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呐喊有感八年级

2024-05-03

读呐喊有感八年级(通用7篇)

篇1:读呐喊有感八年级

杨雪(27)303第三学段阅读报告作业

那一声呐喊

-----------读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有感

合上书本,书页中最后那一抹余香仍萦绕在我心头。坐着那近乎绝望却又有一丝希望的呐喊仍在我耳畔不断回响,冲击着我的内心。《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鲁迅,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希望通过自己铿锵有力,一针见血的文字来呐喊,唤醒旧中国愚昧无知,受尽压迫的人民,希望唤起他们的理智与良知。一个人竭斯底里的呐喊是为了更多熟睡中人的觉醒。这便是小说集《呐喊》的由来。

《孔乙己》是《呐喊》中的代表著作。这篇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揭露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巴巴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另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药》。这篇小说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就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为民众流血牺牲而不被民众所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辛亥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衬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食血者的代称,其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对此的印象及其反应,来反衬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某亭口,这正暗示着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狱卒和听众们愚妄的反应反衬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阔人祝寿的馒头比喻坟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的阴冷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他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鲁迅先生急切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振我中华雄威!

篇2:读呐喊有感八年级

——读《呐喊》有感

一边读《呐喊》自己一边心潮澎湃,恨不得大叫几声,因为这本薄薄的书通篇都在“呐喊”,狂人为了孩子而呐喊,孔乙己为了功名而呐喊——当然还有作者为唤醒愚昧的国民而呐喊。

曾经有人说鲁迅的文章“放冷箭”,· 真真切切是这样。十四篇文章与自序,看似无带平淡无奇,但针砭时弊之意却从字缝里透出来,为了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新文化运动,鲁迅用短小的篇幅,丰富了的社会内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如此之言不一一赘叙,但我想说的不是对国民劣根性诸如此事的分析,而是更想谈谈“呐喊者”们。

“呐喊者”,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先锋,或者更准确些是为了某一更好的在社会目标而奋斗的有志之士。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社会才会进步,才能发展,可悲的是,”呐喊者”们往往都会遭受这种那种的迫害,新时代的呐喊者鲁迅就曾经东躲西藏,共产党员初期也惨照惨遭国民党人的残害……

归根究底,这种现象的始作俑者就是整个社会的腐败与丑恶,构成社会的每一个因子,对自身的肯定与对批评的置若罔闻,像鲁迅这样的呐喊者,他们深刻揭露了原社会的病态,或者说封建社会吃人的“咀嚼”人的灵魂,潜藏在旧社会人心中的自私与自视过高自然会对这种批评感到愤恨——这种人到现在都存在,这些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特性——“阿q相”正是导致“呐喊者”们被迫害的原因。

所以我想说的是,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结束,祖国也在大踏步深化改革,我们就应该保护这些“呐喊者”。去学习,去成为一个“呐喊者”,正如今年春晚小品《提意见》中,我们需要的是能提出优秀的意见的的“呐喊者”,而不是去打击报复,只有一直呐喊下去,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高一(2)班

篇3: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有感

我读到福克先生乘坐“仰光”号轮船抵达香港时,明明比原先迟了二十四个小时。那么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了,可书上又说只要能赶上开往横滨的轮船就没问题了。我心里犯起了嘀咕,觉得这情节挺眼熟的。原来,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也有类似的情节。

也许这只是偶然吧。可是,这一发现让我对这本书的好感减退了不少。我继续往下读,结果,我发现许多情节安排有些老套。如:福克先生在印度乘坐的火车,因为没有修理好铁路,所以无法继续前行。怎么办呢?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写作方法同学们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书中的另一些情节我也觉得实在是经不起推敲。例如:福克先生在英国没有被费克斯抓住,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事。你想,如果福克先生在英国被费克斯抓住的话,肯定会耽误不少时间。那么,按照福克先生八十天环游地球一周的安排,他完全不可能只需要八十天。如果他没完成的话,我想这本书的题目就要修改一下了。针对这件事,我还想出了另一种结果:福克先生被费克斯抓住了,但就在轮船快要开动的那千钧一发之际,他肯定会被救出来,最终上了轮船。总之,作者会让他如期上船的。

回到学校,我把我的观点,和同学们讨论了一下。他们七嘴八舌,各有各的见解。

有的人说:“这本书的情节跌宕起伏,十分吸引人的眼球。”

有的人说:“我十分欣赏福克先生。”

还有的人说:“我觉得总体还行。”

听了这么多,我本来坚定的看法开始动摇了,这本书到底怎么样呢!

同学们,你们的意见呢?

