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这里起步-《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2024-04-11

就从这里起步-《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共14篇)

篇1:就从这里起步-《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就从这里起步——《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枯燥的中学学习生活中,少不了枯燥的历史,就从这里起步——《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其实,原本我对历史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可是,不知何种原因,也许是老师上课死板没有吸引力,也许是历史真的有写难懂,我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拖后腿的科目,久而久之,我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兴趣,更失去读历史的信心。

有一天,同学给我介绍了《明朝那些事》,我捧起它,读得津津有味,每读一段总有一种力量吸引我读下一段。它的故事性强,语言感染力强,使我重拾对历史的兴趣。

这本书语言幽默,比如在介绍朱元璋的时候 ,"朱元璋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没得选)“。因为黄袍加身说明了朱元璋的身份——皇帝,而且还有备注,使人在读的时候会心一笑。避免读历史的时候的枯燥无味,和历史本身给人带来的沉重感,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其次,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古文的生涩,也没有诗歌散文的华丽,有的只是平常人看得懂,最一般但最能为人所接受,读后感《就从这里起步——《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它用生动的比喻展示给人们复杂的历史。它把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的应天,比成一个赤裸裸的孩子。它把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比作赌局,把他们俩比作赌徒,把无数人的生命比作筹码,而赌注是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而且,这本书把复杂简单化,它介绍地主是怎样炼成时,用举例来解释理论,用个别来解释一般,在讲诉元与朱元璋的战争时,把战争比作比赛,出现选手发表感言,介绍参赛选手等形式,给我们视觉享受,在轻松中把一些制度规律和明朝故事讲诉给读者。本书还有一大亮点是,它用客观的角度评价历史,不偏不倚。它把历史赤裸裸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它在介绍常遇春时,即说他是天生的先锋材料,武林高手,武艺了得,也指出他的缺点嗜好杀戮。这本书其中写道”元顺帝此时正在上都,听说明军攻来,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逃跑,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遁去“讽刺了元得腐败。它在讲诉四大惨案时,运用推理,说明了这些事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皇帝专权的需要。

有个读者评价”明朝那些好玩的事儿课堂上学不到“。《明朝那些事》以通俗的小说方式,普及了正史,让我们更愿意了解历史,成为我读历史的材料。

篇2:就从这里起步-《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很早就知道有《明朝那些事》这本书。而且知道这本书先是一本网络作品,由于广大网友们的追捧,好评如潮,作者当年明月把博客里的连载送进了印刷厂,一口气出版了5本,更多的人看了后还是好评如潮。我还知道当年明月的这套书之所以好评如潮是因为他把枯燥的正史写得生动、风趣,看过的人没有人说不喜欢读这本书的,我还知道但年明月写这本书的时候好像才27岁!当然佩服之至啊!就想弄一套读读。正好一个好朋友购买了这套书,就讨来一睹为快。读了几个星期了,还没有读完,但是收获已经很多了。不仅仅是补习了明朝的那段历史,还领悟到了历史之外的道理,但是最大的收获是庆幸我是一个学生!我是一个简单的人,而且性情有点直率,没有什么城府,一点儿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读了这套书,我不禁被书中表现的“厚黑学”惊呆了!这些忠臣、奸臣大都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人与人之间哪里还有真诚、信义可言?彼此经常搞些你死我活的斗争。很多有才华的人:唐寅、徐文长、方孝孺、解缙,哪一个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都是在政治斗争中得到了极其可悲的下场。他们的失败有的源于一句话,一篇文章。真可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被别有用心的人一曲解,给大老板——皇帝奏一本,说上句“此人别有用心”,再分析一下这句话可能危及你的皇位,事情就办妥了。圣旨很快下了:满门抄斩,灭九族,还有的灭十族!冤案就此诞生!

最让我难忘的是“土木堡之变”,那个无知的死太监王振,损了二十万精兵,使蒙古军队再次光临,而这次来与以往不同,是来攻进城夺取山河、江山的,于谦说:“你妄想!”于是,战争开始了,在烟尘滚滚中,于谦沉着地指挥着战斗,士兵势气大增,愈战愈勇。蒙古军队万万没想到会这样,于是找了另一个城门来战,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城门防守一样精密,蒙古军队没有攻破城门,反而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一个晚上,蒙古军队快不行了,为了防止明军偷袭,在几里外扎营。终于,于谦拿出了秘密武器——大炮。夜间,只听一声炮响,把蒙古军队炮回了老家。《明朝那些事》把晦涩难懂的正史写得那么好玩,怪不得有个网友希望《明朝那些事》能进入中学。

