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补充习题

2024-05-05

四年级数学补充习题(通用8篇)

篇1:四年级数学补充习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一、选择题。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静谧( )

A.mì

B.yì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召( )开

A.zhāo

B.zhào

3、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资( )料

A.zī

B.zhī

4、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枉( )费

A.wànɡ

B.wǎnɡ

二、填空题。

1、把词语补充完整。

( )如烟海 坐( )不安 不可思( )

( )谧舒适 飞( )重洋 性格( )放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性格豪放,天性好动的魏格纳在医院里,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这句话把魏格纳比作________,把医院比作________,写出了魏格纳______的情绪。我能仿照句子写一写我考试得了满分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格纳提出的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会是一种巧合。(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格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柯彭教授。(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四年级数学补充习题

一、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隧道 ( )地选择

( )的工具 ( )地铺开

( )的住宅 ( )地学习

( )的本领 ( )地讨论

( )的工程 ( )地摆动

二、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 舒服──( ) 光滑──( )

干燥──( ) 柔弱──( ) 慎重──( )

温和──( ) 简单──( ) 隐蔽──( )

三、我会填写关联词语。

1、它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了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 )在冬天,( )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 )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四、我的阅读天地。

一只青蛙正在草丛中慢慢地爬着。当你稍一走近,它就猛地一跳,跳到那(飘 漂)着浮萍的池塘里。这一跳,足足有它体长的二十倍距离呢!然后,它以最标准的蛙泳姿势,向对岸游过去。

啊!青蛙真是跳远健将,游泳的专家。∥

岂止如此,青蛙喜欢唱歌,又是歌唱家。每到黄昏,住在池塘边的青蛙中,有一只老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震音发出一短(呜 鸣),接着满池塘的青蛙,都亮开了嗓门,跟着唱起来,形成美妙而神(密 秘)的大合唱。∥

青蛙,不仅是歌唱家,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保护农作物的卫士。据统计,一只青蛙每年捕食的害虫约有一万多只。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怪不得人们对它另眼相看呢。∥

1、在文章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文字。

2、文章已用“∥”分成三段,用“ ”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篇3:四年级数学补充习题

一、一题多用, 尽显习题的训练功能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 因此, 课本从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开始, 几乎每个练习都安排有一组口算的习题。怎样用好这类习题呢?

也许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一做、写一写得数, 然后校对一下答案就算完事。而我认为这样不能起到口算训练的效果, 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中“熟练”的要求。

我在做此类习题的时候, 常常会安排这样的几个层次:

……

1. 全体起立, 每个学生从第一列开始认真报一报每一题的得数, 不比谁报得快, 只比谁报得准。

(学生认真地报答案, 陆续报完并坐下。)

2. 老师找到了那么多认真报得数的学生, 比如××、××, 还想继续找出几个最认真的。起立, 从最后一排往前再报一遍。

(兴许个别学生没报完就坐下了, 从后往前再报一遍可以给予弥补。)

3. 大家都报得非常认真, 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比赛。

(随意地指题, 让两个学生同时报答案, 几次后分出胜负。可以进行两三组比赛。)

4. 大家都想赢?这样吧, 老师再给你们一次练习的机会, 等会儿我们再比。自己认真地再报一报答案吧。

5. 同桌两人比比看, 看谁有进步?

6. 拿出你的笔, 写上你正确而漂亮的答案。

……

当然, 并不是每一次口算的练习都要经过这6小步, 可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应用的。

总之, 一组简单的口算习题, 我们可以多次地、多种方法地使用, 达到口算训练的目的。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 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课后、在家里进行多少口算练习,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课堂上的每一次练习机会。

二、启发思考, 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发展学生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 主要的依据是教材。同样的教材, 由于教材智力因素挖掘程度的不同, 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不一样。对于课本习题同样如此, 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