篇4:读《呐喊》有感

读《呐喊》有感1

要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呐喊》当居首位。它带给了我很多,让我受益匪浅。它并不是一部普普通通的作品,它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病历本;他描述的不只是社会事件,而是披露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写照!不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明天》中的单四嫂子;还是《阿Q正传》中的阿Q,都跃然纸上。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弃医从文,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哀伤。

曾记得,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上,带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作者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点头哈腰的。将当时人民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展露无遗。

而在《呐喊》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阿Q正传》了。《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是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性格极其复杂: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却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最终还是落得个被迫害致死的下场。阿Q其实只是旧中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在当时,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他专做短工,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他人欺负却又要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胜利,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虽然阿Q的“精神胜利法”最终还是无济于事,被迫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是,在精神上宽慰自己,鼓励自己,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它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只不过阿Q宽慰自己过了头,最后演变成了自欺欺人。而在我的生活中,当自己遇到挫折时,我会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现实,该来的总会来的,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梦里面,最后被迫面对现实,只会更加痛苦难耐。就像那一次,我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但不理想又能怎么样呢,成绩是自己考出来的,总该面对的。想想:人生的旅途中总会遇到挫折的,太完美的人生总是不太现实,何况,挫折能历练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正是这样的剧情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本《呐喊》注定从来都是孤善,我们在其中找寻息息相关,仍未足够冷却的时代,又向往着从罅隙中觅得我们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传统的桥接。在对于传统的有限接续中,我们每次停下来回头,都会发现,有响亮,但却孤单的呐喊声投诸前方。然而,前方,仍未知晓。

读《呐喊》有感2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很是沉重。因为我能够感受到余杰的寂寞和痛苦。

作为鲁迅的接班人(请允许我这么叫他),他确实充满了更多的无奈。当他接替起鲁迅肩起那道黑暗的门时,他悲观地发现,宽敞与光明对孩子们已不起任何作用了,因为对孩子们而言,快乐哪里都一样,所以他们不愿意跑了。

这确实让人感到可悲,至少鲁迅曾让某些自觉的人沐浴到了阳光,可余杰呢?然而,这不是他的错,“共和使人沉默”,他开了一条路,人们却不敢跑了。

温室里的花朵可以生长得很顺利,殊不知,走出大棚却也只有迅速凋亡的命运。这些花朵,必然要接受这样的结果。

可这些孩子呢?难道也让他们如此“弱不禁风”?这大概是鲁迅所没想到的,也是余杰不愿看到的。所以他也就仍肩着这道黑暗的门,独自深味着痛苦的滋味。

不愿放下,是他的执着。“为抽屉而写作”绝不仅仅是他的最终目的。面对这愚昧的国民,他无奈地选择了偏激作为他的物体,既然有路你不走,那就只有强制驱赶了。我相信余杰的这一选择是对的。

“在那些身心交瘁的日子,年纪轻轻的我窥见了窗口死神宁静而恬美的笑容。”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的心是多么的痛。我真不希望煊这样一位清醒的人会像鲁迅那样早逝。然而,我是不会叫余杰放下这道门的,我想说:“余杰,坚持下去,你将不再孤独。”

我想,这句话终会成真的。当余杰哪一天回头看的时候,他会欣喜得发现,远方还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人——我在追赶。

读《呐喊》有感3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鲁迅的书了。上一次我完整地读他的大概还是高二在语上学《祝福》的时候。这次重新拾起,心情不免有点复杂。因为我这个人素有些叛逆心理,越是被众人歌颂的伟大人物,在对他下判断时,我越是苛刻而谨慎。之前接触鲁迅,大多数是在语本上,印象中的鲁迅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海经》里的小少爷“迅哥儿”,或者是《风筝》里有点冷酷的兄长,或者是《藤野先生》中求学日本的留学生,又或者是以小酒保口吻写那个迂腐人“孔乙己”的小说家。

我喜欢看他的散,尤其喜欢看他写童年往事,淳朴小镇、活泼少年,一下便趣味横生,但我一直未曾领会到鲁迅的豪情与热血。

然而这次才刚看完《呐喊》的自序,我就已经觉得很亢奋,我突然意识到初中时自己还是太小了,哪里读得出这字间涌动着的一种豪情呢?说是豪情,其实也不太准确。《呐喊》自序里其实充斥着一种寂寞的悲哀,和不甘于妥协的倔强在,这种情感和茅盾的《幻灭》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鲁迅是寂寞的,《呐喊》自序里“寂寞”二字出现了十次,“悲哀”二字出现了六次。他说“我在年青时做过许多梦,后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偏成了《呐喊》的由”。鲁迅年轻时大概也是热血激情、壮志凌云的一个青年,但悲剧在于,现实总会磨平一个人的棱角。他年轻时求学日本,一心想要学医救国,后在日堂上看到反映中国时况的影片,发现他们在围观自己的同胞被杀害时,竟然无动于衷,脸上全是一种“冷漠自私”、“麻木不仁”的表情。他在此时醒悟,即便体格再健壮,如果精神没有进步,那这个国家也是无救的。于是他弃医从,意图提倡艺运动推动先进思想观念在中国传播。奈何孤掌难鸣,他自己势单力薄,很多尝试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太多的失败,让他开始渐渐退缩,但同时,寂寞与苦涩也像“大毒蛇”一样缠住了他的灵魂,随之而的也就是,悲哀、苦闷。

