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的意义是什么

2024-04-22

刷题的意义是什么(精选9篇)

篇1:刷题的意义是什么

刷题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说:做题没意思、做题枯燥、做题千篇 一律、题永远做不完……由于原因,所以你看到学生往往喜欢长得帅气或者漂亮的老师、偏向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幽默搞笑甚至夸张的教学方式,为此极其多的学校有意无意也在这方面下足了改革的功夫。

但是反过来一想,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当他的学习环境没有那么多色彩,没有那么美观时,他还能一如既往的全身心去学习吗?有研究就说现代人类不是在进步是在退步,因为人类已经失去太多大自然的属性,而被工具替代。换句话说,当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不那么符合他的要求时,他只能趋利避害,逃避到他想要的环境中,而不是反过来,去创造他喜欢的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不要逃避,而是要创造。

那么如何在解题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培养创造的能力呢?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反复提到,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本身,而在于弄清“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是什么促使你这样想这样做的”,也就是说解题是思维的体操,也即属于数学思维方法的范畴,解题时只有形成的数学思维方法才是创造的动力源泉。

所谓数学思维方法,就是在基本数学观念系统作用下,进行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找出已知和未知之间联系的一种分析探索方法。一般情况下,问题与知识的联系并非是显然的,即使你能在题目中看到某些知识或者题型的影子,但毕竟不会是知识的原形,他们往往披上了一层或几层外衣,也即要么减少了条件,要么增加了问题,要么改变了结构,要么换了一种说法,从而导致你没有完全现成的知识方法可以立马运用。这就是学生常常出现“上课我认真听讲听懂了,例题也会了,但是习题和考试题我就是要出错”的根本原因。为了利用你现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解题,就必须创造一定的“桥梁”,这种创造“桥梁”、探索未知的过程,本身就是在锻炼培养创造能力。

在当前功利主义盛行的教育系统中,很多学生被迫忽视数学思维方法,片面关注解决题目的具体方法,过分强调题海战术,过分记忆和模仿各种类型的、非本质的、混乱的解题技巧和模型,只要题目结构稍有变形就手足不从。这样一种教育和学习方式,本末倒置,丢掉实践,舍去有根据有目的有思路有想法的探索过程,取而代之的是生搬硬套、胡猜乱测,难怪就会出现平时测验小考满分,期末大考却凄凄惨惨的场景,报再多的培训班也是没用的。

那么怎么在解题过程,收获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呢?

在求解过程中,我们很可能再三地改变我们的观点,或者改变考虑问题的途径。我们应该不断地变更我们的出发点。当我们开始着手解题时,我们对问题的概念可能很不完整;当我们有些进展以后,我们的看法就不同了;而当我们几乎已经得到解答的时候,看法就会更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把解题分成四个过程: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要求的是什么?其次,我们必须了解各个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未知和已知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了得到解题的思路,应该制定一个计划。第三,实现我们的计划。第四,我们回顾所完成的解答,对它进行检查和讨论。

上述每一阶段都有其重要性。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想出了一个异常好的念头,于是跳过所有的预备步骤,解答就脱口而出了。如此幸运的念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也可能发生很不走运的事:即,学生通过上述四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想出好念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并没有理解问题就进行演算或作图,这就是粗心马虎最根本的源头。一般说来,在尚未看到主要联系或者尚未作出某种计划的情况下,去处理细节是毫无用处的。如果学生在实行其计划的过程中检查每一步,就可以避免许多错误。

当我们大体上知道,为了求解未知数,必须完成哪些计算、要作哪些图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可能是逐渐形成的,它往往需要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甚至见过的题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以前的知识烂熟于胸;或者,在明显失败的尝试和一度犹豫不决之后,突然闪出了一个“好念头”。从弄清问题到想出一个计划,其过程可能是漫长而曲折的,甚至最终都想不出而不得不去看答案,但是这个过程是创造的源泉,是最珍贵的。

想出一个计划,产生一个求解的念头是不容易的。要成功需要有许多条件,如已有的知识、良好的思维习惯、目标集中,还要有好运气。但实现计划则容易得多,我们所需要的主要是耐心。计划仅给出一个一般性的大纲,我们必须充实细节并耐心地检查每一个细节,直到每一点都完全清楚了,没有任何可能隐藏错误的含糊之处为止,但是很遗憾,我见过太多的学生做几何题时,是想起一步就写一步,写完再想下一步,而不是再在脑海中或者草稿纸上,预先把解题方法推演一遍再写。

为了确信某个东西的存在或其质量的好坏,我们总喜欢去看看它,摸摸它。 我们总是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感官来感知它。同样,我们也宁可通过两种不同的证明使我们对结果确信无疑。因此要问:你能用不同方法来导出这结果吗?当然,我们宁愿要简短而直观的论证,而不要冗长而烦琐的,所以要问:你能一下子看出它吗? 当我们回顾问题解答的时候,我们自然有机会来考察一个问题与其它题型的联系。如果学生已经作出了努力并且意识到自己完成得不错,那么他们将发现对解答加以回顾确实饶有趣味。这样,他们就热切地想知道用努力还可干些什么别的,以及下次他如何能干得同样好,这就需要学生对每一道题、每节课的内容、每星期或者每个月的学习进行回顾、整理。

那么孩子们,请你们记住,你是在为了创造而做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比解决了问题更重要,读书是有用的,做题是有成就感的,你耐心去体会下吧。

篇2:刷题的意义是什么

整理错题集不仅是把自己平时和考试时做错过的题目抄下来,并把正确的解题步骤和答案写上去,还要把错误的过程和答案加上,然后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忽略了使用的条件范围,或者因为粗心计算错误。在分析整理完后,要再次做一遍这道题,并且解题思路、解题步骤都要写上去,把涉及到的知识点也要写在上面,这样日后你在回顾这道题时才能更加明了。

如果你能保证错过的题型不一错再错,你的学习上的知识薄弱点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成绩也就能越来越好。

2、精选题目。

题目是永远也做不完的,高三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刷题也要好好挑选一下。只有在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的前提下,题海战术才是可取的。参考资料良莠不齐,所以选择题目时一定要慎重。

3、刷题一定要多反思,不然做再多题目也没有效果。

篇3: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是什么

材料一:启超问治天下之道于南海先生, 先生曰:以群为体, 以变为用。斯二义立, 虽治千万年之天下可矣。……以群术治群, 群乃成;以独术治群, 群乃败。己群已拜, 他群治利也。何谓独术, 人人皆知有己, 不知有天下。……以故为民四万万, 则为国亦四万万。夫是之谓无国。善治国者, 知君之与民, 同为一群之中这一人, 因为知夫一群之中所以然之理, 所常行之事, 使其群和而不离, 萃而不涣, 夫是之为群术……君主者何, 私而已矣;民主者何, 公而已矣。泰西行民主, 善群术, 今我以独术与群术相遇, 其亡可翘足而待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材料一中梁启超以“群”为核心的社会政治思想包括了哪三个主要倾向?有何意义?

