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训练小结

2024-04-25

嗓音训练小结(通用8篇)

篇1:嗓音训练小结

人生哪怕再苦再不顺,只要健康,能吃,爱美,知足,肯为生活去尽努力,不跟自己赌气,就肯定会开心一辈子

我这里有个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试一下。

你应该看过纤夫拉纤吧,他们在每一次用力,每一次前进一步的时候,嘴里会不自主的发出声音,类似于“嘿—呵—嘿—呵—嘿—呵—嘿—呵—嘿—呵„„”。你可以每天练习发这样简单的两个音,注意要连贯,气息要均匀,位置要沉、要低,音调尽量用你自己音域里最低的音,在练习的时候如果你发现每次发声的时候你的胃腹部也在跟着用劲,一下一下的振动,而且若是在一个空间里能产生比较大的回声,那么就是找对方法和位置了。每天这样至少练习20分钟,渐渐的你会发现这样的声音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共鸣,我们老师称之为“顶声”,这样可以找到每个人都有的“黄金发声区”。这个区域每个人都有,只是很少人找到它,利用它,发展它。我们一般人平时说话基本上都用喉音,而不须太多的共鸣,而那些比如舞台上的话剧演员他们都是经过多年的练功,发声,他们的说话习惯已经和一般人不太一样了,声音往往传得都特别远,有深度,有空间感,渗透里更强。只要找到这个“黄金发生区”,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的音色都会比较动人,因为这里的气沉,稳,发展空间大,不尖,不漂,杂质少,干净利落,音色淳。如果你能找到你自己的“黄金发声区”,我想就应该可以改变你的现状了。

一、嗓音训练的原则

1、循序渐进。嗓音训练是技能训练,它不同于知识的传授,知识理解就掌握了,而嗓音训练要求肌肉要记住正确的位置,并且要熟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所以要由浅入深,坚持训练才会有成效。只是知道如何正确用嗓是没有用的。

2、聆听反馈。由于自己感觉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声音是有差别的。所以,嗓音训练不能跟着感觉走,要有录音机,自己要录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

3、语言不同于歌唱。虽然同属嗓音艺术,歌唱发声和语言发声在功能和要求方面都是不同的,声乐要求艺术的张力,要求传情达意,纵观历史,一个伟大的歌唱家,很难成为一个语言大师。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嗓音训练的终点还没有达到音乐学院入学的起点。而很多美声歌唱家,说起话来嗓音并不好听。

二、嗓音训练的内容

嗓音的训练有三个境界:准、健、美。

1、所谓“准”是指语音的品质,也就是语音要准确。语音是说话的工具,在语音的运用上人们通常要求口齿要清晰、伶俐。口齿清晰是指音节连读时互不粘连,口齿伶俐是指拗口的音节连读时发音器官反应敏捷不结巴。

2、所谓“健”是指健康,也就是健康用嗓。嗓音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病变,不出现嘶哑、红肿、发炎、失声等症状。能够健康、响亮、持久的发音。

3、所谓“美”就是声音要有美感。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人们也将声音列入审美的范畴。表达者想通过自己的嗓音给受众以怎样的感受,那么自己首先要有怎样的感受,自己没有美感是无法给予他人美感的。有了美感又如何通过自己的嗓音准确外化出来传递给受众,让受众也感到同样的“美”,这就需要准确“表达”的训练了。在感受的交流上,人们追求“真实、自然、生动”,在表达上人们追求“到位的表达”。

三、嗓音训练的方法

通常我们从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吐字归音等几个方面对嗓音进行训练。

1、口部肌肉训练

A、口部张合练习:张嘴像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

B、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C、双唇练习: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

D、舌头练习: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2、气息控制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

A、胸腹联合呼吸法是在工作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方式有两种:慢吸慢呼,快吸慢呼。

B、强控制练习: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

C、弱控制练习:吸气深呼气匀;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把握“深、通、匀、活”四字方针,注意气息和内容的结合。

3、共鸣控制训练

A、口腔共鸣:就是要在发声的时候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音泄露。

B、鼻腔共鸣:鼻腔共鸣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标准的鼻辅音m,n和ng就是这样发声的。

C、胸腔共鸣: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更浑厚、宽广。

在练习时吸气深、呼气匀;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4、吐字归音训练

普通话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也可叫做字头、字颈、字腹、字尾、字神。吐字归音是要从张嘴、运气、吐气、发声、保持、延续到收尾的一系列控制,是字音清晰圆润,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吐字归音的训练可以针对自身语音的不足找一些古诗词和绕口令进行训练。

四、嗓音的美化

1、消除闷暗的音色。

闷暗的音色主要是口腔肌肉松散,牙关不开造成的,让人听了感觉没有共鸣,有声无字。

训练方法:加强21个声母的重点练习,同时与开、齐、合、撮四呼结合起来练习,全面锻炼口腔

2、消除鼻音音色

鼻音音色听上去暗淡、枯涩,象感冒声,鼻子堵塞。这是口腔开度不够,软腭无力塌下,舌中部抬起使部分气流进入鼻腔,从而失去了部分口腔共鸣造成的。训练方法:

A、关闭鼻腔通路,用半哈欠的感觉将软腭提起,放松舌根、牙关,让后声腔的开度加大;

B、用上述感觉发六个单元音的延长音,发音总趋势是下行的感觉;

3、消除喉音音色

喉音音色让人听起来生硬、沉重、弹性差。造成喉音的原因主要是:气息短浅,上胸部紧张,舌根用力,后声腔开得过大。喉音重嗓子容易疲劳。

训练方法:

A、舌头活动要沿着舌尖及舌的中部,注意放松喉咙;

B、体会“半打哈欠“的感觉,这时候是喉咙、舌根、下腭放松的感觉;

C、加强唇舌的练习。

五、嗓音保护的方法

1、坚持锻炼身体,游泳和长跑是最有效的方法,使用正确的方法坚持练声,循序渐进;

2、练声之前(尤其晨练)应注意活动身体,使大脑神经系统处于清醒状态。练声时,声音由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弱到强,由高到低,避免一开始就大喊大叫损伤声带;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

4、生病尤其感冒的时候,尽量少用嗓,此时声带黏膜增厚,容易产生病变;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暴食暴饮或过热、过冷、过于刺激的食品和饮料。特别要注意用声前抽烟、喝酒、吃辣椒、大葱、大蒜、芥末以及过于油腻的油饼、油条、大肥肉、红烧肉等等会使声带黏膜干燥、充血、肥厚、粗糙、干涩、生痰、发粘、混浊、嗓子拉不开栓、不利索、不脆亮。天热时,用声之后马上吃冷饮及过于刺激的食品,图一时痛快也会损坏声带。

