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报告

2024-04-13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报告(通用8篇)

篇1: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报告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报告

题目:矿区土地复垦初步探讨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开采严重损毁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如引发土地塌陷、大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水体酸化、自然景观破坏等,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在当下显得极其重要。

1矿区土地复垦的社会背景及研究意义

1.1背景

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对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的勘探开采,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矿区环境问题,土地日益遭到破坏,矿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矿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复杂的矿区环境问题,以及由此诱发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恢复被破坏的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矿区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采煤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其目的是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保护区域生态

环境,矿区土地复垦是我国资源地区永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矿区复垦工作都十分重视,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进展缓慢,其中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至今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矿区复垦土地的组织模式来管理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工作在管理、资金、机制等方面都没有理顺和健全,因此,研究国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研究意义

1.2.1矿区复垦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土地复垦后,可以减少企业的征地费用。对农民来说,既解决就业,又可提高收入。土地复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开发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1.2.2矿区复垦保证良好的生态效益。土地复垦在区域内可以产生景观生态效应、气候调节效应、生物多样性效应、土壤改良保持效应和空气净化效应。可以建立起一个绿色的人工生物群落实体,并且使这个群落实体向着物种多样、生态结构复杂的生态平衡系统方向发展。

1.2.3矿区复垦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矿区土地复垦可以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矿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空间,也为子孙后代的生存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根基,必将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2.1国外土地复垦研究

一直以来,工业发达和矿产资源丰富的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土地复垦工作,包括认真制定各种土地复垦法规,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实践活动。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相继制定了专门的土地复垦法规。20 世界 80 年代以后,这些国家的矿山土地复垦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复垦率达到了 65%以上。

尤其是近20 年来,随着法律和资金得到保障,理论基础日益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复垦工作的开展。由于各国之间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矿产分布各不相同,所以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美国土地复垦的发展历程较长,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但美国井工开采的比例不高,其复垦的重点侧重于露天矿的生态重建与恢复,在生物复垦和改良土壤方向硕果累累。澳大利亚以矿业为主,其土地复垦是要将干扰过的土地恢复到稳定和有生产能力,且适合社区或社区能够接受的状态。该国环境局主要负责土地复垦管理工作,废弃矿场的复垦和植被恢复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工业发达的德国比较重视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早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初就开始对露天开采煤区开展绿化工作。德国土地复垦的科技含量高主要得益于完备的科学数据确定的复垦标准、良好的公众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2 国内土地复垦研究世纪 50 年代末,土地复垦被称作“复田”、“造地复田”、“复垦”等,进入 80 年代因国民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加速采掘引发的矿区

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复垦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的重视,推动了土地复垦的立法及概念的确定。2011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令第 592 号《土地复垦条例》,再次对“土地复垦”进行定义: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迄今为止,我国累计复垦土地不超过废弃土地总数量的 12%,与发达国家近70%的复垦率相差甚远。目前土地复垦的潜力巨大:超过一半的废弃土地可复垦为耕地,约三成的废弃土地可复垦为林、草地等其他农用地,可复垦为建设用地的废弃土地约占两成。在我国,坚持矿区土地复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可续发展观已成为今后矿区土地复垦的必然趋势。

3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进展缓慢,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我国仍未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组织模式来管理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工作在管理、资金、机制等方面都没有理顺和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存在问题

3.1.1土地复垦的法制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土地复垦法律,正在实行的《土地复垦规定》,可操作性较差,其中有关责、权、利的规定不够明显。“谁破坏、谁复垦”与“谁复垦、谁受益”不统一,让企业出资复垦,然后交给地方或农民使用,显然是不现实的。此外,与其相配套的规章标准欠缺,致使在“条例”实施过程

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产生的矛盾较多。其中,复垦规划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的规划大多与矿区煤炭开采及上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对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整体考虑,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尽合理。

3.1.2土地复垦技术研究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技术严重滞后,土地复垦研究手段与国际水平相比明显落后。大多矿区只是笼统提出复垦土地面积和复垦措施,缺乏计算机信息系统指导下的动态规划设计,更谈不上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和资金保证。已完成的土地复垦没有真正上升到全面、系统、综合的理论高度,相当程度上还停留于纯工程技术阶段。工程多是单一用途的复垦,尚未开展多业、综合、协调并能控制水土流失的生态复垦技术研究,致使复垦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不明显,复垦的整体经济和环境效益较差。

3.1.3土地复垦资金不落实。土地复垦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投入。以美国为例,除了用法律手段规定复垦责任人的复垦义务外,还通过实施复垦保证金制度,确保土地复垦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各级政府、企业将GDP的增长率看作衡量自己工作成绩的主要指标,甚至是惟一指标,土地复垦的资金渠道无法保持通畅,造成土地复垦的障碍。

3.2对策措施

3.2.1完善土地复垦政策法规。我国现行的《土地复垦规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继续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的优惠鼓励政策,保护复垦者的合法

权益。界定土地复垦领导组织机构及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形成互相协商、密切合作的局面,营造土地复垦良好的外部环境。

3.2.2制定严格合理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就是国外一些土地复垦较好的国家的共同特点和成功经验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差异很大,矿产资源开采起步时间相差很大,采掘形式各异,土地复垦度参差不齐,因此各地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位置、行业特点和经济实力等因素,灵活制定科学合理、可量化、实用性强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3.3.3建立土地复垦利益驱动机制。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根据“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原则,依法按市场机制供应复垦土地。政府要积极为土地市场提供必要的服务,建立土地有形市场,吸引投资者用地找市场。营造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要做到土地市场稳定、公平和安全运行,使土地市场运行的规则制度化、法律化。要通过招标拍卖形式,选择复垦土地使用者,由市场决定地价,并且保护产权安全。也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土地复垦基金制度,以加强国家对土地复垦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

3.3.4加强土地复垦的后期管护。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工程是对被扰动的生态环境重新修复过程,实施后各物种、成分之间要达到新的平衡需要较长时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因此要采取有效管理和改良措施进行后期维护,促使复垦土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态平衡尽早达到预期目标。