答案为:主要倾向:政治整合、民主化和含蓄而矛盾地接受民族国家思想。

意义:这一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折, 即失去内在思想魅力而仅仅保留其宣传价值的“经世”, 作为中国政治传统的一个理想趋于完结, 受需要新的理想和新的价值观来取代经义理想的推动, 中国的政治文化将被西方各种思想意识所吞没。

这道试题的资料选择无可挑剔, 考查方向也符合高考能力的要求, 即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和分析的能力;运用历史观点进行探究的能力。那么, 试题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是参考答案。因为这个答案不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达到, 就连教师的水平也达不到。但我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后, 认为这个答案是难为学生和教师的, 是令教师尴尬的。

该段话的核心是:“以群为体, 以变为用”, 其含义应在“群”与“体”上去理解:

第一、明确群与治的关系。治即治理社会的方式, 维新人士认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治理社会与社会的富强或贫弱至关重要。梁启超指出:以民主的“群术治群, 群乃成”, 以专制的“独术治群, 群乃败”。集群而成国, 以群术治群, 则“使其群合而不离, 萃而不涣”, 于是国得以立而强;以独术治群, 则“人人皆知有己, 不知有天下”, 使群败而“无国”。欧美各国之所以富强,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较好地运用了“群术” (注: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饮冰室合集》, 中华书局1989年版影印本, 文集之二, 第4页。) 。

如果从材料中看到这一层面, 那就可以得出结论:给人民权利, 实行君主立宪。

第二、明确群与变的关系。变即变革, 是维新派维新活动的核心, 也是他们群学理论的核心。康有为曾把他的全部维新方法概括为“以群为体, 以变为用” (注: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饮冰室合集》, 中华书局1989年版影印本, 文集之二, 第3页。) 。就是说群是变的载体, 变是群的目的和结果, 不仅结群而学是为了行变, 而且结群图强、结群致治, 只有通过变才能实行。但是要实行变, 就要借助于群。其理由之一是群可以为变张本, 认为社会进化的基本原理就是由人群之间的竞争而达到社会的发展变化, 而结群则既以竞争为目的, 又可以明确竞争的对象, 增强竞争的力量。

如果从材料中理解到这层面:要变法, 即立宪法、开国会。但是要实行变, 就要借助于群。

最终得出结论:三个社会政治倾向应为立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学习西方民主。

这也符合政治方面康有为的见解, 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他指出:“东西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 开国会之故。国会者, 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特别是对意义的回答, 那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这个意义的答案, 学生读不懂, 不理解。我在评讲答案时, 让学生先听参考答案, 结果学生惊讶声接连不断。其实学生根据已理解社会政治思想回答意义, 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我认为就行了。

即便是按照现在的答案是否就是一个完整的好答案?

这种命题过于专业化、学术化, 对高考复习的导向性是什么?让教师去拼命的研究历史, 都争取做个历史专家, 还是让教师轻松教学?让学生加重学习负担还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这些都应该是命题时考虑到的。如何调动学生在史料学习中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选用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 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等。

由于我的学识水平有限, 不明白这道题目的命题有何意图, 斗胆写出, 以求教于大家和同仁。

摘要:如何调动学生在史料学习中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选用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 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等。

篇4:刷题的意义是什么

3D技术(更不用说4D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的技术与财富热浪。

人类正经历一场被W.J.T. 米歇尔称之为“图像转向”的潮流变化。这一潮流单从技术层面看,意味着一系列图像技术的骤然暴发,米歇尔列举的有“电脑辅助设计、合成全息照相、飞行模拟器、电脑动画、机器人图像识别、射线跟踪、文本图绘、运动控制、虚拟环境防护、磁共振成像、以及多谱感应器等”。今天,3D技术、视频技术正在移动互联网推动下,变得无处不在。接下来,就会是各种商业茁壮乃至野蛮生长。技术和商业都会呈现一种表面无序的繁荣。

这一初起阶段最值得警惕。历史告诉我们,技术最终总是受到人的隐秘需求指引在转来转去。但是最初,第一批冒险者,并不总能明白背后牵引他们的指挥棒所在,而成为盲目牺牲的历史试验工具。许多人会成为繁荣事业的先烈,而错失繁荣本身。

京都之谜:图像的背后的意义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迷恋图像与视觉。我在日本京都街头发现这种奇怪现象:大小指路牌上,除了日文,总有漫画辅助。

我曾疑惑:日本人难道连看指路牌都不愿费脑子,非要“看图识字”吗?

