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2024-04-19

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通用14篇)

篇1: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气氛,进一步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检阅各班纪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效果,展示各班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举行大课间活动评比。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比赛时间:2014年3月28日下午(星期五14:00开始)

二、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三、参赛对象:小学部一至五年级初中部七、八年级。

四、比赛程序:

体育委员整队、报数→韵律操→民族舞→集合退场

五、奖项设臵:

一、二年级为1个评比单位,三、四、五年级为1个评比单位,七、八年级为1个评比单位,共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月考核按5、3、1加分)。

六、比赛要求:

1、服装整洁、精神饱满、动作规范、节奏感强、口号响亮。

2、各班学生全体参加(有特许情况班主任需向政教处通报)。

3、听从大会的统一指挥,各班按团总支指定位臵坐好,保持卫生,秩序井然。

4、韵律操、民族舞要求:节奏感强、动作到位、整齐一致。(50分)

七、工作人员安排

1、赛场布臵:王刚

2、组织指挥、音响:黄守俊

3、分数统计:王彬吴国银

4、会场秩序负责:第十三周值周组(包括会场纪律、卫生保持)

5、评委设臵:李兴彪 马忠民 王兆彪 何银生 王多瑜 王多进 黄涛 李志 陈淑琼 陈兴旭

九、加分项:

班主任能积极参与活动在参评班级总分中加5分。

十、注意事项:

请各班级高度重视,抓紧时间提前训练,保证活动质量,杜绝现象。

靖安乡中心学校政教处

2014年3月25日

篇2: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为了让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有序,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学校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年级组内开展大课间评比活动。初步方案如下:

一、成立评审组

组长:、梅胜、二、成员分工

1、评分人员分工:组长负责六年级;老师负责一二年级;老师负责四五年级;老师负责三年级。主任负责辅导教师按时出勤评分,主任负责辅导教师到岗到位和组织学生活动的评分及对体育教师评分。

2、等级设定: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周评比一次,每个年级组评出一等奖班级一名。

3、统计通报:

每周由各位评分员把计分表上交教务处杜光辉处,集中登记,通报评比成绩。

三、评分方法:

班级评比方法:把班级学生活动分数和带队组织教师分数相加,最高分数为一等奖班级。

体育教师评选:每周依据组织师生活动情况,评选出一位优秀组织体育教师。

四、评分标准:

(一)班级学生活动评分标准:

1、进退场有序:学生能及时排队、按规定顺序有序进退场。

2、活动器具:器具符合学校安排,数量能满足学生活动活动要求。

3、活动有序:自主活动时,班级指导教师到位,现场认真组织,学生分组活动且秩序井然;集体活动时动作整齐、到位、准确,跟上节拍。

4、全员参与: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无学生不活动,乱活动。

每个单项满分10分,按开展情况打分,打分保留整数。

(二)辅导教师评分标准:

1、辅导教师按时出勤,并和辅导班级一道有序进退场,要求班主任在后,另一辅导教师在前。

2、辅导教师及时到岗、到位组织,集体活动时间要求保持班主任在后,另一教师在前指导。

3、辅导教师能认真、负责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班主任做好每周本班的活动安排,使学生明确活动分组及活动具体位置安排,并协调与另一辅导老师的分工。

每个单项满分10分,按组织情况打分,打分保留整数。

(三)体育教师组织评分标准:

1、组织好师生进退场秩序,各班级活动场地划分合理、清楚。

2、负责搞好活动器具发放,认真组织教师、学生活动。

3、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富有特色。

每个单项满分10分,按组织情况打分,打分保留整数。

(四)奖励

篇3: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单一性的体育活动是指全校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同一内容的体育集体活动,此方法的特点是场地要求较低、管理方便,适合体育资源紧缺的学校。

方法1:先做广播操再跳校园集体舞。

方法2:先做广播操再踢毽子。可左右或前后二人一组,一人踢毽另一人数数,在5分钟时间内踢100~200次,二人交换进行。班主任对每个人踢的次数都进行记录,对在规定时间内踢得又好又多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发挥榜样的作用,以点带面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如果学校配合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踢毽子比赛,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将会更加高涨。

方法3:先做广播操然后在原地或划区域以班为单位进行跳短绳活动,方法可参照“方法2”。

方法4:单一跳排舞,时间25~30分钟。排舞,又称牛仔舞,上几年流行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后来传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接着传遍中国城镇和乡村,排舞集恰恰、华尔兹、探戈等步伐配合小幅度的上肢动作,舞姿可优美大方,也可激情奔放,节奏可快可慢。学生排着队伍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单个而不需要舞伴踩着约定的舞步尽情娱乐和健身。排舞的特点是步伐简单,运动量可控,音乐可换,场地要求也不高(学校可以做操的地方就可以跳排舞)。所以,在学校用单一的排舞练习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确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二、复合性的体育活动

复合性的体育活动就是同一时间有多种以上的活动内容。

方法1:先做操,接着一、二年级踢毽子,三、四年级跳皮筋,五、六年级跳绳。内容安排可一学期不变,最好是一周互换一个项目,各项目的活动要求可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来制定。

