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2024-05-02

【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精选5篇)

篇1:【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红旗文摘--经济】

根据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在未来的施展空间有限

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处于上升趋势,原油、基本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天然气、水、电等公用产品的长期低价管制将实现市场化定价,土地和环境的硬性约束日益强化,决定了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快速增加。到2011年12月,广义货币(M2)余额已高达82万亿元,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88%,远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常为20%—80%)。多年来,利率偏低和基础货币超发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2010年开始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5.5%提升至21.5%的历史高位。由于存款准备金工具自身的缺陷,信贷持续紧缩引发民间借贷利率高企,30%至50%的年借贷利率成为普遍现象,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微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成本上升、借贷利率高企、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叠加使得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生存状况甚至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要艰难,引发不少企业资金链条断裂、老板“跑路”等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中枢将系统性上升,今后通过货币和信贷刺激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复存在。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货币政策总体上应该保持稳健,以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同时,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对中小微型企业采取微调的定向宽松政策,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二、扩内需、促消费——能力建设是关键

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欧美国家经济将增长乏力,中国外围出口市场需求将出现下滑。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投资需求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3.5%左右,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的贡献比重普遍占六成以上,而我国与此相反。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调,严重阻碍了我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内需不足一直制约着国民经济走向新的平衡。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能力建设非常重要。目前我们的困境是:一方面很多高端的内需我们缺乏提供能力、缺乏竞争力,中国的很多内需市场被外国产品垄断,比如高端设备、高端消费品,近期风靡全球的iphone就是典型代表,中国的内需被许多外国产品占领;另一方面许多中国富人跑到国外去刺激他国内需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产商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力。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既可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二五”时期,如果城镇化持续以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快速推进,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如果能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每年能使5%的农民工约1000万人实现市民化转变,使之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估计将使中国在2011—2015年期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上升约0.9—1.2个百分点,将释放出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和新兴服务需求。

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支撑是服务业。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要在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应调整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创新组织形式和服务措施,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要靠提高中低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结构,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实证测算表明,财政基本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将增加0.2个百分点。其中,增加社保和医疗支出的效果较为显著。当前,可积极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有序解决有条件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确保进城的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逐步实现同等待遇,建立起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

三、调结构、惠民生——财政政策大有可为

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中国经济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转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大规模增加有效供给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而这些恰恰是财政政策最能发挥其作用的领域。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基础和改善民生能力

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支出要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着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企业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偿等手段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薄弱环节,优化投资结构,并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的内生和自主增长基础。

二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大力提高政府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大力提高农村和弱势群体支出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比重。加快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建立起地方政府大宗、稳定的主体税源支柱,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均等化财力,着力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三是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力度,促进垄断行业和部门改革,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当前,央企税后利润上缴比例最高才15%,明显偏低,提高5—10个百分点有利于缩小行业垄断造成的贫富差距和增强中央财政提供民生支出的财力。因此,应提高央企利润上缴财政部的比例,扩大征收范围,加快向金融、部属国有企业推进利润收缴,真正实现“资产全民所有、收益为民所用”的原则。

2、加快税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在积极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同时,注重从制度上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问题,逐步消除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原来存在的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增值税收入所占份额将一下子升至50%以上,要进一步降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营业税税负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二是要加快推进资源税、碳税改革,建立起一个包括排放权交易、清洁发展、碳税、技术标准和管制在内的多元化减排体系,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尽快把资源税的覆盖范围扩大到煤炭、基本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现从价征收,适当提高5%至10%的资源税税率,形成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房产税的征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要加强房产税普及教育、增强共识,减少国民对房产税的误解和抵触。房产税的征收实行从量从价综合征收,健全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财产保护制度以及合理的财产评估、财产交易制度等,将短期调控和中长期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把握,作为收入调节的重要手段。