《呐喊》自序里还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金心异到S会馆里找鲁迅谈话。虽然这段故事已经被我们语老师讲了无数遍,但在里这样由鲁迅本人讲出,我还是感到别样的震撼。那段铁屋子的比喻实在是太精妙了。当时的中国就好像这样一间铁屋子,没有窗户而且万难破毁,里面熟睡着的人们就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就是那些一直饱受压迫却浑然不自知甚至还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可悲的中国人。鲁迅心中忐忑,说如果大声叫嚷,惊醒了少数人那又怎么样呢,不过是让这些人陪我们受罪而已。金心异的回答也让人拍案叫绝。“然而几个人既然起,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啊,不正如鲁迅所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于是他们一群人便奋起反抗,摇旗呐喊。尤其是鲁迅提到,这就是他将此书取名《呐喊》的原因,他要呐喊,让新的思想被普罗大众所听到,所接受,他要唤醒还在沉睡中的人们。

读罢自序,我深受感动。如果说受了多次失败打击的鲁迅还是一种,“寂寞鲁迅,不语婷婷日又昏”的形象的话,那再次站起呐喊的鲁迅就是一个奋起冲锋的战士。他看不得这黑暗,于是他就要撕破这黑暗。我好像看到了今何在《悟空传》的孙悟空,不问道险,勇往直前,踏碎凌霄,放肆桀骜。那个不成佛的孙悟空虽然顽劣,但敢爱敢恨、嫉恶如仇,而这才是英雄。

庆幸的是,在那样一个时代,鲁迅没有选择成为甘于寂寞的“斗战胜佛”,而是站了起,举起了他的金箍棒,与那些可怖的黑暗勇敢地战斗。红色的光,终于点亮了黑夜,然后,冲了出去。

读《呐喊》有感4

再读《呐喊》其实引发我更多思考的依然是我们异常熟悉的那几篇:《故乡》、《药》、《阿Q正传》、《孔乙己》。

和散文相比,小说可能本身便具备较高的可读性,在阅读中,你走入鲁迅先生们的世界。走入《故乡》,走入那片瓜地,走近那个手持钢叉的少年,走进那段儿时欢乐的少年时光,彼时雪中捕鸟,瓜田刺猹;彼时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走入《故乡》,走入那一声生疏的“老爷”,将以往的年少友谊打得粉碎,闰土无法冲破当时几千年间构成的封建礼法观念,当时的人们都无法冲破这些纲常道德对人的束缚和压制。走入《故乡》,走进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豆腐西施杨二嫂,常人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杨二嫂能够说是不折不扣的为了钱财利益,不折手段,她是这部小事里真正的小人,不讨喜的人。

我想鲁迅写这个人的目的是为了警示自我,警示鲁迅先生人吧。纵使生活会如此艰辛,人活着也不能没有信仰,失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遗失人与人最基本的感情。至于结尾那句经典“人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相比于绝望的轮回,我还是更愿意理解那个我们初中时的解释——世间总有期望,一切总会变好。

《药》则是以“肺结核”为事情的核心,“血馒头”为全文的线索。我们读到老栓为了救自我身患痨病的儿子,卖力工作,为一个血馒头一掷千金。这种亲情父子情在令我们唏嘘不已的同时,也激发起了我们的思考,当时的国人是在怎样的一种封建环境中,习惯了蒙蔽和愚昧无知,这种思想可能比痨病本身更为可怕。鲁迅也期望,那个染满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能够成为一块石头落在人民心中,能够一石而激起千层浪,唤醒迷茫的国人。

读《呐喊》有感5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道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条理低而又向往社会下流阶层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讽刺的话题,在生活中他每每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冷静地离开了人间。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都城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痹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猛烈的爱国认识复苏,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标。因此他弃医从文,今后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志》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归纳综合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道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条理低而又向往社会下流阶层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讽刺的话题,在生活中他每每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冷静地离开了人间。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讥笑意味的言语,恼怒而又带有勉励的语气,鼓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责怪和品评的言语,说明当时社会的暗中,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盼望甜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复苏,重整我中华雄威!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模样形状,从而表现了当时人民的麻痹,在遭到封建势力克制和打击下的情况,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恶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全部家档去买了小我私家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去世,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捐躯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白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鄙俚,狐假虎威。华老栓的屈曲,迷信,麻痹,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离开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读《呐喊》有感6

我读了《呐喊红宝石》这本有意思的童话小说。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达拉斯的人通过一只银鸟发现了一处宝藏,于是,他就和他的朋友帝乐一起去寻找这处宝藏,在他们寻找宝藏的期间,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这件事结束后,因为他们没有父母,于是,他们就进了孤儿院,之后,他们又到了领养他们的人的家里,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喜欢领养他们的这个叔叔,因此,他们就趁机逃了出来。现在,他们住在一间小草屋里,他们每天都会去寻找宝藏。可是,他们坚持了很久依旧一无所获,于是,他们决定让各自的朋友们也来帮忙找宝藏,慢慢地,他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通过了自己的智慧他们找到了宝藏,原来,那个宝藏就是那只银鸟呀!他们找到了宝藏后,不久也找到了爸爸和妈妈,就这样,他们各自都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从这以后,他们就特别的喜欢探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怎样的困难,一味的哭闹和逃避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一定要运用智慧去解决,事情才能巧妙的化解掉。

读《呐喊》有感7

最近看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他是由14篇小说组成的。这是一部由中国著名革命家、思想家、文化家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集,他通过搜罗生活中的小事、小人物,用精湛的语言加工技术将这些事情描写成了一幅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

其中有几篇文章使人感触颇深,例如《狂人日记》。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写出了恐怖的封建压迫,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和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反对的呐喊!

