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计划

2024-04-18

高一上计划(通用8篇)

篇1:高一上计划

高一上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华润高中苏会

高一上学期,是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学习的思路特点,热爱并投入地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扎实基础,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我教的是高一9班和13班,两个班级是不同层次的班级,基础都是比较差的普通班,他们的行为习惯差,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我特定制定以下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升高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准备好必备的能力。

3.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重点

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5本。必修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部分。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是重点。

三、学情分析: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名著导读”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阅读习惯。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一次小作文,每单元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通过仿写,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教学策略

1、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2)重视作文教材,细化作文能力。如观察生活如何观察?怎样才能培养感受能力?在写作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想象和联想?怎样才能写出个性、形成创新?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较系统的阐述,这大大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细化,因此,决不能弃教材于不顾。

(3)序列优化,讲究实效。每次训练后,重视评奖的及时性,为学生提供范文,或分工下水,或从学生习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获。

(4)写作与口语交际双管齐下。本学期口语训练的重点是两个:一大胆开口,快速思维;二文明应答,得体应和。

(5)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齐头并进。课外练笔方式主要是三种:一是专项片段能力训练,如联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锤炼学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延升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单元后的练习。

六、教学工作实施

完成必修一和选修1A。

附:课时进度

在第16周左右完成必修1和选修1A传记文选读的教学任务。两周时间用于期末总复习。

具体安排:

时间教学内容活动安排 9月份必修部分:第一、二单元课文

表达交流一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诗歌朗诵

10月份必修部分:第三、四单元课文

表达交流二 记叙要选好角度

交流梳理探究 优美汉字读书心得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11月份选修部分:一、二、三、四课

表达交流三 写人要凸显个性

12月份选修部分:五、六、七、八课

表达交流四 写事要有点波澜

1月份期末总复习2013、9、10

篇2:高一上计划

一个漫长的暑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在这丹桂飘香,金秋收获的季节里,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新学期开学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高一是人生的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它

我希望新学期我能做到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

(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

(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又是一个新学期了,寒假过的真的很快。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期盼?是郁闷?还是什么呢?全部都有。

总感觉时间还很多,不必担心,可是转眼间自己在高中也已经过了一个新学期了,所以要努力抓紧了,因为老师让写自己新学期的改变,所以我很仔细的想了想,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本人整天嘻嘻哈哈,玩玩闹闹,在作业方面也有偷工减料的情况,无法抗拒电脑的巨大诱惑。可是又不曾悔改,只有每次在发生之后才追悔莫及。想想总觉得在某些方面有些可笑,在新学期一定要有所改变开学了就不能整天玩,在上学的时候明明很想赶快放假,可真一放假又觉得有些无聊。就开始想在学校的有趣事情。

新学期里我要尽快收收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第一,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第二,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

第三,应该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心态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应拥有好的心态

在新学期里要勇往直前。做一个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自己,要做些不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又是一个新学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有许多事情要做,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期。因为这学期有物理化学会考。所以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督促我学习。

第一,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

第二,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的思想,要尽量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第四,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积极思考,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第五,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仍然得不到解决时,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第六,结合课前自学,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或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第七,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深透理解的基础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

第八,做好自学笔记。

在新学期里要学好文科,复习理科,为会考做好准备复习工作。

高二下学期计划

带着渴望,带着期盼,怀着激情,怀着梦想,又有一个崭新的学期开始了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我们高中的旅途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一,回望身后那一串串长长的足迹,我们不得不感叹岁月如梭,对于我们而言,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不应该再像高一那样浑浑噩噩的度日,总认为时间还早,高考还远。现在我们应马上行动起来,端正好自己的心态,勤奋学习,回报学校、家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坚定步伐,勇往直前。

作为高二年级学生,我们应带好头,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听从指挥,服从管理,做好学弟学妹们的榜样。

作为高二年级学生,我们应向高三年级同学看齐,学习他们的精神,那种富有激情、拼搏向上的精神。

首先,我就要改掉自己一个“懒”的坏习惯。平时我就是因为懒,认为只要在课上认真听明白就会有好成绩,有好成果。因而在家从不做课外的作业来提高自己,也懒得动手假日期间也一心只想躺在床上睡觉来弥补上课的疲惫。殊不知在我睡觉的那一刻,同学们都在抓紧课业,为以后考大学做着准备。

