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常怀《五心》

2024-05-11

领导干部要常怀《五心》(通用13篇)

篇1:领导干部要常怀《五心》

领导干部要常怀《五心》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作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领头雁”,要忠实履行好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必须认清职责,以身作则,时刻严格自我要求。具体讲,就是要常怀以下“五颗心”。

一、常怀“忧患”之心.常思为官之责

忧患之心是领导干部的为官境界、政治素养、工作姿态的一个综合反映。领导干部有了优患意识.才能保持一种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才能居安思危、常思已过.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相反.如果缺少忧患之心,就必然导致盲目乐观.思想麻痹,斗志消沉。常怀忧患之心.就是要强化敏锐的政治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度的落实意识和无私的奉献意识.始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始终服务于大局、服从于大局。当前就是要“忧”军事斗争准备这个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对于肩负的神圣使命一刻不能忘,当“和平官”的念头一刻不能有.指挥打仗的“弦”一刻不能松,做打得赢的工作一刻不能停.切实以临战的姿态、实战的标准、只争朝夕的精抻,真正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到位。

二、常怀“恐慌”之心.常固立身之基

学海无涯.不学则罔;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随着社会不断创新发展和知识更新周期的急剧缩短.领导干部一定要

有种敢于正税自身差距的责任感,一种不断完善自我的紧迫感.一种迎头赶上的使命感.一种“学少一点不行”、“学晚一点不行”、“学浅一点不行”的恐慌感.始终确立“重新学习”、“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带头学习,带领部队学习,善于积累.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履行好新使命.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常怀“恐慌”之心,正是为了去除以后的“恐慌”之心。

三、常怀“优政”之心.常想为官之本

领导干部常怀“优政”之心,就是要防止满足现状、居功自傲之患。当前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胡主席“三个下工夫、一个落到实处”的要求.推进部队建设义快又好的发展。因此,要以业为本,胸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肯于钻研,乐于奉献,恪尽职守。要以创优为本,确立工作的高标准.既讲态度、方法、作风.更讲水平、质量、效率,不图形式.不图虚名,努力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以创新为率.拿出创新的胆识.深入研究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和规律,在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手段创新、科学创新等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断解决部队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闻题.力求以最优的工作质量来实现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四、常怀“揪心”之心.常葆公仆之色

常怀“揪心”之心.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常想一想基层官兵的需求.时刻把官兵健康成长、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官兵常怀揪心之感.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清欠或补偿.而是宗旨和党性要求使然.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把“揪心”之情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爱兵之举、为兵之行.这样才能把官兵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常怀“畏惧”之心.常律为官之纪

畏惧心是领导干部对法纪和监督的心理情感的反应.尤指一种对自己设有遵守法纪深感不安的情感体验。只有常怀畏惧之心,才能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常思贪欲之害.才能时刻有着“如芒在背”的清醒.从而自觉循规蹈矩:只有常怀畏惧之心.才能从那些“栽跟头”的人身上吸取深刻教训.保持警醒的头脑.在金钱面前防贪心,美色面前戒邪心权力面前破私心.自觉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仁之事不为,切实把住原则.守住阵地。因此,领导干部要牢记做人的原则和做官的准则.常常反省自己.时时矫正自己的言行.不断从肓行上、习惯上、思想上、欲念上等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守自已的信仰、节制自己的欲望、平衡自己的心态、管住自己的交往.切实以自身良好形象带动广大官兵履行新使命。

篇2:领导干部要常怀《五心》

干部下基层要常怀真心帮扶创业致富。下基层干部要发扬苏区干部作风,自带被褥与群众同住、同吃、同劳动,积极帮助所挂乡、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选准产业发展项目,推动脐橙、生猪、油茶、瓜菜等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开展“1+x”结对帮扶,扶持和规范合作社及各类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积极为农民提供项目推介、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岗位信息、资金扶持、贷款帮助等服务,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干部下基层要常怀用心开展环境整治。实施村镇整治建设规划,加强村镇整治,完善村镇功能,提高乡村规划管理水平,引导和鼓励农民集聚式建房、生态化居住。下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抓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示范点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有机化、村庄清洁、庭院美化、村庄绿化、生态能源建设“五大工程”,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生态保护,努力使山更绿、水更清、家更美。

干部下基层要常怀热心解决民生问题。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热心增进群众福祉,就要紧紧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花大力气解决群众居住、出行、就学、就医、就业、养老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将解决民生问题的内容进行项目化承诺公示并进行考评验收。落实好贫困户帮扶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抓好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加快村组道路硬化、危桥改造步伐,提供快捷顺畅的出行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孤儿集中教育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惠民。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改善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就业保障体系。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干部下基层要常怀尽心促进社会和谐。下基层干部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编织“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现代信息”网络。采取领导联系乡、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的方式,宣传政策、收集民情信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实现群众与干部双向全覆盖,确保每位干部都参与联系服务群众、每户群众都有干部结对联系服务,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构建县信息服务中心、乡便民服务中心、村群众工作站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为民服务网格化;通过发放连心册、记写民情日记、开展民情家访,实现联系服务群众信息化,促进民情民意的直接、快速和全面沟通,促成群众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规范培育群众社团、行业协会、社会中介、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组织,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同心协力做好群众工作。