方法2:先做操,然后一、二年级迎面接力跑,三、四年级篮球运球接力,五、六年级跑步练习。

方法3:低学段年级跳排舞,高学段年级进行篮球、排球游戏或班级小组比赛,当然规则要修改,争取在短时间内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场体验,但此方法管理复杂、场地需求量大。

方法4:全校跳排舞,但各年级因学生年龄不同而编成不同的舞步,选用不同的音乐。如果场地允许以班为单位进行跳舞,鼓励各班自编自教自练,此方法运用得好场面将非常壮观,令人兴奋,但不足之处是场地要求大,音响投入多,编舞任务重。

三、俱乐部制的体育活动

俱乐部制的体育活动是指学校组织各项目俱乐部,学生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报不同的俱乐部,组成相对稳定的俱乐部成员,在大课间活动时间段内进行基本功的练习或比赛。

方法1:根据学校的体育资源组建各项目的俱乐部,并按俱乐部制的要求开展活动,但此方法要求学校具备特别雄厚的体育资源。目前,大多数学校实施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篇4:用大课间活动激活学校德育

一、大课间活动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差异性是素质教育提出的五大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在大课间活动中都一一找到了归宿。

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大课间活动的第一大特征。大课间活动“放羊式”的管理特点为全体学生的参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不论基础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全身心的锻炼,素质教育的核心旨意“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全面性。大课间活动以环境、音乐、器材为物质载体,通过组织、参与、锻炼的共同作用来构建其活动体系。从学生接触的物质条件层面来讲,体现了一个接触面的广度。大课间活动的环境宽广,活动用的器材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是任何其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所无法企及的。从学生体验教育作用的层面来讲,又体现了“面”纵向上的深度。学生参与得多,体验就更加直接,感悟也会更加深刻,从而使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大课间软、硬件的共同作用,对学生的育德、启智、益美、健身的功效,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

基础性。“为学生的成长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旨意。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现代人的基础素质。通过活动体验,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着最为直接的、零距离的增强体质,磨练心理品质,解读自我概念,促进团队合作,遏制自我中心,历练文明修养,提升集体荣誉感,培养责任感等等基础性的教育。也就是说,大课间对“怎样去做人”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

主体性。素质教育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以及始终摆脱不了的应试教育魔掌所控制的程式化、强制性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仍然是水中月、雾中花。而“放羊式”的大课间活动,使得“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成为了现实。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地释放个性,根据个体的爱好、兴趣选择活动项目,进行主动、自由、愉快的活动,充分满足了儿童天性好动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差异性。素质教育既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项目等的确定,在强调全体性的同时,更注重区分学生年龄大小、能力高低、性别差异等方面因素,因而符合素质教育中注重个体差异、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大课间活动规范了学校的管理行为

使文体活动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随着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成为“减负”具体措施之一的实施,学生在学校进行课余文体活动的时间也大大缩水。学生上完课,写完作业,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到运动场或文体功能室放松、舒展一下,这就很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文体活动时间。而开展大课间活动被编入了学校课程表的统一科目,确保了学生每天至少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这既可以弥补“减负”“应试”所造成的文体自由活动时间的缩水,又避免了与其它课外活动争时间、抢场地的矛盾。

使锻炼体质成为了有源之水。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却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学生锻炼时间、活动量的减少不无关系。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和1.5课时的活动课,很难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好每天这一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自由活动,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总时间,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使“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舞台。大课间活动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安全教育水平以及和谐程度,是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可以深层次地折射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只有在一所校风正、教学严谨的学校中,只有有了一个文明、守纪、和谐的教师团队,才能打造出丰富多彩、张弛有度的大课间活动,同样,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又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大课间活动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释放德育之香。大课间的每个项目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德育之香,时刻熏陶、润泽着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学校把编排的大型舞蹈“找朋友”作为集体项目,安排在大课间活动的第一部分进行。在每天的这个时候,全校师生都会伴着悦耳的音乐,踏着欢快的舞步同时去“找朋友”。那宏大的场面、热烈的气氛让人震撼、自豪,释放着巨大的德育效应: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爱校爱班级的情结、友爱和谐的校风等等都在无形中形成了。“礼让”“有序”“包容”等最基本的文明修养教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说教上的空中楼阁,而在大课间中则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实践、领悟,分享到来自于“礼让”“有序”“包容”的博大文明对心灵的润泽,从而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习惯。

启迪智慧之窗。从横向来看,大课间面临活动项目不断创新的问题。学校大课间刚开始时的活动项目主要有跳绳、打篮球、跳皮筋、拍皮球、打羽毛球等5个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逐渐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而这又催生了新活动项目的出现,踢毽子、呼啦圈、跳竹竿舞、飞镖、网球等项目逐渐被开发了出来。从纵向来看,随着单个项目活动时间的推移,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经过了陌生——熟悉——娴熟的体验过程,进而出现了对单个项目“玩法”的不断创新。就拿跳绳来说,这是低中年级学生最为喜爱的项目之一,刚开始,都是单人跳,比试谁在固定的时间内跳得多,慢慢地,从单人向集体项目演变,出现了双人前后跳,双人左右跳等玩法。六(1)班的女同学还推出了长绳花样跳,使跳绳的玩法日趋“新”“繁”“全”,有效启迪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激荡健体之情。大课间体育活动因其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热情,使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在今天的校园里,上午第二节课后,随着音乐响起,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到操场上,走到大自然中来,伴着音乐跳舞、打球、练拳、做操、玩游戏……欢笑声、加油喝彩声、掌声响成一片,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景象。在这里,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还学到了各种运动知识和锻炼方法,提高了运动技能、培养了运动意识,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审美之趣。一所学校或者一个班级,如果做操时精神饱满、动作舒展大方、整齐划一,队伍横成行竖成列、步调一致,再配以整齐的校服,在蓝天、白云下,衬托出一种美,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当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做操、跳舞和进行队列练习时,不论是他自己做还是看他人的身姿,都能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同时,也在欣赏美。所以大课间体育活动又是一种独特的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教育。