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今后中国3D和视觉革命第一代扑火者成为先烈。这种误解是:图像比文字更加浅溥,因此视觉技术的一切努力,就是让人们更加不动脑筋。这种技术在商业上,将导向“一切变浅”的方向。技术从一开始,也错误地瞄向这一点。

表面看起来,视觉技术转化为商业就是这样,人们从此不再费尽脑子,去读长篇大论,人们都象看小儿书那样,在视频、3D构成的声、光、电、影的世界中,被偶然地吸引,又被另一个新奇对象分散注意。周而复始。

实际不是这样。

我首先把话题扯远一点,谈谈人类图像转向的初衷和动因是什么。你会看到变化的真正驱动力是否与你想象得一样。

哲学家理查·罗蒂曾概括过人类有过三次浪潮的转向,他说,“古代与中世纪哲学的图景关注物,十七到十九世纪的哲学关注观念,而启蒙的当代哲学场景则关注词语”。媒体思想家斯图尔特.霍尔则将三者的重点分别概括为质料、概念和意指。

图像古已有之,但在新技术支持下的图像转向,却不是在说对于物的经验式反映,或者对于概念的意识形态图解,而是以符号的方式表征意义。

其中的区别正如学者周宪指出的:“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按我的理解,就是从价值转向了意义。

价值是抽象、普遍和同质的,可以在作用意识的词语层面得到感知;而意义是具体、个别和异质的,更适合在作用潜意识的图像的层面得到感知。这种关系好比有钱与快乐的不同,有钱是说有价值,快乐是说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有意义的。

沿着这样的想法再审视当今文化,我发现京都的现象有了新的解释:不是人们不愿动脑筋,而是人们更加愿意绕过理性的迂回概念,直接进入意义的世界。不是变得更浅,而是更深了。

图像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不知不觉的变化。以往的图像,或者是物的附属,或者是价值的附属,都无法仅仅根据意义的要求,按照意指的规则,进行排列组合。

当我走到京都的现实世界时,金山阁“就在那里”,人们搬不走它。图像只能复制金山阁的影像,但金山阁本身的存在不是图像“创造”出来的。我来到花径小巷,人们告诉我,看不到艺伎了,因为艺伎下班了。艺伎只是根据工资或者说价值,来决定出现或不出现。

艺伎下班了,这在数码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她即使下班了,我一按播放键,随时可以让她“上班”。阿童木是现实中没有的人物,但在京都车站,到处有他的形象。阿童木成了京都文化的新象征。阿童木与艺伎的不同,在于他没有下班时间,可以根据人的意愿,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阿童木又是什么呢?日本人告诉我,他们为阿童木感到自豪,是因为漫画家手冢治虫在世界上第一次扭转了人们对机器人——这是日本当时制造业的象征——的情感态度。机器过去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而阿童木是有情感的机器人,这个形象使世人把它同每个人身上都认同的有意义的事物——情感——联系在一起。这是图像转向的一个转折点,人们把意义寄托于机器人这个符号,赋予机器人这个符号以人的情感,使他就象真的一样。

意义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接下来,更加实质的问题就发生了:什么才是“真”的?

阿童木只是在“意义”这个意义上的存在,是真实的。它的影像虽然看起来象金山阁一样真实,象艺伎那样有价值,但它归根结底,只是意义的表征,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意义的形象。

中国第一位网络小姐陈帆红在十多年前,曾提出过一个让我至今仍时时思考的命题:虚拟有可能比真实更加真实。在图像转向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意义上的真实。这种真实,只能存在于物的世界与概念的世界之外的第三个世界——意义的世界。

说这些,是为了辨析我们今日盛行的视象技术,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王啸飞在《图像转向的悖论—一种非精英主义的解释》,关于视像的擅长,有一个非常到位的描述:“视觉图像符号是一个感性的符号系统,主要通过图像和画面来表达一些感性的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图像契合了弗洛伊德理论的首要层面,即本我依据快乐原则来行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正是我所说的只属于潜意识层面的意义。它的反面,就是用视像表现有价值的东西,即把意义还原回价值。

有意义的事情与有价值的事情,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意义是个性化的价值,价值是普遍化了的意义。有意义的事情不一定转化为价值,比如快乐不一定非得转化为钱;但有意义的事情只要想转化为钱,一定比有价值的事情更加值钱,比如使人达到快乐,会让人更加乐意地付钱。我认为,要想发挥图像技术的真正优势,在商业上意味着从仅仅做有价值的事,要升级为做有意义的事。而意义,不同于价值,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霍尔这样描述什么是意义,“意义就是赋予我们对我们的自我认同,即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归属于’谁的一种认知的东西”。米歇尔曾用大写主体与小写主体来区分价值认同与意义价值认同,“那个绝对大写主体占据着唯一的大写中心位置,按双重镜映联系的方式向其四周把无穷的个体唤询为小写主体,以至于使这些小写主体臣属于大写主体,而同时将这些小写主体交给大写主体,使各小写主体能够在大写主体中注视审思自身的图像”。而意义认同的图像特性则在于,小写主体可以在确认大写主体的同时,在大写主体之外的空间(语言之外的空间),分别地、个性化地确认自己的存在。

我们再进一步看,图像比语言更擅长表达意义的原因何在。

据说,人类学家阿尔伯特·麦洛宾认为,传递一项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言语+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有许多细微到可以进入潜意识,直接作用于快乐或痛苦的元素,它是语言所难以逻辑地解析的。我听说过,同等面积(比如同样一张纸)上的信息,图像所传达的信息量,是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量的九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在台上做报告的信息量,没有他抽高档烟的图像所传达的信息量大。他倒在了图像的力量上。

图像转向的意义就在于,它为人类开启了进入意义这个新大陆的空间。图像尽量可以被用来“向幼稚的摹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但那只是图像,不是图像转向。

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可谓是“从最为高深精致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 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与意义的生产制作,同样具有感性化的特征。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意义的把握,图像转向就可能真的成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成为过眼烟云或水中浮萍。

意指的规则

如果你有幸区分开了“有价值的事情”与“有意义的事情”之间的不同,那么恭喜你,开始从图像转向的外行,进入到内行的区间。

作为内行,我建议你在做具体的事情——无论是技术工作,还是商业工作——之前,再做最后一个准备:了解意指的规则。

1、解决意义生产的主要矛盾

意指的规则,就是意义的生产规则。“意义的产生必然受制于意指规则”,不了解生产规则就去生产,或者你是天才,或者你是乱来,还可能你从事的将一直是小生产。

图像转型的意义生产将来遇到的主要的矛盾,一方面是商业与非商业的矛盾。从意义追求本身来讲,它是非商业性的。人们获得意义的自由,本身也是为了摆脱商业化对人的异化的束缚。另一方面是解决技术性的矛盾,即“可言说”(能指)与“可知”(所指)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难以解决是因为意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一点说,它更象是艺术,而不是商业。

但是,这不等于说,图像转向与商业化是完全对立的。从商业和技术角度看,有两点理由,使人们看好它们的结合。

第一,价值与意义,本来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业存在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本来,服务业创造价值,而体验业创造意义。在服务中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提升用户价值,这一点无须证明,人人皆知。