四是在税收优惠方面,要更多地为中小微企业、民间创业者提供良好税收环境。目前我国对小微型企业的税费优惠是阶段性的、碰到困难而出台的临时政策,缺乏长期的税收规划。要建立起进一步减少创新性企业、文化企业、“三农”及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中小企业税负的制度性安排,并长期依法执行。例如,应加快落实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促进食品价格稳定;加快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及促进环境保护的所得税优惠办法,等等。

3、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先进技术产品化和产业化的转换效率

目前,尽管我国财政科技总投入仅次于美、日,但成效有待提高。我国科研经费仅40%用于产业项目,新技术的产品转化率较低,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困难,科技和专利的转化率只有10%—15%,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因此,要优化投入结构,突出对这三大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投资效率。

一是“前移”财政投入,越接近产业化的成果越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应加强政府采购立法,落实政府支持性采购政策,加优先支持本国产品;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补助资金、低利息资金和政府风险投资对产业化项目成长期、创业期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同一个科研项目,越接近产业化,给予的资金总量和比例应越高,重点帮助企业完成产业化最艰难的路程。

二是加大对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信用担保、财政贴息、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创新基金、创业资助、税收减免、周转金贷款等方式加大企业科研支持,提高中小企业在科研经费分配中的比重。设立财政科技引导基金,对参与促进科技产业化的社会资金给予配套,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参与科技产业化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给予上述财政支持。

三是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建立问责机制。要加强经费管理的监督,大力加强对科研单位的审计。加大市场化和透明度运作,建立完善专家匿名评估体系,减少垄断,对科研资金的获得按照“谁的项目市场最认可、专家同行最认可,而不是行政权力最认可”的方式运作。改革一次性的、平均普惠式的投入模式,在科研、初试、中试、产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各阶段,每推进一个阶段,增加一部分投入。建立信用档案,越是以往产业化效率高的企业和机构,给予的财政支持越大。对于弄虚作假的企业和机构,建立黑名单并且公示,建立完善惩罚机制,把有限的资金配置到脚踏实地从事科研及其产业化的专家和企业。

篇2:【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下陆环保分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6号)和《黄石市审计局关于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的通知》(黄审财通【2014】46号)的要求,我分局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黄石市“五小”企业关闭、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政办函[2013]104号)文件要求,结合市政府和签订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内容,下陆区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开展“五小”企业关闭和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工作。现全区24家“五小”企业已全部关闭到位;30家重点污染源单位已经整治到位27家,各单位已经按照各自整治方案安装污水处理设施4套,污水在线监控装臵3套,应急或循环水池8座,烟粉尘治理设施8套,噪声治理设施1套,规范建设厂区物料储存库5座,实施雨污分流企业7家,基本确定关闭或搬迁企业9家,共投入资金近2800万元。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1.水污染防治计划。组织开展磁湖、大冶湖重点流域污染隐患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磁湖、大冶湖的基本情况,全面排查重点流域的环境安全隐患,彻底查清影响水质安全的违法排污企业等。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和风险源名录。坚决关闭取缔重点流域内所有直接向两湖排污口的排污口和与保护重点流域环境无关的违规新建建设项目,坚决消除影响重点水域水质安全的环境污染和隐患等。

2.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十二五”期间,下陆区对八个村进行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修建和整治村庄道路、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推动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性污染,积极开展和推广土壤污染防治工程。以治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水和粪便为主,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以上治理工程的实施,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环境意识得到提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生态行为得到强化,形成公众参与机制。目前,八个村庄的整治正在进行。

3.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进展情况。目前,下陆区已完成“五小”企业关闭2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完成整治27家,正在整改3家。

4.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情况。我分局在审批项目时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验收的规定;在新、扩、改建项目时,坚持环保设施配套,采用物耗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并有可行治理方案的清洁工艺;在服务企业、发展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积极推进污染的集中控制,提高治理投资效益和污染防治能力;坚持引导和限制的原则,积极防治出现新的污染;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减少向环境排污;在吸引外商投资、引进产品和项目时,要注意引进高、新、尖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意识淡薄。今年我区关闭“五小”企业24家,将30家企业纳入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环保规范化管理,逐步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粉尘、污水等问题。但是部分企业法人以效益不好、资金短缺为借口,迟迟不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将环保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当作额外经济负担,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个别涉水企业由于法人存在侥幸心理,规避环境监管,追逐利益最大化,使得污染防治设施运转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果不标达。