干部下基层要常怀倾心夯实基层组织。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就要围绕“强班子带队伍、帮民富促和谐、建阵地抓保障、建机制重长效”下功夫,深入开展争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硬化、美化、绿化、亮化、规范化达标竞赛活动,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确保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坚持务实管用的原则创新活动载体,推行“五日一体”、“创绩晋级”、党员义工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农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全新平台,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及“党务掌上公开”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进程;创设“党

篇3:领导干部要常怀《五心》

一、常怀感恩之心, 在知恩图报中保持蓬勃朝气

一名干部的成长既凝聚着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同志的帮助, 又饱含自己的辛勤努力。古人云:“唯贤者, 能为报恩”。作为领导干部, 就应该把组织的培养之恩、人民的哺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牢记心间, 在知恩图报中始终保持蓬勃朝气。

一要感恩组织, 忠诚履职。“受人点滴, 当涌泉相报”。作为领导干部, 就应该用感恩之心来对待组织、工作和生活, 忠诚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自觉做到为党的事业而“自重”;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自省”;为奋发有为、先忧后乐而“自励”, 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报答组织的关怀和培养。

二要感恩人民, 全心服务。百姓是水, 官员是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领导干部, 工作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 都是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无论何时何地, 领导干部都应对群众常怀“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之情,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心头;做好事、解难事, 全心服务人民, 努力回报人民。

三要感恩社会, 无私奉献。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作为领导干部, 就要感恩社会, 回报社会;就要无私奉献, 奋斗不止。在其位、谋其事、竭其力、尽其诚, 为社会建功立业。

二、常怀平和之心, 在知足常乐中保持豁达大气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领导干部既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 更要明辨自我。以平静之心对己, 以平稳之心处事, 以平和之心待人, 在知足常乐中始终保持豁达大气。

一要正确看待权利, 不能忘乎所以。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 就意味着责任越大。作为领导干部, 不能把职务看作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不论身居何职, 都不能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 履行好“领导就是服务”的责任, 以发展造福于民, 以实绩取信于民, 以真情回报于民。

二要正确看待能力, 不能自以为是。领导干部应有自知之明, 切不可自命不凡, 而应允许人家质疑和有不同看法。干出些政绩是职责所在, 但这绝不是可以炫耀、标榜的资本, 应时刻提醒自己“言者不如默者智”, 坚持少说多做不浮躁, 艰苦奋斗不攀比, 勤政为民, 励精图治, 不辱使命。

三要正确看待升迁, 不能斤斤计较。作为领导干部, 在个人政治生活中会多次遇到职务和岗位的变动, 领导干部应以平常心态看待名利和职务调整, 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同志, 正确对待组织, 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常怀责任之心, 在创先争优中保持昂扬锐气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 就应常怀责任之心, 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 始终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事业, 奋发有为, 在创先争优中保持昂扬锐气。

一要知责, 做一心为民的表率。为政就是为民, 干部就要干事。作为领导干部, 应有学习精神、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最大的追求, 用自己的身体力行, 来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转变作风, 争做表率, 树立形象。

二要尽责, 做敬业爱岗的表率。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牢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履职尽责、做出成绩。

三要担责, 做开拓创新的表率。作为领导干部, 就应“追求卓越、永创一流”, 担起责任。要经常反思, 将自己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从思路、方法、效果等方面深钻细研, 攻坚克难, 求精创新。

四、常怀敬畏之心, 在淡泊名利中保持浩然正气

“凡善怕者, 必身有所正, 言有所规, 行有所止, 偶有逾矩, 亦不出大格。”作为领导干部, 就应常怀敬畏之心, 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 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 在淡泊名利中始终保持浩然正气。

一要敬畏历史, 守住根本。生命有限, 历史无尽。领导干部所做的一切, 都要接受实践和历史的考量与检验。作为领导干部, 就应自觉敬畏历史, 想问题, 办事情, 做决策, 一定要遵循规律, 从长远着眼, 实事求是, 科学谋划, 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客观规律的检验, 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要敬畏百姓, 接受监督。“天地之间, 莫贵于民”。作为领导干部, 应牢固树立民本思想, 始终把握“为民谋利”和“为民解忧”两个重点, 时常思量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和做法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否经受得住人民群众的评判。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自觉接受监督, 力争赢得好评。

三要敬畏人生, 把住底线。“官有所畏, 业有所成”。作为领导干部, 就应珍惜声誉、珍惜岗位、珍惜家庭;时刻守住腐蚀诱惑的利益防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参考文献

