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责任观

2024-04-23

受托责任观(共9篇)

篇1:受托责任观

委托贷款关系中受托人的法律责任

委托贷款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曾盛行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将其富余自有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借给需要资金的各类中小规模的企业,既避免了企业之间因非法拆借而扰乱了金融秩序,又使得委托人(出资人)的资产得以升值,同时也解决了借款人(用资人)的资金困难,金融机构因受托进行贷款管理而从中收取代理费用,是一件多全其美的好事。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在,当初的几方之好由于用资人到期没有偿还借款而起了争议,委托人认为将资金委托给银行管理就等于把钱送进了保险箱,银行则坚持只负责管理、不承担风险。当然,还款责任应由借款人承担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委托贷款涉及三方(甚至更多)、多个法律关系,即由委托人与银行(受托人)签定委托贷款合同,银行(受托人)与借款人签定贷款合同,委托人与借款人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是依靠银行这个纽带联结起来的,一旦发生借款人经营不善,产生还款危机,到期不偿还借款,人去楼空,甚至破产、注销,委托人又如何向借款人主张权利,银行应不应当承担责任呢?对此,我国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笔者在司法实践中涉及了几起类似的案件,值此论坛之际与各位同仁做一交流,殷盼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一、有关委托贷款的法律依据

(一)《贷款通则》

我国《贷款通则》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上述《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给委托贷款这一融资方式下了个定义,依据该规定,委托贷款关系中,贷款人(受托人)的义务为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贷款,其不承担贷款风险。这里所说的“贷款风险”,笔者认为准确理解应为商业风险,即完全由于用资人原因导致到期无法收回贷款。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七条的有关规定,存单纠纷案件中,委托人与金融机构、用资人之间按有关委托贷款的要求签订有委托贷款合同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委托人与金融机构间成立委托贷款关系。金融机构向委托人出具的存单或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委托人签订的存款合同,均不影响金融机构与委托人间委托贷款关系的成立。构成委托贷款的,金融机构出具的存单或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委托人签订的存款合同不作为存款关系的证明,借款方不能偿还贷款的风险应当由委托人承担。如有证据证明金融机构出具上述凭证是对委托贷款进行担保的,金融机构对偿还贷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上述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再次强调了委托贷款关系中,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的风险应当由委托人承担。这里所说的“风险”仍旧是商业风险。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合同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合同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的规定,在履行委托贷款合同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坚持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合同的受托人为受托人、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系针对委托贷款诉讼中的程序问题作出,该规定为委托人主张权利提供了一条通道,即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合同的受托人为受托人、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该司法解释毕竟只是程序性的规定,对于起诉了之后如何认定责任仍旧缺乏相关依据。

(四)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个案的答复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7年9月8日[(1997)法函第103号函]关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普康生物技术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委托贷款合同纠纷案的答复中指出:如果受托人(贷款人)没有认真履行委托合同的约定,检查、监督贷款使用情况,收回贷款,对造成贷款流失有过错的,应根据其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

上述最高院对于个案的答复意见明确了在委托贷款关系中受托人(贷款人)的过错责任,但遗憾的是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依据,仅对个案具有约束力,对其他类似案件只有参考价值。

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关于诉讼时效

实践中,依据前述司法解释,委托人以委托贷款合同的受托人为受托人、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不少案件首先在诉讼时效问题上遇到了障碍,因为有些委托人一直抱着把钱给了银行就等于放进了保险箱的观念,认为有银行这样的专业机构管理贷款,因此非常放心,于是不闻不问,直到贷款逾期多时,发现借款人名存实亡,才又想起质问银行,以至成讼。对此,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有的人认为,依据委托人与受托人双方签定的《委托贷款合同书》,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对有关贷款的条款进行检查、监督执行并督促还款,双方之间系委托代理关系。该代理关系始于合同成立、贷款放出之时,终于贷款归还之日,在受托人未将贷款收回之前这种代理关系将始终存在,因此,不存在起诉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观点二,有的人认为,由于《委托贷款合同书》中一般都约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期限,当期限届满,借款人没有向受托人偿还借款,受托人也就不能按照合同书的约定将款项存入委托人的帐户,此时委托人即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如放任这种侵害,后果就可能导致超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因此,委托人将资金交给受托人后,亦应关注资金的回收,如通过各种方式敦促受托人履行《委托贷款合同书》中约定的协助回收贷款等义务,在借款人到期未偿还贷款的情况下,保证其与受托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始终在诉讼时效之内,以使该代理关系不会因《委托贷款合同书》的到期而终止。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即便是委托代理关系,也应当有诉讼时效的问题。诉讼中,作为委托人托人的委托人应当负有证明其提起的诉讼未超过诉讼时效的举证义务。

(二)关于受托人的法律责任

案件进入实体问题的审理之后,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委托人债权未能如期回收,受托人往往均以前述《贷款通则》以及最高院司法解释中受托人不承担贷款风险的规定推脱责任,不少法院也

持这种观点,从而判决由作为第三人的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但笔者认为,受托人应否承担责任应视不同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1、受托人完全履行了约定义务

实践中,受托人会参与签定二份合同,即与委托人之间的《委托贷款合同》以及与借款人之间的《贷款合同》,该两份合同均为受托人设定了义务,受托人应当认真履行。

《委托贷款合同》一般约定受托人承担有关其与借款人之间贷款合同条款的检查、监督执行及督促还款的责任,这也符合《贷款通则》中关于受托人法定义务的规定。

《贷款合同》一般约定受托人将款项贷给借款人,受托人监督借款人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贷款,按合同约定的利率加收罚息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等。在最高院出具答复意见的案件以及笔者涉及的案件中,为保障贷款的回收,受托人还要求借款人提供了保证担保,并与保证人签定了《保证合同》。

如受托人依照上述合同的约定完全履行了义务,借款人到期拒不偿还贷款,笔者认为,此乃正常的商业风险,依据受托人不承担贷款风险的规定,贷款的不能回收与受托人无关。

2、受托人未完全履行约定义务

实践中,产生争议往往是因为受托人没有完全依照前述约定履行义务,表面上看,是因为借款人的原因导致贷款未能收回,而事实上,受托人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如最高院出具答复意见的案件,在受托人与借款人签定的《贷款合同》中设定了保证担保,保证人xx公司为借款人提供担保。保证人注册资金仅为50万元,但它向受托人提交的资金平衡表记载总资产为1300余万元,受托人未经严格审查就同意该公司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后委托人发现借款人情况异常,其负责人不知去向,有逃债迹象,故致函和派人向受托人通报情况,并要求提前收回贷款,避免贷款损失。对此,受托人未采取应急措施,却向委托人提交了担保人xx公司虚假的资产平衡表。贷款合同到期后,借款人名存实亡,找不到人员,法定代表人逃匿,下落不明,保证人亦被吊销营业执照,终致贷款流失。该案一审法院即依据委托贷款中受托人不承担贷款风险的规定驳回了委托人对受托人要求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委托人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请示最高院最终认定了受托人的赔偿责任。