感悟一:改变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生活的状况的不满意。

朱大皇上小的时候没有宏图大志,最大的愿望只是能够吃饱饭,娶上个媳妇。一不留神被安排当了个皇上,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从这里看出,朱皇上小时候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起码他的理想不如我远大。小时候老师教给我们要从小立志,看来,立不立志也没有多大实际的意义。朱皇上从小没有立下雄心壮志,也并不妨碍他最终做了皇上。是他父亲的死,是他的饥饿,是他对生活状况的不满意。使他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其实人生的未来,好多时候往往是自己不可预知的,想得过多,往往会束缚了我们自己,真实感受和体验人生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

感悟二:成功者不是常胜将军。

朱皇上无疑是个成功者,但他却不是个常胜将军。在他的成功的路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因此,要获得最后的成功,不是经历失败,而是经历失败后,继续奋斗的勇气。这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本质区别。

感悟三:飞蛾扑火。

篇3:明朝那些事 悠悠古城墙

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建得最早且保存最完好的城墙之一,其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1800年后,朱元璋攻进了南京城。在南京城,朱元璋采用朱子学名家朱升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终战胜了兵强马壮的陈友谅和富甲一方的张士诚。并于1368年正式建立明朝。公元1366~1386年间,朱元璋对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在历时20多年的时间内,明王朝把南京建成了中国江南历史上的最大都城,同时也修筑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据说,当时法国巴黎城的周长是29.5千米,而明城墙的周长达33.676千米,明都城可谓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城。

明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4圈的墙垣迭套组成,是相当有系统性的都城。明都城明显有别于其他的设计,除它之外一般是采用方形的形态,而明都城却依山形地势而建,顺其自然地成了不规则形。设计建造者充分利用南唐都城的南、西两面城墙,进行拓宽加高,并向其他两面延伸,依山据水,婉转合拢,史书称它是“东尽钟山之南岗,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

工艺考究,设计合理

明城墙由城基、墙身、雉蝶3部分组成。它的建造采用了多重的强城固墙措施,大部分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然后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在内外壁之间基本上是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在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上一种叫“夹浆”的特殊材料,据说这种“夹浆”是用石灰、糯米汁或高梁汁混合而成,有时还会加上桐油进行混合,其黏合力极强,浇灌凝干后牢固无比,能使城墙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且墙顶部靠外一侧,均砌成锯齿状矮墙,留有泄水槽,称为“雉蝶”。

明城墙由数亿块城砖筑成,其城砖的烧制很规范,每块砖重近20千克,分为瓷土砖和黄土砖两种,其中黄土砖占绝大部分。城砖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的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工部营缮司等。为了确保砖的质量,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记载着烧制单位的名称和窑匠、制砖人名字等,有非常明显的制砖质量“责任制”。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非常讲究,不仅城垣自身有防、排水系统,城区也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等进行防、排水。墙体顶面设置有石质排水明沟,离明沟约50米距离处设石质出水槽。城区与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闸门,中有铁栅门,以防有人潜入。其中,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此外还有金川河闸、武庙闸、半山园闸与琵琶闸等,这些涵闸都设有铜、铁管,只进水不进人。

13座城门与坚固的城楼

明城墙上建有13座城门,其中,由南唐城门扩建而成的有3座门,即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

新建的城门有10座,即南面的正阳门(今光华门),南之西的通济门;北面的太平门,北之西的神策门(今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东面的朝阳门(今中山门);西面的清凉门(今清江门),西之北的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而今的明城墙,留下的明代城门仅有5座,即中华门、汉西门、神策门、中山门和清江门。而明以后再开的也只留下了玄武门、挹江门和解放门3座了。

明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尺寸不一,因地制宜,城墙高度一般在14米至18米之间,总体是城南较高,城北较低。整个墙身呈梯形,上窄下宽。城顶外侧建垛口(雉蝶)13616个,垛长2.75米,垛距0.4米。城顶还建有窝铺200座,以作御敌堡垒之用。

在当时,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其中,聚宝门、三山门和通济门各有城墙4道,每两道之间留有空间,称为“瓮城”,战时能强化防守功能。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当时最为坚固的聚宝门还设有藏军洞,据说,聚宝门两侧城墙的藏军洞共有27个,可藏兵达3000多人。

在水西门和中华门之间有段城墙,其高度比别处城墙矮许多。据传这段城墙是当时的安徽太平县人负责修建的。当时,修建城墙的民工很苦,而太平县土地贫瘠,民工更是缺吃少穿。可是苦于官吏的严管,大家敢怒不敢言,只能消极怠工。眼看期限已到,城墙还未完工,民工对负责检查工程的官吏谎称说:“不知是破了什么风水,我们这儿的人个个得了黄病,能吃能睡,就是不能做工。”那官吏看到他们脸色蜡黄,就连忙回宫向皇上禀报。实际上所谓的黄病是民工们拿荷叶将脸抹黄的。皇上听闻之后下了一道圣旨:为体恤太平县民工,城墙没完成的就不罚了。不过,既得了黄病就要忌盐,从此太平县再也没有官盐供应了。对这段城墙,人们称之为矮城。