(二)执法环境不理想。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与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性不相适应。我区对于企业违法一般处以1到5万元经济处罚,相对企业因环境违法所得利益微乎其微,难以发挥应有震慑作用,难以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有的环境标准尚未制定,有的虽有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够,缺乏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机制,导致一些愿意参加的群众不能全面参与环境执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质量。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环保治理经费经常捉襟见肘,仪器设备严重滞后于形势需要,造成很多污染程度、种类、数据无法确定,以致环境执法难度加大。目前我区无监测站,不能及时获取断面监测、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以及重点区域污染状况信息,错失了及时有效处臵时效;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区乃至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不易把握,信息不灵;全区没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居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序排放状态。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打算

根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内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分局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克服困难,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适应现代开放型、法制型经济基础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序、合法地进行。下陆区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工业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司法保障和行政执法,发挥好环境保护法庭的作用,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环境监督有章可循,使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得到及时、公开、公正、严厉的惩处,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性宣传,及时报道和表扬环境保护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为环保工作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充分运用税收、信贷、折旧等经济手段,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订、完善并落实各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要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吸引高水平的环保技术咨询、中介和投资公司进区,提供社会专业的环保服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增加环保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

篇3:【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关键词:跟踪审计,问题表现,贯彻落实

一、总体评述表现

在审计署发布的今年7月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 重点审计了财政存量资金、闲置土地盘活、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中央政策落实及简政放权等方面的情况, 抽查了451个单位、229个项目, 涉及中央财政资金981.83亿元。从审计情况看, 有关部门和地区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土地等方面力度还不够, 有的政策措施落实和简政放权不到位, 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缓慢。如部分中央部门和地区存在资金沉淀和土地闲置问题, 22个省及两个部门存在此类问题, 涉及资金564.47亿元。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客观因素的影响, 但究其本质, 还是主观原因占大头。一些措施于自身没有利益可言, 反而要承担风险、费时费力、得罪既得利益者, 于是政策执行者就患上了“选择性拖延症”。或者是水平有限、能力不足, 面对庞大的项目不知从何入手, 只能等待观望。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导致了政策、资金”原地转圈”, 落不到实处。

二、跟踪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 闲置土地总面积较多

尽管中央政府已经三令五申要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 但在7月份的“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却依然发现大量土地被闲置。例如审计发现22个省及2个部门存在土地闲置问题, 涉及总面积约3.6万公顷, 其中安徽省闲置土地面积最大, 为1.66万公顷。

造成土地闲置的原因主要有企业原因和政府原因。一般认为土地闲置是因为企业通过囤地推高房价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实际上根据官方说法, 50%以上的土地闲置是政府原因所导致的。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不利, 缺乏良好的拆迁方案, 资金不到位以及乱作为和不作为等原因, 都可能导致土地闲置。

(二) 中央政策措施落实不力

审计发现, 10个地区、部门存在落实中央政策不到位的问题, 其中山西、湖北、安徽、贵州、宁夏5个省份6.83亿元支农再贷款资金流向煤炭开采、房屋建设等非涉农领域。

1、未及时细化相关政策、制定配套措施, 影响政策措施的落实。

如民政部未根据国务院相关要求按时出台慈善组织及社会捐赠等3项具体措施;黑龙江由于省发展改革委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两家主管部门意见不一, 未按时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2、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

如福建出台的财政资金扶持办法不利于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陕西、河北的个别金融机构通过“以贷转存”等方式变相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费用;江苏个别企业融资被增加了存单质押、年中年底存款等多项附加条件。