第二,从技术角度看,在图像转向中,突破可知与不可知的屏障,得到两个大的方面的技术支持,一方面是图像技术本身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好的形象体验支持,未来人们可以象阿凡达一样进入真假莫辩的虚拟空间;另一方面是意义感知技术的不断进展,会提供更好的人工智能(包括搜索技术、知识挖掘技术),使区分此个性与彼个性变得在成本上可以接受,从而有力支撑的体验服务者或生活方式设计师的一对一服务。

2、图像转向需要模式突破

意义的生产,同时是意义的循环。这意味着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区分变得模糊。一个作品的意义,更多要取决于每一位读者、观众、听众的再阐释,才能得以完成。在SNS的条件下,它甚至可能是一种全球协同下的“孤独的狂欢”。这对于过去以精英为中心的价值生产方式,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从图像技术的发展来看,我们不光要注意图像本身的技术,还要以同样的重视程度,注意互联式分布式、双向互动的传播技术的发展。因为意义的生产与意义的传播,最终将统一在一起。其中,P2P技术的发展,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都会与图像转向实现深度融合。

我们看到,早期视频的发展,显然没有重视这样的规律,仍然按照以精英为中心的生产方式组织商业行为,把版权作为发展的核心,这些都是不适应潮流的表现。在图像转向时代,开放的云计算的模式,将最终取代生产者为中心的版权模式。创造意义,将不再意味着进行意义的生产,而变为提供意义的服务(生产免费而服务收费,如SaaS)。

意义的创造,不同于制造业,也不同于服务业,正是它的主流化,将最终驱使产消合一成为主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

3、低成本实现意义创造是新赢家的特征

图像转向带来的商业问题也有其特殊性。新的赢家将具有何处特征?

霍尔在“作为一种意指实践的定型化”中,曾借用戴尔的话,指出赋予事物以意义的定型化方法:“一种类型就是任何一种简单的、生动的、记得住的、易于捕获的和广为认可的个性化,在其中少数特征被预设,而且变化或‘发展’被减少到最小程度。”

意义是一种极特殊、个别的东西,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意义。满足一个人的意义不难,但满足全社会每个人的意义,为人人服务,就会成为商业难题。以创造意义为中心的商业,难点在于低成本个性化。

这是与服务经济不同的地方。服务经济可以通过统一的服务标准,提供无差异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如果统一标准失灵了,成本如何控制,就成为图像转向后面临的非常实际的问题。

规模化定制固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它只是过渡性的。个性化定制才是终极性的挑战。在个性化定制中,成本不再取决于规模扩大,甚至可能是规模不经济的。

本文已没有篇幅再长篇大论地展开这个话题,我只是把结论摆在这里。我认为,图像转向后的经济,将迥然不同于现代经济,它将属于后现代经济(参见本人《后现代经济——网络时代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一书)。在后现代经济中,一个经济学前提假设级的改变在于,第一,从报酬递减型的经济(新古典主义经济)转向报酬递增型的经济(新经济增长型的经济),为此,图像及意义的生产,将普遍调大初始固定资产投入,而缩小边际投入的比重。这在商业上将意味着平台与增值业务的分工与合作将普遍出现。第二,从规模报酬递增型的经济(新经济增长型的规模经济),向范围报酬递增型的经济(新经济增长型的范围经济)转型。为此,图像及意义的生产,将普遍将固定投入转向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这些规律同样适合整个创意产业的发展。当前创意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是,只顾创造价值,而忽略创造意义,因此脱离了真正有意义的日常生活,而退化为商品异化的消费文化。图像转向应摆脱这种传统模式,为社会提供更高附加价值的文化产品。

篇5:高三学生高效刷题的方法

高考语文题型有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这几类,从题型上来看,分值比例最大的是阅读,所以同学们平时可以针对阅读做专项练习,做题的过程中总结一下做题技巧,做到高效答题。

如何刷题最有效——数学

数学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广泛,5本必修和5本选修基本都有涉及。同学们在刷题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典型的题型来做,如何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可以做一些高考真题,刷题的同时也能尽早熟悉高考题型。

如何刷题最有效——英语

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能老师要求同学们背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单词、短语、句型之类的,但是高考考察的是运用,所以同学们在记忆的基础上还要会用才行。高考英语和语文一样,有几大题型,并且基本都是固定的,由于高三的学习主要是以高考为出发点,所以同学们可已针对高考英语题型来作专项练习,掌握每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及方法。

如何刷题最有效——理综

理综也就是物理、生物、化学。对于这三科来说,除了掌握知识点以外,还要注重实验的学习。

小编个人觉得化学和生物实验比较难一些,因为不仅要清楚实验原理,还要记住实验仪器的作用、试剂的作用,而且对于同一个仪器和试剂来说,不同的实验它们的作用也不同。

篇6:教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于是, 我想到了教育。

教育一词的拉丁文的最初意义是“引出”, 即引出灵魂的意思。它的中文的原始意义是指向“教化”的, 教而化之, 从而提升人的灵魂境界。现在我们常用“教书育人”来解说教育, 似乎也是从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方面入手的。那么, 借用哲学的原始意义, 即“爱智”的话语来解释现代的教育, 可能更有积极意义, 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对人的根本性问题的关注———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层意思。

教育之所以存在, 其实际意义就在于人们真正需要它, 需要它来建构自己知识的华屋、人格的大厦, 需要它来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灵魂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凡伟大的人, 以及他所从事的伟大的事业, 并非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在于他能够在所受的教育中自在、自主、自为地追求, 并在追求中不懈反思、反抗。持之以恒, 是对有限人生的挑战;持鉴自窥, 则是人对无限世界的反抗。

教育本身不是使人世故与僵化的手段, 相反, 教育应是提醒人存在, 并且让人时时惊讶于这种存在的人生本身。教育就是人生, 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

在社会快速发展, 信息量急剧增加, 人们认知水平的极限受到严峻考验的今天, 教育的存在, 一方面教会了人如何搜集、整合、处理信息的方法, 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 教育可以促使人在人的本质的认识和定型方面, 由无所适从到稳住阵脚, 从而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使紊乱的灵魂整饬, 整饬的灵魂崇高。崇高是一种无法用言辞僭越, 更谈不上有任何可能被具体描述的心灵震撼。