现如今,可惜的是这些城楼均已毁废,仅存的神策门上的歇山顶重檐城楼,经鉴定,也已是清末的建筑,明代建造的都已毁坏,而瓮城现今也仅剩下中华门瓮城。

南京政府巨资保护明城墙

明城墙建成至今已历600余年岁月,其间战乱频仍,风雨侵蚀,到新中国成立时,城墙已是沧桑历尽。为此,人民政府对明城墙进行了积极保护。1983年,南京文物普查办公室对明城墙进行了普查,结果为:外形完整的明城墙长度为19.802千米,半损坏的城墙长度1.549千米。1988年之后,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用于老城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到2004年5月,经恢复的完好明城墙总长度已经达到23.743千米。现在,明城墙又实施了新的修建工程,即全面清除城墙上的杂乱建筑物。

现今,当你漫步于明城墙,聚宝门的雄伟气势会使你生发出强烈的美感:这座位于城南偏西、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门,东西宽128米,南北深129米。城高21.45米,占地16512平方米,它南临秦淮河,内依秦淮内河,在明朝时,它曾设有3道瓮城,4通城门。这个城门中最大的一个藏兵洞,其面积竟也达303.3平方米,城门的伟阔坚厚由此可见一斑。

据说,明初建造南京城时,所需巨额费用大部分摊派到一些江南富户头上,其中浙江吴兴的大富翁沈万山单独认捐了洪武门至水西门的造城费用。可聚宝门建筑之初,城墙屡建屡坍,有人献计要朱元璋使用沈万山祖传的聚宝盆,朱元璋用计强行征用,并把它埋在第一道瓮城东面的墙下,城门果然修成。于是人们将这座城门称为聚宝门。

篇4: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了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明朝那些事·洪武大帝》是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

潘阳湖之战是朱元璋的成名之战,鄱阳湖之战也奠定了他统一中国的基础。在潘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之所以能赢是因为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陈友谅错误的结果。面对舰只庞大、装备精良的陈军,朱元璋冷静、敏捷地捕捉敌方的弱点和失误,化不利为有利,进入湖口之初,就在武阳水与鄱阳湖、长江与鄱阳湖各隘口,层层派兵扼阻,限制其兵力展开,阻止其发挥多兵大舰的优势,形成了对陈友谅的战略包围,因此从开始便掌握了战略主动权。然后又集中大部战船和兵力逐次打击陈军,并善于利用风向、水流等自然条件,及时抢占有利攻击阵位,不失时机地实施火攻,充分发挥火器的作用,终于以少胜多、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创造了我国水战海战史上的著名战例。

篇5:《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这本书语言幽默,比如在介绍朱元璋的时候 ,"朱元璋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没得选)“。因为黄袍加身说明了朱元璋的身份——皇帝,而且还有备注,使人在读的时候会心一笑。避免读历史的时候的枯燥无味,和历史本身给人带来的沉重感,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其次,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古文的生涩,也没有诗歌散文的华丽,有的只是平常人看得懂,最一般但最能为人所接受。它用生动的比喻展示给人们复杂的历史。它把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的应天,比成一个赤裸裸的孩子。它把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比作赌局,把他们俩比作赌徒,把无数人的生命比作筹码,而赌上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而且,这本书把复杂简单化,它介绍地主是怎样炼成时,用举例来解释理论,用个别来解释一般,在讲诉元与朱元璋的战争时,把战争比作比赛,出现选手发表感言,介绍参赛选手等形式,给我们视觉享受,在轻松中把一些制度规律和明朝故事讲诉给读者。本书还有一大亮点是,它用客观的角度评价历史,不偏不倚。它把历史赤裸裸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它在介绍常遇春时,即说他是天生的先锋材料,武林高手,武艺了得,也指出他的缺点嗜好杀戮。这本书其中写道”元顺帝此时正在上都,听说明军攻来,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逃跑,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遁去“讽刺了元得腐败。它在讲诉四大惨案时,运用推理,说明了这些事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皇帝专权的需要。

篇6:《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大庆新华子弟学校初二(1)班郭君婉

读书是一种自我放松,所以我总是自动跳过一些哲学、社会、人文类的书籍,有时连最喜欢的推理小说都懒得翻阅。但是不知为何,我居然倚在窗前轻轻翻开了这本书———《明朝那些事》。

后来我便意识到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本书,开始疯狂地啃噬着。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历史真的很精彩。

翻开书,第一眼竟不是序,活脱脱地有人说话:“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这一段幽默的开场白,使我产生了与作者当年明月一样的感想:历史不是残台断瓦,古庙荒冢,不是发黄的书本,绝对不是!