再如笔者涉及的几个案件,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的《委托贷款合同》中同样约定了受托人承担贷款协议中的有关条款的检查、监督执行及督促还款的责任,这条约定明确了受托人在委托贷款中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贷款逾期之后,受托人根本没有向借款人、保证人(贷款合同设定了保证担保)发出催收函,更没有在诉讼时效内追究借款人及保证人的责任,致使该笔贷款根本无法收回。并且在委托人向其提示贷款风险的时候,亦向委托人出示了其与借款人、保证人三方签定的《借款合同》及保证人出具的《借款担保书》,告知委托人此笔贷款已经设立担保,由保证人xx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受托人意在以此向委托人承诺此笔贷款的安全性。然而,时至诉讼之时,委托人方知:借款人早已停产,且数年来生产经营每况愈下,受托人对这些情况却一直处于漠视不管的状态,放任巨额国有资产流失;而保证人根本出资没有到位,因此被工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可见受托人在设定担保的时候根本没有对保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核查。综合上述事实,笔者认为受托人未履行约定义务,主观上存在着明显的过错,其应当对贷款无法收回的后果向委托人

承担赔偿责任。法院经过慎重考量,部分支持了笔者的观点,最终判决受托人承担30%的赔偿责任。

上述几个案件中,受托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违约行为,与贷款流失的后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仅凭受托人不承担贷款风险的规定来判定责任了。

本文仅对委托贷款关系中受托人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但是,实践中,受托人往往在委托人交付的资金中就已经将其在该业务中应得的手续费扣收了,之后借款人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影响贷款的回收,与其没有利益上的关系,这也是造成其不闻不问的一个原因,使得其对贷款的管理仅仅流于形式。然而,作为委托人,由于国家明令禁止企业间的非法拆借行为,它又必须也只能依靠受托人去监督、管理、回收贷款,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当前,我国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仍然在经营着委托贷款业务,委托贷款仍然是拥有富余资金的单位、个人的一个合法投资理财的途径。因此,希望通过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把委托贷款行为真正规范起来。

篇2:受托责任观

1、受托人迟延交付工作成果的,应当支付违约金,其中受托人逾期2个月不交付工作成果的,委托人有权解除合同,受托人应当交还技术资料和样品,返还已付的报酬,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

2、受托人工作成果、服务质量有缺陷,但委托人同意利用的,受托人应当减收报酬并采取适当补救措施;工作成果、服务质量有严重缺陷,没能解决合同约定的技术问题的,受托人应当免收报酬,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

3、受托人对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样品等因保管不善而造成技术资料、样品灭失、缺少、变质、污染或者损坏的,应当赔偿相应的损失。

4、技术服务合同的标的.在短期内难以发现缺陷的,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期,在保证期内发现服务质量缺陷的,受托人应当负责返工或者采取补救措施,但因委托人使用、保管不当引起的问题除外。

5、受托人发现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数据、样品、材料或者工作条件不符合合同约定,但不及时通知委托人的,受托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篇3:受托责任观

受托经管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 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 它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 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 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 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 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 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 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 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 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 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经管责任学派。

经管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反映资产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会计人员与资产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双重关系, 将会计人员看成是处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中介角色。该观点强调编制会计报表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而不是报表的内容是否有助于决策。同时受托责任学派对受托责任进行了扩展, 将对资产的受托责任扩展到整个社会, 即受托者不但对资产的所有者要履行受托责任, 还要履行对整个社会的受托责任, 如就业、环保、公益等方面的责任。

2 决策有用学派的发展和主要观点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 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大量可靠且相关的财务信息, 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 会计系统必须以“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为目标取向。在决策有用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资本市场化的加速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能动反映以及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的出现, 极大地强化了决策有用学派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

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信息, 会计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 强调会计人员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出发, 强调财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 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只是为了对会计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 使其提供的信息便于决策使用。

3 两个流派的比较

(1) 会计的着眼点。

它是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 也是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用性。受托责任学派则认为, 由于会计准则反映了委托者的愿望和要求, 且受托经管责任全面揭示了依赖于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因此, 只要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有用, 即使不阅读报表, 受托经管责任的反映也自然是清楚和可靠的。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 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物质载体”。因此, 会计的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

(2) 信息的使用者。

受托责任学派比较具体, 不考虑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决策有用学派则不太具体, 并呈现多样化。

(3) 信息的用途。

是否将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纳入财务会计体系中来,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 应向现有资产的提供者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借以认定和解除受托经济责任;不考虑委托者如何理解、利用这些信息去制定什么决策。而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 应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在选择所提供的信息时, 必须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4) 信息的内容。

对于如何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损益表是核心, 强调信息的客观性;而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 现金流量表是核心, 对委托者所需要的信息和所作的决策有必要进行补充披露。

(5) 信息的数量。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 会计提供信息既要考虑向委托者提供信息是否有损于受托者, 又要考虑不提供信息是否有损于委托者, 所以, 会计提供的信息不是无所不包, 而是应有取舍, 但这种取舍必须限制在有关组织规则与法律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由于决策类型不同、决策者的偏好不同, 与决策有关的信息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 只要提供的信息符合效用大于成本的原则, 并对决策有用, 无论信息的主观程度如何, 总是多多益善。

(6) 信息的质量特征。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 受托经管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产权责任, 作为产权责任必须如实地加以反映, 不偏不倚, 并可以验证, 以维护产权主体的权益。因此, 更加强调可靠性。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相关性是与决策相关的特性, 它与决策有用更为密切, 提高相关性意味着增强了决策的把握性。因此, 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 更加强调相关性。

(7) 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 历史成本是以资产取得时的交易价格并经双方认可为基础, 能够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在时间的分布上既表现为过去的信息, 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 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因此, 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 在此基础上, 按一般物价指数, 将不同时期的货币购买力换算成相同的计量基础, 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4 对二者的评价

(1) 受托责任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①受托责任观既注重用来评价和解除受托责任, 又认识到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中的作用, 较好地做到了立足会计自身实际, 来满足受托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②受托责任观比较明确、简单,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引性。

其局限性表现在:①受托责任观没有全面反映客观经济现实, 滞后于经济的发展;②只注重资产委托者的信息需求, 却忽视了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2) 决策有用观是对受托责任观的继承和扬弃。

决策有用观对客观经济现实的认识更全面, 能充分考虑非直接委托、受托关系的存在。对会计信息使用的群体认识更清楚, 强调会计信息不但为资产的委托者、受托者服务, 而且要为其他相关利益者服务。

决策有用观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用”评价得太主观, 可操作性低。由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运用和驾驭能力的不同, 必然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不同的评价;同时, “有用”又是一个抽象的、主观的、模糊的概念, 从其主要内容来看, 大多是各种观点的糅合, 比较含糊。

5 受托经管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

受托责任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提供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是会计的根本目标, 而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又是决策的依据, 它们是互有关联的会计目的。因此, 受托关系的间接化并不能否定受托责任, 相反, 恰恰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受托责任的存在。

受托责任是本质, 决策有用是受托责任的必然逻辑, 二者是对同一事物出于不同角度而产生的不同认识, 是对会计目标在不同层面的表述。受托责任观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是会计的根本目标;而决策有用观提供于决策有用的信息, 是会计的外在目标, 二者实质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邓青超, 李俊琪.论我国的会计目标——兼评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局限性[J].财务与会计, 2002 (1) :23~25.

[2]赵德武.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兼论我国会计理论的困惑和选择[J].会计研究, 1995 (4) :7~11.

[3]吴建业.对会计目标的反思[J].财会通讯, 2004 (9) 13~17.