促进和谐之风。大课间活动在进行以自由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部分时,“超市化”自由组合式活动有意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消除了独生子女中特有的自私、骄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气。学习上的后进生,往往会在大课间表现出其过人的能力,从而赢得老师和同学们久违的掌声,找回长期缺失的自信和尊重。平时缺乏交往的同学则在以共同爱好为基点的小组活动中,在互动的竞赛、游戏规则的要求下去交流,去合作,于是,他们与他人交往,融入集体的能力在无须雕琢的自然原生态中逐渐形成了。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

篇5: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学校艺术教育风采,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才能,九间楼中心学校积极展开大课间文艺活动,校领导特别重视,并以身作则,发动全体师生参与到大课间文艺活动中。

4月20王校长亲自伴奏,由中层领导组成的合唱队为师生们献上了一首激情澎湃铿锵有力的《黄河大合唱》,换来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带动了师生们参与到活动中来的热情。

篇6:大课间活动考核评比方案

大课间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也是体现学校有序管理的重要窗口。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让大课间活动能够有效持久开展,我校经办公会研究决定,将对班级大课间活动进行考核评比,特制订此方案。

一、组织机制

为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班主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相关人员要组织到位、跟踪到位、落到实位。

1、成立大课间活动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 成员:

2、由值周领导根据考核细则实行全面追踪、记录、评分、问责的原则。

二、实施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全面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要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3、大课间活动的自由活动各班主任坚持自主设计的原则。

4、大课间活动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 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刻苦耐劳并为班集体争光的精神。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开展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2班主任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到位、跟踪到位,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 “五落实”。

3、班主任须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的制度,要设立本班大课间活动的学生激励和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彰显班级学生的个性。

4、班主任应按学校要求写出切实可行的自由活动的文本。

四、考核评比办法:

考核以班为单位进行,主要考核班主任出勤、学生活动情况。

1、各班服装(周一、周五或有上级领导到我校检查工作)是否完全统一、每出现一例未穿校服者扣一分。(本项总分:5分)

2、各班进场的队列、速度、整齐程度等是否规范(5分),是否有学生任意上厕所(每出现一人次扣2分),到指定场地以是否随校园广播乐曲原地踏步、整队到广播操乐曲播放时间(5分)。(本项总分:10分)

3、班主任到位是否及时(2分)、安排活动是否认真(3分)、组织合理(2分)。班主任到位(班主任一次不到位扣除2分),对学生跟踪、指导、教育是否到位(3分)。(本项总分:10分)

4、广播体操是否做到动作到位(2分),整齐(2分)、合拍(2分)、有力(2分)、精神面貌好(2分)(每节操出现不做者,一人次扣一分)。(本项总分:10分)

5、《感恩的心》动作是否规范、整齐(3分)、全员跟唱(2分)。(本项总分:5分)

6、班主任是否写出符合本班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班级自由活动的文本(3分)、计划(2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3分)、创新性(2分)。(本项总分:10分)

7、自由活动的内容、形式、道具自制自编、自导,学生活动时积极性高(7分)。组织是否严谨、有序,编排是否科学、布局合理是否充分利用场地,做到因地制宜,富有创新性、具有班级特色、本班参与自由活动的学生认真与不认真者、做与不做者有没有明显的区别(不做者每出现一人次扣一分)(3分),是否设立本班课间活动的学生激励竞争机制。(本项总分:10分,若一学期只有一项自由活动内容该项只能得5分)

8、学生参与学校扇子舞、民族舞的队形、动作是否符合舞蹈教师的要求(7分);各班是否建立对学校的道具(如扇子)管理的制度(3分),是否出现损坏或乱丢乱放,是否有班主任对损坏道具的相关学生的调查处理记录(出现对学校道具由于班主任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坏,该项记零分),本期初一级七个班(下期进行整改)扇子舞的外围装点将从队形、动作的合拍等量分(本项总分:10分)

9、学生集体合唱《父亲》是否准确合拍。(本项总分:5分)

10、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呼学校校训、朗读学生诗词(2分),声音是否洪亮、是否有节奏感(3分)。(本项总分:5分)

11、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整个流程各环节是否结合学校设定的乐曲连接流畅(5分)、各环节队型的变换是否规范有序(5分)。(分值:10)

12、退场时是否结合学校设定的乐曲步伐一致(3分),是否按规定线路有序撤离到学校指定位置在分散行动(2分)(如上厕所)。(本项总分:5分)

13、学生【身体有病者(必须出具县级或县级以上的医院证明)除外】是否全员参与活动、活动时是否东张西望、说笑、打闹、敷衍应付。每出现一例扣一分(分值:5分)

