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

2024-04-09

《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精选8篇)

篇1:《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王安国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写闺怨情愁,委婉动人,以含蓄见长。

词一开始,就以清丽之笔绘出一幅风光旖旎的图画: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画桥如虹,流水如带,春雨潇潇,落红成阵,好一派暮春景象!这一切,又统统笼罩穿破黄昏雾霭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更显得清幽淡雅。就这样一个月白风清、如诗如画的夜晚,画桥流水旁边,落红缤纷的小路上,词中的主人公与他倾心爱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马儿接近香车的那一霎间,他心情的兴奋和激动是不言而喻的。这里虽未对女子作正面刻画但透过传出帘外的余香,依稀可以想见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绰约的风姿。

下片转笔写主人公车去人走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语,继而怅然若失,今夜梦魂何处去,语气极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无可告语而不语,因今宵难遣而梦魂不安。此时此刻,周围的一切,诸如小桥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唤不起他的半点兴致,只有眼前飞过的片片杨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着无拘无束、飞来飞去的杨花,他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发出深沉的`叹息: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说杨花能够穿帘入户,追随自己的意中人飞进洞房,而自己却连梦魂都不得去。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通过奇特的联想、看似无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传达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篇2:《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

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作者」:

王安国(1030-1076) 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神宗熙宁元年(1068),应茂才异等科入第,赐进士出身,拜西京国子教授、崇文院校书。熙宁七年(1074),为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八年,被罢归田。其词仅存三首,风格婉丽蕴藉,有《王校理集》,今不传。

「注释」:

落红:即落花。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词。上片写男方别后的恋意。画桥流水,雨湿落花,皆是马上所见。触景伤情,不觉勾起对帘中人的怀念。下片写女方的深闺幽怨。结尾两句,因物寄怨,抒写离情。全词造语工丽,蕴含不尽之意。

篇3:《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

一、反复诵读, 品韵律之美

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用韵, 对仗工整, 平仄押韵, “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 使得语言简练的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正如同一支巧妙和谐的乐曲一般, 吟诵起来韵味无穷。因此, 学习古诗词时朗读可谓是一项基本功, 诵读时, 注意用韵节奏变化, 体现诗词的抑扬顿挫。通过反复诵读, 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的朗读等, 声情并茂地读出诗词的韵味和气势, 并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 在诵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独特的韵律之美。

例如七年级《木兰诗》一文, 开头两句“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就运用了摹声的手法, 木兰朴实的农家女孩形象一下子跃入眼帘。同样, 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磨刀霍霍向猪羊”等处同样也使用了摹声的修辞手法, 这正是体现诗词韵律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从韵脚上说, 《木兰诗》每两句一韵, 先后换了7 个韵, 即:①织、息、忆、忆;②兵、名、兄、征;③鞯、鞭、边、溅;④头、啾;⑤飞、衣、归;⑥堂、强、郎、乡、将、妆、羊、床、裳、黄、惶、郎;⑦离、雌。这7 个韵就像7 支曲子, 在多次切换间使得韵律更加和谐, 表达空间更加广阔, 共同奏响了《木兰诗》这一流传千古的乐章。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词语言优美隽永, 读起来优美动听, 值得学生反复朗读和品味。以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读出诗的抑扬顿挫, 揣摩字里行间渗透的思想感情, 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走进文本, 也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字斟句酌, 品结构之美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任何内在美感的表现都离不开辞采、结构等外在形式, 在外在形式上, 诗歌的结构方式 (章法) 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或草蛇灰线, 或回互周旋, 或起结开阖, 凭借美的组织形式彰显词意之美、诗人志趣, 独具特色的声韵搭配有机组合的诗体结构, 才能体现古典文学之美, 激发出读者的审美感受。

在《木兰诗》一文中, 全诗以332 个字组成了62 个句子, 其中有2 个9 字句, 7个7 字句, 其余的53 个都是5 字句, 7 字句和9 字句都不是随意设置的, 诗人将它们与5 字句互相配合、交错使用, 在吟咏诗句上费尽了心思, 使得诗歌的节奏读起来明快流畅, 语言整齐划一、错落有致, 充分体现了我国古诗词鲜明而和谐的韵律美, 如“旦辞爷娘去, 暮至黄河边……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诗人在句式的铺排上十分讲究对应关系, 将这8 个句子分成两组, 再以5、5、7、9 的句式在二组中依次勾连排列, 先急后缓、急缓相容的节奏感跃然纸上, 塑造了木兰急于奔赴战场的英勇形象, 以及眷恋亲人的难舍心情。