篇2: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报告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Area of Min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开课对象:全校任选

学分数:2学分。其中理论学时:课程实验学时。前期课程:土地整理概论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

主要参考教材:《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课程简介:本书以工矿区土地破坏、形成、发展为轴线,从生态学角度,系统阐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复垦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

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成员

序号姓名:职称:所在单位:

1.於忠祥教授管理科学学院

2.王佳丽助教管理科学学院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教学大纲

(2005)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遭受破坏的土地,采取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手段使生态恢复或建立一种持续稳与周围环境和人文景观价值相协调的相对永久的用途。

本课程主要讲授工矿区土地破坏、形成、发展,系统阐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复垦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工矿区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工矿区土地复垦、矿区生态重建的涵义。

3.了解工矿区土地破坏调查和预测的方法、理论。

4.了解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则、程序、标准。

5.掌握公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路线。

6.了解工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的确定。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36学时,课堂讲授36学时。

在教学中以工矿区土地破坏、形成、发展为轴线,从生态学角度,系统阐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复垦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章学时分配

四、讲授纲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对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基本概念

第一节 工矿区的概念

第二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由来

第三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工矿区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

第一节 采矿工艺发展对土地的扰动概念

第二节 露天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第四章 工矿区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

第一节 工矿区土地破坏调查

第二节 工矿区土地破坏预测

第三节 山西省工矿企业破坏状况调查技术规程

第五章 工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概述

第二节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实例

第六章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

第一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规划

第二节 工矿区生态重建规划

第七章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工程技术要则

第一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概述

第二节 工矿区地貌重塑工程技术要则

第三节 工矿区土体再造工程技术要则

第八章 工矿区污染土地的治理与修复

第一节 土壤污染的特点及类别

第二节 煤矿区的污染物对土地的污染及其复垦要则

篇3: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煤炭资源开采造成了地表的大量剥离、大面积下沉和大量固体废弃物随意堆积,从而导致严重的土地、生态破坏。《2001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指出,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坑1600多个,地面塌陷达180多处,塌陷面积11.5万公顷,经济损失4亿元以上。因此,在矿山开发建设的同时,减少矿山的次生地质灾害以及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矿区土地利用与生态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夏素华、黄义雄分别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评价露天煤矿、井工煤矿,以及采石场复垦土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土地复垦作为土地整理的一部分,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理论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整理从以工程措施为主转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方式,并引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总之,寻求新的矿区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技术是实现矿区乃至矿业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煤矿开采引起地面塌陷、表土层的大面积剥离,大量沃土良田的不合理占用,是矿区最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从表1所示露天煤矿的土地破坏情况可知,露天开采使区域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且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地貌、土壤、保水力、气候等生态因子发生相应变化,与此同时衍生一系列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根据我国各地岩移观测资料分析和计算,下沉盆地的面积为采空区面积的6倍,沉陷盆地的体积等于采空区体积的48%~54%。当采出厚度和采空区的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经过3~6个月的时间,地面开始沉降,形成微小的下沉盆地。

(二)水环境的影响

由于地面下沉,深度可达近20m,压力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地下水上升到地面,而同时旧厂区的废弃土地含有很多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及易溶解在水中的污染物也会随地面下沉进入地下水产生污染,而这部分曾经受污染的土地在水中浸泡以后会加剧地下水体污染。此外,在雨水的淋溶下,矿区水循环过程使得深层矸石所含的镉、砷、汞等重金属元素,露天矿坑排放的大量的酸性废水都将对矿区周围的受纳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以新邱露天煤矿为例,分析了矿区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见表2)。

(三)引发地质灾害

矿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开采深部煤层所引发的矿震(地面振动);深大型露天矿产生的高大边坡所引发的滑坡和地面变形;煤矿开采所引起的古断裂带复活产生新的地裂缝等。

二、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案例分析

安太堡露天矿位于晋北黄土高原,该矿自1987年投产以来,在生产与开发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一是现代化程度高;二是生态环境扰动剧烈;三是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四是经济发展模式多样;五是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大。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先后经历了单纯种草、农业复垦和草、灌、乔优化配置三个阶段。

安太堡矿区范围内的排土场包括西排土场、内排土场、二铺排土场、南排土场、西排土场扩大区(见图1)。西排土场扩大区整体复垦时间较短,内排土场复垦主要集中在1999~2003年,多处于复垦中期阶段。而二铺排土场、南排土场复垦时间均大于10年,同时西排土场50%以上复垦时间在10年以上,处于复垦中期与复垦后期并存阶段。

(一)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复垦技术方面做了许多大胆尝试,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在大量复垦实践和不断研究的基础上,走过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学术研究层面,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特别是在原生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开辟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理论及实践的先河。安太堡露天矿在国内外无类似范例和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高寒生态脆弱区成功开展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复垦与生态重建模式分析

1. 模式选择

在排土场土地生态系统再利用过程中,综合分析了不同区域复垦时间和生态重建的效果。

(1)对于处于稳定与半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区域,如西排扩大区与内排土场,重点为原类型的应用,而复垦时间较短的区域及生态相对更脆弱的地区,可以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等人为干扰相对强烈的农业利用方式,建立稳定生态系统。

(2)对于复垦时间较长、系统结构相对稳定和完善的区域,如二铺排土场与南排土场,对该类地区的利用重点是基于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的开发应用。

2. 具体复垦和生态重建措施

总体原则:(1)排土场平台复垦一般先进行平整,然后根据土源情况进行局部覆土栽种树木或全面覆土,采用混播技术或绿肥牧草,适时播种,如有退化,可再次播种。(2)在现有采排工艺和技术经验条件下,如无法调控地形坡度,不宜采用大面积覆土的形式,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而应用鱼鳞坑、穴植等方式通过局部覆土和平整通过种植藤类植物等灌木达到复垦目的。