作者也别出心裁,没有长篇大论起我们听着就想睡的历史,而是介绍朱重八(朱元璋)的家庭档案。“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的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每当读到这儿时,紧张的心转瞬间就明朗了。任何作家不屑说的他都说了,而这些话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苦涩的历史中,偶尔长出一些甘蔗,这感觉不是很美妙吗?

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后面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文章也果不负我对他的重望。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再后来建立大明朝,然后整顿。对了,还有一件不可丢弃的小趣事,就是出现过犯人审犯人的情境,也算一个幽默感十足的王朝。

啊!意犹未尽啊!我从作者那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文采,原来就是真心地喜欢。不仅是自己,还有让别人喜欢。

篇7:武官世袭:明朝另外“那些事”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选修先师顾诚教授开设的明史课时,先师不时会提到吴晗所写的《明代的军与兵》一文,且三致意焉,其用意就是让学生从动态变迁的角度理解明朝的军事制度。先师长期关注明朝的卫所制度及其相关问题,先后著有《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谈明代的卫籍》《明前期耕地数新探》《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等系列论文,其富有创造性的研究,足以证明卫所以及所涉问题的重要性。师弟梁志胜秉承先师遗志,在攻读博士期间,就选定卫所武官世袭制度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并于2000年6月完成论文。志胜有先师遗风,论文完成之后,并未为谋求一己功利而匆匆出版,而是继续沉潜其中,穷矻长达十余年之后,才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以下简称《卫所武官》)一书付梓。

《卫所武官》主旨在于探究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演变情况,由这种制度的实施而对卫所制度本身以及明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所有这些,既便于读者对这种制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且对于全面认识明朝的军事制度大有裨益。

综观全书,大抵有两大突出的特点,值得予以介绍。一是史料相当翔实,尤其是对明代档案中选簿的发掘与利用,更使该书的诸多考订、辨证、论析,无不显得于史有征。从书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整天泡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而后又花费将近四年的时间,完整地梳理了已经影印出版的明代档案。正是有了如此辛勤的付出,方使该书内容丰厚,有血有肉。二是该书在明史研究领域中,有“填空”、“补白”之功。书中内容所及,诸如卫所世袭武官集团的形成、世袭武官的基本构成、武官世袭的基本法则、犯罪与武官袭替、武官优恤制度、借职制度、比试制度等,作者可以借鉴的前人成果虽不可说付之阙如,但确实相当薄弱。经过作者多方钩稽史料,并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与档案中加以全面梳理,已使武官世袭的具体内容更为深入,大抵厘定了明朝武官世袭制度建立乃至演变的基本脉络。

《卫所武官》一书,称之为老实治学的典范,并不为过。在目下“模式史学”大行其道的时势下,有很多聪颖之士因为不甘寂寞而对这种研究范式大加追捧,且不乏身体力行者。这种随风波流转的治史之法,固然可以吸引一时的眼球,但转瞬就会沦为“明日黄花”。反观老实治学之法,虽不敢说字字皆有出处,但无不秉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且有自己一以贯之的精神命脉存于其中,尽管一时可能受到冷落,但因替后来的研究者做了添砖加瓦的工作,终究会受到后世治史者应有的尊重。

当然,所谓的老实治学,仅仅是治史的原则,并不影响研究领域的拓展。就明朝卫所武官世袭制度尤其是卫所制度而言,因其所涉问题相当广泛,举凡明清地方社会史、地方文化史、移民史、家族史之类,无不与卫所制度相关。若是作者在这本论著的基础上,选定一个区域,就卫所武官世袭与家族及明清移民等问题加以开拓性的研究,无疑会将相关问题的研究引向更为深层的一面。我对作者有此期待,也相信作者有此能力。

明朝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建立,确乎可以称之为有利有弊。从有利的一面来看,正如作者所言,武官世袭既可收充实武官队伍及开发边疆之效,又对明代人口的迁移、分布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从其有弊的一面来看,武官世袭导致的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这些世袭的武官,仅仅凭借祖上的门荫,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整天浑浑噩噩,不求上进,过着一种安乐骄奢的生活。

永乐六年(1408)三月二十日,明成祖在所下的圣旨中,对世袭武官的变化,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这个圣旨相当口语化,尚未经过史臣的笔削,读来生动活泼,不妨选取其中的几段,以为范例。如说这些世袭武官“每日惟务安乐骄奢,互相勾引,吹箫、弹琵琶、唱曲儿、赌博财物、看勾栏、说平话,去那歌楼酒馆挟妓买笑,恣肆粗狂,鼓弄唇舌”;说他们“本等弓马全不肯用心操练,其余的武艺又全然不去习学,又不肯读书学道理,看古时名将所为垂名万世不磨的功绩,又不学抚绥军士的好勾当”;又说这些武官平时不好好练习武艺,等到“赴京来告袭替,比试时弓也不曾(会)射,枪也不会拿,马也不会骑,只拼着钱物买求监比官取中”。这些人靠钱买通袭替,又要过一种骄奢淫逸的生活,那么一旦做了官,“便百般苦害军士;遇有征调,惟务假桩事故,使钱买免;便有调到军前的,百般畏避退缩,只是躲藏在人后,得走时便先走了”。宋代名将岳飞曾说过,“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才能成得一个世界。我们知道,永乐三年离明太祖开国仅仅不到40年,卫所武官就如此不堪,不但怕死,而且还贪财,怎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贵!

