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2024-05-06

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精选10篇)

篇1: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局长,尊敬的**处室、各地级市***各位领导:

**工商局目前共有*个股室、*个工商所,*个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局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坚持率先试点、率先受益、率先发展的工作思路,确立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分步实施,发展自己,先后投入资金100多

万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我局信息化建设初期,遇到不少问题和阻力,主要是: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干部职工对工商系统推行信息化建设存在三种模糊认识。一是“过早论”。认为当前系统内人员有老有少,学历有高有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搞信息化建设难度大、过早。二是“无用论”。认为现在工作重心主要还是收费罚没,钱收不上来,工资没保障、温饱解决不了,搞信息化建设没必要。三是“轻视论”。认为信息化建设也就是傻瓜办公,要求不高,只要每人会操作设计好的流程就可以了,这些模糊观点直接导致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排斥性和懒惰性,给我局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建设资金困难大。经费是信息化决定性因素,没有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无从做起。***年前,我局信息化建设基础差、底子薄,全局上下除办公室和登记部门配备了三台电脑外,其它硬件设施一片空白。要搞信息化建设,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我局经费总量不大,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债务沉重,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及离退休干部人数多,而且三年基层工商所建设,我局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严重紧缺的经费,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局干部队伍庞大,全系统***名干部职工。***年前,大专以下学历的干部占**以上,文化基础差,而且会操作电脑的干部职工不多,电脑专业知识人才缺乏,这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普及计算机知识以及业务信息系统的使用。二是如何引进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建设,缩短时间和成本。

针对上述三大问题,我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一是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二是制定印发了《**工商局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决定》,从机构、人员、经费上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三是加强与省局、市局信息中心以及****电脑公司的联系,争取他们工作上的指导、支持与协助。四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遇到的资金问题。五是大力引进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从零起步抓好干部职工信息化建设的教育培训。这一切保证了我局信息建设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我局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而且建设工作中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根表现在:

(一)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年全面铺开,至今共投入资金**多万元,筹建改造了信息中心、档案库房,完成了局机关和工商所的网络综合布线。同时投入资金**万元,购买了服务器**台,计算机**台,打印机**台。目前,局机关全部股室都配备了电脑*台,各工商所也配备了*台以上的电脑。

(二)开通了**信息网。我局租用了电信局**条光纤专线,实现了省局、市局、区局、工商所四级联网,开通了***信息网,信息网设工商动态、工商介绍、办事指南、法律法规、投诉中心、文件收发、闪光红盾、发布通知等9个栏目,从去年10月份起,我局所有文件收发、资料传送全部在网上完成,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三)推广了业务信息系统运用。按照省局、市局的要求,我局及时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了培训,培训面达100%。培训后,我局于去年12份将该系统投入使用。目前,我局的注册登记、企业监管、执法案件、市场合同等业务全部通过该系统受理和办结,业务上线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业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四)搭建了视频会议系统。在市局信息中心的指导下,我局投入资金**万多元,购买了视频电脑、投影仪、摄像头等设备,改造了视频会议室,初步搭建了市、县视频会议系统。目前,共举办了各类视频会议20场,视频会议系统搭建后,改变了过去开会来回赶的现象,降低了行政事务成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规范了档案升级管理。档案升级纳入信息化管理也是我局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初开始,我局开始筹集近**万元的资金,着手对档案进行综合升级管理,今年初已通过省特级档案的评审。目前,我局全部企业档案资料电子化录入工作已完成,通过电子档案系统可检索各类企业档案,实现了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

篇2: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市工商局

近年来,在自治区工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以建立经济户口数据库为依托的一系列信息化体系建设,形成了面向工商业务、面向行政管理和面向社会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工作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促进了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重大转变,全面提高了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局已构建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行政管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搭建了整合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开通了信息网站,现在我局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一)建立了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

为了实现上下联动,信息互通这一目的,我局于2003年7月开通了市局到分局、工商所的八条DDN专用线路,建立了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联网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网互通。2004年年初,为了解决DDN专线存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又采用VpN技术对原有的组网方式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节省了网络使用费,三级联网体系初具规模。在市局的带动下,青铜峡市工商局和盐池县工商局也于2004年下半年先后实现了局所联网,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独摸索到整体推进的重要转变。[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二)启用了三套运转协调的业务系统一是启用了企业登记监督管理系统。在注册登记过程中,我们从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受理、核准到发照全过程都在网上进行审核,实现了登记业务的流程化和规范化。二是实现了经济户口的网上认领建档。在经济户口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各工商所实施了巡查监管,将巡查信息等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录入计算机,通过网络汇集到经济户口数据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户口数据库,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调用经济户口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实现了企业信用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在区局信用分类监管软件未开发之前,我局提出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基本构想,设计了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指标体系,确定了实现企业信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等级标准,在经济户口监管软件的基础上,于2004年6月开发出了企业信用分类的功能,将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录入、分类、查询等功能都通过计算机及内部网络完成,并据此实施了相应的监管工作。在区局新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软件安装后,我们很快投入了使用。目前,已对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分类,共分出A级8858户,B级319户,C级39户,D级1085户。通过上述措施,从市场准入、日常监管、信用监管、经营约束四个层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三)形成了覆盖市区的12315维权网络

我们以全国统一的12315专用电话为依托,以全区统一的12315信息系统为手段,借助三级联网体系,集申诉、查处、监管为一体,形成了覆盖市区的信息化维权网络。12315指挥中心将申诉举报内容及时从指挥中心传输到各分局和基层工商所,解决了基层单位不能及时、远程受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实现了市区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快速受理、快速分流、快速处理和快速反馈。

(四)行政管理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我局于2004年8月投入使用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市局、分局、工商所之间全面实现了各类公文的网上传递、网上审批和网上浏览及查询,提高了我局行政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从而有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五)搭建了全部工作的综合信息平台