篇4: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

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为官的品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自诞生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永远不变的根本宗旨,忠实地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如此,人民群众成为我们事业的衷心拥护者和坚定支持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拓,都离不开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可以说,离开人民哺育,离开群众关怀,我们的事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践行群众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要的是要对群众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党的培养,感恩群众的养育,感恩群众的支持,感恩群众的关怀,懂得知恩图报,多干利民实事,把感恩之心化为“为民”之情,化为工作热情,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是一种为官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度的自律。对群众心存敬畏之心,不是胆怯,不是迎合,而是一种政治上的成熟,是对权力的清醒把握,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胸襟。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人民群众将权力赋予领导干部,让其成为社会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托付与信任。心有敬畏,行有所止。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负人民的信任,为民掌好权,服好务;要敬畏党纪条规、政策规定,坚决守住纪律的底线;要敬畏群众呼声,关注民众冷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敬畏群众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戒惧、有所节制,才能清正廉洁,把敬畏之心转化为敬业之情,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的自觉行动,做清正廉洁之人。

常怀爱民之心。爱民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更是领导干部必备品质。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爱民之心渗透于工作的方方面面,与群众唇齿相依,荣辱与共,血肉相连,从建党立国到治国兴邦,总是紧紧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心存爱民之心,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像善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善待群众。心中要装有群众,脑中要常想着群众,口中要常念着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想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作决策、办事情、做工作的依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是非、衡量得失的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为官从政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心系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依靠群众,把为民思想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把爱民之心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篇5:领导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

古今中外,知恩图报的思想世代流传,深入人心。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对感恩更是积淀深厚。受恩、知恩、感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特别是一个党员走向领导岗位,都会得到方方面面的关爱,离开党的教育、培养之恩,离开人民的哺育、关怀之恩,离开同事和朋友的支持、帮助之恩,就难以成事、成才,甚而成功、成业,更难以成为领导干部。

感恩要尽责。感恩是一种爱、一种情,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境界。感恩是从美德和真情中滋生、滋长、生成、形成的,表现为一种爱戴、愿望和责任。领导干部知恩、感恩、报恩,第一位的就是铭记党和人民的恩情,这是立身之基,从政之道,做官之本。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离不开党的教育、培养,人民的哺育、供养。知恩必报,就是要知党员之责,知为官从政之责。在这里,责任就是使命,责任就是奉献。尽责,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标尺,也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原则和思想境界的试金石。领导干部要铭记党和人民的恩情,把知恩之情化为报恩之行,始终不忘党的宗旨,不辱使命,不忘肩负的重任,把职位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

感恩要向善。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性格的表现。心存感恩是对他人的赞美与欣赏,是对自身心灵的陶冶,是打开心扉的交流,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学会感恩,不单是对善行的回馈,更是对善意的肯定和传递;拒绝感恩,会让人们逐渐对善举失去反应,对善良变得麻木,最终对友爱互助失去信心。在人际交往中,讲究操守品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一颗感恩向善之心。感恩向善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向善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道德修养、学识水平、仁爱之心和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有良知,讲善意,不忘本,懂感恩,这是立身做人的基本觉悟,也是高尚的人生境界的源头。无私的奉献,高尚的人格,都是来源于向善这种朴素的感情。人生在世,我们不能选择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不能选择一个聪明的头脑,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颗善良的心,那就是以友爱之心对待社会和他人。

感恩要增孝。常想感恩是一种爱的表达,它蕴涵着一份真诚,是一种对他人的感谢与尊重。这种美德,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孝”字。讲感恩,就要体现在一个“孝”字上。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予我们的这种毫无功利的挚爱,做儿女的用一生来回报都不为过。但什么是真孝?就是对父母要有感恩的感情、感恩的思想、感

恩的行动。就是说,尽孝要感恩,感恩是最大最根本的孝。特别是党政干部,身在领导岗位,更应该孝敬父母,为公民做出榜样,起到导向的作用。无孝德便无家德,无家德便无公德,一个领导干部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何谈关心他人,何谈为人民服务,何谈血染战袍、为国捐躯?一个缺道德的家庭就难以成为和睦的家庭,一个缺道德的社会就难以成为文明的社会,一个缺道德的国家就难以成为和谐的国家。对父母感恩,并非一定要给老人锦衣玉食,工作上多一些积极奋进,喜报频传,他们就能倍感荣耀;家庭里多一些和睦,少一些吵闹,父母就能安然舒心;生活中多一点关心体贴,嘘寒问暖,父母就能幸福安康,颐养天年。

感恩要敬众。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领导干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也许并不希求对等的回报,但承受奉献的人民群众却有责任对做出奉献的领导给予回报。这是道德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其实,社会越是回报个人的奉献,个人就越乐于奉献社会;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越多,社会为个人提供的权利、保障和幸福也就越多。这正是我们应当心存感恩、需要学会感恩的道理所在。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往往被人高看一眼,厚爱一筹,很受人尊重。越是如此,越要正确看待这种被尊重,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要学会对时代感恩,是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成为领导干部施展