教育使人找到了道德的“圭臬”, 从而让人变得有“德”, 有“德”才可能有“品”, 有“品”才可能有“境”, 有“境”才有可能成就事业, 成就人生, 成就未来。

教育的存在是要让人发展, “因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教育的存在, 使人更加明白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困境, 从而使人更加懂得尊重生命, 更加懂得热爱生命;并让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快乐、自由地成长、发展, 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享受人生的乐趣。

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 如果不尊重个性的发展, 一味地强调标准化、规范化, 那么教育只能培养出“能干的奴隶和有用的工具” (钱理群语) 。

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教育, 人对一切漠然视之, 不思进取, 这不单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而且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往往人们习惯于恪守一切既定的现成模式, 这样, 创造精神又从何而来呢?

教育是使人存在的, 即使人的思想存在的基本方式。教育的基本功用就在于使人成为其人, 成为不停思想着的, 不断进步着的, 鲜活而又生动的人。

篇7: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意调查

“民意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民意调查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民意管理的问题。”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称。

与1992年 “零点调查”刚成立的时候相比,如今,中国已迎来了一个“民意时代”,各类民调机构大量兴起,各种民调结果每天都在发布,民众在其中渐渐养成了表达意见、提炼观点、建言献策的习惯,这对于政府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大有帮助。然而如今,我们常见的一个现象却是:很多民调的结果与民众的感受大相径庭。

作为一家独立民间调查机构的掌门人,近20年来,袁岳一贯强调,“真实是民调的生命”。从2002年开始涉足“真正意义上”的民意调查——“市长公众支持度调查”以来,“零点”尝试着梳理民意对政府的评价,在民意研究介入中国公共政策与政府表现评估的发展历程中,10年来,中国的民意调查经历着怎样的社会角色转变?

“我们不想扮演操控民意、或者是利用民意的角色;更不想借民意调查来达到自己某方面的政治目的,我们就想扮演比较温和的、能够利用民意研究的结果来推动公共管理革新的这样一种角色。”袁岳表示。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意调查

《小康》:为什么从2002年起,才算开始涉足“真正意义上”的民意调查?

袁岳:我们从2002年开始做“市长公众支持度调查”,我们做的只是个标志性的行为,我知道它代表了一个“民意调查新时代”的开始。以“市长公众支持度调查”研究作为起点,后来有地方利用民意来做政府部门的公众考评,中组部也通过民意调查来对高层党政机关干部进行考评。

只有在关键政治人物开始感受民意压力以后,民意才会真正地在他的施政行为和施政取向上占有更为重要的权重,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在做民意调查,但实际上民意是这个决策时代的一种方针,“以民为本”需要有一些可衡量的东西来支撑,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相对独立的民意调查就成了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

《小康》:所以在2002年第一次做“市长公众支持度调查”之前,都只能看作是中国民意调查的“苏醒阶段”?

袁岳:对。做民意调查要有政策水平,也要学习政策的发展,2003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怎么才算是“科学发展”呢?要反映老百姓的权益,但这些权益必须是可衡量的,所以这些为我们民意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环境。

民意调查在其他国家的发育也是这样。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民意调查的起点,是1945年盖洛普针对美国总统竞选所做的民意试验。在这之前,一般性的市场调查在美国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了,所以,对于政治人物的支持度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也就是说,过去你只做一般性的问题研究,而只有在你开始能够对关键政治人物的公众支持度进行民意测验的时候,民调对于政治甚至是实际决策的影响才开始加大。

《小康》:在这些年当中,随着经验的累积,调查理念和调查手段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袁岳:调查理念方面,如果从民意调查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对行为习惯的研究转变成为以满意度的研究为主导,目前在市场上,满意度研究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果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说,现在政府更加愿意在施政之前就了解民意,或者是在施政之后来关注民意的满意度。

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查的方法也正在实现快速的转变,正以过去的面访为主转变成现在的以电话访问为主,未来的三到五年之间,电话访问将成为访问的绝对主流,而面访成为辅助的方式,网络调查则是一个比较通用的调查方法。

关键取决于开明的领导人

《小康》:你认为在城市公共治理过程中,政府在听取公众意见方面应该如何转变思维模式和决策模式?

袁岳:能否转变思维模式和决策模式,关键取决于一个开明的领导人,我们在全国与56个地方政府合作过,有些政府是长期合作,差不多快10年了,例如北京和上海;有些地方是中间某一任领导在位的时候与我们合作,换了新一任领导后就不与我们合作了;还有的地方政府是象征性地每隔几年做一次;也有的市领导态度非常明确,觉得民调的用处不是很大,干脆不做。所以说,领导的施政风格和施政模式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小康》:地方政府如果有获取民意的愿望,通常会采用哪种方式来选取民意调查机构?您认为哪种方式比较好?

袁岳:有的政府部门设有专门的民调机构;有的领导有自己信得过的民调机构,就会直接委托这个机构来做民调;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我认为,真正的公开招标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康》:美国在1967年的时候通过了一个法律,规定所有的政府部门自己不能针对老百姓去做民意调查。但在中国,政府部门做民意调查的还很多。

袁岳:当年,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法案不只局限于民意调查,是所有的政策研究都不可以由政府部门自己来做,政府可以列出这方面的预算,但是一定要委托外面的机构做,而且要用竞标的方法选定机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自说自话。

过去联合国一些机构援助中国的项目,都是中国的各个部委自己去做,后来我们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开始介入其中的一些项目。记得其中有一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项目,是针对贫困地区妇女的,为了防止在生育过程中感染,帮助她们到医院去生产,而不让她们去找接生婆生产。

按照原评估单位的说法,这些资金都用到了计划投入的地方,但现实情况是,该地区妇女到医院生产的比例并没有多大改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一到这个地方就研究出来了,因为相关的工作还没有开展,从省、市,到县,每一个层级都把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真正剩下的用于开展项目的錢就很有限了。

当时,如果要请外国机构评估,平均每个人要给470元的费用,而给我们的费用,只需要十几元,人家当然乐意找我们这样的机构了。而且,过去到贫困地区做评估,外国人往往受不了农村的露天厕所,所以难免会接受当地政府出具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形成报告的方式。

也就是说,真正要做好民调工作,除了要做到客观、避免自说自话外,还一定要能够到达基层,反映实际情况。从立场、观点、方法上,都具有自己的竞争性,才叫真正的独立政策研究。如果政策研究不独立,就是有本位的,也就是在拿纳税人的钱自肥。

民调的前提是信息公开化

《小康》:有评论说,在南京梧桐树事件中,虽然政府表达了愿意倾听民意的谦卑,但却并非主动、积极的倾听。你认为在类似事件中,政府在什么阶段进行民调比较合适?

