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字句把字句互换

2024-04-30

被字句把字句互换(共8篇)

篇1:被字句把字句互换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互换。看到大家兴致勃勃、求知若渴的样子,老师非常的高兴,2、刚才啊,老师表扬了同学们,可以说成:老师把同学们表扬了。也可以说成:同学们被老师表扬了!这就是被字句和把字句。

3、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被字句和把字句的格式。被字句的格式是:什么

谁 怎么样

例: 同学们

老师

表扬了。同学们是被动者,老师是主动者。

它的格式就是: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4、把字句就是:谁把什么怎么样

例如:老师

同学们

表扬了。老师是主动者,同学们是被动者。

它的格式就是: 主动者

+

+ 被动者

+动作部分(怎么样了)

同学们现在知道什么是被字句和把字句了吧?

5、那么,被字句和把字句是如何转换的呢?“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很简单: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

6、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学习一下: 看把字句如何改为被字句

请同学们看动画,首先找出被动者和主动者,位置互换,把、被互换,其余不变。

我把作业做完了。

改为:作业被我做完了。(2)、被字句改为把字句类似。

主动者是我们,被动者是教室,二者互换就改成了: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了。

同学们现在掌握了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转换了吧?

7、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转换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如果不认真作答,还是会犯错误的。下面看一下小马虎做的题,同学们快来帮帮他吧。

第一句,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改为了,他被小鱼扔进大海里。这是不是就闹笑话了,小马虎的错误在于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没有互换。

正确的应该改为: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正确)

第二句炎热的太阳把水蒸干了。改为:水被太阳蒸干了。他的错误在于,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给随意丢掉。

丢三落四的习惯我们可是要改正呀。正确的应该改为:

水被炎热的太阳蒸干了。

3、下面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最易被忽视的错误。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把字句)

改为

: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错误)

8、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掌握了被字句和把字句的相互转换的技巧了么?

把字句就是=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9、现在啊,老师就通过“小试身手”考一考大家。同学们快来试一下吧,一、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2.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3.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我被小蜜蜂蛰了。

2.小手被我洗得干干净净。

3.小周被同学们评上了三好学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看完题,脑海中就浮现出答案了。现在啊我们对照一下答案,看一下你都答对了么?

10、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再遇到被字句和把字句互换的题目,同学们肯定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好,同学们。今天就学到这里,让我们下次再见吧。

篇2:被字句把字句互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组成分。2.能转换“把”字句和“被”字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相转换。难点:能仿写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一:把字句和被子句的格式

1.什么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者的“什么”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的表示: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例:阳光把乌云驱散了。(阳光为“主动者”。乌云为“被动者”,驱散为“动作”)

2.“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什么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什么”为被动者,后者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例:乌云被阳光驱散了。(乌云为“被动者”,阳光为“主动者”。驱散为“动作”)知识点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

利用具体的例子在变换后的“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分别找出“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互换,把被互换”即可。注意:

1、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要互换。

2、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3、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随堂练习】 一、基础巩固

(1)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高知能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已经烧好了晚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每日小诵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篇3:被字句把字句互换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 尤其针对小学生, 有些语法现象是很难用传统的语法术语来讲明白的。但如果利用情景框架和视角的话, 不讲主语、宾语等语法理论也能较容易地讲清楚其格式。本稿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情景构式和视角特征进行研究, 并试图指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由介词“把”及其宾语作状语的动词谓语句叫“把”字句, 表示对某人、某事物施加某种动作并强调使某人、某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影响。“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 (李德津, 程美珍, 1988:495) :

但汉语里的“把”字句和“述语+宾语”结构在韩语中的结构是一样的, 即都是“施事主语++施事动词”, 也就是说, “明明打碎了杯子”和“明明把杯子打碎了”是一样的结构。

根据陈俊光的难度等级理论 (陈俊光, 2007:79, 第二语言的教与学领域中, 制定了零级到五级等六个难度等级, 级数越高, 难度越高) , 笔者认为 “把”字句属于母语的一个语言项目在第二语言中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的范例, 所以可以说是最难的等级。