(三)矿区实际情况分析

西排土场70%以上的面积主要被沙棘以及含有沙棘的灌木混交林所覆盖,其余为不均匀分布的草本、灌木、乔木以及药材。故对西排土场的土地生态系统再开发,重点是对沙棘林的经济价值应用。南排土场40.81%的面积由优势植物刺槐覆盖,其次为油松、沙棘、柠条等,总体植被覆盖率较高,重点采用刺槐,实现较强的景观效应。

根据对各排土场在不同复垦时间与不同复垦模式演替下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矿区复垦与重建具体措施。

1. 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安太堡西排土场扩大区北部与南部、南寺沟排土场面积约550hm2的区域,主要开展耕地快速恢复,优质牧草种植和生态农业综合利用开发(见图1)。具体措施为:(1)农产品生产推进耕地快速复垦技术并通过耕地恢复区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高当地失地农民耕种复垦土地的积极性,为复垦土地有效流转奠定基础。(2)优质牧草种植有利于土壤熟化并为家禽养殖提供优质饲料,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种植食用菌,生产优质中草药;加强禽畜养殖业发展,发展家禽饲养产品,包括家禽肉蛋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综合利用顺利、高效进行(见图2)。

2. 恢复生态保护区,开发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安太堡内排土场、西排土场部分区域、南部以及西排土场南部平台和西排土场中部,面积约为450hm2的区域矿区工业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差异性原则及梯次开发原则相融合。主要需要设置永久性植被保护区、有机果品采摘及生态散养观光区、生态复垦景观游憩区、野生动植物观赏园等。具体措施如下:(1)保护矿区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重点区域为安太堡内排土场、西排土场部分区域。(2)生产有机果品和绿色食物产品,建立蔬菜大棚,为旅游者提供有机果品采摘的同时还可以为建立养蜂厂的蜜蜂提供食物,生产蜂产品。(3)科学合理配置植物,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区域小环境。(4)野生动物和恢复生态系统景观的展示、观赏与集野生动物保护救护、繁育生产、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

3. 继续落实生态重建工作

安太堡南排土场南部的退化区、西扩排土场以及采掘场,面积约为540hm2。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采掘场采用矿坑回排,排土场平台需铺盖黄土性物质,有效土层厚度大于80cm,土坡容重小于1.49/cm,地表植物恢复,地表土壤熟化,完成平朔露天煤矿基地地貌重塑。矿区待复垦地种植保水土效果好的草类作物,如披碱草、冰草、沙打旺、无芒雀麦等。该类植被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经过初期种草阶段后,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凝聚作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然后应选择有经济效益的草灌乔来代替普通的草灌乔,如枸杞和连翘来代替生长不良的灌木,用草决明、草红花、黄茂、甘草、落蓝、惹苡逐步代替普通的牧草,这样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支持矿区植被恢复、生态重建和可持续发展(见图3)。1~4年内小杂粮可作为改良土坡作物,经过5~8年的土坡改良后,可进行较大规模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生态农业区和旅游区开发。

四、结语

我国煤炭区与生态脆弱区的重叠,导致这些区域内煤炭开采过程中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多是非目的性调控下无法自然恢复的破坏。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严重滞后,因此,在矿山开发建设的同时,减少矿山的次生地质灾害以及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分析了矿区开采所造成的土地破坏、水环境的影响, 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结合安太堡露天矿区的不同区域复垦时间和生态重建的效果, 探讨了工程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及其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1]夏素华.神府东胜矿区马家塔露天矿土地复垦模式及效应[J].能源环境保护, 2005 (2) :50-51.

[2]黄义雄.厦门海沧采石废弃地景观生态重建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1) :112-115.

[3]叶剑平.土地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7) .

[4]孙宝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及应用研究[D].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3.

篇4: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报告

摘要: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来确定复垦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及合理确定应采取的复垦工程及生物措施,以提出土地复垦的最佳方案。依照公路沿线土地复垦的可垦性与最佳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和农用地优先原则及公路沿线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建设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应首先考虑的是重建生态环境及防护公路安全的利用方向。

关键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问题;对策

1. 内蒙古自治区复垦的目标任务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工程设计资料,结合公路建设实际情况,“统一原则、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及“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

2. 内蒙古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的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单位和个人保护耕地的意识不强,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持怀疑态度。认为经济要发展,耕地总量逐年减少是必然趋势。在非农建设用地方面还没有做到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也没有把补充耕地的费用列入非农建设总投资成本之中。因而,在一些地方还未把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2 复垦规划不科学

县乡级《土地复垦规划》属微观规划。按修编时要求,规划期内的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必须定量定位和定性。可见,一时的修编对今后十几年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的具体地块和数量就确定下来,显然其科学预见性和指导性就有一定问题。一是定量方面,规划期内,全区新增耕地的51%要通过土地复垦开发和农田整理来实现。

2.3 复垦开发资金未实行专项管理

现阶段虽然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每年都会讲部分资金投入到土地复垦当中去,但是这种资金的投入缺乏系统性的统一管理,仅仅是依靠工作人员的自觉安排,对于资金的来源以及走向等都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管制度。

3. 内蒙古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第一,充分利用现阶段的地理位置以及已经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第二,合理确定拟复垦场地的坡度,同时确保场地的稳定性,在确定稳定性的过程当中需要参考同类的岩体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坡度不得大于5°;第三,复垦场地所需要的覆盖材料应该是环保材料,不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侵害,如果覆盖材料当中含有有害物质,则应该采用多种措施去掉覆盖材料当中的有害物质。此外还必须设置一层隔离层;第四,采用多种措施控制复垦场地的水土流失。第五,合理布置复垦场地内的交通道路。

4.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

4.1 及时修编规划,指导复垦开发

做好规划是复垦开发的最核心内容,只有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的指导规划,才能促进土地复垦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也对本市今后的土地复垦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复垦规划》的修编,首先明确了在规定的期限内新增加的土地总量应该保持不变,同时减少宅基地的面积,从而使得耕地的数量得以有效增加。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农田的整理力度,从而使得土地复垦的有效性得以增强。

4.2 提升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效率

土地复垦以及农田整理必须要以持续的大量资金为基础,因此做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对于土地复垦具有非常重要的一样,首先应该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在吸引农民参与到土地复垦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制定多种政策,吸引农民的资金投入到土地复垦当中去。

