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

2024-04-11

生态学专业(通用6篇)

篇1:生态学专业

一、专业全称及性质:

生态学(理科)

二、主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学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程序》

三、与专业最接近的选修课:

《农业气象学》《环境学导论选》《环境微生物学选》《 城乡规划设计》《测量学》《3S技术》

四、专业技能:

实践技术:

熟练掌握GINGKOV1.0、SPSS、TWINSPAN&DCApast等植物的分析技术。

五、考研涉及课程:

英语、政治、数学、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大气污染学等(因院校和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可供参考的考研院校、方向和相关名师:

所在学校名称

导师姓名

主要研究方向

备注

南京农业大学

崔中利

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微生物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南京农业大学

黄为一

微生物发酵与酶工程、土壤养分的微生物活化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刘云慧

生态系统生态学

硕士生导师。

许艇

生态系统生态学

硕士生导师。

另外,还有以下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

1、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

2、景观生态与土地持续利用

3、农牧生态工程与食品安全

4、分子生态与生态毒理

5、土壤生态及土壤生物

6、恢复生态与生态安全

7、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8、理论与进化生态学

9、生态系统生态学

中科院

1、植物生态

2、生理生态

3、细胞生态

上海交通大学

1、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

2、生态毒理学

3、污水生物处理

4、土壤生态学

5、可再生能源工程

四川大学

1、分子生态学

2、生物安全

3、数值生态学

生态与资源环境管理

4、生态工程

5、七、就业方向

1、可以在园林景区、林业局、花卉企业或基地、风景区、森林公园、环保局、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林场、苗圃等,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环保、城市规划、园林、农林、水利、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生态监测和动物保护等工作;

2、还可以在高校任教或在高校、动植物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八、企业单位对应聘者专业素质的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

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九、最近两年我校本专业的就业率:

专业

07年

08年

生态学

82.05%

十、近期对专业有利的政策:

1、为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流域水环境保护等四个领域生态补偿试点将启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加大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力度,给生态学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一、本专业就业前景:

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产品的开发长期处于空白状态,造成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污染负荷已经越来越构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这不得不使我国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了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此类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不足的部分主要来自与生态研究相关的其他专业如环境工程专业、林业、动植物专业以及化学专业等。从工作地区来看,生态专业的毕业生分布于我国从沿海到整个中西部地区,工作地域广泛。

我国正处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阶段,对于生态工作者来说,主要任务有生态保护、生物生态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等。长期以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过度砍伐、放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野生动物、植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态破坏没有得到控制。生态保护的任务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对生物习性和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开发生物产品,我国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致力于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产品开发等。这类产品目前在国外和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具有很大的市场,这项工作可以大力促进西部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一领域将充分发挥其专业特点,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新兴生态产品行业的佼佼者。

今后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无疑将大大地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结合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将使生态材料、生态产品的范围进一步拓宽。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必将大展宏图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篇2:生态学专业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

导言 7-8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环境衍化 8-17

一、文明兴衰与环境衍化 8-12

1、古文明的起源与环境 8-10

2、古文明的消亡与环境 10-11

3、文明延续的生态学因素 11-12

二、人类文明的演进 12-14

1、原始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屈从关系(依附和崇拜) 12-13

2、农业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顺从关系(利用和加强) 13

3、工业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对抗关系(控制和支配) 13-14

三、人类文明的现状及走向 14-17

1、过渡时期 14-15

2、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15-17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 17-29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17-22