卫所武官素质下降之速,确实令人咋舌。正因为此,才有了明代中期以后募兵制的兴起。那么,那些招募来的武将,他们的整体素质又是如何?其实,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不妨引一个冯夢龙编纂的笑话作为佐证。这个笑话故事的主人公叫汤胤勣,明朝历史上实有其人,原本有“汤一面”之号。这个绰号是有出典的,说汤胤勣博学英发,在成化初年,言官将他当作将才推荐给朝廷,而且在推荐奏疏中,称他“才兼文武,可当一面”,为此才有了这样一个外号。其实,盛名之下,不副其实。随后汤胤勣镇守陕西孤山,有一位故旧前来拜见,留在家中一同饮酒。当时正好军士来报,称蒙古人兵临城下,他就大言炎炎地对故人说:“先生姑且自酌,待我前去迎敌,将胡雏生擒给您看一看。”刚出城,正好有一个蒙古兵埋伏在沟渠中,射出一箭,汤氏中喉而死。为此,人们又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汤一箭”。

这些例子说明,尽管在明朝的武官中,固然不乏俞大猷、戚继光、陈第这样文武双全之人,但大多数已经沦为“汤一箭”一流的人物。到了甲申、乙酉(1644-1645)之际,那些亲身经历了“天崩地陷”一幕的士大夫,无不把自己的目光集聚到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上。在清初士大夫反思明朝灭亡的过程中,有很多学者将矛头直指明朝文武关系的失衡。黄宗羲堪称其中的典型。

当北京陷落以后,悠悠之口,无不认为这是因为明朝廷不任武力所致。其实,这怪不得崇祯皇帝。就崇祯一朝的实际情况来说,崇祯帝为了改变重文轻武的习气,确实特意重用武将。但是,正如黄宗羲所言,崇祯帝所重用的武将,全都是一些粗暴之徒,最终导致“君死社稷”。这不但不得专任武力之用,反成专任武力之过。究其原因,黄宗羲认为,上古以来,真正的将才,无不出自儒术。只有这样,才能当国家多难之时,他们能為国家尽忠尽节,而国家无事之时,他们又能靠儒术闻名。如此典范,王阳明一类的人物才堪称其例,既有将帅之能,又别具文才。换句话说,若是仅仅将“武夫”视为“武”的典范,这就好像将只会参加场屋科举考试的猥琐之士称为“文”一样,是一种“名实之乱”。这是黄宗羲为浙江宁波万氏家族中人万邦孚所作神道碑文中所发的一段议论。万邦孚,虽为武将,但又精通儒术,尤其精于阴阳家言,著有《筮吉指南》《通书纂要》《日家指掌》等书。宁波万氏家族,自万表以后,多出文武双全之士,但在明代,如此典型的例子实在太少了。

这就牵涉到明代文武关系的演变问题。武以定国,文以治国;乱世思将,治世思相。这显然已经成为传统中国历史的一条定律。可见,文、武二途,不可偏废。考察明代文武关系的演变,大抵体现了以下的演变趋势:明初重武轻文,中期以后,转而变为重文轻武。

先来看明初的重武倾向。正如该书所引用的明末陆人龙所著小说《型世言》第8回所说,明初洪武年间,是一个“尚武不尚文”的时代,武官的地位明显高于文官,进而导致文官有弃文从武的想法。如《逆臣录》卷1记载吏部尚书詹徽曾对手下说:“如今做文官的不曾有个熬得出去”,凉国公蓝玉准备谋反,“莫若随顺他做一场,日后事成时讨个军官做,到得从容快活”。这同样可以从明初文武官员交往的礼仪、体貌得到印证。如明初总兵官的体貌极受尊重,地方各级有司官员前来拜见,均必须行“伏谒”之礼,也就是下属见上司的礼仪。我们知道,按照明代的制度规定,北方各个边镇,先是设立了总兵,随后才陆续添设属于文职的巡抚。这就是说,总兵掌管一切军务,巡抚不得干预,只能辅佐赞襄,所以巡抚的署衔仅仅是“参赞军务”。只有边镇没有总兵官,或者总兵官的设立晚于巡抚,巡抚才能署衔“提督军务”。总兵体貌如此之重,地方都司管辖下的卫所,大致也是如此。如在永乐年间,每次知府一类的官员路过卫所官员的衙门,或者二者在路途相遇,假若知府不下马,那么卫所官员就会鞭打知府的仆隶,可见二者之间并未行平行之礼。