6、男士尽量不抽烟、不饮烈性酒,女士经期时停声,注意休息。

7、坚持用淡盐水漱口,可以有效预防炎症、保护嗓子。

篇2:嗓音训练小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低沉嗓音演说的训练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你有没有想过用圆润低沉的声音说话?许多电台播音员、声音艺术家和公众演讲者都使用这种声音,因为它不仅可以获得关注,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温和的威信。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你有没有想过用圆润低沉的声音说话?许多电台播音员、声音艺术家和公众演讲者都使用这种声音,因为它不仅可以获得关注,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温和的威信。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如果你是男性,你可能对这一信息感兴趣:一些女性往往下意识地认为有低沉声音的人不仅更权威,也更具吸引力、更健康、有力量。如果你嗓门高,如果你只是想为了表演好一个声音主导的角色,扩展自己声音的深度和范围,在你的声音范围内这都是可能的。不管是什么原因,用很自然的低沉声音讲话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吃力。按照本文中的步骤,训练你自己的声音吧。

方法一、发现你现在听起来如何。

1:倾听你自己,以更好地了解你的声音。清楚了解自己声音的音调将帮助你控制音量,并有意识地转变成更深沉的声音。你可以在镜子前自言自语并注意聆听,你可以在电脑、便携式录音设备如磁带录音机上录下你的声音,并播放。某些设备的音效更好,所以要找到质量好的记录和重放设备。小对讲机不能再现低音,不能作为低音录制设备的参考......一定要

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记录你的声音,避免其他声音或说话声的干扰。

把手环在耳朵后面,试验时可以帮助听到自己的声音。

私下里尝试贴近一个角落,可以近到 10 厘米的距离,以得到更好的声音效果与反馈,也能在自然发声和声音变化练习中,听得更清楚。

2:在注意你的语调时享受乐趣。它是不是太空、太薄、太高、太刺耳或有点嘀嘀咕咕?它是不是有点低沉,但还不够?当然,听起来像是赛事播音员就很奇怪了;所以要尽可能自然!

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对于女高音和男高音来说,自然会更具挑战性,但它不是不可能,只是有所不同。想想有沙哑(高音或低音)声音的演员,如劳伦?巴考尔、安妮?班克罗夫特、凯特?布兰切特和珍妮佛?贝勒斯的音调,她们都是有深沉声音的女性的例子。

方法二、提高你改变声调的能力。

1:放松你的喉咙。当你尝试用不同的低于通常的声音说话时,你的声音劈裂的可能性比较小。一定要尽可能地放松你的喉咙,这样才不会拧紧或绷紧你的声音(这听起来焦虑或愤怒)。

滋润你的发音部位(也就是喉部),通过偶尔制造一些额外的唾液,并吞咽下去,让喉部保持发音清晰。

2:练习前喝温水或温淡茶。温暖的茶或清水将帮助放松喉部肌肉。而喝冷水会使声带拉紧(如果你喜欢,它可以帮助你练习更高的声音)。

3:自然呼吸。尽量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你的肺,提高对呼吸的控制,从隔膜开始呼吸。避免使用短而浅的呼吸(绝对要避免换气过度)。

你的姿势很重要,它可以帮你在说话时发出好的声音。良好的姿势站立,打开隔膜,让空气有更大的空间自由移动,这有助于让你说得更清楚。在镜子前面检查姿势是否可以还是需要改进。用平时的声音和想要的低沉声音说话,观察自己,看看你是否可以通过改善姿势来改善声音。

方法三、训练低沉的声音。

1:很自然地张开你的嘴,正常说话。不要撅嘴、嘟嘴或把嘴唇或脸颊摆出别的形状(除非你想发出奇怪的声音)。

尽你所能避免用喉音(吼)说话,嘎嘎声或刺耳(粗)的声音说话。做任何这些声音会损害你的声音;然而,如果这些声音在你努力去除后听起来仍然存在,你可能是患有某种类型的永久性并发症,如咽喉炎、因为看比赛时尖叫得太厉害造成的喉咙损伤、疤痕、甚至癌前息肉。要是长时间有一个刺耳的声音,看医生是谨慎之举,因为它很可能是潜在严重疾病的一个症状。

避免完全或大部分用鼻音。例如,在你的鼻腔通道里发出的嗡嗡声(臭名昭着的威利?尼尔森,国家的声音)。用更多的鼻音(不那么丰满)或更少的鼻音(更丰满的)坚持说话,因为你必须发现并且决定你想要怎样的声音——把它当做一个习惯,或你的“新的正常音”。

避免使用过于空洞、柔软、光滑、太多中空共振或回声般的声音,也就是可以在胸部“感受到”(称为胸声)的声音。只有当你想要一个完全覆盖的、没有鼻音的“呜呜”的声音(男中音(男性)/女低音(女性))时再使用这种声音。

2:培养你的低音,在低声部得到更多的音量。

从喉咙深处发出哼哼的声音,嘴唇和下巴朝下对着你的胸部,这可以让

声音更温润。

边哼着,边慢慢抬起你的下巴,然后直接从哼哼的声音开始发声,这听起来像是低沉的声音。

添加愉快又少量的鼻音,以获得一个更强大的声音。

在较低和较高的声音上,加上更多和更少的鼻音,更多和更少的胸音,常用声音也要试一试,这可以使你学会控制声音调节。这是非常相似于练习音乐音调,只是不用“唱歌”的发声;即,你实际上并没有唱歌。

3:练习你说话的声音。学习说话,这样可以让你在自己面前听到你的声音。在学习这个时,不要把你的胃包括进来。从你的隔膜处开始呼吸;你不仅应该在你的胸部感到呼吸,而且空气好像移动到你的上腹部、腹部,再从胸部推下来,远离你的身体。

故意地说。放慢发出音节的声音,以有意不再回到你以前习惯使用的较高的音调。

方法四、检查并维护你的发声过程。

1:用一个好的麦克风记录你的新声音。它的扬声器或耳机(低音分辨率要好)要足够好,才能识别到你的声音。检查录音,了解在与其他人交谈时你的声音,比较你的新的声音,看看有他人在场时,你的声音是否自然。

注:如果录音里,别人听起来像自己的声音,那就假设你听到的跟自己原本的声音也很像,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努力吧!