由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及其宾语作状语的动词谓语句叫“被”字句, 说明某人、某事物受到某动作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被”字句所叙述的行为多表示主语不愿发生或受到损害的, 其基本格式是 (李德津, 程美珍, 1988:505) :

汉语里的动词在主动句和被动句里是一样的, 可是在韩语里有时是不一样的。例如:

汉语里“打”和“被打”的动词都是“打”, 而韩语里“打”和“被打”的动词就不一样, 即“”和“”; 但大部分是一样的, 只是动词的后缀不一样, 例如:“擦”和“被擦”在韩语里是“”和“”, “踩”和“被踩”在韩语里是 “”和 “”。

韩语的被动句结构是“受事主语+施事++ (被动) 动词”或“受事主语+施事++动词+ (被动后缀) ”。例如:

(1) 张三被明明打了。

(主动词与被动词不一样)

(2) 杯子被明明打碎了。

(主动词与被动词一样)

根据陈俊光的难度等级理论, 笔者认为“被”字句属于母语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第二语言中合而为一的范例, 因此可以属于一级, 但是如例 (2) , 动词在主动时与被动时一样时, 在韩语不常选择被动态而选择主动态, 即, “”, 从这一点看, “被”字句属于母语的一个语言项目在第二语言中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的范例, 所以可以说是最难的等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如例 (2) 在韩语里一般说成“ (主动句) ”, 而很少说成“ (被动句) ”。汉语的这两种格式, 即“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不同点仅在于不同的视角。

二、框架与视角理论

框架这一概念由Charles Fillmore 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入语言学, 它的基础是所谓的“商务事件”框架, “商务事件”至今仍是经典范例 (彭利贞, 许国萍, 赵薇译, 2009:232) 。

为了理解这一框架, 设想一下可用动词“buy” (购买) 描述的情景的各个方面, 即框架元素 (frame elements) 。有一个人A有钱, 而另一个人或机构D有A想要的货物B。A将一定数目的钱付给D而D出让货物B。结果A 拥有货物B, D拥有钱C。这样, 购买这一行为范畴至少可分析出四个范畴, 即BUYER (买者) , SELLER (卖者) , GOODS (货物) 和MONEY (钱) 。 这四个范畴构成了“购买”这一情景框架的基本元素。购买的框架, 即这些元素互动的结构, 可以概括如下:

这个框架还可以应用于不同但有关的动词, 如sell (出售) 、cost (花费) 、pay (支付) 、charge (收费) 。这四个范畴除了构成购买框架之外还可以构成出售框架、收取框架、支付框架、付出框架、花费框架等。购买框架中, 买者做主语, 货物做直接宾语, 卖者做第一个状语, 钱做第二个状语。这些句法角色的指派, 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买”这个动词决定的。 动词“购买”和“支付”, 是从买者的视角, 而“出售”和“收取”是从卖者的视角出发对商务事件进行描述的;“付出”和“花费”, 这两个动词暗含了一个在语言上不能表现出来的SELLER (卖者) 。视角在使用spend (付出) 时把注意力导向了BUYER (买者) 和MONEY (钱) , 而选择cost (花费) 则将注意力放在GOODS (货物) 上。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情景框架

为了理解这一框架, 设想一下谓词“打碎”描述的情景的各个方面。有一个人A (小明) 渴了, 他用PC (杯子) 接水, 不小心V (打碎) 了PC。这样, “打碎”这一行为范畴可以分析出四个范畴, 即A (动作发出者) , PC (动作接受者) , V (框架谓词) , 构式标记“把”“被”。这四个范畴构成了“打碎”这一情景框架的基本元素, “打碎”的框架, 即这些元素互动的结构, 可以概括如下: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视角关系

(1) 主动框架:小明打破了杯子。

小明把杯子打破了。

由此可以看出, “把”字句的视角在于施事者。

(2) 被动框架:杯子打破了。

杯子被小明打破了。

由此可以看出, “被”字句的视角在于受事者。

五、“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视角关系在教学中的应用

讲“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视角关系之前, 先提示一下背景框架:

小明渴了, 想喝水, 拿起水杯接水的时候, 不小心滑手, 水杯掉地了, 结果水杯打碎了。

(1) 主动框架:小明打破了杯子。

小明把水杯打破了。

主动框架的视角在施事者, 因此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诱导学生们按主动句的框式回答问题, 例如:

问:小明干什么了?

