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下

2024-04-28

三年级语文教案下(精选6篇)

篇1:三年级语文教案下

《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丰富自己的词语库。

1、通过有趣的汉字,让学生体会同一个字,在不同词语中有不同的含义。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讨论,在讨论中乐于表达,提高分析和说话的能力。

4、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在有趣的小故事中明白标点符号的作用,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6、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7、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汉字构成的特点,能够正确的书写汉字。

2、积累成语。

3、正确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生字卡灯片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今天我们来放松一下,跟老师一块儿去语文乐园玩玩吧!

二、有趣的汉字

1、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有“鬼”字的词语;“鬼”字在各个词语中的意思都不相同。)

3、小结: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里意思不完全一样。

4、小组交流,拓展: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汉字也是这样,在不同的词语里面有不同的意思?举例说一说。

三、词语超市

1、现在我们快乐的小火车开到了词语超市,进来看看吧,超市里都有些什么东西?自由认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你能发现这个超市词语的特点吗?

3、给这个超市命个名吧?说说你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4、游戏:我当老板开超市

提出规则:

可以选择先确定一个字,并以一个字为首开一个词语超市?

如:“百”:百年树人百花齐放„„

可以选择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开一个词语超市。

如:对牛弹琴画蛇添足

最后词语写得最多的小组被评为“优秀超市”。

四、有趣的标点

1、过渡:大家通过自己开超市又积累了不少词语,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师讲述P60中有趣标点的故事,出示小黑板:

契约

无米无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2、想一想财主和长工各是怎么念的?指名试念。

3、师标注:

财主:“无米无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长工们:“无米,无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4、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5、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听过哪些妙用标点的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五、小结

去语文乐园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准确的书写姿势。

6、反馈:

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阅读欣赏

1、读题《我给老师当“老师”》你想到了什么?

2、默读短文,想想短文的主要意思。

3、找到不懂的地方和同桌商量商量。

4、理解内容后,指名读短文。

5、小组讨论:这篇文章从写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

a、选材新颖

b、有概括,有事例。

6、小结:阅读短文的方法。

三、推荐阅读

第三课时

一、谈话示范,切入主题。

1、教师讲述最近发生的,大多数同学都知道的一个新闻或新鲜事,引起共鸣。你们有同学也听说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报纸、广播、电视)

2、刚才老师是怎么介绍的?你们听清楚了吗?

3、评一评老师刚才播报的新闻(或新鲜事)。

(引导学生从表达的态度、声音、表情到内容的选择和事情的叙述顺序进行评价。)

4、小结:选材、听、说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际演练:新闻发布会。

活动安排:

1、热身(初赛):

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初赛。每个组员轮流将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搜集的新闻或新鲜事,讲述给组内成员听。评选出一个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

教师随机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指导。

2、新闻发布会。

每组初赛所选出的代表轮流做新闻发言人。

其它同学则是小记者,在发言人发言之后,进行提问。

3、活动评奖

优秀“新闻发言人”

根据“发言是否态度大方,有礼貌,信息正确,表达清楚,条理分明,”等为依据进行评选。”

优秀“记者”:

根据“记者”提问“是否态度大方自然,有礼貌,表达清楚有条理,抓住问题关键和观众(读者)兴趣”为依据进行评选。

4、优秀“记者”和优秀“发言人”答“记者”问。

(如:你认为该怎样当“小记者”?你获得优秀“发言人”的经验体会是什么?)

三、活动小结

1、在刚才的新闻发布会上,大家听到了哪些新闻和有趣的新鲜事?

2、指名回答,并说说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其实,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了。

四、习作

1、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2、根据提纲完成作文,题目自拟。

五、作业

《船》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识字。以读为主,逐段阅读,扶放结合,引导自学、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船的演变,感悟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发展。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重难点、关键: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课文1、2自然段,认识船演变的最初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果让你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检查自学生字情况。指名强调识字重难点。

(1)字音

棍 喷 稳 舰 扁

(2)字形书写

喷 舰

回到课文,同桌合作练习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找一找:船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变化?

船的演变:树干——筏子——独木舟——有了船桨——帆船——把桨装在船尾的大轮上——蒸气机带动轮桨——原子能发动机

四、学习课文的确1、2自然段,了解船的发展变化。形式具体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文中介绍了船的哪几种发展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3)朗读这段。

小结学法:默读课文——找出船的发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认真读文体会。学法导读,放手自学第二自然段。

独木舟:又快又安全,可以放东西。

配船桨:走得更快。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快。

五、总结课堂,初步感悟。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

说说:你从船的这些演变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问,引导课后自学:接下来,船的发展又经历哪些变化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并查找有关船的其他资料。

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了解船的演变。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发展。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各种船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文中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指名分段读课文。

导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船的几种发展形式,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学法导读,自学课文3——5自然段。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指名介绍学法。

(2)教师强调:默读课文——找出船的发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认真读文体会。同桌合作,运用学法自学课文3——5自然段独立填写自学反馈表。

船的发展形式多样

特点

体会

指名反馈:展示、介绍表格中填写的内容,评议。

(1)船尾大轮上装桨:轮子转动就能走

(2)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3)原子能发动机:大、先进(客轮、货轮、军舰、油轮、潜水艇„„总结感悟。

(1)教师引读板书内容,加强感知船的演变过程是日益先进。

(2)思考、交流:从船的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类的智慧与探索;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拓展激励,结束课堂。

拓展:说说你知道哪些船?向大家介绍介绍。

激励:正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不断探索,才使得船从一根树干演变成为今天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威武的军舰,神奇的潜水艇。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相信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勤奋努力,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祖冲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与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重点、难点、关键: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祖冲之对月食发生的时间的研究。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月食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人物。

板书课题介绍祖冲之。

二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

学生自由轻声读文,并标出段落序号。从文中找出本课生字新词,读读认认。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认读生字词。

(1)字音

资 证 州 置 剩 准

(2)字形

敲 剩同桌互读课文。

三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祖冲之的一件什么事?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祖冲之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2)祖冲之用事实向人们证明月食是自然现象。指名分段,评议。

(1)第一部分;1——3自然段。

(2)第二部分:4——6自然段。男女分段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探索。

教师导言:祖冲之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在这一篇课文中主要讲他研究什么呢?(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他为什么想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又是怎么研究的?结果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交流。

(1)研究的原因:人们的愚昧——发生月食慌作一团,认为月食不吉利。

(2)研究的过程:刻苦认真——翻阅、分析、研究、验证。

(3)研究的结果:清楚月食发生的原因,准确推算月食发生的时间。指导朗读。

五总结课堂,设置导读。

谈谈:读了课文1——3段的内容,你对祖冲之又有哪些新的了解?学生发言。

教师导读:祖冲之经过努力准确地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后,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思考。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课文,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课前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说说:人们刚开始是怎么看待月食的?祖冲之又是如何去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的?学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导读:祖冲之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学生自由读4——6自然段。交流。

(1)人们的愚昧,不相信月食是自然现象。

(2)祖冲之对月食的胸有成竹,对科学的坚信与执著。分角色读书4、5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坦然、处置、皓月当空、灯火辉煌”——体会祖冲之的平静,及当时环境与月食现象的反差,感悟科学是不容置疑的。学生读6自然段。

引导想象:众人为什么全呆了?你知道他们当时的心里回想些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愚昧的人们面对真实的科学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心里。

三总结全文,拓展了解。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拓展延伸,了解月亮的变化。结束课堂,布置作业。《看门人的魔镜》教学设计之一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安东尼的认真与执著,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

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重难点、关键: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安东尼的认真与执著。引导学生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段落,学习课文本、1、2自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实物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显微镜,学生认识。说说:显微镜有什么作用?你知道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介绍安东尼,导入新课。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师导读:那安东尼是怎么发明显微镜的呢?大家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想想问问。反馈生字学习情况。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段落。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弄清题意。

(1)“看门人”指的是谁?

教学要求

(2)“魔镜”指的又是什么?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谁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了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用玻璃磨制镜片,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制作成了显微镜,看到了各种微生物,因此闻名欧洲。)

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

1、2自然段。简介安东尼第一个看到了微生物。

(2)第二部分:3、4、5、自然段。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用玻璃磨制镜片制作成了显微镜。

(3)第三部分:6——12自然段。安东尼用显微镜看到了各种微生物闻名欧洲。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认识安东尼。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安东尼有了哪些了解?

小结,引导感知安东尼身份的平凡与看见微生物的伟大。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五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说说:第一个看见微生物的安东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学生轻声自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

(1)安东尼有什么爱好?

(2)安东尼是怎样制作显微镜的?交流。

(1)安东尼的爱好是磨制镜片。

(2)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很快学会了用玻璃磨制镜片这门手艺,他心灵手巧,磨制出比芝麻大一点点的镜片,把镜片镶在铜片或银片里,并为此做了个架子,装上两个平行的镜片,就做成了一架精美的显微镜了。

从中你认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人?(心灵手巧、勤奋向进)有感情的读3——5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体会显微镜给安东尼带来的影响。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认真默读课文6——12自然段。

(2)安东尼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给安东尼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说说;从中你认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人?交流。

(1)了解显微镜下的发现,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

A 安东尼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B 指名读7、10、11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认真、执著。)

C 安东尼是通过怎样的观察才成为第一个看到微生物的人呢?学生读6自然段。体会安东尼的认真、执著。

D 抓关键句,体会安东尼的认真、执著。

“他喜欢把自己观察的东西放在显微镜下几个月,仔细看上几十次、几百次。”

(2)感悟显微镜下的发现给安东尼带来的成就。

指名说说这些发现给安东尼带来的成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齐读课文第8、9、12自然段。

理解“各国科学家更是从心底感激他,感谢他使人类的眼睛更锐利。”(句中的“他”指谁?为什么说“他使人类的眼睛更锐利”?

有感情的读12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深刻感悟。学生齐读课文内容。

说说:从安东尼制作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认真执著、勇于实践、不断探索。)

谈谈;读了课文,你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教师小节。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用玻璃制作显微镜

19看门人的魔镜

人类的眼睛更锐利

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 [2006-08-26] 李吉林教学设计——《海底世界》李吉林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底的知识。

二、激发学生探索大海这一人类秘密仓库的热情。

三、懂得阅读一般的科普读物的方法,注意抓住文章的首尾,明确要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学会按自己的阅读要求,有详有略地阅读说明性应用文,练习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初步懂得通过几个方面说明一个事物的方法。

四、理解“依然”“窃窃私语”“蕴藏”等词语,认识设问句。

[课前准备]:补充材料:《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地球仪;大海的图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海底的冷灯》、范读《海底世界》、创设问题情境、讲读课文1.2.3节。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4.5.6节。再综台学习《人类的秘密仓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土地很大,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土地合起来,那就大极了,你们可知道,地球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比全世界陆地更大?

请你们自己读读“补充阅读”上的第40课《人类的秘密仓库》的1.2.3节,要注意速度,读后要能说出这三节告诉我们什么?

二、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1.2.3节,认识海洋大,海洋深。

第一节说什么大?陆地大

第二节说什么大?海洋更大

第三节呢?海洋深极了

(出示地球仪)

你们看这一片蓝色的都是海洋。

启发: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海的大(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轻声一描述),比我们中国大,比全世界的陆地加起来还要大;再想象一下海的深,把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八千多米的山放下去,山顶都被海水淹没了。

三、学习《海底世界》,认识海底世界。

1.引导学生提问:

海洋这么大,这么深,你们应该思考一个什么问题?(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一课我们就要学习《海底世界》《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一组课文,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能知道一些海底的知识,而且还会学会怎样来阅读这些知识性的文章。(明确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范读课文。

3.导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弄清说明事物主要特点的阅读方法。

指导: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用几节来回答,大家扫视一下。

学生扫视课文。

板书;

1.提出? 2.3.4.回答问题56.7.再看最后一节,说海底是怎样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纵向联系:我们还记得《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吗?是怎样开头的?课文第一节告诉我们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然后下面就具体讲,西沙群岛风景怎么优美,物产怎么丰富。

指导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往往在一开头或者结尾,把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那么阅读《海底世界》,看到文章这样结尾,阅读时一就要怎么想?(景色怎么奇异,物产怎么丰富?这样读起来,就更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现在就抓住八个字来读全文。

4。自学全文。

5。创设情境,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蓝色的大海图画。”

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汹涌,汹涌澎湃)。

现在老师让你们潜入海底,向老师报告在诲底看到的奇异景

象。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懂了?

描述: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现在请你们当潜

水员,穿上潜水衣到海底去。(在画面上添上潜水员的剪纸,慢慢往大海的深处移动。)海下一百米比较亮;二百米不那么亮了;三百米开始暗了,四百米更暗了;五百米以下,全黑了。这财你们发现了什么?请报告。(结合进行语言训练。)

(报告:老师,我们在五百米以下的深海发现点点星光。)

启发:那点点光亮,像什么?

这一次潜水发现了海底这一奇异的景象,老师向你们提供资

料《海底的冷灯》。这份资料会使你知道海底的这些星光是

什么?

