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统计流程

2024-04-18

后勤统计流程(精选13篇)

篇1:后勤统计流程

后勤统计流程

流程如下:

1、后勤主管根据商户派车申请单,填制提货、送货、安装、装卸

工作单,送货安装结束后,经客户检查确认安装无误后,客户在客户联上签字。客户联由安装工带回,后勤主管依据客户签字回单联开具运输、安装、装卸工作单(提货送货安装单公司、商场、客服各一份,后勤一份)。

2、对后勤主管开具的运输、装卸、安装工工作单的后勤提货、送

货安装单后勤联进行逐笔核对,核对无误后,统计每天的运输、装卸、安装日报表(报送公司、商场、后勤各一份)。

3、根据运输、装卸、安装日报表逐笔登记商户明细配送台帐,并

逐笔登记运输、装卸、安装每人工作单明细台帐。

4、每天早晨从商场取回前一天订单、销售单依据,建立各商户销

售配送明细台帐。将后勤派车单联与各商户销售明细配送台帐进行逐一核对并进行钩单(全面了解各商户家具销售配送情况)。

5、月底对商户的明细配送台帐进行汇总,统计月报。对运输、装

卸、安装每个人的明细台帐进行归类汇总,统计每个人的明细台帐进行归类汇总,统计每个人的明细月劳务结算工作表(上报公司)。

6、月底所有工作结束后,根据每个人的明细工作表做员工工资表

(报送公司财务)。

7、对原始基础资料进行整理、装订、保管;

8、随时为商户提供对帐服务。

篇2:后勤统计流程

药械科:9.1

设备科:9.9

基建科:

总务科:

核算办:

篇3:后勤统计流程

关键词:数据透视表,高校资产,统计报表

高校资产统计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广泛, 包括固定资产、教学资源统计等。Excel独具特色的“数据透视表”功能, 专用于数据的分析和多维统计, 它将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结合起来, 对数据源进行重新组织和计算, 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 按不同需要完成各种报表的统计。

一、数据透视表初始表单输入

用数据透视表处理各种统计报表, 首要的工作是Excel中大量原始数据的输入, 一些便捷的方法能节省不少宝贵的时间。下面举例说明常见的文本及日期输入技巧:教职工姓名及院系名称是高校资产统计报表的基本要素。输入姓名时为了美观, 一般要在两个字的人名中间空出一个字的间距。姓名输好后, 选中该列, 点击“格式→单元格→对齐”, 在“水平对齐”中选择“分散对齐”, 最后将列宽调整到最合适的宽度, 整齐美观的名单就做好了。为方便查看“院系”等长文本, 需在一个单元格中显示为多行, 另外如果需要在单元格中输入硬回车换行, 按“Alt+回车键”即可。设备购置日期是高校后勤统计表中必需的项目, 必须正确输入。在实际输入中, 由于经常输入价格等, 格式一般都设置为“数字”, 要正确的输入日期, 先选中要输入日期的列, 然后依次进入“格式→单元格→日期”, 在“类型”中选择适当的日期格式。

二、数据透视表数据源处理

数据输入完成后, 要对数据源的格式和信息进行统一格式的处理, 使透视项符合资产报表各种字段的要求。数据格式一致, 数据区域中没有空白的行或列, 这是建立数据透视表的前提。Excel中“格式刷”的主要作用是复制某一单元格 (行、列或区域) 的格式 (字体格式、数字格式等) 应用于其他区域, 快速的完成大量数据格式的统一。其操作步骤如下:选定包含模本格式的单元格 (或区域) ;双击格式刷按钮, 这时鼠标指针在原十字形光标后多了一把小涂刷;移动鼠标指针, 依次在需设置新格式的单元格 (行、列) 上单 (双) 击鼠标左键, 即可完成格式设置;按下“Esc”键或再次单击格式刷即可关闭[2]。使用格式刷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性操作,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数据透视表创建与更新

数据源按照统计报表的字段需要进行处理后, 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透视表的操作。下面以设备在单位和总金额上的分布来展示数据透视表的操作过程:

(一) 创建数据透视表

第一步, 点击菜单命令“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打开“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对话框。选择“Microsoft Excel数据列表或数据库”及下面的“数据透视表”单选项。

第二步, 如图1所示, 在“选定区域”输入全部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或者点击输入框右侧的“压缩对话”按钮, 在工作表中用鼠标选定数据区域 (图2) 。

第三步, 在对话框中选定“新建工作表”单选项, 以便将创建的数据透视表放到一个新的工作表中, 再点击“完成”按钮 (图3) 。

(二) 利用数据透视表得到统计结果

根据要求, 我们一方面要得到设备在各个单位使用的情况, 另一方面要得到他们在金额上的数量分布。因此, 我们把“使用单位”作为行字段, 把“设备名称”和“单价”作为列字段, 而把“金额”作为数据项 (图4) 。

从“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中, 把“使用单位”拖到数据透视表左侧“将行字段拖至此处”位置, 再将“设备名称”和“单价”字段拖至将“列字段拖至此处”位置, 即可得到如图5的效果。

(三) 数据透视表的更新

数据透视表完成后, 如果更改数据源中的数据, 则用此建立的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不会自动更新。若想同时更新数据透视表中的相应数据, 必须使用“数据透视表”工具栏中的“!”按钮 (图6) , 或者单击右键弹出菜单后点击“刷新数据”。