明代中期以后,重文轻武的风气开始盛行,武官的社会地位随之一落干丈。即使像大将、副将一类的高级武官,都必须服从兵部尚书的差遣。这些武官从袭荫初任开始,每次上达给兵部与兵科的手本,其中人格卑污者,动辄自称“门下走狗”,即使稍为自尊一点,也是自称“门下小的”。为了袭荫甚或升迁,他们不得不向文官行贿,守备、把总以下的武官,给兵部的办事员书办送礼,在名帖上更是不得不自称“沐恩晚生”,而且名字还得用蝇头小字,不敢用大字,以免书办误认为倨傲无礼。万历年间,即使已经有了公孤爵位的名将戚继光、李成梁,在拜见首辅张居正时,也是甘愿自称“门下沐恩小的某万叩头跪禀”。至于地方上的卫所官员,更是士气不振,卫指挥在见知府时,甚至称知府为“恩堂”,不再敢与知府分庭抗礼。

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为了洗涤重文轻武的风习,矫枉过正,刻意重用武官,最终导致南明弘光朝廷时出现左良玉、刘泽清等江北四镇的武将拥兵自重,飞扬跋扈。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王铎,在为刘泽清作序时,直称刘母为“老伯母”,这或许可以说王铎为人谦逊,但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体貌应有的自尊。即使如此,看似改变了文强武弱的局面,其实并不尽然。在明末时期,应该说是武强而文不肯弱,相持起衅,互不相下。

在明朝文武关系的演变历程中,中间还出现了武将尚文或文人尚武的风气。武将尚文,是不务正业之举,说明他们受到了重文轻武风气的威慑而不得已为之,藉此提高自己的声望。至于文人尚武,好谈兵,究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唇吻韬略,流于口说而已,并无多大实效。两者相合,终成一个文恬武嬉的结局,明朝最终难以逃脱覆亡的命运。

读罢《卫所武官》的后记,最后我还想就学风问题赘言几句。作者的博士论文曾经多次为他人剽窃发表,甚至出现剽窃者理直气壮、被窃者徒付奈何的尴尬局面。其实,这种穿窬宵小之徒,他们的行为不过是为学林“外史”增加一些范例而已。先师顾诚门下之风,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志胜隐去剽窃者之名,这是他为人的忠厚之处。至于在后记中刻意提出,其目的还是为了以正视听,以免鱼目混珠、是非混淆。立此存照,当代与后世的明眼人自能判别真伪,加以鞭笞。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授

篇8:《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首先说明,这本书不是一本而是一系列。第一册讲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事;第二册讲了“永乐夺位”到

“土木堡之变”。其他几册就不说了。

其中我最喜欢第一册。里面有句话让我想忘都忘不了,这句话是:“是流氓我怕谁?”。我从这本书里还知道了许多人物,如合称为“明朝双壁”的常遇春和徐达、阴险狡诈的陈有谅等人。

读了这一系列书,我发现它让我喜欢上了明史。也许是里面内容的幽默让我喜欢上了明史;也许是里面精彩让我喜欢上了明史;也许是里面的的话让我喜欢上了明史。

篇9:《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从书中看到了历史人物的成长,其成长过程可以当作自己人生道路的镜子。宦海沉浮的名臣奸相,也是活生生的人,从最初的意气书生到后来的工于心计,老谋深算,都是自身适应环境的改变,不同是对底线的坚持。

书中讲到的杨士奇,从小出身贫困,母亲改嫁,自己不愿改姓,还背着继父祭拜自己的亲生父亲,贫贱不移志,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作为,令人佩服感动,因此也得到了继父的尊重,从此得以读书入学。面对贫困的生活,一直努力为继。相比别的一心读书的人,有着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更加坚韧的品性,处事也更为老练,圆滑,摈除了读书人的迂腐。丢了官印,直接跑,而不是书呆子式的处理。凡事审时度势,实用为上。

心学创始人令我无限神往。知行合一,在我的理解就是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要明白处理事情所要的结果,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理的束缚。

儒家思想通俗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对自己的在道德规矩上束缚,而心学强调以自己的本心来处事,达到一种身心的宁静。哲学上讲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准。回想自己,浑浑噩噩,虽然也算是上过马克思主义的课程,但是并没有认真思考理解。由此看来哲学是这么的重要,是人在这个世界生存的理论指导,或者说是武装自己大脑的武器。

篇10: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我一直以来都有读书的习惯,跟大部分人读书的方式不同,我读书喜欢一气呵成!明月大侠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最早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听说不错。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在网上进行了阅读,一看就非常喜欢,后来还想方设法了实体书作为收场,并热心的向周围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讲的许多事情也给与我很多启示和启发,现陆续写出来,与大家共勉。这次先说说对《明朝的那些事》的总体看法!