篇4:受托责任观

一、绩效审计是促进美国国家良治的重要手段之

从国家治理角度看,绩效审计就是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对于公共受托责任问责需求提高后,国家审计应对形势的必然产物。上世纪六、七年代,联邦政府运行成本高、效率低、赤字激增,国会需要GAO联邦政府管理活动和项目情况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信息,传统的财务审计已无法满足要求,绩效审计应运而生。1972年GAO公布了《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及职能的审计准则》黄皮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绩效审计的概念。此后黄皮书历经6次修订,0207年颁布了《政府审计准则》,详细阐述了绩效审计的各项准则。2004年GAO的各称从联邦会计总署更改为政府问责办公室,更加明确了GAO的工作方向,即问责联邦政府,帮助其改善绩效。

如今GAO,绩效审计开展比例已达到85%。换句话说GAO自住要工作就是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关注联邦政府各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整体运行,尝试对各相关部门及政策工具联结的评估,服务国会和美国民众,本身就是促进国家良治的重要手段之一。2015会计年度,GAO发布了688份艮告,提出了1680项建议,审计高阶官员出席听证会109次全年审计工作为联邦政府产生可量化的经济效益74.7亿元;1286项联邦政府各部门和领域计划和运营因为绩效审计获得改善;提出的审计建议有79%被国会和被审计单位采纳。

二、绩效审计围绕美国国家治理目标开展

GAO每年制定一轮战略规划,且每四年更新一次。战略规划中不仅包括对美国未来发展趋势及国家形象的分析,还包括对国家机构职能运行的指导、服务国会的关键方法以及美国在面对重大挑战时的评估考量和必要的妥协。2014至2019的AO战略规划,列出了塑造国家世界地位的7大趋势、4大国家治理目标、20个具体目标(见附件)。

战略规划就是GAO的工作框架,绩效审计项目确定、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及信息的披露等工作就是都是在这样的框架下计划和实践的。可以说GAO最主要的绩效审计工作是治理导向型的,是围绕国家治理目标开展的。

三、绩效审计顺应美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随着治理全球化,美国联邦政府也面临着日益复杂、跨界交错的国际性问题,有些问题超越国界和组织,彼此界限变得模糊。基于大国国情,GAO认为联邦政府及政策制定必须考虑国家政策措施的全球和区域风险,关联和供应链的有效性。

GAO的绩效审计随之扩展到众多非传统领域。GAO网站公布的万余份审计报告中,仅2013年就涉及了31个重大国际、民生领域。GAO年均工作量大增,2009年2010年相比以前41年曾幅最大的分类业务为国土安全、经济发展、金融机构、老兵事务、商业、工业和消费者、国际事务等。在这些增量工作中,绩效审计工作占绝对比重。其工作量的增长变化与美国国家治理的重点和中心的变化相吻合。

四、对我国审计的启示

一是应该围绕国家治理目标制定审计战略和工作--规划。审计署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时,也应充分分析国家面临的日益复杂多变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在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时,应充分了解人大、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领域,扩大关注角度。

二是全面推行绩效审计。《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虽然基于我国国情,目前还需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但应将工作重心不断向绩效审计和项目评估倾斜,制定绩效审计准则、完善绩效审计方法,通过不断提出积极而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更好地服務国家治理。

篇5:我的责任观——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花有果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责任。人生在世,更是如此。正如古希腊人所言:人是背着一个包袱走路的,包袱有家庭、事业、友情……历经艰辛,却无法丢弃其中任何一件,因为那上面写着两个字:责任。尽责,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只有尽责才能心安,唯有尽责才能打开人生幸福快乐之门。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强烈的责任感,不拖延懈怠,不敷衍了事。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的物质来源,还能够丰富我们的经验,增强我们的技能,提高我们的能力,更是一个让我们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转眼间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工作半年多了,所见所闻,都让我感觉自己一步步摆脱了大学的稚气,正迈向成熟。刚参加工作时,我对这个陌生的岗位是有些懵懂的。那时正是工作比较忙碌的时候,我就更感到手足无措了。领导和同事们都很耐心地指导我,帮助我解决困难,让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现在,我已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也基本掌握了一些工作中必备的知识技能。我想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最主要的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在自己的生命树上,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无论我们担

任何种职位、处于何种岗位,都要勇于对自己的工作负起责任。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加倍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得更好。

只尽本分机械地完成任务并不是责任感,还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如果一个人的目标仅仅是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做起事情来难免敷衍了事;如果仅仅是把工作当作任务在被动的执行,对工作缺乏应有的激情,遇到困难就会畏缩不前。通过半年多的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在工作上,我还是一个新手,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向大家学习。我相信,没有不能胜任的工作,没有天生的傻瓜,只有后天的蠢才,不要害怕走错路,可怕的是没有探路的心,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任何职业都有无穷的奥秘,哪行哪业都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身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身负社会责任。作为公民对国家要忠诚热爱;为人儿女我们当尽一份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母亲给我土壤,我开不了花,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母亲是完美的;对兄弟姐妹要谦让友爱;对朋友要热情诚恳。对一个社会的责任感往往见于细节,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也就是对一个和谐的社会负责。

拥有正确的责任观,尽到我应尽的责任:有理想有追求而不自命不凡,勇于创新而不标新立异,追求卓越而不居功自傲,有— 2 —

独立见解而不固执己见,平凡而不平庸,自信而不自负,坦诚不同意见而不轻易否定他人,固守原则而不失灵活,贯彻领导意图而不一味盲从,团结群众而不随波逐流,敢冒风险而不鲁莽行事,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放纵过错,坚持终生读书学习而不盲目照抄照搬,工作全心投入而不掩盖他人光辉……虽然我还很不成熟不完美,但是我会不断的努力的,向大家学习,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一个人,守着什么样的岗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世界或许是由伟大的人创造的,但是由无数平凡的人推动的。我要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情义,有担当的人,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劳于先而后享乐,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都过的平安幸福。我不想战胜别人,我只想不断超越自己,我希望每一天的自己都比昨天更好。

篇6:受托责任观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本文中所研究的非营利组织是指一个广义上的概念,认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的机构,分为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两类:前者包括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企业法人非营利组织,后者包括未注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宗教组织等。

1.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制度不统一,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为规范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财政部2004年8月颁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该制度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进行了界定,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其内容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及时反映组织控制的资源状况、负债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效果、现金流量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适用的对像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即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得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而对医院、学校等非营利组织适用何种会计制度未作说明,这些组织有些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有些连正式的会计记录都没有,更谈不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进行决策的会计信息。所以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比较繁杂,不同类型的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不同,核算基础不同,信息披露的基础也不同,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2.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失,会计信息缺乏有用性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较少,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如何,高级职员的报酬是多少,支出中用于组织自身建设费用与用于救助和扶贫等项目费用的比例是多少,这些信息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几乎没有披露。非营利组织按照国家制度的规定也向外披露了不少信息,但这些报表中的信息几乎引不起使用者的兴趣,因为大家并不关注公益组织究竟有多少资产,折旧是多少,借款的比例,现金的净增加额等,这些与净资产最终挂钩的信息无法体现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或互益宗旨,无法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效率,即披露的信息缺乏有用性。

二、受托责任理论下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

受托责任概念源于财产权。财产权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其中使用权源于所有权。所有者将使用权委托给代理人,代理人就承担了受托责任:即当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以后,作为受托人,就要以最大的善意、最有效的办法、最严格地按照当事人的意志完成委托人所托付的义务;受托人在完成受托任务以后向委托人提出报告,经过委托人同意后,受托责任才能解除。

在受托责任理论下,非营利组织如公司和企业一样,并不真正拥有财产的所有权,只拥有使用权,并且负有在完成受托任务后向委托人提出报告的责任。由于委托人并不直接参与非营利组织的日常管理,因此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必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委托人为了监督受托人对非营利组织财产的管理情况,就必须了解其运行状况,并且根据得到的会计信息对受托人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并决定是否继续将财产交其管理。