1、生态文明的定义 17-18

2、生态文明的特征 18-22

二、生态文明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22-25

1、新型工业化道路 22-23

2、生态文明建设 23-25

三、生态文明与人性 25-29

1、现实中的人性危机 26-27

2、生态文明对人性的要求 27-29

第三章“理性生态人”的界定 29-52

一、理性生态人的含义 29-36

1、对“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扬弃 29-31

2、理性生态人的概念界定 31-36

二、理性生态人的观念特征 36-41

1、具有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世界观 36-37

2、尊重自然的价值,坚持生态价值观 37-38

3、秉持关爱自然、兼顾众生的生态道德观 38-40

4、恪守和平、公正、互助、共赢的和谐社会观 40-41

三、理性生态人的行为特征 41-52

1、保护环境 41-43

2、尊重生命 43-45

3、善待自然 45-47

4、适度消费 47-49

5、注重效率 49-52

第四章理性生态人的培养 52-60

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52-53

二、培养原则 53-54

1、主体性原则 53-54

2、协调性原则 54

3、超前性原则 54

4、社会需求原则 54

三、培养方法 54-56

1、以观察体验法引发生态保护意识 54-55

2、用欣赏创作法促使生态意识的内化 55

3、以社会参与法推动生态保护的实践 55-56

4、用环境调查法促进生态保护的研究 56

四、培养渠道 56-60

1、正规教育(课堂生态教育) 56-57

2、非正规教育(非课堂生态教育) 57-60

结束语 60-61

参考文献 61-64

篇3:生态学专业

一、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

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迁移与潜移律。

教师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径流, 即较明显的迁移, 而在微观上则表现为潜流, 即不明显的潜移。国家转给教育部门, 教育部门再转给各学校, 这是径流, 能量流入学校后分散到系、部, 再到教研室以至每一个教师, 逐渐由径流变为细小的潜流, 在此过程中, 能量逐渐耗散, 影响力逐渐减弱。

2、富集与降衰律。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不少年轻学者和海外学者加入高校教师队伍, 可以理解为一种富集作用, 这将给教师教育生态系统带来活力和动力。一般地, 富集度愈高, 系统愈向高水平发展, 但能量富集过多会造成浪费。总之, 富集要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相适应, 降衰作为富集的对立物不难理解, 如信息流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3、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

竞争是长久存在的, 它即是促进教师优胜劣汰的手段, 也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动力。协同进化是教师成长的归宿, 创设良性教师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绝大多数教师的协同进化, 即获取教师群体的最优化发展。

4、良性流动和循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流是物流的前提, 只有人的流动才能使所有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才能有信息的流动和知识的流动。大学教师的良性流动和循环不仅有利于大学整体的健康发展, 也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潜能发挥, 还有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改善。

二、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现状分析

1、缺乏且失衡的物质基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 我国逐渐提高了对教育的投资, 大学教师所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随着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这种物质基础的提高还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高校教师的收入与社会中高薪酬阶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 教师群体间的差距在日益扩大, 体现在不仅仅是教授和助教群体间、还体现在名校与非名校间、不同学科间及不同地区间, 目前的情况是教授群体的各方面待遇高于助教群体、名校教师的收入高于非名校教师、理工科教师的收入高于社科类教师、东部教师的收入明显高于中西部教师。国家税务总局将高校教师列为“高收入个人”后,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曾对媒体表示“如果说年收入10万元以上才算是高收入者, 那么高校教师中真正的高收入者占高校教师的比例不到5%。在中西部高校中, 这个比例就更小了。”这种失衡虽早已被揭露, 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近些年来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物质条件的缺乏和失衡严重的影响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2、大学教师队伍年轻化

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 许多年轻学者进入高校, 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 1998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40.73万人, 2005年上升为96.58万人, 2005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9.32%, 40岁以下占65.23%, 到2007年全国高校教师已达到187.2601万人, 青年教师的比例也在进一步加大。大量年轻教师的涌入高校, 为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为高校进一步的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高校需要为年轻教师配备大量的物质基础, 例如办公环境、住房等, 但实际情况是高校青年教师薪金水平相对较低, 且薪酬与实际贡献极不相适应, 一项针对35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表明, 90%以上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薪酬水平不满意, 较之于薪资问题, 住房形式更严重,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参加“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许多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 他们工资的增长始终跟不上房价的增长, 很不协调”;其次, 由于经验缺乏, 这些年轻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及培训, 但目前并没有完善的针对他们的进修和培训机制, 致使许多教师专业发展受阻;最后, 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 高校也面临着评价考核机制与晋级机制的改革, 但许多高校对年轻教师的种种评价、晋升等“硬指标”条件的严格且有失公平, 有的要求甚至相对高于老教师。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但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