3、推动企业信用公开、“三个一”通关便利等措施力度不够。

今年上半年长春海关、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一次申报”进口数量占全部进口申报数量的比例分别仅为5.05%和3.7%。

(三) 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缓慢

审计发现, 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缓慢, 有18个项目推进慢的问题较为突出, 涉及项目投资502.73亿元。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1、前期论证不充分, 规划缺乏科学性与全局性。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实施的深圳市民田输变电工程等7个项目总投资22.64亿元, 分别应于2010年和2012年6月完工。截至2015年6月底, 受选址变更等影响, 实际仅完成投资7.2亿元, 完成率32%, 导致11家单位用电报装需求无法满足, 影响投入使用。

2、部门间工作缺乏统筹, 影响项目顺利推进。

如2013年8月,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投资185.15亿元, 建设期为2013年至2018年。因市政府的资本金不到位, 该项目于2014年9月暂停施工, 直至2015年5月才复工。截至6月底, 市财政局仅拨付项目资本金4524.9万元, 工程实际仅完成投资1.54亿元 (占总投资的0.83%) , 建设进展迟缓。

(四) 存量资金沉淀严重, 未及时盘活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当前财政管理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今年年初,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 是用足用活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举措。审计发现, 财政存量资金沉淀严重:一是2个中央部门财政存量资金收回不完整;二是16个地区财政专户结存的财政存量资金未及时盘活, 部分中央专项资金未及时分配下达, 形成财政资金结存。

22个省和两个中央部门的564.47亿元资金趴在账上不发挥效益, 其中有10个省收回的存量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 甚至形成二次沉淀, 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尽管中央政府已经三令五申要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 但在审计署7月所做的“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却依然发现了巨额资金沉淀的问题。陕西等省违规将国库资金70.82亿元转入专户存放, 至6月底尚有16.3亿元未支出。之所以产生大规模财政存量资金, 除了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专款专用类资金沉淀较多之外, 预算执行困难或不及时也是重要原因。

三、切实推动跟踪审计结果落地生根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破除“中梗阻”, 让中央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显得尤为重要。7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 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 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对闲置土地处置不力的收回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此次跟踪审计将财政存量资金和闲置土地盘活情况作为重点关注内容, 就是推动跟踪审计结果落地生根的具体举措。

1、发挥监督合力, 确保审计监督效果实现。如在今年6月国务院组织的全国第二次大督查中, 将2015年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列为督查的重点事项, 由国务院督查组亲自进行现场督查, 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核查问责。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合力, 推动问题整改, 促进审计建议落实。

2、加大检查力度, 强化追责问责机制。加大对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检查力度, 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及时整改, 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通报。督促相关部门和地区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对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措施中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 要严肃追究责任。

3、持续公开跟踪审计结果。各部门、地区应建立任务清单制度, 进一步加大跟踪审计力度, 及时研究解决政策措施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上报审计结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 采取多种宣传形式, 反映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措施中的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 对改革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积极宣传;对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的问题深度曝光,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4、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健全常态化督查机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各类问题建立台账, 明确时限, 严格问责, 推动整改。同时要加强督查结果运用, 把突出问题整改与领导干部的考核和监督结合起来。

结语: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 已经在审计中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走过场、做表面功夫, 不作为、慢作为,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的不良风气, 让一些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项目效果打了折扣。跟踪审计结果的公开使有关地方和部门能够切实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使中央的“好政策”取得“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志军.国家政策跟踪审计质量提升问题探微[J].新经济, 2015, 14:101.

[2]丁时勇, 朋薇, 陈永康, 吕炜.政策跟踪审计的特点与内容界定[J].审计月刊, 2013, 03:8-10.

[3]纪瑾.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策略浅探[N].中国审计报, 2015-02-27002.

[4]张羽非.关于深入开展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的探析[J].财经界, 2014, 07:253-254.