14、班主任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不但实行一票否决、学校将严格追究事故责任、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处理。

五、奖惩办法:

1、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评比纳入班主任评先选优、晋级晋职、绩效挂钩。一、二、三、四等奖分别为:500元、400

元、300元、200元。每学期评比一次,奖金从绩效奖励工资中拨出,每个等级设两名。

2、一等奖:90分以。二等奖:80—89分 三等奖:70—79分

四等奖:60—69分为合格(既不奖也不罚)3、60分以下为不合格(1、处罚绩效工资。

2、取消本人本评先选优资格)

篇7:靖安乡中心学校管理行动改进方案

甘州区靖安乡中心学校李兴彪

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远程培训快要结束了,参加本次培训使我大开眼界,近距离领悟到了先进的育人管理模式,收听专家、教育部领导的培训视频后,研习校长的日常领导和管理行为以及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习到更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制度和办学方法。虽然时间短暂,但受益匪浅:社会的发展寄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看校长。校长要善于学习,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名校长应当刚则刚,当柔则柔,非原则性问题采用避雷针效应。用完善的制度来支撑学校,做到制约机制周全,有操作性、实效性、易被师生采纳。下面就以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为参照,制定我校学校管理行动的改进方案:

一、现状分析:

1、靖安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644人,教职工64人,教职工学历合格率100%。目前,学校教学楼、公寓楼、餐厅等教学辅助设施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学习区、生活区、活动区布局清楚,功能明确。学校全面实现了楼房化,校园绿树成荫,美化、绿化、净化达到了有机的统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学校已初步实现校校通、室室通、班班通、人人通,学校设有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体育室、科学室、音乐室、美术室、运动场等各功能教室,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齐全,二、改进依据

由于我乡是甘州区边远的乡镇农村中心学校之一,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与城区学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师生编比严重偏低,学校

班额较大,造成部分科目教师紧缺,激励机制没有健全,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经费属于保运转状态,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还很慢,教育均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学校正以“德育教育为突破口,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争取在新的征程中再创佳绩。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走进课堂,推门听课,推进精致管理”为主要途径;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最终让我校成为一所“农村学校管理”的办学特色寄宿制学校。

四、改进目标:

1.在近三年内继续加强培养领导班子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使年青的中层领导尽快成长起来。我校将坚持以下四点:优化队伍,在管理中铸造班子好的理念;求真务实,在工作中展现班子好的作风;廉洁自律,在实践中树立班子好的形象;开拓进取,在发展中展现班子好的业绩。

2.继续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团结协作精神。

3.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师队伍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五、改进重点

1、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存在差距。我校和名校相比我们缺乏远见卓识,没有落

实先进的办学思想,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特色办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领导班子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教育理念需进一步更新,办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改革创新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2、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存在差距。名校科研意识都很强,学校对课题研究既多且深入,教师几乎人人有研究课题,都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观我们,则是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时的教研活动多流于形式,忙于教学具体事务,只教不研,使教研成了无本之木。

3、学校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干部任用机制、教职工考评机制、教职工奖惩机制。提高干部的领导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活学校发展活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4、教师作风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不强,工作落实力度不够。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课堂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实施新课改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5、学校常规工作还没有做到把细节抓细,把常规抓严,把过程做实。工作落实力度要加强,落实质量要提高。比如强调自律规范和制度的完善,但在督促落实方面力度不大,存在着工作说得多、干得少,布置多、落实少的现象;工作中更重视推动解决当前问题以及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对一些影响学校长期发展的难点问题推动不够。

六、改进措施:

针对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学校要通过改革求发展,特制定以下具体的改进方案。

1.精神重塑: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就是精神。精神是信仰和信念的依托、理想的支点、动力的源泉。我所在的学校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缺乏精神支撑,全校没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思想不够统一,步调不够一致。我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校教师首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其次是敬业精神,再次是奉献精神,第四是拼搏精神。充分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用文化建设展示学校,以文化建设发展学校,并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

2、管理改革: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切实做到人文化、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归纳整合,学习借鉴,形成有利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加强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

(1)人事管理:调整激励机制。我所在的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领导班子共同探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甘州区中心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年终履职考核方案、“三制”改革方案等。由于激励机制的合理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的各项工作人人争着做。学校为全体教师搭台子、铺路子,提供自我成长的平台,以此达到事业整体发展的需要。

(2)教学管理: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狠抓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师生的荣誉。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应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努力做到有所突破。在教学管理中结合实际,与教导主任一起制定出了靖安中心学校教学常规检查量化表、教学工作计划,成立了教研组、备课组。为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动态,制定出了领导听课制度;为建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制订出了集体备课的措施,统一办公地点;为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规定同组教师必须相互听课和评课,教师不准上无准备之课。做到教学的每一过程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注重实效。

(3)环境管理:为让师生有一个安静、干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案,做到环境育人。

(4)安全管理:安全重于泰山。经过此次培训,我回到学校从新修改学年的工作计划,明确指出,工作重点之一是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为确保安全管理做到“三个落实”,学校根据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了关于学校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本学校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接受支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做到党政协调,共谋发展,牢牢把握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结合,努力打造一支创新的团队,做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从而达到环境优美、管理优化、欢快和谐,质量优良的办学目标。