3、大学教师同质性过高

我国高校近亲繁殖现象严重, 有学者对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 而且仅以其财经类学院或系为对象进行调查, 接受调查的987名教师中, 有604人在最高学历毕业后, 直接在母校任教, 占所有教师的62%。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 80%的教师毕业于本院;64%的北大经济学院教师和53%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毕业于本院;中科大副高以上教师中有54.2%的人在本校取得最高学历。而与此相对的是,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86%的教师从未在本校就读;哈佛大学经济学院47名教师中, 只有1人获取最高学历是在本校。而在美国, 哈佛大学的教师中, 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最多, 比例占16.9%;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师中, 牛津大学毕业的最多, 比例为10.8%;德国柏林大学的教师中, 来源于慕尼黑大学的最多, 占11.2%。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难以形成公平的竞争, 不利于大学教师开拓思维, 增加学识, 增强信息来源;造成学术性、创新性、创造性低下。对于现代社会、现代科学、现代学术来说, 这种传统性质的师生关系含有阻碍科教事业正常发展的落后因素。

4、高校教师流通与循环不良

美国管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员使用效益与流动率成正比例关系。创造力最强的时期往往是从其他组织转移进来, 并在新单位工作25年的时候。具体到教师而言, 流动可以将多个学校的经验进行融合, 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 产生新的创意, 使其知识、才能和创新能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在我国高校流动的教师多是青年骨干, 他们的流动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是单向化突出, 流动多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由一般院校向重点院校流动;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流失严重, 许多高校教师的流动并不局限与校际间的流通, 而是由教育行业向其他经济条件好的行业流动, 或是流向国外。这种单向的流动和恶性的流失造成了许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年龄严重断层, 初老龄化严重, 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构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生态环境

大学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环境是由包括社会各个部门、高校、教师个人等多种限制因子所构成的综合生态环境, 只有各个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相互协调, 才能保证大学教师专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1、营造富足均衡的物质生态环境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富足均衡的物质生态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政府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建设的专项拨款, 另一方面应在国家政策等方面向不同地区、高校、学科及教师群体倾斜, 出台更有效地措施缓解愈拉愈大的收入差距。同时高校一方面应该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 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地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 以增强高校的经济实力, 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应建立公正、合理的工作评价和分配机制, 为每一位老师提供平等的机会, 使他们“所得”是因其“所做”, “所获”而明其“所由”。

2、创设青年教师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

高校在保证青年教师办公和生活物质环境的基础上, 应对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样的培养模式, 针对教师特点对他们的发展进行指导, 采用多种进修途径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师范作用, 对青年教师实施长期的指导;并逐步完善评价晋级制度, 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公平的环境;着重于青年教师职业规划, 在阶段培养的基础上制定出长期的发展计划, 促使青年教师努力学习, 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培养自我完善的人格系统,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鼓励在自我发挥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潜力得以实现, 自我价值得以保证。

3、鼓励学术的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 (EdgeEeffct) 这一科学概念是1942年由贝切尔 (Be Ceher) 提出来的, 他发现两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交界处, 往往结构复杂, 出现不同生物的种类较多, 且特别活跃, 由于种群密度变化较大, 生产力相应地比较高。1985年中国生态学家王如松和马世骏将边缘效应归纳为“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 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 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 (如种群密度, 生产力、多样性等) 的较大变化。”学术上的边缘效应不仅有利于激励大学教师形成良性竞争, 不断开拓创新思维,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势;也能够有效地遏制目前大学教师中“近亲繁殖”日益严重的现象;此外, 还可以促进大学教师的合理流动及学术交流知识更新。

4、完善有效的进修流通机制

当今世界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 大学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 完善专业理论才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这势必需要与国内外学者不断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教师融合多个学校的经验, 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 产生新的创意, 使其知识、才能和创新能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一旦这种信息流通不畅, 不但会造成教师素质及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停滞, 而且容易造成优秀教师的流失。因此高校应不断地完善进修流通机制, 有意识、有计划地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在美国, 高校一般采用“非升即走”的晋升机制、公开招聘机制、任期机制和兼职机制等来促进大学教师的流通和发展, 这些机制无不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我国国内高校可以采用联合方式, 相互推荐优秀毕业生任教, 促进教师间的访问学习, 阶段性的教师互换, 联合进行教改等方式完善进修机制, 从而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4:美国生态学专业名校Top10