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会影响到委托人的决策和受托人能否继续行使财产的使用权。基于受托责任理论,我们得知,由于财产使用权转移而形成了受托责任关系,产生了对会计信息的披露需求。同时,委托代理关系也造成了资产经营者和投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尤其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而言,不同的组织遵循不同的会计核算制度,更增加了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难度和透明度。可以用下图来说明非营利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在图一中,委托人将自己拥有的财产授权给受托人进行管理,受托人在获得财产的使用权之后通过非营利组织来进行运作,并承担对委托人进行成果的报告责任,这一责任完成的载体即为会计信息,而委托人将根据会计信息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决策并直接影响到非营利组织。注意在图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使二者之间必然出现差异,委托人获得和受托人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完全一样。

三、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针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制度的构建上弥补不足,如尽快加强非营利组织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另外,通过对受托责任理论下的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分析,也应该在非营利组织自身这一微观层次上改进对会计信息的披露。

首先,要重视非营利组织委托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由受托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能满足委托人的决策需求。会计信息披露将为组织内的成员了解会计信息提供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从中可以获取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运作效率和效果的信息,进而做出增资或减资等决策。同时,会计信息的披露要能帮助委托人了解所提供资金的用途和去向。只有满足了委托人的知情权要求,委托人才能清楚自己委托的资产是否得到恰当的利用。

其次,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受托人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由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特点,造成了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监管主体的缺失。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更多是针对其行为,而不是财产利用情况。至于公众就更没有立场来对与己关系不大的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因此这种对受托人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强制性监管就很薄弱,这也正是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篇7:日式的责任观

当我随着丰田的混合动力车队进入丰宁县城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同,如同其他的北方县级城市一样,这里的高层建筑并不多见,显得宁静而阔朗,但是同车的丰田工作人员却明显激动起来,“这里又盖了一座楼!”“街道比以前更整洁了,”他们兴奋地指点着,如同回到了久别的家乡。

虽然丰宁县名来源于乾隆皇帝的御赐,取自于“丰阜康宁”之意。但事实上,位于河北省北部的丰宁县,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地区经济欠发达,1994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02年更是被确定为“国家新世纪扶贫重点县”。不过,对于多年前就曾经来这里植树的丰田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几乎是丰宁这些年巨大变化的见证者。

丰田在丰宁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始于2000年,那个时候正是北京受到沙尘暴影响最为严重的时期,那一年北京的沙尘天气频繁爆发,无论从次数还是从强度上都算得上我国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了日本媒体的关注。丰田章男那时担任丰田汽车的董事,虽然丰田汽车当时尚未在中国开展整车的生产业务,但是在看到北京沙尘暴相关的新闻报道后,丰田章男就决心要为中国的环境改善做点什么。

据了解,由于北京平原地区的海拔只有50米左右,八达岭一带在800米左右,而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就达到了1000米以上,这种“下坡”地形,再加上河谷地带的“狭管效应”,很容易让裹挟着沙尘的西北部冷气团沿着风口来到北京,这之后便减速、停滞下来,因此要治理北京的沙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植树造林,而距离北京180公里的河北省丰宁县就是沙漠化侵袭首都圈的重要通道,于是丰田汽车决定在丰宁当地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并且他们还为此专门设立了“丰田中国防治沙漠化植树造林”项目。

自从2000年丰田汽车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以来,到今天,该项目已经持续开展了15年的工作。在这15年里,丰田汽车累计直接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4000万元,在丰宁县植树500多万棵,绿化总面积超过5万亩,并且实现了高达90%以上的树木成活率。事实上,由于丰宁县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全年的降水量仅为350~550毫米,树木并不容易成活。因此在项目初期,丰田经常要面对的是刚刚栽种下去的树木随后就发生大面积枯萎的情况。但是对于不理想的树木成活率,丰田并没有靠单纯的“补种”来解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专门从日本派出农学专家前往丰宁当地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逐一分析树木枯萎的不同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丰田为此还专门聘请了一位农学博士,在汽车生产企业中聘用农学博士的,在全球也许就只有丰田一家。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来自日本的这位女农学博士多次往返中国和日本做调研,甚至还曾经长期居住在条件艰苦的丰宁观察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最终,根据当地不同区域的地势、气候、降水量和土壤条件,丰田选择差异化地在不同区域选择栽种了19种不同的植被。比如,在山地栽种油松、落叶松;在沙地种植柠条、沙棘;在谷底构筑白杨的双层防护林等。从而彻底解决了种植成活率的问题。

虽然种植成活率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很快丰田的项目负责人又发现,他们栽种下去的油松苗木到了冬季会出现大量枯死,对于喜欢“较真”的丰田来说,树木“栽得活”,还不够,还必须“保得住”。为了解决油松苗木冬季大量枯死的问题,丰田的农学专家不顾丰宁冬季零下几十度严寒,长时间在林地蹲守和观察,他们最终发现这是由于野兔啃食幼苗芽叶造成的,为此,丰田重新选择栽种大尺寸的苗木,这样一来,使得原本喜欢啃食油松幼苗的野兔最终只能“望木兴叹”,保住了植树的“胜利果实”。不仅如此,在苗木施肥方面,丰田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20、50、100、150克等施肥量对比的实验,他们最后测算出效果最好的施肥量是每株100克。同时,连不同苗木所需要的施肥深度,丰田的项目人员也都逐一精确测算,“有的种类施肥深度是根末10公分以下,也有的是15公分,”丰田参加植树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诸如此类付出的心血还有很多。”

从项目开始启动,丰田每年都会通过员工自愿报名的形式,征集志愿者来丰宁植树,“我们可以说是看着丰宁县城从落后的小县城一点点发展、变化的”,丰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楼房,到处都很破旧,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很低。”因此,丰田不仅投入大量资金切实改善环境沙化问题,还派农学专家前往当地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和指导,通过指导当地农民栽培草药、果树等,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当地农民经济自立,从而给项目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丰田15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坚持,改变的不只是一方水土,更是一群人,一种生活,一个社会。”

数百万——电装的“造人”

作为日本排名第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长期以来,电装集团不断致力于开展环境、安全、残疾人支援、人才培养四大领域的社会贡献活动,并在2020年长期方针中明确提出:“守护地球和生命,为下一代创造美好未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为响应这一方针,电装在全球各地区开始陆续开展了环境和安全的CSR活动。

电装是1994年进入中国的,其第一家合资生产企业设立在烟台。近年来,随着在中国事业的不断开展,电装也在积极地履行着作为一个良好企业市民的社会责任,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贡献活动。进入中国以来,电装一直把“青少年教育、环保、残疾人援助”作为其为中国社会做贡献的三大领域。

其中在青少年教育方面,2006年9月,电装中国启动了“电装助学金”项目,每年向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7所大学共计360名经济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提供助学金。通过该项目,受助于电装助学金的学生可以有机会分别走进天津电装电子有限公司及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亲眼目睹产品的制造过程。此外,电装还定期举办受助学生交流大会,组织学生参观工厂、为学生举行就业辅导讲座等活动,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自从2006年项目启动开始到目前为止,电装已经累计捐赠856万元。

nlc202309082209

“青少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电装中国希望通过‘电装助学金’使更多的青年学子接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把这项活动一直开展下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电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电装还在中国开启了面向低学年儿童开展“安全过马路”的普及教育活动,在“全国交通安全日”期间,电装联合《南方周末》发起了“儿童安全过马路”口号征集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