4.3 处理好新增耕地指标的使用与耕地占补平衡的关系

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的目标就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立耕地开垦储备制度。根据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的原则,为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及时提供用地服务和用地保障,各镇应超前组织耕地的开垦,储备一定数量的新增耕地,用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

4.4 注重工程技术措施的综合施用

在进行土地复垦的前几年当中,可以考虑种植一些豆类植物,利用豆类植物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也可以采用混合播种的方式,将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进行混合播种,但是应该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影响,不合适的混合播种对于植物的生长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5. 土地复垦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在进行土地复垦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将工程建设与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将土地复垦纳入到整个项目当中去,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土地复垦的实际要求,一边建设一边复垦,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

5.1 预防控制原则

(1)、复垦与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充分利用荒地、劣地的原则

在生产建设方案的编制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土地复垦,同时还需要制定二者之间同步发展的协调方案,在项目生产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节约复垦土地的使用

(2)、源头控制、防复结合、节约用地的原则

从源头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减少土地的破坏,同时也应该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治土地被破坏,此外,还需要节约土地的使用量,将土地的消耗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之内。

(3)、采用先进的生产及复垦工艺的原则

施工及复垦工艺的先进与否,是减少损毁土地、降低复垦投资的关键因素,认真总结邻近项目区的复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项目的复垦措施。

(4)、实施边建设边复垦,加快复垦进度的原则

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对损毁的土地进行及时的修复处理,则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断扩大的破坏,因此,工程建设与土地复垦必须要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短土地的损毁,并加快生产力的恢复。

5.2 预防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根据该项目生产的特点,拟采用的预防措施为:

(1)该项目具有较大的取土量,同时取土也较为集中,并离乡镇较远,对公路以及周边土地的损毁效果相对较低;(2)在施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对土地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布置施工道路,并进行规范施工,避免随意挖土的现象产生,同时车辆也尽量行驶在施工道路上,避免植被的损毁。(3)在公路、桥梁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所占比重较大,所需劳动力和機械设备较多,为节约土地,利用弃土移挖作填,减少运距是一项减少损毁土地的有效措施。

5.3 监测措施

复垦监测主要是对复垦项目复垦工程的动态管理,它贯穿整个复垦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对最终复垦效果的总结。复垦监测包括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创造了植物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植被品种是否适合当地生态条件、资金是否符合实际等情况。根据本方案拟采取的复垦措施,将本次复垦区设置成为13个监测图斑。主要对复垦工程措施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复垦措施的可行性、复垦效果、复垦后的植被成活、覆盖率等,保证复垦措施的有效进行,对不适宜的复垦措施进行及时更改。

5.4 管护措施

在整个管护阶段,最重要的管护时期为植被最初种植时期,土地复垦应该遵循“种植一点、改良一块、合理保护一大片”的基本原则。通过研究之后发现,在复垦区当中,最主要的灾害在于风沙、病虫害等灾害,同时在土地复垦当中最重要的抚育重点内容为做好相关苗木的防冻措施,同时还需要做好防风措施,此外还需要合理防治病虫害。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幼苗松土后,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同时在幼苗期或者干旱时期应该加强灌溉,在播种的第二年,对于确实的幼苗需要进行及时的补种。第二,种植应该安排在较为合适的季节当中,同时应该保证在进入冬季之前幼苗已经基本成熟,对于部分抗冻能力较差的幼苗,还需要采取保温措施,确保幼苗的安全过冬。

6. 结束语

土地复垦对我国的国计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运输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土地复垦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复垦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在进行土地复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对各种负面效应进行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 张继栋.土地复垦方案报备流程进化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2] 周玉伟.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及效益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3] 周小燕.我国矿业废弃地土地复垦政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篇5: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报告

采矿业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对生态永久性的破坏.德国的成功经验证明,通过合理的整治和复垦规划,这种损害是可以恢复的.文章对德国矿区景观生态重建/土地复垦的历史变迁、实施手段、理论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中国进行矿区景观生态重建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进一步健全法制、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国矿区生态重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 者:梁留科 常江 吴次芳 Klaus Borchard 作者单位:梁留科(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国河南开封,475001)

常江,Klaus Borchard(德国波恩大学城市规划、土地整理和水土保持研究所,Nussallee 1, 53115 Bonn, 德国)

吴次芳(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29)

篇6:土地复垦报告

矿区土地复垦报告

摘要 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现状进行了总结,煤炭开采会破坏和压占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功能发生较大变化,污染周围环境,对矿区土地资源破坏进行了地表沉陷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开采引起土地破坏的评价方法。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探讨了山地煤矿开采时地表的影响与平原地区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复垦;现状;破坏;评价;适宜性评价

引言 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相当严重,据国家环保总局调研,煤炭每新增100万t/a产能,将形成地表塌陷或挖损面积2 100公顷。目前全国采煤沉陷区面积已达40万公顷,造成大量土地破坏和移民搬迁。由于开采,地表塌陷造成我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和盐碱化,不仅使区内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而且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煤炭与农业的矛 盾;西部矿区的地面塌陷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同时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还引发大量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矿区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质量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为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实现耕地的复垦利用和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开采沉陷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以及预测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矿藏资源被过度开采,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矿区生产形成塌陷、挖损,压占土地,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复垦利用已成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但要实现复垦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新河矿区待复垦土地主要是以塌陷地为主,塌陷地是指地下开采煤炭资源后,由于地表塌陷而废弃的土地_1]。塌陷所毁损的土地原本多是耕地,且大多数是生产力较高的良田。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对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选取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因子指标值及权重,评定被破坏土地最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向和构建土地最佳复垦模式[2]。通过对矿区待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实现有效合理节约集约利用;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生态系统重建为最终目标,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土地复垦工程计划及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为复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目前,有关复垦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文献不多,可借鉴于此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法、经验判断指数法、极限条件法、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层次分析法(AHP)通过逐层比较各种评价因素的重要性,分析和判断待评价的样本指标的实际值,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