3.变革教育教学观念,扩展对学生成长的认识,更新教育教学模式,解决好学校为什么办学的问题。

高质量的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单纯追求升学率不是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由单一走向多样,应从多方面丰富学生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多种才能。

4.针对学生实际,探索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现有生源条件下的有效教学策略,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改变校园环境单调、学校生活单一的状况。通过美化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改善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对教师管理的改革

依托张掖市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规划项目,抓紧抓好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强教师培训,建设专业型教师队伍。

科学技术是日新月异的,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而当前我们教师对学习的欲望并不高,并且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我们的竞争环境太差,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所以大家都没有压力和动力去学习。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将把教师培训和学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教研、培训和论文写作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2)骨干教师团队的建设

靖安中心学校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教师,这是学校改进的宝贵财富。学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创造一个能够让全体教师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的组织环境,建设本校骨干、优秀教师引领的教师团队,有效发挥集体的力量;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注重教师在职培训,使新教师能在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尽快投入工作中。

6.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8: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学校的实践探索

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 开辟舞蹈、体操、武术、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 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学校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第一,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理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第二,它是一种体育生活,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而且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 光建构 ;第三 ,它是一种校园文化,大课间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现,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基于这个原因,我校借此机会开展了一系列以体育大课间活动为内容的教学改革 ,从课程目 标的制定 、课程内容 的设置、课 程活动模式的摸索与探究、 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研究,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有了活动方案的雏形,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与成绩,不仅改善了校风、校貌, 而且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锻炼并对学生以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 )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目标的制定

1.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课程定位 :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提高到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列入课程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一时间内全校学生每天上好一堂体育活动课十分必要;从教育功能看,国内外现今对课程的理解有所拓展,即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可称之为课程。以此推论,大课间体育活动亦能称之为大课间课程。

2.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目标的制定 : 学生身心发展指标的改变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从学生身体状况预计看,特别是城区学校,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我们制定了衡量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项目及相应具体指标, 从活动后的平均心率、活动中的自觉性和情绪体现、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情况及活动中反应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列出了具体发展指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自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以来,各项指标均取得较好效果。

(二 )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原则制定

1.育性原则 :根据不同的形式与内容 , 挖掘教育因素 , 从健体、培德、养智、审美、社会适应等角度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学性原则 :充分关注和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体现全面性、全体性,并对课间活动的运动负荷实施有效、安全的调控。

3.作性原则 : 构建适应学校实际的大课间活动模式及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操作程序与内容体系。

4.体性原则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 场地器材、季节、 气候条件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因地、因生制宜。讲求实效,关注学生的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

5.新、特色性原则 : 大课间活动课的内容、形式实行动态管理、开放式管理,大课间活动课不仅要面向学生,而且要求全校师生参与和管理。

(三 )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模式探究

传统课间操的改革:课间操是全校学生参加的,最稳定、最有保证的一项体育活动。课间操的整体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及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 对发展学生身心和校风建设会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当前,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和各地经验,将对课间操作以下改革。

1.时间延长至25分钟~30分钟 ,名称可谓大课间活动或大课间操课。以往一套国家规定的小学生广播体操时间只不过三、四分钟,加上进出场也不过十几分钟,现在延长至25分钟~30分钟 ,更能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 ,促使肌力、协调性等方面的提高,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从其时间构成看:做广播体操时间比进出场时间要少,学生进场以后整好队伍做操,完了以后退场,其实真正让学生活动时间不够;而大课间操主要增加学生主体部分的时间,更能发挥舞台体育的效益。

2.以音乐控制指挥整个课间操过程 (集合、做操、散开、跳绳、集体舞、武术……),称之为全音控课间操。让学生在统一指令下,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有秩序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学生尽情享受大课间操的乐趣。

3.内容为全国统一的小学生广播操、集体舞及各具特色的校自编操、绳操和花样跳绳。 此外,在场地允许条件下,再进行小组形式的活动性、趣味性游戏,或队形队列变化,等等。便成为比较典型的大课间活动。总的说,关于内容与形式,一是必须适当增加,改变长期统一做一套操的局面;二是可以灵活多样,讲究实效性。

二、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感悟与思考

篇9: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摘 要 大课间活动是我国小学近几年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它改变了原有课间操的机械单一、内容乏味、锻炼效果不足的状况,能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缓解学生的精神疲劳,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全体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玩得开心、学得快乐,得到全面发展。结合本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实施,浅谈应该如何提高雁山中心小学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 提高 大课间活动 质量

一、前言

大课间活动是我国小学近几年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它改变了原有课间操的机械单一、内容乏味、锻炼效果不足的状况,能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缓解学生的精神疲劳,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大课间活动不仅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时间交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让学生在活动中既能感受到快乐,又能锻炼自己的体质呢?现结合本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实施,谈谈几点在大课间活动中出现的自己看法。