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1866年。19世纪初,生物地理学的诞生促进了生态学思想的发展。1897年,美国生态学家H. C. Cowles发表了博士论文《印第安纳州北部沙丘植物区系的生态学关系》,就此开启了对于植物演替问题的生态学研究,他和F. E. Clements一起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奠基者。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生态学家R. L. Linderman率先通过定位和定量分析,对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有机体的生物量、各类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各类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创立了生态学的营养动态观(Trophic-dynamic Aspect of Ecology)。这一理论的建立成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研究的经典,并标志着生态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走向了定量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生态学家逐步推动了一项国际研究计划的发展,即国际生物学计划(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这项计划对生态学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近年来,美国各大学的生态学研究着眼于生物圈,即全球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在学科设置上具有以下特点:

1.设有独立的生态学院,研究范围广泛,一般涵盖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生物气候学、历史地理学、海洋生态学等各个生态学领域;

2.与生物进化研究相结合,在注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同时也高度关注生物圈的进化,研究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物进化循环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3.隶属于生物学院或生物学系,与生物学其他相关领域紧密结合,使生态学渗透到生物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与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核心领域融为一体。

名校Top 10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生态学与生物进化系隶属于生物科学学院,多年来一直位居美国生态学研究的榜首。该系极为强调实证研究方法,注重运用大量数据和模型来拓展理论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兼顾应用层面。目前系内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分子进化(molecular evolution)、定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动物行为(animal behavior)、植物与动物生态学(plant and animal ecology)、进化理论(evolutionary theory)等。

芝加哥大学生态学与生物进化系规模不大,但系内精英辈出,海洋生态学的权威Timothy Wootton教授、著名环境生态学专家Trevor Price教授都执教于此。提出“红色皇后”假说*的生态学泰斗Leigh Van Valen教授更是“镇系之宝”。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与生物进化系需要提交GRE成绩(只有个别项目需要申请者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104分,听、说、读、写各分项成绩均不低于26分)或IELTS成绩(最低要求7.0分,各分项成绩均不低于7.0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日。申请费为55美元。

网址:http://pondside.uchicago.edu/ecol-evol/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生态学研究隶属于有机生物学与进化生物学系,虽然没有独立的系科建制,但哈佛大学的生态学研究一直位居美国乃至世界各大学前列。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维管束植物环境生理学(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of Vascular Plants)、共生性真菌扩张范围研究(Range Expansions of Symbiotic Fungi)、资源分区和进化多样性(Resource Partitioning and Evolutionary Diversification)、动物种群的个体活动行为及其空间分布(Individual Movement Behavior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 Populations)、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地球生态系统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Relation to Climate Change)。

哈佛大学生态学专业拥有众多知名的学者,包括1974年发现恐爪龙标本的著名生态学与生物进化学家Farish A. Jenkins教授、著名微生物生态学家Colleen Cavanaugh教授和海洋生态学权威James J. McCarthy教授。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专业需要提交GRE成绩(该系建议所有申请者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80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8日。申请费为105美元。

网址:http://www.oeb.harvard.edu/research/ecology.html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态学系目前有全职教授近50人,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科学(Ecosystem Sciences)、有机体与环境(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综合生物学(Integrative Biology)、地理学(Geography)、景观建筑与环境规划(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植物与微生物学(Plant and Microbial Biology)。

就研究领域而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态学系已从传统的生态学理论研究逐步扩展到包括生物学、地理学、建筑学、动物学、植物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多样化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大批生态学权威专家来此执教,如著名动物生态学家Justin Brashares教授、环境保护学家与昆虫学家Claire Kremen等。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系需要提交GRE成绩(生态学系强烈建议申请者参加GRE生物或相关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68分)或IELTS成绩(最低要求7.0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日。申请费为90美元。