答:小明打破了杯子。

问:小明把杯子怎么了?

答:小明把水杯打破了。

(2) 被动框架:杯子打破了。

杯子被小明打破了。

被动框架的视角在受事者, 因此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诱导学生们按被动句的框式回答问题, 例如:

问:杯子怎么了?

答:杯子打碎了。

问:杯子被谁打碎了?

答:杯子被小明打碎了。

六、小结

我是教小学生的汉语老师, 以前教语法时感到最棘手的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关系。跟小学生们解释不好主语和宾语的转换关系。自从学了脚本和框架结构之后, 试着利用脚本让孩子们理解语言背景, 用框架让孩子们理解视角。结果, 一看框架, 孩子们就很快理解了视角的变化。

摘要:教韩国低年级小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时候, 最难的是无法用“主语”“宾语”“被动”“主动”等学术术语来解释语法现象, 但是用视角框架来解释的话, 就比较容易被接受。

关键词:框架,视角,主动句,被动句

参考文献

[1]李德津, 程美珍.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88.

[2]陈俊光.对比分析与教学应用[M].台北:文鹤出版有限公司, 2007.

[3] (德)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 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M].彭利贞, 许国萍, 赵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4]陈安玲.脚本认知模式与语篇的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5) .

[5]陈安玲.认知视角对语篇语域的设定[J].外国语言文学, 2007 (1) .

篇4:把字句宾语分析

关键词:把字句;宾语;语义特点

对把字句宾语的研究,历来学者都曾提出过不同的观点,我个人比较赞同范晓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把后面的名词可以表示动作的施事、受事、系事、动作发生的处所、工具、 材料等等,本文借助范晓的观点,对把字句宾语作分析。

一、宾语的分类

我们可以借助范晓的观点,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对把字句的宾语进行分类,根据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把字的宾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受事宾语

受事也就是动作所要作用的对象,即动作的承受者,句子格式是把+受事+动词成分,如:

(1)我把黑板上的字擦干净了

(2)小红把碗洗干净了

这两个句子中“黑板上的字”和“碗”分别是“擦”和“洗”这两个动作的承受着,是动作所要作用的对象,表现出动作行为对名词的处置性,所以,把字句又有人称为“处置式”。除此之外,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多表示处置义,这种格式的把字句中动词成分是整个句子的焦点,如:

(3)我把论文写完了

(4)我写完了论文

这两个句子前者强调的是“写完”这一动作,而后者强调的是“论文”一名词性成分。

(二)施事宾语

施事就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句子格式是把+施事+动词成分,如:

(5)这些衣服把我洗的直不起腰

(6)看到这样的结果,把我的心凉透了

这两个句子中“我”和“我的心”分别是“洗”和“凉”这两个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从语义角度分析,这类把字句多表示“致使义”含有使、让的意思,多表示一种不如意的结果,谓语多为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

(三)系事宾语

系事就是与动作相关联的对象,很难看出何为施事,何为受事,如:

(7)期末考试成绩把同学们闹得都没心情玩耍了

(8)这个寒冷的冬天真把他冻坏了

这类句子中谓语动词的动作性很弱,大多表示某种情状。

(四)表处所

处所就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位置,句子格式是把+处所+动词成分,如:

(9)他把整个教室都翻遍了也没找到那只耳环

(10)小明把上海玩了个遍

这两个句子中的“教室”、“上海”均表示处所。

(五)表工具

工具即动作发生所要凭借的工具,如:

(11)他把粉笔用断了

(12)他把瓶子里装满了水

这两个句子中“粉笔”和“瓶子”都表示工具

(六)无施受关系

这一类名词成分大多与人体和动物有关,如

(13)她把眼睛哭肿了

(14)他把蛇剥了皮

这类句子谓语部分常常会有“着”和“了”。

分析名词与动词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据此对把字句的类型进行分类,将其分为施事把字句,受事把字句等也不失为一个研究的角度。