可见, 通过对《木兰诗》全文做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后, 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其语言结构的巧妙和情节结构的合情合理, 通观全诗, 驰骋想象的巨大空间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女子因代父从军而从一个少女逐渐成长为一个巾帼英雄的故事。

三、含英咀华, 品意象之美

中国的古典诗词多为篇幅短小的抒情诗, 借助客观物象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和表现主观情感形象, 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古诗词时要通过文本中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抓住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念和感情, 即“意象”, 才是真正地鉴赏诗词作品。

在《木兰诗》一文中, 如“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以排比的句式不仅使诗句形式整齐, 也充分表现出木兰为出征做准备时的急迫紧张的情态;同样, 在“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阿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样的排比句形象地描绘出爷娘、阿姊、阿弟迎接亲人的欢乐和热情。再如“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复沓的修辞手法很有特色。如果说排比的句式造成了一种行云流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那么运用复沓的诗句则给人以幽咽泉流、一步三回头的感觉。精心咀嚼文字, 不仅仅是表面的音节琅琅, 更能读出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 听到国家征兵的命令, 一个闺中少女陷入复杂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用复沓的手法讴歌木兰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是十分恰当的。

可见, 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掌握鉴赏技巧, 就应该透过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和结构美, 进一步挖掘其背后所包含的起伏的感情, 从而在吟诵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

诗言志、歌咏言, 无数辉煌的诗篇对正处于身心重要发展时期的中学生的成长而言有着莫大的帮助。教师应高度重视古诗词教学, 以生本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在鉴赏中培养学生优雅的人格, 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摘要:四言诗经, 五言古风, 无数辉煌的诗篇对正处于身心重要发展时期的中学生而言有着莫大的帮助。本文以《木兰诗》一课为例, 从反复诵读、字斟句酌、含英咀华三个策略出发探讨了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以期能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汲取精粹, 增长见识、熏陶思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芳.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析[J].语文天地.2012.8:44-45

篇4:《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题前小序说,前人诗词有赋月者而无送月者,本词别开生面,从“送月”这一新的角度,探討了词人朦胧猜想到的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宇宙观,是一首想象奇特、构思新颖的送月词。

“可怜今夕月”,首句先对月亮赞美。以下便接连提出疑问,“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可爱的月亮降落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在对月亮的出没作了猜想之后,词人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是不是天外空荡无涯无际,只是一股大风把明月送走了?月亮无根悬在空中,是谁把它系住了?月宫的嫦娥不出嫁是谁把她留住了?前两问,问的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后一问,说明词人对有关月中嫦娥的神话故事产生了怀疑。

下片紧承上片,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提出了疑问。“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是针对月亮的运行路线说的。有人认为月亮运行经过海底,却又无从查问,这种说法让人迷茫困惑。“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是写词人的担忧,如果月亮真的经过海底,真担心海中往来奔突的鲸鱼,撞坏了月宫中的华美宫殿、亭台楼阁。“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在月亮通过海底的时候,本来就会游水的蛤蟆固然无妨,那玉兔不通水性,又怎么办呢?“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二句,对月亮运行经过海底的说法提出问题。如果月宫中的房子不被撞坏,玉兔也和蛤蟆一样,顺利渡过大海,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那么圆圆的月亮又为什么渐渐地会变成“钩”样的月牙呢?

全词一气呵成,紧凑连贯,读来势同破竹。词的视野广阔,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包含生活逻辑,且有难能可贵的科学断想,彻底打破前人咏月的陈规,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寄托深远,其境界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

篇5: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译文翻译

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

注释解释

将旦:天快亮了。

《天问》体:《天问》是《楚辞》篇名,屈原作,文中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用《天问》体即用《天问》的体式作词。

