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

2024-04-17

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精选2篇)

篇1: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

[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

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研读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完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彻底折服了,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闭目,所有的故事情节历历在目,就像在自己的身边,就像在自己的班级。突然,想到这样一个比喻句:学生是鲜艳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句话,如果改换成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则是:如果没有辛勤的园丁培育,鲜艳的花朵就不会尽情开放。可见,花朵和园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李镇西老师,你要告诉我这个吗?

一朵花的开放,需要诸多的条件:种植的地方,水分的多少,时间的早晚,阳光的强弱,园丁的勤惰等。每朵花都想开得娇艳,开得灿烂。谁愿意自生自灭呢?但,生命有时候并不是和我们的愿望同一个轨道,和我们的期待会开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以至于我们的辛苦跋涉,永远追不上岁月的变迁的脚步。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些遗憾:花儿凋谢了。

每朵花都是有故事的。世界上,我们找寻不到两株完全相同的花朵。这就是生命的奇迹。世界上,我们也找不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的差异。绝对的相同没有,有的只是微细的区别。一朵花,从发芽、长叶、开花、凋谢,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一个学生也是,他的成长也需要一个历练的程序。没有人一出生就会说话,一上学就是人才,就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一个人离开了教育,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个人是有情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调节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应该和学生一样成长。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均衡的,是和谐的,是有益的,是促进的,是影响的,是互补的。教师不可以以传统的师道尊严来板着面孔,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严肃厉害的“钟馗”,这样的教育门道,学生是恐惧的,是远离的。一个教师失去了平易近人就失去了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不是学生不愿意接近你,而是你自己把爱的小舟推离了航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的成长离不开三个元素:社会、家庭、学校。这三个元素你说能丢弃哪个?少了一个,一个人的教育就会成为一个跛脚的残缺品。这三者是一个三足鼎立的铜鼎,保持着三者的安定性,这才是最高的教育境界。但事实证明,当今,我们的教育是不稳定的教育,是风险巨大的教育,甚至说是风雨飘摇的教育,是兵临城下的教育,是土崩瓦解的教育。

一个未成年的学生,学校是他成长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就是这个战场的指挥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兵,怎么带好自己的兵,是有学问的。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叫我们用“像„„一样”造句,班级中有许多同学是这样造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我不知道年轻的教师怎么看这句话,我总觉得这是学生对我们教师最高的颂扬。在所有的爱中,教师的爱是最伟大的。这种爱是最纯洁的,最无私的。不是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亲情的呵护,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来源于职业的最原始的本质。教师希望自己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才,都可以健康的成长。这种教育是没有杂念的,不希望学生任何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还夹杂着老来养老的意念。就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当个教师的伟大了。