二、把字句宾语的理论解释

把字句是常用句式,那么所有常式句的宾语都可以用把字提前转换成把字句吗?答案是否定的,把字句的宾语是有条件的,根据移位理论和语义指向理论,只有那些可以多重移位或补语指向的成分才可以进到把字句中。

(一)依据移位理论分析把字句的宾语

关于把字句的宾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语说”,即认为把后的名词成分是主谓结构的主语,一种是“宾语说”,即认为把后的名词成分是动宾结构的宾语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不妥之处。首先来看主语说

(15)a1水喝光了——a2把水喝光了

b1字写在黑板上——b2把字写在黑板上

但看这两个例子感觉“主语说”还是讲得通的,但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将主谓结构变成把字句的,如:

(16)a1我们考试——a2*把我们考试

b1墙上破了个洞——b2把墙上破了个洞

这两个句子就不能相互转换了,因此“主语说”是不太准确的。其次来看宾语说,

(17)a1喝水——a2把水喝了

b1扫地——b2把地扫干净

单看这两个例子,似乎“宾语说”也很合理,但是也有很多不符合“宾语说”的例子,如:

(18)a1把他吓得呆住了——a2*吓他

b1把他乐得跟捡了元宝似的——b2*乐他

这两个句子就不能说是宾语提前了。通过对几组例子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线索,

A跟主语有关的几组例子

(19)a把灯关了

b把窗户打开了

c把花浇了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把字后的名词成分可以移到谓语动词的后面,也可以再移回到谓语动词的前面,并且当他重新移回到动词前时才可以加“把”,如:

(20)a1灯关了 a2关灯了 a3把灯关了

b1窗户打开了 b2打开了窗户 b3把窗户打开了

c1花浇了 c2浇花了 c3把花浇了

这是简单的主谓结构中与主语有关的情况,再看动补结构中与主语有关的情况

(21)a把小伙伴都惊呆了

b把孩子都惯坏了

c把我们乐坏了

我们单看谓语动词似乎这些名词成分不能后移,但是当我们把两个动词(包括作补语的形容词)结合在一起作为动补结构这一整体来看,主语就可以后移了。

(22)a1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a2惊呆了小伙伴 a3把小伙伴惊呆了

b1孩子惯坏了 b2惯坏了孩子 b3把孩子都惯坏了

c1我们乐坏了 c2乐坏了我们 c3把我们乐坏了

由此可见,只有特定的动补词组允许主语后移并可以再次移回到动补词组前,当它再次移回到动补词组前时才可以加“把”。

再如,得字结构主语把字句

(23)a把我紧张得吃不下饭

b把她冻得直打哆嗦

c把嗓子干的冒烟了

这类结构中的主语也可以向后移到得字结构的后面,

(24)a1我紧张得吃不下饭 a2紧张得我吃不下饭 a3把我紧张得吃不下饭

b1她冻得直打哆嗦 b2冻得她直打哆嗦 b3把她冻得直打哆嗦

由此可见,所有跟主语有关的把字句后的名词成分都可以多重移位,即简单句中可以后移到动词后面并可以再次前移的谓语的主语,动补结构中可以后移到动补词组后再前移的谓语的主语,得字结构中可以后移到得字结构的后面并再次前移的谓语的主语。

B跟宾语有关的几组例子

(25)a1把孩子吵醒了 a2吵醒了孩子

b1把胳膊累酸了 b2累酸了胳膊

这三个例子看起来似乎都是宾语提前,但动补式结构都是有两个动词或动词与形容词组合起来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把”后的名词成分既不是谓语动词的宾语,也不是补语动词的宾语,而是整个动补结构的宾语,是补语动词的主语。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把后的名词成分是由动补结构强制后移,并前移时才可以加“把”,与前面的主语的情况是一致的,都是把后移的名词重新拉回到动词前边,而且动补式的宾语是补语动词的主语,这两种移位都是后移并再次前移,认为前者的后移是自由的,后者的后移是强制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后的名词成分都是可以多重移位的主语。

