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

2024-05-06

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精选5篇)

篇1: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

华罗庚的一生: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

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高度赞赏了他的才华,并让他去清华当助理员,管管图书馆和收发文件等。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聚。

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

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

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

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

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

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74岁。

从五四运动开始,古老的华夏大地就响起了要求科学、民主的呼声。

但在反动统治下,政治的黑暗使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无用武之地,他们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国外去寻求发展。华罗庚经过顽强自学终于成为数学名家时,也由于同样原因心怀惆怅地到了海外。

华罗庚在美国当教授时,年薪高达两万美元(按当时购买力相当于现在币值的5倍),有小洋楼和汽车。

但他常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他一直希望回国和苦兄弟们在一起,把祖国建设好。当华罗庚闻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便毅然回到国内从头开始。

1980年,美国记者裴弗曼写的《华罗庚访问记》,记述了华老的回忆:我留在美国是很舒服的。事实上,无论对我的工作,对我的妻子和孩子,留在美国都很重要。我应该回国还是留下呢?最后,我选择了前者。中国是我的祖国,那里是我的家乡。我是一个穷苦出身的人,中国的革命是为了劳苦大众的。我应该为中国的数学事业作些紧要的事。

一名美国教授后来评论他:华罗庚若能留在美国,本来可以对数学做出更多的贡献。但他回国对中国数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国,中国数学会怎么样。

更难能可贵的是,华罗庚受毛泽东的《实践论》启发,坚持到群众中去,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践,在应用数学的推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从事推广普及数学工作中,一点不摆架子,不故弄玄虚。他总是先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跟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学习。然后选择适于生产应用的数学方法,用群众能懂的语言,讲给群众听,并为他们写出了《统筹学平话》、《优选法平话》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小册子。群众不再称他华教授了,而是亲切地叫他老华。群众从内心喜欢他,把他看作自己人,给了他最宝贵的桂冠人民的数学家。

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他戏称这是圆与切线的运动。他的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

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巨匠,对数学的痴迷和顽强毅力令人赞叹。他失学回家后,一边帮助父亲照顾小店一边自学,常常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而忘记接待顾客。

他经常闹笑话,不是气走了顾客,就是算错了账、多找钱。

他父亲气极了,就把华罗庚演算的草稿纸撕掉扔到街上。有一次,父亲一气之下要烧掉数学书,华罗庚心如刀绞,竟休克昏倒在地。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

华罗庚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

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为了人民的需要,从50年代起,他就亲自参加并鼓励学生研究应用数学。刚回国不久,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虽然他聪明过人,但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天分,而是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和积累看做是两把成功的钥匙,并反复地告诉青年人。

50年代中期,他又提出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

所谓速度就是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要不断提高。这是针对当时数学所已经出了一批成果,而鼓励大家千万不要自满,要继续攀登高峰。

华罗庚还是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首创者,从1956年到1978年间,他亲自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还写了大量中学生课外数学读物和学习方法书,为培养优秀数学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而且才华横溢,诗文俱佳。东京大学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当他满头大汗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

华罗庚才华横溢,除数学外,诗文俱佳,演说才思敏捷且幽默风趣。他读唐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发现有常识性错误,并随口成诗指出: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这四句诗不但显示出华罗庚精于推理的特点,其诗文功底也可见一斑。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他先中文,改用英语演讲。日本学者被他精彩的演说深深吸引,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

当他满头大汗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华罗庚一生在数学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及高维数值积分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成就,主要在于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报国之心和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毅然放弃美国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迎接祖国的黎明;他才能够顶住非议和打击,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成为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

篇2: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

在中国现代数学洪荒之地,有一位抱定“战士死在沙场幸甚”的开拓者,他就是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最杰出的代表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等。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和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还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喜泪沾裳。为了重建自己的家园。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丢下了优厚的薪俸、汽车和洋房,怀着一腔热诚,携全家,登上一艘轮船于1950年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在户口簿的文化程度一栏中填上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对华罗庚来说是个难忘的字眼,而对别人来说又是个费解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着他的成才道路吧。

