那什么叫检查法则呢?沃尔玛有个“三八”规定,意思是顾客走到员工面前三米,员工得露出八颗牙齿向他微笑。

前两条法则,第一条解决了是员工满意度,第二条解决的是顾客满意度。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两条都较容易实现。但对于检查法则,也就是实现“三八”规定,则是沃尔玛成败的关键,“三八”规定真的是很简单,可真的要做到就太难了,这既要需要监督,又需要检查,这些沃尔玛做的很好,可别的企业就不一定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缺少细节的管理。一个优秀的员工不能把问题复杂化,管理本身不复杂,一定要懂得化繁为简,这就是管理的根本,细节的重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有实力宏厚的企业最终破产,有天赋过人的天才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在当中或许细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这么一句话“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三八”法则本身就提示人们: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回顾历史,我们党为什么能屹立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呢?我们党为什么能带领我们战胜那么多场艰苦的战斗呢?如今我们党为什么能如此健康的发展呢?我想就是我们党具有细节管理的精神。最近我看到的一篇报道:《安徽界首市人代会:细节之变,彰显俭约高效》。

在界首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一些悄悄改变的会议细节安排,正在为全体代表所接受、所肯定。

细节变化一:会期悄悄缩短;

细节变化二:会场少了军乐团;

细节变化三:大会会场迎代表;

细节变化四:代表视察鼓信心;

细节变化五:大组审议显实效;

细节变化六:代表证上印姓名。

至于具体内容,我在这里不展开介绍。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细节充分体现出界首市人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改革会议开法,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也彰显出界首市俭约、高效的人代会新会风。正如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长刘玉建在大会闭幕式上总结的那样:“整个会议开得严肃认真、紧凑热烈、节俭祥和,是一次统一思想、民主和谐、凝心聚力的大会,是一次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大会”。

就我日常生活而已,我也深感细节的重要性,看了这本书的“三八”法则,我最大的变化是:开始从行动中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做事的风格。时刻提醒自己“现代的人就像在针尖上跳舞——比的就是精细。”谁注意了细节,谁就是成功者。作为人民教师,特别是技校教师,又特别是技工学校班主任,日常的工作中或许没有“大事”要我们处理的,我们接触的都是“小事”,例如学生的医保工作、学生的考勤工作,这些都是十分繁琐的事,我们的工作就是由这些繁琐的小事构成,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随便做了,我看不然,这是琐碎的小事更能见真功夫,这是事比的就是细节,你的成功与否,看的就是细节上的处理。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要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做,把小事做细、做全面,真正做到细致严谨。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作为学校的一员,要注重细节管理,特别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及党员。只有我们带好了头,做好了榜样,我们学校从上到下,每个员工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细致做事,我们的学校何愁发展。

机电工程系:黄建明

2010年8月28日

篇2:学习《新中层》有感

由约翰.C.麦克斯维尔编著的《中层领导力》一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通过近一个星期对本书的学习,体会颇深,收获良多。

感受一:做一名全方位的中层领导者

中层领导者不应受限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或职位,做不成CEO照样能发挥领导力。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让自己的领导力影响到身边的人;通过开发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全方位领导者,学习向上领导、领导同事和下属。

感受二:避开“不居高位,无法领导”的误区

许多中层领导者和普通员工都认为,企业的领导力非“一把手”莫属,有这样的认识就陷入了职位误区。中层领导者应通过“五层领导力”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成为全方位中层领导者。“五层领导力”的实质就是从自己的普通职位做起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从自己取得的业绩和对人才的培养来提升自己人格的魅力。

感受三:如何认识中层领导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企业的中层领导者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作为领导者,你拥有权力和威信,你可以制定决策,也享有很多资源,你可以命令下属采取行动并指导他们工作。同时,在其他领域你却缺乏权威,如果做出逾越自己职权的事,你可能就会陷入麻烦之中。