其次,也要善于与成绩好的学生交流题目,不能一直闷在心里什么都不问。所以在这之前,我做难题都不会。

篇3:高一上计划

按常规思维,高一英语难度较低,期间学生基本不会在英语学习上掉队,课程难度增加的高二高三才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掉队的高危期。其实不然,学生进入高二时在英语学习上的掉队固然有课程难度增加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高一积蓄起来的“隐性”掉队势能的总爆发,是“显性”掉队的开始。上文向笔者提问的学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们的问话已经道破了问题背后的“天机”———许多学生的高一英语学得太轻松了。

第一,学生终于走出如炼狱般的备战中考的初三,而高考对于他们而言又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如释重负的感觉便成了他们放松高一英语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二,长期以来通行的高一英语教学的舒缓节奏与备战中考的快节奏、高强度的初三英语教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把学生放松英语学习的心理变成了放松英语学习的实际行为。一般高一英语每学期约十个单元的课程都是按单元顺序推进的,一个单元要持续一周多的时间。结果一册书的词汇和语法被放在一学期里分散学习,语篇阅读训练难以集中大量地进行。这种教学方式远不如初三备考时大密度、多轮次复习的教学方式能唤起学生的紧张和兴奋。在这种松弛的状态下,学生自然就学得少,能力提升得缓慢。这种单纯按单元推进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对学过的单元的多轮次复习,致使学过的东西重现率低,难以被扎实掌握。

第三,中考英语成绩的相对优异和初入高中时不错的英语考试成绩对学生正在悄然掉队的实际情况具有掩盖的作用。实际上,自从学生开始轻松地学习高一英语的那一刻起,掉队的情况就已经在悄然地发生和积累着,但这种隐性掉队的情况并不容易为学生所察觉。一是他们仍然陶醉在优异的中考英语成绩当中;二是高一英语考试的难度,尤其是前几次考试要照顾到与初三英语难度的衔接,学生取得不错的成绩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他们说:“高一的时候,我没怎么学英语,也能考得不错啊!”其实,高一学生能考出不错的英语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初三的“老本儿”,而他们会认为高一英语很容易学。待到轻松地走过高一,他们才发现脚下没有铺就一条在高度上与高二衔接的路,前面已经横着一座难以攀上去的峭壁了。

第四,长期通行的按单元顺序分散进行词汇、语法学习及听、说、读、写训练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造成了单位时间内教学密度的不够和学生学习状态的松弛。如果另外两种不当的教学方式再加入进来,就更加剧了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掉队的可能。一方面,无论英语教学改革如何风云变幻,以语言知识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仍占有较大市场,这种授课方式一开始就把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引向了以语言点分析和记忆为主要活动的道路。英语学习成了上课听讲解、抄笔记、课后背笔记的活动。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授课方式难以让学生形成高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和真正的英语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存在的过分关注形式、忽视教学效果的做法会使学生课堂活动的收益大为减少。

无庸置疑,不当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自身的放松形成合力,积累一个学年,大批学生进入高二时在英语学习上明显掉队就在所难免了。那么,针对高一这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容易“隐性”掉队的危险期,我们必须着力在两个关键的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有效防止高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放松;二是彻底改变不利于学生保持紧张亢奋的学习状态的教学方式。

为防止学生进入高一后放松对英语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把问题想到前面去。待新生入学后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活动的监督和操控,不能过于相信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实行大密度、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才是防止学生放松英语学习的更为有效的手段。所以,高一英语教学必须把初三备考时高强度、大密度的教学方式科学地延续下来,不给学生以“喘息”之机。所谓“科学地延续”是指我们决不能靠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或搞题海战术来达到使学生保持紧张亢奋的学习状态的目的,而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课内获得最大收益;并让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正面引领和操控学生课后的英语学习活动。这就尤其需要我们打破单纯地按单元顺序缓慢推进、拉长战线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张思中老师的“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的“十六字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十六字教学法”突破了听说领先的框框,提倡集中学习单词和语法,把一册或几册教科书的所有词汇集中起来,不按课程顺序,而是按重读元音归类来学。由于单词语法现象集中,外语发音、构词和语法规律就能显现出来,学习者就可以按规律去掌握和记忆。此法快捷易学,学生极易成功。由于不等学生遗忘就采取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复习,这样词汇、语法知识等就被长久地记住了。学生在掌握了相当多的词汇和粗通词法之后,便可以大量阅读外文原著了。即使只读懂部分内容,也会产生一种自我成功的喜悦。“十六字教学法”不仅不给学生放松英语学习留有余地,而且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造成心理优势,提高外语的学习能力。这是目前中小学通行的按课程顺序学习词汇、语法,分散教学所难以取得的。胡春洞老师在《英语教学法》中有关高中英语教学的论述,倪丽华老师的“整体学习词汇———整体学习语法———整体学习语篇”,以及北师大“核心爆破英语”所提倡的先大量识词,然后进行大量阅读的教学方法与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科学实践上述教学方法,并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就能加大课堂教学强度和密度,尽可能多地创造词汇和语法知识重现的机会,从而有效防止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松懈,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平安度过高一这一他们容易在英语学习上“隐性”掉队的危险期,成功踏上高二高三英语学习的新台阶。