为了整合企业(个体)登记监管系统、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红盾信息网的相关功能,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定制开发了**市工商局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四项功能:一是业务提示功能。由计算机每天将数据库中涉及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许可证、营业执照到期的信息,从经济户口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出来,在综合信息平台上列示,只要打开信息平台页面,就能看到这些提示信息;二是锁定功能。由计算机自动将吊销企业(个体户)的名称、注册号、负责人和所属工商所生成到信息平台上,供工作人员随时查看;三是信息发布功能。在网上随时发布内部工作动态、政务信息、最新通告等内部信息;四是信息检索功能。为工商所设计了经济户口检索功能和经济户口监管卡片及基本信息的网络打印功能。

(六)建设开通了对外发布信息的网站

为了方便群众和扩大宣传,我们于2004年3月开通了**市红盾信息网,在网站中设立了办事指南、工作动态、法律法规、消费警示、信用公示、登记状态查询等主要模块,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法律援助的平台,为增进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各项业务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更好地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篇3: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中国工商银行朝阳分行自建行以来, 始终把自身发展融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中, 把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地方整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特别是近年来, 在省行和地方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该行在创新发展中积极寻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既实现了自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又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探索出一条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和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路。

工行朝阳分行为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辖属二级分行, 下辖9个一级支行, 32个营业网点。各项存款余额74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80亿元, 存贷款规模居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首位。全行不良贷款率0.18%, 资产质量居全国银行业先进水平。2008年实现利润31880万元, 纳税3600万元。经营绩效考评全省领先, 进入全国工行二级分行30强。利税总额列全市金融系统第一位。连续多年实现安全运营无案件、无事故、无违法违纪。市行班子被总行授予“四好班子”, 2009年4月, 被省总工会授予“辽宁五一奖状”, 李爱民行长被朝阳市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分行系统现有国家级“工人先锋号”单位1个, 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1个, 总行级青年文明号1个, 省行级青年文明号6个, 省级文明单位3个, 市级文明单位14个。先后获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行业、市先锋企业等荣誉, 连续17年被评为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连续四届获朝阳市“功勋企业”称号, 也是该市金融企业唯一连续四年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 连续6年被评为朝阳市行风建设 (软环境建设) 先进单位, 连续22年被评为朝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工行朝阳分行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自身经营效益与地方经济效益双提高。股改上市以来, 该行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为指导, 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来促进业务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实现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双提高。

一是剥离不良资产, 全力化解历史重负。股改期间借助国家和总省行政策支持, 累计剥离地方企业不良贷款本息55亿元, 基本解决了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巨额历史负担, 卸下了为地方经营建设付出的沉重包袱。不良贷款剥离额度列全省工行系统第四位, 全市同业第一位。在自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同时, 也为地方企业减轻了巨额债务负担。

二是清收不良贷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借助地方政府和上级行支持, 股改以来采取支持企业改制重组、现金清收、以物抵贷、呆账核销等方式清收处置存量不良贷款8亿元, 不良贷款余额现已压缩到不足8000万元。随着不良贷款不断下降和优质贷款不断增长, 不良贷款率由股改前的66%降至目前的0.18%, 资产质量跨入全国先进行序列, 并以自身资产质量的迅速提升促进了全市整个银行业资产质量好转, 为朝阳从2004年全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落后城市转变为目前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良好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加大信贷投放, 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该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总省行信贷政策, 适应朝阳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 积极参与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以各种信用方式突出支持了大凌河改造等城市建设投资项目, 京四高速朝阜段工程等公路交通, 凌源钢铁、东风朝柴、浪马轮胎等重点企业发展。两年来为地方企业提供贷款融资80亿元, 并为燕山湖发电等重点项目提供了30多亿元贷款承诺。2006年以来各项贷款净增50亿元, 贷款增量列全市同业首位。

四是大力增加存款, 提高资金运营能力。面对股改剥离后不良贷款占用高成本的内部资金和各项贷款迅速增长带来的成本压力与资金压力, 大力增加存款总量, 降低负债成本。两年来增加存款15亿元, 增长28%。

五是发掘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围绕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和分散投资风险、资产保值增值, 大力拓展个人投资理财产品及现金管理、投资银行、企业年金、信用证、保函等优势业务, 两年来在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 自身中间业务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业务收入年均增长90%, 收入额同业绝对领先。

六是开源节流, 努力提高经营效益。依靠业务结构调整、规模扩大和成本费用控制加强, 盈利水平排在全省工行系统前列, 经营效益位居全市同业首位。

该行多渠道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构建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氛围。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精神文明建设党委书记、行长“一把手”负责制, 为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该行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 围绕提高文明优质服务水平, 实施《行长坐堂制》, 建立《星级网点与星级员工考核奖励制度》, 落实《二级为一线服务承诺制度》, 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解决服务问题, 促进“领导为员工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大服务格局形成。五年来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60多项, 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办理结算业务800多亿元, 现金收付1200亿元。注重社会效益, 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克服机构精简、人员压缩、费用紧张困难, 从“为政府分忧, 为百姓解愁”出发, 多年来无偿承担了全市90%以上的社会养老保险人员工资代发工作, 最大限度地缓解了政府部门社保人员工资集中发放压力。大力开展“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组织员工为建设赵尚志革命烈士纪念馆、患病失学学生等捐款6万元。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全行员工自发捐款18万元, 共产党员缴纳“特殊党费”16万元, 被省红十字协会授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组织”牌匾。在不同群体中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各种活动。

篇4: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关键词:基层工商部门;信息化;地区差异

一、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国家工商总局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的正式出台和实施,开启了工商市场监管体系的全面改革。以中央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监管方式,推进综合执法和大数据监管,实现“宽进严管”成为改革必需和必然。推进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创新监管方式和实践,势在必行。