《故乡》也是呐喊中的一篇,这篇小说描述了两个故乡,一个是过去的故乡,它的美好令人向往。一个是现在的故乡,让人读过后十分惊讶。过去的故乡是一个美好和谐、快乐的世界。现在的故乡已经变得衰败凄凉,人们也变得麻木起来。

他有的故事是通过那些人物的事件来对现在的社会进行批评与讽刺的,如阿Q那愚昧的“精神胜利法”显示出了他的无知、自欺欺人,以及最后冤死的事情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再如狂人的那一册日记体现出了他变态的内心世界,但是反衬出了社会上封建礼仪对人精神的束缚如同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人们的心上。再如孔乙己那满嘴的之乎者也、不赖帐和最后惨死的经历些出了他的迂腐、善良还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心灵残害做出了锋锐的控诉。

鲁迅先生不之会通过哪些事情来批判社会,还会描写出来自己真挚的感情,如《社戏》中通过孩子那些近似于胡闹的事情描绘出孩子的天真无邪以及聪敏和顽皮,更是描绘了双喜、阿发两个人物。

《呐喊》实在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鲁迅先生通过哪些事情在呐喊,崇尚光明反对黑暗。鲁迅先生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述,迫切希望大众能觉醒,社会能进步,中国巨龙早日苏醒。

读《呐喊》有感8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着。同样也是世界的名着,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终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终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齐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期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读《呐喊》有感9

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以往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事情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的心境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述了一个迫害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我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社会的第一枪。

而《孔乙几》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几,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鲁迅先生只会“之呼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死。可怜的鲁迅先生,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鲁迅先生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同情鲁迅先生那在茫茫人海中,鲁迅先生就只能这样走下去。“孔乙几还欠十九个钱那!”是啊,鲁迅先生的债谁帮鲁迅先生还那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转〉,大家再熟悉可是了。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代表作。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你们阿q的典型形象。鲁迅先生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以往的鲁迅先生,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后,鲁迅先生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鲁迅先生被枪毙时结束,鲁迅先生的死,鲁迅先生的死又是一场杯具。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生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慷慨。

鲁迅的小说,有思想,耐人寻味,鲁迅先生让迷陷于封建制度的人们都清醒起来。那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该做些什么那就让我们一齐跟着鲁迅一齐呐喊,呐喊吧!珍惜此刻,珍惜完美的生活,为了祖国的完美明天努力努力!

读《呐喊》有感10

《教育的呐喊》一书是蓝春校长的教育随笔,他从教育问题入手,对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本书包含学生篇、教师篇、家庭篇、学校篇和社会篇五部分,聚焦的话题均是大家所熟悉的,如“急功近利的教育评价”,“职业倦怠的教师”、“不懂爱也不会爱的家长”等。作者用犀利的语言,对当下教育现状给予有利的批判。《教育的呐喊》通篇激励的言辞和包含情感的文字,充分体现了一位校长对教育的深情与一腔热血,我通过阅读这本教育随笔书刊后也感受颇深。

在学生篇中谈到教育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因人而异。是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我们的孩子呢?每个孩子都是一片独特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不同的成长环境,这些诸多的因素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针对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学生,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师篇中谈到苦口婆心、甘为蜡炬的教师,正是教师这份职业被冠以了伟大的称号,他需要把学生装进心间,带回家,带到梦里,乃至镶嵌在自己的生命中。当教师达到这样一种伟大的境界时,许多人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而当没有做到的时候,人们的指责和压力又会让人有苦难言。所以,教师这个职业可称得上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其实在实际中,教师是有着自己的理想或者信念支撑着自己的职业,也许登上讲台的第一天,许多教师都拥有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但是,没有信念的支撑,缺少希望的引领,又有多少人能在一再的绝望中始终坚守着那最初的梦想呢?是的,我们的教师是含辛茹苦的,因为他们日以继夜的重复做着同样一件事情。

在家庭篇中谈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对于孩子的教育,父亲和母亲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责任,孩子需要从父母身上吸取不同的特质,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这是父母任何一方都无法全部给予的,所以就要求父母要为孩子全心全意的付出,并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作为前提,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在我们的家长人群中有这样一类家长,就是羡慕别人家孩子好的家长,他们习惯性的将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较,这就迫使孩子被沦为被比较的工具,被迫地去听家长地唠叨。我想,作为孩子他们是不愿意这样地,所以作为家长,势必要改变这种作比较地方式方法。

在学校篇中谈到学生有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地发言权,我想,课堂地生命力在于让孩子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并最大限度的释放生命的能量。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站在细节的角度上,依托不同的教学模式,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因材施教,把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实现课堂教学理性与激情的完美统一。本篇中说到的一位小和尚违反寺规翻墙出院的故事,师傅不但没有责备和处罚,而是平和语气的关怀,说明了老禅师用自己的睿智取得徒弟的屈服,比喻我们教师也应该这样,达到不必言语,威严自立的境界。

在社会篇中谈到人生经验不可间接获得。没有经历就不会有体验,又怎会让经验成为习惯。我们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却不知自己没有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当我们没有这种责任感体验的时候,不可能有这种概念,更不会有良好的习惯。所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和感受。

篇5:读《呐喊》有感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都城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痹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猛烈的爱国认识复苏,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标。因此他弃医从文,今后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志》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归纳综合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道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条理低而又向往社会下流阶层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讽刺的话题,在生活中他每每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冷静地离开了人间。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讥笑意味的言语,恼怒而又带有勉励的语气,鼓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责怪和品评的言语,说明当时社会的暗中,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盼望甜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复苏,重整我中华雄威!