篇4:【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一、自检自查情况

我局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涉及的重大水利工程、人饮项目和税费、价格等改革措施等3个方面内容开展了自检自查,各个方面工作均得到了有效落实。

(一)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今明两年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情况,“十三五”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论证情况。

1.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顺利推进。一是继实施完成三块石、鱼洞2座中型水库和银川等7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后,在国家和省、市各级的关心、支持、帮助下,6月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云发改农经〔〕1169号文件批准红谷田水库立项。205月XX省水利厅、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云水〔〕62号文批准建设。审批概算总投资35727.79万元,工期46个月。该工程于2014年11月25日开工建设红谷田水库,截止20**年6月15日累计筹措资金9720万元,完成投资14150万元。完成修建进场道路10.29千米,修建临时道路7.4千米;架设10千伏专用输电线11.81千米,以及库内输电线路拆改4.5千米,移动、电信通信线拆改10.8千米;完成枢纽区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开挖衬砌导流输水隧洞1040.644米;开挖大坝左、右岸坡及坝肩基础。完成溢洪道引渠道、控制段基础开挖、衬砌及边坡处理;完成淹没区、枢纽、进场永久公路、石料场、土料场征占地处理1697.944亩。移民搬迁安置71户,总人口272人。二是实施善洲水库建设。工程总投资6924.93万元,2014年10月29日XX县善洲水库工程建设监理部主持召开了工地第一次会议,并发布开工令,11月5日枢纽工程开工,11月15日南北干渠开工。截止20**年5月底,善洲水库工程烟草援建项目南干渠平台开挖完成11千米(完成77%),渠道支砌完成1.1千米(完成8%);北干渠平台开挖完成9.5千米(完成100%),渠道支砌3千米(31%);枢纽工程输水隧洞115米(完成44%);大坝右岸结合槽开挖完成,并通过验收,正在进行压浆盖板砼浇筑。完成总投资2432.66万元。三是实施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4年下半年至今实施的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共有16座,为20第二批10座重点浪坝沟、大落坑、水长、半山、宏图、干塘子、甸头、黄草坝、阿河箐、中寨水库,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2496.35万元。2014年第一批一般6座为栗子园、石窝铺、大龙洞、东方红、石门坎、小山凹水库,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901.1万元。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内容主要有:大坝上、下游护坡、坝顶整治及排水棱体加固;坝基、坝体及两坝肩防渗处理;新建启闭闸室及拉杆道,更换金属闸门及启闭设备;新建输水隧洞或输水涵洞加固处理;新建或扩建溢洪道工程;新建管理用房,完善大坝监测设施。1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后,年供水量可达425万立方米,恢复防洪库容142.4万立方米,恢复兴利库容545.57万立方米,恢复灌溉面积2.6万亩,保障项目区0.51万人的供水需求。保护耕地1.58万亩,保护人口4.78万人,同时对下游的公路、电力线路、通信电路等起到有效的防洪保护作用。

2.重大水利建设前期有序开展。一是旧寨小(一)水库总库容211.3万立方米,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17405.25万元,20**年6月13日,省发改委对《旧寨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复核,预计年内采取BT模式开工建设。二是XX箐小(一)型水库,设计总库容349.8万立方米,工程估算总投资14950万元,目前,完成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外业测量和地质勘探工作,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三是岚峰小(一)型水库,设计总库容80.55万立方米,概算总投资2755.17万元,初步设计报告已批复,目前,开展施工阶段的前期工作。四是芭拉地小(一)型水库,设计总库容29.10万立方米,概算总投资为1791.17万元,目前,初步设计报告已批复。五是金星小(二)型水库,设计总库容20.52万立方米,估算总投资2562.56万元,项目初设已经市水利局组织评审批复;六是岔河底小(一)型水库,设计总库容150万方米,估算总投资2562.56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列入烟草项目计划,初设已通过市级评审,待国家烟草总局审查,预计明年可开工建设。同时,为顺利推进城镇上山工作,加快水利基础设建设,在县城以东规划新寺等、朝阳2座小(一)型水库,现正在开展可研工作,其中朝阳水库建设已列入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工程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总之,为彻底解决全县工程性缺水问题,2014年,依据《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和《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小型水库建设规划》上报省水利厅,规划至2030年,新建小型水库39座,其中:小(一)型17座,小(二)型水库22座。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www.kubiwu.com/book/4953.html