作为中层领导者,看似大权在握实际却毫无实权。如果你不是最高领导,即使你认为自己有远见,有能力,能够带领组织更上一层楼,但是公司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可惜你权力不够,无法以一已之力做出改变,这时你就会困在中层。

作为中层领导者,你手中的权利并不属于自己,除了企业的老板,其他人的权利都是上司赐予的。对中层而言,最佳的做法就是询问上司对你的期待,并且持续与上司密切沟通。

感受四:人们服从怎样的领导

如果你认为身居高位人们就会自然服从,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现在下属服从你的领导吗?如果服从,那有朝一日你升职之后他们仍会服从。但是如果下属现在不服从你的领导,那不管你何去何从,他们都不会改变。

人们服从知根知底、体恤下属的上司;人们服从值得信任、品德高尚的领导;人们服从令人尊敬、精明能干的领导;人们服从平易近人、始终如一的领导;人们追随令人钦佩、责任心强的领导。

感受五:全方位领导之向上领导

把为上司增值作为出发点。要做到出色地领导自己,设法为上司减负,心甘情愿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做的要比管理的更多,为人际关系投资,为每次占用上司的时间做准备,明白何时进、何时退,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并不断进步。感受六:全方位领导之横向领导

实现横向领导的原则是理解、练习并完成领导力圆环(关怀、学习、欣赏、付出、口头肯定、领导、成功),明白赞美比竞争更重要,与同事成为朋友、增强友谊、加强团队合作,避免办公室政治,做到出类拔萃地完成工作而不是玩弄手段,扩大人脉圈,让闪光创意脱颖而出,不要假装完美无缺。

感受七:全方位领导之向下领导

实现向下领导的原则是要以人为本(慢慢穿过走廊)、关心下属,将每个人视为“满分”,挖掘下属身上的巨大潜力,培养每个团队成员,明确下属的梦想和渴望,发挥下属的优势,以身作则,传递愿景,根据结果进行奖励。

感受八:全方位领导者的价值

领导者团队协作比单打独斗更有效,公司的每一层都需要领导者,成功领导是更上一层楼的前提,优秀的中层领导能使高层领导更优秀,全方位领导具备每个企业都需要的才能。

篇3:学习《新中层》有感

一、丰富国家发展目标

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 并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已经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国家发展目标。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 并且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单独的标题进行详细讲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讲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 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目标。

关于文化建设, 讲到文化建设应该是“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由此,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关于经济建设, 提出了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目标, 即“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新的发展目标, 不仅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发展的新期待, 更体现了执政党的雄心壮志、与时俱进。

关于居民收入增长, 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十六大提出,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提出,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两次大会均未对居民收入增长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十八大针对居民收入增长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 而且还是倍增目标, 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进一步反映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思想。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 此后,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而且, 目标所包含的内容, 在我们过去10年的改革发展中, 中国共产党不断的进行明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目标, 这是深刻理解中国是否有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的重要基础。因此,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于这个发展目标给予了更为深刻、全面的阐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且讲到, 要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坚持改革和发展,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从“建设”到“建成”, 这一字之变, 是个质的飞跃, 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 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 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三、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 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 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 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新的科学回答, 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 在十八大报告中, 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四个自觉”, 即: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就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具体的努力方向。

四、政治改革要坚持制度建设导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段讲话, 极具强针对性, 把政治体制改革置于改革发展的全局当中来思考, 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对于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报告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单独作为一个小标题来论述。论述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构件加以展开, 并由此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制度改革和改革措施。报告中说,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许多改革措施或提法富有创新, 如: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 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等等。

五、提出党建的新格局

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格局。胡锦涛强调, 全党必须牢记, 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 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段话明确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不仅指出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根本, 也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依据;不仅强调了今后党的建设的主线, 还强调了党的建设的五大新部署, 即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仅指明今后党的建设要增强“四自能力”, 还要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起点的重要时刻, 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 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以及面对的挑战, 成为执政党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而作为执政党, 必须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作为执政党, 要“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同时, 党员、干部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六、变革创新是报告的主旋律

