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篮球教师教育随笔

2024-04-19

花式篮球教师教育随笔(通用6篇)

篇1:花式篮球教师教育随笔

花式篮球表演

滨海实小三(5)班沈雨荷

篮球,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把篮球当作一种娱乐工具,而我,不仅把篮球当做娱乐工具,还把它当作我的伙伴。最初当我看到篮球在别人手上飞旋的时候,我心里很羡慕,总是想着我什么时候也会旋球呢?从此,我开始苦练旋球。晚上,我一做完作业就开始练。中午和早上,只要有空闲的

这学期,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能参加

小学生作文大全

我以为参加表演很难,但是,老师说会旋球的同学优先可以参加。旋球可是我的强项,听到之后我可高兴了。

被选上以后,老师就天天带着我们一起练习。经过老师的又一轮千挑万选之后,终于选出了优秀的同学。我们表演时播放的歌曲叫《相信自己》。

我们的节目里面有许多图形变化,第一个图形是“风车”,第二个图形是“小方块”,第三个图形是“网子”,第四个图形是“双圆”(外面一个圈,里面一个圈),我们最后的图形是“五角星”。表演的时候,我非常紧张,但是过了一会,我就逐渐进入状态,于是不再紧张了,表演结束了,我觉得非常自豪,因为我能在许多人面前表

[1][2]下一页

篇2:花式篮球教师教育随笔

篮球,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把篮球当作一种娱乐工具,而我,不仅把篮球当做娱乐工具,还把它当作我的伙伴。最初当我看到篮球在别人手上飞旋的时候,我心里很羡慕,总是想着我什么时候也会旋球呢?从此,我开始苦练旋球。晚上,我一做完作业就开始练。中午和早上,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练。每天,我的手上、衣服上、裤子上全都沾满了泥土,妈妈都叫我“小脏猪”了,就这样我也不松手,不歇一会儿。我和篮球形影不离。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持续了几天,我终于会旋球了,那时我的.心情激动无比!

这学期,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能参加三年级的千人花式篮球的表演。我以为参加表演很难,但是,老师说会旋球的同学优先可以参加。旋球可是我的强项,听到之后我可高兴了。

被选上以后,老师就天天带着我们一起练习。经过老师的又一轮千挑万选之后,终于选出了优秀的同学。我们表演时播放的歌曲叫《相信自己》。

我们的节目里面有许多图形变化,第一个图形是“风车”,第二个图形是“小方块”,第三个图形是“网子”,第四个图形是“双圆”(外面一个圈,里面一个圈),我们最后的图形是“五角星”。表演的时候,我非常紧张,但是过了一会,我就逐渐进入状态,于是不再紧张了,表演结束了,我觉得非常自豪,因为我能在许多人面前表演节目了。

篇3:花式篮球教师教育随笔

本次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趣味性练习,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享受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通过校园花式篮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篮球、认识篮球、热爱篮球。通过小组间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乐趣,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合理评价,寓教于乐,课堂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体差异,达成健身益智与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校园花式篮球是新兴体育项目之一,它具有益智健身、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们喜爱。本课主教材安排了两手同步运双球,该项技术是校园花式篮球练习的一个基础动作,通过多种形式的针对性训练突破重、难点,即手对球的协调控制及手臂、指腕的柔和用力完成向下按压球与向上迎引球,提高两手运双球的能力,促进大脑的均衡发展;游戏《串糖葫芦》集素质训练、团结协作及趣味益智性于一体,本课选自校本教材《校园花式篮球》双球教学内容的两手同时运球单元教学计划第一课时。

三、学生分析

该水平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单手运球技术,对单手运球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弱侧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左右手运球能力存在差距,因此,需要增强弱侧手运球能力,让两手同步运双球更加熟练与协调。小学生对校园花式篮球充满着好奇,两手同时运球练习让学生们都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热情,达成运动参与的目标。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讲解示范、分层教学、组织比赛等循序渐进的组织过程,促使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生的自练、观摩、互动、比赛等学习过程,让全体学生掌握两手同时运球技术动作,能够连续运球10次以上,其中30%的同学能够达到熟练运球20次的优秀等级。