具体到电装中国的CSR理念,电装中国区总经理村上幸彦表示,汽车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负面影响,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的电装将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负面影响,为全世界的人们带去汽车的便利与乘驾的喜悦。在中国,电装将加大对起停系统等降低油耗技术、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力度,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同时,通过强化主动安全性产品的开发,让中国的汽车社会更加安心、安全。“我希望电装中国的所有员工能在深刻理解这一愿景的基础上,活跃于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社会贡献等活动中,积极地为中国社会做贡献。”村上幸彦说。

[记者手记]

沉稳与理性——“日范CSR”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日本企业普遍比较沉稳低调,很少看到他们采取多么大的举措去“烧钱”,而且他们好象也很少大规模地宣传自己。

事实上,很多年前就听说过“丰田的植树活动”,但每次申请去看看,都被以“名额有限”为理由而拒绝了。2015年有机会去参加,才知道条件确实艰苦,虽然时间已经是北京的初夏,但是在我们所住的县城招待所,因为没有空调,晚上还是会感觉到冷。四白落地的房间里只有简单的陈设,让人仿佛以为回到了上个世纪。太阳下山以后,整个县城就宁静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活动的痕迹,丰田(中国)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条件更艰苦,“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所以不是不邀请你们(记者)来,而是因为实在是条件有限。”丰田从2000年开始就持续派人来到这里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有的员工由于工作需要,每年都会来这里参加植树活动,比回自己家乡的次数还要多,亲眼见证了丰宁从乡村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社会公益作为长期战略,需持之以恒的坚持与投入。”丰田(中国)相关人员表示,对于丰田来说,社会公益事业已不是单纯的慈善公益的概念,是对中国的一种情感表达,是丰田在华发展整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公益的可持续发展、长期深化标志着丰田扎根中国社会,持久、有效地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因此,在丰田看来,社会公益与公益式营销不同,丰田是将其作为一项事业战略在长期推进,除了针对一些突发事件(如地震灾难)进行积极捐款之外,他们还在多个公益领域细致投入,形成长期发展的公益模式。“目前从项目的执行效果上看,我们的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传播了企业的正能量。”尤其是开始于1990年的由丰田与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立的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项目,也应证了丰田对于社会公益的坚持不懈。到为止,丰田在25年里,对这个项目累计投入约1.3亿元,培养了近3万名中高级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其中大部分人才进入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成为奋战在中国汽车产业第一线的骨干力量。2005年,丰田还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了丰田助学基金项目,到现在也坚持了10年之久。丰田预计到2020年时,这个项目的累计投入将达到约7200万元,可以帮助约2600名中西部清贫学子实现“大学梦”。同样已坚持了10年时间的项目还有丰田与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实施的致力于民间环保项目的“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培养优秀人才的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致力研究中心”等。“15年植树造林,改变的是一个地区,一个社会;25年育人,改变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25年,15年,10年……这一个个年代的数字印证着丰田凭借特有的企业文化内生力将“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的初衷落到实处的信念。“以己之力,托起希望。”丰田公益的最终目标也许正在于此,丰田(中国)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今后他们还会在中国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公益活动,以造车般的匠人精神在这一平台上继续精耕细作,充分履行优秀企业公民的职责,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日本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中的沉稳与理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和强韧,值得我们深思。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懂得自己,所以才能如此的坦然和淡定。

篇8:受托责任与煤炭资源审计目标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保障, 能源问题历来受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能源拥有量较少, 既要关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谋划能源战略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迫切。当前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 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69.3%, 且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剩余可采储量占常规能源的70%左右。可以预见, 在没有重大能源技术变革和新的主体能源出现的前提下,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改变。因此, 煤炭资源能否被合理、有效的开采和利用, 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 也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我国煤炭储量虽大但人均资源量少, 其不可再生性要求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采和利用。作为高层次监督系统的审计, 理应通过加强煤炭资源审计监督, 切实履行审计职责, 谋求在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与保护、节约煤炭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互协调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现实背景下, 研究如何确立煤炭资源审计目标, 以便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治理功能的意义十分重大。

二、煤炭资源受托责任审计

(一) 煤炭资源受托责任概述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委托受托关系, 是因受命或受托经营财政或财务收支, 对命令或托付人所负的一种以最大善意充分体现其意志的责任 (杨时展, 1997) 。受托责任的核心是强调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受托人应以最大善意、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严格地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完成托付的任务。如果将受托责任的概念引入到我国的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方面, 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受托责任。从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宏观层面来看待煤炭资源受托责任。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其勘察、开采、利用和保护状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煤炭资源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 但公民直接管理和处置的交易成本太大, 只能通过政府来进行管理和处置。广大人民群众赋予了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对煤炭资源的管理权力和处置权力, 管理权和处置权由政府行使, 这样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因此, 人民群众是构成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中委托方的主体。委托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必然会关注煤炭资源的管理效率、效果。而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则具有煤炭资源受托责任。这种受托责任首先表现为受托煤炭资源财务责任, 即保证我国煤炭资源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同时又肩负着受托煤炭资源管理责任, 即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应突出管理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 煤炭资源受托责任审计

随着普通公众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伴生的社会问题的关注, 政府相关部门煤炭资源受托责任由受托煤炭资源管理责任发展为受托煤炭资源社会责任。即社会公众希望政府能够及时防范、发现、解决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不科学、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社会问题以及在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政府相关部门则构成煤炭资源受托责任的主体, 由政府负责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管理的部门来履行委托方交给的受托责任。因此, 在宏观层面上政府构成了受托煤炭资源责任主体, 且宏观煤炭资源审计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审计机关, 这是由宏观煤炭资源审计所体现的审计关系所决定的。根据上述客观基础的分析, 审计的授权人是社会公众, 而被审计对象是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 这就要求审计主体有一定的管理层次和权威性, 而由社会审计或内部审计来承担宏观煤炭资源审计是不适当的。从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微观层面来看待煤炭资源受托责任。各个煤炭开采企业的受托责任主要是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 委托主体是企业股东或者企业主。煤炭开采企业的受托财务责任是,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要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煤炭开采企业的受托管理责任是, 保证开采过程中的煤炭开采效率, 减少开采过程中的浪费。此外, 煤炭开采企业还具有受托社会责任。即煤炭开采企业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保障煤炭职工的生命安全、要清洁开采, 努力减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煤炭利用企业的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 即每个煤炭利用企业都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煤炭利用以及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利用煤炭资源, 本着对企业股东负责的态度努力节约成本,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煤炭利用企业还具有受托社会责任。即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在利用煤炭资源过程中努力的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利用煤炭资源, 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煤炭资源。

三、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一) 宏观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我国煤炭资源责任主体政府各级部门及其相应的职责:

(1) 国务院部委负责管理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部门。一是中国国家能源局。中国国家能源局是国家发改委管理下的专职能源管理机构。其职责为拟订煤炭资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 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实施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国家能源局内设煤炭司, 煤炭司的职责是:承担煤炭行业管理工作;拟订煤炭开发、煤层气、煤炭加工转化为清洁能源产品的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煤炭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煤层气开发、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有关煤炭资源的管理职责为, 负责对煤炭资源大型矿产地勘查开采专项规划的管理, 负责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其中煤炭大型矿产地勘查开采归国土资源部管理, 大型矿产地以外煤炭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 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报国土资源部批准。三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出资人职责, 负责督促检查所监管国有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 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重大投资项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 组织拟订全社会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 协调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六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综合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拟订煤炭行业管理中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政策, 按规定制定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 指导煤炭企业安全标准化、相关科技发展和煤矿整顿关闭工作, 对重大煤炭建设项目提出意见, 会同有关部门审核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