十八大报告以变革创新作为主旋律。报告由十二个部分组成, 内容尽管不同, 但是以变革创新作为主线将其联系在一起, 为我们呈现了在过去的10年, 过去的5年以及未来的8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从事的各项事业, 取得的各种成就以及进行的各类探索创新。“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把握时代发展要求, 顺应人民共同愿望, 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永葆国家发展动力”, 以此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反复出现了50多个“创新”, 并把创新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 创新型国家、社会管理创新、党建改革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等。并要求将“创新驱动”作为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对创新发展这一理念的高度重视。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和创新, 这是我国过去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经验, 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摸索前进中得到的普遍共识。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七、构建新理念

执政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观念认识的多元化。那么, 如何在多元的社会里构建新的共识, 搭建新的观念沟通平台, 就需要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来整合和引领各种不同的观念。

在讲到共产党执政的目的时, 更加注重执政为民的理念。“人民”两个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145次, “群众”一词出现了38次。这充分体现出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都体现了党十分注重民主法治理念。关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提出了公平正义的理念, 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关于社会建设, 要树立“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在讲到国际关系的时候, 提出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等等。

八、高扬团结的旗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临近结束时, 站在国家发展和世界和平的高度, 呼吁“团结就是大局, 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 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 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

十八大报告宣示了中国必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要什么状态、建什么社会”这些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蓝图, 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蓝图, 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在国外敌对力量依然存在、国内社会关系依然复杂、党内腐败问题尤为严峻、改革发展任务愈发艰巨的条件下, 强调团结更为必要。因此,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团结”, 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政治清醒, 同时也是在告诫和警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爱护“团结”、倍加增进“团结”,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稳定和谐、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篇4:探索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有感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再现过程,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再现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亲身参加研究的体验,并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再现给学生,给学生以示范、启迪。另一方面,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中很少有现成的材料,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其次,教师应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社会发展和学生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有的中学教师总以为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应由大学老师、教授去承担。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它不分时间和阶段,只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的人都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中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作适当的点拔,主要是方法上的引导。

1.交流整合

学生个体或小组经过思考、讨论、探究之后,形成了初步成果,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奇异想法(即使很幼稚)也要予以肯定和赞扬,鼓励创新。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取长补短,最后将修改后的结论以论文形式表示出来。

2.深化总结

师生交流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让学生讲一讲研究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阻情况,讲一讲交流后的感受、启示。本课题重在引导学生學习研究问题的一般操作程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等等。通过研究过程的反思总结,学生逐渐积累起研究的经验,掌握研究的方法,从而真正学会研究。

3.类比应用。

在交流、总结之后,教师给出给出相同类型的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独立解决,学生在自主地完成任务之后产生的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从而更加增强了研究性学习的信心。

4.推广延伸。

在完成上述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再探究。让有一定能力的同学继续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是无限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研究性学习在选题上,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要定得过高,要能反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要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应做到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参与研究,通过参与研究的过程获得体验。

2.层次性原则。

所选择的内容应当能区分不同的层次,体现个性化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后作业也要有层次性,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作进一步研究。

3.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原则。

要使学生人人参与研究,所选择的内容应当能与教学内容相关联,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4.可研究性原则。

所选择的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要有一定的深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蕴含较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研究使学生都有所得。

5.合作原则。

所选择的内容应当能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需要组织学生讨论,需要有学生的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

6.小型化、多样化原则。

所选择的内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题材应当多样化,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还不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更需要所研究的课题尽可能小一些,以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

7.递进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一开始不要定得过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还处在朦胧阶段,可由案例研究开始,逐步转化为课题研究,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求。

四、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中让电脑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帮手

篇5:读《决胜中层》有感

近期,厂领导推荐学习《决胜中层》这篇文章,该文章由三小篇文章组成,也可以说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全篇也就1600余字,但读后很受启发,朴实的语言却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决胜中层”。