(1)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工商系统协动效能的必然要求。信息化建设对推进工商事业发展,加快市场监管方式转变,保障执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处理紧急突发事件,迅速贯彻落实行政指令和建立快速响应能力,消除“层级延迟”,保证政令畅通有重大意义。(2)信息化建设是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的重要抓手。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惩戒,有利于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从而促进形成良性的市场发展环境和执法环境,实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更为全面的保障。信息化建设对于强化规范引导企业商户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3)信息化建设是拓宽工商系统监督领域的重要基础。信息化建设还承担着同被监管对象和消费者重要的沟通渠道,对及时发现、打击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并及时响应消费者举报投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各类市场上诸多违法经营行为是借助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实施的,其强隐蔽性和广危害性,均对工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基层工商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

国家工商总局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化工商建设,从工商系统“金信工程”到“经济户籍数据库”建立,逐步确立了以“数据”建设为中信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正逐步建设“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各省“经济户籍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得工商部门自上而下的建成了以企业、个体、合作社等企业信息为核心的市场主体综合数据库,数据库全面涵盖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信息,市场主体从登记注册、生产经营、注销、吊销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和工商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的行政处罚信息。工商行政管理业务逐步实现了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通过企业注册经营、商标广告、信用监管、消费维权等各个子模块,实现了所有工商业务领域全覆盖,省、市、县、区四级工商机关全覆盖和监管机关、企业主体、消费者各类系统用户全覆盖,并以省、市、县工商系统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实现了业务联动和综合监管,为打造“宽进严管”监管体系打下了基石。

针对网络市场监管,国家工商总局依托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平台已初步建立了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同时,以河北省工商部门建立的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为代表,各省工商部门也在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通过将网络市场经营性网站数据和工商经济户籍系统数据对接,可以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性网站、黄页、网店等开展真伪查验、信息核实和日常巡检,对商事主体的网络经营行为和营销行为实现了初步监管。

对于基层工商部门,主要承担着国家局和省局信息化监管平台数据收集整理、投诉举报处理、信息决策执行和督促企业主体信息公示等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其中企业年报公示制度作为转变企业监管方式,推进工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通过市场主体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市场主体年报等相关信息,使商事信息社会共享共治成为可能[1]。

三、基层工商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基层工商部门调研发现,基层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硬件设备配置地区差异显著,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部分县市监管硬件配置严重滞后;二是基层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数据采集失真。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建设缺乏广度和深度;信息数据的采集质量较低,部分基层业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工作不重视,造成信息采集、录入、统计等环节数据不完整或有错误,加之工商系统信息化数据平台升级改造,数据库数据指标不统一,也引起了数据不规范、不完整,甚至数据重复或丢失;扫描设备、录入设备等信息采集设备更新滞后,影响信息数据采集的完整性、规范性和采集效率;缺乏对信息化数据采集工作的精细指标考核和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长期性发展指标考核,降低了基层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信息化建设共享度较低,因政策壁垒和网络安全、技术条件的限制,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银行系统、司法系统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平台缺乏有效对接,更缺乏与社会网络的更广泛链接,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基层工商部门的人员结构老龄化情况严重,且学历层次偏低,工作人员的操作基础薄弱,导致信息化平台操作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不够,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工商系统硬件更新、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工商队伍人员更新,基层工商部门信息化建设硬件条件有所改善,平台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所提高,特别是数据完善纠错补录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日趋提升[2],但基层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四、推进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自觉树立数据“零差错”、信息化建设“持续性”的建设目标,并成立由上而下的信息化建设责任处室,确保有专门的机构和岗位负责信息化建设推进和业务考核,确实加强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指导和支持,从而创造有利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生态环境。(2)健全规章制度。应建立并完善信息化建设考核制度,对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标准和交换标准明确基本要求,形成对硬件建设、采集录入规范等具体的操作指导;建立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数据应用、数据监测、问题数据发布、问题数据纠错的完整闭环,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数据质量责任制度、源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数据质量督查通报制度,全面加强基层工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3)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在技术层表面上,省市局应重视数据库的优化设计,要以数据分析为核心,以数据使用流程为主线,以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逻辑性和可靠性为重点,切实遵循数据建设原则对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从而从技术上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基层工商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大财政支持,及时更新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为工商信息化建设守好入口。(4)积极促进信息共享。在信息化与工商业务的融合中,深入挖掘数据应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当前“三证合一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迈出了一大步,实现了工商、质检和税务部门的信息对接,但离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共享还有差距。国家局和省局应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法律层面和机构之间的壁垒破除,相关设计部门通过优化数据库、统一数据接口、完善信息安全和公开规范制度,逐步稳妥实现数据安全共享。同时,不断加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以“大数据”创新深化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郝鹏飞,吴蓓.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基层工商部门数据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5(2).

篇5:工商局基层建设工作汇报

县工商局基层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局紧紧抓住市局提出的“强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努力实现五个创新”的工作思路,把基层工商所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政策向基层倾斜,精力向基层集中,力量向基层投入,政策向基层延伸的工作方式,使工商所的规范化建设得以全面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全面各项工好范文版

权所有作的开展。

基层工商本文转载自网所的物资设施和工作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为此,从××年月份开始,我局在对全县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个农村集贸市场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县内市场监管模式的个基层工商所合并为个工商分局,分别在刘家庄、王马、市场、城关完成了基层工商所由过去履行单一职能向履行综合职能的转变,小局大所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年月份,投资万元对各工商分局进行了改建,使之达到了美化、绿化、硬化的要求。同时,为基层分局配备了执法车辆、电视机、影碟机、摄象机、通讯设施,以及微机、打印机、塑封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两个乡下分局在建立了高标准食堂、阅览室、浴室等生活配套设施。为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这些办公条件基本达到了五年不落后的标准,尤其是投资万元兴建的刘家庄分局成为“置换资产变现和资产整合资金”的成功范例。