其实,一个教师如果只做个教书匠是容易的,倘若要做个真正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让同事尊敬,让领导赏识的教学艺术家并不容易。李镇西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武侯实验中学的老师们一路走来,在自己的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不断收获着属于他们的教育果实。想象着他们与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思索,一起成长,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充满爱的,充满希望的,充满快乐的,读后感《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就是他们奉献给孩子们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同样也给了教师一个教育学生的范本。这本包含着他们最聪慧的爱的读本,让我爱不释手,使我受益匪浅。一路读来,我感觉我的内心满满的,我被里面的一个个教育的故事感染了,这一个个小故事,就像一朵朵无暇的白云,飘荡在我思维的空间里,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每一个故事的结局,每一个故事带给我的心灵震撼,都那么的酣畅淋漓。我教育中的所有的疑惑,在一个个故事中迎刃而解,他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那么的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还爱给学生,让学生生活在爱的氛围里。他们的教育园地里没有一个坏学生。是我们的教育远离了学生,是我们的教师远离的学生,是我们的良知远离了学生,是我们的爱心远离的学生。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座好学校,能够在武侯实验中学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打开这本书,看着目录,其实,一些题目就是一句教育的经典。比如:“用心灵赢得心灵”“一句话,一辈子”“我真诚地向学生说sorry”“多一些宽容和期待”“让学生知道你在乎他”“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学生给我提意见”“做学生的知心姐姐”“信任的力量”“我做班主任惊心动魄”。这些包蕴着哲理的题目,是教师在学生的故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可以说,这些经典的句子,就是我们处理教育事件的法宝,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团队是用心的,是走在教育的前沿的,他们给我们的教育找到了一些开启学生的心锁的方法,有些方法是独辟蹊径的,是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是我们一些教师无法想象的。哪个教师在一生的教育中会不犯错误?关键是,在我们迷惑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迷茫的思绪中镇定下来,不要做出令自己一生后悔的处罚决定,方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只要我们遵循一个原则,只有爱孩子,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花儿开放的时候,是最漂亮的时候;学生获得成功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候。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的教师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啰嗦。好事需要多磨,好生需要打磨。磨中,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才能找到问题的根蒂。如果说学生是一把镰刀,那么,教师就是一位磨镰的农夫,要想收获丰收的喜悦,就要把镰磨得锋利无比。不管这把镰上面的铁锈有多厚,不管这把镰的刀口有多钝,只要你加入水的润滑剂,耐心地磨,相信铁杵磨成针的坚持不懈,镰刀一定会重新焕发出生命的亮色,神采奕奕地走向土地。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去亲近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火点燃他们的火,用自己的心灵唤起他们沉睡的心灵。只有我们亲自探下身体,和学生一起比肩,和学生一同呼吸,和学生一起编织故事,我们才有资格进入学生的故事,真正要“读懂”孩子的故事,并不意味着教师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教育是我们和孩子生命和生命的相遇,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孩子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创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期待着一个完美的结局。只要我们和孩子的生命交融,和孩子的心灵相通,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在生活的河流中奔涌、漂流、探险„„

美国2009年全国年度教师托尼•马伦在他的获奖感言中说:“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一花一世界,一生一故事。我写下这个文体的时候,我已经承认,学生的个体是独立的,是单线的,是自尊的,是发展的。既然是故事,就有起因、经过、结果。我们的教师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到底扮演着上面角色?我想,从《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那就是:教师是孩子的故事的编辑。一个优秀的编辑,不是简单的修改故事中的一些错别字,一个用错的标点,更主要的是,可以在编辑文字的同时,可以和作者一起探讨故事里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情感抒发,甚至可以引领作者对故事进行自觉的修改,从而,让故事更加精彩,更加生动。

让我们记住这记录着56个师生教育生活点滴的生动故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来编织他们美好的故事,只要你拥有一颗善良的童心,记住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园丁,呵护每一个花朵,你也可以做到的。

篇2:一花一世界 一生一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

以林清玄 《 百合花开》 为“ 基地” 文本展开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活动有一个主题———“ 一花一世界”。 这个主题下安排了系列学习活动, 包括语文、科学、艺术和哲学。 这些学习活动中, 文本阅读分成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 花入诗文, 景美情真”, 选文有苏轼的《 赠刘景文》 、周敦颐的《 爱莲说》 、季羡林的《 清塘荷韵》 ;第二个板块是“ 花木有心, 借物喻人”, 选文是林清玄的《 桃花心木》 、张晓风的《 行道树》 、许地山的《 落花生》 ;第三个板块是“ 真诚之心, 感性之笔”, 选文包括雾满拦江的《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 林清玄的《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放暑假》 。

第三个板块四篇文章的学习, 用了三课时的时间。 第一课时围绕一个“ 趣”字, 分“ 有趣”“ 情趣”“ 意趣”三个层次聊《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的内容和表达特点, 了解林清玄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足迹。 第二、三课时引导学生结合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阅读林清玄的 《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放暑假》 , 尝试解读林清玄的生命和创作密码, 并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发。

解读林清玄的生命和创作密码, 初步感悟到一个作家的作品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这种尝试一定是以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发现、体验为基础, 然后在交流分享中再相互启发, 收获更丰富的思考成果。

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 学生围绕一个统领性的主问题独立阅读思考:读过这三篇林清玄的作品, 结合《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一文提供的信息, 你有哪些发现、感悟和疑惑? 学生读书、思考、批注, 然后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相互启发, 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提出新的疑问。

当学生们有了自己的阅读思考, “ 让我们聊聊”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了。 学从问开始, 聊也就从解决疑惑展开了。 这里展示的就是第三课时的聊课记录。

【 课堂实录】

一、开“ 聊”:确定方向, 聚焦作者

师: 我们上节课已经把第三板块的文章都认真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第一篇是《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 这少年是谁?