19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惨淡经营,艰难谋生。华罗庚15岁那年,毕业于金坛县初中,后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由于家庭贫寒,交不起饭费,只念了1年,就离开学校,失学了。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在读这道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尽在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是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把同学们从思索和疑惑中唤醒过来。大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不防设这个数是7×3+2=23。再对23进行检验:23被3除,余2;23被5除余3,因此,23符合题目条件。正是由于华罗庚从小勤奋好学,王维克老师加倍看重他的聪明与才华。华罗庚在学校时给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在华罗庚18岁那年,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县中学的校长。王校长爱惜人才,把华罗庚请到学校当会计兼做事务工作。从此,华罗庚更忙起来了。他回忆这段时间的经历时说:“除了学校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这就是说,即使在繁忙的事务之后,华罗庚也不忘学习数学,因此,他的数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华罗庚19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借了一本杂志,名叫《学艺》,在这本杂志的第7卷10号上刊登了一篇由苏家驹教授撰写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引起了华罗庚的浓厚兴趣。通过阅读与思考,华罗庚发现文章中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于是他问王校长,“能不能写文章批评苏教授文章中的错误?”华罗庚的提问得到了王校长的肯定回答:“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有什么不能批评的!”王校长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译者。他的一席话给华罗庚以很大的鼓励。于是华罗庚写了一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的文章,经王校长过目与修改后,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文章于1930年发表了。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当时不少人的重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了这篇文章。而且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仅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金坛县初中的青年人,更感到震惊。他看出了华罗庚的才华,马上写信到金坛中学,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华罗庚接到信后,再三考虑:一方面,他想起在此之前曾因王校长让他在金坛县初中教补习班,由于有人向上告状说王校长任用一个不合格的教员(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能有资格教初中),王校长不得不辞去校长职位,而且自己也不再教书;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家境贫寒,连去北京的路费都有困难,于是回信婉言谢绝了熊教授的邀请。熊教授接到华罗庚的回信后,这位求贤若渴的“伯乐”又写信去催。信中说:如果你不来,我将亲自去金坛拜访你。华罗庚又一次收到熊教授的来信,从中得知其邀请的真切与诚意,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辜负熊教授的好意,只好由父亲出面借了路费,应邀到了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当上了一名助理员。主要职务是管理数学系的图书、收发公文、代领文具、绘制图表等。这样,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听课。由于熊教授的安排与指导,华罗庚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也更加刻苦,常常自学到深夜。他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课程,用4个月的时间自学了英语,并能达到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水平。另外,他还自修了德文,特别是他听了研究生课程后,数学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他写的3篇论文,先后在国外数学杂志上发表,清华大学的教师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不久,在清华大学的教授会议上决定让他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人任清华大学的教师。可见,华罗庚的成才主要是由于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华罗庚在给中学生谈学习数学时说过:“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他还说:“我不轻视容易的问题,今天练习了容易的,明天碰到较难的也就容易了。我也不怕难的问题,我时刻准备着在必要时把一个问题算到底。我相信,只要辛勤劳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华罗庚就是这样刻苦学习,才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自学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

1936年熊庆来教授又推荐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华罗庚回到日本铁蹄下灾难深重的祖国,由熊庆来教授推荐当上了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当时的他年仅28岁。在西南联大期间,华罗庚的生活是清苦的。他们一家住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小村子中的两间小厢楼里,厢楼下是猪栏、牛圈,卫生环境可想而知。华罗庚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放上一个油盏,摘些破棉花做灯芯。为了节省菜油,芯子捻得小小的。晚上牛蹭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华罗庚虽然居住在这样的厢楼中,过着艰难的生活,但他还是勤奋努力,不断地耕耘,用3年时间写出了一部数学手稿,名为《堆垒素数论》,华罗庚写完《堆垒素数论》后,自然打算出版成书。于是他又把中文稿译成英文稿,并把中文稿寄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但是,中央研究院不但未能给予出版,还把手稿弄丢了。这对华罗庚是一个莫大的打击,3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怎么不使他心疼呢!后来,华罗庚把手头的一份《堆垒素数论》英文稿寄到当时苏联的维诺格拉托夫院士那里,终于由苏联把英文稿译成俄文稿出版了。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震动。新中国成立后《堆垒素数论》(俄文版)又被译成中文,在自己的祖国出版了。像《堆垒素数论》先在别国出版,后在国内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也属于罕见的现象。

篇3:坎坷骁将叶挺 传奇而悲壮的一生

记得我们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歌颂叶挺的文章,那个时候就对这位英雄崇拜不已,而他率领的新四军更被称为“铁军”,可想而知该是多么的坚韧和勇猛!后来我们又在课本上学了叶挺写的一首囚诗《囚歌》。它是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软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时创作的。目前这首诗仍然铭刻在这堵牢房的墙壁上。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喊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时至今日当我们朗诵这首诗的时候,仍然能感受到当年叶挺被关押的愤慨。这首《囚歌》表现了叶挺在这种完全没有自由的空间环境之下,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施压表现出的一种慷慨激昂的不屈之情,一种视死如归的军人作风!