四、插入自学《海底的冷灯》认识海底的星光。

指导阅读:读书也要有详有略,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要去查找资料,不可能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从头至尾,都很详细地读过去,但也不能浮光掠影,走马看花,对自已想找的资料,就要读得仔细些,其余的可跳过。

刚才你们要解决的是:海底的星光是什么?深水鱼为什么要发光?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注意一下深水鱼是怎么发光的应该读哪几节?

发光的作用:①诱合物 ②找同伴③防敌人

这篇说明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指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回答问题时,先写现象,后说原因,这样更吸引人。

五、继续学习《海底世界》。

二.启发:海底是宁静的,但是不是一点声音没有,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知道了。

2.(放录像或画简笔画示之,见右图):电视屏幕上出现水中听音器,海洋工作者正

在倾听海底的动静。

说明:这就是水中听音器。

3.现在请你们也来当海洋工作者,戴上耳机(两手掩耳,模拟情境),投放水中听音器。

老师模拟深水鱼发出的响声(轻轻地):嗡嗡、啾啾、汪汪、呼噜。

发问:听到了吗?

老师为什么不大声点?(结合解“释窃窃私语”)即私下里偷偷地说话。

4.出示板书;进行比较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指名读)

和课文上写的比一比。(齐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体会体会哪一种好?

(课文上把海底的动物比作人一样,而且有许多悄悄话要说,写得挺神秘的。)

(用了“„„像„„一样”,又仿佛使我们真的听到了一样,更觉海底世界的奇妙。)

指点:提出问题,作出回答。

5.轮读一、二、三小节。

六、小结:

海大:地球2/3 是海洋。

海深:最深的超过一万米,海底有亮光,是深水鱼发出的,从海底还会听到各种声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漆黑的海底星光闪烁,仿佛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这种奇异的景象,都是因为海底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学到这里,你们又应该思考什么问题?

(海底有哪些动物?除了动物还有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二、自学讨论《海底世界))4.5.6节,《人类的秘密仓库》第四节。

二.《海底世界》4.5.6节,每一节写的是什么?④动物⑤植物③矿物

2.再看《人类的秘密仓库》这一节写的是不是一个内容?有几个内容,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动物||植物||矿物||小结

3.指点:我们对照起来看,《海底世界》一节一个内容;而《人类的秘密仓库》是把这些内容合在一个小节里写的,写的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在阅读这类知识性课文的主体部分的时候,如果是一节一个内容,就要学会编小标题。《西沙群岛》也是一节一个内容。(海面、海底、海滩、岛上)

一节里包含了几个内容的就要分层次,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层次。知道海底有动物,有植物,还有矿物,确实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人类的大仓库。

《人类的秘密仓库》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物产的多?(无穷无尽)

4.刚才你们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矛盾的地方?(一个说海底有三万种动物;一个说海底有十五万种动物。)

我们平时阅读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两份资料说的同种事物却数据不一样,我们就得琢磨,究竟哪个正确?

例如:珠穆朗玛峰,过去认为是8882米,现在是8842.13米。

启发:老师提供你们一个材料,《海底世界》20多年前李老师就教过,上面就是海底有三万种动物,而《人类的秘密仓库》是后来才写的。

再提醒你们注意《人类的秘密仓库》中的一句话“由于人类对海洋的知识仍然浅薄,还有更多的宝藏„„”

从这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到两个数字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指点:过去发现三万种,后发现有十五万种不是矛盾,而是说明人们正在逐渐认识海洋,这个秘密仓库正在被人们一步步打开。

5.海底的动物有十五万种之多,还有那么多植物、矿物,怎么来写,再自学。

指点:写动物,写动物的活动,以”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一句引出,列举四种,选最典型的。写植物。又选什么来写?自学,划出中心词。(符号:)

动物①最慢的③最快的③倒退的④靠外力的

结合回答板书:慢 快退 巴(并随即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壳的剪纸,一一贴在“海洋”的画面上)放录象。植物:①最小的②最大的 矿物:略写,不再列举。《人类的秘密仓库》是不是也选取了典型材料?①最重的②最小的。

指点:写文章不可能把要说明的事物一一列举,包罗万象是行不通的。把最典型的举出来,一般的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最经济的最能说明问题的办法。

6.海底世界的景色这么奇异,物产这么丰富,学到这儿,我们真想亲自去一趟,亲眼看一下就好了。巳经有不少探险家,研究海洋的专家,都到过海底了,还把奇异的景象拍了电影、电视,现在大家来看看。

放录象:海底世界奇异景象片断(也可出示一些图片)。

小结:诲底的景象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但是文章写得分门别类有条有理。

结合上面的板书,提示

阅读时注意:注意头尾,明确全篇。

分节分层,抓住重点。

搞清数字,掌握全貌。

选出典型,了解一般。

7.朗读课文4.5.6节。

8.学到这儿同学们说说,海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出示句式:

(1)海底真是一个()的世界(说一句)。

(2)海底____________________。(说一段)

三、总结:

1.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个生气勃勃灼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

2.但是对于海底,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它,我们还要想办法去打开这个秘密仓库,这就需要科学,需要勇气。你们的想法,《人类的秘密仓库》的最后一节给你们写出来了。

指名读最后一节。

“在弱者的眼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可怕的。可是快速增长的人口,是多么需要一大批具有才智的勇士,运用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这个令人憧憬而神秘的仓库啊!小朋友立下大志,加紧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土吧!”

3.和同学共同总结、检查效果,通过反馈及时纠正我们用两节课学了三篇课文.大家学得很认真,通过三篇课文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海大,浩瀚无边;海深,深不可测;海里的宝藏,无穷无尽;有动物,有植物,也有矿物,是人类的秘密仓库。

我们也知道了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可以从开头、结尾抓主要特征,了解全文;可以有详有略地读,重要的部分读得仔细些,无关紧要的,可以跳读;重要部分,分节、分层弄清主要内容,要抓住典型事例,还要注意数据。

其实从这儿也启发我们,写这类文章。开头或结尾,要把最主要的概括进去;主体部分分节、分层,选典型事例,列举数据。还可以学习运用自问自答的手法。

四、分层次创造性复述。

现在初步知道厂海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请你们来讲讲,有几种形式,任你选择。(体现因材施教)

二.你从海底考察回来。总说

分说

总说

2。两个人在海底报告海底的一种景象。

3.简要地说明海底是怎样的世界。

指名复述。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1。提出

2慢

3快

4回答问题

动物

退

5巴

海底的冰灯

在海中夜航,要是你注意的话,在一片漆黑的海面上,突然会看到游来一条火龙,或是一座彩碑,有时像一行亮堂堂的火炬。

这些灯火是海中的一些动物点起来的。在深深的大海中这种点灯的动物很多。

有一种灯笼鱼,相貌丑陋,大大的嘴巴,尖尖的牙齿,全身都点着红绿灯笼。有一种提灯,宽宽扁扁的身段,大眼晴生在头顶上,头上长着一根能伸缩的“钓鱼竿”,末端发出很亮的灯光,嘴巴朝天一开一合,腹部有一排排的灯笼。还有满身星光的乌贼和水母。

夜航中所看到的灯火,就是它们在海面活动时发出来的亮光。

在五百米以下的深海里,那儿整年是一片漆黑。这些动物虽有眼睛,但什么也看不见,那末,它们怎能吃东西、找同伴、逃避敌人呢?

它们也很聪明,跟人们一样,在夜里,点起灯笼火把来。小动物看到灯光,就被吸引过来当了它们的点心,它们有了灯光,就能寻找和邀请自己的同伴;凶猛的敌人看见了,就不敢轻易地侵袭它们了。

其实,这些海底动物并不是真正有什么灯笼火把,而是在它们身上具有特别的发光器官罢了。这些发光器官就分布在它们的头上、腹部和眼睛周围,这样,它们活动起来就很方便了。

发光器官是由许多能发光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同吸进来的氧气接触经过变化就发出光来了。

有些动物,例如海虾,没有这样发光的器官,它只得跟一些发光细菌合作,自己慷慨地让出肠子和胃里的一些地方,给发光细菌居住,招待它们吃喝,以便借细菌的光来寻食、找同伴和威吓敌人。发光细菌有地方住,又不被敌人威胁,也乐于给海虾点灯。它们就这样互相依靠。共同生存。

但是,这些灯火,只发光,不发热,所以人们叫它做海底的“冷灯”。现在人们用的那种又亮又便宜又不刺眼睛的灯管,就是根据“冷灯”的发光原理制出来的,它叫“荧光灯”。

人类的秘密仓库

小朋友,如果我说“我们住着的陆地是很广大的”这句话,你们听了不会反对吧:地球上的陆地,的确广大。如果要爬山越岭,经平原,过沙漠,走遍七大洲的每一处地方,那不知要花多少年代才能走得完呢!

不过,小朋友,你们可知道,地球上还有比陆地更辽阔的地区吗?告诉你们:那就是大海洋。陆地虽然这么大,但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海洋呢?却占了三分之二还多一些。

即是说海洋的东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两倍以上。

海洋不但非常辽阔,而且深得惊人,最深的地方,就是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整座放下去,它的山尖也会彼海水完全淹-没!

就在这浩瀚无边和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其他资源,仅仅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从身长三十多尺,体重一百二十吨以上的鲸,直到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出的浮游动物,就多达十五万多种。那数不请的鱼、虾、蟹、蚌,都是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的食物。藻类等海洋植物在一万多种以上,其中很多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可作优良食物或制成珍贵的药品。在海底深处,更重要的宝藏,是人们已找到了丰富的石油啊!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这伟大的人类秘密仓库中一部份的财富。由于人类对海洋知识仍然浅薄,还有更多的宝藏,蕴藏在海底深处,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呢。

在弱者的眼睛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可怕的。可是快速增长的人口,是多么需要一大批具有才智的勇士,运用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这个令人憧憬而神秘的仓库啊!小朋友立下大志,加紧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士吧!

《语文乐园五》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完成“语海拾贝”中的三道练习。

教学重难点:

辨析多音字,积累带有“千、万、百”的成语,了解与气象有关的谚语,书写易错的字。

教具准备:

查找有关于气象的谚语,食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自由认读题中的上下五组词语。

2、比一比每组中的两个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多音字)

4、开火车读词语,评议正音。

5、动手给带点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6、齐读词语。

7、教师小结:同一个字由于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8、拓展:你还认识哪些多音字,给大家介绍介绍。

二、词语超市

1、积累带有“千、百、万”的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题中的8个词语。

(2)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3)开火车读词,评议正音。

(4)齐读词语。

(5)介绍、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给大家听听。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千、百、万”的成语,赶快介绍一下。(千娇百媚、千呼百应、千山万水、千军万马、千门万户)

2、了解与气象有关的谚语。

(1)学生自由读本题中的四则谚语。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引导感知:这四则谚语都与什么有关?(气象)

(4)齐读谚语,理解各句谚语的内容。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和气象有关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南风习习,台风回巢„„)

三、写字板

1、指名认读田字格中都个生字。

2、说说: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作业中出现的书写错误。

4、学生独立写字。

5、教师巡视检查,进行及时纠错辅导。

四、书写展示,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阅读欣赏:《可爱的鼠狐猴》。

教学重难点:

读懂短文,体会鼠狐猴的可爱。

教具准备:

查找鼠狐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读鼠狐猴

1、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鼠狐猴的生活环境。

2、学生看图,感知鼠狐猴的外形特点。

3、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鼠狐猴外形的小巧可爱。

二、阅读欣赏,体会鼠狐猴的可爱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思考: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鼠狐猴的?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鼠狐猴的可爱?

3、指名反馈,评议。

(1)文中从鼠狐猴的外形、活动、生长情况、吃食以及生活环境五个方面来介绍鼠狐猴。

(2)找出表现鼠狐猴可爱的语句、朗读、体会。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总结全文,补充句子:我喜欢这的鼠狐猴!

三、积累拓展,感悟写法

1、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围绕鼠狐猴的什么特点进行介绍的?又是怎样介绍的?

2、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哈在哪里?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3、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有感情地读读、记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生活:介绍“身边的科学”,并练习写作。

教学重难点:

查找资料,介绍身边的科学,并进行写作。

教具准备:

收集、查找有关海洋、宇宙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趣闻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个单元,我们共学习了几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围绕哪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描写的?(科学探索)

2、导入:同学们从课外读物中,从广播电视中一定知道了不少关于海洋、关于宇宙的知识和趣闻,今天我们就以“身边的科学”为话题,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内容,并将自己的介绍内容写下来。

3、板书:说、写《身边的科学》。

二、介绍身边的科学

1、学生出示各自所收集、查找的资料。

2、按照各自感兴趣的内容,带上有关资料自由组合小组。(海洋知识组、宇宙奥秘组„„)

3、小组交流:展示、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和图片资料。

4、小组根据各人的介绍情况,评选“科学小博士”,参加班级的展示、介绍活动。

5、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报纸,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资料进行整理,出一份小报,题目自拟。

三、写作身边的科学

1、指名读题中的习作提示。

2、明确本次写作内容与要求。

(1)写作内容:自己在“身边的科学”活动中的谈话内容。

(2)写作要求:可以修改说话内容;可以附上收集的图画或自己画的插图,语句通顺,内容连贯。

3、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准备。

4、指名反馈:介绍自己的写作思路。

5、集体评议。

6、教师提供写作结构,指导表达。

(1)先说说自己谈话的话题。

(2)具体介绍自己说话的内容。

(3)简单介绍其他组员的表现。

(4)发表你在这次活动中的看法或感受。

7、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写作。

8、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四、习作展示,结束课堂。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能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

3、引导学生理解,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清楚课文的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引导学生解题:(1)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2)“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

2、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质疑激趣,初读课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2)在什么情况下,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3)怎样坚守这块阵地?