篇6:组工干部讲党性要常怀敬畏之心

让党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是组织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组工干部讲党性的集中体现。作为组工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自觉从灵魂深处强化“权力就是责任”的理念,公道正派、忠于职守,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经得起实践、历史、群众的检验。

对待权利要常怀敬畏之心。选什么人,不选什么人,是检验组工干部讲不讲党性的试金石。组工干部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在干扰和诱惑面前,要旗帜鲜明地挺“是”抵“非”,公平公正,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心正不扭曲、身正不逾矩、言正不妄语、气正不信邪,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坚决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对待工作要常怀敬畏之心。组织部门是管干部的部门,作为组工干部,责任重于泰山。责任面前,要政治坚定、胸怀大局、勇于担当,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使命。始终把党的纪律当做铁的约束,不越雷池一步,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感,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当好当的干部制度和用人准则的“守门员”。

篇7:领导干部要常怀《五心》

——从寓言《屋顶上的山羊》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来源: 《长沙组工通讯》2005年第5期

芙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罗树林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叫《屋顶上的山羊》。故事说:山羊站在屋顶上吃稻草,一只四处觅食的狼从下面经过,想找顿饭吃。山羊不无得意地对狼说:“你今天早晨好像情绪不太好,你是不是在找小虫吃啊?也许你可以跟小猫抢些吃的吧?”狼抬头看了看山羊,鄙夷地说,“吃你的陈稻草吧!你站在屋顶上胆子大,说话嘴硬。但只要你敢下来,与我站在同一平面上,你很快就会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强者。不要忘了,使你高大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屋顶!”

这则寓言意味深长。细细揣摩个中道理,对当好基层组工干部大有禅益。如何当好基层组工干部呢?我认为要增强“四种意识”,常怀“四心”。

一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务实创新、勇争一流的进取心。人初到“屋顶”的时候,还多少有些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高处不胜寒”。时间久了,可能就有些适应、有些麻木、有些习以为常,甚至假象重复多次成为常态,假话说过千遍成为“真理”,最后连自己也信以为真了,因为人性的弱点原本如此,长此以往,会渐渐在虚幻中迷失本性。“福兮祸之所伏”,安逸足以亡国,不少党政高级干部纷纷失蹄落马,就在于他们平日缺乏自省的结果。在能力为本的时代,基层组工干部要潜心学习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多参与业务实践,坚持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探索工作规律,善于继承创新,不断增强本领。首先,要练参谋服务之能。基层组工干部要紧紧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思考、部署、开展工作,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其次,要练知人善任之能。组工干部要善于发现人才、准确识别人才。坚持用全面、客观、辨证、协调、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从事中看人,从人中看事。要懂得人才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时。再次,要练创新之能。现在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基层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畏艰难,敢于突破经验,打破条条框框。要不惟上、不惟数、只惟实。

二是要增强忠诚意识,常怀以人为本、恪尽职守的公仆心。忠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基层组工干部,忠诚于党和人民交付的事业既是一项莫大的荣誉,也是一种根本要求。组工干部来到组织部门这个较好的平台工作,好比山羊幸运的登上了“屋顶”,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当你站在“屋顶”的时候,就务必正确的定好自己的“坐标点”。由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许多人对组工干部往往“高看一眼”。对此,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飘飘然,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一名普通干部,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办事是自己的义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乎所以。要看到别人对我们的尊重,主要是由于组织部门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在起作用,是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在起作用,个人只是沧海一粟,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一些优秀的组工干部如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祁爱群扎根雪域高原,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西藏民族团结和建设事业的感人事迹,就折射出组工干部一心为民的高贵品质和精神境界,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戴。

三是要增强慎独意识,常怀甘为人梯、不计得失的平常心。慎独意识就是自律意识,自律是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增强守纪的自觉性。俗话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任何腐化蜕变都是从放松自律开始,逐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严以自律的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在于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坚强的意志和 自律的毅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不为欲诱,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形象,担负起人民交与的责任。首先是修心。修一颗淡薄心。要摆脱世俗的烦恼,不为名利所累,荣辱不惊,达到一种“淡薄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修一颗公正心。心正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奉公。某位因犯受贿罪被判刑的组织部门领导曾声泪俱下地说道:“法网难逃。而今,我曾经编织的‘金钱梦’、‘幸福梦’成为了现实中的高墙铁窗,这个结局的始作俑者就是自私、虚荣的不平衡心理和错误的人生态度。”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更要做到牢记宗旨,自觉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党忠诚。要自觉克服与党性相悖的杂念,摒弃各种与人民利益相悖的私欲。要坚定履行职责的政治立场,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当好人事任免调配等工作的“参谋”和“助手”;要如实向领导反馈不同意见,当好领导决策的“谏官”和“诤友”;要遵守职业道德,接受广泛监督,当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和代表。其次是修性。组工干部理性要强,要学会用敏锐的眼光,高超的智慧、深邃的思维来观察、分析事情,把握组织工作中带有共性的东西,善于从规律层面解决问题。组工干部性要刚。要恪守原则,刚正不阿,对违纪违章的人和事,敢于斥责,敢于纠正;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风,敢于抵制,敢于碰硬;对拉关系、套近乎、搞交易的行为,敢于义正辞严,旗帜鲜明。再次是修品行。能不能发现、培养、使用人才,发现、培养、使用什么样的人才,与组工干部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行紧密相关。这就要求组工干部严格遵守组织工作的道德品质、人格情操、思想境界。不论风向怎么变,公道正派的品行不能丢。要时刻牢记修清正之身,养俭朴之性,切实做到慎言、慎微、慎欲、慎权、慎交友。