“脱党”十五年,出狱后重新申请入党

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的赫赫战功,和《囚歌》的慷慨激昂使人们忽略了他长时期的苦闷,而他的苦闷宿命就在于“脱党”。

叶大鹰说:“我从小就一直反复问我父亲,为什么他们老一辈的人包括我爷爷在内的很多高官,会那么拼命地去跟着共产党。而且在追随共产党的过程中受尽了委屈和煎熬还要继续跟着。但是最近这些年来,不光是研究我爷爷的事情,还有我最近拍摄一些关于革命历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首先有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就是说国民党反动派当时所谓的这个中国的这种状态真是太糟糕了,那么任何一个他们这些所谓想、能够把劳苦大众解脱旧中国的有志之人,很多都会追随共产党。”1946年3月4号,叶挺终于获释,随即他就向中央发电告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幸的是4月8号刚刚参加完国共整军谈判的叶挺正准备到延安会馆工作,却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时年50岁。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等人。

叶大鹰说他曾经拍过《陈赓》,在搞剧本的时候陈赓的夫人傅涯给他讲了一个事情,说她当年没有见过叶挺,但飞机失事后,她就一直在哭,哭了三天三夜。叶大鹰就通过这样一位老人她的那种感觉,感受到可能叶挺在像她那样的女军人的心目当中,就有所谓革命者的偶像的成分,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叶挺于1924年入党,1928年因广州起义受苏共和王明李立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脱党。周恩来曾说,这件事情我们应该给他申冤。在新四军的几年叶挺也饱受王明路线压抑,出狱重新入党至1946年遇难,党内生活不足4年。而脱党却长达18年。这脱党的18年时间里大约有5年他在德国流亡,5年在澳门隐居,3年当新四军党外军长,5年被蒋介石囚禁。以上三个5年基本上都与中共没有联络。1946年3月4日,经中共中央多方努力,叶挺终于始获自由。他出狱后第二天就发电告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3月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电告叶挺批准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流亡国外生活艰苦,却是寻找自我的旅程

1927年广州起义,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两天后失败。随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掀起了白色恐怖,到处搜索起义领导人。叶挺化妆成盲人到了香港。当时广州起义的消息已震撼全世界,许多香港报刊业发表文章称颂这场起义。叶挺感到由衷地欣慰。但他没想到,在党的内部迎接他的不是鲜花,而是批评。由于广州起义较为短暂,又损失较大,很多人要求追究责任,结果叶挺受到不公正的处理,情绪一度十分低落。

1928年春接到党的通知,要他去苏联修养同时讨论广州起义的问题。这个消息自然给苦闷中的叶挺带来了希望。他立刻转到日本前往苏联。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充分肯定了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却没有给叶挺平反。与此同时,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领导人米夫听信了王明的谗言,对叶挺产生了偏见。随后,叶挺离开了莫斯科,开始了流亡西欧的生涯。对于此事,后来周恩来作了客观的评价:“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离开党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申冤。”

初到德国时,叶挺的生活很困难,除了靠翻译德文,他还到处找些零工做,以贴补家用。在那段日子里,他卖过青菜、水果,帮人摘过果子,还在柏林等地开过小吃店,主要卖油条、烧饼和粥。顾客多是住在附近的华工,但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伐名将。叶挺利用赚到的钱接济一些贫困的中国留学生和安老多病的华工,自己也买了一些德文书籍,其中光百科全书就有几十本。在此期间他还曾到法国短暂生活过一段时间。

1930年春,周恩来来到柏林,发现叶挺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与叶挺进行了促膝长谈,告诉他干革命不能考虑自我。周恩来的话对叶挺启发很大。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叶挺逐渐摆脱了失败的情绪,他认识到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人的荣辱同整个革命事业相比算不了什么。

当时,德国军队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为了研究德国军队,叶挺经常到图书馆等处翻阅报刊资料。他潜心钻研军事,希望回国后能派上用场。鉴于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他重点研究了军事工程学和军事化学。他不断做爆破试验,经常把家弄得一团糟。叶挺对军事的刻苦钻研赢得了德国人的敬佩。一位德国军事家还送给他一根特殊手杖以示鼓励,这根手杖可以当作长剑和手枪适用,深得叶挺喜爱。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而蒋介石对日本一味退让,却不断调兵“围剿”红军。国内形势的发展使得叶挺再也不能呆在国外了。但远居海外消息毕竟太少,也来得太慢。为此,他离开了德国来到澳门,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涯。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叶挺