2、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结合前面所提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A、知人物:本文写的是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迹。

B、知情节:抗日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记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69个小时。

C、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区分形近和同音字。

三、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3、4节)

2、再读第一小节并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3、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4、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3、4)为什么?(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2、3、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课堂练习

1、抄写本文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抓环境描写,创课堂情境

白求恩是医生,手术台是他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为什么他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走近齐会战斗,看一看当时的环境,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1、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火中,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小庙周围的环境气氛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2、指名读有关句子,想一想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白求恩是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不顾疲劳地给伤员做手术。)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课文,思考: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白求恩怎样给伤员做手术?

2、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体会“镇定”的意思,了解“仍然镇定”是在讲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3、小结:“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口述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创设课堂情境。

1、自读课文并思考:在形势更加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怎么做的?

2、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1)讨论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3)白求恩为什么“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3、指名读白求恩说的话,出示重点句: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1)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2)理解第二句话,判断句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

(3)理解第四句话“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引导学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他不是八路军的战士,但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4、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5、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以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四、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创设情境,学生自读并思考:这时的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个人批画后,分析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这里的“仍然”一词意思是说明白求恩做手术从未间断。“争分夺秒”一词是说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3、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他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自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理解“连续”。把“连续”换成“陆续”、“继续”行不行,为什么?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六、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七、课后作业:抄写词语,练习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并让爸爸妈妈听。

板书 手术台就是阵地

形势紧急

小庙被烟雾淹没

仍然镇定、敏捷

敌机吼叫

手术台就是阵地

更加危急

是八路军战士,不

对工作极端负责

炮弹爆炸

是客人、继续

对同志极端热忱

布帘烧着

十分危急

火苗扑来

仍然、争分夺秒

助手扑灭

连续工作69个小时

伤员转移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二、归纳全文,读懂课文

1、出示课后第二题填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

(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________________。

(2)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_________________。

(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3、结合上面2、3题思考: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清楚地告诉我们,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4、环境和气氛的三次变化的描写与突出思想品质有什么关系?(意在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5、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三、造句练习

1、在课文中找出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与同桌交流。

四、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冯婉贞》教学设计之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冯婉贞的勇敢机智。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体会文中四字词语的妙用。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冯婉贞的勇敢、机智。

2、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特点。

2、复述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时代背景

1、播放有关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电影片段。

2、教师结合画面进行简单描述,引导学生感知时代背景。

教学要求:

3、教师导言: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老百姓们家毁人亡,过着痛苦的生活,于是,他们团结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家乡,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女英雄。

4、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冯婉贞

1、教师导读:冯婉贞到底是什么人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反馈,介绍冯婉贞。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理解词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体会英法联军的穷凶极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导言: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分段指名读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冯婉贞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故事。)

5、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言:文中几次提到敌人被打败?(两次)第一次是被谁打败的?

2、文中第几自然段写冯三保副食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指名介绍:冯三保是怎样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5、引导想象:冯三保回村是怎么布置大家迎敌的?

6、理解文中词语“喊声震天、纷纷倒下、连滚带爬、狼狈逃跑”,体会乡亲们的勇猛以及敌人的惨败。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8、教师导言:打了胜仗,好好休息一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

1、教师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认读。

2、从文中抽出生字,读读记记。

3、指名说说:学习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5、学生独立书写生字,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新课:冯三保组织乡亲们打败了英国兵,大家都十分高兴,都在庆祝胜利,只有冯婉贞站在一边不做声,她在干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3—6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勇敢

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说说:当别人都在为打了胜仗而高兴时,冯婉贞在干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冯婉贞说的话,体会冯婉贞的深谋远虑。

4、教师导言:冯婉贞想出对策了吗?

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

6、教师导言:冯婉贞是如何按照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又一次打败敌人的?(引入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学生大声读课文4—6自然段。

(2)指名说说冯婉贞是怎样组织大家打败前来报仇的敌人的?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4—6自然段。

(4)引导联想:你现在知道冯婉贞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

(5)启发感悟:从这个故事中,你感觉到冯婉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文中具体语句来说明。

A、学生自由发言。

B、教师引导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特点。

冯婉贞带着勇士埋伏。

冯婉贞他们一动不动。

冯婉贞大喊一声:“冲啊!”,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冯婉贞看出敌人的花招,大声喊„„

学生反馈、朗读以上句子,体会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勇敢。

敌人根本没有防备,只得„„

敌人一枪也放不了,有的„„有的„„有的„„

引导读以上描写敌人的句子,体会敌人的惨败,感悟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制定的作战计划十分周密。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6自然段。

三、总结复述,体会用词

1、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段落,弄清各段主要内容。

2、指名复述课文内容。(即用自己的话讲文中的故事)集体评议。

3、同桌合作,你说我听。

4、回到文中,找出四字词语。

5、指名读词,讨论:用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体会这些词语表达得准确、简练、生动。

7、齐读词语。《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激趣

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

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3、熟读深思:(1)大家为什么叫他“小萝卜头”?(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4、小组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要求:把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尽量把书中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资料,深入了解作者笔下的“小萝卜头”。

教学难点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练习按照课文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3)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

(4)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有括号里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深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眼中的“小萝卜头”是什么样的?

二、和同学交流课前你收集的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三、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1、了解了“小萝卜头”,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想一想,(1)我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样向“小萝卜头”学习?

2、学生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

3、集体讨论。

4、总结:“小萝卜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敌人的监狱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学习条件极差,但他能想尽办法刻苦学习。咱们要以“小萝卜头”为榜样,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四化——刻苦学习!

四、课外拓展

1、课下自己收看电影《红岩》,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

2、小练笔《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板书

监狱里长大

面黄肌瘦

爱学习

功课好

学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用俄语

为了建设新中国

不怕苦

不管„„总„„

小石头 写着,算着

《一个马掌钉》教学设计之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因为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抓住人物的语言,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文中理查三世因为一个马掌钉而丢了一个国家的前因后果。

教学要求:

2、教育学生对待事物要认真,不要存着侥幸心理,不要疏忽大意,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马掌与马掌钉,导入新课

1、出示马掌图片,认识马掌。

2、简介给马儿休马掌的作用。

3、出示马掌钉图片,认识马掌钉的用处。

4、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以前,英格兰的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准备决一死战,来争夺英格兰的王位,在战场上,理查三世因为一匹马而战败,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王位,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马掌钉。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段落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标出段落序号。

3、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正音。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6、出示提示,要求按提示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1)准备决一死战。

(2)钉马掌,少钉子。

(3)掉马掌,打败仗。

(4)相传,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7、指名反馈分段,评议。

三、学习“钉马掌”,感受马夫与铁匠的马虎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2)理解“决一死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钉马掌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个部分主要写什么?

(3)谈谈:从中你觉得马夫与铁匠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感受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

(5)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设疑

1、因为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急于完成任务,结果理查的战马上钉了三个马掌,挂了一个马掌,理查骑上这匹战马又是如何作战的,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课文1—12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导入:理查骑着挂着一个马掌的战马去决战,结果又如何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掉马掌打败仗

1、指名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

2、思考:战斗打响了,理查是怎么表现的?当一个马掌掉了之后,情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呢?

3、指名逐题反馈,评议。教师适时引导体会。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自然段,体会掉马掌给理查带来的悲痛与绝望。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读懂民谣,明理

1、指名读民谣。齐读。

2、引导体会民谣中用词的准确、精练:少、掉、倒、败、丢。

3、讨论:因为一个马掌丢了一个国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畅所欲言。

5、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透过表面情况去看本质:因为马夫与铁匠的一个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挂了一个马掌才酿成理查的惨败,使他丢了自己的国家。

四、总结全文,得到启示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示?

3、明理:做事要有责任心,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板书:

24、一个马掌钉

少钉子——挂马掌

掉马掌——毁国家

语文乐园六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语海拾贝:了解同音字在对联中的妙用,积累四字词语及格言警句,书写本单元生字。

2、阅读欣赏: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纸上谈兵”一词由来。

3、语文生活;听、讲、写故事《小铁锤》。

过程与方法:

以练为主,抓住要点,引导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双基训练以及阅读、写作的兴趣。

重难点:

1、积累四字词语,感悟格言警句。

2、听、讲、写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自由读题中短文。

2、教师简介郑板桥。

3、指名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4、认读对联,感悟对联的含义。

5、说说:读了这副对联,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

6、引导学生体会汉字在对联中的妙用,以及郑板桥的过人才智。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

2、开火车读词,评议正音。

3、齐读词语。

4、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说词义并造句。

5、拓展:你还认识哪些四字词语,给大家介绍一个。

6、小结:说话、写作时可多用些这样的词语,使得表达更准确、更简练、更生动。

三、读读填填

1、逐句指名朗读、口头补充填写。

2、学生独立书面填写完整。

3、指名展示填写情况,集体评议,订正错误。

4、齐读填写好的格言警句。

5、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句格言警句的含义。

6、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各句的含义。

7、再读格言警句,深化体会。

8、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格言警句?给大家说说。

四、写字板

1、指名认读田字格中的六个生字。

2、说说:书写这六个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作业中的书写错误。

4、学生独立练习写字。

5、教师巡视检查,个别指导。

6、书写展示。

第二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刘

1、教师简介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军事发达,作战频繁,出了许多兵书、兵法及军事专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那个时期的一个典故。

3、板书:纸上谈兵。

二、阅读欣赏,理解“纸上谈兵”

1、出示导读提纲,引导自读理解。

(1)认读短文。

(2)说说赵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你的依据。

(3)查词典,并结合短文说说“纸上谈兵”的意思。

(4)谈谈:这篇短文使你得到什么启示?

2、学生同桌合作,读文感悟。

3、指名反馈,评议,交流。

4、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解体会。

(1)体会赵括是一个很会空谈,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短文。

(3)理解“纸上谈兵”。查词典,联系短文理解。

(4)启发感情,明理。

三、拓展、交流

1、你还了解哪些历史典故?说出与大家分享一下。

2、总结:多看些历史典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

第三课时

一、听故事

1、教师讲《小铁锤》的故事。

2、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想:小铁锤是干什么的?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3、听完后,指名说说:

(1)小铁锤是干什么的?

(2)小铁锤做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讲故事

1、指名复述故事。

2、集体评议,掌握复述的要点。(内容完整、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连贯,还可以配上表情,动作。)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相听、讲故事。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三、写故事

1、明确写作要求:写《小铁锤》的故事,加上想象,题目自拟。

2、指名写前介绍写作内容。

3、评议,明白写作的重点。(把小铁锤做事过程写具体)

4、学生独立写作。

5、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四、习作展示

团结的力量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八个独生子的表现,读懂长老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

读文感情、拓展体会“团结力量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团结就是力量”,懂得要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团结的力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取出一根竹筷,指名上台折断。

2、教师取出剩下的九根筷子,捆成一捆,指名上台折筷子。

3、学生反馈:折不断。

4、导入:一根筷子孤零零的当然容易折断,而九根筷子捆在一起互相依靠,当然不容易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5、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读读记记。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带读。

5、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6、教师强调识字难点,学生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按照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儿子不团结,农夫日夜担忧。

(2)长老想办法教育儿子们要团结。

4、分段反馈,评议。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农夫的担忧

1、学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

2、画出这两段中描写农夫心理的语句。

3、指名反馈:

(1)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2)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

4、教师引导理解,体会儿子的不团结,父亲的忧愁。

(1)“父亲为此伤脑筋”中“为此”指的是为了什么?

(2)“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中的“这事”又指什么事?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表现的语句,进行朗读。

(4)引导体会句中“总是、有时、仍然,像一盘散沙”,感悟儿子们的极不团结,极端自私,从而意会农夫的忧愁。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说说:故事中的农夫为了什么事面日夜担忧?

3、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4、导入:看着8个亲兄弟如同8个陌生人,农夫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结果如何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了解长老的办法

1、学生默读课文3—8自然段。

2、说说长老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教育这些儿子?

3、学生齐读课文4—7自然段,感知长老的办法。

(1)从文中找出描写儿子们折筷子的句子,朗读,比较。

(2)体会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八根筷子折不断。

4、读课文第8自然段,体会长老的用意。

(1)指名读农夫的话。

(2)练习将话中的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3)结合农夫的话,说说长老的用意。

(4)有感情地齐读农夫的话。

5、导言: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6、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1)指名反馈提出的问题。

(2)理解“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搀扶老父亲”,感悟儿子们痛改前非。

(3)想像:独生子们互相道歉时会怎么说?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体会

1、学生齐读全文。

2、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

3、拓展: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团结就是力量吗?