由此可见,把后的名词成分是由“简单句、动结式和得字式中动词或结构决定可以自由后移并再次前移的谓语的主语,以及动结式中由结构决定可以强制或自由后移并再次前移的补语的主语,可变换成,当且仅当“名词n”可能是深层并合结构中后项结构的主语,并且在表层结构中可能多重移位”。

(二)依据语义指向理论分析把字句的宾语

语义指向就是确定句法结构中某个词跟结构内出现或没在结构内出现的某个词有联系的一中方法,它可以用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结构形式的变换条件,我们可以用语义指向理论来分析为什么有些动补式结构可以转化成把字句,为什么不能转化,如:

(26)a1*老王把酒喝醉了 a2老王喝醉了酒

b1老王把酒喝光了 b2老王喝光了酒

为什么前者可以转换后者不可以转换呢?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老王喝醉了酒”中的补语成分“醉”是指向老王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酒把老王喝醉了”而不能说“老王把酒喝醉了”,而“老王喝光了酒”中的“光”是指向“酒”的,因此可以说,老王把酒喝光了。由此可见,在动补式结构中把字句中把后的名词成分是补语指向的成分,只有补语指向什么成分,什么成分才可以放到“把”后构成把字句,语义指向确定的是句中的某个成分跟其他两个或多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能用于分析动补式把字句,不能用于简单句和得字句中。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把字句的宾语从语义角度大致可以分为施事宾语、受事宾语、系事宾语、无施受关系的宾语、表工具的宾语以及表处所的宾语。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由谓语的主语或者补语的主语多重移位而来的,也就是深层并合结构中后项结构的主语可能多重位移,才可以进入到把字句。动补结构中把字句的宾语都是补语所指向的名词成分,只有补语指向什么成分,什么成分才可以做把字句的宾语。

参考文献:

[1]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汉语研究,2000(1).

[2]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篇5:把字句被字句

例: 大 水 淹 没 了 庄 稼。

(什么1)(动 作)(什么2)

把字句: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被字句:庄稼被大水淹没了。方法1:

先在陈述句中分析出什么

1、什么2和怎么样,再按下面格式改写:(1)改为把字句:什么1+把+什么2+怎么样(2)改为被字句:什么2+被+什么1+怎么样 方法2:

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 “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什么1和什么2互调位置。)练习: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这道难题终于被我解答出来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7、我的作业从头到尾都被老师用红笔批改了。

18、灯光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我的文具盒。

20、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21、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2、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23、乌云遮住了太阳。

24、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26、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空军击落了。

25、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五(1)班被五(4)班打败了。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18、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19、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20、一只小花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2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22、小洁把刚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3、雷锋把一个迷路的小孩送回了家。

24、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25、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26、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2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任务。

28、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

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1 夕阳染红了西天。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3 战士们消灭了敌人。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5 少先队员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6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7 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8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9 树木挡住了风沙。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11 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12 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缩写就是去掉句子中所有的修饰词语,留下句子的主干部分,使其成为最简短的句子。扩写与缩写相反,扩名则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明确。

怎样扩句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2)“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

(4)“怎么样”的前面;

(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

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

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

第一,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缩句 

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缩句的概念。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长句。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保持句子的清晰和完整性。

2.我们的误区

我们在对缩句的理解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有如下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2.1 缩句练习就是句法的分析。

2.2 缩句就是把所有的附加成分都减去。浓缩的就是精华。

所谓同位词组,即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示的是同一个事物,作同一个成分。在作这样句子的处理时,只要保留能表示人或物的主要词语即可。如“身穿整洁服装的工人叔叔一起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在此句里,缩为“工人参加大会。”就可以,若缩为“工人叔叔参加大会”也行。

对于时态助词的处理。一些表示小、时态的词,如“着”、“了”、“下去”等,要予以保留。因为它们附在动词的后面,表示时态。如“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若缩为“叔叔到北京”,其意思就和原来的有差别。

对于连动词组的处理。连动词组是指两个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只是在动作上的先后而已。如“走上去握手”,都表示干什么,应予以保留。 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句型。“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的前面,以加强动作的结果。而“被字句”的作用是以“被„„”为状语,用“被”引进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所以,在缩句的过程中,“把„„”“和被„„”都成了句子的主干,都要予以保留。 对于兼语词组的处理。