二、内容新颖,形式多样

不同于以往课间操活动的内容单一、枯燥乏味,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何制定高质量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内容,则成了重中之重。在学校的做了两个表格“学生体质调查问卷”大课间活动 “學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表”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保证睡眠时间、学习成绩的条件下,对各种形式、跑步等体育活动十分感兴趣。为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本校各教研组自己编排的各种操,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校制定出了几套适合学生身心的、如体育组自编武术操、功夫扇、兔子舞、放松操、跑操、五祖拳等等,英语组自编一套操英语,语文组自编一套国学操,技能科自编一系列的心理操如:激励操、亲子操、团体操、足球操、啦啦操等,独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周一升旗、周二至周五大课间活动的操基本上没有重复,我将周二至周五的操详细交待。

三、创新花样,加深难度

为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质量,我校根据学生对各种操的喜爱,为学生量身制定了比赛方案。

四、明确职责,积极参与

(一)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也是组织者,在大课间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靠体育老师的组织,大课间活动是难以开展的。因此,为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全体老师应该明确大课间活动的目标、性质,积极配合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准时参加大课间活动。

(二)班主任老师的表率的作用对本班的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够深入学生的队伍中,参与大课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将会带动整个班级学生的活动气氛。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素质,也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调动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的气氛,提高了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完成质量。

(三)除了班主任的主导组织外,科任老师也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大课间活动,一起深入参加学生的大课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这样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们既秀出了活力,增强了体质,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同时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成了好朋友,体现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五、管理严明,组织有序

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头人,校长的组织领导十分重要。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组织,在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非常注重大课间活动的力度管理,以确保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安全问题。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学生队伍中,和学生一起动起来,进行监督管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存在不足,改进措施

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评价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也是我校大课间活动的不足之处。建议可以建立大课间活动量化管理制度:抽调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动作的考核,每天对各班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量化,并且每月每学期对各种操的更新,在学期末将对新编的操进行比赛评名次,对前几名的班级进行奖励,以鼓励各个班级对课间操的重视。同时可组织更多种类的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参加比赛来检验锻炼的效果,并且逐渐形成传统的比赛项目。

总之,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每个操的教学与音乐相结合,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忘却疲劳,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的热情,达到练习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不仅在内容、时间上能够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形式多样,还需要有学校的领导重视,班主任与各位教师各尽其职,完善各個操的评价制度。当然,随着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会出现许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让我们不断地去研究与探索,因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追求,就是一定会寻找在练中乐,乐中练的活动方法和经验,更要让全体师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在快乐中收获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康炎.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J].体育教学.2011.12.

[2] 张占宇.浅析如何保证大课间活动的质量[J].小学课改经验.2012.3.

[3] 如何提高学校课间操质量.

[4] 学校管理.

篇10: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评比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中小学: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乡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全面育人的功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决定在全乡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的目的全面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树立健康、文明、和谐、进取的班风、学风,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

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内容及要求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主要指教室环境文化建设。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应遵循“洁、齐、美、育”的原则,评比最基本的标准应有以下3条,具体细化评比标准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行制定。

1、班级卫生好。地面干净整洁,课桌、文具、书本及班级公物摆放整齐有序,墙面、玻璃及张贴物无灰尘,板报无抹痕。

2、各班根据学校要求和实际可设立公告栏(如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表、通知等),荣誉栏(如班级荣誉和个人荣誉及各项评比结果等),特色栏(如学习园地、主题教育园地、学生作品等),还应设有图书角、卫生角、中队角等。

3、整个教室富有文化气息,符合本班学生实际,能反映班级特色,各栏目的设计美观,布局合理,色调搭配明亮和谐,更新及时。

(二)班级管理文化建设

1、班内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1)有班级组织机构。

(2)有班风(由一句简短的话组成)。(3)有班级奋斗目标。(4)有班级制度或公约。

2、有评价激励措施,有过程性记录。

3、能按要求使用《小店区班主任工作手册》,按照召开班(团、队)会,有效落实班会课程化、常规化。

4、有体现学生民主管理、制度管理的相关会议、活动资料。

(三)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班内绝大部分同学能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按照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体系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整体精神面貌好。

三、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办法

1、班级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的评选:

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全乡学校分类评选:二中、王吴、东里解、石沟、刘家堡为一类;南马、西里解、西草寨为一类;一中、洛阳、西柳林、监军庄为一类。

2、班级文化建设先进班级的评选:

全校开展,在本校评选的基础上,于9月10日前推荐学校班数的六分之一参加乡评选。

3、9月中旬,中心校深入到每个学校及班级,根据“班级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先进班级”评比标准,按照“一看材料,二听汇报,三到班随访,四常规管理检查”的办法督查、评比、表彰。

4、中心校根据评比结果,推选优秀学校、优秀班级参加区评选。

四、加强领导

成立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领导组:

组长:杨根会

副组长:张练有 曹龙梅 焦殿云

成员:孟志强 李二有 韦永红 任淑红 攸金海李红亮李爱萍 梁五儿 刘五娃

乡中心学校和各学校要加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要加大班级文化建设在教育考核和过程性考核中的权重,推动班级文化建设规范化、常规化。要定期召开班级文化建设专题会议,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工作经验,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水平。

篇11: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南天湖镇三抚完小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文件精神,推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

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宗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育人效益。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考虑今后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棋类游戏(器材自备)或室内操,由班主任组织安排。

2、制度措施。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具体有:领导督察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使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动的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其它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组织学生自带。