4、交流:展示、介绍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或格言。

板书:

25、团结的力量

互不相让

互相道歉

折筷子

只顾自己

亲亲热热

《兔子和狼》教学设计之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和兔子的不同表现及各自的结局。

过程与方法: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朗读、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兔子的随机应变与自强努力,以及狼的痴心妄想与不作努力。

2、引导学生明白:自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兔子和狼的不同表现

2、体会兔子随机应变,自强不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如果一只狼碰见一只兔子,会发生什么事?如果让一保狼和一只兔子天天面对面,但暂时狼又吃不着兔子,你说狼和兔子又会有什么表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狼和兔子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

2、出示本文生字词,指名认读。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讨论、交流: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5、齐读词语。

6、分段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了解兔子和狼的不同表现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同桌合作,完成自学表格,了解狼与兔子的不同表现。

3、指名逐行反馈表格中的内容,评议。

4、结合反馈,指导朗读。

5、引导学生体会:

(1)小兔子的随机应变,积极动脑。(抓住关键句子)

(2)小兔子的自强努力,坚持不懈。(抓关键词句)

6、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四、总结

1、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

2、总结:兔子时刻做好准备迎接狼的入侵,但结果如何,我们等下节课再来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文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说说:为了迎接狼的入侵,兔子做了哪些准备?

3、学生齐读课文1—5自然段。

4、导言:狼在对面山头上,年头兔子做好准备对付它,狼子野心的心情如何,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果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2、说说:一段时间之后,狼和兔子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1)学生自由发言,评议。

(2)教师引导体会狼的气急败坏却不作别的努力,而兔子却坚持不懈,做好对付狼的准备。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六自然段。

4、狼是多么想到南山吃兔子啊,终于有一天,它实现了这个愿望,但它却再也吃不了兔子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生自由读第七、八自然段。

6、说说:狼是怎么来到南山的?

7、想想:如果狼摔下来没有死,还是好端端的,兔子会怕狼吗?为什么?

体会:兔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锻炼出强壮的体魄,狼不再是它的对手了,另外,兔子还因为自己粗壮的身体躲过了老鹰的袭击。

三、总结全文,想象感情

1、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当兔子看到狼死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感悟: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2、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4—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

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和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诗句,体会诗人与友人间的真挚友情。

过程与方法:

结合文中插图,朗读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友爱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古诗,去感受古代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

2、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3、导入:这节课,先学第一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分句指名读诗,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学习诗中生字新词。

4、强调多音字“舍”。

5、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出示导学提纲,引导自读感悟。

(1)联系注解,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

(2)诗人是在什么季节里送元二使安西的?你从哪些诗句看出来?

(3)找出表示友谊的诗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2、逐项指名反馈,评议。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题目的意思:(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出使安西。

(2)春天送别的诗句,指名说意思,谈感受。

(3)表示友谊的诗句,看图,体会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与牵挂。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书写生字

1、整体感知古诗内容。

2、学生练习背诵古诗。

3、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第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评议。

2、齐背古诗。

3、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描写送别的古诗,去感受另一番的送别情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读古诗。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5、了解古诗大意:这首古诗是写谁送别谁?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提纲导读。

(1)高适是在哪个季节送别董大?请找出相关诗句来说明。

(2)找出表示友谊的诗句,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3)想象诗人送别的场景,练习有感情地读读古诗。

2、逐项指名反馈,评议。

3、教师引导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总结比较,感悟友情

1、对比读本文中的两首古诗。

2、说说:同样是送别友人,但又有何不同之处?

3、教师小结:留恋也好,安慰也罢,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4、齐读两首古诗,结束课堂。

《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之一

知识与技能: 写。

2、阅读欣赏:读懂短文,了解老爷爷的心愿,体会诚实的可贵。

3、语文生活:策划新年联欢会,练习写相关通知。

4、练习书写毛笔字的提与撇折两种笔画。

过程与方法:

以练为主,掌握方法规律,重在巩固、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积累、阅读、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反义词,策划新年联欢会,练习写通知。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自由认读三副对联。

2、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对联的内容都是写汉字的构成)

3、逐副指名读对联,体会汉字构成的有趣。

4、齐读对联,感悟对联的精妙。

5、教师总结:日常识字可以根据汉字的构成想像记字。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认读题中八对词语。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一对反义词)

3、齐读八对反义词。

4、同桌互对,巩固记忆。

5、师生互对,加强识记。

6、自由选择其中的一对反义词说一句话。

教学要求:

1、语海拾贝:从对联中感悟汉字构成的有趣,积累反义词,练习加标点,巩固易错生字的书

三、加标点

1、复习常用标点的用法。

2、学生默读题中内容,明确解题要求。

3、根据标点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独立练习加标点。

4、指名反馈,评议。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题中句子。

四、写字板

1、指名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评议。

2、齐读生字,教师带读扩词。

3、说说:书写这六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强调作业中的书写错误。

5、教师巡视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第二课时

一、看石导入

1、出示鹅卵石,加以感知认识。

2、教师描述导入: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还童山,山下有条溪流,溪底铺满了鹅卵石,相传,其中有一种七彩的鹅卵石,谁拾到它就能返老还童,我们就来认训这还童石。

3、板书课题。

二、出示提纲,导读感悟

1、提纲导读。

(1)认真读短文。

(2)想想:老爷爷为什么找还童石?是怎样得到还童石?结果呢?

(3)说说:老爷爷的心愿是什么?从中感受到什么?

(4)和同桌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短文。

2、逐题指名反馈、评议。

3、教师引导理解、感悟。

(1)老爷爷找还童石的原因:小时候撒了一次谎,后悔一辈子,想找机会改正,弥补。——体会老爷爷诚实的品质。

(2)老爷爷返老还童后的表现:又惊又喜、飞奔、一口气奔进、心满意足。——感受老爷爷诚实的可爱与可贵。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引导感悟诚实)

2、如果你得到一块还童石,你会怎么做?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说说你看过什么晚会?晚会上都有哪些节目?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节目?

2、导入:新年快到了,让我们自己支手来策划一个“辞旧岁,迎新春”的晚会吧。

3、板书活动主题。

二、策划新年联欢会

1、根据提示,组织分组策划。

(1)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四个活动小组。

(2)认读文中提示,明确任务和要求。

(3)小组合作,逐项完成任务。

2、总策划者上台展示、介绍各小组的联欢会策划方案。

3、集体评议,选出最佳活动方案。

三、习作:写通知

1、认识通知的格式。

(1)纸张上方的中间写上“通知”二字,字体稍大些。

(2)通知的正文写清楚联欢会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参加人员及要求或注意事项。

(3)右下方写上发出通知的单位名称,名称下方写日期。

2、按照格式,指名口述通知内容。

3、集体评议,纠正不足。

4、学生独立写通知。

5、通知展示,评议、纠正、张贴。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书写“横、竖、撇、捺、点”的运笔过程。

2、说说在这些笔画中,哪些笔画在书写时起笔要先逆再折?(横、竖、撇)

3、导入:今天,我们再学两个笔画,它们在起笔书写时也是先逆再折。

二、学习书写笔画提

1、看书,认识提画。

2、观察提画特点:头方形,尾尖长。

3、了解提画的运笔方法:逆——折——提

4、练习书空提画。

5、观察提画在米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6、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

7、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不足。

三、用同样的方法步骤指导学生学习笔画撇折

1、撇折的笔画特点:撇斜向左下,折后提略向右上。

2、撇折的运笔方法:逆——折——折——提。

3、教师范写,强调第二折时笔锋的运转技巧。

4、学生仿写。

5、书写展示,评议。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画龙点睛》教学设计之一五尧 付老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并能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4、能用自己的话把《画龙点睛》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画龙点睛》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并能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理解“画龙点睛”、“半信半疑”、“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画龙点睛”、“半信半疑”、“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研墨挥毫”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有个小问题:咱班的小朋友有属龙的吗?(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么多同学都属龙呀,那你们见过龙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们喜欢龙吗?

2、古时候有位画家也很喜欢龙,他叫张僧繇,他特别擅长画龙,也因为他画龙这件事有了这么一则成语——(板书:画龙点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生字新词。

1、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要求:

读通课文,动笔圈画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解决。

2、小老师上台教生字词,要求用文中的词语,文中的句子。

(生字词只要是学生认为陌生的就可以教,不一定是课后规定的)

3、教师出示生字词,巩固生字新词。

4、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质疑生词,共同理解生词。

(随文解决,一自然段一自然段的。)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画龙点睛”、“半信半疑”、“张牙舞爪”、“活灵活现”。

“画龙点睛”让学生说意思,估计孩子们表面意思都能理解,关键是引申的意思,可让学生查字典,然后造句。

“半信半疑”这个词可从“信”字和“疑”字理解,也让学生造句。

“张牙舞爪”可让学生看龙的图片理解。

“活灵活现”可参照图片理解。

“研墨挥毫”可从字义理解,并让学生做动作。

5、练习写字。

重点指导“疑”和“迹”字。

学生抄写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文中主要写了什么故事。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2、能用自己的话把《画龙点睛》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片)张僧繇的画画得非常好,所以他画的龙一旦点上眼睛就能飞上天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龙点睛》。

二、品读课文

1、学第1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提问:从哪些词语看出张僧繇的画画得极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学2——6自然段。

都说张僧繇的画好,耳闻不如一见,让我们看看他都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称赞?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来说明张僧繇的画画得极好?

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可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寺庙墙上画鹰——吓飞小鸟(逼真)

影壁上画龙——铁链锁住(龙才安分)

寺庙画龙——活灵活现(点睛龙飞)

(2)重点学习3、5、6自然段。

A、张僧繇第一次画龙出现了什么样的奇迹呢?

学生找出相关自然段,品读。

指导读出新鲜,神奇,紧张的语气。

(插入雷雨视频帮助理解)

过渡:张僧繇画龙出现奇迹的事情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半信半疑,都想亲眼看看他是怎么画龙的,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B、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观看,张僧繇害怕了吗?他怎么作画的?

学生找出表示张僧繇动作的词语,体会从人物动作体现出人物的胸有成竹。

C、张僧繇的龙为什么没有眼睛?试想没有眼睛的龙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画家是怎么回答的?(指导学生读出自信的语气)

D、当画家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眼睛时,结果怎么样了?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答案。)

为什么两条龙会腾空而去呢?(因为点上了眼睛)

E、如果你们就是飞上天的那两条龙,你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题《画龙点睛》

三、体会寓意。

师:我们知道了画龙点睛的来历,想知道人们用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

小结:因此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语言或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四、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把《画龙点睛》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外找寓言故事读一读,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选》。

板书设计:

画龙点睛

寺庙墙上画鹰——吓飞小鸟(逼真)

影壁上画龙——铁链锁住(龙才安分)

寺庙画龙——活灵活现(点睛龙飞)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吐读“tu”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读课文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所以我首先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给他们质疑的空间。通过全班交流把疑问一一揭开。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练说。如:大尖和水社经历了哪些磨难?他们是怎样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是怎样把恶龙打死的?课文都没有讲,让学生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想象出来,在组内交流,他们的兴致颇高。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卡片若干,录音准备。

主要板书计划

21、日月潭的传说

拿到(发展)

大尖哥

化作青山

砍死

水社姐

(结果)

救出

见到光明

(高潮)

太阳

恶龙

月亮

吞吃(起因)

(漆黑一团)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能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

(《鲁班学艺》等)

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a)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b)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c)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作上标记。

交流讨论:

一、(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二、(2-5)写日月潭的传说。

三、(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d)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a)指名读第一段。

b)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

(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

(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

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

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a)抄写坌棵生字词语。

b)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节。

2、引出下文:

我们知道,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内容。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将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起因是恶龙把太阳和月亮吃了,第二小节描写了着一个内容。)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

比较句子:

A、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1、轻生读第3段。

2、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看有关录象。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复述课文。

2、完成作业。

一、复习课文。

1、齐读课文。

2、生自由剖读课文。

3、复述课文。

二、默写本课生字词语。

三、作业设计。

(一)、补充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葱()漆()性()摸()

丛()膝()姓()莫()

2、多音字组词

chuan()

jiang()

bo()

zhuan()

xiang()

po()

3、填空

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为了纪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轻英雄,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这个潭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脱身妙计》教学设计之一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重点难点:

体会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体会印度鸟的智慧。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想题,质疑导入。

1、教师开门见山,板书课题。

2、启发对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3、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梳理。

二、初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碰到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读文中三个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5、学生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感知大意,理清文章的条理。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印度鸟让商人带口信给同类。

印度鸟装死脱身。

3、指名反馈分段,集体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商人为印度鸟带口信。

1、学生默读课文1到6自然段。

2、说说:你从这几段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1到6自然段。

4、引导理解、体会:

教学要求:

当商人拒绝放走印度鸟时,印度鸟低头想了想,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印度鸟让商人帮它带口信给谁?口信的内容是什么?当商人找到笼中鸟的同类传了口信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5、指名逐题反馈、交流、评议。

6、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五、练习句式,设疑导读。

1、从这部分课文中画出一句反问句。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读句子。

3、练习:将这句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4、设置导读:印度鸟为什么叫商人带口信给同伴?它的同伴听到印度鸟被关在笼子里,真的会伤心地死去吗?请大家认真地继续往下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并扩词。

2、说说:印度鸟让商人带口信给亲朋好友,结果呢?