通过上述应用实例, 对数据透视表的表单输入、数据源处理、创建和更新过程做了全面的介绍。熟练掌握这些过程, 可以简化各类繁杂的统计报表工作, 提高资产统计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赓.Excel中双击格式刷的妙用[J].大众电脑, 2003, 11;

篇4:后勤统计流程

一、供电企业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及特点。

供电企业的后勤主要是指汽车运输、物业(食堂、环境、安保)、卫生医疗、接待、VI管理等。后勤在供电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保障性功能、服务性功能、安全性功能、形象性功能四个方面。把后勤工作搞好了,就会使广大职工有一个好的心情投入到安全生产等重要的工作中去,就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充分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后勤管理工作对主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供电企业的后勤部门还需要提供诸如会议室预定、餐饮预订、停车场管理、车辆管理等,随着业务发展,服务项目将不断的扩展和增加,这些事务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外部形象。 俗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对后勤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企业后勤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杂、高、急”。所谓杂,就是工作繁杂,企业后勤工作除了配电、营销、规划基建、财务、党务和政务外,所有管理上、服务上的事,几乎属于后勤部门。所谓高,就是质量要求高。后勤服务,既要吃苦耐劳,又要服务周到;领导交办的工作,既要领会意图,又要雷厉风行地完成任务;如接待工作,既要勤俭节约,又要让上级或来访人员满意等等;要求比较高,某一项工作如果有疏漏,都会给供电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所谓急,主要是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的事情比较多,容易造成工作准备不足,处于被动局面。针对后勤工作的这些特点,如何使供电后勤部门的工作适应全局性工作要求,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呢?从我局后勤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后勤工作提升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明确流程,固化表单

精细化管理的精,就是精确,精益求精;细,就是注重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管理上要做到制度化、标准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细化分工,要求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

如何落实精细化管理呢?我局的实践来看,就是进行流程化管理,表单化作业。

流程化管理中,业务流程是管理对象,强调组织框架以流程为导向进行设计,并且保持业务流程的持续创新与再造,从而维持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各项活动。企业后勤部门的职责是提供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确保服务质量仅仅依靠员工的觉悟来实现是不可靠的,必须将后勤服务纳入到流程化管理当中,确保以相关的制度与规范保证后勤服务的质量。

如何进行后勤业务的流程化管理呢?根据企业的现行规章制度和后勤业务流程目录,系统地梳理企业后勤业务流程,明确后勤业务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实施顺序。做到工作标准明确,行为主体明确,后勤业务处理痕迹明确,并绘制出企业后勤业务流程图。确定企业后勤业务的每个步骤的起点、终点、工作标准、工作内容、配合岗位、主责岗位、配合部门、主责部门、实施证据等内容,将企业的相关制度规范生动、形象地贯彻到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当中,从而提高后勤业务管理的效率。具体形象表达为: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管理制度化

收集各种制度、规定,作为表单流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制度规范的作用就在于它能直接规范员工行为,规章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工作基础。

(二)制度表单化

将各种制度、规定、记录进行表单化处理,是表单流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支撑。制度要得到好的执行,就解决制度如何“落地”的问题。表单化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破解了执行制度“怎么做”的问题。制度表单化是以工作表单为载体,将文本制度要求作为表单的执行内容和顺序,所以表单不过是制度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照表单中项目和步骤执行,就是遵章实施的过程,制度表单化突破了企业基础管理的传统思维逻辑,解决了长期困扰管理者的制度如何“落地”的问题,实现了决策者满意,执行者愿意的多赢目标。

(三)表单流程化

使用流程管理方式对表单进行执行,是表单流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重点。需要充分了解后勤管理的需求,梳理表单在实际工作的执行流程。表单流程化就是要将表单明确的工作细分为标准化的步骤,并对其中的非标准化因素制定控制与管理办法。

三、落实流程表单管理后的效果

(一)能有效地为后勤基层员工减轻负担。每个员工均可一次性找到自己岗位涉及到的所有业务类别,找到所有需完成的工作业务节点以及所有指导如何完成业务节点的业务表单,而不需要在制度中查找那些才是适合自己岗位的内容。流程及表单均经过审核,不仅满足现存有效的制度、标准,还适合日常工作实际。后勤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需按既定的流程步骤、要求进行,不存在应用或者查找规章制度的困难,不需要记住规章制度的各个条文,也不用担心对制度存在理解偏差而造成工作失误,能高效完成工作,既降低了工作量,也大大降低了工作压力。

(二)提高了后勤员工的培训效果。流程及表单是培训新员工很好的教材。新员工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很快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起来。员工对照自己的岗位掌握相应的业务流、工作流,即可满足工作需求。结合流程和表单开展培训,将更具针对性,更加直接、简单和高效。

(三)有利于后勤工作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的先进生产力,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后勤管理流程化表单化为后勤信息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实现网络管理比较容易。我局在后勤信息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上线运行了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后勤设施管理、电力设施保护等管理系统。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后勤管理人員可以手持PDA等终端设备进行后勤工作的现场、实时管理。

参考文献

[1]《南方能源观察》顺德经验专刊.中国南方电网

[2]《浅谈如何提高企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水平》.《管理观察》.广西冶金研究院 黄卫华

[3]《超高压局表单流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4]《办公室系统一体化管理手册》.中国南方电网