1937年周恩来代表中共从抗日大局和中国共产党切身利益出发,改编红军游击队为抗日部队的建议,蒋介石出于国统区“安定”和借对日作战来消灭异己的考虑,同意改编。委任了陈诚举荐的叶挺为军长并批准了叶挺为提议的“新四军”番号。而蒋介石的前提是不能是共产党员担任军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叶挺在广州起义时就被开除出党,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共产党也是迫于无奈,便请叶挺出山担任了新四军军长。

从叶挺的角度来讲,因为要抗日所以他非常积极地,一腔热血的投入到这个有职无权的漩涡里去了。与其说叶挺当军长莫若说当军事外交官更为贴切。尽管叶挺带领着新四军挺进敌后收复失地、抗击日寇战果累累,自身也发展到十万多人,但相当长的时间内国民党依然按新四军初创时的一万多人编制发放军饷,并且经常拖欠。讨军饷这个令人头疼的历史重任就落到了叶挺这位有着特殊身份的军长身上了。

新四军的很多枪支是叶挺的夫人李秀文家的家当卖了换来的。叶挺为了组建新四军,整个的筹款都是他在国民党内部运用自己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得来的。叶挺是军人性格,他怎么能够接受嗟来之食呢?但新四军将士饥寒交迫弹尽粮绝,让他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一次次求见不愿见到的蒋介石,受尽冷落。为了抗日买枪,叶挺将夫人的陪嫁、岳父的养老金全都搭了进去,叶挺的举动也感动了部署,新四军华侨陈子谷要回泰国继承祖父遗产,叶挺即任命他当新四军军长秘书,派他去泰国募集抗战经费。然而亲日的抗战政府,怕惹火烧身对国内的抗日募捐统统压制。陈子谷冲破层层难关,筹得6万元捐款,最终还把他继承的20万元遗产也全都捐了出来。这才解决了新四军两个月的开销。

抗日战争中不乏像陈子谷这样的爱国华侨商人,但像叶挺这样的特殊军长却是独一无二的。他为抗日为新四军为国家所做的一切都被历史所见证。在这样特殊的新四军和抗日形势面前,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无奈和纠葛,受尽了内心的煎熬和挣扎。在新四军内部大事回避着叶挺,与中央的电报往来也不让他知道。正是因为他曾经脱党的尴尬身份和新四军的组成不仅有中共游击队还有国民党的常驻机构和暗藏间谍,中共中央也对他半信半疑。蒋介石暗中监视他是否“赤化”。军委新四军分会会议也不让他参加,军队作战中不让他放手指挥。三年军长四次辞呈,足以看出他深受的压抑和委屈。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慷慨气概。在突围战斗中叶挺拒绝随精兵先突围,却与战斗力弱的部队共患难,受命于危难之际。

1938年,叶挺亲率部队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得到了蒋介石的致电嘉奖。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之后入狱五年。

项英的有色眼镜

而叶挺与项英的矛盾归根结底就像陈毅在《1938年至1943年华中工作总结报告》中说的一句尖锐且贴切的话:“项英对叶挺军长不尊重,不信任,不让其独任军部工作,一直到包办战场指挥,强不知以为知。”项英不仅在军事上不尊重叶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对叶挺也是颇多微词的。

叶挺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性格极倔强的人。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不服从中央李立三和国际代表王明的压制,愤然脱党出走,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反应。叶挺的这一瑕疵,在他出任新四军军长前夕,几乎淹没了他过去的光荣和贡献。项英一看到叶挺就用有色眼镜看他:“他对党对革命还能忠诚吗?”“他能接受党的领导吗?”这些想法中共中央开始也有想过,可是经过面谈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党和中共中央已经对叶挺完全信任。可项英的思想一直没有转过弯来,一直把叶挺作为统战对象来看待。

新成果成立之后,1988年10月,叶挺被中央军委确定为我军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终于给这位未授衔的开国将士立以历史功勋。

篇4:名人的故事华罗庚妙算惊人的故事

名人的故事 华罗庚妙算惊人的故事

华罗庚从小就有天才的数学头脑,在学习中特别善于动脑筋,以后全凭自学,一步一步登上科学的高峰。他先后担任过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数学权威。

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华罗庚一生下来就被装进一个箩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箩筐。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华罗庚的数学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王维克。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他大声说:“是二十三。”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王老师说:“他答对了。”接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篇5:名人故事之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金坛人。

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

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

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十分重视和倡导把数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亲自组织和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一生勤奋耕耘,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着。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上一篇: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下一篇:台州学院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人员劳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