(2) 地方政府中负责管理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部门。各省对于负责管理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部门设置是不相同的。在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 专门设置了煤炭资源管理机构对煤炭行业进行管理, 如山西设立了煤炭工业厅, 河南设立了煤炭工业管理局, 内蒙古设立了煤炭工业管理局。而非产煤大省则由省经贸委、能源局、省发改委能源处等部门管理。煤炭资源的开采审批权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实施。一是省煤炭工业厅、煤炭工业管理局。其职责:研究制定全省煤炭工业体制改革、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国有煤炭企业兼并破产、扭亏增盈、转产分流、发展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研究提出发展全省煤炭工业的政策和法规, 组织制定行业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协调行业内部关系,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对全省煤炭企业产、运、需进行平衡, 组织协调外销、外运和全省煤炭行业对外协作。负责全省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全省煤炭系统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护工作。研究制定全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行业规划, 管理省属煤炭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组织全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促进行业结构调整, 引导行业合理布局。二是省国土资源厅。其职责:负责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审批;负责审核煤炭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机构的资格, 确认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结果;依法征收管理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对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煤炭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三是省安全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研究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提出煤矿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建议。依法监察煤矿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及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等情况;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对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出现场处理决定或实施行政处罚, 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矿企业进行查处;检查指导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或参与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负责煤矿安全监察调度、统计信息工作, 发布煤矿事故、职业危害等煤矿安全生产信息, 指导、协调或参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四是省能源局。个别地方如云南、河北、河南等省份设立了能源局, 未设立能源局的, 设立能源处, 履行和能源局相同的职能, 归省发改委管理。其主要职责为拟定煤炭资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 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 负责煤炭资源的行业管理。五是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有的省份称之为省经济委员会) 。负责研究拟订煤炭资源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其中, 煤炭处负责研究煤炭行业规划和政策法规;统筹规划煤炭工业布局, 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 依法审批开办煤矿;研究提出煤炭工业运行的政策措施, 监测分析运行态势,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维护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 组织对煤炭经营企业进行资格审查;负责全省煤炭行业科技发展工作, 组织协调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建设;负责煤炭行业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 组织煤炭行业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负责组织制订全省工业企业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考核全省重点企业煤炭消耗指标, 推进以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设备改造;提出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 组织协调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制订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政策和规划, 推进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步;负责节能监督工作, 拟订主要产品煤炭消耗定额以及有关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的标准、规范。省节约能源监测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确定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机构。主要任务有:宣传法律、法规, 培训能源管理人员;按有关规定审查项目“可行性报告节能篇”;对超限额用能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等违反法律法规的浪费能源的行为现场取证;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强制淘汰、责令停业或处以罚款。六是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地方大型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管理, 督促检查所监管的地方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

(二) 微观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职责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主要为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从2008年统计数据看, 2008年全国煤炭开采中国有重点煤矿占49.34%;国有地方煤矿12.53%;乡镇煤矿占38.13%。由此可以看出煤炭开采企业的主体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国有地方煤矿, 这些企业构成了煤炭开采在微观层面上的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其的职责是大力提高企业内部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同时还要提高煤炭回采率和瓦斯、煤矸石利用率, 减少煤炭资源浪费, 降低煤矿事故率实现安全开采。从而降低煤炭开采综合成本, 节约和保护煤炭资源, 保护矿区的自然环境。当前煤炭利用企业主要是电力企业、煤化工企业、钢铁、建材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职责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利用过程中的浪费。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达到在降低煤炭消耗的同时为全社会节约了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要设立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 完善能源计量器具、原始记录、基础台账, 加强用能计量和检测, 如实报送能源统计资料;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中应有一定比例专门用于节能技术改造。

四、煤炭资源审计目标

(一) 煤炭资源审计目标概述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 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 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煤炭资源审计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体目标统驭指导具体目标, 而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 以总体目标为价值取向。煤炭资源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适应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其目标与谋划煤炭资源战略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将“谋求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与保护、节约煤炭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互协调。”作为煤炭资源审计的总体目标。煤炭资源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一般来讲, 煤炭资源审计的具体目标是“确保受托责任主体全面有效的履行煤炭资源合理开采、节约利用的受托煤炭资源责任”。它包括一般具体目标和项目具体目标两个层次。项目具体目标因具体审计项目而定, 这里不作讨论。本文仅就煤炭资源审计的一般具体目标进行讨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二) 煤炭资源宏观审计目标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首先, 煤炭资源审计应该具有前瞻性。煤炭资源审计主体应该由“观察者”“向推动者“转变, 即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帮助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有效运行和承担管理责任的活动中。要为政府煤炭资源管理活动献计献策, 推动政府部门及时改进煤炭资源管理政策。审计主体在进行煤炭资源审计时, 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要更加注重从总体性、宏观性、绩效性和建设性上思考问题, 使我国的煤炭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次, 对现行的有关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的审计, 揭示违反政策、法规、标准的行为, 确保这些政策、法规、标准的贯彻执行。当前,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标准。这些法律、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 能够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调整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煤炭资源的关系, 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起来,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第三, 对宏观层面的管理体制、政策、法律法规的审计, 完善宏观管理和决策。通过对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政策评估、决策审查、管理审计、直接经济效益的审核和整个社会效益的审计评价, 重点反映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宏观管理体制、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配套问题, 以及现有的煤炭资源管理的体制、政策、法律法规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为国家改革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出台煤炭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煤炭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调整煤炭资源管理的重点和方向提供依据。以促进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及各种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第四, 对权力层面的审计,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通过对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及管理绩效的审计, 促使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评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煤炭资源管理决策权、监管权、审批权和资金支配权等方面的管理活动绩效, 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绩效。煤炭资源管理要讲求绩效, 即煤炭资源管理活动要符合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效果性原则即“3E”标准。煤炭资源审计主体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负责在宏观上管理煤炭资源利用的下列政府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的表现发表审计意见:一是中国国家能源局、省能源局、省煤炭工业厅、煤炭工业管理局:是否进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以便有序开采煤炭资源、保障经济建设需求;是否合理确定重点地区煤炭开采规模和强度、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煤并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整合, 调整改造中小煤矿、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是否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资源储备体系;是否实行战略煤炭储备制度以建立完善煤炭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是否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调整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是否编制统一部署的实施方案, 引导中央、省级财政各类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有序投入煤炭资源勘查并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勘查, 促进煤炭及煤层气稳步开发;是否加快大型煤炭基地普查和必要的详查, 为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是否加强具备找煤条件的南方缺煤省区、西部边远地区的煤炭勘查, 以提供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 增强当地煤炭供给能力;是否依法、合理的审核批准煤炭采矿权。三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是否对所属的国有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的时候, 是否将该企业在煤炭资源开采效率、利用效率、节约煤炭资源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考核企业负责人的依据, 并据此进行奖惩。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涉及煤炭资源开采和煤炭利用的重大建设项目时, 是否将开采利用煤炭资源与节约保护煤炭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到开采和保护并举,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做好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是否组织拟订全社会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在制定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规划时, 是否考虑煤炭开采行业与煤炭利用行业应协调发展;对煤炭资源利用行业的发展规划是否与煤炭资源管理部门的煤炭资源开采、保护规划相协调;是否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部署, 按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矿区总体规划, 合理、有序的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在审批消耗煤炭资源较多的行业项目如火力发电企业、煤化工企业等项目时, 是否站在国家煤炭资源安全的角度、站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否在审批建设项目时与负责煤炭资源管理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以使得煤炭资源既能得到有效的节约利用和保护又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规划和审批耗煤企业和项目时, 是否考虑该项目与我国的煤炭资源现实分布区域以及将来可能的分布区域相协调,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并保证耗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和审批耗煤企业和项目时, 是否考虑煤炭利用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是否考虑各个不同的区域对煤炭资源的需求, 即统筹协调耗煤企业和煤炭开采企业在我国各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合理分布, 为国家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五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拟订煤炭行业管理中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政策、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时, 是否考虑到煤炭资源开采的效率和对煤炭资源的节约保护;在指导煤炭企业安全标准化、对重大煤炭建设项目提出意见、整顿关闭煤矿、审核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时, 是否努力做到高效开采与安全并举。最后, 对资金层面的审计, 促进政府投入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以国家投入的煤矿探矿资金、煤矿瓦斯爆炸防治资金、煤炭利用的新技术研发资金、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为主线, 对国家投入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揭示资金在拨付、使用管理上的问题, 纠正资金使用、核算上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 检查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合理分配政府资金, 确保资金使用真实、合法、有效。