篇5:后勤工作流程

1.每天1-2人休息,保洁2人,三楼一个,四楼一个。

2.洗碗间6人,包括洗东西和打扫宿舍卫生。

(1)10点半上班至下午1点半,两人值班洗餐盘。下午4点半至晚上9点半。

(2)还有三个人11点半上班至下午2点半。帮忙到洗菜间摘菜。晚上6点至10点半,上班一样,到洗菜间摘菜。完了之后过来洗餐具。

(3)洗菜间3人,9点半上班到下午1点班下班。洗完菜以后,到洗碗间帮忙洗碗。下午4点半至8点半。完了洗完菜之后,到洗碗间洗碗。

篇6:后勤维修工作流程

1、由学校教职员工告知维修项目或自己检查中发现需要维修的项目。

2、维修完毕后需向报告的教职员工告知已经维修完毕,可以正常使用。

3、维修工作需当日完成,如发现隔日维修或几日后才能维修完成的,需向有关人员告知,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尽量不要耽误学校正常的工作进行。

篇7:后勤维修工作流程

2、工勤人员每日持维修单工作,维修完毕后由当事教师签字验收,注明维修情况质量及维修时间。

3、工勤人员将维修单返回收发室以备考核。

注:

1、工勤人员维修服务需当日完成,如发现隔日维修既属一次工作失误,记入月考核。

2、不能及时维修或需大修的要及时报主任研究维修方案。

3、维修工作不得占用学生上课时间。

水电设施、日常设备的维修是学校后勤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保证学校各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到开源节流,控制成本,勤俭理校,杜绝浪费,使后勤维修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有效。现制定学校后勤维修工作范围及流程,具体如下:

一、维修范围

1、质保期以外的电设施、日常设备已交付后勤处管理使用,由校后勤处负责维修。

2、质保期以内的水电设施、日常设备由施工方或供应商负责维修,校相关承接部门负责联系报修。

3、外单位承包、租赁的校舍校产,水电设施、日常设备,根据合同规定,凡合同规定外单位负责的,由相应后勤社会化单位负责维修。

4、因后勤处工具设备、技术能力无法完成的困难维修由社会专业维修施工队协助,工作总结《后勤维修工作流程》。

二、维修原则

1、凡涉及安全事故、安全隐患或对教学、行政、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维修必须第一时间抢修,其它普通维修相应推后。

2、普通维修按报修时间先后依次进行,除工作量较大、维修日程已排满必须推后的维修以外,一般工期不超过一个工作日。

3、因学生人为损坏而造成的维修,必须缴纳相应的赔偿费。凡属第一时间抢修范围内的维修,可先维修后缴费,其它普通维修须先交费后维修。

4、因自然损坏而造成的维修,无需缴费,后勤处应主动尽快维修。

5、由社会专业维修施工队协助的维修项目,具体工期由具体情况而定。

三、维修流程

1、学院后勤维护维修部门主要负责维护维修学院整个水电、通讯设施及简易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

2、报修途径:A、水电维护部门自行检查;B、后勤办公室报修;C、公寓***、各系办公室报修;D、当事人电话、口头或者邮件报修;

3、水电维护部门在接到各部门或者个人的报修情况后,若无特殊情况在一小时内到达维修现场,迅速查明情况及时维修,同时填写《维修单》,写明报修部门、维修情况、维修所需物品、数量、维修时间、损坏物品金额等,维修完毕,报修人签字验收证明;

4、若属抢修急需物品,维修部门应迅速通知后勤采购部门采购,后勤采购部门必须保证在两小时内供应给维修部门;

5、维修部门在维修完毕后应在维修单上注明自然损坏或者人为损坏。人为损坏者,维修部门必须要求报修人提供人为损坏者名单,报修人不能提供的,则由报修人自己负责;

7、对于人为损坏者,后勤部门根据水电维护部门提供的维修物品、损坏者名单、损坏情况,每月月底将应赔偿金额上报学院财务处,属教职员工的在当月工资中扣除,属学生的由财务在学生公物财产押金中扣除。

8、水电维护部门和护卫队平时应随时检查各公共区域的设施情况,发现需要维修的应及时维修,同时填写《维修单》,并由水电维护部门外人员(护卫队员、后勤办公室人员)验收签字确认;

9、如属水电维护部门不能自行解决的维修项目,水电维护部门应迅速告知后勤服务中心组织维修;

10、凡承租学院进行经营的单位(食堂、商服、浴池、等)需维修的项目,原则上由各承包经营单位自行解决;若确需由学院后勤维修部门维修的,由维修部门核实其实际维修成本费用并将其交学院财务后方可;

篇8:后勤统计流程

关键词:后勤,统计,设备管理

不论是在企业发展中还是在政府机关日常运行中,后勤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的主要职责是满足事业单位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单位后勤管理成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从深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后勤统计管理必须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单位工作的效率,适应高效率办公的要求。

1 物资统计概述

1.1 物资统计的重要性

由于物资统计是编制物资计划的依据,因此,应该把统计上来的数据,与以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且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为计划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参谋。做好物资的统计和管理能够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行,并且降低单位的成本,保证单位取得较好的效益。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对物资进行订购、储备、发放和使用的过程进行管理,物资统计就该围绕这个过程,采用统计的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运用各种调查统计方法,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分析物资的使用情况和问题,既能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又能够减少资金和物资的浪费。