2:步步地练习变化。避免过度严厉或努力改变你的声音,以防止使声带变得紧张。在开始的时候,只有在很短的时间内练习声音,也就比你正常的音调降半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心地降低你的音调,给自己额外的时间。

3:用更深沉的声音做实验。努力吧。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要多次练习,不只是一点点尝试。享受乐趣,试试和家人朋友用低沉的声音对话,看看他们如何反应(他们更容易原谅你)。试试发出滑稽的声音和奇怪的声调,来学习更好的控制。要达到的目标是,让你自己喜欢自己的声音。

尽可能自然。如果你的声音和你喜欢的不一样,即使在大量练习后也是,别不好意思。

如何控制说话的语速:

1、语气不同,说话的效果大不一样

(1)不卑不亢

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哀求他

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有股盛气凌人架势

(2)语言要委婉

如果在你的销售用语中,讲究言辞的委婉,善于运用“我”来代替“你”,尤其是在提出请示和表示反感的时候,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你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

2、嗓音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效果的关键

嗓音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效果的关键,善于运用嗓音的销售员,说话显得精力充沛,富有吸引力。

(1)语调

语调能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内心世界,表露其情感和态度。

(2)节奏

语言的节奏,大致可以分为高亢型、低沉型、凌重型、轻快型、紧张型、舒缓型,若能有效的掌握,便能起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3)发音

准确恰当的发音,将有助于你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你心想事成。

(4)音量

我们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也有其范围,你可以试着发出各种音量大小不同的声音,并仔细听听,找到一种最为合适的声音。

(5)情感

当你讲话时,你的发音、音调、音量、情绪、表情同你说好的内容一样,会极大地带动和感染你的听众。

3、要想打动对方,声音必须有感染力

(1)吐字要清晰

作为销售员,发音一定要标准,吐字一定要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含糊不清,普通话的流利和标准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销售员声音的感染力。

(2)语言要流畅

语言流畅也可以很好地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同时也获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让人相信你的能力。

(3)声音要洪亮

语音洪亮就可以让顾客充分感染你的情绪,增加对你个人的信任,并能够对你的产品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也能产生一种想听下去的愿望。

(4)语速要适中

4、高低轻重有讲究,熟练控制说话的语调

在与对方接触的过程中,要学会控制语调,尽量做到不说则已,要说就要说得活灵活现。

5、说话快慢有艺术,把握好说话的节奏

(1)应该熟悉讲话的主题

(2)发音要准确

(3)注意讲话速度

(4)注意对对方的应对速度

(5)迅速的讲话也能提高流利速度

6、别把话一起说完,恰当地运运用停顿

(1)准确判断对方的反应

(2)恰当的运用停顿

运用停顿在交谈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具体运用停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这就需要销售员根据具体的情况去进行具体的分析,去揣摩应该在什么时候停顿。

篇3:浅谈如何保护训练好嗓音

古今关于声乐技术训练的论著有很多, 本人仅就演唱中的实践总结的经验教训浅谈自己的初识卓见。

一、消除紧张, 保持放松的心态, 自然演唱很重要

试想, 当你的大脑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全身肌肉包括嗓子就会紧绷僵硬缺乏灵活可变性, 这种情况下您不可能调整好自己的演唱状态, 更别说运用演唱技巧及自然的感情流露。所以, 消除紧张, 保持放松的心态, 自然演唱很重要。

首先, 演唱者在上台前应排除一切与演出无关的杂念, 调整呼吸, 自然、平和的深呼吸是放松自己的一个好办法。加强愉快自信的意识, 保持活波振奋的情绪, 帮助您尽快进入最佳状态。

歌唱形态的问题不单单是形象问题, 它与科学的发声状态直接相关。只注意声音而忽视形体和表情, 时间一长就会养成一些坏习惯, 如动作僵硬缺乏美感, 表情不自然, 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到声音。例如, 站立的姿态, 初学者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是求挺拔而至僵硬, 二是求放松而至懈怠。正确的站立应是两脚分开适度, 太近了不易站稳又显僵硬, 太开了降低身高又影响形象, 且不利于用气。两肩不抬不夹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 小腹是积极有力的托住叹下来的气息, 面部表情要做到自然大方。

不同的歌唱形态产生不同的舞台形象, 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有经验的演员从走向台前到进入后台, 都使人感到是一种完整的美感。

二、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

要想得到正确的呼吸方法, 首先要能体会自己平静自然的呼吸时的内在感觉和深呼吸的感觉。但要注意不可吸的太饱, 太饱满就有一种硬梆梆的感觉, 甚至会使喉部肌肉紧张。应该是自然放松的吸气。正确的吸气方式应该是:吸一口快而短的气, 然后喉咙关闭保持气息→嘴张开保持平行状态→胸腔升高腹部变平→双颊升高鼻部空间变宽→眉毛抬起眼睛睁大→喉头打开喊一声“啊”。

平常还可做些辅助练习:吸足气后喉头关闭, 用嘴慢慢的吹动并体会保持的感觉。用闻花式的方法吸气, 这样吸得深且没有明显动作。吸气时嘴自然张开, 叹气可以解决气浅和气僵的毛病, 是生活中的习惯动作, 每个人都会做。掌握好叹气, 气息不仅有深度, 也自然、松弛、流畅, 如气不够用可体会用吸气的感觉唱。这样可以保持气息的均匀、流畅、持久。并且越是气息不够用越要保持向里吸气的状态。

三、演唱中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1. 破音:

在的嗓音中一些音质现象, 我们一向是用“声区”这个不属于生理学范围的术语来说明。对人体的声区一般说法是分为两个声区, 即“胸声区”、“头声区”。而破音就发生在音区之间, 这就需要歌唱者学会去“平整”、“调节”这些沟沟坎坎, 从而达到声区融合。

解决方法: (1) 坚持不懈的练声, 每天至少半小时。 (2) 无论是演出还是练声, 都要集中精力, 度过换声区要先调节意识, 让声音跟这意识走。 (3) 少唱与自己应用音域不符的歌, 因为这样会给声带造成紧张状态, 而失去控制。

2. 抖音:

有些人在演唱时总要求声音结实有力, 气息上过分强调支持与控制。结果用力过大, 产生气僵, 胸部紧, 出现一种痉挛的状态, 这就是抖音。

抖音有两种, 一种是听上去感觉冷而发出的哆嗦音;另一种是起伏大些的抖音。抖音克服起来比较难, 要想改掉这个毛病, 一定要树立坚强的意志。主要从气息上做起:

(1) 先不要追求声音大, 用最轻松的感觉迅速发出“O”元音, 把唱的感觉变成说的感觉。

(2) 开始时说出的声音要直, 不要考虑位置共鸣, 甚至可以白着说, 由短促逐渐变成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最后发展成为四拍、六拍或八拍。如发现抖音出现就立即停止, 从头再练。不要怕难听, 这只是一个过程。

(3) 不要任何气息控制, 流畅的把气用完, 不要怕气不够用, 按此要求气息反比原来还充足够用。

(4) 气息放松流畅之后, 胸、喉也会随着放松, 声音就容易进入头腔, 这时开始阶段所产生的直, 白的声音将自然消失, 得到圆润、丰满、有共鸣的稳定声音。

四、恐慌 (即怯场)

产生恐慌的原因有多种:当表演者意识到自己成为观众观察对象时, 而产生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害羞感;过分的不自信;过强的虚荣心;身体状况不佳或对演唱曲目没有充足的准备等等。如歌唱着能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就好解决。

对于过分谦虚腼腆的演唱者来说, 只要有恒心, 多给与他们鼓励, 建立自信心, 再有几次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再有就是多位群众演唱, 为不同的观众演唱。演唱时多看你熟悉且亲切的面孔, 不要看让你局促不安的面孔或场景, 避免情绪纷乱。还要对自己演唱的作品了如指掌, 这样在演唱时才会发挥自如, 运用技巧, 不会恐慌。