四是要增强前瞻意识,常怀公道正派、选贤荐能的责任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定而后动,其事庶几可成矣。在新形势下,组织部门的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组工干部要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以超前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做到见微知著、精于预见,审时度势、善于谋划。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所要求、所重视或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工作上赢得主动性,避免失误和损失的发生。组织部门是党发现、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在选人用人上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用对一个人,可以造福人民,有助于社会发展;用错一个人,可能会贻误一方百姓,甚至给党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所以,从事组织工作的同志,不论级别、职务高低,都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一种信任、一种评价、一种肯定。同时,更应感到责任重大,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组织工作,深刻认识组织工作的地位、作用,增强使命感,提高做好组织工作的自觉性。组工干部在对待和运用权力方面,决不能把部门的职能当成特权,把部门的优势当作工具,并以此谋取不正当利益。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群众的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将群众的需要作为首要原则,为民用权,使民享权。组工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用来约束人,也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要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用手中的权力为党和人民选好人、用好人。要时刻牢记权力是组织和人民给的,组工干部只有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完完全全地为人民服务,这种权力才能体现它的本质,发挥它的作用,反之,背弃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权力就会变质,成为祸根,使自己自觉或不自觉走上滥用权力的道路而受到惩罚。要抛弃个人私心杂念,树立崇高思想,真正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不能谋求党纪、政纪、法律所不允许的特权和利益。

总之,寓言是虚拟的,做人做事却是实在的,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一定要踏实做事,谦虚

篇8:转化学困生要有“五心”

一、转化学困生要有爱心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 就不成其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说, 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 我们只有具备了深沉的爱生之情, 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同时, 学生才会信任教师, 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 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因此, 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对学困生, 应给予更多的关爱。教师对学困生要做到感情上亲近、兴趣上引导、学习上启发、生活上关心, 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 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熟悉他们的性格、兴趣和爱好。课堂上多给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 课外多与他们谈心、沟通, 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教师放弃。这样, 学困生就会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以新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二、转化学困生要有耐心

耐心是教师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坚实基础, 对学困生要有耐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学困生与一般学生相比往往有很多缺点, 如认识能力较低、情绪不稳定、生活习惯不好、哥们义气重、学习成绩差、爱逞能等, 他们极易受诱惑, 常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对学困生的一些问题处理不当, 就会闹出一些事情来。因此, 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他们相处。教师要常常进行换位思考, 把自己放在学困生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用足够的耐心去思考和处理与他们有关的一些问题, 从不轻率急躁。第二, 在转化学困生的开始阶段, 教师往往付出了许多辛勤劳动, 收效却很小。一个问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 教师讲一遍就能听懂, 而学困生却要花上几倍的时间。这时, 教师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 耐心辅导、循循善诱, 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 直到他们学懂为止。因为教师的耐心, 学困生进步很明显。第三, 转化学困生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好的, 应有长期做转化工作的思想准备。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困生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要允许他们反复, 关键是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怎么办?这时绝不可操之过急和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使他们明白教师的费心教育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是真心实意为了他们。这样长期坚持,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才会收到成效。

三、转化学困生要有信心

信心是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必要前提, 教师要牢固树立起自身的信心, 要始终坚信,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看到, 学困生不仅有进步的心态, 也有进步的渴望, 学困生只是暂时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只要教师教育得法, 与学困生交朋友, 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帮助学困生攻克学习上的障碍, 学困生就一定会有大的转变。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表扬, 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 利用他们的优点促使其他方面的进步, 从而帮助他们真正走向自立、自强、自信。