(三) 煤炭资源微观审计目标

评价煤炭开采和利用企业内部有关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这些内部控制制度, 对煤炭开采企业而言是指被审计单位为实现既定的煤炭资源开采目标而设计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对煤炭开采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的控制。对煤炭利用企业而言则指被审计单位为实现既定的煤炭资源节约利用目标而设计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是煤炭开采企业全面履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开采效率的基础和保障, 也是煤炭利用企业全面履行节约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和保障。对煤炭开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是煤炭资源审计目标中综合性较强的一项工作, 其目的是对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可以依赖其内部控制制度来达到一个特定目标的可能性, 提供合理的保证。一是煤炭开采企业的审计目标。煤炭资源审计主体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煤炭开采企业在下列表现方面发表审计意见:是否实现安全开采煤炭资源。实现安全开采, 即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集中精力切实抓紧抓好, 确保安全生产。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切实提高安全装备和技术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把安全工作纳入煤炭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是否实现清洁开采煤炭资源。清洁开采, 即要切实转变观念, 正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 落实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搞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实现清洁开采煤炭资源;是否实现节约开采。节约开采, 即对煤炭资源进行保护性、集约式开采, 千方百计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煤炭消费企业的审计目标。煤炭资源审计主体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煤炭利用企业在下列方面的表现发表审计意见:是否按照国家有关煤炭利用以及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利用煤炭资源, 该企业的耗煤生产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节能指标;该企业用煤设备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是否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因用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该企业是否制定严格的煤炭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 是否严格遵照执行。以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减少浪费,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股东带来更多的效益, 为国家节约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企业的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 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煤炭开采企业尤其是煤炭利用企业的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要使每一个煤炭资源开采企业、每一个煤炭资源利用企业都明白,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要珍惜国家的煤炭资源, 要给子孙后代留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空间。目前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惜浪费煤炭资源以取得一时一地的繁荣和发展。通过煤炭资源审计能够有效地揭露这些企业在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从而督促有关企业从自身的长远发展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 增强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 重视煤炭资源节约保护工作, 树立良好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全社会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的增强, 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 而且变得越来越严峻。而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能源, 节约和保护煤炭资源以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显得日益重要。因此, 应该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审计监督。如何开展煤炭资源审计, 这既是当前煤炭资源审计工作的重要课题, 也是今后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本文从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其职责、煤炭资源审计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旨在为探索煤炭资源审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煤炭资源审计,受托责任,主体职责,审计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时展:《杨时展论文集》,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2]韩晓梅:《论审计的社会责任观——关于审计目标的思考》, 《审计研究》2006年第2期。

[3]李凯:《从公共受托责任演进看国家审计本质变迁》,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4]姚和平:《投资效益审计目标及内容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5年第6期。

[5]王晓震、陈思维:《能源审计的理论结构》, 《中国审计》2007年第5期。

[6]温皓亮:《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08-2015年) 。

篇9:面向未来的责任观

早在2005年,蒋正华副委员长就富于预见性地指出承担经济、社会、环境三重责任“代表了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并阐发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儒家传统。经过国际金融危机,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下一代经济(即后现代经济)与上一代经济(即现代经济)的价值观,具有本质区别。中国的新青年要具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当仁不让地承担树立新价值观的使命。

在新的价值观中,责任观具有核心重要性。互联网使价值观从集中模式变为多元模式,相应的责任观,也从集中模式变为分布模式。责任的去中心化,不意味着不负责任,相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正如后现代思想家鲍曼指出的那样:“权力所辅佐的普遍行为模式和绝对事物的消亡,使行为者的责任比以前更加深刻,确切地说,更加重要。随着集中立法的烟雾的消散和代理权力回归当事人,这种选择明显地交给了道德个人自己的策略去决定,伴随而来的是责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选择的时代,“如果选择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责任也是不可避免的”(鲍曼语)。网络自由意味着个性化选择,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一对一追到个体的责任。

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工业时代的责任观正在破产,代理人不为委托人负责、代表者不为老百姓负责,成为常态化现象。他律性的监管是靠不住的,我们相信自律性的选择。我们要向这个不对我们负责任的世界响亮提出:当没有人为我们负总责的时候,我们就是责任。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可以从五千年文明智慧中,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中,回到未来,寻找新的责任根据。儒家学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委托人自己为核心、以被代表者自己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它的责任逻辑是从我做起,由己及人,“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互联网(INTER的NET)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按照“仁”(INTER,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原则建立的社会网络系统,对互联网来说,责任内生于网络。当美国华尔街的责任逻辑破产的时候,让我们用后现代价值观重阐儒家传统,让中国文化代表最先锋、最前卫的价值观。

我们相信,面向未来的责任观,可以是后现代理念与儒家传统的结合。

1、面向未来的责任观的第一条是修身,即从我做起。

如果选择意味着自由,那么自由就意味着责任。修身要求通过承担责任而获得自由。华尔街的责任逻辑是,把每个人当作坏人,对坏人加强监管。儒家的逻辑是,每个人先要成为好人;再把好人放进网络之中,发扬其负责任的一面。儒家的逻辑因为实现责任所需的交易费用低,而更具价值观上的适者生存能力。把儒家加以后现代化。主要是补充互联网先进生产力的因素。

互联网的修身有两个面,一是道德(对自己,对节点),一是伦理(对他人,对网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个人修身的原则。个人必须正确处理节点与网络的责任关系。独善其身,是个人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不能脱离社会网络对待自己在节点上的责任。用鲍曼的思想解释孔子,就是当选择权明显地交给了道德个人自己的策略去决定时,伴随而来的是责任。兼济天下,是个人哪怕在节点这种多元离散的状态,也不能忘记对于整个网络的义务。

对于违背社会责任的人,网络要让他“内外兼修”。举个例子,一个小骗子想骗银行贷款。阿里巴巴的做法是,让同一个村的三个小骗子一起去骗,规定如果一个骗,让另外两个还。每个小骗子架不住另外两个利益相关的小骗子的监督,这样三个骗子就同时从良了。推而广之,网络征信系统,让人们像同一个村的人一样,互相知根知底,用连带责任保证个人责任。责任连带,这是网络责任的特殊优势,相当于造成了人们普遍的重复博弈关系,从而降低了形成信任这种共同知识的成本。

同样让个人承担责任,上帝作为一个监管系统,最大的弱点,是怕不信上帝的人(如华尔街经理人之流);而社会网络既不怕相信它的人,也不怕不信它的人。儒家劝人行善,但也不惧恶人。所以儒家社会网络型的个人责任观更适合互联网上的后现代责任条件。