可怜:可爱。

悠悠:遥远的样子。

别有:另有。

光影东头:月亮从东方升起。光影:指月亮。

天外:指茫茫宇宙。

汗漫:广阔无边。

送中秋:送走了中秋明月。

飞镜:喻明月。

妲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嫦娥。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两句:意思是据人说月亮运行经过海底,又无法探明其究竟,真让人不可捉摸而发愁。谓:据说。问无由:无处可询问。恍惚:模模糊糊、隐隐约约。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三句:意思是如果月亮果真是从海底经过,就怕海中的鲸鱼横冲直撞,把月中的玉殿琼楼撞坏。长鲸:巨大的鲸鱼。纵横:横冲直撞。玉殿琼楼:代指月亮。神话传说云月亮中有华丽的宫殿名广寒宫。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两句:意思是蛤蟆本来就会游泳,月经海底对它并无妨害,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沉浮?虾蟆:蛤蟆。传说月中有蟾蜍(蛤蟆)。故:本来。堪:能够。云何:为什么。玉兔:传说中月亮上有白兔在捣药。解沉浮:识枷生,会游泳。

若道:假如说。

无恙:安好,无损伤。

渐渐如钩:圆月慢慢变成弯月。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闲居时的作品。辛词继承《楚辞》的传统是多方面的,像这首直接用“天问体”来表现,也是一例。

诗文赏析

本词创作时间无从确考,是一首题材和体裁都新颖别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送秋词。

从体裁上看,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曾作《天问》,通篇设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在这首《木兰花慢》词中既不思乡吊人,也不怀古伤今,而摹仿屈原的《天问》体,创造性地采用问句形式,打破上下片换意的定格,就明月西沉后的去向接连提出了九个问题,这在唐宋词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向月亮发问的诗词前已有之,如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通篇发问,一问到底的仅有辛弃疾此作。同时,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

从内容上看,“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前人写月,多思乡、怀人、吊古之情,此词抛开这一切,将有关月亮的深沉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话传说,融汇交织成一幅深邃而美丽的神奇画卷,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作者别开生面就明月西沉而赋,并由此展开瑰丽奇特的想象,从广阔的太空,再到到深幽的海底,深情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悠悠月儿将运行到何处去?天外是否另有人间?这里月落时,那里的月亮是否刚刚从东方升起?反映了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与思索,并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其中有许多暗合现代科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早于哥白尼三四百年的辛弃疾,对天体宇宙,对月出月落的自然现象发出这样的问题,显示出聪明智慧和朦胧的科学探索精神。作者在发问中,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广寒宫等巧妙地编织进去。忽而天上,忽而海中,忽而人间,忽而月宫。创造出丰富绚烂、神奇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使人在对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同时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不失为一篇咏月、送月佳制。

作者打破上下阕分工(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定格,“换头”不变,上下一气浑融,打破词要温婉的传统,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诗和散文句法,融入词中,大大增加了词的表现力。上阕就月的去、来、系、留展开想象思考。下阕就月经海底,生出疑问和忧愁。不作生硬的比附、影射,然忧国之思从忧月之中透出。辛弃疾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强烈地透露出辛弃疾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全词即景发问,中间穿插神话传说.最后以景收束,放的开,收得拢,戛然而止、发人深思。

篇6:减字木兰花秦观诗词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释】:

①回肠:形容心中忧愁不安,仿佛肠子初牵转一样。

②小篆:比喻盘香或 绕的香烟。此处指香烟。

③黛娥: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译文】:

天涯阻隔,我充满过去的旧恨,独自一个人,生活再孤单也无人来关怀。想知道我现在是怎样的惨淡,就像金炉里的篆香。黛色的蛾眉紧锁着,春风温柔地吹,也不能使它舒展。因为愁情太深太浓,她的心里无比忧愁。她困倦地依靠在高楼,眼看着一队队排成一字形飞过长空的鸿雁,似乎象一个一个的愁字。

【赏析】:

篇7:《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是南宋淮上女所作。词中记录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上片写被掳北去时告别故土的沉痛心情,下片写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敌人的仇恨。整首词的抒情哀婉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原文】

减字木兰花

淮山隐隐①,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②,万顷烟波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④。恨旧愁新⑤,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释】