兼语词组指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连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如“让我走”等。在“妈妈托在城里的叔叔给我捎来了一件毛衣。”此句子只能缩为“妈妈

托叔叔给我捎来了毛衣。” 对于后补词组的处理。

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个部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如“干的好”“听得不清楚”等。在对于此类的句子缩减中,应加以保留,否则意思会觉得别扭。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如“我笑得流下了眼泪。”后面的“流下了眼泪”是对“笑”的补充说明,可以减去。其意思会更加的简洁。

其实,在具体的缩句中,针对不同的句子,我们要做不同的处理,但应保持和原来的句子意思基本不变。浓缩的不一定就是精华。缩句练习

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

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独立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

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 ”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

是句子的主杆。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这个方法,通过多项训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 ”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

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政府的工作报告。

“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是宾语。

“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

上例中,“认真地审阅”,“审阅“前头有“地”字,可以定为“审阅”是谓语。

“得”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

例:她笑得很开心,笑和开心之间在“得”字,那么“笑”字可定为谓语。

篇6:把字句被字句练习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放在最前边);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放在最前边)。二,练习题

(一)把字句转成被字句 1.风儿把乌云吹散了。2.我把手帕洗干净了。3.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4.我把小鸟养在家里。5.我把刚买的铅笔丢了。6.春风把花儿吹红了。

7.我把小朋友带到幼儿园里。

8.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9.我把桌子擦干净了。10.我把衣服洗干净了。11.我把鱼儿钓起来了。12.小狗把我咬了。

13.我把小兔子赶跑了。

14.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15.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16.我把椅子倒过来了。17.我把电视关了。18.我把作业做完了。

19.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20.小闹钟把我吵醒了。

21.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22.我把书本弄破了。23.我把衣服弄脏了。24.妈妈把晚饭做好了。25.我把书本放进书包里。26.我把小白兔弄丢了。27.我把电脑打开了。28.我把口算做错了。

29.妈妈把我的头发洗干净了。30.小峰把奶奶的棉鞋晒到阳台上。31.小华把草原画得那么绿,那么美。32.鸭先生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33.司马光用石头把缸砸破了。

34.小王把妈妈给他的五元钱给花光了。35.我把一本厚厚的书看完了。36.我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了。

37.吃过晚饭,我把碗筷收拾好了。38.妈妈把饭菜烧好了。

39.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外公家。40.我把可爱的小妹妹带到公园去玩。41.我们把音序查字法牢牢记住了。

42.小蝌蚪把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当成了妈妈。43.个子矮小的我把人高马大的明明打败了。44.少先队员把盲人叔叔扶过了马路。45.清洁工人把垃圾清理干净了。46.明明把家里的饮料喝光了。47.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48.小华把数学课本拿走了。49.孙悟空把白骨精打败了。50.新鞋把我的脚磨破了。

51.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52.武松把那只凶猛的大老虎打死了。

53.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把我感动了。

(二)被字句转把字句 1.一杯水被我喝光了。2.我被爸爸骂了一顿。3.字被涛涛写错了。4.窗户被爸爸修好了。5.一碗饭被我吃完了。6.书被我放进书包了。7.我被小蚂蚁咬了一下。8.杯子被我打破了。9.哥哥被老师表扬了。

10.粮食被蚂蚁运到高坡上。11.小鸡被爸爸养大了。12.洗脚水被我倒了。13.苹果被我吃了。

14.小鸡被奶奶关在笼子里。15.水草被小鱼吃了。16.白纸被我画上画了。17.小偷被警察抓住了。18.我把饮料喝完了。19.书被我撕破了。20.我被小蜜蜂蛰了。

21.小手被我洗得干干净净。22.小周被同学评上了三好学生。23小狗被我牵住了。24.妹妹被我哄笑了。

25.三六班的小朋友被老师表扬了。26.不听话的学生被老师留学了。27.上体育课要用的球被学生弄坏了。28.今天,我被雨淋湿了。

29.这么大的地方都被我们打扫干净了。30.那么多的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31.数学口算过关测试被我们顺利通过了。32.爸爸妈妈的生日被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33.八次单元考试卷子被我们复习过了。34.语文书中的课文被我们学完了。