摘要:本文作者认为, 高一是学生容易在英语学习上“隐性”掉队的危险期, 这种“隐性”掉队是学生进入高二时在英语学习上开始“显性”掉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根源。作者从高一学生的心理、常规的高一英语教学方式、学生的中考英语成绩和高一英语考试成绩等几个因素来分析高一学生容易在英语学习上“隐性”掉队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旨在破解这一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高一,英语学习,“隐性”掉队,危险期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倪丽华.英语整体教学法.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4.

篇4:高一(上)期末综合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却增大

C.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保持加速度大小不变,则物体速度也保持不变

D.物体作匀变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2、在平抛运动中,物体的

A.速度不变,加速度也不变

B.速度不变,加速度改变

C.速度改变,加速度不变

D.速度改变,加速度也改变

3、用水平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柜子,但没有推动它,则柜子受到的静摩擦力

A.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同

B.大小等于零

C.大小与推力无关

D.大小等于推力

4、某同学用双手抓住单杠,两手臂伸直且其间夹角为下列哪个数值时,该同学感到最费力

A.120°B.90°C.60°D.30°

5、关于瞬时速度,正确说法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小段位移时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C.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

D.瞬时速度是物体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6、下列情况下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

B.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C.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

D.物体受恒力作用运动时

7、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物体的

A.位移是2m

B.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D.平均速度是2m/s

8、如图1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A物体受到的力

A.只有重力

B.只有重力和支持力

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9、如图2所示是描述一列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以下关于火车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OA段表示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线段AB段表示火车做匀速运动

C.线段BC段表示火车做匀速运动

D.开始火车通过12km用了10min

10、甲、乙两个物体,在相同合外力作用下速度都改变了4m/s,但甲用的时间是4s,乙用的时间是2s。则可知

A.甲物体的惯性大

B.乙物体的惯性大

C.甲、乙两物体的惯性一样大

D.不能确定哪个物体的惯性大

11、如图3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2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相同的水平力F作用在原来都静止的这两个物体上,若A物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A.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

B.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也为a

C.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小于a/2

D.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大于a

12、在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上,从窗口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车上的人看到该物体的运动是

A.自由落体运动

B.向后方倾斜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平抛运动

D.向后方倾斜的匀速直线运动

13、甲车质量是乙车质量的2倍,把它们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力F作用在静止的甲车上时,得到2m/s2的加速度.若用力F作用在静止的乙车上,经过2s,乙车的速度大小是

A.2m/sB.4m/s

C.6m/sD.8m/s

14、一条船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航行,它在静止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一定,当船行驶到河中心时,河水流速突然增大,这使得该船

A.渡河时间不变

B.到达对岸时的速度不变

C.渡河通过的路程增大

D.渡河通过的路程与发生的位移一样

15、玻璃生产线上,宽8m的成型玻璃板以3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钢钻割刀速度为5m/s,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金刚钻割刀切割完一块后,立即复位,紧接着切割第二块。复位时间忽略不计,则

A.切割一次时间为1.6S

B.金钢钻割刀应沿垂直玻璃板运动方向进行切割

C.切割一次时间为2S

D.切割出的矩形玻璃板的尺寸规格都为8m×6m

二、填空题

16、如图4是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时的示数情况,它的读数是:___________mm。

17、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由于F2突然消失而使物体获得了2m/s2的加速度,则F1和F3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N,F2的大小是________N。

18、以20m/s的初速度将一物体由足够高的某处水平抛出,当它的竖直速度跟水平速度大小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这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________。(g取10m/s2)

19、体重60kg的建筑工人,从5m高处不慎跌下来落到安全网上,经过1.2s速度为零,则该建筑工人从接触安全网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安全网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________N。

20、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

(1)请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填在下方的横线上。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线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即可)

(2)在实验中,如图5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计数点D的即时速度vD=_______m/s。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用细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6所示。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为了使绳子不断,所吊重物的质量不得超过多少?

