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观后感200

2024-04-08

《潜伏》观后感200(精选4篇)

篇1:《潜伏》观后感200

《潜伏》观后感200

在这个彻底物化了的社会,成也物,败也物,荣也物,辱也物,得也物,失也物,物质之外无归宿,利益之外无灵魂。那种由信仰而产生的“虽九死而不悔”的忠诚几乎看不到了。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潜伏》观后感200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潜伏》观后感200 昨天看了大半天的《潜伏》,今天一直心神不宁,满脑子的余则成。总该有个完结吧。

为了看电视,跟他们说,是要写观后感的,于是才幸免于难。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对于这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愚蠢家长,只好一笑而过。

《潜伏》,以前断断续续地看过一点,如今又从中间起看了一遍。

作为特务,余则成过着充满激情而又危险重重的生活。因为信仰,可以用生命,用一切去换最后的胜利。他睡觉时在枕头下放着手枪,出门时会往地毯上撒香灰。有几次,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保密局的,都不是笨蛋。他在刀刃上走过每一天,让自己日渐成熟,将感情都藏于心中而没有丝毫表露。看着他从第一集的幼稚,到最后几集的沉稳,果敢,体会到了成长的含义。

他有信仰,和李涯一样。只不过他信仰共产党,而李涯信仰国民党。除此之外,还有中饱私囊,信仰生存主义的站长,谢若林等太多混生活的人。其实我们根本无权去评说,去褒奖余则成的伟大,或是嘲讽李涯等人的愚蠢。这是不同世界观之间的冲击。

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每个人的心的指向有所不同。就算是同样搞情报工作的,有人为了对党派的信仰,有人为了金钱,有人为了官衔,也有人为了美色。人各有志吧,这些人都要尊敬。

就像是让李涯这种敬业的,对党国忠心耿耿的人去逛窑子,他会痛不欲生;而让谢若林不拿一分钱来给你卖命,那就根本不可能。每一个个体,一个生命,都有他独特的生活方式。但共同点只有一个:在对某物的追寻中暂时逃离生命的寂寥,用游戏给人生一点满足感和充实感。最后的结果,无法逃离的死亡,会带走你所有的骄傲和痛楚,回归那一直潜藏在热闹表面下的孤独。

曾看过一句话,人生就是走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是啊,一切只是一种体验,成败并不重要,因为那只是毫无意义的形式罢了。至于轨迹,有的人很圆满,有的人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的走出那独特的曲线;有的人走了个大圈,历尽人间温暖寒凉,有的人走了两步便不愿再走下去,早早做了出世之人,清心寡欲的生活一生。

上高中以来,我想了很多,为什么要活着?却总是以痛苦搪塞草草结尾。大年夜和西西聊了4个多小时,谈人生。她说,那里的人不是没有IQ就是没有干劲,或者就是素质低下。想象的出来,也只能同情她,落入了孤独的境地。但或许,这是一件好事。孤独的锤炼,痛苦的摸索,总是能激起思维的火花。一向觉得,她好优秀。那是一种灵气吧,无法形容,也根本不能用具体分数来衡量。和我不同的是,她能隔绝痛苦,永远珍爱她的生命。但愿,能和她成为挚友。

很多次,我想过逃离。那会是解脱,再也不用忍受,沾染这红尘世间的肮脏了。就像林黛玉一样,用眼泪洗清身体,也强于污淖陷渠沟了。

精神洁癖总是带来无端痛苦。西西说,想到这一步,已超越了诸多痴男怨女。可是提前想完了人家老年时期该想的问题,是否,也该走了?

很喜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那会是生命最绚烂的一次释放。

究竟,该何去何从?

再说说余则成的感情生活。先是和左蓝,一个和他一样,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姑娘。她微笑着,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后来,是晚秋。一个纯洁,简单,为爱情执着的女孩子。最后是翠平,有着男孩子气的乡下姑娘。

但是为了革命,左蓝死了。翠平死里逃生,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终生不得迈出小镇一步。晚秋先是被余则成救下,绕了一圈后又回到了他的身旁。

男女私情,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无法回避,也不用回避。终日的卿卿我我,歌舞升平在我看来并不绝美。电视剧中那沾着血红色,带着泪光的洁白的花儿才令人动容。一部30集的电视剧,我可以废寝忘食花一天看完,人家却要花一生去演绎。其中有辛酸,快乐,调皮,困厄,只有经历之人才能体验其中妙处。

或许,这就是生命意义之所在。《潜伏》观后感200 信仰

信仰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都不知道信仰具体是什么,但每个人心中至少都有一种信仰,或为自己,或为他人。这里面没有坏人,只有信仰不同的人,余则民的信仰是共产党,他希望人们解放,可以过上好日子,可以没有斗争,可以和翠平过安稳的日子。也许这是理想,憧憬,算不上信仰,充其量只是一种小小的心理需求,但是扪心问下自己,自己的信仰很伟大吗?是为中华崛起读书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吗?或许有,但是不多,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人,为什么活着呢,或许是在为自己编的梦活着吧!吧梦描绘的很好,该自己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动力,我认为这就是人的信仰。