四、教学安全措施

教师在课前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检查,设计规划活动地点及器材的摆放。教师在课的开始部分检查学生服装,明确提出课堂要求,强调课堂常规,提醒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发生丢球、跑球时要及时捡回。课中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解决,随时排查安全隐患。课后做好课堂评价,总结教学活动表现出的优缺点。

五、教学流程

作者简介:翟国胜,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唐山市名师,唐山市“十佳教师”,多节体育课荣获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二十余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发表,出版专著《校园花式篮球》,完成三项省市课题研究。

点评:

一个大胆的尝试冲破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纯竞技运动技术进行教学”的思维模式,值得点赞。一个有益的实践凸显了一个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过程中的辛勤耕耘,值得学习。一个朴实的设计彰显出一个学校一节常态体育课的真实味道,值得品味。

回看教案,学习目标可观测性较强,教学流程较为清晰自然,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明确而到位。在“趣”字当头上,融入几个游戏活动,趣味性高;在“花”字串联中,围绕花式基本动作的学习,针对性强;在“实”字处理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球”字活动中,内容与过程的设计均能围绕着“球”来练习,一物多用。

抱着学习的态度,再领会文章的设计意图,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值得探讨。第一,从纵向上看,关于教学内容部分的撰写,是否都是内容,是否与教师活动或者学生活动相混淆,值得细细思考;关于运动负荷部分的撰写,在次数与时间的基础上是否要加上“强度”一小栏,可以慢慢讨论。第二,从横向上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是否要一一对应,值得研读。第三,在学习单个技术动作学习的基础上,可否将球类运动技能的教学融合于一些比赛或者游戏情境中进行。在小学阶段,可以将一些带有攻防意识的游戏设计贯穿于单个技术的练习之中,以期提高球类教学的趣味化程度、促进学生球类技术动作的掌握、增强学生的攻防意识。以上文字,算是一个多年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的老师与作者的一个共同研讨,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点评。毕竟本人的水平也有限,未能达到点评的层次。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点评人: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袁志欢

一、教学指导思想体现体育新课程性质与理念

1.教师“通过开展校园花式篮球的两手同时运球与游戏练习”体现了新课程的“实践性”与“健身性”要求,即“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和“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要求。

2.教师“以‘趣’字当头,各环节的设计通过激情导趣,让学生快乐体验,合作学习”的思想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二、教学目标具体,可观察与可评价

“三维目标”明确、简洁、具体,课时层面“目标引领内容”体现清晰。尤其对技能目标的设计非常具有操作性、可观察与可评价性:如,“通过学习,掌握小篮球两手同时运球的动作技术,能够达到连续运球10次的标准”,教学目标的三要素非常清晰,明确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所要到达的程度是“连续运球10次”,检测性强。

三、教学过程规范有序,遵循体育教学规律

1.开始准备部分规范务实。除一般课堂常规外,既有“队列练习”的要求,又有充分的热身活动,如“蛇形慢跑”、“接力取球”、“趣味球操练习”共设计持续“5分钟”活动时间,为《校园花式篮球—两手运双球》的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2.基本部分的内容搭配合理,关注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既有“两手运双球”教材内容,又有“课课练”—“串糖葫芦”游戏,在学习“两手运双球”的过程中既有“自主练习”、“结组练习”、“学生示范”,又有“模仿练习、集体练习”等,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与主导和谐并存”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策略得当,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为主

在本课的《校园花式篮球》的学习过程设计来看,教师没有拘泥于“技术细节”的学习,而是通过口诀的归纳总结,学习“两手运双球”基本“范”,这从本课技能目标“连续运球10次”也可反映教师的设计意图,体现了体育新课程要求的“降低运动技术学习的难度与广度,发展运动能力为主”的思想理念。

五、改进建议

1.关注“准备活动”内容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更应该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针对本课学习“两手运双球”,是否应该有“运球”的练习,而不仅仅就安排一般的球性练习。