3、齐读课文1到6自然段。

4、导入:印度鸟的同类真得像人类一样这么重感情吗?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印度鸟的脱身妙计。

1、出示导读提纲,引导自读感悟。

当印度鸟听说同类难过摔死时,是怎么表现的?看到印度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商人又吃惊又心疼,商人吃惊什么?心疼什么?想一想:印度鸟是用什么妙计脱身的?

2、同桌合作,读文讨论。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

印度鸟听说同类摔死后,疑是自己的妈妈摔死,也一头栽倒在笼子里,再也不动弹了。

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商人因为印度鸟的脱身妙计与同类间的深重感情而吃惊,商人因为印度鸟的伤心死去而心疼。

学生有感情地读第8自然段。

印度鸟的脱身妙计:印度鸟通过商人还口信,与同类取得配合,再以装死来骗取商人的同情与信任,最后离开鸟笼获得自由。

学生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

讨论:印度鸟为什么叫商人为它带口信?印度鸟的那你同类真的死了呢?印度鸟炒什么嘲笑商人?

学生思考、描述印度鸟脱身妙计。

三、总结全文,拓展体会。

1、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谈话感悟:你喜欢印度鸟吗?为什么?

3、拓展教育: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4、总结。

板书:

脱身妙计

商人带口信,同类装死

印度鸟装死,商人放飞

《龙宫借宝》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孙悟空借宝的过程。

重点难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引发回忆。

2、谈话:你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你认识<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

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4、板书课题。

二、质疑导读,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谁到龙宫借宝?为什么到龙宫借宝?怎么借?借到什么宝?

2、导入读文,初步解疑。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读记记。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说说:迷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方面要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称”“念”

齐读生字新词。

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初步解疑。

学习练习正确地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分为三个部分:

借宝原因――借宝经过――借宝结果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借宝原因。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说说:孙悟空为什么要去龙宫借宝?

3、学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4、谈谈: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对孙悟空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听写有关词语。

3、导言:打败了混世魔王,孙悟空真是春风得意,他搬来了傲来国的所有兵器准备教猴子们学习武艺,但他自己同有合适的一件兵器,在一只老猴子的建议下,孙悟空决定去龙宫走一趟。

二、继续学文,了解借宝的过程与结果。

1、学生默读课文3到6自然段。

2、思考:孙悟空在龙宫里试了几样兵器,结果呢?

3、指名反馈。

4、引导了解、感悟。

这些兵器各有多重?

孙悟空是怎么样试用这些兵器的?

5、指名发言。

6、说说你从孙悟空借宝时的动作、语言中对孙悟空有了哪些认识?

7、对于孙悟空来龙宫借宝,龙王又是怎么对待的?

8、小结,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瑞气腾腾、伸缩自如、兴冲冲、竟然”,体会金箍棒的神奇与孙悟空对金箍棒的喜爱。

9、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到6自然段。

10、导言:孙悟空在龙宫里挑来挑去,老龙王看了是又气又怕,最后,在小龙女的引荐下,孙悟空终于如愿以偿地借到了宝贝――如意金箍棒,你说孙悟空高兴不高兴?

1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2、理解词语“抓耳挠腮、作了个揖、高高兴兴“,体会孙悟空对所借之宝的喜爱之情。

1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表演谈话。

1、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集体评议,把握人物特点。

(孙悟空:神通广大,读出敬佩;率真机智,读出可爱)

(老龙王:又气又怕,读出敬畏)

3、学生分角色表演孙悟空龙宫借宝的故事。

4、组织谈话,进一步认识孙悟空。

板书:

32龙宫借宝

九股叉(拿、耍)――太轻

方天戟(接、比划)――太轻

金箍棒(提、使)――称手

《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

2、阅读欣赏: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本义与引申义。

3、语文生活:以推荐一本好书为内容,进行介绍与写作。

重点难点:

积累、写字介绍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1、语海拾贝:加偏旁识字,积累四字词语与格言警句,巩固易错生字的书写。

篇2:三年级语文教案下

第一单元 歌曲《放牛山歌》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放牛山歌》

2、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放牛山歌》,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放牛山歌》,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放牛山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二:新课学习:

1、学习歌曲 1)学唱乐谱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学唱乐谱,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印象。2)学生自己练习演唱乐谱 3)再次演唱全曲乐谱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二:新课学习:

1)初听范唱(听后学生回答)

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师生一起表演。

2)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3)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生注意音的长短)。

2:简单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课题:歌曲《牧童》 教学内容:

1、歌曲:牧童

2、综合训练

3、音乐游戏:走走跳跳 教学目的:

1、学习用O母音的正确发音,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赞美的感情演唱《牧童》。

2、用不同的走和跳的方法,感受和表现音的强弱。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注意:唱“O”音时,口形不要过大,口腔打开,好像含有半口水的状态。

二、学唱歌曲《牧童》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草原上玩,去看一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3、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

5、处理:

用柔和、甜美的声音,稍慢的速度来演唱歌曲。一小节一换气,换气要快,不留痕迹。结束句用渐慢的速度演唱。

三、音乐游戏:走走跳跳

1、讲解游戏方法:

部分学生围成圆圈面向圆心站立,老师一拍一下拍打大鼓,学生扮演大鼓上的小米粒,随着鼓声自由地向圆心蹦跳,教师拍得越响,学生跳得越高而重;教师拍得弱,学生跳得低而轻。

2、做游戏。

3、教师讲评。

四、小结

欣赏:《牧童短笛 》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及说明】

欣赏:《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描写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时的喜悦景象。欣赏本曲是本课时的重点。在时间安排上占整堂的二分之一。

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欣赏教学则是听觉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学生自然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欣赏过程: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合唱欣赏《牧歌》

教学目标 :1.学唱蒙古族民歌《牧歌》,感受蒙古长调民歌“诺古拉”润腔的独特风格。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情,感受无伴奏合唱中人声表现魅力和多声部效果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教学内容: 从音(歌曲牧歌)、诗(配乐诗朗诵)、画(山川草原)贯穿全文。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用伸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拟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

2.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情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草原旅行,从新疆来到蒙古领略草原风光。假如你来到蒙古,蒙族同胞会先跟你亲切地说“塔、赛白奴”,“您好”。请同学和我一齐说一遍。然后给你端来可口的奶茶,请你吃烤全羊,让你一饱口福。再带你去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还会带你去祭拜他们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陵。2.了解一下草原上的生活和歌曲(引导学生说出四大牧场)。3.请同学描绘一下这两首歌曲所表现的画面(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这两首歌曲是放牧时演唱的歌曲,叫《牧 歌》。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雪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2.讨论与思考:蒙古族哪种风格的民歌适宜舞蹈? 4.学唱《牧歌》及歌中“诺古拉”润腔的独特风格。5.欣赏并了解无伴奏合唱《牧 歌》。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草原上不同民族民歌的一些基本特点。知道了民歌的不同特点是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的不同而形成的。使我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了解更深入了一步。在西部开发的浪潮中,我们相信我们56个民族会更相处得更融洽、更团结 第二单元 《嘀哩嘀理》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音乐所蕴涵的对春天、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自信、大方地用身体语言、表情及歌曲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

能感受歌曲天真、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并用歌曲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1、引入把学生带入设计好的环境中。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季节的景象?学生回答谁来说说春天有多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曲。出示课题《嘀理嘀理》 引导学生看画画

青山、绿树 小河流水 红花绿树 鸟飞蝶舞

这时音画中传出“嘀哩嘀哩”小鸟的叫声,仿佛把人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

2、感受体验 结合画面情景理解歌词 教师示范,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学生学习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用歌曲的基本节奏进行练习,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xxxx|xx0|xxxx|x 0|

视唱曲谱、学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旋律之美,歌词之妙。

学唱第一段在学生视唱第一段的第一句时,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再结合歌词“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来理解歌曲的主题

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提出问题的大致回答,“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视唱第三乐句时,可提示学生这一乐句与第一乐句对照一下,发现了什么?

(旋律完全一样)。老师归纳:歌曲内容上对第一乐句提出的问题进一不回答:“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

第四句好象一个急转弯,一气呵成,歌词配合得也很好:“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一幅绚丽的春天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第二乐段

学唱第二段的一、二乐句的曲谱时,可是问学生这一乐段与第一乐段的音有什么特点。教师归纳:这同音反复上歌词唱起来象什么? 最后两句又问到小朋友说的话上。

3、歌曲的艺术处理表现春天的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归纳 “怎样来表现歌曲的特点” 声音要轻快活泼,有弹性。

咬字、吐字要清晰准确。如“春天在哪里” 唱嘀哩嘀哩时,舌尖要轻巧、灵活。按老师的提示,同学们的理解来演唱歌曲。

在全班唱好歌的基础上提示: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演唱等 师生共同设计。如:领唱、齐唱,男女声对唱,接龙演唱等 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春天的美

同学们可以即兴扮演小花,小树,小草,小鸟,边歌边舞,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学习演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了歌曲天、活泼的音乐特点,而且同学们能用歌声表达出来,大家设计的不同演唱形式和即兴表演了自己热爱春天的心情,很好。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情一样,非常高兴、快乐。《斑鸠调》

师:风儿吹着风筝继续往东飞,不知不觉飞出了湖南境内,到了哪里呢?我们来看看

(音乐播放江西民歌《斑鸠调》)

师: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歌名叫《斑鸠调》,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江西民歌,下面我们再听听,同学们可以轻轻的跟着唱一唱,体现一下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第一课时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二:新课学习:

1、学习歌曲 1)学唱乐谱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学唱乐谱,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印象。2)学生自己练习演唱乐谱 3)再次演唱全曲乐谱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二:新课学习:

1)初听范唱(听后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

2)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江西)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江西民歌《斑鸠调》

3)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生注意音的长短)。2:简单表演歌曲《斑鸠调》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单元:大山的孩子 《我是幸福的山娃娃》 目标: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山里孩子的生活。重难点: 歌曲中的律动练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二:新课学习:

1、学习歌曲 1)学唱乐谱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学唱乐谱,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印象。2)学生自己练习演唱乐谱 3)再次演唱全曲乐谱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二:新课学习:

1、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生注意音的长短)。

2、学习歌曲歌词

3:简单表演歌曲《我是幸福的山娃娃》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歌曲《采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让学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2.认识X与XXX XXX节奏,能准确地拍读,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内容: 歌曲《采山》 重点: 掌握十六分音符的唱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图片、小乐器 教材分析:

歌曲《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2/4拍,徵调式,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节奏鲜明、紧凑,在各乐句中变换着XXX、XX、XXX、XXXX 节奏的运用,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梦中都要笑出声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活跃气氛随音乐《采山》做律动进教室

二、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很高兴和同学一块来上这节音乐课,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幅画,请看(出示图片):清晨的大山静悄悄的,一会儿热闹起来:小猴子、青蛙、兔子、山羊、山鸡……等等,还有数不清的小鸟,它们都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宁静的大山,各自显示着自己。噢,原来动物们要开一个音乐演唱会。突然,一个小女孩,提着小篮子,一边唱一边来采山,你们听,她来了。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采山》 范唱2遍 师:放《采山》音乐 生:听音乐

师:同学们,小女孩起了个大早到大山里采到许多野果、山菜,心里特别愉快。当然我们也替她高兴,让我们一起来为她祝贺吧!2.听音乐 师与生一块边听边拍手 师:小女孩唱得好听吗? 生:好听!