篇6:读《呐喊》有感

鲁迅先生小的时候,曾经在咸亨酒店里当伙计,工作就是给客人温酒。酒店里有一个常客,绰号叫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个奇怪的人,年轻的时候读过书,可是考试考不中,又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就去给人家钞书。可孔乙己手脚不干净,老是干鸡鸣狗盗的勾当,就没有人叫他钞书了。孔乙己十分幽默,可以逗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但喝酒的钱全是偷来的。一次,孔乙己被人抓了个现行,打断了腿,别人以为他死了,但有一天,孔乙己来到了咸亨酒店,在众人的大笑中,孔乙己死活不承认钱是偷来的。几年后,孔乙己不见了,他真的死了。

在故事中,孔乙己是一个小偷的形象,别人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但是每次大家说孔乙己的钱是偷来时,孔乙己死活不承认,守护住了自己的尊严。我觉得:孔乙己不是一个平常普通的小偷,也不是什么江洋大盗,反而是一个要面子、坚强的小偷。孔乙己还是一代书生,但应为封建社会科举制的残忍,孔乙己失败了,迫不得已才偷东西的。我记不喜欢,也不讨厌孔乙己。我喜欢孔乙己身上的骨气和他的幽默,讨厌孔乙己的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的性格。孔乙己是一个有趣的人,是残忍的旧社会让他如此奇怪,孔乙己有原来的幽默,坚强,却带着后来的不劳而获。读书,并不是为了当大官才读的,新时代的读书人应该为报效祖国而努力。虽然孔乙己读不了书,但还热爱着学习。他为小鲁迅不理睬自己教他写“茴”字而叹息,还为别人把窃书说成偷书而生气。这就是孔乙己,一个奇怪的小偷。

篇7:读《一个人的呐喊》札记

一、关于“左联”五作家遇难事件

五十年前作者写出了他的第一本鲁迅传,即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传略》。这本书关于“左联”五作家遇难事件是这样写的:

反动派像害怕革命人民一样害怕革命文艺……为了想消灭革命文艺。反动派不惜用了最末的卑劣的手段,动手来杀害革命作家了。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作家、共产党员柔石、胡也频、白莽(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经过多方营救,但是没有效果,二月七日深夜,这五位作家和另外十八位革命者一道,在上海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里被秘密枪杀或者活埋了。(第145~146页)

二十六年后,作者于1982年又出版了修订本《鲁迅传略》(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修订本对“左联”五作家遇难事件的论述与五十年代的说法就很不同了:

为了坚持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反对王明集团,同时为了使党的工作不陷于内部辩论之中而将革命继续向前推进,反对四中全会的史文彬、何孟雄、李求实、林育南、罗章龙等人于一月十七日在上海东方饭店召开一次党内会议。当时李求实负责文化方面的工作,他又邀请了持有相同观点的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到会。当会议开到一半时,工部局就突然包围会场把所有与会者逮捕了。除了在东方饭店一地外,搜捕还在其他几个地方持续进行了两三天。(第268页)

书中在这段论述之后还加了一个注释,引用了四中全会参加者、中共六届中央委员罗章龙的《上海东方饭店会议前后》一文,指出这次惨案与王明集团有关系。修订本披露了此案涉及到党内斗争,应该说这是一个大的突破。

从1931年到1982年过去了五十年。人们对于这一段历史已经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但彻底澄清史实,还需时日,还需要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公之于世。

2007年新版鲁迅传《一个人的呐喊》,是作者又经过了二十五年长时间的思考、研究之后的收获。关于“左联”五作家遇难案,新版本已经拿出了足以使事情真相能够大白于天下的资料了。1982年本《鲁迅传略》只能用很短的一段文字将事情作一交待,而《一个人的呐喊》则用了“柔石之死”一个章节来讲述,并且语必证实,完全依靠史料进行阐释。书中引用了罗章龙回忆录中的最新资料,此案的祸根确为共产国际操纵的四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王明和博古都被增补为中央委员,王明甚至还成为了政治局委员。出席会议的许多中央委员当时即表示抗议,群起集体退席。会后,罗章龙、史文彬等二十六人联名致信米夫,再次声明会议非法,应宣布会议所有决议及选举结果无效,强烈要求采纳多数中央委员的意见,重新召开紧急会议,或召开中共七大,解决党内分歧。米夫感到事情不妙,于是邀约反对四中全会的人在上海静安寺路地区的一所花园洋房里开会,企图将事情压制下来。在这个后来称为“花园会议”的会上,双方争执不下没有达成妥协,“最后,随同米夫前来的一个外国人说:‘我们对于今日会议完全感到失望,这证明你们是有组织、有纲领地来反对四中全会,已经走向反国际反党的道路。你们反对四中全会领导就是反革命,叛徒特务,一律开除中央委员和党籍!’说罢,米夫等三个外国人就怒气冲冲地踉跄下楼而去”(第262页)。