第一部分: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约占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74%。但在煤炭的大量开采中,不可避免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对矿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中国煤炭开采大约96%为井工开采,4% 为露天开采。井工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势必会造成地面塌陷。目前采煤区地面塌陷造成土地破坏总量超过400.0万hm,并且仍以每年3.3万~4.7万hm的速度增加。这一系列的问题使矿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对矿区土地的复垦成为解决矿区人地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二部分:矿区开采土地破坏分析及评价 矿区开采土地破坏现状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由于采矿工艺的不同,其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方式也不相同。总的来说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分为压占、塌陷及挖损3种形式:露天采矿剥离的表土层外排堆积形成排土场,以及采矿产生的煤矸石、尾矿的排放堆积都压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甚至是耕地。据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煤矸石约1.5亿~2.0亿t,历年堆积量已达30.0亿t以上,占用土地约1.33万hm,已堆积有1 500多座煤矸石山 J。地下开采中,由于大量煤炭被挖出,采矿区地下形成巨大的空洞,当空洞被其上部和周围的岩石填充时就形成了地表塌陷。据统计,全国每年因采煤塌陷土地70 km,平均每采l万t煤塌陷土地0.2 hrn [4 3;露天采矿中要剥离煤层之上覆盖的岩石层和土层,煤炭采出后必然形成深坑,造成原有土壤层的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土地荒芜、岩石裸露、乱石满地的矿业荒漠化现象。

对矿区环境的污染 煤矿的开采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煤矿开采产生大量的废水,由于矿区缺少必要的处理设备,这些未经处理的废水大部分被直接排人周围的河流,这就导致废水排放地河流及土地的污染。据有关统计测算,我国煤矿每生产1 t煤需排放矿井水约1.75—2.15 t,平均年矿井水排放量超过50亿t,而利用率不足50%。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因采煤导致流量下降或断流的井泉达3 200多个,导致近600万人以及几十万头大牲畜饮水严重困难。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底统计,山西省湿地总面积为3 580 km,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减少了约1 390 km,平均每年减少近100 km2。煤矿开采还会产生大量煤矸石等废石,这些废石被随意堆积到周围土地上形成一座座巨大的矸石山。煤矸石除含有SiO 和A1 O,以及铁、锰等常量元素之外,还有其他微量的重金属元

素,如铅、镉、汞、砷、铬等。煤矸石在露天堆放情况下,经风吹、日晒和雨淋等风化剥蚀作用,这些重金属元素有可能通过雨水淋溶进人水域或渗入土壤,从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另外,矸石在长期的堆积中自燃形成H S、CO、SO: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如乌达矿务局某矿山自燃排出SOH S最高日平均浓度达10.69 mg/m,使该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铜川矿务局矸石山发生自燃,使周围地区SO:严重超标,导致在周围工作5年以上的职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病,而且这些地区是癌症高发区。

地质灾害问题 我国许多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边坡失稳、滑坡和崩塌等灾害。如盘古山坞矿采空区大面积崩塌使该矿的七大工艺系统和4个采矿中段破坏,损失工业矿量30万t,企业生产能力连续4年平均下降45%。矿山排出的大量矿渣及尾矿的堆放,除了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水土资源及大气外,还经常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1996年5月31日和6月3日,云南省元阳老金山金矿群采区接连发生2次滑坡,造成近4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四川冕宁县沪沽铁矿,向盐井沟堆放55万m 矿渣,1970年5月26日发生泥石流,冲毁房屋,堵塞河沟,死亡104人,并威胁成昆铁路和沪沽镇的安全 J。另外,在尾矿和矸石堆中含有许多有害的干燥废渣物,在刮风的日子里,随风吹到城市和居民区,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在我国矿山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现象中,还有瓦斯突出和爆炸、矿床尾岩变形、项板冒落等 ⋯

破坏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

地表沉陷引起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 地表变形引起的土壤侵蚀,改变了表土的理化性状和自身的营养条件。这种侵蚀过程对于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保持构成极大的威胁,不仅可能出现渗漏、冲刷和挥发现象,而且减弱了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状况,影响有机物和矿物质的分解、淋溶和沉积、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交换、土壤酸碱中和、缓冲和土壤氧化还原等作用的进行。土地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破坏了微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由于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腐殖质。由于腐殖质缺少,土壤保水能力差,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质恶化,影响到土壤对农作物养分的供应。地表沉陷可引起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因为地表下沉盆地内的地表倾斜使地形坡度改变,而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径流是指雨水流向排滞区的作用过程,坡度越大则径流量越大,冲刷量也越大,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越严重。某地区根据沉陷稳定后地面坡度的大小,将地面沉陷对耕地侵蚀程度的影响划分为6个等级(表1)

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 高潜水位矿区,由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土壤容易盐渍化,季节性积水区域则在地表产生炭化层,出现沼泽化现象。当潜水位接近地表,达到农作物根系所及范围时,将阻止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抑制根系的生长,导致作物的减产。当潜水位接近地表时,潜水蒸发量增大,同时由于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加强了土壤水溶解固体物质的能力。当土体母质含盐量大,地下水矿化度高时,地下潜水盐分能够补充土壤水盐分。随着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分水的蒸发散失,大量盐分逐渐贮留于地表,特别是在干枯季节,地表水大量蒸发散失,加快了地下盐分的输送量,使田地更加容易盐渍化。沼泽化现象出现在过湿地区,由于土壤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养分养料通过水的淋滤随地表水或潜水逐渐流失,这时少养分喜湿植被开始丛生,土层更加过湿。使土壤状况恶化,有机残物的分解过程缓慢,形成较厚的草根层或积累成泥炭而演变成沼泽化土地。在高潜水位或地表积水较多的地区,通常在水缘周围形成沼泽带,一般作物不易生长,只有一些耐盐喜湿性植物生长,因土壤的理化以及生物性质恶化,通常难以得到改良利用,严重影响土地的永续利用。