2.“两手运双球”的学习环节,除了原地的练习外,是否应该考虑多种形式与变化的练习,如,次数的变化、方向的变化、位置的变化、频率的变化、距离的变化等。通过类似2~3种的变化练习,不仅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发展学生的体能与花式篮球的实践运用性。

篇4:家庭花式篮球比赛

星期天一大早,我们全家穿上同一款式,同一颜色的夏季运动服,来到小区的篮球场地,准备比赛。

一切就绪,只听老妈大声宣布:“花式篮球大赛现在开始,请1号选手上场。”伴着节奏强劲的旋律,老爸手持篮球走向场地,只见他右手将球拍向地面,边换手边运球,动作如刀切豆腐般干脆利落。老爸边跑边运球,临近篮筐,只见他凌空一跃,将球投向篮筐。可是那球好像在开玩笑,在篮筐边转了几下逃离篮筐,应声落下。

老妈又宣布了:“现在请2号选手闪亮登场!”我拿着球大步流星地走向场地,动作熟练地边拍球边运球,突然一用力,将球高高拍起,我机敏地用右手的中指将球顶起,随着强劲的迪斯科乐曲,篮球像一个小精灵一样,在我的指尖翩翩起舞。我越舞越快,一阵喝彩声刹时包围了我,不知什么时候场地周围已站满了观众。我将转动的篮球用左手接住,稍作停球,突然向上一抬,以“高点式”投球法出手投球,球晃动了一下落入篮筐之中。

几个回合下来,我终以10:9的比分险胜老爸,更没想到的是,老妈居然还给我颁发了获奖证书。围观的群众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无比幸福。

篇5:小班花式篮球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2、初步做到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皮球(幼儿人手一个)、一个小滑梯、一个纸箱。

活动过程:

游戏一:追皮球

教师将纸箱中的皮球全部抛在塑胶场地上,让幼儿追逐皮球,追到皮球后,跑回原处把皮球投入纸箱。教师可把幼儿追回的皮球继续扔出去,幼儿反复将皮球追回并投入纸箱。

规则:每位幼儿每次只能追一个皮球,并把皮球投入指定的箱内。

游戏二:滚皮球

幼儿将皮球从小滑梯上滚到纸箱内,进球的幼儿就可以从滑梯上滑下来,拿到皮球继续玩,没进球的幼儿不能滑滑梯。规则:在滑梯上只能滚皮球,不能扔皮球。游戏三:找朋友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坐下,一起念儿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来”。教师将皮球滚到一个幼儿手中,幼儿再将皮球滚回来。游戏反复进行,随着幼儿熟练程度的提高,圆圈逐渐变大。

规则:幼儿要尝试滚皮球,不能扔皮球或抱皮球。

篇6:小班花式篮球教案

活动目的:

1、训练幼儿滚、拍球、传球的技能,以及动作的协调性与敏捷性。活动准备:

各种球(如篮球、纸球、刺球)活动过程:(1)滚球

①双手滚球:一对幼儿面对面蹲下,互相用手滚接球。②单手滚球:用左手或右手向对方滚球。

③滚球过门:3人在一条直线上,如图。甲、乙两人面对面站立,丙双脚分开为一道门。甲、乙滚球,球必须经过丙的球门。如果谁的球没进门,就与丙互换位置。可反复进行。(2)拍球:原地双手拍球。(3)传球

①击鼓传球:幼儿围坐一圆圈,教师击鼓或摇铃,集体说儿歌或唱歌数数。幼儿一个一个传球,声音停,球在谁手中,谁就表演一个节目。②两人抛接球:甲、乙面对面站立,距离由近及远逐渐增加,互相抛接球。

③自抛自接球:双手把球抛过头再接住球位高球,把球抛在头以下为低球。可听教师口令抛接高球或低球。(注:此种方法需用质地较软较轻的球。)

(4)自转球:幼儿蹲在地上,双手转动篮球。(5)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上一篇:2011年幼儿园小班保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要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