在这篇文章里面,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层要找准位置”,也就是说中层要自我定位,具体的说就是要管好或做好那些该你管或该你做的事。通过学习,使我对中层的作用、地位以及如何发挥中层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对“猎鹰与鸡”的故事更有体会,因为我觉得它对我厂中层干部的思想现状更为贴切,更有启示。猎鹰虽然有遨游天空、勇捕猎物的才能,但如果它从小在就一个舒适的环境里生长,在温床里的它只会逐步养成惰性,它的才能会一点一点退化,最后耗尽了一身本领,只能象鸡一样任人宰割。同样的道理,一个长期在国有企业吃大锅饭长大的中层干部,其思想状况和工作能力又怎么样呢?

通过学习我认为,中层对他的上级来说,他是一个执行者,而对他的下级来说,他又是一个决策者或管理者,正因为他所处的不同角色需要他找准自己的位置,我想这也就是决胜中层的原因所在吧。那么中层究竟应如何找准位置呢?我认为我们目前在存在以下的不足:

首先表现在执行力差,依赖思想严重。执行力是衡量一个领导业绩的重要标准,提高执行力是每一位中层面临的课题,但有些中层干部考虑的不是如何提高执行力,而是习惯于成为其上级与其下级之间的传话筒,即习惯于将上级的要求向下级传达和将下级的结果向上级汇报,或是遇到问题时安排别人去解决,而须承担责任时又向领导进行请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甩手掌柜”,这样的执行力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没有执行力,依赖思想严重。因此必须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同时要敢于决策、正确决策;其次,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三,要建立检查、评价机制,以便及时改进。

其次竞争意识差,思想观念陈旧。当前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仍然有人认为工作中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产品质量不是以满足用户要求为出发点,认为基本上能使用就行;质量是波动的,出现偏差是正常的。正是因为有这些想法,造成了用户的严重抱怨,如我们习以为常的毛刺、磕碰伤、生锈、卡石子等小问题造成用户强烈抱怨,尺寸超差造成用户退货时有发生,错漏装等问题造成供货份额的减少,特别是我们一直骄傲的阀套市场一再萎缩,那一次又不是竞争的体现呢。因此,作为中层必须树立竞争意识,首先要树立用户观念,转变角色,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其次,要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改善,没有改善就没有提高。

第三,人情观念重,不以成败论英雄。由于我们厂位置较偏,工厂小且人员少,大家彼此之间很熟悉,因此在工作中过不了人情关,讲哥们义气,这样的结果是造成责任不能落实到位,各项工作不能按计划顺利开展;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工作业绩得不到体现,不以成败论英雄,从表面上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实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打破人情关,讲业绩、讲奉献,首先要打破小团体,以工作为中心,工作中抛开私人关系;其次要谢绝同事之间的吃喝玩乐等活动,虽然这些是人之常情,但正是由于这些才导致了人情关。

篇6:读郑杰《忠告中层》有感

1、要为校长当高参、献良策。防止三种倾向:一是违心式,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违心赞同。要开诚布公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意见,供校长采纳,做到率真而不虚伪,冷静而不冷漠。二是片面性。不顾大局,一味强调自己分管工作重要的一面,过分夸大,各自为阵,将自己分管的工作视为自己的“领地”。三是空洞化。认为“校长是扛大旗的,自己是敲边鼓的”。“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当事后诸葛亮,放“马后炮”。这样的中层干部角色已严重失调。要提高见解的独到性、思维的广阔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融创新性、超前性、预见性、针对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于一体,在结合上下功夫,参到点子上,谋到要害处。

2、要甘当配角不冒尖,乐做绿叶不争艳。要做到“三多三少”,要多用耳和眼,少用嘴;多做事,少出头;多提案(建议),少提锤(让校长提锤定音)。在工作中,不该自己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自己表态时不能乱表态。那种校长没表态、中层干部先表态,校长没发言、中层干部抢先下结论的做法,是角色的错位和行为失范的表现,必须坚决克服。