①淮山:指淮河两岸所见山峰。隐隐:不明显,不清晰。

②淮水:指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悠悠:遥远。

③烟波:雾气迷蒙的水坡

④东望:词人被掳北上,所以向东眺望故乡。

⑤恨旧愁新:即旧恨新愁,指对金人统治者的恨,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愁。

【白话译文】

远望淮山高耸入云,连绵不绝,这千里的山峦承载着我千里的悲恨。淮水浩渺悠悠,万里波涛寄托了我万里的愁思。

山长水远,挡住了行人眺望的眼。痛恨过去的战争,也忧愁未来的日子。面对着晚春,流着泪水,不知该说些什么。

【创作背景】

作者淮上女,金兴定末(1222左右)金人南侵,被掠北去,题此词于旅舍壁。

【赏析】

词的上阙,写她被掳北去,不得不离别故乡山河时的`沉痛心情。上阕四句,一山一水,两两相对,可以说是一副十分工整的对联,在词作中,它又是不很常见的隔句对。“云峰”、“烟波”,既写山高水阔,又写出春天雨多云多的景象,再加上作者心伤情苦,泪眼朦胧,因此山河呈现出一片迷茫的景象。“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示作者对它的深情。但此时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深仇大恨。同时,她移情于物,移情于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满了愁恨,因为它们是这场患难的最好见证。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愁恨;万顷,从横的方面予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具体化了,它与以往的某些表现手法有所差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胡楚《寄人》:“若将此恨同芳草,犹恐青青有尽时。”他们着重表现的是愁恨之无穷。应该说这些写愁之作都各自有其艺术的独创性。但这个淮上良家女的这两句词却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泰山压顶、窒息心胸之感。

词的下阕写她被驱赶向西,而她的心却一直向东。“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作者眷恋山河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她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眷恋的感情也越来越重。她一步一回头地看着自己的家乡,直至山水完全遮断了她的视线。天涯沦落,何时能回到故乡的怀抱?这一切使她感到茫然。这一去,也许是永无归日了,只能此刻回首东望,直至“遮断”为止。“东望眼”三字,真实地写出了被掳者逼迫而不得已,朝西北方向行进而不断回望故乡的情景,极形象地表现了她不忍离去的痛苦。面对着这一切,“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这恨,是指对金人南犯之恨,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无耻南逃之恨;这愁,是为乡土遭受蹂躏而愁,为被掳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愁。旧恨加新愁,让一个弱女子如何经受得了!“恨旧愁新”四字,一般用作“新愁旧恨”,语意显得平淡。而将“恨”、“愁”二字前置,不但使句尾协韵,加强了音韵美,且构成了两个节奏紧促、意思完整的短句,使人感到语新气逼。末句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形象。“有泪无言”,是她的一腔悲愤无处、也无人可以倾诉,只有和着泪水忍声吞下这时代加给她的深重灾难,这实际上也是对南宋投降派君臣的一种无声的谴责。“晚春”既点出被掳的时间,也含有春光将逝无可奈何的情思。

这首小词诉说的是一个被金人暴力胁迫的无力抗争的弱女子的遭遇与悲苦,凄恻动人,它能引起人们对女主人公的无限同情。词的形式义富有民歌的特色,写山写水,说愁说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读之令人回肠荡气。

名家点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夫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都,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

【作者介绍】

篇8: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 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朱淑真 (约1135-约1180) , 号幽栖居士, 宋代女词人, 也是唐宋以来存作最多的女作家之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 一说浙江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生于仕宦之家。其夫为文法小吏, 因志趣不合, 夫妻不睦, 终致其抑郁早逝。

提到女词人, 我们自然会想到李清照, 其实朱淑真亦是一位才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的才女, 只是她的婚姻生活很不美满, 抑郁寡欢, 故诗词中少了李清照的气度, 而“多忧愁怨恨之语”。

词一开篇, 连用五个“独”字, 凸显了主人公的孤寂。虽然和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字类似, 但朱淑真却不是效尤, 五字叠用, 层层展示着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而又以这每一瞬间衬托了周边环境的落寞空旷, 容纳了词人无以言说的孤独, 于是有了“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的孤寂外化的侵凌之感。全词亦无一字言及“怨”, 却把力量集中于词人孤独寂寞的生活场景的再现, 然而仔细寻味下片的“此情谁见”, 道出了“怨”情所指, “此情”无处诉说, 无法诉说, 不准诉说, 责问身边人的冷漠, 并将笔墨引入词人内心的孤寂之苦。此时的她没有“分付萧郎万首诗”的梦想, 也没有“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的盼望, 有的是“夜深无伴倚空楼”, “独坐小窗无伴侣, 可怜霜月向人圆”, “独倚栏杆昼日长”, “向花时取, 一杯独酌”, “黄昏院落雨潇潇, 独对孤灯恨气高”, “如今独坐无人说, 拨闷惟凭酒力宽”的孤寂。

上一篇:AYLC学习之旅心得下一篇: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本科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