袁岳:在我们做过的很多公共项目中,民调一般都是分三阶段进行的,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这是最典型的做法,国际上通常也是这么做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事件的不同阶段,民意是会有变化的。另外,事件的直接关联者和非关联者的民意也是有差别的,比如建垃圾焚烧厂、拆迁、低保政策等,在进行这类公共事件中的民意调查的时候,就要鉴别关键的利益集团,以及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

为什么要做民调?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因各自不同的利益而对同一个政策持有不同的态度,而政府要尽可能地通过了解民意,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

其实,民意要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只是做一次民意调查这么简单,而是在民调的基础上,要允许民意公开地辩论与交流。有的人可能在接受访问的时候,了解的信息并不多,经过公开辩论与交流后,获取了更多的信息,很有可能就会改变最初的想法。所以,民调的第一步应该是信息公开化和民意公开化,公开才有助于民调的准确和稳定。

做民调不是抽些人进行访问这么简单,国外有种民调方法,叫“认知性民意调查”,是请受访者坐下来,先对他们进行一次访问,再把相关的政策讲给他们听,然后再次进行访问,最后看他们的意见有何变化。

《小康》:在一些著名的司法案例中,民意曾经对司法裁决产生过相当大的作用力,甚至直接改变了判决本身,比如辽宁黑老大刘涌一案、许霆一案。最近的三起热点司法案件中,民意趋势大致为“李庄无罪、吴英不死、药家鑫必杀”,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司法裁决与民意的关系?

篇8:刷题的意义是什么

一、弗雷格对意义的看法

1. 专名的意义

“一个专名的意义要由这样的人来理解, 他对他所使用的语言或标记整体有足够的认识。”[1] (P91) 专名的意义应该有两个层次来理解:使用者对语言的使用有足够的认识, 或者对专名应用所代表的意义都能够认识。谈到专名的意义, 弗雷格还认为专名的相同意义可以用同一种语言的不同表达式表示。

“在一个完整的符号整体中, 相应于每个表达应该一定有一种确定的意义。但是日常语言常常满足不了这种需要。”[1] (P92) “也许可以承认, 一按照语法正确建立的代表专名的表达始终有一种意义。”[1] (P92) 即可以如欤理解:日常语言中, 所有的用来说明专名又符合语法的构建的该句都是专名的意义。同时也应该承认, 在日常语言中, 相同的专名表达没有确定的意义。如拿亚里士多德这个专吉举例, 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提出三欵论的人;亚里士多德是《工具书》的作者。上用以正确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所有嚄语句都是亚里士多德这个专名的意义。谈到这里, 我们如果还心存疑问, 专名的意义是属于客观还是主臂呢?弗雷格对对象、意义、表象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明就清晰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个专名的意谓是我们以它所表示的对象本身;而我们同时所有的表象则完全是主观的, 在二者之间是意义。”[1](94)按照弗雷格的观点来说, 意义不是纯客观的, 又不是主观的, 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如果最能够体现客观事物而又能被人把握的话, 意义是首要的。因为“专名的意义可以为许多人共有, 因而不是个别心灵的部分和形式。”[1] (P93)

2. 语句的意义

“思想不能是句子的意谓。相反, 我们要把它理解为句子的意义。”[1] (P96) 因而, 语句的意义是思想。弗雷格在对思想的解释中说:思想是思维的客观内容, 能为许多人共有。这和专名的意义是相似的。知道了弗雷格对意义的看法, 罗素又是怎样的看法呢?

二、罗素如何看意义

罗素从专名和摹状词探讨了它们的意义问题。在这里专名较弗雷格所指的专名有所不同。这里的专名是简单的符号。

1. 专名的意义

“一个名字乃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它的意义是只能作为主词出现的东西。”[2] (P112) 其实名字代表一个专名, 名字的意义也就是专名的意义。专名的意义从逻辑角度上来看, 只能作为主词出现的也就只能是对象。所以, 专名的意义就是指对象而言的。“一个名字乃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直接指一个个体, 这一个体就是它的意义, 并且凭它自身而有这意义, 与所有其他的字的意义无关。”[2] (P112) 再次说明了专名的意义指对象。

2. 摹状词的意义

为了解释说明出现在句子中的虚假专名, 在句子中的出现, 句子仍然是有意义的, 罗素提出了摹状词。用摹状词来替代虚假专名, 进而说明语句是有意义的。

“一个摹状词由几个字组成, 这些字的意义已经确定, 摹状词所有的意义都是从这些意义而来。”[2] (P112) 摹状词的意义来自于所构成的成份的意义组合。

三、斯特劳逊如何看意义

斯特劳逊用他独特的视角来看意义。语词的分析建立在对语句分析的基础之上。

“语句是否有意义的问题, 也就是是否存在着这样的语言习惯、约定或规则使得语句在逻辑上能被用来探讨某个东西的问题。”[3] (P369) 谈论语句, 保证语句是有意义的。那么依照斯特劳逊的观点, 应该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 (1) 符合逻辑。也就是符合理性的合理建构。在理性范围内认为是顺理成章、能够自圆其说并且不违背矛盾。 (2) 遵循语言习惯、社会约定和语言规则。满足上述两个基本条件, 才可以谈语句是否有意义。如:谈话者说:桌子上放着一本书。符合上述的条件, 大家在听到或看到这句话使用的时候, 都明白说的是什么事情。不用在特定场合, 在所有的场合下都知道。正如斯特劳逊所说:“谈论一个语词或语句的意义, 不是谈论它在特定场合下的使用, 而是谈论在所有场合下正确地用于指称或者断定某某事物时所遵循的那些规则、习惯、约定。”[3] (P357) 所以, 为了保证语句是有意义的, 必然要满足以上两个基本条件。这样在所有场合下人们才都能明白到底在说什么事情。什么是意义呢?斯特劳逊进一步说:“意义是为把语词使用于指称中的一套规则、习惯和约定。”[3] (P358) 语词用来说明指称的时候, 意义就是那些规则、习惯和约定。斯特劳逊在语词或语句的使用上谈意义, 没有使用, 意义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 不难看出, 斯特劳逊认为语词或语句的意义应该是语词或语句本身的那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意义是规定好的。意义是依照意义所规定好的, 适用语句或语词过程当中, 保证能在逻辑上正确谈论某个东西。