师:你记住了其中的哪一句?唱一唱好吗? 生:(唱),师及时给予表扬。3.教读歌词

师:同学们请跟老师一块随音乐读歌词好吗? 生:好!(一起读)4.教唱歌曲

师:同学们说小女孩唱得《采山》歌很好听,让我们一块高兴地唱起来吧!(师弹琴)(重点教唱XXXX)生:(有感情地唱)师:同学们唱得很好,真棒!5.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师:同学们,现在我唱上句,同学们接下句。生:(接唱)师:同学们真棒!师:分组唱,一组唱上句,二组唱下句。生:(师弹琴,生互唱)6.歌曲表演

师: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能边跳边唱吗? 生:分小组歌表演 7.讨论

师:劳动给你带来了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劳动? 生:(回答)师:(小结)

四、创编活动 1.节奏创编:

师:同学们喜欢采山吗?(喜欢)我跟你们一样也喜欢采山,因为山上有那么多诱人的野果和山菜。但是山上有位看山的老爷爷,他说:“聪明的孩子们,这些漂亮的蘑菇你们喜欢吗?想采吗?可是只要读准确蘑菇上面动物的叫声并说出动物的名字,你就可以把漂亮的蘑菇带回家了。”

师:请同学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得的蘼菇最多?(1)呱呱呱呱 呱∣呱0∣(青蛙)(2)喵喵喵 喵∣喵―∣(小猫)(3)汪 汪汪汪∣汪汪∣(小狗)生:生读

师:请将这些动物的叫声连起来读一读。生:齐读。2.歌词创编

师:小女孩唱得歌很好听,也让我们每个小组讨论一下,把歌曲中的内容换上你喜欢的歌词唱一唱,让小女孩听一听,我们也是好样的。师:每一组选一名同学表演,看哪组演唱得好? 生:各组表演 师:给每组表扬鼓励

五、小结

篇3:三年级语文教案下

一、内容的科学性

《太阳》介绍的是与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 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短文, 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 继而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 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在介绍月球知识的同时, 激发起人们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以“我”的一次上网经历, 介绍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果园机器人》以服务于丰收果园的机器人为主人公, 通过它能采摘成熟的水果, 介绍了电脑的相关知识。

二、结构的严密性

就篇章结构而言, 四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清晰缜密, 逻辑性强,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 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太阳》一文, 全文共有两部分内容, 一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二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文章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 离我们又很远, 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 人类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再如《月球之谜》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这几段文字以并列式的结构分别具体地列举了月球的不解之谜, 其中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 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三、表述的趣味性

四篇课文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文章或采用拟人法、故事法, 或用比喻法、描写法, 灵活多变, 趣味盎然。如《太阳》以羿射九日这个古老的传说为文章的开头, 吸人眼球, 引人入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不仅内容有趣, 角度新颖, 课题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名为讲述上网经历, 实为介绍网络知识, 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 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且有趣。

四、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性

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是这四篇短文的又一显著特点。如《太阳》一文, 作者在介绍太阳时,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语言生动、准确、形象, 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月球之谜》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 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 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 而且与下文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在介绍月球的几种难解之谜时, 又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强化了月球的神秘。

综上所述, 四篇文章就其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是一组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科普类短文。那么, 这类课文应怎样教学呢?仅谈三点建议:

一、把握教学目标, 落实教学重点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课程总目标的一段文字。我们认为, 这段文字对教学科普类短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此外, 就此类课文的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 下列三项目标不容忽视:1.在课文学习中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体会、借鉴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积累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3.加强思维训练, 渗透唯物辨证观点。进行适当的科学世界观的启蒙教育。总之, 在总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以科学知识教学为重点, 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归宿, 学好、教好此类课文。

二、搜集相关资料, 拓展课外知识

教者在教学此类课文时, 可根据课文内容, 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整理相关的知识资料, 拓展学生的知识。如教学《月球之谜》时, 课前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 可以是月球的图片, 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 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增加学生对月球的进一步了解。

三、读、说、写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本组教材在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将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读———感悟表达效果。

这几篇短文, 在写法上很有特点, 语言优美, 文字流畅, 既浅显易懂, 又具体明了。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体会、感受。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个传说, 古时候, 天上有10个太阳, 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及篇末最后一句“一句话, 没有太阳,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两句时, 教师可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句中恰当的停顿, 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 以更好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前句时可在“有”后面稍做停顿, 读“这么”时, 语气可稍重些, 之后语气稍变, 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古时候……”一段, 在叙述中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从而产生对太阳的好奇之心、对探究宇宙的浓厚兴趣。读篇末一句中的“一句话”、“没有”、“美丽可爱”等词, 要读得重些, 慢些, 以表示肯定的语气。

说———表达奇思妙想。

教学本组教材时, 应结合《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的安排, 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本组教材的学习,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以奇特合理的想象, 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发明创造中的奇思妙想, 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同时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写———训练综合能力

篇4:三年级语文教案下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还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单元解读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 但体材不同。它们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忧思。

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简直是一滴水之于大海,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应该是一致的。

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才造成罗布泊消失的悲剧。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说明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最后大声疾呼,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位梦华的《旅鼠之谜》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主要讲述了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第一是繁殖能力强;第二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是死亡大迁移。文章卒章显志,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抒发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一群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雁群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富有亲情。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有时自愧不如。作者通过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勃勃的生机和情趣,我们应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则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却不料,到头来出现了报应的迹象,最初扔进的一块小石子飞了下来。小说警示世人,如果不从根本上搞好环境保护,最终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它提供了“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思考自然的启示”“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科学技术两面观”这样四项活动,将写作、口语交际和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既要把握其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相结合的特点,又要了解各种体裁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注意理解关键语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及运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学习以及多角度理解和开展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懂得人类只有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爱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注意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单元导读示例

一、课前欣赏

如果你浑身上下没有一颗痣,那你不是万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了,因为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有痣。据统计,人体上的痣多者可达50颗,平均为15~20颗。多数人都知道,痣是人体皮肤上的良性肿瘤,它的存在一般不会使携带者罹患癌症。那么,为什么痣里面的肿瘤细胞长期存活着,却不会发生癌变呢?它们是生性善良,还是因为被关在黑色“小包包”里而无法肆意妄为呢?

美国生命科学家最新研究证实,人体上包括黑痣在内的各种颜色的痣,大多数都包含有能够引起致命皮肤癌的突变基因,痣是一个个很有杀伤力的“恐怖分子”基地;这些坏家伙之所以未能施展它们的魔法,是因为人体里有一种特殊的抗癌机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制止这些致癌基因向周边渗透和蔓延。他们发现,人体细胞内部有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它能够细致地辨认出痣里头的致癌基因;当内质网发现这些“恐怖分子”后,便会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停止该基因的蛋白质折叠,这就等于把这些恶毒的基因砍断了手脚,使得它们继续扩张的梦想化为泡影。不过,人体里的这张内质网还很有人情味儿——给这些“恐怖分子”留了条小命,把它们终身囚禁在“小包包”里,让它们混吃等死。

不过,生命科学家的兴趣并没有全部聚集在对痣的探秘上面,让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那个人体内质网所隐藏的深层秘密。如果将来有一种药物,能像人体内质网一样,把任何癌细胞都封锁并囚禁起来,让它们无法扩散,伤害生命,到那时,我们还真的要好好感谢这些痣里面的“恐怖分子”,感谢它们给人类带来的智慧启迪。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赏析】

俗话说:“十人九痣。”而面对人体表面的多色痣,科学家们却大胆设想,如果有一种药物,能像人体内质网一样把任何癌细胞都封锁并囚禁起来,让它们无法扩散,伤害生命,那该多好。这是痣给人类带来的智慧启迪。由此可见,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但愿科学家们能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早出成果,降服癌魔。

二、《敬畏自然》导读

学习本文首先应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知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本文的体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以及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揣摩本文语言特色,学习作者通过各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一)文题理解

《敬畏自然》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散文》1998年第9期,有改动)。“敬畏”是敬重、畏惧的意思,它的宾语是“自然”,合起来的意思是: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尊重一切生命存在的权利,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破坏自然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二)作家作品

严春友,1959年生于山东省莒县大砚疃村。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西方哲学,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宇宙全息统一论的研究。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三)字词积累

1.生字字音

(zhǐ)尺 (kūn)鹏

(jí)蓬(hāo)

相形见(chù)混(xiáo)

(jǐng)深(suì)

(yáo) (shuò)大无比

2.词语注释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咫(zhǐ)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出不足。

精巧绝伦: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

美味佳肴:味道鲜美的食品。

(四)谋篇立意与结构内容

1.谋篇立意:本文通过对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进行比较,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通过层层论述,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错误认识,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敬畏须落脚于爱护,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应该时时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结构层次: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观点,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7段):比较人与自然,重点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得出人类的智慧远不及大自然智慧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8段至第10段):进一步论述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

第四部分(第11段):得出结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敬畏自然也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五)写作特色

1.逐层深入,卒章显志是全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

这篇议论性的散文,开篇就否定了人类的错误认识——“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不自量力的妄想。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这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又进了一层。在逐层深入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我们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也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卒章显志,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2.以理服人,启人深思是全文最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立意高远,视野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阐释道理,论述观点。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硬塞给人类要“敬畏自然”这个观点,而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先是论述“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接着又论述“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最后才号召人类要敬畏自然,中间不断启发人们思考:“我们有什么理由有什么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己掘的陷阱呢?”……使得全文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既以理服人,启人深思,又以情动人,催人猛省。

3.修辞生姿,形象生动是全文最精美的语言风格。

全文重在说理,但并没有板着面孔说教,而是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反问、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如“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个“笑”字,把大自然拟人化了,“笑”出了人类不自量力的狂妄实质;再如,“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呢?”熔比喻、反问于一炉,语气强烈,表现了作者喷涌的激情,同时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有排比、反复也大显神通,如“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何等炽热浓烈,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人文关怀。这些修辞手法犹如一朵朵秀立于文中的小花,把文章点染得活泼生动,使文章散发出亲切动人的气息。

三、阅读精品屋

①世界上什么动物最耐渴?人们马上会想到骆驼。的确,骆驼极其耐渴。在炎热干燥的沙漠中,人如果24小时不喝水将会因为脱水而死亡,但是骆驼长达一周不喝一滴水也能生存下来。骆驼有这样的本事,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在体内大量地储存水分,一次能够饮用相当于其体重30%的水,然后再慢慢地消耗掉。

②但是与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地区半沙漠地带的弯角大羚羊相比,骆驼的这点本事就算不上什么了。弯角大羚羊(以下简称大羚羊)可以长达10个月不喝一滴水。在炽热的沙漠中,一头大型哺乳动物怎么能够如此长时间不喝水也活得好好的?

③作为恒温动物,哺乳动物一般必须使体温保持在大约38摄氏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在撒哈拉地区,白天的气温通常高于38摄氏度,最热的时候超过50摄氏度。在如此炎热的环境中,哺乳动物主要通过让体内的水分蒸发的方式(出汗或喘气)来散热。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降温方法,每克水蒸发时能带走2.4千焦的热量。但是,这种方法有个缺点,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话,身体就会很快地脱水。

④为了保持身体水分,大羚羊既不出汗也不喘气,而是用一种奇特的方式来应付炎热的气温:把体热储存起来。这就意味着它的体温会不断地上升。大羚羊能够忍受高达46摄氏度的体温,超过了这个温度才会通过出汗把体温降下来。骆驼也有类似的防止出汗的机制,但是它只能忍受41摄氏度的体温。

⑤维持如此高的体温除了能避免出汗,还有个好处:因为体温与气温接近,所以空气传给身体的热量就少了。但是,大羚羊处于如此“高烧”状态,为什么无碍于正常生理功能呢?许多细节还不清楚,不过我们大体知道它是如何防止头脑发热的。来自大羚羊心脏的血液由颈动脉送往大脑时,经过头部一个叫海绵窦的地方,在那里颈动脉变成了数百条细细的小动脉。在海绵窦里还有许多流向心脏的小静脉,它们来自鼻腔,其中的静脉血在流经鼻腔时,被空气冷却了,它的温度要比动脉血低。这样,小动脉血的热量就会传递给静脉血,从而使进入大脑的血液得到了冷却,温度能降低3摄氏度,从而防止对温度最敏感的大脑受到伤害。

⑥大羚羊还有一种独特的获得水分的方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碳水化合物,在新陈代谢时能产生水。因此,实际上所有的动物都能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获得水分。不过,这个代谢过程需要氧气参与,而每次呼吸都会带走体内的水分。通常情况下,呼吸时损失的水分多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是得不偿失的。大羚羊却有办法改变这个产出比。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在晚上,大羚羊一边让白天储存的体热散发,一边开始非常缓慢地作深呼吸。深呼吸能吸入更多的氧气,通过新陈代谢制造更多的水分,而夜晚空气湿度比较高,通过呼吸散失的水分就比较少。这么一来,大羚羊就能通过一晚上的深呼吸让体内累积更多的水分。

⑦这种适应性竟如此成功,使弯角大羚羊曾经是撒哈拉地区数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一度多达数十万只。

(选自《中国少年文摘报》,有删改)

【阅读思考】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出文中所说明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的“高烧”为什么要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型哺乳动物耐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弯角大羚羊是用哪几种方法保持体内热量不向外散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品尝或体味过疲劳的滋味,也都知道休息是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那么,我们能永不疲劳吗?