1.2 对物资采购进行严格的统计和管理

单位的物资采购必须满足其对现有设备和材料的日常需要,工作人员应当对采购物资的各项情况进行统计,比如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方面,并且还要对整个采购计划进行核查。另外,还要研究物资购进量或者购进额的变化速度和购进物资的构成变化,分析采购回来的物资的质量情况,防止单位在订购物资方面出现问题,比如:不按时到货、购进的设备或者材料质量不过关等。每个单位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以保证各个部门生产和经营的正常需要,如果物资不够,就不能保证基本建设和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物资储备一定要加强计划性,使物资的存储量能保证单位物资正常的周转,如果单位的物资储备工作没有做好,比如: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没有明确的计划、盲目订购、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库房条件差等,就会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营,因此,单位要做好物资的储备工作。在单位的日常生产和经营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物资的消耗和浪费,使物资得到合理使用,这样才能节约资金,从根本上提高单位的利润。因此,单位要制订用料计划,并完善制度,对物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登记,并从中分析出每一个部门使用物资的情况,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比如:使用物资超标的部门不得领取绩效奖金等。

2 公司后勤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单位后勤统计工作基础不扎实

后勤统计工作是单位运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之所以说重要,是因为统计出来的数据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它直接影响单位生产运行以及以后的经验决策,对今后单位的生产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视当前后勤管理统计工作,人们会发现诸多不良现象,主要是后勤统计工作薄弱,统计工作仅满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上报,没有依据数据的整体情况作客观详实的数据分析;后勤统计信息流动不畅通,不能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信息化管理,统计数据采集、汇总、上报环节繁多,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伴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后勤统计依然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远远落后于时代步伐,统计所需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数据出之无源,查之无据;后勤统计指标体系有漏洞,没有形成全面的、覆盖整个后勤系统的原料消耗指标、经济指标和经济运行质量等统计指标体系,这样的统计,容易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2.2 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一些单位不重视基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对统计人员关心重视不够,统计报表只满足于上报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在单位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统计人员转岗偏多,统计队伍人才流失严重。新来的统计人员统计专业知识欠缺,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差,计算规则不了解,一些单位报表报送不及时,数据错误较多,“数出多门”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后勤系统统计工作水平低下。

3 做好后勤统计管理工作的策略

3.1 加强对统计整体工作的构建

在后勤统计工作中要加强对其的整体构建,完善后勤统计的各项制度,提高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这也是统计的基础。要在工作中加强对后勤统计部门的规划,使后勤统计部门拥有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这样也更便于后勤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要不断地培养具有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后勤统计人员,并且要严格审核工作人员的统计资格证,充分地保证资格证持有者能够尽快适应后勤统计工作。

3.2 加强后勤信息沟通,实现统计工作中的资源共享

统计部门要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就要先要保证统计中所收集的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要求统计工作涵盖的内容要完整、上报的统计报表要完整,并且要保证其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在调查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所调查的信息是否符合需求,从而使统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对等。统计数据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在统计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统计方法,使统计在资料收集、审核、调查与信息发表的时间间隔最短化,并且在统计发表过程中要尽量选用简单、清晰的文字或图表等方式公布,以便于各级领导及民众可以理解。

3.3 加强统计数据管理,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应经过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预测)4个阶段,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有效的统计分析不仅依赖于日常的统计管理,还需要数据及时更新。因此,后勤管理者要对每一个月、每一季度的后勤物资消耗及时更新,对各类物资的管理做到事无巨细,并且将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与现代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专题分析和系统分析,进而更好地为领导与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统计分析对现有的财务数据以及后勤物资的盘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协调配合,需要他们不断完善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后勤物资管理中的作用。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积极参与后勤物资工程物资管理。此外,还要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统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使物资整体消耗以及支出达到平衡状态。

4 结语

后勤物资管理作为单位整体运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单位的整体发展与日常运营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通过有效的数据统计与资料搜集,可以促使后勤物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振洪.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重视后勤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2]丁津.浅析如何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7(5).

篇9:后勤管理工作的流程

1.目前需急办有:

① 催促人力资源处尽快招人。

② 8月5日开校前,必须将报告中的设施完成。

③ 下期食堂班长、副班长工作的分工需提前考虑,并落实到位(林班长已辞职不干班长)。

2.每月25号抄水电、核算。

3.每天到食堂了解情况及菜谱的安排。

4.每晚查巡校园水电开关情况。

5.每月组织班长、学生生活部,召开食堂工作会。征求学生对生活的意见,改进食堂工作。

6.垃圾清运,每月补助300元(有报告)。每季度末用发票,找王校长签字后支付(每次900.00元)。今年第二季度已付,9月应付第三季度费用。

7.每次学生班级更换,需清财产,开出赔偿单。

8.9月份基地卫生许可证到期,需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

9.住房安排政策:

① 校级干部一人一间。

② 两夫妻在校工作可住一间。

③ 教授、副教授一人一间。

④ 中干两人住一间。

⑤ 在学校连续工作五年以上的职工可两人一间。

⑥ 新来职工,三人住一间。

⑦ 没达到此标准住宿者,每月交50~100元住房款,但现在住房紧

张(就是愿意给钱也不能单住)。

10.总务处对外部门:锅检所、环卫所、食堂药品监督管理局、水质检测中心、纤维检测所。

11.绿化现在由市园林局在管理,每月财务处付工资。合同9月份到期,是否继续管理,请示王校长批示。

12.食堂就餐,师生严禁将饭菜带出食堂,后勤要有人值班。

13.每期开校前,召开后勤的职工大会,一是人事安排,二是工作布置,三是宣布劳动纪律、制度的学习.及考核细节。期末总结本期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4.涉及水电、木工及基建所需的材料,要先打报告给王校长批示。采购中心询价采购,总务处实施。