篇4:嗓音训练小结

关键词:歌唱;嗓音疲劳;发音训练

笔者在声乐学习和教授的过程中,目睹了因各种原因引起嗓音疲劳,而嗓音疲劳没有及时缓解造成声带小结、息肉给歌唱者带来的痛苦。他们中有些因“倒嗓”被迫暂时停止工作或者不得不中途放弃自己所喜爱的专业,甚至过早地结束自己的歌唱艺术生涯,令人叹惜。

对于已经阻碍正常歌唱发声的声带病歌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声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后,如果效果不理想,医生会建议在显微喉镜下手术治疗。但手术不是根治的办法,如果不保养嗓子,继续延用错误的、不当的发声方法,小结、息肉虽已切除,仍会复发,所以手术后的嗓音恢复和发声技巧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正确的、科学的发音方法能促使声带歌唱功能良好恢复,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经过坚持不懈的发声训练不仅能重拾动听音色,让声音更有魅力,还能防止用声疲劳,练就美丽动听的好嗓音。

1 手术后的嗓音恢复注意事项

第一,声带小结、息肉手术切除后应禁声两周,这两周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咳嗽,保持口腔清洁、冷开水漱口,避免酸性及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

第二,注意休息,可以进行些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散步、瑜伽、登山等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第三,禁声二周后开始进行嗓音训练,让声带粘膜组织得到良性的锻炼,促进声带的愈合。用深呼吸的腹部发音方式,简单轻柔缓慢有节制的说话。恢复初期做中声区的发声练习,开始时间5分钟,几天后再逐渐根据恢复的情况延长练声时间,发声练习后做打呵欠动作以松弛喉部肌肉,始终注意呼吸的通畅。

第四,减轻精神、心理方面压力,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养成优雅从容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

2 手术后的用嗓发音方法和技巧

声带小结、息肉是两侧声带长期相互碰撞摩擦的结果,像长期劳作的手掌和脚掌被摩擦长出茧子一样,多是由不良的发声习惯和生活习惯引起发声器官产生病变。而呼吸不畅、气路不通、喉部肌肉紧张、声带挤卡、过度用嗓等这些发声不当的表现,是声带小结和息肉形成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调整和改变原来错误的发声习惯,解除喉部肌肉过度紧张挤卡用力,才会达到改善声音的目的,以此来防止小结、息肉的复发。

第一,呼吸发声。在经过两周的禁声之后,开始用呼吸样发声进行练习。多做深呼吸动作,使发声时声带处于靠拢但又不接触的状态,通过气流经过两片声带间时形成气流气垫来减少声带的接触,改变以往发声时声带高强度的硬碰撞习惯。期间尽可能地放松声带及喉部肌肉,改变容易激动的性格和亢进的发声习惯及肌肉紧张度,在声带最为放松的情况下,用气发出声音,感觉如同打哈欠或叹息。在哈欠以后叹息条件下发声,使声音是通过气以轻柔、放松的方式呼出,能够感受到喉头下放、舌骨后方回缩、口咽喉腔体上下竖着打开,形成良好的声音通道,产生气流充足的声音,同时避免身体疲劳后引起的一系列损伤声带的行为,将这种气息带动发声的声音融入日常生活说话当中。

第二,哼唱发声。发声前暖嗓,做扩胸运动、口齿唇舌头颈运动,再进行鼻吸气鼻呼气、鼻吸气口呼气等深呼吸练习,减少颈部、肩部、胸部、舌头、咽喉等肌肉的紧张,打开共鸣通道,再尽可能轻松的发哼鸣音“m”,用闻花香的感觉来带,高的声音的位置,低的气息的支持,吸气叹气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交替练习,做到闭开交替时声音共鸣没有任何变化。通过哼鸣让气息形成声带间的气垫并使喉部肌肉放松,喉头下放并保持相对稳定,提高鼻腔、鼻咽腔、鼻窦、口腔、口咽腔、喉腔、气管、支气管等共鸣腔的作用,以减轻声带发声时的负担,同时,哼鸣形成的高的声音的位置能有效地改善音质、提高音量。哼鸣的位置就是歌唱发声的位置,找到了正确的声音安放位置后,再带入其他母音,运用共鸣进行字句练习。在带入母音和字句时,上腭要更夸张地抬起并保持,使面罩头腔共鸣的位置、呼吸时气息的支点、声音向上向前的走向都要与哼鸣相同,帮助把声音的焦点保持在头腔的最高位置,改善并找到最适合的发音位置对声带进行修整与恢复。

第三,腹式呼吸发声。吸气时,感觉直接在“下支点”处吸气,肚子一松,气就进来,仿佛吸气没有通过鼻、口、气管一样;呼气时,气息在腰腹肌有力的控制的支点上稳稳地下沉,在保持腹部轻微向外膨出的状态时,感觉声音放在气息上叹出或揉出,通过深的气流支持以减轻声带负担,避免喉部肌肉紧张,保持腹部向外减少气息的流失,减缓气息对发声器官的推挤。在深呼吸状态下,微笑保持哼唱状态的同时,增强声带的张力,加强气息的支持,进一步放松、打开、稳定喉头,气息通畅、高位置头声、轻声小声唱,保证声音共鸣位置的准确与气息支持的稳定;在哼唱状态下放大声音,既有气息的支持,又有稳定的喉头以及整体共鸣,让有控制的、腹式呼吸支持的发声方式来放松喉部及颈部肌肉,调节呼吸气息以真正改善嗓音,调理出舒适、圆润、优美、明亮的音色,发出易于控制的真假声混合的歌唱性声音。

第四,歌唱状态良好恢复。手术后两个月左右可以进行提高音量、拓宽音域范围、增强声带弹性、延长最长发音时间的提高嗓音能力的练习,使用选定音高发长音“o、m”改善声带内收能力;再由低至高、由高至低发“a e i o u”元音进行音阶练习,协调好声和气的比例关系。歌唱前尽可能舒适地暖嗓,選择节奏舒缓、旋律线条起伏不太大的曲目来进行歌唱状态的恢复,随着建立共鸣通道在腹式呼吸的支持下发声,微笑着往上往前抬上腭的同时放松下巴及舌头,打开咽腔,并用笑的气息发音,使声带充分外展,喉位向下并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喉部肌肉才能自如有力地控制声带与气息形成的合理震动,维持良好共鸣通道又保持放松,被动咬字,在喉位相对稳定了再逐渐拓展音域,增加歌曲的难度,使气息能始终稳劲而适合发每个音的需要,并且发音时胸廓应该坚固稳定,身体就像稳定的乐器,声音就如源源不断的流水在身体这个乐器里流淌,始终保持气息的均匀、流动,使声音自然、流畅、圆润,富有金属光泽,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

最后,可每次用嗓后进行喉部按摩,来缓解咽喉肌肉的紧张。通过以上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原来错误的发声习惯,增强并协调发声功能,缓解咽喉部肌肉紧张,增加声带弹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声带,来防止“声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篇5:声乐训练中的嗓音保护艺术论文