网址:http://cbc.berkeley.edu/ecology.htm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化与生态学系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生态学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全职教授125人,在读研究生超过200人。系内设有全面、系统的科研与课程体系,包括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保护生态学(Conservation Ecology)、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学(Ecosystems and Landscape Ecology)、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环境政策与人类生态学(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Human Ecology)、综合生态学(Integrative Ecology)、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等研究方向。进化与生态学系还与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设有联合授课的博士学位项目。

国际学生申请进化与生态学系需要提交GRE成绩(申请者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但录取委员会认为该成绩对鉴别申请者的专业能力很有帮助)、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68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申请费为65美元。

网址:http://ecology.ucdavis.edu/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生态学项目拥有来自环境学院、生物学系和人类进化学系的100余名全职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生态系统生态学与生物地球化学(Ecosystem Ecology and Biogeochemistry)、进化生态学与遗传学(Evolutionary Ecology and Genetics)、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等。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项目需要提交GRE成绩、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83分)或IELTS成绩(最低要求7.0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8日。申请费为75美元。

网址:http://www.ecology.duke.edu/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拥有全职教授近60人,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科学(Biogeochemistry and Ecosystem Science)、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种群生物学(Population Biology)、有机体生物学(Organismal Biology)、进化遗传学(Evolutionary Genetics)、宏观进化与分类学(Macro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需要提交GRE成绩(申请者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77分,听、说、读、写四部分的最低要求分别为15分、22分、20分、20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日。申请费为70美元。

网址:http://www.eeb.cornell.edu/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与其他名校的生态学专业不同,斯坦福大学与卡耐基基金会在2002年共同创建了全球生态学系,主要研究地球生态系统、土壤、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相互关系。系内现有在职教授近60人,拥有四个世界一流水准的实验室,设有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综合生态学(Integrative Ecology)、生态系统科学(Ecosystem Science)、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Biology)等研究方向。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专业需要提交GRE成绩(申请者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日。申请费为125美元。

网址:http://dge.stanford.edu/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创建于1990年,目前拥有全职教授18人,另有38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该系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态学与环境保护(Ecology and Conservation)、进化与遗传学(Evolution and Genetics)、行为与生理学(Behavior and Physiology)。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需要提交GRE成绩(该系强烈建议申请者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近年来入学新生的iBT平均成绩为108分)或IELTS成绩(最低要求7.0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日。申请费为70美元。

网址:http://www.princeton.edu/eeb/

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生态学、进化与行为专业隶属于生物科学学院,目前拥有全职教授近50人,研究领域包括行为学(Behavior)、生态学(Ecology)、进化学(Evolution)、分类学(Systematics)和基因组学(Genomics)。

国际学生申请生态学、进化与行为专业需要提交GRE成绩(该专业建议想要申请奖学金或没有生物学士、硕士学位的申请者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79分)或IELTS成绩(最低要求6.5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日。申请费为75美元。

网址:http://www.biosci.utexas.edu/graduate/eeb/

乔治亚大学

University of Georgia

乔治亚大学拥有独立的奥德姆生态学院,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在乔治亚大学生态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大学生态学院。

奥德姆生态学院目前拥有全职教授50余人,下设传染病学(Infectious Diseases)、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Ecosystem Ecology/Biogeochemistry)、水上运动/水域生态学(Aquatics/Watershed Ecology)、进化生态学/ 生物地理学(Evolutionary Ecology/Biogeography)、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五大核心研究领域。

国际学生申请奥德姆生态学院需要提交GRE成绩(申请者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80分,其中口语和写作部分不低于20分)或IELTS成绩(最低要求7.0分,任何单项成绩不低于6.0分)。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的最早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申请费为50美元。

网址:http://www.ecology.uga.edu/

对中国申请者的建议

在美国,生态学研究随着环境保护呼声的不断高涨而日益成为热门专业,各知名学校每年的申请竞争相当激烈。中国申请者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关于考试成绩。生态学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大多不硬性要求申请者提交GRE生物科目的专项考试成绩,但据往年的录取状况来看,学校多半十分看重该专项考试成绩,所以建议大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参加此项考试。可以说,专项考试是美国学校衡量申请者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专项成绩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关于申请背景。由于生态学的大部分研究方向都和生物学紧密相关,因此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如果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背景或参加过国内乃至国际的生态学或生物学研究项目,被录取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篇5: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篇6: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3、苹果园的变迁——静园草坪