书中还写到散会以后的一个重要细节:三个国际代表走之后,顾顺章在会场出现了,他要求大家在会场里再住一夜,说外面有警情,如果走难保安全,并且将门上锁,以阻止人外出;大家感觉他不怀好意,就冲破他的阻拦,分批离去。事后了解,顾顺章是奉命留难,这说明当时米夫就已经计划消灭这些反对派了,如果反对分子不就范的话。

“花园会议”在整个事件中比四中全会更为严重,它已经显露了杀机。这个会议在1982年版《鲁迅传略》里没有提到,当然是由于资料缺乏。

“花园会议”清除异己的计划未能得逞,那是1月10日的事情。可是一个星期以后,1931年1月17日,“非委”(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在三马路东方饭店原苏准会所租的房间里举行扩大会议,整个会场已经被大队英租界工部局老闸捕房巡捕及中国政府便衣警察五十余名包围,参加会议的人全部被捕,计二十九人。当晚和第二天又在别的地方抓了李求实等十二人。(第263页)这里新版本订正了1982年版《鲁迅传略》里写得不准确的一个地方,即罗章龙和史文彬临时有事并没有出席此次会议,因而死里逃生;李求实当时也没有在场,他是在别处被捕的。

地下党如此重要的一次重要干部会议,不是内部人出卖,国民党当局不可能这样稳准狠地进行连续打击。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国民党当局的这种“鼎力相助”,四中全会所产生的临时中央能否控制全党,尚是个未知数。现在只有一个疑问:谁是告密者?当年的幸存者罗章龙提供了当时就已经引起人们注意了的重要线索:“对此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顾顺章打电话向工部局告密;另一种说法是一个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回国的学生与龙华惨案有关。此人叫唐虞,他与王明很要好”(第263页)。这两种说法都与王明集团直接有关。罗章龙的这个重要回忆,1982年版《鲁迅传略》也写进注释文字里了。

书中还披露了一个至今不大为人所知的事情,就是“左联”五作家在当时已经是罗章龙等人领导的“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简称“非委”)所属的“中国革

命文艺联盟”(简称“革文联”)的成员;并且,冯铿还是“非委”候补委员。(第263页)这说明“左联”五作家是以“非委”组织成员的身份参加上海东方饭店秘密会议的;“左联五烈士”,实际上应该是“革文联”五烈士。但1982年作者在修订《鲁迅传略》时,尚未掌握这个资料,所以那时这样写道:“当时李求实负责文化方面的工作,他又邀请了持有相同观点的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到会。”

关于这一惨案作者最后总结说:

1月17日在东方饭店被捕的这一批政治犯,其中二十三人,于2月7日深夜至8日凌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秘密处死了。他们之中有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领导人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等人,还有非委革文联的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频,还有非委候补中委、非委妇女部的冯铿。这里的柔石、殷夫(又名白莽)、胡也频、冯铿和李求实(又名李伟森)原是“左联”的成员,他们就被称为“左联五烈士”。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在“左联”的活动中被捕,也不是以左翼作家的身份被杀的。他们其实是中共一场党内斗争的牺牲者。据罗章龙的回忆录中说,“后来临中(临时中央,指六届四中全会所产生的中共中央)文件公认何(孟雄)等二十三人为反党,为叛徒,公然宣称他们不是烈士。”直到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才作了这样的结论:

至于林育南、李求实、何孟雄等二十几个党的重要干部,他们为党和人民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同群众有很好的联系,并且接着不久就被敌人逮捕,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慷慨就义……所有这些同志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这里把冯铿、柔石、殷夫、胡也频也都算在“党的重要干部”之中。求仁得仁,他们可以死而无憾吧。(第268页)

关于营救被捕人员问题,第一本《鲁迅传略》没有写。1982年本也只是写到丁玲和鲁迅的营救。《一个人的呐喊》不仅写了丁玲和鲁迅进行营救,而且首先写到了“非委”进行了营救。正当临时中央宣布被捕的共产党人为叛徒之时,“非委”中央却积极进行营救,责成史文彬等人筹措营救款项,并且先通过关系给被捕者送去了食品和衣物。

此时非左翼人士对被捕的共产党人也给予了热心关爱。胡适1931年1月20日的日记说:

沈从文来谈甚久……其中有一人为文学家胡也频。从文很着急,为他奔走设法营救,但我无法援助。(第266页)

胡适感到为难是实情,但他还是致信蔡元培,请他设法。2月20日蔡给胡回信说:

适之先生大鉴:

自京回沪,大驾已北上,不克恭送,甚歉。沈从文君到京,携有尊函,嘱营救胡也频君。弟曾为作两函,托张岳军设法,然至今尚未开释也……(第267页) 实际上丁玲、鲁迅在营救力度上也不可能超过沈从文和胡适,他们也只能做到此种程度了。丁玲去找过邵力子,邵即去信张岳军请其设法;鲁迅去找过蔡元培,却未遇见。