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疲劳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这就是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释放二氧化碳、乳酸等“废物”。当然,人体依靠自身完整的生理机能,又在不断地把这些物质转化或输出体外。当人们劳动的时间过长或劳动强度过大时,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数量就会大大超过人的体能转化、输出的数量,以至在体内形成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机体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而且疲劳的程度与代谢物质积累的数量成正比。机体休息时,体内蓄积的代谢物质则被逐渐转化并输送出去,当代谢物质的蓄积量降至数值以下时,疲劳也就消失了。

人体生理学家发现人的心脏工作量大得惊人,以它每分钟平均收缩70次计算,一天便达10万次,其搏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然而心脏却永不疲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脏在每次收缩做功之后,便立即处于“完全不应期”,挂出了“现在我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从心电图上可以看出,心脏工作与休息的时间约为3∶5,也就是说在一天中,心脏只工作9小时,而休息的时间长达15小时,而且它是在疲劳之前先得到休息。这就是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所在。

当人们知道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之后,还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美国贝德汉钢铁公司的科学管理工程师佛德瑞克·泰勒博士发现,一个身强力壮的工人,如果让他一天连续搬生铁8小时,到下班时他已经筋疲力尽,搬运的生铁量为12.5吨。后来,佛德瑞克·泰勒博士让这位工人在每一小时里干活26分钟,休息34分钟。结果他在8小时里搬运的生铁达47吨,而且毫无疲劳感。实验证实了这样的观点:在疲劳之前休息,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就永远不会疲劳。

那么,如何做到在疲劳前休息呢?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打字员可以在打印完一份文件后揉揉眼睛,伸伸手臂,远眺窗外;野外劳动者可以在作业空隙喝杯茶水,或席地而坐休息;伏案工作者可尽量利用工间休息做做操;一般上班族可有计划地安排好一天的工作量,提前几分钟到岗,做好准备工作……美国的企业管理学家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能坐下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决不坐着。”这句话说出了工作和休息的辩证真谛。

(选自《读者》)

【阅读思考】

1.细读全文,根据文本填空。

(1)疲劳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2)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使自己永远不会疲劳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说明“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使用设问句,这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你对“能坐下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决不坐着”这一辩证关系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怎样才能永不疲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最耐渴的动物》

1.(1)骆驼耐渴的原因;(2)世界上最耐渴的弯角大羚羊耐渴的原因;(3)弯角大羚羊储存身体热量的方法。

2.因为这儿不是常用的“高烧”的意思,而是特殊含义,故用引号。

3.(1)用让体内的水分蒸发的方式来散热;(2)保持身体水分。

4.(1)把体热储存起来;(2)在晚上,大羚羊一边让白天储存的体热散发出去,一边开始非常缓慢地作深呼吸,这样就能通过一晚上的深呼吸让体内积累更多的水分。

《人体疲劳的奥秘》

1.(1)新陈代谢(2)工作与休息的时间约为3:5(3)在疲劳之前休息

2.列数字、举例子。运用数字说明,目的在于使读者对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有精确的了解。通过举例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让人信服。

3.通过设问,便于文章展开,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4.合理安排好时间,正确处理好休息与工作的关系,不打疲劳战,抓住有利时机尽量多休息。

篇5:三年级下教案及反思语文

案例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匹配和有效性。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下教案及反思语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下教案及反思语文1:雪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白鸽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⑶运用理解六法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明媚

敷药

喃喃

哀伤

艰难险阻

忠实

盼着

弧线

施展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⑵指名逐个读,指名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子音。

⑶指名解词。

明媚:鲜明艳丽。

敷药:涂药、搽药。

喃喃:小声叨唠。

哀伤:非常悲伤。

艰难险阻:繁重的困难和危险的阻挡。

忠实:忠诚可靠。

盼着:迫切地希望。

弧线:圆周的一段,本文比喻白鸽飞行的轨迹。

施展:发挥、显示。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⑸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

四、精读第一部分

1、导读。

从第1自然段看,你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从第2自然段看,我是怎么对待受伤的白鸽的?

2、讲读。

⑴用○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词。向往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哪些?我为什么非常向往明媚的春光?

⑵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白鸽,什么样子?读一读这些语句,说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一读,谁能概括一下?

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这一系列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⑶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的关系怎样?具体表现是什么?

飘飘悠悠可以换成哪个词?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3、指导朗读。

4、过渡:我的盼望有没有成为现实?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面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⑴有钢笔描红。

⑵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2、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口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3、我的盼望成为现实了吗?请看地第二部分。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我了解到雪儿有哪些本领?这使我的心情更加怎样?

2、讲读。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描写信鸽本领的词。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正因为信鸽有以上高超的本领、忠实的品格,人们称赞它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更盼着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3、指导朗读。

4、小结并过渡。

三、精读第三部分

1、导读。

自由放声朗读第三部分,侃侃哪些动作能够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讲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惊喜--矛盾--快慰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学生看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读《雪儿》真的爱雪儿,也爱“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用受了伤的雪儿与“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独特,孤独的“我”许久不再孤独,与雪儿同时好起来,飞向蓝天。这也许就是人与大自然的一种融合吧。

读这篇文章,我不知道“我”的年龄,但从文中可以想到“我”年龄不是很大。从“我的腿跌伤了。爸爸、妈妈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很明显可以读出“我”的爸爸、妈妈真的很忙,以至于无法照顾“我”,从后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我”能够照顾雪儿,可以看出“我”虽受伤在家,却还能够在家中照顾自己,这种独立也会给学生一些启发。不过这一点,可让人担心的。因为假如“我”是个未成年人,其爸爸、妈妈的如此做法是一种违法,在西方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未成年人是不能一个人在家的。但“我”的这种经历也是美的,“我”把精力献给了雪儿,其实就是献给自己,这是理解爸爸、妈妈收获到的一种幸福。

看得出,“我”的爸爸、妈妈多么的忙碌;看得出“我”的爸爸、妈妈用心良苦。“我”的爸爸没有直接告诉“我”应该怎样面对跌伤,而是用那只“信鸽”来传达父亲那种特别的叮咛。爸爸给“我”带回一只受伤的白鸽,爸爸和“我”给它洗澡、敷药,爸爸对“我”说信鸽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文中写“爸爸”有五个动词——给、带、捡、洗、说,这五个词改变了“我”,让“我”的注意力从此转移了,让“我”懂得了“关注”,让“我”有着美丽的期盼,终于有一天“我”为雪儿欢呼了,这种欢呼其实就是“我”的自我欢呼,这种欢呼,“我”的爸爸、妈妈都能看见,这种欢呼属于这个忙碌而极具爱心的家庭……

也许我们无法让我们的学生理解这一切,但老师从这些方面认识这篇文章,我想在引导学生阅读中,也会自然渗透这种特殊的“爱”,特别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阅读,学生如果边读边想,也会在无形之中,把这种“爱”转移至自己的心中。

“理解”文中爸爸的行为,其实就是引导三年级学生初步学会思考,通过“我”对雪儿的所为,思考如何自主面对生活。这个单元三篇文章编者意图就是通过母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着心理健康教育,即引导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懂得面对困难、挫折,这是母语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之文。这一课,“我”的行动,其实是让自己健康成长的最好的药。用“自己爱的行动医治自己”这是非常美的,因为这里“自我的祝福”。

这篇文章以轻松、快乐的语调来读,真的是一种享受。我在办公室中轻轻地读着,我在课堂上轻轻地读着,轻缓的声音,带着美好的祝福,就能把学生带入到人间天堂。

三年级下教案及反思语文2:李广射虎

教材分析: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情分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飞将(jiang)军

将(jiang)领

平明(ming)

绰(chuo)

出没(mo)

草丛(cong)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过许许多多的古诗,你们知道哪些边塞诗?

指名背——和小伙伴背——小组背——集体背

2、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卢纶就写了一首《塞下曲》,出示古诗:塞下曲

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将李广,这首诗,就描写了关于李广的一个故事——

(李广射虎)

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李广射虎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李广射虎》一课的导入,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比赛背诵边塞诗。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人物

1、“这首《塞下曲》小朋友会读了吗?

我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请三个学生读(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2、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都会读这首诗了。李广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节,看你能用一句话把李广介绍好吗?

学生可能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师:“还有人补充吗?”

把他的美称也要说进去——“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当时的责任是?

“镇守北方边境”

再连起来说完整

“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曾经镇守过北方边境。”

教师评价:真聪明,能把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起来介绍!

3、我们连起来把第三段读读

(1)有一个词语读得非常好,出示:“神勇无比”我们再来读一读。

(2)理解词语“神勇无比”

(初读诗歌,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1.自读古诗,教师检查,2、用一句话来介绍李广?(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的习惯和学会概括的能力的养成打基础。)

三、读懂诗句

1、师:唐代诗人卢纶写的这首《塞下曲》就写到李广神勇无比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看你都能读懂吗?

(学生读诗)

2、师生交流能不能读懂。

师:二十字的一首小诗确实没有什么难懂的。不过,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学习贵在有疑问,有小的疑问就会取得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我想只要大家潜下心去读这首小诗,不见得就都能读懂,有疑问在学习可是非常宝贵的呀!

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和句?

(学生再次读诗)

3、质疑

(教师相机打上问号)

学生可能会问的“林暗”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夜引弓”的“引”是什么意思?

“石棱”的“棱”指的是哪儿?

“平明”

“白羽”

李广射虎(下)

学生交流,解决部分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交流诗句哪些词语你不明白,哪些词语懂了。)

(三)讨论、读懂诗句

a)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什么样的风叫“疾风”?当你听到这样的风,心里有

什么样的感觉?

3、学生交流。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师点拨: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就刮着这样的风,如果是你在外面,心里会怎样?你

能把那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

读好评价,如果学生读得不好

师:有点感觉了。别忘了,那还不像我们这儿,到处都有村庄和人家,而是在——

生:北方边境。

师:是啊,那里只有草木丛生的高山和夜晚的凄清,再听到这吓人的“疾风”,心里会怎样?谁再来读读看?

生再次读。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让学生体会静谧的黑夜氛围)

师再次评价:感觉更好了。听说李广带兵巡逻的地方还常有猛虎出没!谁还敢读?

生读。

(三)讨论、读懂诗句

师:你看,读得有几个同学都要藏到桌子底下去了。真的害怕了。李广怕不怕?

生(齐):不怕。

师:他是怎么做的呢?接着读下去,看你能不能找到原因。

4、师:李广在射虎的时候有一系列动作,你们能把这些动作找出来吗?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变红,相机解释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5、在描写李广射虎的时候,用了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准确,大家看,李广射虎时他的形象是多么威武啊!出示李广射虎图

请大家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

指名读(边做动作边读)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运足气,弓要拉得满、眼睛要平视……..)

齐读(喜欢做动作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动作)

(扮演角色,加深印象。结合我班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键字眼,深入发掘,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这就是诗句“将军夜引弓“的意思——齐读“将军夜引弓”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引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课件:将士们看到李广的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说

学生交流

小卡片出示:可见李广真是一个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领

(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欣赏了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

课件出示,你能用诗句的话能第四小节的内容吗?

三、指导背诵《塞下曲》。

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吗?

生:(齐说“有!”)

师:自己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师:谁来背给大家听?

生:(流利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小组背诵)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生:(配乐齐背)

(利用多种形式背诵,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这篇课文和古诗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师: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课后,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李广的故事。

三年级下教案及反思语文3:李广射虎

《李广射虎》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有关“飞将军”的神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我以诗为主,文诗对照,进行教学。先出示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拆字理解。因为之前学过不少古诗,所以学生对拆字理解比较熟悉,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很快就将古诗的简单诗意了解了。然后让学生读后面的段落,从段落中寻找表达古诗意思的句子,通过对照,感受到“文包诗”文体的独特与巧妙。通过这样的结合教学,循文悟诗,诗意就巩固的更快了。

篇6:三年级下劳动教案

1、沏茶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1、回忆父母或他人是怎样沏茶的。交流观察所获

2、教师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

3、沏茶选具

4、泡茶过程: A、小勺掏茶叶 B、冲入开水 C、盖上盖子

D、把握等待时间 E、倒茶、喝茶

5、冲泡绿茶的三种方法(不宜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

6、茶叶的贮藏

2、削水果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水果刀和刨刀削梨或苹果的皮。

2、养成细心耐心的动手习惯。

教学准备:水果刀、刨刀、梨和苹果。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由实物导入

2、回忆并说说怎样削水果。

二、学消水果。

1、认识为什么要削去果皮。

2、削水果时的手势和注意点(学习P21-22 学·做)

3、讨论并交流“实践创新”的第一题。

三、师生共同总结

四、清理现场。

3、冲泡食品 教学目标:

1、掌握冲泡食品的冲泡方法。

2、牢记冲泡食品的注意事项,学会当个生活小主人。教学准备:方便面、三合面、等冲泡食品碗、开水、汤匙 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食品,并说说这些食品应该怎样食用。

2、教师讲解冲泡食品的方法

3、学习教材P16页中的“小知识”

4、学生冲泡方便面à师边指导边指出注意事项。

5、分组冲泡藕粉或三合面等食品à教师巡视指导。

6、思考:直接用开水冲泡藕粉会出现什么现象?

7、总结指出。

8、清理现场。我爱我的班级

1、教室的布置 活动目标:

1、知道班级的美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懂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建设工作。

2、能给布置教室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并参与布置教室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关心班级,关注班级生活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兴趣、条件等因素自行成立小组,自己取名,选择一个小课题,并写好调查方案。

2、学生在学校所有的班级内开展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整理,分析,共同总结一个结论。

3、开展“我心中的教室”美术作品征集活动。

4、准备学生的书画作品,学生手抄报。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而对教室的布置不可忽视。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的班级布置方案,大家有信心吗?