四、我们对意义的探讨

以上三个分析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意义问题。弗雷格主要从专名和语句角度, 探讨了专名的意义和语句的意义。罗素探讨了专名的意义和摹状词的意义。这两个哲学家就意义本身——意义是什么并没有过多的论述。斯特劳逊虽然探讨了意义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但是这些规则、约定俗成和习惯究竟那些应该包含在内?并没有界定。然而这些问题不是主要的, 是由于他们的侧重点不同, 没有过多的对意义进行分析。但我们仍然认为他们的探讨是有意义的,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从另一方面来说, 有助于我们对意义问题的理解。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 即结合弗雷格和罗素从语义学上对意义的看法, 还有斯特劳逊从语用学方面对意义的看法。尽管弗雷格和罗素探讨意义的视角不同, 对意义的看法存有差别。但是他们同时肯定意义的探讨应结合语句, 语句才可以谈意义的问题, 这是我们大家所认同的。日常语言交流当中, 我们要用语句进行交流, 在使用当中才可以谈意义。单独就意义本身谈意义是毫无用处的, 日常语言交流也没有必要如此做。因而探讨意义, 既要结合语句, 又要在语言运用当中思考语句意义, 把握意义问题。

为把握语古的意义, 应采取以下的方式:日常语言交流应该结合语句、结合语境、并且说话者本人对其表达有足够的认识, 对其衈达的内容一目了然。

首先, 词词的含义要确定。我国臢孔子以来, 就要求名实相符, 名称的确定必然要有一实际事物与之審应。但在大千世界, 语词的表达讘多都不能够作到有一个真正的实物与之对应。这就要求语词的含义一定要确定, 所表达什么样的内容, 许多语词的含义是规定性好的。当在日常生活当中, 提到这一语词大家都明白这一语词所表达的含义, 使得日常交流得以顺利进行。其次, 语句的表达者。语句的表达者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 运用正确的语词来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的内容一定是表达者十分清楚到底自己要表达什么?表达出来的东西, 与表达者想要表达的符合。第三, 听者。听者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知识, 能够在正常条件下合理的思维。听者应结合当时的环境、表达者的表达以及表达时的语境, 充分了解表达者。如果由于表达者表达的效果或者是听者的理解力出现偏差, 这时在一般的日常语言交流中, 听者就需要证实一下, 自己所理解的是否与表达者所表达的一致。需要听者反过来使用语词重复听者所理解的东西, 检验是否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一致。应用了以上的条件, 才可以确保语句的意义, 才可以谈意义。如果双方理解不同, 阻碍日常语言交流, 何谈语句的意义?又何谈意义呢?

总之, 在日常语言运用上, 不要刻意去追问意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意义的体现就在于日常语言交流的运用过程当中。不论是特定场合还是所有场合, 意义都会体现。

参考文献

[1][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謺著送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英]罗素.数理哲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篇9:除了打杂,实习的更高意义是什么

大二暑假的时候,我和Judy一起在一个快消公司(快速消费品公司)实习,正值Summer Intern的时期,公司招募了大批的实习生,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实习生培养计划。我们像一窝小虫子一样,呼啦啦地飞进了这个租了写字楼好几层的跨国公司里,遍布在其内部的上下左右。那时候的我们,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每天挤在一起发没完没了的快递,搜没完没了的信息,印没完没了的资料,发没完没了的牢骚。

Judy比我晚来大约两周,她第一天来的时候穿着一身校服坐在门口的座位上。那时候所有的实习生都在一个小房间里,我们称之为“小黑屋”,她来的时候坐在了外面,因此我们似乎对她有些生疏,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偶尔问一句:“那个穿校服的女孩,要不要叫上一起吃饭去?”

或许,Judy从开始就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区域同事来了以后

几天以后,公司在全国的每个分公司和代表处都派来一个人到北京总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这一行浩浩荡荡有20多个人,突然出现在本来就很拥挤的公司里,落地于实习生小黑屋旁边的玻璃房子里,天天培训,日日上课,只有吃饭时间才成群结队地出来。

而这个时候我们发现,Judy总是和那些代表处的同事一起下楼吃饭,但也没有多心,我们依然自顾自地去买外卖,吃完了就去附近的大商场逛逛,看看哪里又打折了,哪里又上新品了。即使那时候根本买不起,也是愿意听着商场里一遍中文、一遍英文、一遍日文、一遍韩文的各种信息广播,然后互相抱怨公司的实习工资是多么的低廉,连件好牌子的衣服都买不起。

区域的同事在北京呆了两个月,所有的实习生都在自己的组里忙,有的忙着盯销售额度,有的忙着做渠道规划表格,有的忙着做各种报告,有的在外面跑着看店面,只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控诉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无聊,自己的领导是多么爱下班时候找事儿,自己的team是多么的不团结,总结就是这个公司不像原来想的那么好,这个公司非常不把实习生当人看!义愤填膺的气氛中,大家都慷慨激昂地表示,Summer Intern结束就离职,不能再继续了,这样的日子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打碎了自己的梦想,每天无非是复印扫描快递填表,自己的文采、见识、广博、创意在这里一无用处。

两个月Summer Intern期结束,我向公司申请继续留下来实习,而有一半的实习生已经提包走人了,以前壮观的实习生小黑屋里只剩下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我们的日子开始清净起来,毕竟人走了大半,活儿也熟了很多,做起来又快又好,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上网逛逛看看,悄悄地聊八卦……

某天下午秘书在门口喊:“区域同事要走了啊!大家出来送一下!”