例如课本第92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当学生做完该题后,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第一组的得数越来越大, 第二组的得数越来越小”。有的学生说:“8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大, 得数也越来越大;7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小, 得数也越来越小”。还有的学生说:“8加一个数, 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 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大1;如果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小1, 得数也会一个比一个小1”。甚至还有学生有这样的发现:“8加上双数结果还是双数, 8加上单数结果就变成了单数”……

有时, 做完习题后,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的发现往往会比我们期待的更多、更精彩。

三、举一反三, 领会习题的内在意义

有些习题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但它却不是以一个新知识点的形式出现的, 教材也没有安排相应的例题教学, 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 却是全新的。例如课本93页练习十二第9题填表:

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格, 读懂表格也是一个难点。像这样的习题, 就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直到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我在处理时, 是这样做的:

……

1. 通过观察、讨论, 正确找到表中的3个数学问题, 并正确解答。

2. 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有什么体会?

3. 练一练:

说说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该怎么解答?

4. 比一比, 与刚才的表格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5. 再练一练:

你又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呢?怎么解答?

6. 与刚才的表格又有什么不同呢?

……

通过练习, 学生不仅学会了看表格的方法:有时需要横着看, 有时却需要竖着看;还知道完成表格首先要找到问题, 再根据具体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用加法, 有时却用减法等等。当然,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变式练习:

如此“举一反三”, 学生不仅能正确地解答表格中的问题, 而且还能体会到用表格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捷与明了, 习题的价值与意义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细究, 体现习题的思维价值

有些习题, 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需要“深入加工”的, 需要提供更多的实例进行细究。

例如课本第58页练习七的第4题:

不计算, 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画“√”。

当学生正确地做完题目, 说清“为什么”后, 我随手写下了“3+5=8”, 并抛出问题:根据你刚才的体会, 你能很快地编出得数比8小的加法算式吗?学生有的减少第一个加数, 编出了2+5、1+5、0+5;有的减少第二个加数, 编出了3+4、3+3、3+2等等;还有的同时减少两个加数, 编出了2+4、2+3等等。接着, 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又提炼出了方法:只要让其中一个加数减少, 或者让两个加数同时减少, 就能让得数变小;相反, 就能让得数变大。同样地,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8-2=6”编出得数比6小 (或大) 的减法算式。

如此“细究”, 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 拓展了思维发展的空间, 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可能。

五、多样呈现, 落实习题的预设目标

有时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 能真正实现习题的目标价值。

例如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一估是多少, 再数出来。如果像课本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 学生往往为了追求“准”而舍去了“估”的过程, 直接用数的方法得到答案, 这样就达不到“估一估”的目的, 怎么办呢?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

1. 投影出示有10个草莓的图片, 数一数有多少个草莓?

2. 投影出示习题中的第一幅图, 只能看一会儿, 要求估一估比10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3. 数一数草莓到底是多少个,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4. 出示习题中的第二幅图, 仍要求只能看一会儿, 估一估比刚才的14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5. 认真数一数、圈一圈,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

表面上看, 这样的处理与直接出示习题让学生做没有什么分别, 从量化的作业结果来看, 也不会区分出什么优劣。但是这样的处理, 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估”了, 既落实了习题的预设目标, 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由此可见, 习题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单一的, 而应是多样化的。

六、渗透孕伏, 品味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

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往往会认为数学思想是那么高深莫测, 不会在一年级涉及, 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到四年级才教学, 低年级没有这部分内容, 所以不用管。其实不然, 在一年级上册, 很多习题中就蕴含了数学思想,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就要求我们在习题教学时, 不能忽视平时的渗透孕伏。

例如课本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当学生做完这三组题后, 让学生比一比每组的两道题, 说说自己做题的体会。学生很容易发现每组的两道题得数是相同的, 而且学生发现, 算下面的题目就是像上面的题目那样“想”的, 例如算9+5, 就可以想9+1+4, 这样能算得又对又快。显然, 学生对于“9+5”转化成“9+1+4”已经有了很真实的体验, 转化的数学思想也就在学生的脑海里发芽了。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是简单的, 但可以提炼的数学思想与解题策略却也不少。例如学统计的时候, 就蕴含了分类的思想与列表格的策略;结合小棒图认数,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画一画图形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运用了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减法想加法又是互逆思想与倒推思想的渗透……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注意。