土地荒漠化 开采沉陷破坏了耕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致使耕地发生潜在荒漠化,特别是在气候干旱少雨的西北矿区较为明显。以大同市为例,土地荒漠化在该地区不断加重,且有逐年扩大趋势。调查发现大面积开采地下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因采矿造成土地塌陷、山体滑坡。很多山区百姓因无水不得不搬迁,搬迁后遗弃的耕地因缺水,植被不能很好恢复,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地一旦荒漠化,就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煤层大面积开采后,不仅使地表出现沉陷现象,而且采空区的冒落和下沉会造成地下导水裂隙带贯通,改变地下水的径流条件,甚至导致煤矿周围各含水层疏干,改变区域土壤层水分的动态关系,使地表更趋于干燥,抗蚀能力减弱,加剧水土流失,促使耕地荒漠化。

地表沉陷可改变土壤湿度。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作物生长离不开水,但水分过多又将不利于作物生长。地表沉陷造成农田排水不畅,对植物的生长不利,降低了耕地的宜农性。对于不同质地的土壤,农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有效水分和湿度是不同的。植物从发生萎蔫到枯死的整个过程中所需的土壤湿度称为凋萎湿度,常用它作为土壤有效含水量的下限,而把田间持水量作为土壤适宜湿度的上限。多数土壤中,田间持水时的水分占土壤体积的25%为空气体积,这种情况下作物可正常生长。对农作物的研究表明,作物适宜的土壤湿度下限均在田间持水量的70% 左右,恰好相当于毛管水破裂湿度。1.5 产生附加坡度和裂缝在中低潜水位矿区或丘陵山区,开采沉陷使地表产生附加坡度和裂缝,这种地表物理形态的改变会引起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开采沉陷对农田影响主要是由地表倾斜和拉伸变形及潜水位变化而引起的,根据我国情况,一般当地表坡度大于20 mm/m时农田灌溉将开始受到影响,当地表拉伸变形为2~ 4 mm/m时,地表就开始产生明显的裂缝,这将使农作物产量和生产力指标逐渐下降。裂缝破坏性强,影响周期长。地裂缝穿过建筑物往往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农田无法耕种,雨季成为地表汇水贯渗通道,危害矿井生产。地表沉陷对土地的影响程度,应根据上述沉陷后土地侵蚀的程度、沼泽化和盐碱化的程度、裂缝深度和宽度、土壤有效水分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综合分析评定。

利用MSPS对地表沉陷进行预计评价

MSPS(矿区沉陷预测预报系统)软件为中国矿业大学开采损害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款地表沉陷预计软件,该软件可以生成设计开采方案的任意时刻地表下沉以及沿倾向和走向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值,并能预计主断面上指定点的各项变形值。

生成各种专题图 根据生成的下沉文件,利用SURFER8.0可以生成下沉等值线、下沉三维立体表面图、影像图、地貌晕渲图、矢量地图、线框图和表面图等各种专题图

进行土地破坏等级分类统计 将SURFER生成的下沉等值线与土地利用规划图叠加,通过叠加分析,即可实现土地破坏等级分类统计,可以作为采煤方案设计和土地复垦工作的依据(表2)。

3D分析 利用MSPS软件可以生成下沉文件(DEM),由于该文件可以根据地下开采进程实时更新,因此原始地表地形DEM和下沉DEM叠加可以生成采空区实时DEM。根据应用结果可以实时动态的了解与地下开采进程相应的沉陷前后积水面积和沉陷体积的变化,同时通过剖面图绘制,可以直观地看出因地下开采引起该截面地表面的地形变化。将DEM文件导人Arcgis,利用“3D analyst”模块“surface analysis”和“area and volome”功能可以得到沉陷区域的面积和体积。根据潜水位标高,设臵积水高度,选择“calculate statistics below plane”,即可得到积水面积体积统计结果。

表3为实验原始地形DEM、下沉DEM和实时DEM在Arcgis中进行矿区特定应用的积水面积、沉陷体积统计数据,从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知道沉陷前后地面积水面积的变化和沉陷体积。图2为实验图的原始地形DEM和叠加后的实时DEM获得的沉陷前后任意两点间的剖面图,从图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因地下开采导致的地面两点间剖面的变化。

第三部分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焦作市新河矿区)待复垦土地的适应性评价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待复垦土地利用受外部环境与内在质量等多种条件制约,造成在改造利用方向和方式上有很大差别。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待复垦土地资源利用方向,既要分析研究土壤、气候、地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的状况,又要分析项目区区位、种植习惯、社会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状况,同时还要考虑被破坏土地的类型和破坏程度。一种利用方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环境。“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可比性原则 影响因素的选择,应考虑不同因素在项目区内部不同评价单元之间存在的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个区域内土地利用进行的长远的总体的安排,是协调土地供需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有效手段,它从战略上、宏观上调控土地利用的方向。土地复垦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部分,通过复垦,对生产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按照适宜什么、安排什么的原则进行土地资源再利用。因此,土地复垦规划必须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可持续利用原则 土地复垦后的用途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应因自然的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微小变化而改变,应避免利用方式上的短期行为。统筹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引起耕地减少、城乡用地结构失调等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是项目区土地复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依据

破坏前土地自然生产力大小及生产水平土地自然生产力大小是影响土地质量、土地利用

方式和价值的主要方面,也是对破坏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的重要依据;生产水平直接反映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大小,生产水平因地区不同而异。新河矿区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小麦、玉米是项目区内主要的农作物,是主要的农业经济支柱。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备,有一定的抗灾能力,对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自然条件 在对被破坏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时,需考虑土壤、地形地貌等基础因素,它们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最直接、最关键。首先,土壤是构成土地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植物各种营养元素和水分的获取,因此,土壤因素至关重要。矿区范围内主要为褐土、棕壤土和潮土3个土类,褐土类是该区的地带性土壤,约占总面积的8O%。其次,地形地貌直接影响着水热状况的再分配,植物元素的迁移和土壤、植被的发育影响着灌溉和排水能力,关系到土壤能否免受侵蚀和水土是否流失,同时地形地貌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可能性。因此,它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向和改造措施,是适应性评价的基本要素。破坏土地的类型和程度破坏方式、破坏 程度不同,土地改造利用的方式、方向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土地破坏类型和程度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