22、如图7,小球m1从光滑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与此同时小球m2在C点的正上方h处自由落下,m1途经斜面底端B点后以不变的速率继续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在C点恰好与自由下落的小球m2相遇,若AB=BC=l,且h=4.5l,不计空气阻力,试求:斜面的倾角θ等于多大?

23、如图8所示,将一物体A轻轻地放在匀速传送的传送带的a点,已知传送带速度大小v=2m/s,ab=2m,bc=4m,A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25,试求物块A运动到c点共需要多长时间?(g=10m/s2,sin37°=0.6,cos37°=0.8)

24.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旅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经0.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在步行到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图示为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和汽车行驶条件相同)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 BD=1.7m。

问 :(1)该肇事司机的初速度vA是多大?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v人是多大?

篇5:高一上期末复习计划

1、遵循《课程标准》,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对本书应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查漏补缺。

2、注重落实“双基础”,形式多样,不增加学生家长的沉重负担,真正提高复习课质量。

3.总结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二、复习内容和目标

(1)汉语拼音:熟练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认识新单词并阅读。会读拼音,会写单词。

(2)识字:

1、认识255个单词,读发音,认字体。

2.掌握复音词的发音,能够区分并应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

(3)写作:

1.正确书写129个单词,区分相似词和同音词。

2.书写规范,笔画顺序正确;写得漂亮,笔画位置到位,写得又好又快。

3.知道这本书的基本笔画和偏旁,知道这些偏旁的含义,用这些偏旁写单词。

(4)词语:

1、文字的积累。

2、能找出同义词和反义词。

3.用指定的词写出完整流畅的句子,知道完整的句子以相应的标点符号结尾。

(5)阅读积累

1.熟悉这本书里的所有课文。

2.流利地背诵要求的课文,并按要求背下来。

3.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巩固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6)书写文字

1.能看懂图片,至少写出一个意思清晰、完整、通顺的句子。

2、按照要求写一句自己的感受,意思基本清楚。

(7)口头交流

能够在所有中文活动中与老师和同学自由交流,声音洪亮,表达清晰,礼貌待人。

三、审查的形式

1、再次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熟悉中文书籍。

2.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对生词进行滚动复习,下面的听写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率较高的生词。

3.与学生一起梳理学习的要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就错误进行相互交流,总结学习方法,讨论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4.老师指导练习统一试卷和老师总结的复习题,并记录问题。总结常见问题,全班讲解辅导。

四,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

1、采取“帮扶一体”的形式,让学生带动学生,而不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感到过重的心理负担。

2.总结学困生常见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习惯的培养

1.认真阅读和审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自己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含义,理解问题要求我们做什么。

篇6:高一英语上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是高中教育的起始阶段,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圆满完成新课标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把英语教学搞的有声有色,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特制定英语教学计划如

下: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学习的“蓝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共九个部分,即热身,阅读,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小结,学习建议和趣味阅读。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呈现与训练,以及语法和句型等重点循序渐进,循环反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体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体系呈现出来。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各个栏目的编写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栏目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去理解新教材、适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一方面我们又要努力站在新教材之上使用新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其进行大胆的取舍和重组,是教材为

我所用,而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让学生了解和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

3、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4、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现状分析

针对我所带的班级高一5,6班学生生员构成复杂,大部分来自农村,远到王坟,庙子,城区学生少,普遍英语底子差,基础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发音不标准的实际情况,打算在高一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本着低起点,爬坡走,抓习惯的原则,长期不懈地抓好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的兴趣和习惯养成。指导思想是坚持“狠抓双基,改进学法,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继军训后结合学生初中英语实际状况,用两个星期复习初中教材,为平稳向高中教材过度奠定基础,梳理初中知识,配发相应练习,通过习题讲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顺利进入新教材的学习。