3、要以情感人,以诚待人,公平对人,平易近人,处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多学校长的长处,多记校长对自己的好处,多想校长的难处。在宽容中求合作,在谦虚谨慎中求接纳,在齐心协力中求合力;尤其要谦虚可亲,易于接近,不摆官架子,不打“官腔”,即使校长不在时也不能摆谱。老师最反感“对上一副奴才相,对下一副老爷腔”。要真心实意关心人、培养人,多赞扬人。多在校长面前赞扬老师,实事求是地赞扬别人的优点是领导艺术,也是为人处世的技巧。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特别在校长面前为老师“背后戴高帽”,用心关心老师的进步成长,出于公心,注入爱心,可以极大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关心老师要动情,倾注“实情”,融入“真情”,主动“热情”。

当好中层干部,应该做到立足全局,摆正位置,干好本职,妥善处事,讲究策略。

如何当好学校中层干部,是所有身居学校中层干部的老师都要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就一个学校来说,学校中层干部当的是否称职,不仅关系到学校中层干部本身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整个学校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其道理很简单,因为虽然校长是各项工作方针的决策者,起着决定大局的主导作用,但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路线决策的具体实践者和执行者,校长的所有思路、决策都是通过学校中层干部的具体操作去实现的,所以我们认为学校中层干部与校长的关系应该是“校长决策定大局,学校中层干部实施成大事”。由此可见,学校中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而要想真正当好学校中

层干部,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当好学校中层干部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是:一是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熟悉各项业务的操作程序,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艺术地工作方法;二是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尚的师德和社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三是具有敏锐地政治头脑,要善于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具有敏锐地洞察力和判断力;四是为人要诚实守信,处世要谦虚谨慎,工作要严肃认真,办事要公平公正。五是要勇于创新,不死板硬套,工作要有魄力。

做为一名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要尽心尽力地为学校做为自己的贡献,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清身份,找准位置,当好“配角”

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为搞好学校全局工作所配备的“帮手”,也就是平常老百姓说的“打下手的”,其主要职责是帮助校长把握全局,搞好工作,完成任务。从行政关系上说,校长是学校中层干部的直接领导者,学校中层干部只能在校长的领导下,围绕校长的工作思路去干好本职工作,而不能违背或者超越校长的意图和决策行事,所以,身为学校中层干部,就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找准自己的位置,当好“配角”,紧紧围绕校长的意图和决策,带领老师干好工作,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事前多请示,事中勤汇报,事后有结果。在工作结果的定性处理上,要充分尊重校长的意见,和校长保持一致。如果自己与校长在某个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而且不能达成共识时,学

校中层干部应主动调整自己的思路,保留自己的意见,以校长的意见为准,不折不扣地去执行,直至达到校长所要求的目的为止。

(二)要真心实意地尊重校长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校长与学校中层干部之间的关系说成是“打伙计”,既是“伙计”,就该互相尊重,不然“伙计”肯定“打”不下去。在校长与学校中层干部之间的关系上,校长为了搞好工作,做出成绩,肯定会非常地尊重学校中层干部,对学校中层干部大胆使用,放心重用,而学校中层干部也应该珍惜这份信任尊重校长,努力工作,以回报校长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俩好合一好”,做到班子团结、队伍稳定、政绩突出,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真心尊重校长。在工作中,学校中层干部不仅要尊重校长的工作意见,服从校长,更重要的是要尊重校长的人格,不能以校长的性别、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工龄长短来衡量你对校长的尊重程度,即使校长没有你的年龄大、辈分高、工龄长、经验多,但他是你的“顶头上司”,是你必须服从和尊重的直接领导。所以,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处处维护和树立校长在老师中的威信,维护校长的形象,尊重校长的人格,不能摆老资格“倚老卖老”。