生:林清玄。

师:来梳理一下, 我们曾经读过的和正在读的林清玄的文章有———

生:《 放暑假》《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 还有《 百合花开》 和《 桃花心木》 。

师:《 百合花开》 可以说是童话, 也可以说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的散文, 也就是借物喻人的文章。《 桃花心木》 我们在第二个板块学过了。

师: ( 板书这几篇文章题目) 我们讲, 每一个作者, 他拿起笔来写下的大都是他自己的故事,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的作者好像写的不是自己的故事。

生:写的是林清玄的故事。

师: 那我们常说的这句话不就错了吗? 我们早就认同了拿起笔写出来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怎么雾满拦江写出来的故事不是自己的, 是林清玄的, 你怎么解释?

生: 作者在林清玄的故事里加入了自己的判断, 自己的感情。

师:作者对林清玄的这种人生经历非常感兴趣, 从他的经历当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并且想把这种感受和启示通过这样一篇传记传达给更多的读者, 所以说他其实也是在写自己的故事, 把自己的故事隐藏在林清玄的故事背后。 但是我们现在重点要谈的是谁?

生:林清玄。

二、热“ 聊”:顺“ 疑”而导, 得意得言

师: 知道了林清玄有这样的一个人生经历, 又读了林清玄的 《 百合花开》《 桃花心木》《 和时间赛跑》《 放暑假》《 万物的心》 后, 你能把他的文字和他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吗? 你有怎样的发现? 怎样的感悟?我们就聊这个。 当然在聊这个之前, 大家可以先说说读文章时产生的一些疑问。 这些疑问没有解答, 建立联系时可能就会有困难。

生:我的疑问在《 和时间赛跑》 里。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中说过, 他的父亲没有一点见识, 那怎么在《 和时间赛跑》 中他父亲会说那么富有哲理的话?

师: 也就是说,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中的父亲形象与《 和时间赛跑》 中的不一样。

生:我觉得不矛盾, 他爸爸虽然没什么见识, 但有生活经验。

生: 我认为他爸爸不可能说出这些话, 林清玄只是为了突出《 和时间赛跑》 的主题。

师: 你觉得林清玄他只是突出《 和时间赛跑》 的主题, 然后创造了这个父亲的形象。

生: 他父亲说的话可能没有这么有哲理,

师: 哦, 父亲可能说了什么, 只是没有这么有哲理。

生:这是可能的, 因为他见识短, 并不一定他经历少。

师:有时候经历就是见识。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杨洋, 现在你怎么看?

生: 他爸爸抚养了十几个孩子, 他肯定有一些人生经验。 另外, 这是林清玄小学时候的事情了, 他现在都这么大了, 记忆肯定是有出入的, 或者他在文章中把父亲的话进行了美化。

师:是啊, 他爸爸可能说过类似这个意思的话, 只是说得没这么美, 没这么富有哲理。当林清玄拿起笔来写这件事情的时候, 他把那段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很好, 看来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 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常强调的那句话: 你会提问题就是会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 我读不懂林清玄写的《 万物的心》 , 太有哲理了。

师:你知道有哲理, 但是读不懂哲理是什么。 一点都不懂?

生:懂一点。

师:好, 把你懂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 他写花草是要告诉人们要温柔地对待一草一木。

师:有没有人懂得多一点, 或者说有人在这篇文章的阅读当中有比他更具体的问题吗? ( 无人举手) 既然大家没有问题, 那我们就找同学来给尹世超解读一下《 万物的心》 。

生: 林清玄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并不太好, 他父亲属于把自己的愚蠢强加到子女身上的那种男人, 所以导致林清玄以后对万物有感恩的心。

师: 这就奇怪了, 小时候生活环境非常恶劣, 有可能使人的情感变得粗糙, 甚至对这个世界产生抵触的情绪, 为什么林清玄却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你又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生:可能他家里很穷, 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 所以十分珍惜现在拥有的。

师:这个来之不易, 能不能在他的某篇文章当中找到依据呢?