篇4:初中数学习题二度开发“四策略”

一、情境辅助——突出应用价值

教材上的许多习题是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进行设计的,缺少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的习题对学生来说缺乏趣味性,因此,我们可以对一些给纯粹的数学命题换回生活化包装,把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放置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真正使数学题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原题呈现】一个数a,先增加10%,再减少5%,则结果会

( )。

A、增加 B、不变C、减少D、由a的值决定

这是一道学习“有理数乘法”后非常典型的练习题,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然而,由于其缺乏现实背景,给人以刻板、沉闷的感觉,导致学生对解答这样的练习题缺乏兴趣。

【二度开发】“某商店以a元/件的价格购进一批衬衫,先提价10%,然后在此基础上降价5%,问这商店是赚了还是亏了?”

在这里,为原本枯燥的问题添加了“销售衬衫”这样的现实生活背景,将研究视角直接切入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样能使得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得以“无缝接轨”,既让学生对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又能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预作铺垫——突出知识联系

设计练习时,如果不注意新旧知识或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就会练得零乱琐碎,漫无边际,学生就会感到思绪紊乱,兴趣索然。因此,教师必须从整体角度设计练习,对一些习题预作铺垫,突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原题呈现】学校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共有学生84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则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分别是多少人?

这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一道习题,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层次化处理。

【二度开发】①画线段图表示题意。②根据图意写出等量关系式。③如果设女生人数为人,那么男生人数是多少?④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是:_____________。

然后组织学生归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并完成下列填空:

①用字母表示________;②根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的关系,列出一个________的等式;③再解这个方程。

以上的课堂练习就是借助线段图的直观性这一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阶梯,着重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三、注重变式——提高运用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习题,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对题目进行不同的求解、延伸、演变、拓展,适时地创造悬念,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开拓思路,提高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原题呈现】如图1,AD是⊙O的直径,直线BC切圆于点D,AB、AC与圆交于点E、F,求证:AE·AB=AF·AC。

这一道题可以连结DE、DF,由射影定理得:AD2=AE·AB,AD2=AF·AC。如果在教学时,只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是不能有效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我们可以对原题的条件进行弱化,开发出变式练习。

【二度开发】①把图1中的直线向上移(弱化了相切这个条件),得图2,此时结论AE·AB=AF·AC是否成立?②把图1中的直线向下移(弱化了相切这个条件),得图3,此时结论AE·AB=AF·AC是否成立?

以上两种变式的求解过程只要连结DE、DF,再证明RtΔAMB∽RtΔAED,RtΔACM∽RtΔADF,根据对应边的比例关系可得AE·AB=AF·AC成立。在原题的基础上设计出这两道变式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综合理解,从而提高运用能力。

四、一题多变——加深思维含量

教师在对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后,若注意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有意识地在例题基础上进一步引伸扩充,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对新问题的探讨,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是大有裨益的。

【原题呈现】已知:MN是⊙O的切线,切点为C,AB是⊙O的直径.求证:点A、B到MN的距离之和等于⊙O的直径。

【二度开发】此题看似一道很普通的习题,但经过一番探索,不能发现它有丰富的内涵。

①挖掘证明。思路1:连OC,证明半径OC是直角梯形ABED的中位线。

思路2:连AC、BC,过C作CG⊥AB,证明△ADC≌△ACG,△BCG≌△BEC,得到AD=AG,BE=BG。

②挖掘联系。从图中不难发现:OD=OE,AC、BC分别平分∠DAB、∠EBA,因此,本例实质上是下面习题的再现:

①求证:直角梯形的两个直角顶点到对腰中点的距离相等。

②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O在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又因为AB=AD+BE,所以它是下面习题的一种特殊形式:

③已知:梯形ABED中,AD∥BE,AB=AD+BE,C为DE的中点,求证:AC、BC分别平分∠DAB和∠EBA。

这样通过典型范例的思路剖析,使学生牢固掌握了基本题型及解题规律,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前后贯通,引伸拓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一题到一路的“动态”进程之中,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成的知识链,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领会习题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习题的练习功能,同时又要创造性地使用习题,进行适当地引申、拓展、调整和重组,拓展练习的“三维空间”使得数学教学真正顺着学生的需要展开。

篇5:四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一、组词。

帝( ) 溺( ) 返( ) 衔( )

啼( ) 弱( ) 饭( ) 街( )

二、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三、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 ) 溺( )

堙( ) 故( )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 》,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四、想一想,说一说。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参考答案:

一、皇帝 啼叫 溺水 弱小 返回 饭菜 衔着 街头

二、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三、

1.叫做;溺水,淹没;填塞;因此

2.《山海经北山经》;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篇6:四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

1。老师,您好!补充习题答案

一.茁壮 衷心 理想 幸福 崇高 茁壮 二.省略 三.1.①“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崇高,因为老师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2.①老师,教学成果,教师的心血,学生.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但愿人长久 补充习题答案

一。查字典,完成练习。

H HAO 白 7 洁白 洁白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上。二。扩词。(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1。次 八月十五 吃月饼 赏月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2。安静 弟弟你也在赏月吧,我好思念你。3。兄弟 苏轼 苏辙

四。请试着填写下列诗句。1。登高处 少一人 2。一杯酒 无故人 3。存知己 若比邻

4。江南岸 照我还

五。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古诗两首 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1。

3。

2。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广场 大花园 天安门广场热闹的气氛。3。鲜花 彩灯 礼花和歌声 热闹

7.徐悲鸿励志学画 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横着数)4,3,2,1,6,5 二。选字填空。(省略)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他被激怒后。

2。画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浪翻滚 银花盛开 明珠散落 声音洪大 狮吼 声音低细 秋雨 写出了泉水的形态和声音。写出了作者的想象。身临其境 2。七十二 著名 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三。想一想,再答题

1。地点 特点

2。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

泉水是由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出水来。泉水从池底往上冒 四,读一读,想一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九寨沟 补充习题答案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填空省略)1.雪峰:插入云霄 湖泊:清澈见底

森林:古木参天 瀑布:高低错落

2。湖水和瀑布是详写,雪峰和森林略写。

因为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缺了水就会黯然失色。

3。一方面直接描写水的清澈见底。另一方面描写蓝天,白云等影子来衬托水的清澈。四,默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2。体态粗壮 善于奔跑 憨态可掬 行动敏捷 3。不一定能见到这些动物 4。因为大熊猫不容易看到。5。大熊猫,因为它可爱。

11.田园诗情 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1.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水,花,牧场.牧场.2.沉睡,无声,漆黑,灯塔,微弱的光芒.安静,祥和.四.填一填,想一想,练一练.1.感受:牧场的寂静.2.句1写出了草原的色彩.句3这样写,把牛犊顽皮的特点和老牛仪态端庄的特点写得很形象.3.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春意.趣味.4.省略

14,普罗米修斯盗火补充习题答案

二,看拼音,填字成词

1,成功 惩罚 承认 2,偷盗 道路 到达 3,或者 货物 获得

三,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1,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我们没有火驱寒取暖,只好受冻。2,有了火后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驱寒,驱赶野兽。

3,用铁链把他锁在高加索闪的悬崖壁上 派了一只凶恶的鹰去啄食他的肝脏。

4、勇敢 坚强 博爱 无私 有正义感

四,完成练习

勇敢 坚强 博爱 无私

15,一路花香补充习题答案

一、省略

二、填提示语

惭愧 疑惑 伤心 语重心长 三,阅读,完成练习

1,五颜六色 姿态各异 艳丽芬芳 楚楚动人 含苞待放

2,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本身的特点,就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16、说勤奋补充习题答案