二、示范讲解,明确道理

1.教师首先指出这次布置班级注意点:(1)班级布置必须“简约,而不简单”。因为班级是学习的地方,不能杂,更不能乱,不然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班级布置必须突出班级的功能。班级是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班级的功能就是育人。布置班级就是布置育人的环境。(3)班级布置必须整齐、整洁。

(4)班级布置必须精心选择内容如:学习园地、争星园地、卫生区、读书角等。

2.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材料:字、画、彩色纸、花边、浆糊、图钉等。3.教师讲解布置教室的工作要领,突出重点、难点。(1)课桌凳要摆放整齐。(2)教室四周的设计要求。(讲解要点)4.让学生阐明每一步这样做的道理。

三、讨论设计,汇报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布置教室四周的方案。

2、进行“我心中的教室”优秀美术作品展览。(1)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

(2)让学生说说自己创作的构想。(3)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4)师归纳,小结。

四、选出最佳方案,课堂实践 1.全班讨论,选出最佳设计方案。2.师生动手按最佳方案布置教室。

五、汇报总结,进行教育

1.学生汇报这次布置教室的收获。

2.教师总结布置教室的方法、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板书设计:

简约、整洁、美观、优雅

学习园地、班级公约、卫生区、读书角

2、班级大扫除 活动目标:

1、在表现整理学生家物品的情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能有控制的画直横线。活动准备: “吸尘器”:将两支深浅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用胶带纸捆绑,上面贴有吸尘器图片。淡紫色纸作底板、用奶黄、淡绿色纸剪出各种家具的形状作为粘贴的材料。固体胶、抹布等。迷你型吸尘器一台。

情景布置:娃娃家(家中有小床、桌椅等家具),地毯,地毯上有垃圾。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老师用语言激发幼儿帮助娃娃家打扫地毯。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学生把地毯打扫干净呢?

2、教师用吸尘器打扫娃娃家。

3、老师小结:先从左到右一排一排吸,再从上往下一排一排吸,每个角落都吸到,就干净啦!

二、大家一起来打扫

1、教师与幼儿共同操作画直线,以儿歌提示操作的方法,同时丰富词语:左、右、上、下。

2、教师演示把家具模型纸贴在画好线的纸上。

三、学生自己来打扫

1、幼儿自己来打扫,教师按操作步骤逐步提供材料。a)提供地毯、双色蜡笔。b)家具模型纸、固体胶。

c)细勾线笔。

2、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以儿歌的形式提示幼儿正确使用材料。

四、欣赏各自打扫的房间,看看哪个房间最干净最漂亮。小制作

1、制作笔架 教学目的:

1.学会制作小笔架。2.会欣赏文房四包宝。3.培养学生爱动手的良好习惯。二教学准备:木板、锯、砂纸。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笔架既便于我们提笔又便于保持桌面的干净,一个美观的笔架还有很强的装饰作用,是我们传统的文房用品。

2.学习文章,讨论交流:(1)笔架的种类:

金属笔架、陶瓷笔架、石头笔架、木制笔架等。(2)木制笔架的制作材料: 小木板、白乳胶(3)制作工具: 线锯、木砂纸(4)制作方法: a.在木板上画线。b.剧割。c.打磨。d.组装。3.注意:

(1)安全操作。(2)尺寸准确。(3)精细加工。

2、制作简易书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制作小书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框锯、锤子等木工工具的使用技术。

2、能力目标:学习简易小书架的制作方法,并在操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各配备一套材料和工具。

2、范小书架一个或挂图一幅。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一、书籍是我们增长知识的良师益友。如果自已制作一个书架放书,那多有意义。

二、结合读书活动,从教育学生爱惜书籍作引入,并出示实物或挂图,介绍小书架的结构和制作程序。

1、今天学做的小书架虽然是简易的,但对多数同学来说,亲手制作小书架还是第一次,而且工序还不少,要做得好还是不容易的。因此,操作过程中要认真细致、不怕困难。

2、整个小书架都由板料组合,要注意先画好线(长线要用墨斗弹出),然后再锯,这样才能保证锯成直线。

3、钉钉子是本课的难点之之一。选用多大的钉子,要根据板料的厚度而定。钉钉前,在所需下钉的位置上先画出直线。钉钉时,注意垂直用力,使钉子准确地穿过板面,钉在需接合的木板上(可钉3——5颗铁钉)。如发现钉子钉偏或弯曲变形,则必须及时用钳子拔起重钉。如果在接合处涂上乳胶,接合将更加牢固。

三、“想想做做”中第二题,可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选用以小组为单位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最后通过“比一比”来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同学们体会劳动创造的欢乐。

四、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别是锯的使用,要让学生切实弄懂使用方法后,再去操作。锯子宜选较小的。由于锯的使用不列入本课重点,故可集中开料后再由学生组装。钉子要放在盒子里,不要随地乱扔,以免扎脚。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视,给予具体指导。操作完后,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并把劳动现场清扫干净。

五、教材中图二所示尺寸和板料规格都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适当改变。

3、做风车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风车,并验证风车是否转起来。

2、通过制作、探究、验证和相互交流,使幼儿认识到风车转动与风力、风向的相互关系。活动准备:

让幼儿自己收集让风车转动的材料,学会折风车。活动过程:

一、引起制作兴趣:

我们已经学会折风车了,你知道风车能转动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风车转起来?

二、设计制作方案:

你觉得让风车转动起来有什么好办法?需要什么材料?

1、让幼儿议论让风车转动的方法,老师记录。

2、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方案,并将自己需要的材料记录下来。

三、幼儿进行制作

四、分享交流:

1、你制作的风车转起来了吗?你是怎么样让风车转起来的?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制作的风车没有转起来呢?(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户外玩风车,进一步感知风车转动与风的力量及凤向的关系。

4、做毽子 教学目标:

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教具:

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道踢毽子,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你自己动手做过毽子吗?从中找到什么乐趣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吧? 二:检查预习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三、主动探索理清脉络 文章抓住做毽子的基本步骤、材料和从中找到的乐趣来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做毽子的使用的材料及过程 第二部分:写鸡毛的选用

第三部分:写自己动手做毽子是一件乐事

四、结合实物,理解课文(1)出示毽子

(2)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

(3)鹅毛管中插鸡毛,使之上直挺

师:你知道做毽子的选材吗?读课文的第二段

五、动手实践

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六、竞赛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七、总结评价

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走进厨房

1、认识烹饪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厨具,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2、使学生知道厨具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教学和家长的指导逐步学会使用厨具。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厨具的用途。难点:常用厨具的使用方法。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的简单厨具;厨刀、剪刀、刮鳞器、镊子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挂图。课前让学生作一些有关厨具的调查。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检查课前调查情况

1、让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厨具?

2、这些厨具都放在哪?你看到家里人都用它来干什么?

3、简单归纳一下厨具的定义。

二、认识厨具

1、处理用的厨具:分别出示厨刀、剪刀、刮鳞器、镊子等厨具,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使用方法,并分别进行演示。

2、烹饪用的厨具:出示挂图,让学生说一说铁锅、钢精锅、不粘锅的用途。并说一说它们相同及相异的地方。

3、烹饪辅助工具:煮东西除了锅还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分别出示铲子、漏勺、和勺子。让学生现在演示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4其它厨具:科学发展以后,我们的厨房里又多了许多新成员比如榨汁机、豆浆机和消毒柜。谁能说一下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处?

布置实践作业:向家里人了解过去和现在厨具有什么变化,到商店看一看还有哪些厨具。学会一些简单厨具的使用。

2、厨房小电器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种厨房小电器,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2、通过指导,使学生掌握保养电器的一般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几种厨房小电器,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难点:通过指导,使学生掌握保养电器的一般方法。课前准备:

搜集常用电器的图片。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家有哪些厨房小电器?这些电器是用来做什么的?

二、交流学习

1、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这些电器,这些电器给你带来了哪些便利?

2、家人对你会使用这些电器是怎么评价的?

3、掌握常用的电器使用方法,做生活的主人。

三、安全使用的方法

1、讨论后总结各种电器安全使用的方法

2、基本掌握小电器的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湿手不得接触电器和电器装置,否则易触电,电灯开关最好使用拉线开关。

2.电源保险丝不可用铜丝代替。因为铜丝熔点高,不易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应选用适宜的保险丝。

3.灯头应使用螺口式,并加装安全罩。

4.电饭煲、电炒锅、电磁炉等可移动的电器,用完后除关掉开关,还应把插头拔下,以防开关失灵。因为长时间通电会损坏电器,造成火灾。

5.一般家庭在正常情况下不宜使用电炉,如要用电炉应有专用线路。家用照明电路不可接用电炉,因为这样电炉电热丝容易和受热器接触而直接或间接造成触电事故。

3、洗刷餐具 教学目标:

1、认识餐具使用后要及时洗净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2、通过实践指导,使学生掌握洗刷餐具的一般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洗餐具的一般方法。难点:餐具清洗过程中,两手怎样配合。课前准备:

操作示范用的常用餐具,洗碗盆,水桶、抹布、洗涤剂。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揭题

统计一下,在家里吃完饭主动帮助家长收拾、清洗的同学有多少。根据统计情况相机引导要体会关心家长,主动帮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二、揭示课题。

说一说及时清洗餐具的好处。小组讨论应该怎么样清洗餐具。

三、现场演练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清洗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餐具。其它学生集体评议哪一个同学做得好、做得对。做不好的同学有什么问题,应如何进行改正。

四、总结清洗餐具的注意事项:

1、收拾餐具,要注意把餐具分类叠齐,去除剩余的饭菜。

2、按餐具大小把清理干净的餐具逐个放好,并用干净的专用抹布擦干。

3、要根据餐具的数量及油污程度适量配制洗涤剂浓度。

4、筷子要重点搓洗夹菜的一头,清水漂洗至少要两次。种种养养

1、养金鱼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养金鱼。

2、培养学生的饲养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热爱生活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2)谈话:金鱼有各种各样的,你认识这些金鱼吗?它们好看吗?你想自己饲养金鱼吗?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各种各样的鱼缸

金鱼一般饲养在鱼缸里,用大口罐头瓶也可以。在一个鱼缸里不能放很多鱼,要让金鱼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为了使金鱼在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可以在水中种一些水草。

2、认识养金鱼的水

鱼缸内的水应经常换,以保持水的新鲜,含有较多的供鱼呼吸的氧气。换的水不能太凉,如果是自来水,应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再倒进鱼缸。换水时可以用塑料管先把鱼缸中的水抽去一部分,然后再往鱼缸内加水。利用塑料管抽水时,可以同时把鱼缸底的鱼屎、污物抽去。

3、给金鱼换水

金鱼需要换水,视天气、水质情况而定。把金鱼从鱼缸捞出或放入鱼缸时,应用特制的小鱼网(演示),不能用手抓,以免伤害鱼的身体。

4、给金鱼喂食

可以喂鱼虫,也可以喂馒头碴等。无论喂什么,每次都不能喂得太多。

(三)拓展实践

1、用塑料管抽水、除污的方法。

2、怎么样选金鱼

3、实践创新:饲养金鱼

2、种吊兰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知道繁殖吊兰的方法和盆栽植物的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幼株繁殖吊兰。难点:怎样整理幼株。课前准备:

盆栽的吊兰若干盆和不同品种的吊兰图片、小花盆、肥沃的沙质壤土、小瓦片或者小石块、剪刀、小铲子。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观察了解吊兰

1、老师出示吊兰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吊兰的形态。

2、出示图片,欣赏不同种类吊兰。师简单介绍吊兰的种类。

二、学种吊兰

1、取小花盆,用小瓦片或小石块盖在花盆底部的小孔上。思考:为什么花盆底部要留小孔,为什么要把小孔盖上?

2、用小铲子把准备好的壤土装入花盆,稍稍压实,使上方留出3厘米左右以防浇水时,水溢出花盆。

3、用剪刀将匐茎上的幼株剪下来,将幼株栽进土里,培上土,并且要使壤土的表面和幼株的基部保持水平。

4、给幼株浇上少量的水,这样一株吊兰就种好了。平时不要天天浇水,等壤土快干的时候适当浇一些。

(让学生或者学生代表自己动手操作,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5、师演示分株法繁殖吊兰。并告诉学生用这种方法繁殖吊兰有的地区要受季节的影响。

三、总结本节课的得失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觉得有哪些地方今后种吊兰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3、种植龟背竹 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种植龟背竹的方法,并学会简单的繁殖龟背竹的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龟背竹为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它的株型、叶片都非常奇特。它那宽大叶子的主脉两侧常有裂口,叶的边缘又呈羽状分裂,其形状酷似龟背,茎粗壮并有节,又似竹杆,在节处生出许多褐色细柱状的气生根直至地面,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龟背竹气

二、简单介绍龟背竹的相关知识。

三、向学生讲解龟背竹的繁殖方法。

龟背竹的繁殖方法常用掀插法。剪取带有两个节的茎段,去掉气生根和叶子,将它插入沙土里,保持沙土湿润,放置在阴处,大约20天左右即可生根。

四、让学生掌握龟背竹的特性。

由于龟背竹原产墨西哥等地,因此它喜光。但放置在阴处一段时间,也不会影响它的生长。光照强度能影响叶子的大小,光照越多,叶子越大,裂口就越多。龟背竹喜欢温暖、湿润的通风环境,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五、龟背竹室内养护注意的事项。在室内养护中要注意每过一段时间,将它从阴处移置阳台或窗前一星期,然后再将它放回原处,这样能使龟背竹长势强健,叶色更有光泽。在生长季节里,应该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每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每两年进行一次翻盆。如果发现有介壳虫危害,应及时进行剥离或喷药防治。

上一篇:万圣节给女朋友的祝福语下一篇:山口水库建设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