4、安全保障。学校要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5、实行激励。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星级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6、鼓励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三、大课间活动程序安排

(一)、夏季

1、进场 3分钟

2、眼保健操5分钟

3、武术健身操3分钟

4、跳长绳8分钟

5、集合、退场2钟

(二)、冬季

1、进场 3分钟

2、集体跑步4分钟

3、眼保健操5分钟

4、武术健身操3分钟

5、跳长绳4分钟

4、集合、退场2钟

四、场地安排(略)

五、活动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2、体育老师负责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六、注意事项

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4、活动全程有广播音乐指挥。

5、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人均活动面积小,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各班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鼓励创编。

篇12:大课间评比活动总结

各中小学:

11月13日、14日、28日,区教育局组织了全区中小学生快乐体育大课间评比。本次评比活动共检查学校16处,其中初中3处、中心(实验)小学5处、村小8处,现将评比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评比活动中各学校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高新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充分展现了高新区中小学生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

1.师生精神面貌好,教师参与度高,动作质量较好,运动量达标率高。教师组成方队,与学生一起慢跑、一同做操,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比较突出的学校有:临沂双月湖小学、临沂黄堰小学、临沂三十中学、临沂二十八中学、临沂武德小学、临沂杭头小学、临沂皇庄小学等单位。

2.慢跑能做到“无口令、踏节奏”,整齐划一,轻松愉悦。比较突出的学校有高新区实验小学、临沂官庄小学、临沂第二十九中学、临沂双月湖小学、临沂武德小学等单位。

3.学生做操态度认真,动作力度到位,广播操整体质量高。比较突出的学校有:临沂第三十中学、临沂第二十八中学、临沂满沟屯小学、临沂银城小学等。4.自编操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校特色。比较突出的学校有:临沂第三十中学、临沂罗西小学、临沂黄堰小学等单位。

5.进退场路线设计科学合理,场地运用较好。临沂第二十八中学、临沂朱隆小学、临沂涧头小学、临沂罗西小学、临沂马厂湖小学、临沂杭头小学、临沂满沟屯小学、临沂皇庄小学等学校克服场地小的困难,合理规划,科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硬化路面,组织学生跑步、做操,想方设法落实快乐体育大课间的各项要求,满足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1.场地运用欠科学。各学校要结合场地大小、学生多寡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跑步路径,努力做到跑得舒展、自然,避免出现压步子等不自然现象。

2.创编操动作与音乐节奏不协调。所选乐曲动感差,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动作创编质量不高,无效动作较多。应在音乐的指挥下随着音乐的节奏活动,多方位、多空间地舒展、变换有益身体发展的动作,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韵律之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3.部分学校选配的各个环节的乐曲与活动内容不协调,建议立足学生年龄特点挑选音乐,节奏感要强,突出健康、快乐的主题。各学校音乐教师要主动参与快乐体育大课间的训练,帮助选择乐曲,训练学生,不断提升快乐体育大课间实施水平。4.进场、退场的设计和训练不够精细。个别学校进场线路设计不合理,先入场的同学等待时间过长;退场时大甩臂不到位,或没有甩臂,整齐度差。

5.镜面示范不符合要求。部分学校领操员未做镜面示范,领操员要与其他学生面对面,所做动作的方向要一致。

各学校要以本次评比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加强训练,进一步发掘大课间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开发、丰富体育活动项目,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全区中小学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相互交流,使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手段,使我区“阳光体育”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13: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1 职业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 可以使整个校园形成一种颇具特色、积极、健康、向上、和谐、团结、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使学生形成一种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并有效地提高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性, 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它既能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 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 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2 职业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时间并不长, 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的一定的问题。

2.1 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科学、系统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才开始实施的, 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 学校领导对如何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经验不足, 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活动模式及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缺乏规范、科学、系统的管理。影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在学校的积极推行。

2.2 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够

首先, 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 对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许多老师,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 没有尽心尽力去抓这项工作, 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要求, 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上网、玩电子游戏, 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浓,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督促、考核措施, 不会主动参与。第三, 目前职业学校课余时间安排的各种社团活动较多, 在时间上常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发生冲突, 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

2.3 学生人身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首先, 由于当前国家对职业学校大力扶持, 职业教育迅猛发展, 许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校舍、教室、实训室均成饱和状态, 人均活动面积普遍偏少, 狭小的空间,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人员拥挤, 给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其次, 有些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布局不够合理、设施老化, 亦造成一定安全隐患;第三, 学生在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时, 安全意识不够, 如果安全教育不到位, 安全保护措施采取不够, 亦易形成安全隐患。

2.4 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首先, 受学校活动场所与能提供活动器材的限制, 制约了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人数、次数、时间, 如男生喜欢篮球、排球运动, 但篮球场地与排球场地往往共用, 活动时场地安排捉襟见肘, 乒乓球、羽毛球最好需室内场地, 常常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 学校从安全角度考虑, 对具有一定危险的体育活动 (如单杠、双杠、跳马、铅球、标枪等) 在课间并不提倡, 导致能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

3 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举措

3.1 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 学校要成立以校领导挂帅、学生工作处、教务处负责人、体育教研室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制定相应制度及管理办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入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努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2 提高全员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