二、词句练习

(2)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三、1、由于

2、即使 也

3、虽然 但是

4、只有 才

四、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史学家 生物学家 一生勤奋,对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2、《资治通鉴》(1)每当老师......滚瓜烂熟。(2)他更加勤奋......继续读书写作。

3、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4、因为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都说明了勤奋的重要,从而证明从古至今,要想成功,必须勤奋

17、李时珍夜宿古寺补充习题答案。

二、1、灰尘 厚厚的蜘蛛网 古寺的破败、荒凉、简陋 不怕吃苦、甘于奉献

2、长年累月 破庙 万民得福 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净胜。

3、从侧面反映李时珍很晚了还没有休息。

三、表示时间:夜幕降临

描写夜晚景色的词语是:隐隐约约、飞鸟归林 皎洁 轮廓 大好月色 描写人物活动的词语是:晓行夜宿 造句:皎洁的月亮像圆圆的白玉盘

18.维生素C的故事 补充习题答案

一、省略

二、完成练习。2.围绕

光阴似箭 风驰电掣 4.不是而是 不仅还 虽然却 只要就

二、填空。

1.电缆、光缆,无线电波,亿万台电脑,包住整个地球。2.息息相关,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三、阅读,完成练习。

2、国际互联网与人们的密切联系。

3、通过互联网可以做很多事。

4.因为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0、诚实与信任 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恰当的解释。(左右顺序)1.选1432 2.选2213 3.选2312

二、填搭配词语。

表示歉意 支付费用 承担责任

三、读读,写写。

1、画

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温暖的巢。

为了说明他非常喜欢这对珍珠鸟

2、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很可爱

四、填空,完成练习。

1、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再、后来 渐渐。我没有伤害它

2、淘气,飞到,扭动,钻进去 父母对它的疼爱,调皮可爱的珍珠鸟

3、信赖

4、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情不自禁,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2.九色鹿 补充习题答案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4 2、3

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1、琴棋书画 古今中外 笔墨纸砚

2、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 恭恭敬敬

三、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1、情谊,利益;

见了利益就忘了情谊。

2、竟然。

见利忘义,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憎恨,愤怒。

3、九色鹿。非常善良。

原来调达是见利忘义的人,九色鹿这么善良,我要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须伤害九色鹿。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读了短文,你对错误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有时,成功不在于你做对了多少,而在于你没有做错什么!

23、雾凇 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读音。江畔选2,其余选1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景观

2、⑴课文用了哪些词句来描绘雾凇的景色之奇?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①大

②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多、浓厚。

③慢慢,轻轻,一层又一层。最初,逐渐,最后,全都是。逐渐

是严寒季节

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

三、选词填空。

吸收,变成,遇到,凝成,漂浮,变成,聚,变成。雨雪的形成过程。

24、春联 补充习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张贴 春联 展览 歌颂

二、背诵春联填空。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

四、填写四字对联。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缘木求鱼 守株待兔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推本溯源 刨根问底

五、填一填。

1.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新年对嘉节,纳对号,余庆对长春,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2、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25、古诗两首 补充习题答案

一、解释。

1、曈曈:太阳初什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桃符:桃木做成的门符。

2、绝:绝迹。灭:消失了

二、填一填。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元日,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

2、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洁白晶莹、琼枝玉树。孤舟 独钓,孤独。

三、古人常说诗中有画。请你想象元日这首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期末综合测试 补充习题答案

一、识字、写字。

1、看拼音,写词语。欺侮 惩罚 茁壮 端详 发誓 观赏

悬崖 信赖 牲畜

2、抄写。

二、词句段练习。

1、造句。

⑴今天的饭菜真香,我吃得津津有味。⑵这本书真好看,我看得津津有味。2.选词填空。

欢笑 欢呼 欢乐 欢聚

3、加标点。。《》,“?。”。

4、人顺家顺前程顺,福多财多喜事多。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㈠

1、垒 暑

2、纸。

3、金银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变为金黄色,解暑消热。

4、李时珍师徒不怕吃苦,甘于奉献。

1、xīng,发出

2、《庄子.秋水》,河伯 3.画最后2句.3.对 错

篇7:四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慰藉(jí jiè)