2.为了使学生打牢基础不至于出现知识断层,本学期要有计划的把学生初中学过的但掌握不好的时态、句式、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动词不定式以及部分掌握不好的词汇、短语、句型分插于新课教学中。

4、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尤其与旧大纲不同的地方,清楚哪些内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内容是已经删掉的,哪些内容初中已经学的。认真研究新教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进行自习辅导和批改作业。

5、为了减轻高三听力训练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从高一就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除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外,还坚持每周三次利用课余时间给

学生集体放听力。

6、单词一直是学生的难点、薄弱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要重视词汇教学,狠抓单词的记忆与巩固以及对词汇的意义与用法的掌握。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和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7、坚持每周一次作文训练,训练题材、方法力求多样化,并能及时进行讲评。坚持每天课前做值日报告和每周三篇的短文背诵检查。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对个别英语特差的学生尽量多批改、多指导。

8、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在单元教学中配发适当的阅读练习,在平时考测试卷中阅读篇幅占一定比例,突出重点。有计

划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9、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有利于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年轻教师互为补充、共同提高。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中带课教师的智慧和经验,化解单元教学中的难点,减少教学中的授课弯路,突出重点。

10、坚持教学研究和相互听课,向同行学习,积极上网,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解决自己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

五.专业成长计划

作为一名新老师,首先对教材吃透,对班里学生的英语水平详细了解。多去听其他老师讲课,学习讲课经验。多看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助于掌握教学技巧,了解高中生的成长心理。积极参与备课。其次,多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了解教育动向。业精于勤荒于嬉。平日里,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军训

第二周:学习初高中衔接教材(语音基础知识,句子)

第三周:学习初高中衔接教材(句子,构词法)

第四周: 学习必修一 unit 1 第五周: 学习必修一unit 2

第六周: 学习必修一unit 2(十一假期周四开始)

第七周: 学习必修一unit 2-3 第八周: 学习必修一unit 3 第九周: 学习必修一unit 4 第十周: 学习必修一unit 4-5 第十一周: 学习必修一 unit 5 第十二周: 学习必修二 unit1

第十三周: 学习必修二unit 1及期中考试

第十四周: 学习必修二 unit 2 第十五周: 学习必修二 unit 2-3 第十六周: 学习必修二 unit 3 第十七周: 学习必修二 unit 4 第十八周: 学习必修二 unit 4-5 第十九周: 学习必修二 unit 5 第二十周: 学习必修三 unit 1 第二十一周: 学习必修三 unit1及复习

第二十二周: 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第二篇:高一上学期(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高一英语教学在高中英语学习期间是很关键的。因此,我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为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年级是高中的重要的打基础阶段,因此,让学生在高一年级打好学科基础并有所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下列目标应在本学期内达到: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具体来说:

加强学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

只有当教与学形成了合力,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学更善学。高中生应有的习惯和方法主要包括:(1)学会查英语词典并勤查词典;

(2)坚持每天朗读,学会背诵的有效方法;

(3)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反复多次记忆单词,学会记忆单词的多种方法;(4)学会观察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规律(如通过某例句总结出某词的用法);

(5)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整洁、独立完成),掌握各种解题技巧;(6)坚持预习,学会看书;(7)积极思考、大胆质疑;(8)学会记笔记和整理笔记。2.强化三关训练,夯实语言功底

词汇、阅读、语法是每个立志要学好英语的人必须过的三关,三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抓词汇首先在于认识,不要认为这纯粹是学生的事,而是师生双方共同的任务;其次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切忌一个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第三要坚持细水长流,长抓不懈,不断反复,及时巩固。只要持之以恒,拥有多个词汇毕竟不是高不可攀的。本学期继续抓住统编教材和牛津教材的词汇,同时适当扩大英文报刊、杂志的阅读量,以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

短文阅读是吸收信息、学习语言、提高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学期将有计划地坚持每周补充几篇课外阅读文章,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语法是英语的框架结构。高中英语语法项目较多,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表达思想,必须引导学生学好语法。本学期将在每周安排一节课,系统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各项语法内容。

3.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尽管目前的高考以听、写为主,但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通过综合训练,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根据高中教学的要求,要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要切实加强泛读训练。在大量听、读,确保一定的输入量的基础上,再适当进行写的训练,写的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力争达到的目标:

本学期这两个班级的成绩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三. 具体实施计划

1.内容:本教材共分十个单元,每三周学习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学习一个语言结构或语言功能,一篇课文,写作技巧,听力练习;

2.单元测验:每两单元测验一次;难度适中;实行月考制度;

篇7:高一上学期工作计划

根据必修模块Ⅰ的知识属于力学部分的内容,知识难点多,而本学期课时较紧,学生功课又较多等实际情况,高一物理教学目标总体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等,而不强调挖掘知识难度,符合会考必修要求。

二、教学计划

本学期高一物理每周安排2课时,完成必修模块Ⅰ教学任务。另各校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设如物理学史、生活中的物理学等校本课程。

三、知识内容及说明

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内容

说明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化模型,通过具体事例弄懂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知道参考系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必须选择同一物体作参考系才有意义。用物理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1课时)

2、时间和位移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能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能用直线坐标系表示位置和转移;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和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会用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计算位移。(1课时)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理解平均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理解瞬时的意义,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1课时)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和构造,理解纸带中的点所表示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出瞬时速度;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获得相关信息。(1课时)

5、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公式、定义、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知道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及其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2课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知识内容

说明

6、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了解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器材及操作;会运用列表法、图象法(描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小车运动的特点。

理解速度-时间图象(2课时)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直接读出某一时刻的速度,也可求出位移;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会应用速度公式对简单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特点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由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方向、加速度方向及求解加速度的方法;明确速度-时间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2课时)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意义;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x= V0+ at2,V0-V =2ax.(1课时)

9、自由落体运动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及其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2课时)

10、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需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1课时)

三、相互作用

知识内容

说明

1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在具体问题中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力、力的作用范围、数量级等知识;能从力的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作用效果四个方面深刻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能在具体问题中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知道重力是因为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力大小的测量方法

掌握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确定质量均匀分布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的位置(1课时)

12、弹力

了解弹力是接触力,弹力的本质是电磁力;物体形变的概念和形变种类及特点;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弹簧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单位(2课时)

13、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条件、方向的确定;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由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方向决定;知道滑动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会确定其方向;会用F=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决定;知道滚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道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2课时)

14、力的合成

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理解共点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1课时)

15、力的分解

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用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计算分力(1课时)

四、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内容

说明

16、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1课时)

17、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了解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课时)

18、牛顿第二定律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物理公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2课时)

19、力学单位制

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1课时)

20、牛顿第三定律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1课时)

2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2课时)

22、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篇8:电力计划、规划和电力市场(上)

1从“计划”到“规划”

我国自建国以来的65年中, 电力工业从计划到规划可以分成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5个“五年计划”阶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 我国电力工业实施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初期的5个“五年计划”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5年,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第三阶段是市场经济时期由“计划”变“规划”阶段: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变为“规划”。

(1) 计划经济时期的5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力规划是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的。1954年, 国家计划委员会、燃料工业部的电气化工作组在燃料工作部电业苏联专家组合电气化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 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远景发展轮廓方案 (1953~1967) 》, 当时编制这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今后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电力工业远景计划的编制方法, 相当于计划经济时期编制电力计划的范本。轮廓方案指出, 电力工业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发电量和供热量的增长数字;确定主要发电厂的型式、容量及分布地区;确定动力设备、资金、燃料与动力的需要量。

轮廓方案提出的技术政策有:建立新的和扩大现有电力系统, 使电力生产集中;建立供工业用的热电厂和供工业和市政公用的热电厂, 发展热力化事业;发展高温高压蒸汽规范;燃用当地燃料、低质煤及选煤渣;广泛发展水力发电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远景发展轮廓方案 (1953~1967) 》根据上面提出的主要任务和技术政策, 报告有以下内容:第一章, 序言;第二章, 1952年以前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情况和特点;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电力工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 (1953~1957) ;第四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用电和用热的增长 (1958~1967) ;第五章, 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发电厂建设计划 (1958~1967) ;第六章, 电力网和热力网建设计划;第七章, 投资、动力设备、燃料及劳动力需要量指标;第八章, 结论。此外还有3个附件和22张附图, 附件主要是详细的电力需求预测资料和具体的发电厂建设项目和建设计划, 全文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轮廓方案预测的需电量1957年为168亿千瓦时, 1962年为354亿千瓦时, 1967年为685亿千瓦时, 而实际完成为193.35亿千瓦时、457.95亿千瓦时和773.75亿千瓦时, 实际完成为预测量的115%、129%和112%;轮廓方案预测的装机容量1957年为362万千瓦、1962年为645万千瓦、1967年为1222万千瓦, 实际完成为464万千瓦、1304万千瓦和1799万千瓦, 实际完成为预测量的121%、202%和147%。轮廓方案的电力预测错得离谱。