在硬件建设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建章立制,实现了基层工商分局的两个统一,并制定了《基层效能监察制度》、《基层执法备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又在各分局深化和完善了经济户口动态管理制、定期市场巡查制、三权分离和市场监管责任制、实现了“四室一站”的管理格局。推动了基层工商分局执法监管规化、执法职责制度化、达到了有效监管与主动服务的统一,对法律员责与市场主体负责好范文版权所有的统一,同时,着力强化基层分局人员素质的提升,对四个基层分局的局长全部通过任职答辩,公开任选,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电脑安装、操作使用技能培训,所有基层分局、机关、业务科室全部实现了联网办公、不仅大大提高了分局的办公效率,而且使干部职工更加安心基层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在各所设立效能监察组,将系统“禁令”和行政执法投诉电话向社会公示,提高了全员参与意识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月份,该局又将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权全部委托基层分局首办责任厅办理,健全了“经济户口”,增强了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推动了基层工商分局的执法职能到位。

为了保证各基层工商分局的协调联动,我们实行了局领导包所工作制,对所涉及的依法行政、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行政效率挂钩等,实行责任连带追究制,月日,全县农村投诉举报站正式开通,为消费者构筑了一张消费安全网,形成了群防群治,共同抵御假冒伪劣商品的良好局面,短短一个月时间,就通过农村投诉站举报起,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和打击,这一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工商执法的新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示。

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局基层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将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我们的市场环境将更加高效便民、诚实守信。

篇6:建设法治工商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工商局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为契机,一手抓行政执法,一手抓法制监督,坚持在“两手抓、两手硬、重落实”上下功夫,确保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目标的实现。系统上下思想统一,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赢得了多方好评。我局先后被市政府、襄樊市工商局评为“法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法制制度机制建设,让普法工作有章可循,实现法制工作“开门红”。

为使普法宣传效果达到最佳,我局在结合本局实际,通过念好“转、建、训、督、宣”五字诀,进一步建立完善《老河口市工商局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老河口市工商局行政指导程序规定》、《老河口市工商局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制度》、《老河口市工商局法律顾问制度》、《老河口市工商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有效提高全局法制工商的遵从度,为法治工商建设的深入开展构筑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普法先进单位”。

二、抓监督制约体系建设,让依法行政观念深入人心,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执法目标。一是推行岗位执法责任制。通过清理执法依据、明确执法主体资格、编制执法流程图、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等,将执法职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岗位和人员,保障执法工作相互衔接有序进行。二是围绕履责推进执法评议考核制。先后制定印发《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实施方案》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内容和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实施“每月评查、季度抽查、半年检查、年度考评”的四项内部考核制度,同时做好行政执法外部评议工作,即每月和每季度采取网上随机抽卷、集中交叉评卷的方式,统一标准,集中评查行政处罚案卷和登记注册档案;每半年在全县系统逐级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专项执法检查;年终对照标准进行考评,制发专项执法检查情况通报,向受检单位逐一反馈受检个案评分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督促整改。三是围绕问责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通过对不履行、违法履行或不当履行法定职责负有责任的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的警示作用,举一反三,积极主动纠错,达到处理一案教育和规范一片的效果。四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去年12月,老河口市工商局在制定《老河口市工商局规范自由裁量权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工商行政处罚权限,认真梳理本部门执行的、现行有效的、涉及自由裁量权内容的行政执法依据。截至目前,已按照处罚的违法行为、类别、定性依据、处罚依据、裁量情节以及处罚种类和幅度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梳理出各种涉及自由裁量权内容的行政执法依据二百八十余项。并出台了《老河口市工商局行政处罚裁量指导标准(试行)》,要求全局认真执行。目前,以上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有效避免了自由裁量权在工商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滥用,最大限度的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切实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为建设法治工商,责任工商,诚信工商奠定了坚实基矗

篇7: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一、加强工商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是建章建制,严格岗位职责考核。俗语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强队伍建设,必须用制度来规范。一方面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制订各项内部行政管理,责任追究、廉政建设、学习方面的制度要将加强工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渗透到各项制度之中,落实到具体的监管工作之中;另一方面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规范干部思想行为,使人人感到肩上有压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完善内部监督制度,规范履职行为;再一方面要落实制度,将各项工作目标量化,平时加强检查,对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制订整改方案,督促落实,记入考评,年终按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二是要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学习理论和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防止和遏制腐败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增强全体干部的政治观念、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不断创新精神。

三是要强化领导班子成员素质。领导班子建设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自身学习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学习的模范,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胸怀开阔,公道正派,相互尊重,做加强团结的模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加强素质修养;另一面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四是开展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陶冶职工情操、激发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增强队伍的凝聚力。首先,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宗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对职工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加强岗位培训,规范行业行为,树立行业新风;其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县局和分局可组织各种业务考试、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等,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陶冶职工情操;第三,开展推介典型活动。开展“岗位标兵”、“业务能手”、“服务之星”、“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使全体人员学有标兵、追有目标,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注重培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部门要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必须要有科学的规章制度,更要有作风过硬的队伍。用职业首先规范干部队伍,已是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首先是抓培养,把制定和落实科学准确、量化考核、便于操作的工商干部岗位职业道德规范作为重要环节,与使用文明用语、限时服务、首问负责制、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微笑服务、廉洁自律制度、支持全民创业等具体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抓好行为规范的培养训练;其次是抓教育,树立敬业精神,培养职业情操,升华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感,大力弘扬“团结、务实、进取、廉洁”的工商精神,使之成为鼓舞斗志、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巨大推动力,用工商精神凝聚干部,培育工商人高尚的道德人格;第三是抓提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高科技知识、历史知识以及经济理论、增强干部的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意识,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

二、目前工商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从我们基层工商机关看,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治、业务学习氛围不浓,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少数干部对新知识新业务不能自觉更新,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二是奉献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强,待在机关觉得不自由,工作枯燥,待在基层又觉得生活没规律,工作条件差,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甘为人梯的思想滑坡,不能保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好作风。

三是自我免疫力不强。少数干部崇尚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不能自警、自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滋生,收人情费、办人情案现象仍然存在。

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机关少数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不能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参谋作用发挥不好。基层少数干部对辖区个体无照有多少户、特殊行业企业有多少户,个体换(验)照、企业年检等情况,心无底数。