生:《 放暑假》 中有: 看着孩子的背影, 我想到30 年前的暑假自己的背影, 爸爸在前面拉着两轮的板车, 我在后面推着, 板车上堆满香蕉, 只看见爸爸赤裸上身的背, 全是湿淋淋的汗水。

师:每一个人的思想, 都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仅仅这一篇文章让你找到答案吗? 还有哪篇文章也让你找到了答案?

生:《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 我是从林清玄父亲对林清玄不屑的态度中读出来的, 我觉得这种不屑的态度激励了林清玄。

师: 他把父亲的不屑当作另外一种激励。 我们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 有自己的态度。 有人把苦难当作财富, 有人就把苦难当作垃圾。林清玄是把苦难当作了财富。刚才还有人说在另外一篇文章里, 也找到了答案?

生:《 和时间赛跑》 :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 看到太阳快落山了, 就下决心说:“ 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 ”我狂奔回去, 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 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 我高兴地跳起来…… 这个就是珍惜时间。

师: 他有一颗珍惜时间的心, 也有一颗珍惜时间中所有万物的心。

生:我觉得《 万物的心》 里也有启发, 作者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以花草树木来写自己。

师:读。

生: ( 读) “ 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 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 建立生命福报的人, 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

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如果你要成就美好就必须努力。

师: 对。 一草一木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 花儿能够开得那么漂亮, 树能够那么的苍翠, 是因为它们都有一颗努力的心, 它们都在努力地成长。人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 也必须努力。 接着聊, 还有什么疑惑?

生:我想说说《 万物的心》的第2、3、4 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讲的“ 风水好”“ 有福报”“ 美好的心灵”分别指什么? 还有, 这三段都很短, 可以合为一个自然段, 他分成三个自然段, 是不是跟他的爱好有关。

师: 跟写作风格有关, 是不是? 在其他文章当中你是不是也发现了段落很短的写作风格呢? 你如果要发现作者的风格, 就要大量地去读他的文章。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 百合花开》《 桃花心木》《 和时间赛跑》《 放暑假》 , 看看段落是不是都很简短, 作者是不是都要把每个意思突出出来。

生: 林清玄写文章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在写故事的基础上, 最后都点明一个道理。

师: 你发现了他文章的另一个特点。 前一位同学是提出了在写作风格上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三个自然段本可以放在一个段落, 并且中间用分号隔开就行了, 可他却分成三句而且还要分成三个自然段来写?

生:……

师: 你可以多读一读, 就会慢慢地感受到这种写法到底有什么样的用途。 对于读者来说, 有什么样的意义。 你可以快速地再把那三个自然段放在一起小声地读读, 再感受感受。

( 生读)

生: 我觉得如果放在一起的话, 之间没有停顿, 读者理解的时候就很累;如果分自然段的话, 中间停顿的时间长, 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 而且读起来会更加有感觉。

师:哦, 也就是说, 他的每一句话都给了读者———

生:思考的时间。

师:以让你领悟得更加透彻。 这个理解很有道理。 其次, 如果认真地读, 你会发现从“ 风水好” 到“ 有福报” 再到“ 美好的心灵”, 有什么联系?

生:递进。

师:对, 这在递进, 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人的心灵。 你们真了不起! 接着说, 疑问就是最好的学习。

生:《 万物的心》 , 我感觉林清玄只写了他的心和人们的心。

生: 我觉得整篇文章都在写万物的心。 写一树一木, 一花一草, 通过万物的心来了解人们的心。

师: 一花一草、 一树一木和你、我———

生:都是万物的心。

师: 都是万物的心, 说得特别好! 我来问一个小小的、跟你们的问题比要小儿科的问题, 有一句话: 青青翠竹———

生:“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师: 最后两个字读bō rě, 是梵文的音译。

师:杨洋, 你想说什么?