四、转化学困生要细心

“学习决定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经意的细节, 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问题。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也要特别细心, 注意从小处入手, 把小事做细做实, 因势利导, 化不利为有利。教师对每一个学困生都进行详细了解, 细心观察, 仔细分析每一个学困生“学困”的形成原因, 找准病根, 对症下药, 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确保转化效果。此外, 学困生身上还有许多不太引人注目的“闪光点”, 教师要细心观察, 注意从细微处捕捉和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都要倍加珍惜, 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这样, 增强了学困生的信心,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落后于别人只是暂时的, 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希望。在教师的不懈努力下, 学困生变得懂事了、听话了、勤奋了、好学了、尊敬师长了、团结同学了, 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五、转化学困生要有平等心

学困生最怕别人说“差”。其实, 在他们开始落伍的时候, 他们心里也很着急, 唯恐有人给他们“学困生”的称谓。所以, 在教学工作中, 我深刻地体会到学困生更需要集体的温暖与师生的爱和信任。因此, 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困生, 做到“四不”“三会”:即不歧视, 不排斥, 不粗暴, 不揭“旧病”, 要与优良生一视同仁;会批评, 会谈心, 会表扬。然后,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利用全班学生及家庭、好友, 巧妙地使之密切与教师结合, 达到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当然, 要做到平等对待学困生, 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对待学困生, 要以表扬为主, 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促使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因而,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怀揣一颗平等心, 无论是优良生还是学困生都一视同仁。

总之,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辛勤的劳动, 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注之以爱, 不断开拓、探索、前进, 不断完善, 提高。只要我们时刻怀有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和平常心, 改变对学困生的偏见, 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钟日祥.教师转化后进生的九大技巧[M].吉林大学出版社.

[2]杨光陈, 梦稀.班级管理概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

篇9:常怀“五心”奋发有为

“责任”两字大于天,重如山。不论你担任什么职务,在什么岗位,干什么事情,都是有职责要求的。作为一个党的干部、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我们应该经常扪心自问,今天我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吗?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号召美国民众:“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我们每个同志,不论你是领导干部也好,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做到:一要知责。我们应该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二要尽责。歌德说:“尽责是一种把你应该做好的日常工作做到最好的充满激情的行动。”我们要放眼大局,立足本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好岗位职责内的事,不能“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三要担责。就是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对职责范围的工作,该抓紧的要抓紧,该支持的要支持,该表态的要表态,该拍板的要拍板,该制止的要制止,该纠正的要纠正,不要事事请示汇报,怕担担子,怕负责任,也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当两面光的“琉璃球”。

对事业要常怀进取之心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我们是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为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奋斗。我们要用业绩证明自己,用业绩创造机遇,为事业就是为自己。没有不完美的工作,只有糟糕的自己。我们的工作要有更大的作为,就是要求我们敬业进取,一是目标要高一点。古人讲,“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过去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要看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爱默生说:“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二是创新要多一点。创造伟大,创新可贵。我们的思想和工作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提倡有效思维,增强情景意识、角色意识、换位意识和风险意识:提倡创造思维,增强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逆向意识;提倡超越思维,增强张力意识、品位意识和境界意识。要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打破常规,超越前人。三是干劲要足一点。做工作、干事业,要鼓实劲、有干劲。我们的事业要上新台阶、有新作为,必须有只争朝夕、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夙兴夜寐的实干精神,不能“玩心”太大、“空头路”太多,也不能当“痴牛皮”、“温度水”。每个同志都要在干事业上下苦功夫,真正把精力和才干用在所干的每一件工作上。为了干成事业,就要真干、实干、苦干、巧干。习近平同志说:“所谓真干,就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真正诚心诚意、尽力尽责、一干到底。所谓实干,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所谓苦干,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知难而进,埋头苦干,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所谓巧干,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改革创新,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对同志要常怀包容之心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要有包容之心。无欲则刚,有容乃大。要想事业上有大的作为。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大多数人的智力激活、能力发挥、潜力释放出来。在木匠眼里,寸木有寸用,在裁缝眼里,寸布有寸用。在一个单位,只有无能的领导,没有无用的人员。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人之所长,然后用其所长。我们还要既容人之短,也要容人之长,以己之长补人之短,弃己之短学人之长,不能以已之长比人之短,也不能因己之短忌人之长。特别是对年轻同志更要高看一等、厚爱一分。年轻同志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他们的。因为年轻,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成熟、很老练、很精干,年纪大一点、资历老一点、能力强一点的同志要自觉地负起“传、帮、带”的责任,热忱地帮助、扶持他们,而不是随意指责、苛求他们,更不能看不起他们或者不善待善用他们。大家在一起时间长了,也难免产生一些磕磕绊绊甚至恩恩怨怨,这就要讲大局、重事业,团结一致向前看,丢掉那些不利于和睦和谐的东西。忘掉恩怨,既有利于事业,也是人的健康长寿之道。