美妙的歌喉,圆润的嗓音,除了先天的嗓音条件外,更离不开后天的刻苦训练。而后天的刻苦训练,与唱歌方法密切相关。方法正确、合理、符合科学性,才能促使艺术嗓音的早日、顺利形成,如果方法不正确,会给艺术嗓音的形成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病变。因此,在声乐训练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来保护嗓音尤为重要。

一、科学的发声

1.良好的呼吸状态

物理振动产生音波。人生的产生也不例外,同样是由于气息的流动振击喉部的声带而发声。迄今为止,有关声带振动发生的理论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是人在大脑神经的支配控制下,声带振源体受力于肺内气息的推动作用而发声。基于这样的认识,那么科学的发声是在积极地思维控制下,良好的呼吸状态支持着人体的发生动作。早在唐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气息在人体发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唐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除古贤精萃的论断外,今天又有了许多新鲜的体会。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说“气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对演唱呼吸动作的部位、状态、感觉、方法做了全面的概述。德国著名歌唱家雷莉.列曼总结自己几十年的歌唱经验时说:“吸气时我把腹部和膈肌缩进,胸部挺起,借助于肋骨来保持气息。

纵览优秀的演唱艺术,凡是好的发音方法,在呼吸问题上都是通过小腹肌肉收缩的力量,对腹腔内器官的推冲作用将力量自下而上传导到隔肌,使它作用于肺底,把储存在肺内、支气管内的空气形成支持发生的动力。由于隔肌的运动张力,两翼肋下同时有向外扩张的支持力量,这样的呼吸状态,是呼吸的气流在作用于发声器官的时候,容易产生“贝诺利氏”的声学效应,宜于声带、咽喉、气管以及发声器官肌肉、软骨之间的动作的协调,从而气息流畅、平稳、声音丰润柔美,刚柔相济具有伸缩性,富有表现力。

2.合理的练习发声

每个人的声音条件不一样,声音的强度、宽度、声色的明暗度都各有不同,应根据个人的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开始练声时间不宜过长,音域不要太宽,声音力度不要过强,不要过早唱太大、太难的作品,要多练习唱柔和、连贯的曲调,以求得韧性的喉肌动作和平稳的气息控制,以及两者协调配合的动作状态,要在自然声区内做灵活轻巧的发声练习,按要求发声,克服训声中的盲目性,强调自觉性,不要奢求短期内声音能力的提高,而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发声动作内在的协调功力。人体的发声功能于听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初学唱歌时一定要注意听觉训练,在听觉记忆中树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这是人生训练的基础。

二、生活保健

生活保健是预防嗓音疾病的`重要措施,它对延长艺术生命,增强嗓音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保护嗓子的问题上,有以下几个面需要注意。

1.要有健康的体质

健康的体质是歌唱的物质基础,具备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宏亮的歌声,另外,人体机能发挥作用受约于人的心理因素,人的情绪波动通过交感神经对嗓子发生影响,心情舒畅则交感神经兴奋,对消除嗓子的疲劳有积极作用,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强对个人心理意识上的锻炼,注重品行道德的修养,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培养健康的精神气质。

2.预防感冒

伤风流感是常见病,在生活中发病率极高。在生活中除常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要注重环境卫生。气温变化注意增减衣服,身上有汗注意不要经风着凉。

3.生活要有规律

生活中的工作、休息、饮食、睡眠要有序有节。每天练唱定时进行,不要间断,根据嗓音的能力逐渐增加练唱时间,劳逸相当,不能过量,休息要合理。原则是既要保证嗓音的健康,又要使嗓音得到必要锻炼。饮食要定量,演唱前不能吃太饱,以免影响到膈肌的运动。睡眠可使疲劳的身体得到恢复,更可以使工作后的嗓子得到休息,所以,对歌唱者来说充足的的睡眠是十分重要的。

4.注意饮食卫生

不要贪酒吸烟,过冷过热的饮料,辣椒、芥末、生葱生蒜、油腻食品对咽喉粘膜刺激很大,可根据个人的适应情况注意少用或不用。

5.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变声是人体发育变化中的一种声音反映,变声期间咽喉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多,声门闭合不良,发声困难。因此应减少用嗓活动,注意休息,变声后期,根据个人情况可以进行练声,但要对气息力度、声音强度、音域宽度要严格要求,

三、积极防治

1.加强锻炼

声门是人体中一个小小的生理器官,周身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嗓音的好坏,因此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打球、游泳等。体育运动与嗓音训练不要连接的太近,防止因运动充血而造成声带的疲劳。

锻炼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但也要随时注意保护,不可大意,在保护嗓子健康的情况下,不断地、稳步的提高歌唱发音能力。

2.精心治疗

嗓音疾病治疗大致上有三种方法:局部治疗、全省调节和发声矫治。具体做法如下:

(1)禁声。根据嗓音的情况,各分别采取:

A.绝对禁声;

B.少量轻声,

C.一般讲话(注意时间控制);

D.自然声区发声练习

E.一般歌唱(注意时间、声音强度的控制)等不同程度的禁声练习。

(2)药物治疗。分内服和局部点敷两种形式。内服:对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急性炎症实施内服或注射抗菌消炎镇痛药物。局部点敷:是通过吸入器,将药物直接吸入咽喉部病灶部位,到达消炎、止痛、润化的作用,此外还可用点滴以及含服的方法把药物熬于患处。

(3)手术治疗。这是喉部患有增殖性病变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如:治愈声带小结、息肉等疾病可采取此种方法。

(4)中医治疗。包括药物、针灸、耳针、按摩等。

(5)物理疗法。通过理疗器械,应用物理因子,指作用于患者体表,或患病部位,促进体液反应,调动神经作用,达到防病治疗的目的。

篇6:篮球训练小结

——永安市第二实验小学篮球训练阶段小结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多年来该校在一或两个运动项目上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相当的运动水平,长期以来形成传统的学校。我校自二00四年被市教育局、文体局确定为“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网点校”以来,把普及篮球项目做为学校特色项目来抓。随着我校篮球运动广泛、深入开展,近年来,这一运动已经成为我校展示体育风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篮球运动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均得到上级与同行的认可与肯定。

为进一步弘扬我校篮球特色项目建设,使我校篮球运动普及和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平台。本人认为,在今后教学组织、训练及机制管理上还应做到分层递进,整体提高。

一、构建篮球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策略

要使全校学生普遍参加篮球活动,人人都会玩篮球,课堂教学是基础,它是学生获取篮球知识,掌握篮球技能的主要阵地。

在现行体育与健康(小学)教材中篮球教学内容没有形成体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应综合体育与健康各年级教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对1--6年级教材中的一些选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的安排篮球教学内容和辅助素质练习,从而达到分层递进,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1、教学内容分层安排:

一年级安排 以原地左、右手运球、面对面抛接球、直线跑、跳等练习;