五是个别中层干部表率作用不强,率先垂范作用发挥不够好,讲别人头头是道,自己却不拘小节;律己不够严,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六是一些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马虎了事,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用老眼光看问题,循规蹈矩,不能与时俱进。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是形成干部不良作风的思想根源。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飞跃发展,重业务,轻政治,正确的理想教育、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不到位,特别是个别干部老在一个地方得不到提拔,也得不到调动,心里有失落感,从而失去了进取的人生动力。机关工作人员由于各科室的职责不一样,个别干部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导致正确的工作理念难以形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更是一句空话,工作被动,不求上进。

二是素质不高,责任不强,是形成干部不良作风的行为根源。少数干部由于工商业务不熟,对许多实际问题不能作根本性的解决,请示上级又得不到及时的答复。加上近年来工商干部的生活待遇还算过得去,生活过于安逸,深入基层调研又吃不了苦,工作力度无法到位。

三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单位制定出的若干规章制度和办法很多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日常工作抓一抓紧一紧,停一停松一松,致使制度和办法的严肃性受到冲击,不同程序的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消极现象,不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篇8:山东气象季度工作信息汇报系统

关键词:山东气象,办公自动化,PHP生成Word文件

系统使用的开发环境PHP+My SQL是目前基于Web开发的最佳组合,有技术成熟、开发迅速、执行高效、安全可靠和跨平台移植等优点。PHP导出Word文档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com,并且作为PHP的一个扩展库安装到服务器上,然后创建一个com,调用它的方法。安装过Office的服务器可以调用word.application,生成Word文档,不过这种方式因为执行效率比较低,执行时,服务器会打开一个Word客户端,并不推荐;第二种方法,是用PHP将doc文档内容写入一个后缀为doc的文件中。使用这种方法不需要依赖第三方扩展,而且执行效率较高。本系统导出Word文件使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1 系统界面和功能

图1是首页的界面,全部的功能或者链接都集成在首页中。

1.1 提交提醒

当前月份已经提交与未提交工作信息的山东省各地市气象局名称,已提交的地市名称呈现蓝色字体。

1.2 各地市工作信息查看

已提交地市的内容展示,点击部门名称会弹出提交的内容,供各地市检查内容是否符合格式要求。

1.3 历史逐月工作例会材料汇编

系统将包括本季度的以往工作信息汇总在此,山东省局办公室通过该功能导出Word格式的汇编文件打印,列出了以往的汇编文件,选择目标日期点击,进入该季度内容界面;通过该季度的内容界面生成Word文件,Word文件的内容包括封面、目录和各地市工作信息,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分别是本季度待打印的工作材料汇编的封面、目录和各部门工作信息的内容,通过图2的导出Word功能导出Word后打印。

1.4 各地市工作信息录入和修改

图5和图6分别是各地市工作信息录入和工作信息修改的界面。两个界面提供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两种类别的选择、各部门工作单位的选择和添加工作内容条数的功能。

1.5 管理员工作界面

该界面包括管理员登录密码修改和发布通知两个功能。该界面通过首页的管理链接输入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的密码即时生效;发布的通知将在系统的首页右侧一条条展示,首页最多展示5条通知,点击“更多”查看全部的管理员通知。

2 格式设计

山东省气象局办公室对导出的工作汇编Word文件格式有3个要求:材料汇编格式、工作信息类别和排版。

2.1 材料汇编格式

打印后的材料汇编包括材料汇编封面、材料汇编目录和材料汇编内容。其中材料汇编封面展示材料的年月信息;材料汇编目录展示各地市的工作信息内容对应的页码;材料汇编内容展示各地市的工作信息内容。

2.2 工作信息类别和排版

工作信息分为本季度工作总结和下季度工作计划,每个地市的这两部分在导出Word文件各占一页B5纸张,超过会影响整个材料汇编的排版;经过测试,考虑打印时上下边距的影响,网页中24行内容是打印后不超过一页B5的极限。

3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使用My SQL数据库,根据需要完成的功能,设计admin、history、notice和office 4个数据表。

3.1 admin表

管理员账户信息表,存储管理员更新的账户密码。

3.2 history表

历史材料汇编日期表,记录有工作信息内容的历史材料汇编的日期,导出历史材料汇编时根据数据表中的日期进行索引查找。

3.3 notice表

系统通知表,存储管理员发布的系统通知。

3.4 office表

工作信息表,存储各单位录入或修改的工作信息内容。

4 PHP生成Word

本系统的开发目的是统一各地市上传工作信息内容的格式成方便打印的Word文件,PHP生成Word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本系统的导出Word是将纯HTML写入Word,如图7所示,没有引入外部CSS(样式)文件。

利用ob_start将html页面存储起来,再写入Word。Word文件发送至客户端的方法是:先在服务器端生成Word文件,记录这个文件的地址,通过header(“location:xx.doc”)使得客户端可以下载这个文件。通过下述代码展示PHP导出Word保存在服务器端后供客户端下载的过程。

5 结语

山东气象季度工作信息汇报系统自2015年起已在山东省气象局投入使用,本系统的衍生系统山东气象月度重点工作信息公开系统也已在全省范围内使用,供山东省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向山东省气象局办公室提交本部门工作信息;济南等两个地市局也使用了本系统的衍生系统,希望本系统可以更多地为山东省气象系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肖维明.基于PHP+My SQL的网站开发[J].电子商务,2009,06.

[2]赵鹤芹.设计动态网站的最佳方案:Apache+PHP+My SQL[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04:059.