经济学家刘国光在总结计划经济时期5个“五年计划”时说:这5个“五年计划”在历史上曾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的失误也层出不穷, 做了不少无用功, 其特点是:五分之四的“五年计划”未曾面世;决策的科学化难度大;计划实施形式趋于单一;微观管死, 宏观多变;以“条”“块”为特征的整体与局部分割;重基建轻技改。

计划经济时期的5个“五年规划”, 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效益很好外, 其余4个五年计划经济效益都不理想, 经济增长波动很大。1958~1960年3年“大跃进”中, 电力工业不尊重科学搞发电设备超铭牌出力, 水电建设仓促上马, 搞“边勘测、边设计、边建设” (“三边”) , 造成了巨大损失, 经过1961~1965年5年的调整才恢复电力工业的生机活力。

(2) 市场经济初期5个“五年计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经济发展模式由过去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高积累和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协调、效益型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 我国经济也实现了由供给约束型的短缺经济形态转向为需求约束型的买方市场形态。刘国光在总结计划经济时讲到这5个“五年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五年计划的基础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上;计划管理逐渐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变为指导性为主;计划制定日益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五年计划的实施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这25年中, 电力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基本解决了延续26年的缺电局面, 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这一成绩的取得并不是靠英美创导的在已建成电厂的竞争中取得的, 而主要靠解决电力工业资金不足取得的。一是实行电价外加价, 作为各省市的电力建设基金, 使各省市自治区有财力建设发电厂, 变中央独家办电为中央和地方多家办电;二是电力工业可以从银行贷款, 负债经营, 加快发展电力工业;三是降低发电厂、输变电工程的资本金, 一般电力工程的资本金由35%降低为20%, 以较少的自有资金搞较多的电力工程, 以加快电力建设;四是允许外资和私人企业涉足发电厂建设, 最多时曾达到总装机容量的14%;五是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开, 成立了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当时国资委曾设想将中央发电集团公司减少到3个, 发电公司为避免淘汰, 竞相做大, 对加快电力发展也有很大作用。英美在已建成电厂中引入竞争机制, 抑制了新电厂的建设, 由电力富余走向电力短缺和严重缺电。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所采取的措施, 使我国由严重缺电走向电力供求基本平衡。“十五”是最好的例子。“十五”装机容量增加近2亿千瓦, 年发电量增长11000多亿千万时, “十五”计划装机容量仅增加约5000万千瓦 (由2000年的3.19亿千瓦增加到3.7亿千瓦) , 年发电量增加约3600亿千瓦时 (由2000年的13685亿千瓦时增加到17300亿千瓦时) 。可是到“十五”末的2005年装机容量实际达到5.17亿千瓦, 年发电量实际达到24975亿千瓦时。“十五”原计划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均增长4.8%及3%, 实际增长分别达到10.1%及12.7%。“计划”从来都是偏小的, 但是像“十五”计划那样错得离谱, 只有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期才会出现。

我国电力工业在这个时期里, 像英美那样在已建成的发电厂里的竞争性市场没有形成, 但是在新建发电厂中是有竞争的。竞争使发电厂的投资明显下降, 看来在已建成的电厂中引入竞争不如在新建电厂中引入竞争更有效、更有成绩。但是这一时期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形成, 主要在于政府牢牢控制电力价格, 压低电力价格, 电价中交叉补贴严重。电力工业在这25年中由既无内债, 又无外债的情况下变成高负债的行业;价外加价和地方办电过程中修建了不少污染严重的小煤电, 后来又用“以大代小”纠正错误,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 市场经济时期由“计划”变“规划”。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为“规划”。2005年党中央编制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及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为全国各行各业作出了榜样, 但是能源和电力行业“十一”“十二”两个五年规划都未公布, 究竟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双报到简报下一篇:征稽所所长廉洁自律自我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