正式员工显然对区域同事很熟悉,又拉手又拥抱,依依惜别就是这个场景了。我和其他实习生站在小黑屋门口,对,就是站在那儿。反正我们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们。于是就是站着,等大家都抱完了,开始挥手拜拜的时候,我们也在人群后象征性地摆摆手,笑一笑,然后就算这事儿结束了。我转身的瞬间,看见了Judy。

Judy和区域的同事们一起慢慢在楼道里走,从大门走到电梯口,一边走,一边拉着手热烈地讲话,感觉好像认识了很久很久一样。二十多个人和Judy眉开眼笑地说话,哈哈大笑,Judy在其中俨然一个红人一样,被很多很多人拽着不放开。我不知道他们在热情地讲什么,大概因为如果是我,我根本不知道要和他们讲什么。我只是在最后的时候听见Judy特别有感情地喊了一声:“各位哥哥姐姐!你们要常来啊!”

我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看看位置

后来的日子,我开始跑店面了,看看超市的新货有没有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其实就算没摆放到好位置,我一个实习生能如何呢?无非是回来报告领导罢了,难道我能吵一架把东西重摆一次?我就是个实习生,我一直记得这一点,谁会听我的呢?

某天中午在一个很小的社区超市里买食物,顺便看看产品位置,突然遇见Judy一个人在很角落的位置张牙舞爪的吵架一样。我赶紧跑过去问她:

“你们产品也开始查店面了?怎么了?”

“我这条线吧虽然没什么竞品,但是也不能放角落里啊!这谁看得见啊!起码要上货架的!”

然后她转身指着一排货架跟超市的人喊:“我就是XX公司的,中间位置的商家给了你们多少钱,就给这样的位置?我们的货是谁给你们发的?”

领导并没有跟我讲过摆货架也是有讲究的,没有跟我讲过位置和幕后是有关系的,我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看看位置,回去描述一下,然后交由领导自行处理。我从来没有多想这里面是否还有别的故事,也从没有想过我是否可以代表公司谈些什么,更没有尝试问过一句为什么会有这里和那里的区别。而我,一直以为摆放位置是超市的规定,一直认为超市里到处都是人,哪里的货品都能够被平等的看见。

她是惟一一个可以谈薪水的毕业生

后来我和Judy都回学校上课了,也都相继离职了。我一直觉得,Judy是那种很能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而我们就不是。我们总是觉得我们是实习生,不用太努力,出事儿有领导扛着,怪谁都怪不到我们头上来。我们是有大大的保护伞的实习生,还不一定做多久呢,因此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不用那么用力地往前冲,不用着急地认识新同事,不用建立什么商业合作关系,不用太深入地了解一个地方一个行业,而一些行业里的小故事从来只当八卦讲讲,从未真正上心去思考什么。这一切,Judy却做到了。她不论到哪儿都自来熟,别人不熟她先熟;她在任何行业都特把公司当自己的,用力用心用脑子;她查店面就看老板吵一次架,剩下的都自己吵。

毕业那年我们几个熟识的朋友里,Judy的薪水明显高出我们很多,而她所签的公司的毕业生标准价格并非她的价格。我们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从大二就开始混社会了,认识很多人,也做过很多事儿,虽然我是个实习生,但是我打赌我比正式员工做得更多,了解得更深入。我必须比别人的薪水高,不给这个价儿,我就走人了,我不干的!”

这话,我真的信!

但是我们几个人里没人能像Judy那么霸气地要一个高于别人的工资,因为我们没理由。那些宝贵的实习机会,都让我们走马观花地当花儿贴简历上了。

现在的Judy,依然拿着比我们都高的薪水,坐着比我们都高的职位,做着比我们都高级的工作,带着比我们都多的人。那年大拨的实习生里我唯独还和她有很深的联系,也常一起吃饭聊天扯淡。我是一个很少愿意去和人比较的人,但之所以这么深刻地记得她,记得她每次都异于我们的步伐,是因为我想要用心去记得她曾带给我的这么多年的思考。

实习更多的意义在于给你一个机会思考

当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实习公司越来越牛的时候,当500强的名字挨个写在我们的简历上的时候,当我们已经牛到开始用实习生工资的高低来做选择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每一份实习,究竟做了多少具体的事情?为什么每次实习都是从打杂开始,并生生不息地打下去?有没有那么一次,我们能踏实下来,不带任何炫耀和功利色彩地投出一份简历?有没有那么一次,忘记公司的名字,全心全意去研究一下自己手上的那张表格还有什么含义?

每个实习生都在喊工作太辛苦,公司不把自己当人看,这不是自己理想的公司,这不是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可是是否有那么一个人愿意把每个简单的工作想的再往前一点,再深入一点,也许就能柳暗花明了。每个实习生都在抱怨工作内容没意思,无非就是填表格打电话发快递复印东西,你是否有仔细地思考过这些工作内容,是否有一题多解的方案?如果在公司的快递公司无法按时送货的时候,你能立刻给领导三个备用快递公司的联系人、解决方案和报价,而不是单纯地站在领导身边无辜地说一句:“领导,他们说送不到了。”难道领导会批评你多事吗?

实习,不是要去一个牛叉的公司里做很多很多Dirty work,而是要通过这些Dirty work来让自己开始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让自己有一个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并通过这些机会来一步步让自己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力与喜好,以便让自己在毕业的时候迅速融入社会,选择一个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因此,实习更多的意义在于给你一个机会思考,思考自己,思考社会,思考两者的match程度,并思考自己还缺少什么,自己还喜欢什么。而那些工作内容反倒是次要的,发快递、复印东西这等小事儿难道初中生做不来吗?

很久以前的古话叫作“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要抓住它”,或者叫“机会只光临有准备的人”,但Judy的故事告诉我,机会是不能等着它自己来了以后再去抓的,机会是要靠自己每时每刻的抢先一步夺来的,是靠不断的认真积累换来的。当别人不认真、不负责、不上心的时候,便是最好的下手时机。

上一篇:灰斑点的奶奶学生作文_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偏偏喜欢你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