生: 我只是突然想到百度上说林清玄是信佛教的。

师: 对, 这就是佛学中的话语, 林清玄倾心于佛学。“ 般若”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句话中找。

生:智。

师:哦, 智慧,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智慧, 是大智慧。

生:后面也有解释。

师:后面怎么说?

生:“ 每一株竹子里都宝藏着佛的法身, 每一朵黄花里都开满了智慧。 ”

三、再“ 聊”:比较作品, 感悟人生

师: 我再提问了, 如果让你简单地排一下作者写作顺序的话, 你怎么排? 为什么?

生: 第一个应该是《 桃花心木》 , 第二个是《 百合花开》 , 第三个是《 和时间赛跑》 , 第四个是《 放暑假》 , 第五个是《 万物的心》 。

师:他把《 万物的心》 放最后了。

生: 我觉得应该是《 百合花开》《 桃花心木》《 放暑假》《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根据作者写文章的结构还有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排的。

师: 按照这样的顺序, 是越来越浅还是越来越深刻呢?

生:越来越深刻了。

师:那《 百合花开》 揭示的是什么道理?

生: 就算没有人看好你, 你也要好好地活着并做最好的自己。

师:《 万物的心》 呢?

生: 老师, 这个我觉得自己还没悟透呢。

师: 你看, 《 万物的心》 聊这么长时间还没悟透, 证明道理非常深刻, 所以把它排在后面, 是不是这样?

生: 我的顺序是《 桃花心木》《 百合花开》《 放暑假》《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 桃花心木》 中作者还不懂人生, 《 百合花开》 反映出生活要坚强。《 放暑假》 就是回想自己以前的事情, 《 和时间赛跑》 已经悟出了时间是多么的珍贵! 《 万物的心》 就是自己什么都明白了, 要感谢万物。

师:对世界万物都已经了然于胸了, 世界万象都融为一体, 万物归宗, 它们的理都已经被林清玄参透了。

……

师:现在我们发现除了一位同学把《 万物的心》 放在第三位, 大部分同学都把《 万物的心》 放在了最后。

生:他这篇文章里空洞的语言太多了。 人的年纪越大, 应该文章更有味了, 读完整篇文章没有感觉到哪个地方有味道, 还是很稚嫩。

师: 真了不起, 认为这篇文章很稚嫩。 不过, 如果读林清玄的文章够多, 你就会发现, 对万物的参悟, 是林清玄的阅历更加丰富之后的事。 这篇确实缺少故事感, 但他的《 菩提十书》 里故事是很丰富的。 我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找来林清玄更多的作品读一读。

师:这样的对比、排序, 让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作家的作品是随着人生的经历而有所变化的。

生: 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 有时候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

( 实录整理: 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孙静)

【 教后思考】

这节课, 似乎聊得很随意, 但孩子们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是“ 一花一世界”主题下的一个板块学习, 最后当然要联系这个主题, 做一下升华式的讨论。 我故意这样问孩子们:我们今天讨论的是“ 一花一世界”主题下的文章, 可是似乎与“ 一花一世界”没有关系啊? 孩子们马上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 每一个人也会有自己的世界, 正如《 万物的心》 中所表达的一样。 林清玄不就是用文章来向人们展示他眼中、心中的世界的吗? 同时, 孩子们还意识到了, 万物都共同拥有一个世界, 所以要学会向这个世界中的万物感恩。

建构有联系的阅读生活, 让阅读成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活动, 是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诉求之一。 将林清玄的几篇文章放到一起来读来“ 聊”, 语文本体性的学习活动不仅没有弱化, 反而在学生自主思考、相互启发中得到了凸显。 例如, 聊到《 万物的心》 第2、3、4 自然段的写法, 关注的就不仅仅是作者的写作风格, 更有内容与形式、意与言的关系。 同时, “ 聊”的过程中, 观点得到展示, 更得到了自我的和相互的审视, 使思维得以向更开放的维度和更深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正是母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上一篇:等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庞娥亲皇甫谧传》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