(二)20**年农村饮水安全投资安排和工程实施情况。

20**年全县计划解决25000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估算投资1325.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60.00万元,省级投资132.5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32.50万元。《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已由市水利局会同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评审通过,20**年6月8日,通过省级审核。目前,正在进行单件工程的实施方案设计及优化,和其他前期准备工作,待20**年投资计划及资金下达后即可开工建设。

(三)统筹使用税费、价格等改革措施促进节水增效,加强终端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等进展情况。

为切实发挥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确保县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有明显提高,我县在上级加大水利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县级财政在水利上的投入,探索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至今,从县财政拨入项目前期费、项目配套等资金6184万元(其中:11万元,2013年2397万元,2014年1676万元)。从土地出让收入全额计提5%的水利建设资金1257.58万元(其中:年498.98万元,2013年472.8万元,2014年285.8万元),2012年、2013年按比例上缴中央、省、市级财政517万元,2014年计提金额229.68万元尚未上缴,2012年、2013年县级财政留存194.36万元,2013年安排148万元用于解决XX县清水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资金缺口。2014年预计安排611万元,主要用于以水源工程为重点的“6项工程”建设、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农村水利改革和水利自身能力建设。2014年以来完成水资源费征收173.08万元,按国家规定的地方返还比例,由县财政全额返回、水资源费42.84万元,用于我县的各项水利建设,对落实水利工程配套资金,加强水资源开发、管理、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通过自检自查,我局能够严格按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一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需要进一步跟进落实;二是地方财力不足,对部份重点水利工程配套不足,严重制约各项工程的开展。

三、下一步打算

篇5:【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区水利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一、主要做法、措施及取得成效。

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区被列入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我区成立了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总指挥,分管区长任副指挥,区委农办、区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开局、国土局、农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项

目资金整合等工作,为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同时,先后制定完善了《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规范运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区重点县项目对镇、镇、镇约2万亩农田进行综合治理,新建排涝泵站7座、灌溉泵站12座、圩口闸25座,修建防渗渠16公里,配套建筑物32座。工程建设总投资3430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2400万元,区财政配套1030万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通过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区可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恢复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万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75万元,不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发挥巨大的防灾减

灾效益。

我区2014重点县项目,实施便区、片区2个项目片。基本完成镇境内富民居委会、新桥、北李、新陈等村,镇境内新园、桂英、塘西、坞港、曙阳、新民等村闸站工程配套;病险闸站的更新改造;农田灌溉设施配套;重点实施镇境内村和镇境内艳阳、桂英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3万亩。兴建4m3/s排涝站5座1500kw、2m3/s排涝站2座200kw、6m3/s排灌站1座500kw、4m3/s排灌站1座200kw、14吋灌溉站1座、12吋灌溉站6座、4m防洪闸18座、φ100涵洞一座;防渗渠15公里、配套建筑物30座;高效节水灌溉1000亩。项目按照省市要求,已将实施计划报送至省财政厅、水利厅。

2、河道疏浚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功能、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拆坝建桥、方便群众、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农村河道轮浚

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的部署要求,我区在编制了《区-2015年河道轮浚规划》,2014年河道疏浚项目重点疏浚镇、镇县乡河道8条、70公里、120万方,整治全区村庄河塘35个村、60万方。目前,工程完成建设总量的98。本次规划河道经疏浚后,河道引排能力将得到显著加强,新增排涝能力立方米/秒,新增排涝面积平方公里,防洪排涝效益达700多万元;新增引水能力112立方米/秒,河道蓄水能力增加264万方,改善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增通航效益达100多万元,总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省市统一要求,我局联合区发改委、卫生局等部门,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进行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在全面掌握全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水量、保证率和方便程度的基础上,编制了《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制了《区“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区农