第一,写史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客观,不能捎带作者个人感情。这样写出来的历史才够公正。我想很多人看史书的时候都是本着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作者作品的好坏的。但是在这本书上,这个标准完全不适用了。明月大侠不但在写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以分析和评述,那些模糊的历史人物仿佛是他活脱脱象地捏出来了,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得好像要从纸上跳出来。没办法说这么写是好还是坏,是专业还是业余,起码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看过那些一本正经的史书,你可能几乎什么都记不下来,而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那些人物是可以让你过目不忘了。历史上的人本来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只是因为被生硬地记录在那些只字片语的文献中,他们失去了色彩,变得苍白,而明月大侠的一支妙笔却给了他们再一次的生命,这不是艺术再创造,而是还原,是精彩的历史还原。

感动一:说的不做,做的不说

这是一段很小的故事,却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四个人:胡广、王艮、解缙、李贯。他们是建文帝的臣子,科举前三名、知名才子,其中王艮因为长得不好,硬从状元被罢到榜眼。在朱棣攻入京城前夕,他们在一个人的家里密谋,讨论今后的去向问题。

三人表现如下: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谈话结束后的表现: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史书曰“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然后他从容自杀。前三位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王艮这样的人应该也有,但绝对是少数。文天祥应该也算一个,或许他们可能是迂腐的,不识时务的,不随机应变的,可是,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人,才存在气节这个东西,才变得值得歌颂。

感动二:朱元璋的确不是一个好人,但却是一个坦荡的人。

篇11:《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他曾经打败过张士诚、程友良,记得跟程友良的那场大战他没有在。他的侄子朱文正靠着一点点兵力撑了几个月,但却自以为是,迟迟不叫援军,后来还是硬着头皮去叫了朱元璋,看来没有大军是不行的。

当然他还有很多本事,他可以在最危险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他还可以在慌忙之中临危不乱,就是因为他的果断和冷静才使他成功的登山了皇位。他应该自己都不会想到。

后来他登上了皇位,为天下百姓做出了很多有意的政策。就因为他来自民间,知道民间百姓受贪官的压迫和欺压,所以他发布了一条政策:只要贪者和欺压百姓者就一律斩首。

但人总是有缺点的,他为了自己的天下能够千秋万代,到最后杀掉了自己曾经出生入死的功臣,就他也没有逃脱了每个帝王该有的缺点。不听劝告、刚愎自用。

篇12:读后感明朝的那些事

以前我不怎么看书,自从被叔叔逼着看《中国通史》以后,我对读书有着莫名的喜欢,尤其是读史集。因为我觉得历史相对于小说来说显得那样真实,因为历史是无法改变而且被虚构的,虽然很多历史的真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但从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现象中我们总会有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为那些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或喜或忧。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挺长的,总共七本,其实我在去年就读完了,觉得很有趣,觉得不像以前读过的那些历史书籍那样,显得有一种厚重感,而这本书读来,恰似一个老友以一种诙谐的语言给你叙述那一段人和事,沉浸其中,又会觉得不忍释卷。

这本书文字很直白,很幽默,完全是以现代人的口气叙述,读起来很舒服但是有很发人深省。明朝几百年,人物很多,事情很杂,但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提起明朝大家最先想到的,说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朱元璋了,这个人身世和刘邦那样相似,但性格又有着不同,朱元璋,命运让他走上了皇帝之路,说实在话,他走得不容易,而更惊心动魄的是他打下天下之后的那种寂寞与孤独,都说朱元璋心狠手辣,六亲不认,杀的人太多,我觉得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要天下不要那样黑暗,无非是想要这个世界公平一点再公平一点,清廉一点再清廉一点,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不管杀多少人,腐败还是存在的,我想朱元璋临死前一定是愤怒的,这也是他的经历使然,性格使然。

皇帝太多了,但亮点还是明朝的官员,或许继承了朱元璋的脾气和性格,大明王朝的官员那样“猖狂”,让那些皇帝们很头疼。大臣们不但激烈的弹劾彼此还弹劾皇帝,甚至公然骂皇帝,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皇帝(太多了哪个我不记得了)为了立太子一事竟然杀了那么多大臣,但大臣们仍然坚持不懈、前赴后继,对明朝官员的不怕死我是佩服之至又感动之至。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像高阶,海瑞那样的良臣,才出现了像张居正那样的良相!他们都有起有落,但他们无愧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他们有着崇高的信仰——以天下为己任,造福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篇13:《明朝那些事》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语言十分生动有趣,偶尔随意翻翻,我也会被逗得捧腹大笑。在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部中描写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打败陈友谅和张士诚,建立明朝的全过程,当然也正是这一段朱元璋当年的英雄史,让我对这个相貌极其丑陋的古人的印象大为改观。

