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2024-05-25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通用12篇)

篇1: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的使用,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设备的规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识,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加强信息报送组织

(一)向局信息科报送的信息由各部门统一组织,领导审核,并制定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二)建立信息采编、审核、报送机制,报送的信息要履行严格的核签手续,确保信息质量和信息安全。

(三)指定专人作为局信息科信息联络员人选,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3、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站,更新添置办公设备。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四、网络管理

1、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六、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于会荣

副组长:宋旭秋高继杰

成 员:史耀武王孝君

赵旭红

李春青

王晓萍

李玲

于丹洋

徐宏凤朱丹 董清华 李智刚 刘志萍 谢红艳 王明红 于相丽

柳河镇胜利小学

篇2: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具体目标

四、当前现状

(一)硬件设施现状

(二)软件设施现状

(三)人员素质现状

五、需求分析

(一)硬件设施需求

(二)软件设施需求

(三)人员素质需求

六、实施策略

(一)硬件设施建设实施策略

(二)软件设施建设实施策略

(三)人员素质建设实施策略

篇3: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资源,高效课堂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推广,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飞速发展, 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提高。如何构建信息技术教育平台, 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水平, 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理念掌舵, 提高教育信息化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本着“以信息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理念, 我校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摆在各项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 教学校长任副组长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并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进而增强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校上下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二是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三是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实施新课改, 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硬件扬帆,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以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 各种设备、设施严重匮乏。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把硬件配备、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几年来, 学校多方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2015 年, 投入30 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微机室, 2016 年又投入16 万元建立了13 个标准的电子白板教室;各个班级和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电视, 建成了多功能会议室、网络监控室、图书室管理系统等。教师办公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

学校还开通了校园网, 形成了35 个网点的局域网, 成立了小公民电视台、小公民广播站, 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成功的良好途径。学校建有独立的网站, 网站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 网页布局合理, 内容更新及时, 并通过网络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信息交流, 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学生信息计算机化、课时安排网络化等。同时学校3-6 年级16 个教学班都按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 课堂上实现了学生上课一人一机, 目前学生电子作品累计千余件。

学校也加强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将下载完毕的教育教学资源, 供师生阅览、使用。同时学校也购置了大量的教学软件, 并且发动教师自制课件, 以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从而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学校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建立并严格执行资源使用制度, 管理人员认真做好资源使用记录, 保证了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如对教学文字材料、音像制品、电子课件等分门别类、造册建档, 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资源及时建库。

三、措施鼓励, 增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 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我校把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学校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同时加强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 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 师徒结对子, 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创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终生学习的教师团队, 从而使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全面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目前, 学校教师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 并掌握多媒体教学方法, 可以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 成为了教师工作中的自觉行为, 是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

同时,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引导教师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 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网络教学研讨会, 以体现“网络+课堂教学”为目标, 全面诠释信息技术助力下的课堂教学的魅力。其次, 我校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 深化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全校有18名教师参与了《双教一课》、《城乡模创》、《视频教育》等省级电教实验课题的研究, 实验教师每学期均进行实验研究汇报课, 并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教学问题、开展网上模创、视频教育等活动, 通过面对面培训、一对一指导、同上一节课,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四、教学领航, 实现信息资源优化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使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 教师积极开发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发展学习的学习环境;教师把书本的静态描述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 使形、声、图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图文并茂, 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激活了学生思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自测的工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馈 (学生自评) 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并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使学生更即时地体会到了学习过程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下论述:“未来的教育=人脑+计算机+网络”, 因此, 我校每学期始终坚持领导讲引路课, 力求拿出新路子, 骨干教师讲示范课, 力求体现新特点, 青年教师讲示范课, 力求得到新提高, 从而让信息技术不断融入课堂教学, 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 而是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 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数字化学习。学生通过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构思, 将有关的信息再组合, 形成自己的观点, 获得了自己的认识方式, 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 激发了创造性思维, 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进行交流或咨询。

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为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校多名教师在各项赛事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这些精彩的课堂教学都较好地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 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完美结合, 创设出恰当情境、动静相依、声色相辅, 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启发了学生思维,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大大地提高了教学实效。

篇4: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摘 要:为了促进学校高起点、快速度发展,衡水技师学院将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提速平台。本文介绍了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的具体做法。通过多方考察,专题调研,完成了校园网平台升级建设方案及教学信息化系统支撑平台建设方案的制订及数字化校园基础硬件设施升级建设,校园主干网建设完成,校园达到网络全覆盖,并成功开发了数字化校园校务管理ERP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教学资源库平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 办公自动化