不能越权行事。在任命校长的同时,不仅明确了校长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同时也明确了校长所具有的权力(对所有工作具有决定权),而学校中层干部在公布其职务时,明确的责任和义务是协助校长搞好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中层干部的工作权限都是由校长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临时授予的,所以,学校中层干部在执行公务时一定要把

握好自己权力的使用界限,决不可越权行事。学校中层干部一旦越权,从行政关系上说,违反了“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从常理上说,违反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至少是你没有尊重领导的意见,假若学校中层干部总是越权行事,将给整个学校带来极大的危害。

所以,工作中学校中层干部既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又要严格按照校长所赋予自己的权限办事,千万不要越权行事。

(三)务必谦虚谨慎,不能居功自傲。学校中层干部是具体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学校中层干部都会干几件值得让领导和老师们赞誉的、非常漂亮的工作,肯定会受到领导的表彰。此时,你务必要牢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句名言,切不可有居功自傲的思想,这是一个人的人品,更是学校中层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

假若受到了领导的几次表彰,就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把别人看的一事无成,说得一无是处,老师不配跟着自己干,校长不配指挥自己干,不论什么事,少了自己别人就干不成,居功自傲,对老师以领导自居,对校长指手划脚,不可一世,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长此以往,不但会伤及校长和老师们的自尊心,而且会导致你和校长和老师们的情感不和、关系僵化,把自己孤立起来,最终使自己无法开展工作。

(四)淡化名利,踏实工作。作为学校中层干部,我们认为最要紧的是“淡化名利,踏实工作”。学校做出了成绩,应该首先归功于领导集体和单位集体,其次才是自己对工作的协调和参与所起到的作用,不要争名图利,沽名钓誉,切忌在荣誉分配问题上,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在名利面前还是要淡化一些,洒脱一些,多想着校长和老师的好。要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靠前,名誉靠后”,在校长和老师中建立起信任、树立起威信,就是自己最大的荣誉和利益。

篇7:读做最好的中层有感

经济管理办公室高瑞丰

读后《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此书以“最好”两字为主线,从最好的中层怎样想、最好的中层怎样做、最好的中层怎样超越入手,层层相扣,深入剖析和阐述了最好中层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个人认为:要做最好的中层,应做到重大局、勤履职、善超越。

一、重大局

1、重服从

“中层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当好管理者,首先必须当好被管理者”。要当好被管理者,首先应做到坚决服从,做到坚决服从是执行力高效的关键,也是实现目标的保证。最好的中层,要树立大局意识,要围绕单位工作中心,按照领导的意图和指示开展工作。那种只讲个性,不服从上级,各自为阵,各弹各曲的行为,是影响单位正常运转和目标完成的最大障碍。

2、重沟通

沟通是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集聚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加速器,单位每个人,都要牵涉到与上级、同级、下级及其他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工作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是常有的事,而且会出现在各级之间。不及时有效地沟通,无疑会出现分歧和误会,由此无疑会成为工作中的阻力。最好的中层,一定是沟通的能手。能主动与上级沟通,读懂上级,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提升执行速度,提高执行效率的催化剂。加强与多方沟通协调,赢得多方支持,做到同级配合,下级信赖,是增进凝聚力,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打造出高绩效团体的重要途径。

二、勤履职

1、勤负重

勤负重,即敢负重。中层好比是连接“头脑”与“四肢”的脊柱,是上级与下级的桥梁,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也是矛盾和压力的焦聚点。最好的中层,重点要解决一个认识和态度的问题,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应做到“单位在前、自身在后”。工作中,要主动进位,主动承担责任,担当好挑大梁的角角;遇问题和困难,做到不轻言放弃,始终保持负重奋进的勇气和决心。