15.废旧物资的处理(需财务处、总务处、采购中心一起方能处理)但钱交财务处。

16.水电木工维修工作的管理。每维修更换需有详细记载,每月将记载交总务处备查。领用物资和回收的旧材料要吻合,的确不能收回的需要使用方签字认可。

17.每月底交职工考勤表。请假须到人力资源处办手续。一天主任签字,3天由分管校长签。3天以上由王校长签字。

18.协调各部门关系,有利于工作的配合及相互支持。特别是政教处、安置办、采购中心、财务处、实训中心。

总务处

篇10:后勤部工作流程

为保障各部门有序的开展工作,做到保障有力,后勤部特制定以下工作流程。

一、食堂方面

1、按照公司的标准把伙食调节好,做到“四不”不浪费、不超标、不克扣伙食费,不吃重复菜,能放的菜品一次性按月采购(米、面、油、煤气等)其余的菜品按季节给予采购,每周按标准吃两次肉,加强改善伙食的调节。

2、加强卫生条件,炊司员做好个人的卫生条件,同时把操作间的卫生打扫好,做到剩菜剩饭第二天不吃,把物品摆放有序,严格按照公司要求进行管伙,做到耐心、细致。以主人翁的精神进行伙食管理。

3、开水:每天下午下班时各部门把水瓶放在食堂,炊司员每天早上8点以前把水瓶灌满不能出现剩水,上班时间各部门自已将水提到办公室。

二、生产、销售及办公室的采购

为避免零散购买,增加后勤部工作量,每月中旬放在星期五、六两天进行集中采购,各部门提前把申购单报上来以便集中购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三、超市的送货及结算

每月5—10日到超市对帐,25---30号结算帐单,其余维护超市和保

障外出的销售配送。

四、库房的管理

加强物品的放置,物品放置要有序、整齐、干净、防鼠等。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五、物品的领放

以各部门申购为准,采购回来统一管理,落实到各部门谁领谁负责的原则,在领物品的同时填写“物品登记表,给予发放”。

公司后勤部

篇11:办公室后勤物资采购流程

为配合公司财务制度及物品申请购买制度,规范办公室物资采购流程,特制定办公室物资采购制度。

一、采购审批权限。

1.采购单件物品或一次性采购物品金额在XX元(含XX元)以上的由董事长最终审批。

2.采购单件物品或一次性采购物品金额在XX元以下的由总经理最终审批。

3.日常物品采购由总经理最终审批。

二、采购申请、审批流程。

1、首先由采购申请人写壹份采购申请报告(报告格式附后)交由所在部门主管审批。

2、采购单件物品或一次性采购物品金额在XX元(含XX元)以上的采购申请人在部门主管审批后交由财务中心主任审批、备案。采购单件物品或一次性采购物品金额在XX元以下的和日常物品采购,部门主管审批后交由财务中心主任签字备案。

3、以上程序完成后,采购申请人将报告交由总经理助理转交给总经理审批。总经理审批完成后需要由董事长审批的再交由董事长助理转交由董事长审批。

4、采购申请报告由总经理、董事长最终审批后,总经理助理或者董事长助理通知采购申请人领回报告再转交给人事行政中心经理,行政部经理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完成,程序完成的由行政经

理交由采购员采购。没有完成审批程序的行政经理有权拒绝安排采购。

5、采购员采购回物品后,首先进行入库登记备案,再由采购申请人签字领出。

6、采购单件物品或一次性采购物品金额在XX元(含XX元)以上和日常物品采购一次性超过XX元的由XX人员陪同一起结算转账。

7、采购物品金额超过采购员常备金额的,由采购员写申请报告按照以上程序逐级审批,然后去财务部领取。

篇12:政府统计工作成本全流程控制研究

笔者认为, 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 不但要对政府统计产品生产与加工环节的成本发生过程进行控制, 而且要对生产与加工前的统计设计环节、生产与加工后产品的发布传输环节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即政府统计工作成本全流程控制。

一、政府统计工作全流程涉及的成本

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工作流程一般说来, 都遵循统计设计→统计实施→数据整理分析→数据评价检验成本→数据发布传输的工作步骤。

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工作这五大环节, 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 也消耗资源, 引发成本。具体如表1所示。

无疑, 政府统计工作全流程的五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任何一个环节的成本控制缺陷, 都将影响整个统计工作成本控制。

二、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成本全流程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 统计设计成本控制方面

(1) 缺乏统计设计的全局观。目前, 统计设计只是着眼于单个专业、部门或项目, 使得统计实施中出现重复或矛盾, 导致全流程总成本增加。比如目前为满足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需要, 实行企业“一张表”, 但是政府统计内设机构并没有按统计流程设置, 以适应实施企业“一张表”的需要。

(2) 基层统计机构忽视统计设计。长期以来, 基层统计机构一直按上级报表制度要求进行统计工作, 统计设计成了统计调查的一部分, 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环节, 其作用表现不明显, 往往被忽视。这虽然降低了调查方案设计成本和调查表设计成本, 但会因设计不合理或缺乏整体设计, 使得后续的实施成本、数据整理分析成本、数据评价检验成本、数据发布传输成本增加, 从而导致全流程成本增加。