二年级安排以 原地左右手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往返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往返、跳绳、单双脚跳、往返摸线跑、投垒球等练习;

三年级安排以行进间曲线往返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双手胸前跑动传接球、原地单双手胸前投篮、双人攻防练习、60米加速跑、200米耐力跑、立定跳远、单脚跳.仰卧起坐、立卧撑等练习;

四年级 安排以行进间往返变向运球、运球接跑篮、跑动传接球上篮、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攻防练习、60米、100米快速跑、400米、800米耐力跑、立定跳远、单脚跳、引体向上、府卧撑、步伐移动等练习;

五年级安排以双手胸前跑动传接球上篮、假动作突破运球上篮、全场往返运球上篮、传接传切配合上篮、快攻传球跑动上篮、人盯人攻防练习、800米、1000米跑、变速跑、摸线往返跑、单双脚交换跳、仰卧起坐、府卧撑、引体向上、掷实心球等练习;

六年级安排以过障碍变向运球、全场人盯人攻防练习、定点投篮(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急停跳投、区域联防、小组对抗赛、60米、100米加速跑、1000米变速跑、往返摸线跑、助跑摸高、单脚跳、连级蛙跳、府卧撑、引体向上、掷实心球等练习;

2、篮球课堂教学策略:

(1)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入手,力争每堂课前安排熟悉球性或与篮球相关的练习。(2)要求教师对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动作要规范、正确。

(3)篮球技术教学与身体素质练习相结合。

(4)要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急于求成。

(5)篮球教学内容列入学期考查内容中,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明确目标,促进自学自练。

二、构建以三个保证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比赛为动力的活动模式

根据学校构建篮球传统校目标要求,应采取以下管理策略

(一)做到“三个保证”

1、场地器材保证:学校应对全校训练的场地合理安排规划,并为年段或班配备相应数量的小篮球,保证体育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时间上的保证:各年段每月安排二节篮球教学课和一节活动课,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练习。

3、辅导人员的保证:由体育教师、班主任、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组成阶梯型辅导队伍。具体分工: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班主任全面管理,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负责各小组的分组练习。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互帮互学,促进各年级运动水平的提高。

(二)以“教学”为主线:专任教师以学校制定的篮球训练目标和要求,根据各年级训练内容,认真抓好学生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好普及班、提高班、课外活动课。激发学生兴趣,为提高普及和整体的运动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比赛”活动为模式:学校应把篮球比赛列入学校校历。每学期安排1—2次篮球单项竞赛,为学生构建自我展示平台。

如:各年 级 比 赛 项 目

一年级 以原地左、右单手运球、直线运球比赛等;

二年级 以原地左右手运球、行进间直线往返运球接力比赛等;

三年级 以行进间往返运球接力、曲线往返运球接力、定点投篮、半场五分钟钟连续投篮比赛等;

四年级 以行进间运球接力、定点投篮、两人跑动传接球、半场人盯人防守、三人篮球赛等;

五年级 以运球接力、一分钟连续投篮、一分钟全场跑篮、三人半场人盯人比赛、全场五对五比赛等;

六年级 以变向运球接力、运球过障碍物接力、定点投篮比赛、.全场五对五比赛、师生联队友谊赛等;

“学而不练则不熟,练而不比则没提高”。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到别人的各种长处,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的去参与学习;同时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培养组织、判断、反应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综合身体素质。通过比赛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比赛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能力的进步。

三、积极发挥校园媒体作用,营造篮球运动良好氛围,增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感性认识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它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信息、感情上的交流以至整个教学效果。积极向上的气氛符合学生求知欲的特点,这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校园媒体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收集信息、增长知识的阵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宣传。学校体育教研组可指派一些学生收集、整理、出刊、播放篮球知识和信息。

具体采取的策略是:

1.利用每周的“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篮球乐园”栏目,播放篮球知识,国内外篮球战况,篮球节目预告等。

2.以班级黑板报为阵地,每学期刊出二期以篮球为重点内容的体育专刊。

3.发挥学校宣传窗作用,展示本校学生中涌现出来的篮球尖子的运动身影,个人简介,校篮球队参加各级比赛的获奖情况.展示国内外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图片资料。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比、学、帮、超”的活动氛围。

4.利用科教手段在下雨天的体育课、活动课转播国际国内的篮球赛事,放映实况录像,观看篮球基本功.基本技能的教学片。

通过以上手段,让学生逐渐了解篮球比赛规则,强化比赛规则意识,学会欣赏比赛;在形象生动、气氛热烈的比赛场面中受到感染, 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向上学习动机。

四、以兴趣小组为重点、校篮球队为突破口,做好在普及基础上提高篮球竞技水平,打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牌子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仍旧担负着发现和培养运动人才的重任,竞技运动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是我国竞技运动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中国篮球运动员培养的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中小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是最有前途也是最基础、最重要得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普及得好,基础扎实了,我国的后备人才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去,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主要策略是:

1.校级篮球兴趣班分为三个班,主要以三、四、五、六年级组成。在学生自己报名参加的基础上,结合班主任、体育教师的意见组成; 2.每周一至五下午第三节课为校篮球兴趣班训练时间,任课的教师根据阶段计划授课,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抓好篮球基本功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专项技术技能,为学校组建篮球队打好基础及做好梯队建设。

3.校级篮球兴趣班是学校篮球队的基础,校篮球队的队员选材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有浓厚篮球兴趣的学生中结合身体素质进行选材。学校篮球队队员从校级篮球兴趣小班的四、五、六年级组中选拔。4.校篮球队由专任带训教师制定或阶段训练计划,按计划落实训练;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及课后为校篮球队训练时间。

5.校篮球队经常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和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这样,一方面提高球队的实战能力,丰富比赛经验;另一方面,是对训练成果的检验,吸取别人的优点,找到不足,及时弥补。通过比赛还能增强学校之间友谊。

综上所述,我校要不断弘扬篮球传统项目,只有全方位递进教学与管理,为传统项目校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篮球运动在我校的普及与推广,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6年6月参加市小学生篮球赛获得男队冠军、女队第三名; 2007年12月获得市男队冠军、女队亚军;

2008年5月参加地区比赛获得女队冠军、男队亚军; 2008年10月获得市男队亚军、女队冠军; 2009年10月获得市男队冠军、女队亚军; 2010年10月获得市男队亚军、女队亚军; 2011年5月获得市男队冠军、女队冠军;

篇7:拓展训练小结

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结束了,但内心的激动却久久不能平息。回顾在训练中受的挑战和磨练,感受颇深。这次训练,是一次身心的大洗礼,是进一步推动我全力以赴作好各项工作的动力。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思维、一种考验、一种气概。