划分评价单元 矿区待复垦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应首先从评价单元的划分开始。项目区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采用综合法,即以GIS软件为平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自然图斑为评价单元。

评价因素选择 评价因素是对土地质量差异有显著影响的自然条件、农田基本建设因素和经济因素,它们又可分解为多个因子构成因素体系。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分值为0~100。分值差异的大小因各自的特点而异,最优的条件取100,最恶劣的条件取0,其他条件的作用分值根据其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影响程度给定;2)评好关键分值。

评价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以及矿区实际情况,确定对土地质量差异有显著影响的自然条件、农田基本建设状况为基本评价因素,最终选择8项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各因素因子进行独立评分,评价体系见表。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矿区适宜性评价因素因子共分为两级,通过对单层次下各因子两两比较,按照9级标度定量化,逐级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因子对上一级因子的权重值。在计算过程中进行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0,结果较满意。评价模型和评价单元分值计算 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分级标准,确定各评价单元各项因子的等级,按照下面的模型,计算出矿区标准地块和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进而以矿

区标准地块作为参照,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划分适宜性等。

式中,A为适宜性评价的综合得分值,S 为某单元第 个因子分值,w 为第i个因子权重,为评价因子的个数。

评价类型 根据评价原则和评价依据,结合矿区塌陷地的特点以及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确定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分为适宜纲和不适宜纲,前者是指经过一定的改造措施,被破坏的土地资源可复垦为供农、林、牧、渔使用的土地,后者是指进行复垦技术存在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合算。在适宜纲下又分为宜农、宜林、宜牧、宜渔4类。适宜农业(评价分值在80分以上),主要指地形平坦,土壤宜耕性能好,排灌条件方便,宜于农业利用的塌陷地;适宜林业(评价分值在6o~80分),主要指地表起伏大,土地贫清,土壤宜耕性较差,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没有方便灌溉条件,但宜于林业利用;适宜牧业(评价分值6O分以下),主要指塌陷不稳定,地表起伏明显,土地贫瘾,水土流失严重,没能良好灌溉条件,适宜牧业利用土地;适宜渔业(评价分值在6O分以下),主要指塌陷稳定,常年积水,水位稳定,土 层不渗水的被破坏土地。

评价结果

以恢复原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多宜性土地优先复耕为原则,新河矿区待复垦土地得出适宜性评价结果:宜农地(80分以上)面积为814.64hm。,土地质量好,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地下水源充足,灌溉保证程度高;宜园地(60~80分)面积为42.25 hm,土地质量适中,土壤有一定保水保HP--,fiI~力,地下水源较充足,但缺乏灌溉设施,农业利用时需要采取一定改良措施。根据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结果看出,新河矿区土地破坏程度较轻,虽然因土地挖损或沉陷造成地表凹凸不平,但此类土地破坏区域内一般没有积水,而且土层并未发生较大改变,土壤养分变化不大,只要采取工程措施对地表进行简单的修复整平,同时改善田问配套设施,即可恢复土地原有的实用价值。因此,以尽量恢复被破坏土地的原有生产能力作为出发点,以土地破坏形式和土地生产力破坏程度作为主导因素,兼顾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土地损坏形态、破坏规模和复垦技术等因素,新河矿区土地复垦模式将采用集约化农业生态利用模式,即复垦后的土地主要执行种植业生产功能,以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发展为目标,建成以当地优势农作物为主,兼顾土特产种植和加工一体化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景观的空间镶嵌性与多熟种植原理,合理组合作物的空间结构,科学安排轮作顺序,逐步扩大间种、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引进推广先进耕作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农田集约化利用程度,完善复垦区内农田水利、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合理布臵田间灌排系统。

第四部分 土地复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土地复垦的重要性

土地的破坏

土地重要性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对土地的认识逐步加深,认识到土地的珍贵性,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工具不发达,人类的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微乎其微。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活动不断地扰动和破坏着土地,加剧了土地的利用和破坏程度,大量的土地为城镇的扩展和工业的发展所利用,或因矿产采掘遭受巨大的破坏。土地遭破坏,伴随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化、盐渍化、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

土地破坏的表现 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耕地数量的减少和采矿业所造成的土地塌陷、地裂等现象及采矿业待复垦的土地。我国人多地少,人口以每年1300万~1400万的速度增加,而因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耕地面积以每年28.87万hm 的速度递减。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22亿hm,要守住1.2亿hm 耕地红线,困难重重。矿产资源与耕地的复合面积大。据

有关研究资料,全国40% 的耕地下面都含有煤,其中煤炭保有资源与耕地复合面积超过了耕地总面积的10%,矿区与耕地复合区面积广,责任大。另外,采矿业对土地的破坏,使得当地农民耕地面积减少,无地农民增多,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有一定的影响。政策法规的出台

1988年颁布并于1989年1月1日实施的《土地复垦规定》,是我国土地复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土地复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表明了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性。生态重建的必然选择

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相当严重,各种生态破坏现象更加肯定了土地复垦是生态重建的唯一选择。我国人地矛盾的加剧,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的保水保土能力减弱,土地沙化,沙尘暴出现更加频繁。土地沙化,耕地减少,农民开林代耕的频率增加,不仅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生态平衡,更加剧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通过土地复垦,改良土壤,让破坏的土地重新被利用,实施退耕还林,进行生态重建,使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到处呈现鸟语花香、碧水蓝天。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国待复垦土地多为采煤塌陷地、金属矿尾矿、砖瓦窑等所占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因生产建设而被遭受破坏,且大多连成片、成规模、面积大。在这些区域内,以土地复垦为契机,盘活待复垦土地的潜在价值。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促进产业链的延长,调整人口空间分布,推动城镇建设向规模化开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并结合小城镇规划,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因生产建设活动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新增的废弃地得不到复垦。2005年全国原煤产量约20亿t,却造成土地破坏面积达4万~6.67万h,土地未及时恢复,导致环境恶化,人地矛盾激化,农民生活条件下降,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谐。搞好土地复垦工作,对于维护耕地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