(二) 统计实施成本控制方面

(1) 会议支出缺乏事前、事中控制。会议费支出是统计实施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费支出主要包括餐费、住宿费、交通费、场租费、印刷费、材料费、医药费等。目前, 国家统计局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支出依照《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的规定, 地方统计机构会议费支出也都参照上述规定。因此, 政府统计机构会议管理部门是依据会议的类别确定会议天数、人数、开支渠道及开支标准, 这种依靠类别控制会议费支出的做法, 只能进行上限控制。此外, 政府统计机构事前对会议召开的必要性, 与会人数、会议天数计划没有事前审核程序, 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对其进行事后审核控制, 会造成会议支出控制十分被动, 缺乏效率。

(2) 数据收集中通讯费支出的合理性缺乏控制。目前对统计数据收集中发生的通讯费实行总量控制, 集中管理, 限额使用, 结余归公的政策。然而对统计部门所发生的通讯费支出是否均为工作支出, 是否均合理并没有作出相应规定。比如有些通讯费是统计人员因私事而拨打的长途电话费支出, 并非为统计数据收集而发生;有些统计部门对在一个市或地区内其他统计部门或频繁催报的企业进行联系也要发生大量本地通话费, 而这种支出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避免或减少的。

(三) 数据整理分析成本控制方面

(1) 整理方案设计编制不周密导致整理成本增加

统计整理方案是统计整理的依据, 在方案中应明确规定各种统计分析和进行汇总的各项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然而, 目前我国政府统计在数据整理步骤中, 通常忽视整理方案的设计和编制, 直接对收集数据审核、汇总、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或统计整理方案设计编制不周密使得统计整理无法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使得数据整理成本增加, 进而导致政府统计工作全流程总成本的增加。

(2)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不当导致分析成本增加

目前我国政府统计部门通常是根据分析方法有针对地收集数据, 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来调整选择分析方法很少, 所以在数据分析方法选择上对数据的来源、变量的计量标准、变量的分布类型、时间序列以及需分析问题的类型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 使得数据分析方法选择欠妥, 使得数据分析成本增加, 进而导致政府统计工作全流程总成本的增加。

(四) 数据检验评价成本控制方面

数据检验评价做为对整理分析完毕的统计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评价的手段, 主要是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估计, 对报出统计数据的质量负责。数据检验评价阶段的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繁琐。目前, 我国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评价检验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 消耗的统计数据复查经费较大。如在工业统计中, 对企业上报的各种统计表, 均需经综合统计人员检验评价, 并联审相关指标后, 方可报出。对于月度数据耗时4天;季度数据耗时15天;年度数据耗时3个月。若数据联审则需要核算司牵头统计、督查、发展和改革等多个部门, 每个季度召开的会议就在5个以上。而数据评价检验对数据质量的作用是否与统计数据复查经费的消耗相配比, 却无法确切考核。因此, 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对数据评价检验存在不计成本现象。

(五) 数据发布传输成本控制方面

目前, 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发布仍采用成本较高的传统渠道。发布渠道主要以统计摘要和统计年鉴为主, 这两种传统渠道均需要大量的发布出版费, 特别是后者, 有年报、专业年鉴出版任务的单位每年都是足额使用定额经费, 没有节余。而对不需要印刷出版费的网络途径利用不充分。首先我国相关部门对政府统计信息的网上发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只是将统计网站看成是政府统计信息发布工作的附带品、印刷产品的电子版、统计事宜的公告牌, 却很少充分利用网站在数据发布方面的真正价值。其次, 国内网站大多不能直接连接到相关出版物, 从而增加了相关发布成本。

三、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成本全流程控制策略

(一) 统计设计阶段控制

(1) 树立统计设计的全局观、跳出统计做统计。统计设计者不应将视野局限于单个专业、部门或项目, 应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来进行统计设计。从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全局甚至全国和全球的宏观发展来进行统计设计, 树立统计设计的全局观。基于全局观, 为从组织上满足实行企业“一张表”, 就应按统计工作流程设置政府统计局的内设机构。统计工作过程是生产统计产品的过程。统计方案的设计阶段需要解决为何生产与加工、生产加工什么、怎么生产与加工的问题;数据采集处理和审核阶段要解决采集并经净化的数据的问题;统计分析阶段要解决将上述数据进行开发, 并以统计刊物、软课题研究和统计分析等形式表现的问题。

(2) 发挥基层统计设计的作用。基层统计不应被动的满足上级统计机构的需要, 而应结合本地实际补充和完善国家统计, 制定出能服务于地方的报表体系, 使统计设计的作用在基层统计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使得调查对象、调查方法选择合理;抽样调查中抽样框、抽样方法选取准确;数据收集方法得当;调查方案审核、修改工作到位;全面地咨询用户或调查对象;调查表提前草拟;审核、测试、修改调查表以保证其准确全面。设计有了合理性的保证, 会降低后续的实施成本、数据整理分析成本、数据评价检验成本、数据发布传输成本, 从而降低全流程总成本。

(二) 统计调查实施阶段控制

统计调查作为统计设计思想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其成本控制应从控制会议费和通讯费的支出入手。