对本领要常怀危机之心

毛泽东说:“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除了加强学习和实践,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建国说:“自知有限,就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不懂装懂,就会失去宝贵的获取知识的机会。”新本领从哪里来?本领是“学”出来的。建设学习型政党,成为学习型的干部,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项十分严肃、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要把学习新知识、新本领,作为分内的工作、生活的需要、自身的职责,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嗜好、一种快乐、一种生存方式。坚持好读书、读好书,吃得起一个“苦”字,耐得住一个“寂”字,守得住一个“恒”字。本领是“干”出来的。就是说,要热情投入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重要途径。本领是“逼”出来的。一要自己“逼”,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增强内生动力。“心中别有欢喜事,向上决无快活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要想自己的能力强一点、本事大一点,求安逸、想轻松、图舒服,是做不到的。我们应该记住:“八小时内成不了工程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二要领导“逼”,对工作应当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一定的外部压力。铁人王进喜说,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不进步。应该给年轻人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多给机会,放手让他们挑大梁,多于一些“急、难、重”的活儿,使他们在复杂的环境和艰苦的磨炼中快速成长起来。

对组织、群众和法纪要常怀敬畏之心

篇10:践行群众路线要常怀“四心”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恩心、责任心、信任心和警醒心践行群众路线,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

常怀感恩之心,始终心系群众。人民群众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天地,是我们最亲、最可敬的人。要始终感激群众。在近几年的重点项目建设中,群众无条件支持拆迁,有时候项目急于落地,但安臵房还没建好,部分群众在外租房过渡,毫无怨言。每每思及此处,我都感动不已。当记苍生苦,不忘鱼水情。要自觉实践焦裕禄精神,“心里始终装着全体人民”,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臵,视他们为亲人、把他们当做主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经常主动深入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不深入调查不知群众疾苦。要借助“八项规定”,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抽出时间,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去调研、去亲历、去了解,体悟百姓困苦、感受民生事业、找准工作症结。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群众交朋友。进村入户要收起官架子,切实尊重群众。现在有些干部下基层,一讲排场,大队人马,前呼后拥;二讲吃用,坐上席,抽好烟,喝好酒,品好茶,吃好菜;三耍官威,群众不在派人喊,群众干活强打断,搞个谈话像审案。要注意克服这些问题,避免交不到真朋友、听不到真心话。只有把自己也当做平民百姓,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帮助群众,事事心系群众,同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成为群众 的贴心人。

常怀责任之心,始终为了群众。群众给了我们的工作以极大支持,作出了无私奉献和利益牺牲。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常怀为民之心,始终心系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在谋划和推进项目建设时,要始终注重为谁而建、谁来受益的问题,确保高标准、高质量。要致力于解决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统筹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树立“民生无小事”的意识,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各个环节都关心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既有“大作为”的视角,又有“小作为”的情怀,在推动发展过程中,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注重群众的小要求、小诉求和小愿望,既看长远,又看当前,扭转过去简单认为“上马项目建设就是发展民生”,要“群众忍一时之痛”的理念偏差。

常怀信任之心,始终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但当前却有一种倾向,有部分党员干部竟不信任群众了,认为群众不像过去那么“好对付”了。确实,当前群众要求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甚至有部分群众还存在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我们的信任。但是也要看到,群众中的大多数是好的,是真诚善良的。如果一味怀疑群众,不相信群众,像有些同志认为的,“现在的群众,素质低下,民风彪悍,扯皮闹袢,十分难缠”,进而主动疏远群众,最终将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要常怀信任之心,始终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多时候,做群众工作,群众的办法更管用。要克服官僚主义思想,彻底纠正“群众晓得个啥”的错误认识。坚持走访群众,拜群众为师,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发挥群众的聪明 才智和创造能力,做到科学决策。要注重工作方法。善于做宣传思想工作,用明明白白的好政策号召群众;善于给群众算帐,用看得见的利益吸引群众;善于调动群众力量,借助群众的力量做群众工作,使工作事半功倍。

篇11:我们要常怀职业紧迫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伙伴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要常怀职业紧迫感。安全是暂时的,危机是永恒的,危机有千千万,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职业危机的一点浅见。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是否有过自己的工作固定枯燥,陷入日常循环的感觉;是否有过别人提出新工作、新要求时自己总会想着以前不是这样子的经历;是否有过今天一到上班的地方,突然发现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时候?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情况,舒适的工作条件,程式化的思维,一成不变的固定工作习惯,很容易使人保持一种意识上的平衡,让人陷入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屈于规范,不思改变的职业危机。而这就需要常怀职业紧迫感。

篇12:记得要常怀感恩之心

“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关怀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都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都是生活在一个繁而之繁的社会大环境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老师的教诲、没有领导的关怀、没有朋友的帮助,我们又如何能够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仅仅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然而,在感恩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很容易被莫名的情感打动,却容易忽略身边朝夕相处的感情。正如我们有时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滴水之恩而感激涕零,却无视父母对我们十年如一日的关爱,把父母的付出视为一种习惯,把自己的索求当作理所当然。的确,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这种爱的背后,作为儿女的我们难道就能心安心得、坦然接受吗?每每看到那些有儿有女的老人因子女不孝而不得不成为孤寡老人时,心里总是酸酸的。作为儿女,千万不能忘记感恩父母那比山重、比海深的爱。