35.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被我们背完了。36.跳绳和踢毽子被我学会了。

37.课文中的生字被我弟弟抄写了一次。38.小芳被一阵铃声惊醒了。

39.棒被武松丢在一边。40.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41.孩子的病被陈医生看好了。42.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43.人们的衣服被大雨淋湿了。

(三)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练习:将下面的把字句改为被字句、陈述句。(1)植树小组把一百多棵小树苗种下了。——————————————————(2)李勇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地完成了。—————————————————— ——————————————————

(3)李存葆写的《高山下的花环》把“书虫”王智迷住了。—————————————————————— ——————————————————————

2、将下面的被字句改为把字句、陈述句。(1)小羊被我从麦地里赶出。

—————————————————— ——————————————————(2)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3)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

陈述句改把字句、被字句之二 方法2:

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如:

1、“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

2、“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

3、“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如: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在改为把字句时,分清了施事者“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受事者“日本鬼子的去路”,动作词“挡住了”,在施事者与受事者之间加上“把”字,按以上方法,改成的把字句是: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把日本鬼子的去路挡住了。同样,改为被字句,就应将把字句的施事者与受事者调换过来,“把”改为“被”字,动作词位置不变,改成的被字句是:日本鬼子的去路被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练习:将下面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1)孙民找到了这本书。

—————————————————— ——————————————————(2)指导员交给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

(3)宽广美丽的大草原陶醉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4)美丽的西双版纳迷住了中外游客。—————————————————— ——————————————————

(5)诸葛亮的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万魏兵。—————————————————— ——————————————————

(6)在最后关头,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碉堡。—————————————————— —————————————————— 参考答案:

(1)孙民把这本书找到了。这本书被孙民找到了。(2)指导员把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一 项艰巨的任务被指导员交给我们。

(3)宽广美丽的大草原把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陶醉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被宽广美丽的大草原陶醉了(4)美丽的西双版纳把中外游客迷住了。中外游客被美丽的西双版纳迷住了。

(5)诸葛亮的空城计把司马懿的十万魏兵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万魏兵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退了。(6)在最后关头,董存瑞舍身把敌人的碉堡炸掉了。

篇7:把字句与被字句

一、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1.我把手帕洗干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把小鸟养在家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把刚买的铅笔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春风把花儿吹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把小朋友带到幼儿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把桌子擦干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我把衣服洗干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把鱼儿钓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1.我的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路被鸭先生打扫得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荷叶被小青蛙当成了歌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晚饭被妈妈做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丽的小路被鸭先生找回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吃过晚饭,筷子被我收拾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我被爸爸妈妈送到了外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被小蝌蚪当成了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被字句把字句互换

关键词:“把”字句,汉语教材,课堂教学

“把”字句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本文主要从教学呈现顺序、内容分层次编排、练习设计及课堂操作几方面入手, 讨论如何更科学、系统地对这一句型进行教学。

一“把”字句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呈现顺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把”字句应该教些什么内容?它应该包括哪些句型, 这些句型应该以什么样的顺序呈现?呈现顺序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这些都是学者与对外汉语教师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参照《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和《HSK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把”字句的排序与“把”字句本体研究成果中的主要“把”字句式及《汉语教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两套教材, 归纳出如下的“把”字句句式出现位置及顺序。

从《新实用汉语课本》对“把”字句具体的处理情况来看, 该教材基本上是从句法形式的角度对“把”字句进行处理的。

从《汉语教程》对“把”字句具体的处理情况来看, 该教材基本上也是从句法形式的角度对“把”字句进行编排处理的。

二“把”字句练习的设计

练习设计是教材编写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练习设计原则方面, 学者们已经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在教了“把”字句之后, 如何通过有效的练习, 让学生掌握与巩固, 同样十分重要。鲁健骥指出, “练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练习不是目的, 练习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语言, 任何会导致学生对语言项目的错误理解的练习都应该删掉。如至今许多对外汉语教材中还有把‘被’字句、主动句与‘把’字句互相变换的练习。通过这种练习, 学生会得出一个错误的印象, 即用不用‘把’都一样, 学生便回避使用‘把’字句。”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练习形式有熟读与听述、替换、完成“把”字句和看图用“把”字句说话。《汉语教程》的练习形式有替换, 完成“把”字句, 根据情景写出“把”字句, 用所给词语造“把”字句、改错和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三考察结果对把字句教学的课堂操作的启示