(1) 加强会议支出的事前、事中控制。加强会议支出的事前控制具体是指政府统计会议管理部门应首先根据工作会议召开次数和与会人数的历史资料对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会议支出进行估算, 其结果作为会议支出计划的依据;然后针对实施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项目制定《会议费预算单》。尽量压缩会议召开时间和与会人数;会议场所优先选择机构内的礼堂、会议室;对于在本地区召开的会议, 可调整时间, 不安排与会人员的住宿;同时要压缩会议后勤人员的数量。最后在上述基础上, 对会议支出进行汇总核算, 并建立对会议支出必要性、与会人数、会议天数等会议具体计划的事前审核程序。

加强会议支出的事中控制。首先, 会议接待单位应严格执行约定的会议费开支标准, 严格核算会议成本。如有变相提高会议费支出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行为, 主办方应坚决抵制。其次, 要纠正统计人员对会议无成本的错误认识, 加强与会者的紧迫感, 压缩会议时间, 进而提高会议效率。再次, 对会议费支出实行台账管理。详细记录会议批件、会议代表名册、会议费预算单, 并附录餐费、住宿费、交通费、场租费、印刷费、材料费、医药费等支出的相关正式发票, 以便核实。

(2) 杜绝通讯费中的非工作支出、压缩不合理支出。针对通讯费并非为收集数据而发生的情况, 统计部门应当在原有标准基础上, 对在标准范围内, 话费明细进行审核, 对工作支出予以报销, 非工作支出则应自付。针对市内收集数据要负担市话费的情况, 可采取本地统计部门与调查企业加入集团网的策略, 这样每月只需固定的费用就可轻松拨打, 进行催报, 咨询等工作, 这样话费将远远低于原来与通讯部门签订合同的包干额度, 这样固定电话费用每月将降低显著。

(三) 数据整理分析成本控制

(1) 根据统计研究目的与目标, 周密设计和编制统计整理方案。

首先, 应注意选择统计整理方案的设计编制审核、检查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审查数据是否齐全和有无差错的方法包括逻辑性审查法、比较审查法和设置疑问框审查法。在数据整理方案中就应对数据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是否存在比较关系、是否存在一定的量值范围与比例关系, 从而确定审查数据的方法。如在人口调查中对儿童年龄段婚姻状况审查时可通过逻辑审查法;对居民户数和居民人数的审查则可选用比较审查法。

其次, 应注意确定汇总数据的组织形式和整理技术。统计整理的大量工作是汇总各组的合计数和总体的合计数, 即统计汇总。所以整理方案中从组织形式上, 应确定是选择集中汇总、逐级汇总还是综合汇总;从技术方法上, 应确定是选择划记法、折叠法等手工整理技术还是计算机整理技术。

再次, 应注意确定数据分组方法。为显示数据的差异性需在数据整理方案中确定数据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方法包括按品质标志分组法和按数量标志分组法。前者是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为分组标志, 后者是按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为分组标志。

(2) 恰当的选择数据分析方法。对于定量资料, 虽然通常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但是应考虑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对于定性资料, 虽然通常采用χ2检验, 但是应考虑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对于回归分析, 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 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 并应直接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回归分析的资料, 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的资料, 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 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 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此外, 政府统计部门应分析阶段性结论, 必要时做出分析方法调整。如果数据分布与预期不同, 或分析结论在意料之外, 这时统计人员应仔细分析这种阶段性结果, 采用其他辅助性分析, 以避免分析方法与数据不匹配。

(四) 数据评价检验成本控制

要树立数据评价检验成本意识, 从思想上认识到降低统计数据评价检验成本的重要性。首先, 要把统计数据评价检验成本渗透到统计评价检验的各阶段。在事前应考察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避免无意义评价检验成本和无法提高数据质量的评价检验支出;事中应核查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把握评价检验所用时间的同时, 评价数据收集是否及时, 数据分析是否到位, 数据传播发布方式是否灵活等。其次, 要把评价检验成本贯穿到统计管理的全过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 要发挥群体优势, 发挥人才的互补作用, 应该按照评价检验工作的难易程度, 要求完成任务的时间缓急, 组合搭配高级、中级、初级不同职称人员, 在核定核算人员成本的基础上, 衡量数据质量提高的效用, 以较低耗费人力资源。

(五) 数据发布传输成本控制

(1) 重视政府统计网站在数据发布方面的价值。政府统计网络发布形式灵活多样且成本较低。比如, 在数据的表达方式上, 网络发布渠道可提供诸如txt、pdf、html、csv等多种文本形式的浏览、下载方式;在利用表格查询信息的互动程度上, 网站可使浏览者根据需要自行组织表格, 放弃对其而言是冗余的信息;在利用交互式很强的动态地图方面, 网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范围、进行大小切换等, 做到图文并茂, 比单纯的印刷版信息服务更便捷、更具个性化、成本更低。利用网络发布数据, 可以为政府统计部门降低成本, 所以政府统计部门须高度重视统计网站在信息发布方面降低成本的价值。

(2) 灵活运用网络数据发布渠道。在出版物方面, 政府相关统计部门可建立网站与相关出版物的直接链接。这样既便于用户在网上直接浏览, 或根据刊物名称离线查阅, 也是对统计出版物的充分利用与合理推销。而web服务器的互连拓宽了检索范围, 运用了搜索引擎的本质, 节约了数据发布成本。此外, 政府统计部门可建立数据来源丰富、信息广博, 分布有条理、便于查找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收藏国内外完整的政府统计信息, 全面系统地向社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实行免费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 如对学校、研究所提供则免费, 对盈利机构如企业则可实行按流量或版权收费。