感恩,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情感。感恩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报恩,因为在我们所接受的恩情当中,有些是我们永远无法回报的,有些不是直接还钱就可以还清的,唯有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去感激,去铭记,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义无反顾的伸出自己的双手,才是真正的感恩。

学会感恩,我们可以明亮自己的内心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阳光而不是阴暗。我们应当明白,没有任何人是应该为我们付出的,即使是父母也没有义务为我们的一生负责,更没有义务照顾我们一生。因为生命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任何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我们都应当真心的去感谢。作为子女,我们感恩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毕生的心血;作为学生,我们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作为员工,我们感谢老板对我们的体贴关怀;作为朋友,我们感谢朋友对我们的无私帮助。

感恩是大海中的灯塔,给我们指明道德的方向;感恩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们期待美好生活的希望。我们相信,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绚丽、多么的美丽。

(林海10 22)

篇13:投资炒股要常怀敬畏之心

“真够热闹的啊,有学者站出来呼吁要取缔余额宝了!”倩倩看着微信上的新闻标题说道。

“木已成舟,怎么可能说取缔就取缔呢?那只是为下一步的监管造势而已。银行业整体活期储蓄规模在18万亿元左右,区区几千亿元被挖走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大虎不以为然。

“我认为余额宝这次‘树大招风’躺着中枪,还是源于当初竞争策略上的缺陷。”“教授”接话道。

“我也感觉这种高歌猛进有点儿咄咄逼人的味道。”小林颇有同感。

“你们想想啊,余额宝主要针对无法购买理财产品的小众群体,本质上做的是客户群的细分和切割,之前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的门槛和5%的实际收益已经在市场上达成了某种共识。初入江湖的余额宝只要简简单单把客户切走就好了,而上来就跟银行打利率战是不明智的。实际上,十倍于活期储蓄利率的收益预期已经相当有吸引力了,如果开始先把收益预期定低一些,然后根据需要再慢慢往上加才对,认购规模跟现在应该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还能少支付一两个百分点的利息呢。”“教授”的分析不无道理。

“是啊,上来就给出超过6%的收益,发力似乎过猛了。”

“别小看这一两个点,一年可就是几十、上百亿元啊!”

“可不嘛,一旦实际收益率下降难免引起投资人的失望。看来这金融和投资里面的学问太大了,非得好好研究不可!”

“对的,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股市这个‘大池子’。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包括被套的休眠账户在内,股市这6700万个有效账户里沉淀了多少社会财富啊?”

“等我算算啊,”大虎边说边掏出了手机,几秒钟的工夫结果便出来了:“就算每个账户平均只有10万块钱、或相应市值的股票,那就是接近7万亿元啊!”

“你算的7万亿元实在是太保守了,去年年底的时候股市市值已经接近24万亿元了呢!”这话出自平时喜爱收集统计数据的“教授”之口应该是靠谱的。

“啊?这么多!”

“所以啊,股民这个群体很需要救助。余额宝之类的理财产品好歹能实现正收益,而股民‘七亏二平一赚’的格局至今也没有改变,存量盘不活,内需仅靠那点可怜的工资能拉得动吗?”

“可股市一旦涨上去,想必有很多股民会选择解套走人、告别这个伤心之地,接着钱要是再转到楼市可咋办啊?”

“哎哟,您这不是俗话说的‘皇上不急、太监急’吗?瞎操这心没用,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况且政府还会调控的。您甭管别人是走是留的,抓紧时间学着在股市里不再赔钱才是真的。”老李说得很中肯。

“依您看,大部分股民长期亏损,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我看首先是对投资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不够,就像难治的雾霾、拥堵不堪的城市交通、挂号难、入学难……凡是今天让人感到头痛的麻烦事,很多都是因为我们之前对这些事的重视不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祖宗的话并没有过时。”老李答道。

“对投资必须高度重视,我同意您这个观点,但其实赚钱谁不想啊?您怎么能说我们对投资就不重视了呢?”大虎挺困惑。

“梦想发财跟真正重视投资可是两码事!所谓的重视,首要的一层含义是什么——是敬畏之心。”

“为什么偏偏是敬畏之心呢?”

“骄兵必败!只有心生敬畏才不会轻敌,才不会想当然地认为投资容易,是个人都能赚钱。再举个例子吧——靠打工赚钱和靠投资赚钱,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发财路径,它们有各自的规律和技巧。你们同意吗?”老李问道。

“同意。”

“好,那你们说说,靠打工赚高薪的规律和技巧是什么啊?”

没想到,师傅这么简单的问题,竟会把几个年轻人问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待续)

(作者为成功航线投资者教育培训机构校长)

上一篇:高中爱国主义征文800字下一篇:企业调档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