闪烁(shuò lè)

预卜(bǔ pǔ)

扇子(shān shàn)

2.写同音字,组成词。

幸(______)

(______)起

蝙(______)

zhàng

膨(______)

(______)篷

(______)碍

(______)王

(______)工

堤(______)

yīng

夜(______)

老(______)

(______)该

3.选择恰当的词语连线。

暖和的 星星

清新的 空气

闪烁的 夜晚

漆黑的 晴天

4.按要求写句子。

(1)木板窗关起来,屋子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2)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暖和——(_______)

奇幻——(_______)

反义词:

真实——(_______)

活泼——(_______)

6.课内阅读。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在阵雨天,我们能从这小小的天窗看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这“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第2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的。

(2)“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__________。“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面上看是写___________,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美景。

(4)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_______。本课课文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jiè shuò bǔ shàn

2.福 扶 蝠 胀 帐 障 霸 罢 坝 莺 鹰 应

3.略

4.(1)像地洞似的

(2)天窗是慰藉。

(3)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呢?

5.示例:温暖 奇异 虚假 呆板

6.(1)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2)因为在雨天,我们只能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外面的世界,想象着外面的雷雨是怎样猛厉地扫荡整个世界。

7.(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 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

(3)外面的景物 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前进的步伐

篇8: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低年级数学习题作为低年级数学模型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现实数学问题的科学简化、抽象和理想的模型, 是第一学段数学课程资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低年级数学习题是巩固新知识的主要手段, 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但是, 目前家长和教师普遍感到: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 在习题解答上时间受控;低年级数学知识较为浅显, 学生能力也正待提高;教材提供的习题有限且略显简单。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将不能更好地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不能更多地体验数学问题的多姿多彩, 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其知识视野、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

二、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低年级学生对习题的解答, 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拟和演习, 是数学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利用的过程。教师用多种方式开发、利用低年级课本内外的习题资源, 让较幼小的学生能够从小培养自己以“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为主导的数学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数学习题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1. 好习题能巩固双基, 突破知识重难点

一定时间内, 一个人的信息承载量是有限的, 尤其是低年级儿童, 过多的机械练习有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容易“熟能生厌”。因此, 设计紧紧围绕发展学生思维的目标, 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练习题, 提取能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处的练习材料, 能及时疏导学生稚嫩的思维通道, 突破重难点瓶颈。

注重数学习题的开发和应用, 就是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性, 将习题的意图集中地体现出来;注重数学习题的开发和应用, 就是要有鲜明的练习层次性, 使得学生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不在一个平面上盘旋。在练习中巩固哪些知识, 形成哪些技能, 沟通哪些联系等, 是习题资源开发和利用首要考虑的问题, 有主次、有层次的习题才能使低年级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 才能兴致盎然地学习知识, 让知识向技能、智能转化。数学教学中, 教师重视对习题的设计和应用, 才能很好地达成巩固双基、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目标。

2. 好习题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本身有着严密的体系, 教师要紧扣发展思维的核心, 学生只有在富有思维活动的练习中, 才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 才会理清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或逻辑关系, 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 达到整理出知识点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如在三年级上册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以下练习题:

这道题突出理解各种算法, 分析自己的算法, 并学会描述想的过程。从中我们看到习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启发性, 通过练习, 学生可以学会一种方法、掌握一种思路、发现一种规律, 不断地受到启发, 达到以例及类、闻一知十的目的。习题应极力促进学生自觉地去思考, 把握住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方法, “促进数学思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改的关键、核心!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命题改革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3. 好习题注重应用和实践活动, 提高创新意识