虽然事实证明所有的营救都无济于事,然而即使营救成功,等待“叛徒”的下场又会是什么呢?事实上“叛徒”们未入狱时,他们的结局就已经被注定了。

在四中全会上被开除出中央政治局的瞿秋白。由于接受批判,承认错误,并且违心地发表声明与罗章龙等划清界限,因而当时没有受到进一步制裁。他的最后命运《一个人的呐喊》中写到了,这是在四年之后的事情:

1934年10月初,中央苏区的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10日晚,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八万六千余人向西突围,开始了历史上所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瞿秋白可是没有能够获准随队突围。1943年张闻天在延安整风中写的笔记《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中说:

关于长征前一切准备工作,均由以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所主持的最高“三人团”决定,我只是依照最高“三人团”的通知行事。我记得他们规定了中央政府可以携带的中级干部数目字,我就提出了名单交他们批准。至于高级干部,则一律由最高“三人团”决定。瞿秋白同志曾向我要求同走,我表示同情,曾向博古提出,博古反对。(第320页)

正如书中所说,红军大队撤出江西苏区的时候,瞿秋白没有能够获准随队突围,留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这对于一个文弱书生、严重的肺痨患者来说,他最后的结局是已经决定了。此时瞿秋白内心是明白的。他终于与因反四中全会而殉难的烈士们殊途同归了。

不过,身患重病的瞿秋白在极其险恶的形势之下从上海调到江西苏区去,并非王明集团所为。《一个人的呐喊》中引用了陈琼芝访问冯雪峰的谈话记录,冯雪峰说:

一九三三年末,我担任中央苏区党校教务主任,党校校长是张闻天同志。有一次他和几位中央领导闲谈,谈到一些干部的人选,当时我也在场,他们谈到有人反映苏区教育部门的工作有点事务主义。张闻天想让瞿秋白来主持教育工作,问我他能不能来。我说他是党员,让他来一定会来的。后来由我起草了电报拍到上海,秋白就服从党的决定到苏区来了。议论中,博古认为也可以让鲁迅来担任这个职务,说鲁迅搞教育行政很有经验。后来我向毛主席讲起,毛主席是反对这种意见的,他说:“鲁迅当然是在外面作用大。”(第319页)

显然,当时博古认为这个职位安排鲁迅更为理想,尤其是当时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刚刚作出《中央关于狄康(瞿秋白)同志的错误的决定》(1933.9.22)的时候,那时王明集团宣称开展对瞿秋白的批判是取得反五次“围剿”战争胜利的一个保证;在这个节骨眼上启用瞿秋白,博古不会是很情愿的。可惜历史是无法改写的,如果当时博古执意反对瞿秋白赴江西苏区就任教育人民委员一职,那么瞿秋白可能就会与鲁迅一样,“当然是在外面作用大”了。

二、关于“两个口号”论争

冯雪峰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奉中央命令回到上海工作,附带还管一管文艺界的事情。他到上海不久即引发了著名的两个口号之争。

关于此事,1956年本《鲁迅传略》是如何阐释的呢?下面摘录几段话就可以看出它的时代局限了:

暗藏在左联内部的反革命分子胡风利用革命文艺界工作中的缺点钻空子,进行破坏活动。(第173页)

由于胡风的兴风作浪,一时革命文艺界内部发生了一些问题。本来毫不冲突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竟引起了争论。(第174页)

八月间,鲁迅发表了长篇论文“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这篇论文中间虽然有因为胡风的蒙蔽而对某些情况的误会,但是总的精神是完全正确的。(第174页)

这里当然不会有任何事实来说明问题,一切罪责都加在了已经成为反革命分子的胡风身上。不过有一点可以注意,

就是这本书出版时(1956年底),反右派运动还没有开始,所以由冯雪峰起草的《答徐懋庸》这篇文章还能够说它“总的精神是完全正确的”,即使有点瑕疵,也是“因为胡风的蒙蔽”所致。这比1957年版《鲁迅全集》的注解还接近事实一点。

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新口号的提出,1982年本《鲁迅传略》是这样写的:

鲁迅在冯雪峰和胡风的参预讨论之下,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作为当前文学运动的口号。(第351页)

因为病,当时鲁迅没有能够自己写文章。直到后来发表的《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中,才第一次用他自己的名义提出这个口号来。(第353页)

这其实基本上是依照《答徐懋庸》这篇文章以及冯雪峰的回忆文章的口径。对于新口号提出的过程,则是依据茅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次座谈会上的记录稿进行阐述的。实际上茅盾并不是当事人。

《一个人的呐喊》也引用了茅盾的回忆,但此处仅引了他谈“国防文学”来源的一段话:

我曾听到夏衍讲,“国防文学”的口号是根据当时党驻第三国际的代表王明在《救国时报》上写的一篇文章和第三国际出版的《国际时事通讯》上的文章而提出的。我问周扬是不是这样,周扬说是的……(第345页)

“国防文学”的提出者王明本人证实了这一点。王明在《中共五十年》里说:

周扬以及中国共产党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中的其他一些人,1936年初提出“国防文学”口号的根据,是1935年8月1日为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其中宣布了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的口号。(第346页)