4月14号,参加拓展的同学早早就起床洗漱了,七点半集合,同学们都表现的有点没睡醒的样子,可是当分好队了,老师在台上的一番激励人心的讲话之后,同学们都很兴奋,个个都信心满满的了。我们这批拓展训练同学大概有三百多人,一个分为12个小组,我所在的是最后一组12组,一组差不多有二十几个同学吧。先说一下上午我们训练的三个项目,有最先开始的热身项目“兔子舞”,然后还有很好玩的两个组合成一组的“水果跳”,还有最后印象最深刻的“扮怪兽”。先来说下兔子舞吧,大家都跳过兔子舞,很简单,但是一群人围在一起,手还搭着前面一个同学的肩膀就不是很容易了,而且跳错了还要惩罚,后来还要隔着一个同学搭前面一个同学的肩膀,所幸同学们配合默契,都没有同学出错。我觉得这个项目除了帮我们热身之外还教会我们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我想这也是这次拓展训练的主要精神所在吧。接下来是很有趣的水果跳,大家都有玩过的,因为我们小组太多,所以我们是两个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组,这个项目也是讲究团结齐心的,而且还要反应快,当然这个做错了也会有惩罚,通过我们小组合作,很顺利的完成了这个项目。接下来的项目需要重点一下,这个项目我们以前都没有玩过,都感觉很稀奇,就是以小组为一个团体,老师根据小组的人数来分配给每个小组只能有几只手和几只脚着地,然后组成一个能走动的怪兽,最后抽签决定哪个组先表演。我们小组是抽到了最后12号,也就是最后表演。我们小组有23人,然后安老师的规定只能有17只脚和5只手着地,起先,同学们都是一脸茫然,大家在一起讨论了很久,每人都给出自己的意见,也尝试了不同的方法,最后终于确定了方案。在这一个项目中,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它让我们学会了一个团队只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才会成功的道理,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最重要的,没有年龄、性别。专业的差异。

经过午餐时间短暂的休息,下午的训练又开始了。相比较早上的训练,下午的就比较轻松了,各小组的训练项目也不尽相同,我们是和第6小组一起完成训

练的,最先开始的项目叫“驿站传书”。规则是两个小组分别面向老师排成两个竖行,老师把信息传给最后一名同学往前传,用时最短者获胜,且前后排同学不能出声,手臂不同超过前面同学的背面横截面积。由于第一轮我们小组没听清规则而犯规,但另外一组同学也因传错信息而比成平局。后两轮由于我们小组积极动脑到最后连胜两局。这个故事也在强调团结合作,鼓励同学们积极动脑,创新思维。最后一个项目是“同心鼓”,就是中间有一个很多条绳子拴住四周的鼓,然后由小组的成员每人拉住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多出一个人,在鼓上放一个排球,由拉住绳子的队员把球弹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用力不对,都没弹几下,球就掉下去了,后来在老师指导下,慢慢的好转起来,最后在于另一小组比赛时还弹了96下,是我们小组弹得最好的成绩。这个项目的精神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同心,只要一条心,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会成功的。

篇8:浅论儿童声乐教学中嗓音的训练

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音乐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人, 当今儿童歌唱存在着很多问题, 之所以有这些问题大多数取决于部分老师, 而有些则是自身原因。老师决定着儿童的学习方式这一问题, 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至今还有不少的老师强调孩子用真声, 这虽然可以获得明亮效果, 但用多了肯定会对孩子的歌唱器官造成损伤, 我们绝不能为了一时的气氛与音量而不顾及孩子们今后的发展, 因此建立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

童声嗓音的训练中, 必须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 生动形象的比喻及日常生活的实例, 进行启发诱导、形象直观地训练, 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

一、儿童声音的特点

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 歌唱器官均未发育成熟, 声带很稚嫩, 气息浅、喉腔比较狭小, 共鸣腔体以及四对窦的体积都远远不及成人。同时儿童歌唱器官的生理特征, 决定了童声的嗓音特点:音质纯净、明澈、清脆;音色甜美、透亮、圆润;音量单薄、微弱、细小, 而且头声多, 胸声少, 音域不宽等。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 同样是童声, 在不同时期其音色、音量、音质等几方面仍有区别, 现将童声分为四个阶段, 以便更好地为童声训练服务。

2岁-5岁, 可称为初期童声。这时期喉部器官发展最快, 声音单薄、气息短浅、音域狭窄 (约六度至八度) 。

6岁-10岁, 可称为中期童声, 是儿童声带发育相对稳定的时期, 声音清脆、明亮, 气息能力增强, 音域在十度左右。这个阶段是童声最佳歌唱时期, 孩子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 并能基本控制好歌唱器官, 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力, 对歌曲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这样在不断提高歌唱技能的同时, 还可以培养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 有利于长时间地持续学习和发展声乐歌唱艺术。

11岁左右, 可称为晚期童声, 是童声歌唱较为成熟时期, 声音变得相对结实有力, 通过训练, 有一定的气息控制能力, 音域也可以向高、低两头适当扩展。

13岁左右, 特别是男性儿童的声带有较大幅度的增大、变厚、充血, 这个时期是儿童声带的变声期。声音会变得粗闷、沙哑, 音域变窄, 音量变弱, 这个时期要特别保护儿童的声带, 适度的进行歌唱训练。主要组织儿童参加些其它的音乐活动, 使他们在此期间仍能受到音乐的熏陶, 保持和发展他们的音乐兴趣。

综上所述, 儿童在变声前, 随着年龄的增长, 声带、喉腔内的器官在不断变化, 更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 应在老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下进行, 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声带受损, 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二、儿童的呼吸训练

在儿童的呼吸训练中, 首先要用贴近儿童生活中自然呼吸的实例, 启发诱导他们体验歌唱所需要的呼吸方法, 通过单纯的呼吸训练与练声曲的呼吸训练, 使他们逐步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

1. 体验歌唱呼吸的方法

⑴让儿童平躺, 体会睡觉时的呼吸状态, 体验自然、均匀、平稳、深长的呼吸。

⑵让儿童用生活中拖长声音叹息时的呼吸状态, 去体验歌唱时舒展、自由、平稳、缓慢的呼吸方法。

⑶让儿童用生活中闻花香、打哈欠、用吸管吸饮料时的吸气的感觉, 去体验歌唱时均匀、平稳、柔和、缓慢的深吸气。

⑷让儿童用生活中吹动蜡烛, 使火苗晃动, 而又不让它熄灭的感觉, 让其体验歌唱时气息的平稳、均匀、缓慢而且有控制的吐气。

⑸让儿童用生活中的惊喜、惊讶时的吸气状态, 去体验歌唱时快速、敏捷的吸气。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实例, 可以帮助儿童体验各歌唱需要的正确呼吸方法。

2. 歌唱呼吸方法的训练

⑴缓吸缓吐:缓吸——停——吐。

即像闻花香缓慢的深吸气, 保持住气息片刻停顿后, 像吹蜡烛火苗时将气缓慢、均匀、平稳、连贯的呼出, 同时发出不让声带振动的「S」音, 让其体验歌唱时气息的平稳、均匀、缓慢而且有控制的吐气。