在浩瀚的题库中, 之所以选择这些题目而不选择其他题目, 是有其道理和意义的。好习题是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主要载体。当然, 这项工作是融入了广大教师的智慧的。因此, 我们除了认真解读新课内容, 也要认真解读习题资源, 精心设计习题的教学。例题:小明、小军、小刚和小强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他们是否画对了?请在□里画“√”或“×”。

这是低年级一道学习“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后的题组练习, 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能否用尺子灵活、准确地画出线段, 此外还能针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点, 做到学生练习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对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4. 好习题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培养应用意识

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就是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 它成了教师和学生关注“习题”和“生活”之间的联结点。《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是丰富而复杂的, 因此, 让学生研究相关的生活问题, 能使习题充满生活气息。教材中的例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非常丰富, 我们要用足、用好。

5. 好习题调剂儿童的生活情趣, 增强成功体验

兴趣和成功体验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它是动力系统。美国当代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要使学习具有意义, 就要让整个人, 包括情感、认知等投入学习活动, 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习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多样性满足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单一的练习不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的特点。特别是练习时, 在学生对新知识有所掌握的情况下, 如果只是大量的简单乏味的巩固强化,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习题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练习效率往往是和趣味性联系在一起的。

如在学了“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时, 教师可以安排各式各样的数数游戏, 如看图数数、看实物数数, 使学生理解两位数是由十位和个位组成的;可以以翻书13页、15页等动作练习, 感受十几页的书的厚度和它们的大小关系, 体会数的基数与序数两重性;可以利用数轴, 设置比14大比17小的猜数游戏, 感受数的大小;还可将枯燥的加减法口算题练习, 改成富有合作和竞赛性质的“看谁摘到更多水果”“开火车连续口算”或改成“口算爬山活动”等, 还可将问题设置成抢答题, 尤其是配上动画和电脑自动积分、评价、鼓励性流程等, 练习的节奏也更为紧凑, 学生的感官得到很好的调动。

用好、用活习题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练习中要有新的形式、新的题材、新的要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使学生形成新的体验。如果习题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注意特点, 就能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同一知识, 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应变能力。再加以教师对学生勇敢尝试和创新想法的鼓励,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习题资源的开发途径和利用的策略

1. 小学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途径

小学低年级教师承担着加强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责任, 开发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 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 具有时代特征的, 能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有创新思路和实践价值的习题,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对事物充满好奇, 求知欲、表现欲很强, 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 教师有效展示课本的例题资源, 如用充满童趣的彩图丰富孩子们现实生活。例题固然是孩子们探索新知的开始, 那么课后习题更是孩子们跃跃欲试、实践创新的天地。在《比长短》这一课后, 将课后习题中一只蜷曲着的蛇和一只鳄鱼比长短, 开发制作成可伸缩蛇身体的动画片, 更具有直观性、启发性, 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到拉直身体的蛇是更长些的。

下面的习题就是一个富有童心的低年级老师开发的, 体现了她敏锐的儿童视野、亲切柔和的关爱之心和低年级数学老师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用心。

(1) 要回答“一共有多少只小鸟?”这个问题可以从图中找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能用的信息在 () 里画“√”并列出算式, 不能用的信息画“×”。

(1) 小鸟真可爱呀! ()

(2) 图上有2棵树。 ()

(3) 树上有5只白鸟, 3只黑鸟。 ()

(4) 图中有一个带阴影的长方形。 ()

(5) 白鸟的只数比黑鸟多。 ()

(6) 左边树上有4只鸟, 右边树上也有4只鸟。 ()

(2) 看图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他们的解答对吗?请在 () 里画“√”。

(1) 还剩几只小鸟?5-3=2 (只) …… ()

(2) 黑鸟比白鸟少几只?5-3=2 (只) …… ()

(3) 白鸟比黑鸟多几只?5-3=2 (只) …… ()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教学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又如在《认识钟表》中, 教师开发如下教学习题:

写出钟表上表示的时间, 并与人们相应时间的生活连线。

这一习题在课堂内外让学生互换大脑里储存的信息, 渗透守时和责任对每个在社会上生活的人是重要的。在这样的学习中, 学生能时时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材例题和习题虽然提供了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和独具特色的内容呈现方式, 但由于教材编写人员与学生所处的地域不同, 教材编写过程中受篇幅和编者团队的限制等, 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习题资源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 也一定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家长和学生若能主动选择各地、众家的教辅材料, 同样会有能促进低年级儿童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发展的习题资源。特别是低年级老师时间有限, 创作生活情境图将耗费许多时间, 此时教辅材料中丰富的习题都是教师和家长所喜爱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自觉的应用了以下途径, 力求拓宽习题资源开发的途径: (1) 有效展示课本的例题资源; (2) 自觉利用课后的习题资源; (3) 主动选择教辅刊物的资源; (4) 留心捕捉儿童的实际生活; (5) 积极把握社会的时代需求。

2. 小学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利用策略

不管教师对习题设计如何煞费苦心, 它终究要通过教师的运作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承担课堂层面习题开发的责任, 而且教师的能力、素质、水平在习题利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谈一些小学低年级教师可用的有效利用习题资源的策略。

(1) 改变、变换的策略。为了体现一类问题的知识模型, 教师除了例题之外, 总是会涉及生活经历中的其他情境, 有的时候也需要教师适当改变习题的情境, 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 这样强调并重视变换了情境和内容的习题解答, 将给学生的数学建模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使得学生触类旁通。常用的有: (1) 变换情境和内容, 使得触类旁通的策略; (2) 变换信息和数据, 使得举一反三的策略。

(2) 增加、减少的策略。增减数据, 使习题更加开放;增减信息, 使习题更加综合。“35元钱买橡皮, 单买每块5元, 最多可买多少块橡皮?”这本身就是一道普通除法问题, 但如果对这个习题进行如下增加信息的开发和应用, 就是一道很能考验孩子分析和决策能力的综合题了。“35元钱买橡皮, 单买每块5元, 两块橡皮合买要8元钱, 最多可买多少块橡皮?”再通过增加数据, 变成“37元钱买橡皮, 单买每块5元, 两块橡皮合买要8元钱, 最多可买多少块橡皮?”这三道题, 考虑的问题各有侧重, 答案因此会各不相同, 综合应用这样的习题资源, 更加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分析机会, 思维得到更宽阔的拓展, 同时锻炼学生关注细节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幅提升。

(3) 赋予多样的呈现形式和方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 学生对直观的、感性的、活动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此时他们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活跃, 逻辑思维较弱, 偏好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活动的。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上抽象的、静态的图片或文字设计成在活动情境中的发现与探索, 让学生体验挫折与成功, 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因此, 低年级教师赋予习题更多的呈现形式和方法, 如静态呈现和动态活动不同的呈现方式、单人解决和群体活动等方法, 单项呈现运用和综合活动应用等形态。例如下面的习题应用:

(1) 如果想买一块面包, 可以怎样付钱? (2) 你如果是小明, 想买什么?该如何付钱?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习题, 教师开发应用这样的习题资源, 就应该想好在课堂上解决还是回家思考解决。在实际生活中这是一道挑战个人的生活问题, 但是对幼小的低年级孩子而言, 利用解决数学问题这一阵地进行群体活动, 可以更多地感受交流、体验合作, 促进低年级儿童丰富思维交流过程和展示多彩的解决方案。

心理学认为, 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 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 低年级学生要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也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含有丰富儿童社会生活资源的习题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 更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最基本的手段。

综上所述, 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习题资源, 科学合理多渠道开发习题资源的途径, 讲究数学资源的利用策略, 有利于促使低年级学生体验数学问题变得多姿多彩, 从而让学生学会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痕迹, 并通过问题解决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孔企平主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余文森, 吴刚平, 刘良华主编.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演讲稿,我是中国少年,我有中国梦下一篇:两面人自查报告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