一、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背景

衡水技师学院是市政府投资,于2011年由原市直属八所中职学校合并而成。学校占地面积650亩,建筑总面积16.8万平方米,教职工587人。学校特点是建筑面积大,教职工人数多,原各校区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促进学校高起点、快速度地发展,学校将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提速平台,紧紧抓住合校初期,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信息化规划方案,给予指导和专项经费支持的时机,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为建成本地区一流、全省领先的中职数字化校园。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贯彻设施是基础、资源是核心、应用是目的、管理是保障这一指导方针,边建设、边应用,建用结合、以用促建。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点

1.校园信息化建设新路径

学校积极引进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上来,本着“企业投资建平台,学校按需买服务”理念,先后与中国联通衡水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河北衡水分行等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中国联通衡水分公司投资120多万元,为学校所有楼宇进行布线,共布设信息点1021个,布设光纤2300米;中国建设银行河北衡水分行投资30多万元为学校安装了一卡通系统。企业的参与,打破了“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维护管理难,服务能力弱”这一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从“建设者”向“应用者”转型,加快了学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2.以“创新应用”彰显信息化特色

学校以信息化教学资源为载体,推动教学各方面的深入改革。以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的模拟仿真软件,再现了现场操作过程,优化了教学资源,推动了教学改革。构建了与真实环境互补的虚拟仿真技能教室,形成了前课堂后车间的格局,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特色。

3.“三通”全通、“三用”常态

“三通”是指宽带网络学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校网络实现全覆盖,学校网站系统、教学资源库共享系统、校务管理ERP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全部部署在校内6台服务器上,实现了宽带网络学校通;所有教室都安装有微机及多媒体投影仪,教师及学生能够直接即时访问互联网及校内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允许所有教师及学生注册登录,每个教师在服务器中有200M的个人空间,可以上传课件、电子教案、微课视频、课程素材等资源。这些资源在教师个人空间发布的同时,也可以推送到资源中心。学生登录到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可以选择网络学习的课程,实现网上做作业、答疑、考试、课程评价、学习统计等。

“三用”是指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是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成熟化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接入、软硬件平台具备、信息化人才培养到位、信息技术水平达到要求,这些教育信息化应用要件的准备完成让“三用”在学校成为常态化。这种常态化的形成还得益于各种评比、竞赛、奖励等激励手段的使用和引导。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内容

根据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任务书,学校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校园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学校通过多方考察,专题调研,完成了校园网平台升级建设方案及教学信息化系统支撑平台建设方案的制订和论证,制订了实施步骤和建设具体细则。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基础硬件设施升级建设,校园主干网建设完成,校园达到网络全覆盖。此外还对校园网中心机房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中心机房,为学校网络的可靠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使校园网络设施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与北京汇众融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洽谈,最后与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设协议。采用校企联合开发的模式,成功开发了数字化校园校务管理ERP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教学资源库平台。

完成了学校网站升级改版,将学校网站迁移到了校内服务器,完成了学校网站中文域名的申请和备案工作,并制定了“学校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制度”。

购置了录播教室,可实现对课程全自动录制,具有编辑、自动跟踪定位、场景自动切换、网络直播点播等功能,很好地承担了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观摩课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生成、传播和管理,现已录制微课93节。

学校也购置了1054 台学生用高配置计算机和21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了教学和安保监控系统,建设了205个标准化考场,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使学生用上了“一卡通”。

四、校园信息化建设条件保障

为了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达到“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数字校园”的规划目标,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中层领导担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信息化推进工作,制订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

为保证建设质量,所有建设项目都按照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软硬件系统建成后要通过测试;各技术文档和验收材料要完备,符合方案要求的其他验收条件。

为配合金智公司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校园网信息平台的开发,学校成立了工程实施组、测试验证组、系统维护组。在编码实现、人员培训、项目需求分析、平台程序设计、服务器安装调试、安装及运行测试等方面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

为推动校园网信息平台及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应用,学校共进行了8次大型的技术培训,42次以科室、系部为单位的小型培训,保证每个教职工都能熟练地应用校园网信息平台。

学校通过制定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数字化校园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关于推动校园网信息平台深入应用的安排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培养教职工“应用习惯”的养成。目前,从学校信息平台系统、教学资源库平台登录记录上来看,教职工每天在平台上备课、下载、学习、上传资料的人次达到三百多人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职工基本养成了使用信息平台的习惯。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1.造就了一批创新型的教师

通过信息化应用和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水平的运用能力,推进了校内办公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力,促进了网络教学教研。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研究型教师,丰富了教师的学习体验,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2.培养了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学生

信息化建设牵引着学习方式的改变,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校园网站等平台,进行网上学习及查找信息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型学习模式。