⑵急吸缓吐:急吸——停——缓吐。

让儿童用生活中的惊喜、惊讶时的急吸气, 保持住气息片刻停顿后, 像吹蜡烛火苗时将气缓慢、均匀、平稳、连贯的呼出, 同时发出不让声带振动的「S」音, 去体验歌唱时快速、敏捷的吸气和缓慢的吐气。

⑶缓吸急吐:缓吸——停——急吐——停——急吐……

即像闻花香缓慢的深吸气, 保持住气息片刻停顿后, 将气短促有力、断断续续的呼出, 停——吐循环交替进行, 同时吐气时发出短而断的「S」音, 让学生学会呼与吐中横膈膜、腹肌和腰肌的控制。

⑷急吸急吐:急吸——急吐——急吸——急吐……

让儿童用生活中做各种剧烈运动时急促喘气或者哄笑或咳嗽的感觉, 去做呼吸活动中横膈膜、腹肌和腰肌扩张与收缩的弹性运动, 同时在吸气和吐气时发出“呵气声”, 并逐渐加快吸——吐的交替频率。这种速度快、弹性强的急吸急吐的呼吸方法, 能够让儿童体验在呼吸活动中气息和横膈膜的弹性, 腹肌和腰肌的灵活性。

3. 练声曲的呼吸训练

练声曲是气与声的综合练习, 它比单纯的呼吸练习复杂, 在练习中要考虑气与声的平衡, 音准、音色、音量、音域等因素, 在儿童练声时, 可以采用“u”母音和“ǖ”母音来进行连音、断音、跳音的方式。此外, 还可以让儿童多练习“唇颤音” (即打嘟噜) , 这练习呼吸压力太大或太小都不可能把双唇振动起来, 从而帮助儿童找到合适的呼吸压力和气、声搭配与平衡。

但值得提出来的是:在选择练声曲时, 要特别讲究, 要根据儿童的文化修养、生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来定, 旋律不能太复杂, 选用的练声曲要简单易唱, 音域跨度要根据儿童实际年龄决定。另外, 音程变化不能过大, 五度以内比较合适, 以级进最为适宜。

三、儿童的发声训练

在儿童的发声训练中, 要注意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嗓音特点, 在正确呼吸的基础上, 训练良好的起音训练, 高位置头声的训练, 拓宽音域及换声的训练,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同时, 儿童发声训练中必须将追求音质的美放在第一位, 童声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 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 这是指导发声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了音质问题, 自然就会产生音量。

1. 良好的起音的训练

良好的起音是正确发声基础, 儿童应练习软起因为主, 在训练中可以采用轻巧的断气练习, 让孩子体会小腹的运动带来的气息的流动, 感觉气息送往声带, 其次让孩子在打哈欠的基础上再添加断气练习, 最后让孩子微笑地抬起硬口盖, 结合前两个动作, 来进行断音和跳音训练, 这三点要同时做到, 并要协调一致, 配合默契, 当掌握了各器官正确的运动规律后, 基本就能做到歌唱中的良好的起音的训练。

2. 高位置头声的训练

高位置的歌唱是童声的特色, 是儿童获得良好音质和圆润音色的重要途径。要获得高位置的歌唱, 推荐一下两种方法:

首先要改变他们用真声 (大本嗓) 追求大音量、大声喊叫的错误习惯与声音概念。至今还有不少的老师强调孩子用真声, 这虽然可以获得明亮效果, 但用多了肯定会对孩子的歌唱器官造成损伤, 我们绝不能为了一时的气氛与音量而不顾及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培养儿童用轻声唱、用心听的歌唱习惯, 在训练中我们可采用哼鸣练习和u母音的弱声练习, 再联系时注意, 哼鸣和u母音的弱声练习是建立在良好起音的基础上, 做到“弱而不虚”、“松而不垮”, 尽可能用弱声和优美的声音唱歌, 能使歌唱者自然地掌握协调使用声带及其附属器官的要领, 经过弱声发声阶段, 使儿童的声带及其附属器官充分调整好之后, 再慢慢地予以加强, 才能够更好地获得高位置的头声。在发声中可采用大致从小字二组d开始的下行音。

其次, 从模拟小动物叫声抓起, 诱导儿童找准发声部位。不要过分要求形象、生动, 只要儿童学的像小猫或小猪的声音就可以, 多次训练, 让儿童找到并记住每次学叫声是的位置, 在这基础上, 让儿童把“喵、噜”唱出来, 这样就会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找到高位置头声。另还有一种方法, 在专业训练中, 也经常用到, 就是让儿童模仿打“哈欠”中用气息带出“a”母音, 不但会体会到声音的爆发性, 也容易找到头部声音的位置。

3. 拓宽音域及换声的训练

儿童的本嗓 (真声) 虽然清脆明亮, 但音域狭窄, 不能完全满足歌唱的需求, 所以拓宽音域及换声的训练在儿童声乐训练中尤为重要。

拓宽音域及换声的训练, 涉及真假声混声的问题, 儿童的声音也和成人一样具备两种发声机能, 一种是发真声的机能, 另一种是发假声的机能, 正确的引导儿童歌唱时学会混声, 是宽展音域的重要手段。其训练方法:要求儿童在a1以内的自然声区中, 以真声为基础, 快到a1时逐渐运用弱声混入假声, 可以采用“u”母音和“ǖ”母音来引导, 顺利通过换声点 (a1) 后, 即可实现逐渐向上扩展音域。在训练中必须注意:要在气息的支持和保持高位置的基础上, 调整好真假声的比例, 做到真声为主——真假声过渡——假声为主的过程, 根据音高进行真假混声比例的训练。儿童在拓宽音域及换声的训练时, 往往会在理解上较差, 教师就应采用情景想象和真假声对比实例来引导, 如首先告诉儿童有一条河, 河两岸分别是真声和假声, 要想从真声过河到假声, 就要搭建桥梁, 这座桥就是开始混声的地方, 教师可以示范纯真声和纯假声, 让儿童感受河两岸的声音不同, 然后示范搭桥 (混声) , 让儿童感受到真声为主如何逐渐过渡到混声区再到假声为主的过程, 这样就能很好地达到拓宽音域及换声的目的。

四、注重培养儿童歌唱表演及自信心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 需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声乐是表演艺术, 歌唱的最终目的是用美妙的声音把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出来, 因此,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 教会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 让他们充分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从而更好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要教会孩子们真正的会唱歌, 还要教会如何把握声音变化对比, 如:力度、音色、速度、情感、风格等多方面的变化, 因此, 注重培养学生歌唱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 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并能够投入地享受在音乐的美妙。

摘要:儿童声乐教学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又决定着儿童的学习方式, 童声嗓音进行训练必须科学、合理的, 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 进行启发诱导、形象直观地训练, 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儿童声乐,嗓音训练,呼吸,发声,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 8.

[3]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4]郝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J].黄河之声, 2010, 9.

上一篇:一些励志的小故事下一篇:春水无语东西风凋碧树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