篇9: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实施中存在脱节,基层信息化建设无具体规划

浙江省工商局已经出台了全省工商信息化体系建设整体规划,但没有制定下级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规划要求或指导意见。造成在实施省局总体规划时渠道不畅通的原因:一是市(地)级仅根据省局的要求开展本级信息化建设,缺乏制定因地制宜、符合本地区的中短期规划和指导下级单位信息化规划的主动性,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上传下达和指导规范作用。二是县(区)级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和信息产业薄弱等原因,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未制订中长期规划,短期建设计划也大多局限于考核要求或本级急需解决的硬件设施,少数单位也只针对工作创新或工作需求进行单一项目规划。三是基层工商所由于人才缺乏,只能依赖县局开展一些相应的协助任务,部分工商所的基本维护和安全工作都无法保障,无从谈规划。

(二)信息化认识偏差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对于工商信息化建设总体认识不足,片面强调软硬件提升和技术优先论。包含以下四个观点:1、简单地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划等号。实际上信息化技术只是为了最终实现工商职能到位而采取的一种手段。2、片面追求软硬件建设而忽视人的因素。认为软硬件到位就是实现了信息化。3、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忽视行政管理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与政策改变,致使信息技术应用与部门现实管理及工作创新脱节较为严重。4、强调信息化的行政管理作用和对行政相对人的监管。由于很少考虑服务内容的信息化建设,致使行政相对人不能真正体会到工商服务,工商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实际应用效率大大降低。二是部分领导对信息化内涵认识存在偏差,“重建设轻应用”现象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成效往往定位在诸如计算机网络上传几个文件、召开一些多媒体会议、开发一些小范围应用辅助性软件等上,一些地方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是提升管理,有的纯粹是所谓领导(面子)工程,有的迫于行政考核压力,有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从而出现 “重投入,轻应用”、“重建设,轻维护”、“重创新、轻培训”等现象。三是干部对信息化理念认识不清,实际应用中畏难情绪突出。目前,干部队伍年龄普遍偏大,一般干部对信息化工作模式了解甚少,信息化应用技能不熟练。当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与信息处理方式发生矛盾;软件并不切合基层具体实践应用;或对提高行政效率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畏难抵触情绪较为突出。四是信息化内部运作认识不到位,造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目前省局已经开发了大量各类软件,基本覆盖了各业务线日常工作。但是,由于没有制订一套内部机构信息共享运作机制,使得各业务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出现了“相互封闭、互不相通”、“局部合理,全局不尽合理”和边际效益开始递减等问题,不仅浪费大量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也违背了信息化建设的 “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目标。

(三)信息化组织体制不健全,基础维护得不到有力保障

目前严重制约工商系统信息建设的是组织机构和队伍体制,即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结构上的问题。各级工商部门中的信息化主管大多是半路出家的非复合型专业人才,对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协商、组建、管理和开展不能有效掌握。而新招收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又缺乏工商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仍捉襟见肘,只能配置至县局信息办。县局信息办人手编制又不足,但却承担了信息化工作和各类信息化业务培训,以及兼信用、责任区监管规范工作(台州等地做法)甚至承担工商所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的维护等,因此很难集中人力全面、深入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信息化培训滞后,培训制度不健全

信息化培训是促进信息化建设并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工商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但目前工商信息化培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信息化工作进展。我省各级工商部门大多尚未建成一个能满足50人以上的固定型专门信息化培训场所,如台州市各级工商部门就没有一个可容纳30人以上的培训场所,极不利于系统性开展各类培训。二是培训师资严重不足,培训层次较低。目前工商部门没有一套规范的信息化和工商业务师资选拔机制,未能形成一支懂信息化技能和业务精通的常规性师资队伍,培训的师资除了软件开发人员外,大多聘请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培训的效果与培训单位的层级成正比。县局组织的培训颇似“鹦鹉学舌”,只能保证软件系统能基本应用,难以向上级提供有效的建议或意见。三是培训职责偏移,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各类政务业务培训只要涉及信息化应用,培训职责就转移给信息办,由于信息办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致使信息化软件的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全方位推进。四是培训方式简单,培训手段单一。信息化的培训方式手段十分单一,或采用会议宣读,或采用多媒体演示。而信息化培训操作性比较强,要有个应知应会过程,因此一次会议或演示不能立即见效,当遇到问题时,又没有直接、通畅的咨询和反馈渠道。各地又缺少信息化实地交流和学习平台,有效经验难以推广,致使信息化进展各地日趋不平衡。五是培训计划缺乏系统化、制度化。或开展一年一次的层次低、内容基础、操作简单的培训,或按上级的要求开展新软件培训,培训强度明显不足,培训效果不显著,干部素质不能向专精方面拓展。

(五)安全隐患严重,管理难度大

一是系统维护的安全问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比较复杂,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明显不足,又缺乏专门培训,普通用户无法有效防范网络中的木马和病毒。二是软件安装和应用问题。各类系统软件培训不到位,软件的帮助文档又过于简单且未能及时更新,致使管理维护十分困难。三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目前,全省尚未制订一套全面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对于硬件的维护和更新、软件的正版购置、权限应用和安全要求、计算机使用规定、网络安全监管等规范管理制度。

(六)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办公室”信息化程度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中的监管职能是走出办公室,直面行政相对人,通过日常实地监管产生大量的动态信息,从而充实工商信息资源,真实反映工商职能履行情况。然而目前全省工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仍处于在办公室内应用层面,无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移动办公,及时录入相应信息。日常监管的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纸质台帐记录模式,传统和信息化双重记录工作方式加大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导致干部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工商系统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议

鉴于信息化本身复杂性和高难度性、各种条件和资源制约及现阶段技术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信息化体系建设是一项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的工程。因此建议在坚持“统一框架、统分结合”基本原则,遵循“先抓重点、积极稳妥、逐步完善”建设方针的基础上,出台“三纵七层”的一体化工商系统信息化体系建设规划。“三纵”即应用体系、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七层”指应用体系中的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人才培训层、标准规范层、应用支撑层、系统应用层、服务平台层。管理体系由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组成,安全体系则由安全策略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作体系组成。通过总体规划使信息化体系建设起点高,拓展空间扩大;信息资源能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提高;信息平台集约化,软件实现智能化,办公实现移动化,便于实用操作,实效应用,大大缓解顶层设计与基层需求间的矛盾,实现信息化“以人为本”,消除干部对信息化应用的抵触情绪,从而加快推进工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进程。