朱元璋的父母在他十七岁时被双双饿死,他也许是家中唯一幸存的人。放牛——讨饭——做和尚——造反——当皇帝,他的一生,概括起来就这么几件事,却那么与众不同,让世人为之震惊。朱元璋或许是史上出身最为贫贱的皇帝之一,他并没读几天书,却靠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王朝。每每想到这里时,我对他的崇拜感就从心底油然而生。

这本书也许并不像许多小说那么精彩,也不如真正的史书记载得那么全面,甚至对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帮助并不大,但它却深深吸引住了我。在作者的笔下,朱元璋是一个有能力而且幸运的人,命运之神总是垂青于他,给他无限的机会。而我认为并不完全是这样。难道一个放牛娃就是依靠好的运气成为君临天下的霸主吗?绝对不是!他的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也同样是十分伟大的人,也应该有他那样好的运气,为什么就没有成功呢?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朱元璋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自己超乎想像的努力,(备注:书中也没有完全说是靠运气),也许这一份努力和坚持正是我们许多人所不具有的。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遇到一些自己认为无法战胜的困难就畏缩了,认为自己被残酷的现实逼到了尽头,已经能够没有退路了。但事实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命运女神同样也会对你微笑,向你招手,为你指出一条明路——坚持!

篇14:《明朝那些事》读后感(章飞飞)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章飞飞) -名著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是网络作家当年明月写的一部很牛气的小说。牛气之点:一全书7本达120万字,可谓鸿篇巨制。二是作者年龄不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的二十多岁写,写完还是二十多岁,有趣。三是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16位皇帝,资料繁杂,浩如烟海,想理出个头绪确属不易。四是作者功底了得,想必下了狠功夫。一本网络小说,说白了,写完了有没有人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也不明白。或者说是娱乐一下自己,可这个娱乐确实是下了血本,佩服。五是把严肃的历史写的如此好看确属不易。文本充满幽默色彩,富有现代意味,带着调侃的味道却史料丰富。比如讲某个人的特点,他什么都可以,就是两样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还有在打仗时出现了无法想象的景象:前面的士兵在拿刀拼杀,他们后边的人用水泥刀砌墙。化繁为简,带有搞笑和调侃的意味。从地摊上花了三十元钱买了盗版的《明朝那些事》和《李傲文集》,原本是想先看后者,毕竟李同志名气太大,牛气冲天。明朝那些事,听名字就是调侃的小说,想必是没有什么好看的。对于网络小说,我向来是不怎么看好。想想也就是,小学看神话,中学读名著,大学研理论,翻来覆去就是没有挨上网络小说的边。虽说有时也把自己写的那些不成器的`东西贴在网上,那只是为了省地方,就像老照片,总要妥善保管。闲来无事,一看却看上瘾了。对于我,这本书是蛮痛苦的,看来看去,整整搞了一个多月,对于擅长看长篇的我来说无异于折磨。一般的原则是拿起书就每天猛啃十几个小时,直到眼花头旋,很快就破城,这时会有种轻松的感觉,吐口气,轻松地说“搞定”。可这次却失算了,小小的五号字,眼睛看的疼,但还要坚持下去,在加上颈椎时时不争气地疼,弄得连续的巷战变成了攻坚战。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胜利在望,心急的不行,丢下的也不行。但今天总算看完了。没看书之前,对于明朝的历史,仅停留在小学历史课本水平。乞丐起家的朱元璋和荒淫误国,自焚煤山的崇祯,然后是苦大仇深八辈贫农反抗小朱地主的李闯王,还有什么东林党、阉党,想想这个党字就是你折腾我,我折腾你,这好像也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美德。还有什么忠臣良将张居正、左光斗、海瑞、戚继光,奸臣乱党的魏忠贤、吴三桂等人。脑袋里装着最朴素的两个词:好人和坏人,好坏是很分明的。看了此书,好像自己被哄骗几十年的傻子,历史原本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好坏分明。就像一句话说的:要想打倒坏人就应该比坏人更狡猾。确实如此,我确定肯定以及一定。看《明朝那些事》让人闹心,打打杀杀,杀杀打打,场面宏大,波澜壮阔,尔虞我诈,极尽权术之能事。看到奸臣当道,忠良蒙难也会扼腕兴叹。看到后金破关,倭寇害边,也会激情慷慨,磨刀霍霍向猪羊。看到国君荒淫,大臣乱政,百年基业,毁在内耗上也会喟然长叹。最佩服的是权术之争,有奋争的,有隐忍的,有保身的,有扑火的,总之,在历史这面镜子前,是妖是怪都要现身。看完了这本书,最大的想法是能折腾,真能折腾。好了,不说了,总之一句话,看完了,你才能感觉历史的可怕,可我们也生存在这历史中。今日就是明日的历史,历史的悲喜剧也在不停重演。引用周哥一句话“历史,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亦”。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发言稿下一篇: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