忠诚

效忠于党国还是共党,这是人的忠诚问题。国民党为什么会败?精良的编制和先进的武器却打不赢拿着步枪的工人农民?这不是很可笑吗?治国要先会治人。得民心者的天下,潜伏中的人物关系看似很简单,但是那却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看似接接电话,打打麻将,却都是人在活动,我原以为最后的结尾是吴站长应该会觉察到余则民,或者说吴站长应该是一个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员,但是他最后还是他,他什么也不是。他是剧中最不忠诚的一个,看到结尾给她下的结论。李涯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但是他效忠错了对象,他的突然离去我也很心痛,是在为每一位忠诚的将士默哀吧。余则民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极高的觉悟和思想,还有对党的极度的崇拜。最后的结尾是有点让人心酸,翠平抱着孩子在哪里张望,等待归夫,但是望穿天涯何处是他,在和晚秋结婚时余则民一定很心酸,脑海里时隐时现是翠平的影子,但是忠诚让他不能够选择自己的老婆。更多影视影评观后感供您参考,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战斗

我不想说那是战争,因为没有任何的硝烟,只有一个每天出入保密局的政府人员,一栋楼里的人其实都是战士,每个人为了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目的,在哪里斗智斗勇,被人提防,提防着别人,睡觉都要长眼睛的活着。

马奎被干掉时,这是我的意料,因为他太没有心机了,不会隐藏自己的思想。他很直爽,会有什么说什么,至少比陆桥山少了很多心眼,所以他玩不过他。不会探明别人的思想,他死的很冤,但是很必然。在那个处处有机关的空间,他即使活着,也会活的很不愉快。

陆桥山下台也是在人预料之中。当副站长其实是唾手可得,但是太急了,让他的司马昭之心太早的暴露了,韬光养晦,十年八年都可以等,为什么尽在眼前的胜利不可以等呢。越是胸有成竹的事情越是要小心谨慎。

李涯是个人才,在延安时候可以带回情报,对党国忠心耿耿,工作认真负责,是很了不得的人才了。比马奎有心计,也比他能干,但是很可笑,两个大案子都在他的手中失手了,不是因为他比余则民弱,而是这恰恰败在他的弱点上;性子太急,耐不住,学会等待有时候比主动出击更有力。做人不能锋芒太露,可以装疯卖傻,可以懂得装不懂,但是不能故意卖弄自己懂得的,否则太招摇了,人都是不喜欢招摇的。《潜伏》观后感200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潜伏》在盼望和紧张中看完了,听着片尾曲,那跌宕起伏的剧情还不时的在脑海中回放。

一部险象环生的红色谍战片,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情感片,贯穿全剧的是信仰与忠诚。

为了信仰,左蓝告别了相爱的人;为了信仰,余则成在刀尖上度日;为了信仰,翠平这朵生机盎然的野花,放入到了精致的花瓶,从此了无生气;为了信仰,廖三民牺牲了生命。......为了信仰,他们承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因为忠诚,余则成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因为忠诚,秋掌柜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因为忠诚,李涯在不断的挫败中坚持。.......因为忠诚,他们做了殉道者。

信仰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忠诚是他们的基本品格。

然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信仰什么?面对大家与小家、面对亲人和朋友,我们忠诚吗?

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的社会,吞食了不少人性的美好。观察一下我们的身边,在光鲜的外表下,龌龊之事层出不穷。

在这个彻底物化了的社会,成也物,败也物,荣也物,辱也物,得也物,失也物,物质之外无归宿,利益之外无灵魂。那种由信仰而产生的“虽九死而不悔”的忠诚几乎看不到了。

不记得在那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今天,我忠诚于我的选择;明天,我无悔于我的选择。因为我把忠诚当作一种信仰。”社会进化了,道德异化了,忠诚于是成为一种信仰。《潜伏》观后感200 昨晚看了《潜伏》的大结局,内心翻腾,感情错综复杂,提笔久久不知所言,今天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潜伏》的评说,都是惋惜中对这部电视剧的称赞,自此整理下情绪,写写自己的看法。