全面推进现阶段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一)确立工商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结合工商职能和工作需求,集成和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全面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全方位地服务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等不同对象。

(二)分级科学制定长、中、短建设规划。围绕总体规划,各级工商部门制定相应建设规划。省局应当系统科学地制定全省系统中长期规划和省局机关短期规划;市(地)级局根据省局的规划制定全市中长期规划和市局机关短期计划;县级局根据上级的规划制定相应的中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使信息化建设规划适应时代技术的发展,确保规划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三)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和软件成本效益评估体系。为防止因项目预期目标过高,而建设能力不足或应用不到位问题,必须建设规范化运作的项目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或借助专业的机构对项目进行科学测评。加强风险意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软件开发成本测评制度与方法,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效益评估,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四)创建多级多层次培训体系。一是各级工商部门根据正常性培训的需求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应的信息化培训场所;二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各级业务精英。由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全面的软件操作培训,从而建立一支稳定且有专攻特长的师资队伍,为各级培训提供优质师资;三是实行信息化主管职业化制度和首席信息技术主管(CIO)制度。为保障信息化建设可持续推进,对信息化主管实行职业化制度,即主管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具备政务管理和信息技术两方面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能担任。同时,采用首席信息技术主管制度,主管仅对本部门行政一把手负责,并接受上级CIO和国家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协商、组建和管理,促使应用整合和信息资源整合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四是分级建立不同标准的培训机构。省级工商局建立高级培训中心。联合大专院校聘任系统外专业人才,负责专门培训具备政务管理和信息技术两方面专业技能的主管和师资力量;市(地)级局建立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信息化应用人员的培训和业务线专项培训;县级局成立信息化指导中心。具体解决和维护信息化系统,指导开展信息化应用工作。通过建立不同标准的培训机构,确保系统性、长期性开展信息化培训,有效提高工商系统队伍的信息化应用技能,推进信息化建设进展。

(五)加强信息化工作宣传,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信息化的内容、目标的宣传和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使其意识到信息化是实现工商职能到位的一种工作方式,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手段,而不是为了创新或考核的一种摆设,一项应付,切实提高工商执法效能,拓宽监管领域,进一步提升工商部门驾驭和管理市场经济的能力。

(六)有选择地委托企业运作,保障基础正常维护。允许县级局有选择地将设备维护、操作系统及软件安装、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策划、业务软件开发等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委托给有资质的电脑公司或专业公司进行专业保障,不仅有利于提高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效,更是将信息办从众多繁重的事务中解脱,缓解人手不足,集中更多精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深层开展。

(七)制定全面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对信息的安全和管理。省局应当针对全省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制订一套统一、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硬件的维护和更新、权限应用和安全要求、计算机使用规定、网络安全监管、重大责任追究、安全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切实加强信息的安全和管理力度。

(八)加快开发移动办公系统,解决信息化“最后1公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加快开发移动办公系统,为走出“办公室”信息化,实现实地信息化动态监管,全方位实施工商信息化监管模式提供可能,彻底掘弃传统的台帐记录模式,真正减轻基层负担,消除干部抵触情绪,提高行政效能。

(九)建立内部机构横向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要着眼于将各业务科室间信息有机整合,集中建设和统一使用,确保各业务线信息的衔接与畅通,克服和避免科室间因设施、业务软件、技术标准和应用习惯等因素而造成 “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篇10: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风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行评代表、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全市工商系统,热情欢迎各位行评代表、各位领导来我局检查、指导行风建设工作。下面,我就今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全市工商系统基本情况

**市工商系统于1999年上划直管。市工商局现辖9个基层局、80个基层所(队)、4个直属单位,内设14个科室。挂靠设立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市私营企业协会、市广告协会、市诚信企业促进会。全系统现有供养人口1309人,其中在职人员842人、超编180人,平均年龄38岁,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占94,党员占47.5。近年来,我局保持“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先进工商所”、省级综治模范单位和市级十佳红旗党组织、党员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单位、文明行业等10余项荣誉,并有5人分别被国家工商总局、中消协表彰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全国维权先进个人”,同时各项创优达标全面实现。

二、今年以来系统行风建设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省工商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行风评议为动力,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工商行政管理具体工作中,两手抓,两手硬,促进职能全面履行,树立工商良好形象,为又快又好地推进广元发展新跨越、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积极作出贡献。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在2004年市政府组织的行评中,市工商局获得51票满意票,名列市级部门前5名,被评为市级行风评议“优秀单位”。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新的要求,市局党组对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继续给予高度重视。一是市局成立了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行风督查组,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和监督力度。并根据省局印发的《四川省工商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制发了《2005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方案》,将我局“2005年全市工商系统社会服务承诺的六个内容”同省局“回头看七个方面内容”相结合,作为开展行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二是年初召开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对行风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与各部门“一把手”签订了责任书,明确和落实了行风建设责任制,部门各负其责,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定期研究督导,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如7月12日,市局召开全市工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分析上半年行风建设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化落实了下半年工作。总体上,今年以来,全系统各级“一把手”和党组其他成员都认真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负起领导职责,坚持既管业务又抓好行风建设工作,在全系统上下形成了对行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齐抓共管、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举措,突出实效

根据行风建设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今年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狠抓落实。

1、开展“致政风行风评议代表的一封公开信”活动。我们通过邮寄的方式将信寄到每个代表手中,向代表们通报了工商部门行风建设工作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班子带队伍等工作措施和成效。并请他们充分发挥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宣传员、巡视员、协管员、联络员的“五员”义务,继续监督、关心和支持全市工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直观地表明了工商部门今年搞好行风建设工作的决心,并增强了与行评代表的联系,进一步畅通了沟通渠道,便于了他们日常监督,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今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在去年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坚持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各县(区)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对社会承诺的“六个”内容和省局“回头看七个方面”内容,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二是对市纠风办反馈的行评代表意见,涉及的部门都做到了认真及时办理,把差距和不足解决在初始阶段。三是主动加强了与各县(区)纠风办的工作协调,并加强了与各县(区)行评代表的工作联系,做到宣传到位、汇报到位、征求意见到位、整改到位,推动了全市工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四是全系统各单位把今年行评工作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基层所、每一个执法人员,要求每一名工商干部树立“行评”意识,自觉规范行为,自觉接受监督。