制定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的制定,使土地复垦项目建设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为土地复垦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实行“谁污染、谁复垦”的原则;1998年经第4次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以及《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了复垦目标与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地复垦历史上形成的采矿废弃地,及时、全面复垦新增工矿废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

《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矿区在开采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复垦的方案编制;2008—2009年,《土地复垦条例》正式进入论证和审批程序,并即将颁布。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制定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矿区生态环保与复垦工作。

技术及科研成果的支撑 2O多年来,经过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在土地复垦方面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复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复垦方法已从“一挖二平三改造”的简单工程处理,发展到生态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复垦技术体系。同时,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线性规划等先进的规划方法已成功运用到土地复垦实际工作中。在煤矿方面,土地破坏机制、土壤重构机理、复垦土地生产力模型等研究有所突破,已形成挖深垫浅、充填复垦、建筑复垦、露天矿采复垦一体化以及煤矸石绿化等系列技术。在金属矿土地复垦领域,提出了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其改良措施;发展了废弃物酸化的预测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控制酸化的措施;深入研究了废弃物堆场植物自然定居的过程和机制;研究了重金属在植被重建中的迁移、积累规律。土壤改良方面,从水利措施、农业生态措施、生物改良措施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进展。20a来,土地复垦的人才培养也从无到有,发表的文献资料也逐年增加,为顺利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土地复垦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管理工作的加强 随着我国土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项目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土地管理工作做到了全程管理规范化,易于实现计划目标、达到集约的科学水平。结论 土地复垦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土地复垦率也明显偏低,在理论、技术、政策法规上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尚具挑战性。但土地复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武强,刘伏昌,李铎,等.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 杨邦柱,王卫东,郑合英.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3(6):28-29.

[3] 张献忠,底艳,董棉安,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口].资源科学,2004,26(2):140—141.

[4] 刘静,李建学.土地复垦整理可行性研究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刀.陕西农业科学,2007(1):143—144.

[5] 张全景.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地土地资源调查与农业复垦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2):46—48 [6] 陈龙乾,刘振田,鳖建原,等.矿区土地破坏与复垦整治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7] 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徐志胜,韩可奇,张先尘,等.高产高效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可靠性[J].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2):13—14.

篇7:土地复垦调查报告

近期,接到匿名上访信件的举报,反映**镇**、**等村非法破坏耕地开采地砂问题,我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并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摸底调查核实,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等村地处我市西北部,西邻**县,北邻**县。历史上古河道交错,有中源沟、下源沟、南泉河等,砂石资源较丰富。但是历史遗留的老砂塘、村取土区,多年来一直没有充分利用,致使土地无法耕种,漏水漏肥,群众多次向镇政府、国土所反映,要求解决。镇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极为重视,及时调查研究并形成文字材料上报。2009济宁市国土局批准该地块为济宁市重点复垦项目,于2010年10月左右针对此项目召开会议开始实施复垦。到目前为止,已修路2000米,修建了8个机井房,其他项目正在积极筹措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老砂塘由于多年没有利用,致使漏水漏肥等问题较严重,所以在复垦过程中存在相应困难。

(二)农民对土地的敏感度逐渐加强,在复垦项目的进行中有部分农民存在错误认识。

根据调查分析,在该地块复垦过程中没有发现破坏耕地和大量挖沙事件。致使上访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复垦项目进展速度近期仍达不到农民对复垦结果的期望要求。

三、整改措施

(一)合理制定管理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复垦方案,并对复垦过程中查处的盗采人进行严肃处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

(二)进一步加大巡查监管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重点区域严防死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篇8: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探讨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量建

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

我国大多矿区的共同特点是:处在生态脆弱区, 有较充足的光温资源、较贫瘠的土水资源和较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的结果是:光温不变、土水废弃、矿石耗竭。

1.1 矿区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地土地, 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2 矿区生态重建。

矿区生态重建是指对采矿引发的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的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 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 对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超前性的计划、规划、安排和调控, 同时对逐渐逼近最终目标这一逆向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进行跟踪评估并匹配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 最终重建一个符台代际间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2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产生的基础工程

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或重建过程, 首先就是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过程, 其中有三点关键技术值得注意:2.1稳定人工地貌的重塑。使被扰动的土地安全, 不发生地质灾害, 如塌方、滑坡等, 这涉及到地基承受力、岩土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同时, 被扰动的土地常是些疏松堆积体, 故堆置当年就会有大量的水士流失, 尤其是地表覆盖细颗粒物质如土、沙等。此种人工扰动土的范围越来越大、扰动土的速度越来越快。2.2重构合理的土壤剖面。可运用土壤学中“生物小循环”理论, 来进行良好地表覆盖物的设计, 模仿大自然的造土运动, 加速母岩风化、母质成土, 生土熟化。加速风他是成士过程中的关键, 如何促使和加速生物风化更为重要, 尤其是对有毒物质的改良, 这与传统的土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产生差异。2.3士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矿区范围内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在采矿前后将发生剧烈的变动, 此种变动与矿山生产工艺、开采规模, 服务年限关系极大, 井受矿区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约。变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农林牧副渔结构比例、耕地恢复率、耕地恢复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年等重要问题, 与传统土地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同样产生了差异。

3 采矿对矿区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影响

3.1 采矿的负面影响。

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是在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环境变化超过一定限度的产物。采矿后, 原脆弱生态系统演变为极度退化生态系统, 原有的地貌、土壤及植物群落大部或全部消失, 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随之部分及完争丧失。此种极度退化生态系统无法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逆向演替, 必须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 重建一个人工、半人工的生态系统。3.2采矿的正面影响。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区内公路、铁路、工矿城镇等基本建设有了迅速的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跻的腾飞, 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机遇, 而且为生态重建带来一定的资金。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4 矿区的生态重建

4.1 综合制定矿区生态重建方案。

上一篇:我们去春游作文200字下一篇:脚本、剧本、分镜头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