首先, 学校要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系列讲座, 让全体师生员工树立“每天锻炼—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其次, 组织分管体育的领导、职能部门和体育老师参加体育教学研讨会, 外出学习兄弟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经验, 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 确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第三, 加大购买体育运动器材的经费投入, 使之能有效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3.3 制定切实可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首先, 学校要以制度形式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保证师生员工关注和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并根据师生员工参与活动的成效采取相应奖惩措施, 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第二, 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制度, 切实保证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 做到学习、活动两不误, 学习、锻炼同进步。第三, 加强对学生锻炼、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避免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造成人体损害。

3.4 合理安排好大课间体育活动

为了全面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顺利开展,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选择和设计活动内容, 做到有特色、有活力, 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取向,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长知识、受教育、强体魄。首先, 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要多样,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游戏类 (如老鹰抓小鸡、跳布袋、绑腿跑、托球跑、网鱼、集体跳绳、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呼啦圈、拔河等) , 球类 (如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 , 其他 (如太极拳、武术、跆拳道、单双杠、健美操、形体操、校园舞韵、兔子舞、16步舞、竹竿舞、象棋、围棋、跳棋、飞镖等) 。其次, 根据学生多、活动场地少的现象, 采取集中和分散、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室内与室外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好大课间体育活动, 如时间安排上 (单日、双日, 上午、下午) 将各年级错开, 内容安排上 (室外与室内项目) 错开,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

总之, 职业学校要根据学校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 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 发展学生的个性, 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锻炼, 使学生掌握一项或多项运动技能, 树立终生体育观念,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活动形式,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通过成立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提高全员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合理安排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等举措, 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锻炼, 树立终生体育观念,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篇14:靖安乡中心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方案

(一)改变以往单一的“一操一活动”模式,构建新大课间活动模式。“一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所以,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永昌七中就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一操一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做准备。为了找到一种既具有本校特色,又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大课间活动组织形式,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把大课间活动按学生兴趣细化为若干个具体可操作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专人负责,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报名参与。学校依据大课间活动管理细则、量化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来引领这项活动健康有序地往前走。

1.召开大课间活动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大课间活动。

3.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地、积极地为大课间活动出谋划策。这是一项新生事物,摸着石头过河,会有一个“乱”和“散”的情况出现,如何尽快地引流归宗,培育出活动亮点,学校近期在着力破解这一难题。

4.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关注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大课间活动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1)增加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早上,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调整为35分钟;下午,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调整为50分钟。

(2)对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大课间活动由学校规定内容和以班级为单位自创内容两部分组成。

(3)学校规定内容:

早上:广播操之后八年级再加舞蹈“小苹果”,大约8分钟。班级自创内容:各个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班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由学生自己创编活动内容(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五项技能测试等)进行活动,时间约为27分钟。

下午:音乐、美术、体育、文学沙龙、书法、生化地实践活动、书香校园、民俗、文明礼仪、棋艺等,各人根据自己喜好和学习需求报名参加。

二、搭建体育活动平台,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一)在“思源苑”两侧安装了32副乒乓球台和大量的健身器械,可以满足有这方面爱好学生的活动需求。

(二)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在正心路东西、诚意路东西、格物路南北、修身路南北勾画了大量的供学生活动的模块,方便学生活动。

(三)学校建设有高标准的生化地实验室、计算机房、音乐室、绘画室、图书馆、阅览室、室内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和田径场地等,为各个班级进行大课间活动培育学校特色、班级亮点提供了优质的场地资源。

(四)学校教学楼前一块可以同时容纳1000多人活动的广场,正好为开展活动有特色的班级登台表演和展示班级的创编成果提供了平台。

(五)校运会进行表演。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开展,我校把大课间活动与校运会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在每年的校运会上,组织大课间活动中有创编成果或亮点的班级进行表演并进行表彰。与此同时,也丰富了校运会的内容。

三、取得的成绩

2015年9月,国家对永昌县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验收,为了使永昌县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3月,4月,5月,县、市、省三级人民政府对永昌县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验收,不管是哪一级政府的验收,我校大课间活动均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县电视台也专门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

四、对学校大课间活动实际运行情况的思考

(一)传统观念重“智”轻“体”。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创新的教育观念接受缓慢,总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文化课,能考上高中就行,大课间活动就是玩,玩得太欢了就影响学习,从而造成了对学校大课间活动理解的偏差。

(二)教研教改观念淡薄,方法措施陈旧老化。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学历达标了,就能胜任此项工作,大课间活动教研在学校教学中可有可无,开展大课间活动教研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搞得再好,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应该是学校或者上级主管教研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从而导致部分教师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三)瞻前顾后,害怕在课堂上出事。许多安全纠纷致使体育课上很好的内容(山羊、跳箱、滚翻技巧)不用,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没危险的运动项目,学生的創新能力在成长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四)要勤于对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注入新的血液。学习、反思、积累、创新,是实现大课间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工作中积极对待,平日里勤奋学习,工作后善于反思,才能不断积累提高;只有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向前人学习、向同行学习),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大课间活动的理念。

(五)及时积极地在全校范围内展示班级优秀创编成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包括老师和学生),对培育班级特色和学校亮点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张燕,仇大勇.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J].考试周刊,2012(50).

上一篇:要懂得感恩下一篇:李辉《观唐山大地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