3、建立完善外部监督机制,达到“三个有利于”。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行行评分组联系机制,采取部门分组、分头联系的方式,广泛征求行评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通过邀请行评代表深入到工作一线及走访、座谈、书面征求意见、恳谈会等多种方式,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位行评代表广泛深入到8个基层窗口和一线单位实地查看,并走访社会各界人士1000多人,提出了53条建议或意见,广泛涉及队伍建设、市场经济秩序管理、证照办理、执法办案等各个方面。

外部监督机制和行评分组联系机制得到了行评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同,认为一是有利于行风监督员

对基层工商执法单位的监督;二是有利于宣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三有利于促进工商部门与行评代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理解。

4、认真落实《信访条例》,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和省工商局有关文件精神,市工商局先后制定实施《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意见》(川工商元〔2005〕56号)、《广元市工商局信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川工商元办〔2005〕28号)和《信访工作制度》(川工商元办〔2005〕号)等文件,按照围绕“一个目标”、促进“两个规范”和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依法规范全市工商系统信访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得到群众好评。今年1-9月,全市工商系统共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线索56件(其中,市局受理34件,县区局受理22件),同时省纪委下转涉及我市工商部门的举报18件,目前除2件正在调查处理外,其余均已及时妥善作了处理和回复。

5、开展明查活动。市局拟于10月下旬将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行评代表参加组成行风检查组,深入全市四县三区工商局及基层工商所检查行风建设工作,结合市局每季度组织的暗访,进一步推动系统行风建设。

(三)认真整改提高,促进行风转变

综合我们通过分组联系向代表征求的意见和市纠风办通过问卷调查向代表书面征求的意见,主要涉及到队伍建设、市场经济秩序管理、工商证照办理、执法办案、工商规费收取、政务公开等六个方面。其中,属于市局机关整改答复的有16条,属于各基层单位整改答复的有37条。对此,10月13、14日召开的市局党组扩大会,对抓好问题整改、推动行风建设工作再次作了专题部署,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朝锦还在会上作了强调。目前,全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正在积极进行整改。

1、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一是继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以及省工商局的决策部署,保持政令畅通。二是深入开展以树立正确权力观、严格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组织干部认真学习讨论《放纵私欲,他们走上蜕变路——广东省广州市工商系统系列违纪违法案剖析》一文,利用鲜活的反面教材,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三是学习宣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严格的制度,规范执法办案等行政行为,加大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加大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四是通过市局领导带头讲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军文化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行风建设取得实效。

2、强化个案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工商行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确保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工商行政管理监察机关执法监察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局执法监督工作实际,我们制定实施了执法办案个案监察程序规定,对个案监督的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目前,全市系统对行政执法案件共进行个案监察93件。其中:市局本级14件,苍溪15件,元坝14件,直属分局14件,剑阁12件,朝天11件,旺苍4件、中区4件,利州3件,青川2件。通过个案监察,深化了系统行政执法监察工作,成为我们执法监察工作的一个亮点,有效促进了我们的行风建设。

3、继续把暗访监督作为正行风、树形象、促规范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围绕行风建设工作要求,以严格执行“六九禁令”、作风纪律、征收行为、政务公开等作为重点,我们先后开展了3次暗访监督。暗访组共计行程2500余公里,历时30多天,对全市9个工商局、40余个执法窗口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暗访,对在暗访中发现的违纪违规责任人给予了200元(以每一件违纪点计算)的经济处罚,共处理违规24人,已作出经济处罚5300元。并在全市工商系统和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上进行了通报,有力规范了队伍的行为,树立了良好的行业风气。

4、推行“三分离”制度,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行风建设。工商部门征收集贸市场管理费等行政性规费工作长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年检、验照期间,个别基层部门为图省事省力而集中收费、搭车收费成为社会反映的焦点问题。为此,市局年初在全市工商系统推行年检验照和征收工作、协会会费收取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行时间、场所、人员“三分离”制度,作为加强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由各级“一把手”亲自挂帅,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严格监督,按相关规定明确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实践,推行“三分离”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征管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征管行为进一步规范,有效的避免了搭车收费、集中收费等弊端,及时化解和处理了有关收费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二是严格区分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挂靠协会的社团职能,避免了行政性收费和协会收费集中搭车收取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三是促进了协会民主办会,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激发了经营户入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便于向经营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化解因不明政策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有利于工商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总之,推行“三分离”制度以来,从我们收到的信访件来看,关于收费方面的投诉、举报明显减少。

(四)严肃纪律,完善制度

对违法乱纪行为,市局坚持了逗硬严查,决不纵容姑息。到目前为止,市局直接对各县区局违纪违规24人实施经济处罚5300元;对一名县局科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针对一直属单位工商所扩大范围收取个体工商户200元的市场管理费的行为,对该所一副所长给予了免职处理。同时,各县(区)局也加大了查处违纪违规工作力度。如剑阁局开展了追责问效制,已处罚40人、处罚款3250元。其中:局领导2人、股所长16人、一般干部22人,涉及单位14个,免职(所长和副所长)3人,财务人员岗位调整2人。

按照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市局积极加强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重点是加强了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对现行的制度规定进行清理、完善,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管理有据、监管有章、规范运转的工作制度体系。并及时修订和完善了《自由裁量处罚权限定审批制度》、《扣留罚没财物的管理及处理制度》、《案件核审制度》、《错误行政行为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执法监察工作制度》、《暗访监督工作暂行规定》、《个案监察程序》、《信访工作制度》等61件,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上一篇:四年级价格练习题下一篇:中学生活老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