首先,这部电视剧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隶属“谍战剧”的性质,但在我看来,整个剧情除了以国共两党明争暗斗的事件为主要内容外,反映的事实并不是听上去的那么对立和尖锐。网友称其为一部官场小说很合我意。目标一定,过程的推进是利益相互转接、相互利用促成的,以至于站长不愿意承认余则成是共党、愿意用马奎替带峨眉峰、愿意看到李涯和余则成斗的你死我活,李涯和陆桥山的斗法更是皆大欢喜:陆桥山想升官,李涯锋芒毕露挡了陆桥山的升官之路,这怎么行,必须有个出局的啊,陆桥山施计让李涯屡次扑空,这李涯不是笨蛋,发现之后全力反击,你施计害我,我设局杀你!最终,陆走李落,余则成老谋深算顺利得副站长之职。陆桥山上面有靠山,摇身一变督察员,切齿道“我胡汉三杀回来了!”俨然一副官场做派,当然最终这厮搞不清状况,被共产党除掉了。这里还有一个保留剧目:谢大贩!钱迷心窍的傻帽,自以为深谙规则,但不懂得这社会要区别对待,最后不知水深的谢大贩为孔方兄献身了。

其次,说说这部电影里的女人,以喜剧气氛出场的翠平以悲壮收尾,本是凄美人生的晚秋竟然能转角遇上爱,跟余则成终老一生,汗颜。左蓝是完美女人的化身,对于她的牺牲我是这么解释的:因为完美的东西不存在,所以左蓝牺牲了。但正解是左蓝为了信念、为了爱人、为了同志,她倾其所有,青春、爱情甚至生命,让后人由衷的赞美和敬仰。姚晨饰演的翠平是女主角吧,开始也不喜欢她,觉得她不够聪明老坏事,后来发现她粗中有细、忠贞不渝、强烈的大局意识直至后来抱着孩子在山头等余则成归来的时候,我流泪了,想像那时翠平穿上外套头也不回的执行撤退任务时,她的心该在流血吧。个人不喜欢最终幸福结尾的晚秋,但很佩服她,不喜欢她小女人的攻于心计、她的爱情诗,但她的本质是善良的,有文化、有追求、够勇敢,代表了那个时代进步的女文艺者和大部分弃暗投明投身革命的女青年。

再次,应该说这部电视剧最吸引人的应该是精彩的故事、紧凑的剧情、清晰的思路和演员出彩的演出。《潜伏》也反映了一个中心就是信念战胜一切,虽然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但让人清楚的领会了这层意思。国民党800万大军被小米加步枪打到了,不是别的,是其内部出了问题,他们的同志信仰是挂嘴上的,内心中有的是拜金、有的是拜官,奢靡成风、腐败成性,毫无信念可言,所以800万大军瓦解,蒋委员长隐居台湾。这不能说不给现实社会一些深思,追问:你的信仰为何?信念在哪?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个人发展的定调,也是社会平稳发展的保证。

最后赘述个人对结尾的看法,翠平真名叫陈桃花,她悲壮一生,苦守那条路在思念里度过余生,我想她的孩子取名应该叫翠平,不为别的,只为给再见余则成留个希望。余则成在接到翠平牺牲的消息后,几近吐血、伏地无力的特写,让人心疼,这也让我联想到另一部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天道》,左小青为自己的追求牺牲,王志文伤心吐血,王志文饰演的那个人不信爱,直至他伤心无泪至吐血,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爱的这么深。爱是什么?爱是能为那个人痛到吐血的感动。

篇2:《潜伏》观后感200

《潜伏》是我近几年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国产剧,该片出乎我的意料,过去那种老套的为了革命舍弃自我的英雄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性光辉的平民化的革命者--余则成。

爱情让余则成投向了中国共产党

过去的革命正剧中,那些英雄始终被脸谱化地定义为见到敌人就怒,见到同志就热泪盈眶,舍弃小我投身洪流的革命者。在《潜伏》里,当余则成说:“为了左蓝,我要去延安”时,我先是一惊,之后又不禁拍案叫好:这才是人。我所看到的不是琼瑶式的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哪怕放弃自己的信仰,不是对于革命理想神圣性的损毁,而是真实地反映着人性,他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英雄”,要知道完全没有自我的人是不存在的。正如剧中所讲的那样:“革命中的爱情分外浪漫。”虽然之后余则成是因为看到了无数革命志士为了信仰而牺牲才坚定了革命的决心,但是对于革命初衷人性化的`编写,不得不说是一种思想的超越。

有一种前进,是后退;有一种失败,是胜利。

这是剧里面我认为最感人的一段。当延安失守,深处国统区、不知其中详情的地下工作者们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感到的是一种失望与不安。但是,当“罗掌柜”通过这句话鼓励了余则成之后,余的心中顿时又燃烧起了希望。这与其说是“罗掌柜”精湛的鼓励技巧在发挥作用,不如说是信仰的崇高与伟大让余获得慰藉。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意志永远坚不可摧,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心理总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起伏。改编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来讲:脆弱啊,你的名字是人类。同时,这句话作为余则成信仰的拯救者也应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任何时候都要抱有乐观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