四、结论

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应重视全流程中的成本降低, 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工作环节的成本控制。本项目研究有助于政府统计部门确立全流程成本控制理念;并以此为依据, 系统、有效地进行统计工作业务面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本文基于统计工作全流程视角, 分析了政府统计全流程涉及的成本;剖析了全流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无疑, 本项研究能指导实务界以全流程视角认识与控制政府统计工作成本。

关键词:政府统计,统计全流程,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余良.论统计的成本管理[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03) :63-65

[2]《统计行政管理公务成本》课题组.统计行政的成本[J].中国统计, 2005, (10) :13-13

篇13:后勤统计流程

[摘 要]本文对企事业单位后勤管理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事业单位后勤统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优化后勤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后勤;统计;设备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0.041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0-00-02

不论是在企业发展中还是在政府机关日常运行中,后勤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的主要职责是满足事业单位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单位后勤管理成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从深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后勤统计管理必须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单位工作的效率,适应高效率办公的要求。物资统计概述

1.1 物资统计的重要性

由于物资统计是编制物资计划的依据,因此,应该把统计上来的数据,与以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且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为计划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参谋。做好物资的统计和管理能够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行,并且降低单位的成本,保证单位取得较好的效益。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对物资进行订购、储备、发放和使用的过程进行管理,物资统计就该围绕这个过程,采用统计的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运用各种调查统计方法,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分析物资的使用情况和问题,既能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又能够减少资金和物资的浪费。

1.2 对物资采购进行严格的统计和管理

单位的物资采购必须满足其对现有设备和材料的日常需要,工作人员应当对采购物资的各项情况进行统计,比如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方面,并且还要对整个采购计划进行核查。另外,还要研究物资购进量或者购进额的变化速度和购进物资的构成变化,分析采购回来的物资的质量情况,防止单位在订购物资方面出现问题,比如:不按时到货、购进的设备或者材料质量不过关等。每个单位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以保证各个部门生产和经营的正常需要,如果物资不够,就不能保证基本建设和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物资储备一定要加强计划性,使物资的存储量能保证单位物资正常的周转,如果单位的物资储备工作没有做好,比如: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没有明确的计划、盲目订购、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库房条件差等,就会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营,因此,单位要做好物资的储备工作。在单位的日常生产和经营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物资的消耗和浪费,使物资得到合理使用,这样才能节约资金,从根本上提高单位的利润。因此,单位要制订用料计划,并完善制度,对物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登记,并从中分析出每一个部门使用物资的情况,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比如:使用物资超标的部门不得领取绩效奖金等。公司后勤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单位后勤统计工作基础不扎实

后勤统计工作是单位运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之所以说重要,是因为统计出来的数据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它直接影响单位生产运行以及以后的经验决策,对今后单位的生产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视当前后勤管理统计工作,人们会发现诸多不良现象,主要是后勤统计工作薄弱,统计工作仅满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上报,没有依据数据的整体情况作客观详实的数据分析;后勤统计信息流动不畅通,不能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信息化管理,统计数据采集、汇总、上报环节繁多,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伴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后勤统计依然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远远落后于时代步伐,统计所需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数据出之无源,查之无据;后勤统计指标体系有漏洞,没有形成全面的、覆盖整个后勤系统的原料消耗指标、经济指标和经济运行质量等统计指标体系,这样的统计,容易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2.2 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一些单位不重视基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对统计人员关心重视不够,统计报表只满足于上报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在单位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统计人员转岗偏多,统计队伍人才流失严重。新来的统计人员统计专业知识欠缺,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差,计算规则不了解,一些单位报表报送不及时,数据错误较多,“数出多门”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后勤系统统计工作水平低下。做好后勤统计管理工作的策略

3.1 加强对统计整体工作的构建

在后勤统计工作中要加强对其的整体构建,完善后勤统计的各项制度,提高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这也是统计的基础。要在工作中加强对后勤统计部门的规划,使后勤统计部门拥有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这样也更便于后勤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要不断地培养具有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后勤统计人员,并且要严格审核工作人员的统计资格证,充分地保证资格证持有者能够尽快适应后勤统计工作。

3.2 加强后勤信息沟通,实现统计工作中的资源共享

统计部门要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就要先要保证统计中所收集的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要求统计工作涵盖的内容要完整、上报的统计报表要完整,并且要保证其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在调查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所调查的信息是否符合需求,从而使统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对等。统计数据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在统计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统计方法,使统计在资料收集、审核、调查与信息发表的时间间隔最短化,并且在统计发表过程中要尽量选用简单、清晰的文字或图表等方式公布,以便于各级领导及民众可以理解。

3.3 加强统计数据管理,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应经过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预测)4个阶段,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有效的统计分析不仅依赖于日常的统计管理,还需要数据及时更新。因此,后勤管理者要对每一个月、每一季度的后勤物资消耗及时更新,对各类物资的管理做到事无巨细,并且将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与现代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专题分析和系统分析,进而更好地为领导与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统计分析对现有的财务数据以及后勤物资的盘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协调配合,需要他们不断完善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后勤物资管理中的作用。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积极参与后勤物资工程物资管理。此外,还要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统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使物资整体消耗以及支出达到平衡状态。结 语

后勤物资管理作为单位整体运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单位的整体发展与日常运营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通过有效的数据统计与资料搜集,可以促使后勤物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上一篇: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下一篇:文员大学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