2、勤实践

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是硬道理”,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职。具体到每项工作,做事成功才是硬道理。要做到勤做事,做成事,要立足于早谋划、早布置、早落实,要发扬奉献精神,按照职责和分工,敬敬业业做好每一件事,一丝不苟完成每一项任务。最好的中层,应是脚踏实地,勤于履职,争优创先的典范。

三、善超越

1、善学习

一流的执行力决定于一流的竞争力,而知识的拥有量是衡量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尺度,更是创新工作的基础。当今社会,新技术、新要求、新理念层出不穷,更新迅速,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没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就难以胜任工作,甚至不能工作,而学习是最好的途径。通俗讲:学习如充电,工作如放电,会充电才会放电,才会不断电。最好的中层,应更加注重学习,做到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

2、善创新

能力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力,善于创新是提升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动力。最好的中层,应做智慧型中层,而不仅仅是汗水型中层。首先要善于

突破,善于从常规思维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变阻力为助力;二是要善于总结和借鉴,总结失败和教训,借鉴成功和经验;三要学会站在上级的高度去思考问题,站在下级的位置去解决问题。为不脱离单位的大方向,实际工作中要围绕单位全局去考虑解决问题,做事要谨慎,思考要周全,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篇8:“新校长”如何利用好“旧中层”

首先,对“旧中层”要客观地分析。“旧中层”往往代表着一个学校的领导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好多是三朝元老。 这个群体,各个学校有着不同的状态,有的团结固若金汤,有的涣散如一盘散沙,有的凝心聚力谋发展,有的自私自利搞团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校长到任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诸葛亮稳坐城头看风景”,从每一个“旧中层”的表现上分析其工作能力和态度。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任何人都有在领导面前的表现欲,只不过有的强些,有的弱些而已。少出手,多观望,大约一周的时间就会初步了解这些“旧中层”的工作套路和能力大小。

其次,切忌“杯酒释兵权”,大开杀戒。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传统观念认为:新的领导到位,就该整兵换将重组合,岂不知这招在学校万万行不通。因为学校不是行政单位, 它的工作理念,用人方式大都以人性化为基础。带着经过一番观望后对“旧中层”的印象,可以循序渐进地试行以下措施:对于那些年龄长、工作懈怠的“老干部”,最好像经书一样“束之高阁”,这些人有思想,有内涵,但是因为他们经过多年的打拼,荣誉、晋级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在他们的内心有的只是平平常常过日子的安稳心态,没有了冲锋陷阵的进取精神,但他们是学校的标杆,是教师心目中的榜样,不可以让他们解甲归田,给他们一些顾问、智囊等名衔,敬畏有余,尊重有加。因为敬畏、尊重是高层次的需要。这些人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尊重了他们,一般的教师会感觉到校长是在暗示他们一种进取的方向。

采用谈心法鼓励属于骨干的部分“旧中层”,找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些人一直是学校发展的正能量,他们个人专业水平好、政治觉悟高、协调能力强,能够身先士卒、无私奉献、顾全大局、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无论从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受教年限、家庭背景、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他们不会因为领导或是单位的变换而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他们永远对工作有火热的激情,总是相信学校能健康发展,他们是千里马,嘶鸣奋蹄,就等着发现的伯乐。聪明的校长,必会以千里马之法“而食之”,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特点,把其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其聪明和睿智、领导能力和水平就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当他们做出成绩时,不忘随时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他们当好参谋,为他们摇旗呐喊,为他们加油助威。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给他们信心和力量,工作才会一帆风顺。

利用激将法激励“旧中层”中的新生力量。年轻人大多都热情高、点子多、工作有冲劲儿,改革意识强,敢拼敢干,但比较缺少经验,有时工作不计后果。用好了这些青年,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