痛苦只有一个晚上

比起听到亲人去世后马上抹掉眼泪投入战场的英雄而言,余则成这样的平民英雄反而更值得尊敬,他给自己一个晚上的时间痛苦难过。因为前面的那个英雄离我们太远了,我不否认世界上有这样的英雄存在,但是毕竟是少数。余则成作为谍报工作者,在明知每个细节都有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仍旧留给自己一个晚上痛苦难过的时间,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个平凡人,平凡到我们认为这样的革命者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篇3:潜伏观后感

《潜伏》 讲述了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加入地下党并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故事。党组织要求他留在军统,潜伏待命,代号“峨眉峰”、“深海”,并与翠平假扮夫妻以作掩护。在天津站期间,余则成几经争斗晋升为天津站副站长。他冒着巨大的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化解了几次危机,营救了许多同志,获取了许多情报,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保证余则成的安全,翠平甘心换为真名等待丈夫归来。跟妻子失散后的余则成,处处打探翠平的下落,可他却连翠平的真名都不知道。组织上又下达了新的潜伏任务,来到台湾的余则成需要跟新的同志组成家庭来掩护身份,他立下誓言,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用余则成的话说,他的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里飞来一颗子弹,就倒下了。如此危险,但他从不退缩,这深深的感染了我。

余则成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个为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个人幸福的前辈的缩影。从1840年中国大门被打开,无数仁人志士就开始探索救亡之路。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尝试和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三座大山,迎来了新的篇章,走在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大道上。但过上幸福生活的我们,不能忘了像余则成一样牺牲个人幸福甚至是洒下热血的前辈们的奋斗。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一百多年的历史,千千万万人的牺牲。有些人留下了名字,有些人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像余则成一样的无名英雄,也值得我们纪念,我们不能忘却。他们曾经

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曾经克服了怎样大的困难,曾经做出了怎样的巨大牺牲,都值得我们铭记。

从前不喜欢近代史,觉得近代史屈辱,沉重,而喜欢古代史,辉煌,有趣。但看完潜伏,我不禁对这些曾经为我们的幸福牺牲的无名英雄们肃然起敬,发觉近代史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古代史繁荣开放,辉煌大气,而近代史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但它们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维系它们的纽带——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管遭受什么屈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一种不屈不挠,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民族精神,始终不渝。

篇4:潜伏观后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始终弄不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怎么样在1946年开始打起来的。解放战争,在我看来,就是权力和欲望的一场决死游戏。不要强加任何好听的话语来修饰战争,尤其是窝里斗的战争,当我最后看到余泽成离开自己的妻子翠平,去往台湾的时候,我就恨这个故事,当我看到翠平抱着没有见过爹的女儿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想杀了作者,太残忍了。更戏剧性的,当我看到余泽成在台湾和后来发展成共产党的晚秋结婚的时候,我几乎陷入了癫狂。尘世间,最残忍的感情戏被揉入了战争中的斗争,让我更憎恨这场解放战争,共产党对面是中国人,国民党对面,也是中国人,大家都操着南腔北调,都说同一种语言,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大拼打杀,解放一个长春,饿死了多少人……我走过中华众多地区,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住上一年半载的,我深有感触,偌大一个中国,四川人,广东人,上海人……都是中国人,都有好朋友。可是60年前,他们在一起拼杀,子弹满天飞,钻入了兄弟的胸膛,带出同胞的血。

如今,抗日战争的中国国民党正宗,已经乐业在祖国的台湾岛,靠着选举来执政,靠着廉政勤政来笼络人心。人们希望台湾回家,回到中国人的怀抱,其实,台湾就是中国的,会回来的,但绝对不是一个败家的大陆将军所说的“宁可台湾不长草,也要解放台湾岛”,这样一个跳梁小丑,刨去拍马屁给自己捞彩头,更只能算是中国的败家子,能说出这样的混账话,不顾台湾同胞的民生,可见这个将军的智商是多么的.低下。台湾早晚会回来的,就像失散了多年的儿子终于找到盼子回家的父母。可是当儿子见到爸妈在家里吸食大烟,吃喝嫖赌,儿子找到家后,心里又是什么滋味,不多说了,说多了就不和谐了。

不可否认,我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是脆弱了一点,看不得战争,看不得流血。更看不得爱与情在战争的狭缝中残喘。《潜伏》这部电视连续剧触碰了我的底线,让我如此憎恨,如此憎恨,我捶拳顿足,排解我的郁闷……翠平抱着没见过爸的女儿在山坡上漫无边际的等待,余泽成在台湾与晚秋再续旧瓶新酒的“爱”,留下一切,让我去感慨……片中死去了若干红色信念,也死去了若干青天白日。在你看来,是人类解放的盛事,在我看来,也是国人的悲哀。当看到剧中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摆脱了封建统治,帝国压迫的时候,久久不吸烟的我,默默的点燃了一支香烟……

上一篇:摄影构图教案下一篇:下好改革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