“国防文学”口号的来源是没有争议的,而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个口号,问题就要复杂一些。在1982年本《鲁迅传略》出版多年之后,胡风的回忆文字陆续发表出版了,新的著作有条件采用更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了。1991年《上海鲁迅研究》(5)发表了胡风于1977年在监狱里写的《关于三十年代前期和鲁迅有关的二十二条提问》一文。(此文刊登后还有一点曲折,这一期《上海鲁迅研究》印成后当时却禁止发行销售,因为九十年代初还有人不愿意真相大白。)胡风在这篇材料里说明:冯雪峰到上海后,认为“国防文学”不好,于是授意他写文章,这样新口号就通过他所写的《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一文提出来了。

胡风这篇材料还说明了《答徐懋庸》一文其实是鲁迅为顾全大局而作:

后来问题闹大了,周扬夏衍们组织大围剿,冯雪峰才请鲁迅公开答复徐懋庸,并请鲁迅声明是鲁迅提的,请我写了文章。这是为了抵抗周扬夏衍们的攻势,好像为我解脱,其实是为他自己在“上海文艺界地下党组织”即周扬夏衍们里面受到的围攻解围。为顾全大局,鲁迅只好承担了这个责任。(第356页)

原来,新口号本来与鲁迅关系并不太大。胡风的材料既纠正了茅盾所说,同时也订正了冯雪峰所说,包括《答徐懋庸》一文中的说法。

由于鲁迅逝世及后来形势的发展,这场论争不了了之。但是,二十年之后,1957年反右派时,周扬等人已经飞扬跋扈,他们无所顾忌地干脆否定了鲁迅的《答徐懋庸》这篇文章,让冯雪峰承担欺骗鲁迅的责任。已被打成右派的冯雪峰,只能私下与友人诉说委屈。吐出了实情。《一个人的呐喊》(第346页)引了“文革”时楼适夷写给黄源的信:

冯雪峰对我说过,“民族解放战争文学”这个口号,实际是冯从陕北带来的,鲁迅先生接受了这个口号,加上了“大众”的字样。这件事还是在反右以后私下说的,他一直不敢公开说这个话。(见《黄源楼适夷通信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上册,第3l页)

现在事实已经清楚,冯雪峰执行的是遵命文学,他只听从来自陕北中央的命令,并不直接奉行共产国际的旨意。冯雪峰私下与友人吐露真情的话与胡风所写的材料得到了互相印证,证明了胡风和鲁迅只是站在台前的人物,幕后指挥者是陕北来的特派员冯雪峰。

尽管鲁迅对“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作了合理的解释,但其理论根源与“国防文学”一样,同是出自第三国际。王明在《中共五十年》里说:

事实上这两个口号都是根据中共中央文件提出的……

鲁迅等人于1936年5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时,所依据的是中共中央1931年9月19日因日军9月18日侵占沈阳而发表的宣言。宣言提出了武装民众进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口号。

周扬和鲁迅据以提出各自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口号的上述两个中共中央文件,都是由王明撰写的;其中的两个口号,也都是由王明提出的。(第346页)

读了《一个人的呐喊》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如此对立的口号却有着这样的亲缘关系,这恐怕不单是现在的研究者,就是冯雪峰、胡风、鲁迅他们本人当年都未必意识到这一点吧。对王明的话,作者分析说:

看一看王明所说的他撰写的两个中共中央文件的历史背景就明白了:《九一九宣言》是共产国际执行“第三时期”理论时候的文件,反映的是“第三时期”的理论;而《八一宣言》已经是由“第三时期”转变为“人民阵线”时期了。这两个时期对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提法已经有了根本的不同。从这个大的背景来看,两个口号之争可以看作是由“第三时期”转入“人民阵线”时所引起的一点新旧之争。周扬、夏衍这些党的干部,当然紧跟着共产国际路线的转变而转变,而鲁迅,却仍然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立场,有点跟不上路线的转变了。(第346~347页)

可以说,不仅是鲁迅有点跟不上这种新旧路线的变化——这在他对待解散“左联”的态度上早就表现出来了,就是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接受和执行国际路线时至少也存在一个时差的问题。《八一宣言》传到陕北之后,红军仍东渡黄河讨伐阎锡山,发动东征之战;而且发动宣传攻势。东征结束,红军撤回黄河西岸之后,中共于5月5日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在此种态势之下,作为中共特派员,冯雪峰确实不能自作主张唯共产国际之马首是瞻,他只能听从陕北中央的指令。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1956年版和1982年版《鲁迅传略》虽然已经完全被2007年《一个人的呐喊》取代,没有什么可读性了,但是它们仍然各具其研究价值,因为它们都显示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不同的学术氛围、历史环境。这三本书可以说是作者学术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我以为都能够保存下去,只要记住它们各自的年代。

这篇札记仅仅就左翼文学方面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对读,而鲁迅的生平包括其身后,值得关注的事情实在太多。如关于《新青年》同人的分化,对于新月派文人的再认识,关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问题,鲁迅与胡适的异同,鲁迅与“左联”的关系,“假如鲁迅现在活着会怎样”,等等,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值得人们思考的一些事情,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细读的内容。但是这些留待以后再记吧。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朱正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版,29.80元)

上一篇:描写春天足迹作文200字下一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惜和平 开创未来”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