2、面向未来的责任观的第二条是齐家,即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单位是家,而不是企业。所以齐家对应的是今天的治理企业。只不过齐家相比华尔街的传统工业化企业治理模式,多了一重后现代意味,即SOHO治理模式(别称“网商生态系统”)。因为中国农民5000年来一直SOHO(在家办公),因此齐家可以成为华尔街烟消云散之后那些后现代在家办公企业(如网店)的最前卫管理方式。齐家责任观与华尔街企业责任观最大的区别是,齐家责任观是“经济一社会”一体型责任观,而华尔街责任观将企业和社会对立起来。

齐家的原意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共存。这种后现代“经济一社会”一体型责任观,强调生产与生活一体(如顾客与公民的一体化、在家办公中情与理的融合)、企业与环境一体(如阿里巴巴的网商生态系统)、经济与社会一体(如蒋正华所举安徽儒商的社会责任)、企业与文化一体(如电子商务中的诚信文化)。

最能体现齐家原意的,是阿里巴巴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其网商生态系统颇有齐家中“和睦共存”古风。齐家的关键(也是同华尔街理念的主要区别)是社会责任内生于经济模式,而不是像华尔街经理人那样,职业外慈善捐款,职业内坑蒙拐骗。

阿里巴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应内生于企业的商业模式,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对企业不是负担,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找到自身与社会责任的结合点。人人都有社会责任,在网络化的便捷环境下,人人也都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这代表着网络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最高水平,与养猪、慈善等外在的社会责任行为(当然也是好的)不可同日而语。

一些企业,身子人了财富500强,却未毕符合未来500强的标准。GDP上做大了,社会责任却没跟上。例如近日一家500强企业,就因对黄色淫秽以及欺诈信息监管不力,被新闻联播点名。虽然它一天能挣3亿利润,但对社会这个大“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如果这个企业能按齐家的原则,顾顾大“家”,一定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放眼全球,迪拜泡沫的破灭,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一味追求利润,不顾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早晚要穿帮、破灭。

齐家没有任何慈善的含义在里边,齐心协力、和睦共存是为家本身好,而不是施舍行善。

3、面向未来的责任观的第三条是治国,即良好治理

中国古代的治国,对应的是今天的电子政务、数字城市、NGO和社区等公共管理事务。其核心理念是治理(Governance),目标是良好治理、善治(G00dGovernance)。

我曾预言“治理(Governance),将成为2010年各位01号们关注的01号课题”。没想到过了近十年,当时介绍的治理(Governance)理念的代表人物奥

斯特罗姆,才以获诺贝尔奖这种方式为人所知(美国有两个奥斯特罗姆,都以治理问题权威著称,获奖的是其中当老婆的那一位)。

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并不是将公共事务从网下直接搬到网上那么简单,而要看是否实现了业务转型。

“治国”的第一层后现代的意思,是对等。

治理是统治(government)的反义词,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映射到责任观上,就是责任对等。

儒家的治国理念,集中体现于孟子的“仁政”主张。关于仁政是否就是善治,学界有一点小小的争议。有人认为仁政是指善政(Good government),而非善治。我个人认为,二者在源头上区别不大。理由如十年前指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希望把整个社会治理成从上到下不相冲突的“利益扁平化”结构。至于孔孟之道被统治者利用,另当别论。

今天电子政务、数字城市、NGO和社区等公共管理事务中的社会责任,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责任,在于“社会”二字。社会是介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中间地带。过去一说责任,说的都是国家责任、政府责任,很少把社会作为责任主体。而根据治理学说,治理的主体包括国家、政府、社会、第三方机构、社区和公民等利益相关方,其中的重心在社会。而治理最强调的是利益相关方地位的平等,责任人人有份。

“治国”的第二层后现代的意思,是“以民为本”。

传统工业化公共事务责任机制的最大弊端,就是代理人不负责任,又不受制约。我算了一下,华尔街的代理人如果有机会卖国,他们一共会把美国卖四次。那些代表别人利益的人,卖起子孙后代,魄力惊人,象路易十四一样哪怕身后洪水滔天。

问题就出在委托人与代理人责任不对称。中国古代美女误国,实质是代理人误国。美女能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主要是迷住了垄断权力的代理人,让他为一己私利而卖城卖国。这样的美女,在今天就相当于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

互联网给公共事务帮的最大忙,不是让城市多几条宽带网线,让政府多几台电脑,而是用网络精神重塑公共管理模式,还权于委托人(即鲍曼说的“当事人”),用“仁政”术语说,就是“以民为本”,强化服务。健全对民负责的责任政府、责任城市,用数字城市来防止“倾城”(如官商勾结发土地财,官逼民反),用电子政务来防止“倾国”,不给代理人中的腐败分子倾城倾国、祸国殃民的机会。这是“治国”的最大责任所在。

4、面向未来的责任观的第四条是平天下,即建立和谐社会。

如果说治国指的是行政,平天下指的则是政治。儒家平天下的根本之处在于“天下归仁”。具体来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换算为今天的语言,就是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社会责任来说,这意味着要把“社会”放大到“天下”那么大来看责任。什么是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平天下的问题,主要就是得民心的问题。

传统工业化条件下得民心与后现代条件下得民心,最大的区别在于责任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后者主要是为人人服务,对人人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向未来的责任观的最高境界,是对人人负责。

什么叫人人呢?人人的第一个含义,是仁。两个具体的人并列在一起,就是仁。所以为人人服务,就是以仁为原则的服务。仁从来是指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不能抽象地为人民服务,而对具体的人不办实事(像小时侯售货员对我讲的:

“我只为人民服务,不为你服务”)。人人的第二个含义,是INTERNET中的INTER(指人与人之间),就是指网络的关联性、交互性,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合在一起,就是把人放在网络关系中,为每一个其他的具体节点服务。而不光为网络中心的那个抽象的超级“人民”服务。

儒家把“亲亲而仁民”说得很明白,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人当作有血有肉的具体人来看待。用具体的人推想抽象的人。从人的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引伸到人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而不是抽象地肯定人民,却具体地否定人人。在这一点上,现代人一定要学习孔子这种后现代方法论(后现代哲学把孔子这种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即从日常生活中引伸人的根本道理,时刻都不脱离具体的人和事,但又不陷入具体的人和事)。后现代的本质,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在这一过程中,把被贪官贪污、被经理人“灰色”掉的50%GDP(据诺斯测算,交易费用占美国GDP达50%)中的因不负责任而造成的浪费,通过互联网“打土豪分田地”归还给社会。因此更好的社会责任,会降低社会的成本,而不会提高社会的成本。

传统工业化平天下的责任观是:人人不快乐,加在一起,不多不少,正好等于总的社会幸福,后现代平天下的责任观是:人人快乐,加在一起,不多不少,正好等于总的社会幸福。今天,在中国和世界的传统工业化之路走到尽头之时,社会和谐不应再建立在“痛苦即快乐”的虚伪而诡异的逻辑之上,而要鼓励一部人先快乐起来,先快乐带动后快乐,最终实现共同的社会幸福。天下才能因幸福而和谐。

后现代的新青年,必须从我做起,先从我的快乐做起,先从让身边的人快乐做起,直到让远方的陌生朋友到来,也一样能分享共同的快乐和幸福。如古训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仁的逻辑,也是网络的逻辑和未来的人的逻辑。

上一篇:关于猫的说明文600字下一篇:陈仕堂师德师风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