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事。”

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些可惜的。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4、匠心独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径

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新与洁净。

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是的,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的确在十分努力地做。就如我们后来在西校门,看到了一只对人毫无恐惧的喜鹊。由衷的喜悦,升起……

5、蔚秀园与畅春园

有着悠久历史的燕园,是我们的骄傲。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早在金代就成为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到了明代,大规模构筑园林,至清代成了封建帝王的“赐园”。民国期间成为燕京大学校园。校园的用地中包括了八个古园遗址,即“勺园”、“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及“治贝子园”等。在位置上与圆明园毗邻,在内容、造园风格上与圆明园之万春园中的若干园中园有类似之处。不同于宏丽的皇家园林,也有别于咫尺山林的私家园林而独具一格。后历经沧桑,诸多古园或随同圆明园一起付之帝国主义列强之火,或被军阀侵占变卖,不少已经夷为平地。……淑春园、朗润园、鸣鹤园、承泽园为幸存者,其中的山丘水面尚为完整,这是校园历史悠久的见证,也是宝贵的文物。

“1920年北京通州协和大学、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及北京汇文大学合并,建成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从军阀陈树藩手中以六万银元买到了淑春园和南部的勺园故址作校址,由美国建筑师H.Y.Mrphg负责校园规划设计,并于1921年动工,1929年基本落成。校园最初用地40公顷,学生800人。1928年至1931年先后征得朗润园、鸣鹤园、镜春园、蔚秀园、承泽园为教工宿舍福利区,同期还购得治贝子园为燕大农学系实习场地。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功能与环境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协调。采用传统民族风格的个体建筑与古老园林风格相协调,纵横交替的建筑轴线布置与园林环境相互渗透,建筑组群母题的应用构成和谐的韵律。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

回顾,让我们拥有更多了解的渴望。今天作为教工住宅区的几个园子,又是怎样的呢?

走进蔚秀园,故园的风韵依稀可辨。然而“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的感怀却荡然无存。楼房与平房在同一个平面上昭示着自己的存在,柏油路与土路在同一个湖边显示着自己的功用。因为这里修建了几个条件十分简陋的价格低廉的小旅馆,往来的人更是各色各样,破坏了那种静谧而安逸的环境感观。由于过度的对外开放和管理不善,蔚秀园的今天很是让人失望,随处可见的垃圾,简陋的小饭馆和同样简陋的小旅馆让人顿失兴趣……

那么,长期在此居住的住户的反应又是如何呢?

湖附近的住户对此处的反映多是“脏乱差”——垃圾随处可见,湖边的平房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环境。湖水主要来自万泉河,冬天不放水,到了夏天又因受污染而臭气熏天,蚊虫成群。

至于住宅距离湖边稍微远一些的住户,则认为除了管理不善之外,这里的生活还差强人意。而且位置比较方便,距离颐和园、香山、北大本部都很近,比较适宜居住。一个学者模样的老人说,“大学里能有北大环境的很少”。一个看上去有八、九十岁的随儿子一起生活的老人说:“环境还可以,一天比一天好”。

6、未名湖的湖心岛与翻尾石鱼

湖光塔影,让人留连忘返。未名湖景色出众,已经成为北大风景的标志。环湖的杨柳婀娜多姿,枝条低垂,温柔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隐隐浮现。横卧在湖中的有石舫,点缀着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岛。幽静的湖心岛是未名湖上的一颗珍珠。翻尾石鱼,则是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老师那里,才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小岛原先是芦苇等植物旺盛生长的优良环境,是一个生态极其协调的小环境,与翻尾石鱼一道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在百年校庆时,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介绍和说明,在小岛上设立了一块说明牌,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岛,人的影响使得芦苇的生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芦苇完全从小岛上消失。

上一篇:§2.1.1正数和负数学案下一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讨论大学生在大学应该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