对于拨一拨转一转型的,要勤拨弄。有些青年,因为履历浅,没有工作经验,工作中便显得缩首缩尾,校长要勤拨弄,常激励,激发他们的潜力,打消他们的顾虑,使其轻装上阵。

对于居功自傲型的。要想办法使其保持恒温。这部分青年,思想活、精力好、做事快,但是一有成绩便沾沾自喜,居功自傲。校长要适时降温,告诉他工作中可以发光但要常亮,可以发奋更需恒久。成绩不需要显摆,自有公众评说。但是一定要肯定青年的改革及拼搏意识,努力让他们保持不衰的活力。

篇9:“新校长”如何利用好“旧中层”

首先,对“旧中层”要客观地分析。“旧中层”往往代表着一个学校的领导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好多是三朝元老。这个群体,各个学校有着不同的状态,有的团结固若金汤,有的涣散如一盘散沙,有的凝心聚力谋发展,有的自私自利搞团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校长到任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诸葛亮稳坐城头看风景”,从每一个“旧中层”的表现上分析其工作能力和态度。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任何人都有在领导面前的表现欲,只不过有的强些,有的弱些而已。少出手,多观望,大约一周的时间就会初步了解这些“旧中层”的工作套路和能力大小。

其次,切忌“杯酒释兵权”,大开杀戒。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传统观念认为:新的领导到位,就该整兵换将重组合,岂不知这招在学校万万行不通。因为学校不是行政单位,它的工作理念,用人方式大都以人性化为基础。带着经过一番观望后对“旧中层”的印象,可以循序渐进地试行以下措施:对于那些年龄长、工作懈怠的“老干部”,最好像经书一样“束之高阁”,这些人有思想,有内涵,但是因为他们经过多年的打拼,荣誉、晋级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在他们的内心有的只是平平常常过日子的安稳心态,没有了冲锋陷阵的进取精神,但他们是学校的标杆,是教师心目中的榜样,不可以让他们解甲归田,给他们一些顾问、智囊等名衔,敬畏有余,尊重有加。因为敬畏、尊重是高层次的需要。这些人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尊重了他们,一般的教师会感觉到校长是在暗示他们一种进取的方向。

采用谈心法鼓励属于骨干的部分“旧中层”,找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些人一直是学校发展的正能量,他们个人专业水平好、政治觉悟高、协调能力强,能够身先士卒、无私奉献、顾全大局、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无论从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受教年限、家庭背景、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他们不会因为领导或是单位的变换而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他们永远对工作有火热的激情,总是相信学校能健康发展,他们是千里马,嘶鸣奋蹄,就等着发现的伯乐。聪明的校长,必会以千里马之法“而食之”,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特点,把其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其聪明和睿智、领导能力和水平就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当他们做出成绩时,不忘随时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他们当好参谋,为他们摇旗呐喊,为他们加油助威。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给他们信心和力量,工作才会一帆风顺。

利用激将法激励“旧中层”中的新生力量。年轻人大多都热情高、点子多、工作有冲劲儿,改革意识强,敢拼敢干,但比较缺少经验,有时工作不计后果。用好了这些青年,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

对于拨一拨转一转型的,要勤拨弄。有些青年,因为履历浅,没有工作经验,工作中便显得缩首缩尾,校长要勤拨弄,常激励,激发他们的潜力,打消他们的顾虑,使其轻装上阵。

对于居功自傲型的。要想办法使其保持恒温。这部分青年,思想活、精力好、做事快,但是一有成绩便沾沾自喜,居功自傲。校长要适时降温,告诉他工作中可以发光但要常亮,可以发奋更需恒久。成绩不需要显摆,自有公众评说。但是一定要肯定青年的改革及拼搏意识,努力让他们保持不衰的活力。

“新校长”与“旧中层”,要经历一个从认识——磨合——工作的过程,当达到下属和领导都相互信任的时候,校长就应该授予相应的权力,让这些“旧中层”变成“新中层”,大胆履行自己的职责,开展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建立起相关的制度,明确各自责任,实行责权利的对等分担,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学校工作自会在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发展。

上一篇:免考申请书怎么写下一篇:D.L.L计算机协会下半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