村饮水安全工程分三期实施:基本解决南洋、青墩、新兴、永丰、伍佑、步凤、便仓等7个镇78个村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项目投资预算3756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2574万元,区、镇财政配套和受益群众自筹资金1182万元。我区主要解决盐东、黄尖等镇27个村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3242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2116万元,区、镇配套资金1126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解决便仓、新兴2镇万饮水不安全人口,工程总投资80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548万元,区、镇配套资金260万元。工程于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根据市人大“饮水安全盐阜行”活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区于底全面启动实施城乡联网供水工程。工程于10月开工建设,底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约亿元,铺设镇通村、村到户各类输水管约2800公里,工程已具备接通市自来管网要求。同时,我区已于今年6月上旬成立了区金大地水务有限

公司,并与汇津水务公司签订了供水协议,汇津水务公司已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的青墩增压站进行了调试,南洋镇于7月15日上午接通了市汇津水务公司的自来水。其他镇将陆续进行对接。

4、饮用水源保护。为进一步加大《省通榆河污染防治条例》贯彻落实力度,确保通榆河饮用水源安全,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市区通榆河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23个职能部门及单位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了《通榆河段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对通榆河段堤防管理范围内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55个生产经营项目开展综合整治,截止目前,已清理砂石建材场4处、畜禽养殖场2处、违章建筑14处。同时,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通榆河水面及沿线平交河道水上漂浮物拦截和清除的工作方

案》,对通榆河水面及沿线所有平交河道水上浮莲、绿萍、垃圾等各类漂浮物实施拦截,并就地清除,禁止各类漂浮物进入通榆河河道。通过集中清理整治,使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全部关闭、拆除或搬迁到位,努力把通榆河段打造成一条环境优美、水源清洁的绿色生态长廊。

5、“十三五”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根据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区在《区现代化规划》及《区“十三五”调研报告》中,将新洋港整治工程列入到“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工程。疏浚新洋港串场河至大新河段,提高新洋港腹部地区防洪除涝能力。紧抓沿海开发机遇,下迁新洋港闸,拓浚新老闸之间港道,提高新洋港地区自排入海能力,与新洋港腹部地区整治相呼应,实现新洋港一线全面治理。目前项目处于科研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症结 一是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重建轻管思想比较严

重,部分闸站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河道疏于管理。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工业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工厂企业废水处理不到位,技改投入不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业面污染十分严重,秸秆、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投河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水体富营养化。二是机制不健全。全区没有真正设臵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管护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持久高效的管护措施没有形成。同时,水环境执法难,没有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城乡联网供水实施后,各镇的小水厂处臵以及成立各镇供水机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三是投入不足。全区出台了河道长效管护办法,按每公里元对交通要道沿线公里范围内河道进行管护,面上落实 各地负责,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满足长效管护要求的主要为交通要道沿线河道和部分县级河道,整体管护率只有30。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一是健全管护体制。进一步落实《市区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拓展多方筹集资金渠道,使各乡镇真正达到每亩耕地15元管护经费的标准,落实一村一名水管员。统筹兼顾,对所有河道实施管护统一标准,提高管护水平,满足所有水利工程管护要求。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进一步探索政府和全社会联合办水利的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及投资回报机制,调动民间、金融等其他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的发展,并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三是加大争项引资力度。积极抢抓水利发展机遇,认真做好水利建设项目的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6楼】更加积极运用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相关文章:

6楼整改04-26

6楼整改范文05-15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05-03

6#楼节能验收自评报告04-20

2楼主体结构验收报告04-18

框架剪力墙结构楼范本01-10

5楼主体结构验收情况说明04-13

扑克搭楼趣味结构设计大赛策划书04-23

用更加更加来造句04-20

让演讲更加精彩04-15

上一篇:水葫芦自传作文1075字下一篇:路灯照明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