根据崔希亮、吕文华、范晓的研究成果, “把”字句主要有15种句式。这些本体研究成果的主要“把”字句式为:

第一, S+把+N+V在/给/N/I句+N, 如 (1) 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2) 快把本子交给老师。 (3) 她把花插到花瓶里。 (4) 他把船划向湖心。

第二, S+把+N+V成/作+N, 如 (1) 我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 (2) 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第三, S+把+N+V (一/了) V, 如 (1) 请把情况谈一谈。 (2) 请你把这个句子分析分析。 (3) 他把钱数了数才放进口袋里。

第四, S+把+N+V+了, 如由于害怕, 她把两眼紧闭着。

第五, S+把+N+V+N, 如他马上把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第六, S+把+N+V+时量补语, 如父亲把弟弟关了一小时。

第七, S+把+N+V+动量补语, 如 (1) 他把钱数了好几遍。 (2) 请你把事情的经过说一下。

第八, S+把+N+V+结果补语, 如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第九, S+把+N+V+趋向补语, 如 (1) 我把钱送过去了。 (2) 他已经把字典带回宿舍去了。

第十, S+把+N+V+状态补语, 如大家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第十一, S+把+N+V+程度补语, 如这件事把我急死了。

第十二, S+把+N+给+V+其他成分 (多表示不如意) , 如他把我的照相机给弄坏了。

第十三, S+把+N+一V, 如他把手一挥, 站了起来。

第十四, S+把+N+AV (A=动词前的修饰语) , 如 (1) 他把垃圾乱扔。 (2) 他把钱往衣袋里塞。

第十五, S+把+N+V, 如我建议大会把这个提案取消。

《HSK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对“把”字句的排序则共有18种句式。面对复杂多样的“把”字句结构形式, 教师在教授时是否要把其全盘照搬, 是否要遵循大纲要求的顺序呢?从对两种教材的考察结果看, 教材中把字句的编排顺序与把字句本体研究成果存在着不一致性。邓守信主张, 句子的结构应该从简单到复杂, 语法点的排序也应该考虑到它出现的频率。所以, 在课堂操作上, 初级阶段“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考虑交际的需求。此外, 还要把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语用、语体等诸多因素列入考虑的范围。

教师在讲解完新的语法点后, 就要针对新内容及时组织练习, 如何通过有效的练习, 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从对教材的考察看, 教材中为“把”设计的不少语境并非自然语境。“把”字句最难的地方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用, 这似乎已成为研究者和教师的共识。不少研究者因此把焦点放在了“把”字句的练习设计上, 特别是语境的设立上。可以认为, 语境的设计成了“把”字句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刘颂浩指出, 在“把”字句练习设计上, 要注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在具体语境的处理上, 要明确直接, 要符合语篇规律的要求, 同时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过分使用现象。在各种教学法流派中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练习方式, 其中任务型教学法就可以按照语用条件的明确性和严格性, 实现必须使用“把”字结构的句式到条件转换式“把”字句到自由转换“把”字句的过渡。

参考文献

[1]邓守信.Defining and Sequencing Syntactic Strutures in 12Chines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 (1)

[2]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 1995 (3)

[3]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北京:书海出版社, 1995

[4]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5]刘颂浩.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 (2)

[6]吕文华.“把”字句的语义类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7]杨惠元.论《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的练习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 (3)

[8]张宁、刘明臣.试论运用功能法教“把”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1)

[9]赵燕皎.走出语篇教学的盲区[A].对外汉语教学探讨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0]郑蕊.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偏差与应遵循的原则口[J].华文教学与研究, 2000 (1)

上一篇:节选8,职场心得,体会和感悟下一篇:各国留学时间规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