篇5: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平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中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平,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中国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平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中国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平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中国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2010年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中国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篇6: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2016—2020)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增至1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2平方米。通过改薄项目,新建单体三层教学楼一栋,食堂一座及食堂设施一套,班班通6套,配备单人课桌椅291套,音体美及实验器材各一套,大大改善了我校硬件设施,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学校现有学生290人,其中女143人。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15人。近年来,每位教师参加国培两次以上,且全部合格,获得优秀学员5人次,参加省级培训5人次,县级培训每人至少4次以上。获得国家级优秀论文7篇,国家级指导奖5项,国家级课题一篇,市级优质课一次,县级优秀案例7篇,县级优质课6次。县级优秀学生5人次,县级优秀班集体3个。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不断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管理资源、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立德、立言、立行,成人、成才、成功”,从而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合作、会生活、会创造、有特长”的人。我们将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学校的信念是:让每一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个教师领略教育品牌的韵味,让每一个家长享受子女成功的喜悦!

学校将以“安全、文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潜力,保证以“和谐、人文、民主、规范、务实”的学校管理,为师生实现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以“赏、真、愉、乐”的教育理念,为师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以“和谐、人文、书香”的校园文化,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

(1)学校学、班额设置,达到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2)生均占地面积为4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8.7平方米,花草树木等绿化面积6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各为2平方米。

(3)体育场地为3200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地为5.4平方米,有100米直道田径场1个,200米环形跑道1个,有标准硬化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沙坑1个,有单双杠等体育活动场地。(4)学校建有一个标准的微机室。

(5)我校专任教师为19人,小学高级教师占51%,教师平均年龄为34.4岁,大专学历达标率为90%。

3、教育教学情况: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向。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本,优化育人氛围;减轻负担,提高教育质量;适应需要,提高教师素质;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德育为本,就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的抗挫折精神和创新精神;减轻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努力方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用需要,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环境育人,就是要加强环境的改善,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得到成长。创设一流环境,实现一流管理,塑造一流教师,培养一流学生。这是我们新兴满族乡中心学校不懈的追求。

4、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学校的发展及便有将全乡合并为一所住宿制小学的发展趋势。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育场地、教育装备等与标准化学校差距将会拉大,一定程度将会制约学校的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没有标准容量大的师生宿舍、急需新建。

(2)体育场地及设施缺少。现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缺少其它球类场地,田径场地更有局限。

(3)专用教室及装备不足,专用教室数量、面积、仪器器材、图书数量等等方面都有缺口,电教器材数量上有缺口、配置上需提高,没有移动多媒体,校园网尚在建设中。

(4)校园缺少人文景观。

(5)全校290余名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统一上下学,就要购置相应数量(台数)的校车车,确保学生按时安全上下学。

总的来说,学校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积极协调筹措资金扩建或新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未来五年教育的发展。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远景和具体目标 2016—2020年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设备投入,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二、办学理念

为明确我校的办学方向,我们确定了:“以生为本,全面育人;以师为本,科学管理;以校为本,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

在此理念指导下,我们追求“立足农村、创办适合孩子成长的乡村名校。”的办学目标。努力办成让家长满意的教育。

三、2016—2020年总体发展目标:

实现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高、生源稳定、校园环境优雅、人际关系比较好、师生员工对学校管理比较满意,社会和家长认可,学校在小学目标管理考核中位于上游。建设适合孩子成长的乡村名校。目标:

第一年,通过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检查验收,实现省级校园标准化。第二年,对照标准不断整改、建章立制找差距;完善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第三年,加强环境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稳中推进。第四年,实现全乡小学集中办学、加强管理促提升。

第五年,扩建或新建校舍,建设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乡村名校。

(一)学校管理目标:

1、管理机构齐全、规范高效、创新思路、率先垂范。

党、政、少先队、工、班、组在全乡合并后重新组建: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管理团队岗位业务水平较高,在教育教学研究上能示范引领。

2、制度健全实用、精神文化统领。整合融通原有传统的管理、考勤、考绩、考核、教育、教学、研究、财务、分配、服务制度、使之系统化;进而发展到富有激励性、导向性发展性的评价,包括教与学、服务与管理的过程评价。从传统的出勤津贴和绩效奖金保证的制度体系,发展到学习→成长→能力→魅力→幸福的精神文化统领的评价体系。

3、执行到位、资料档案收集及时规范

各种检查、验收、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收集档案,反思、改进、提升。最大限度地公示结果,让全体师生员工监督,让大家评说,让优秀者凸现引领。

4、校园环境优雅,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比较舒适。

(2016至2020)年绿化校园、扩大绿地面积,增加校园楼廊人文景观、达到净化美化校园,开通校园网络、努力实现班班通。2017年铺设塑胶200米环形跑道,相对增加校舍;2020年购置校车、建设标准化学生食堂宿舍;2017年争取建筑教师宿舍楼,增加教师的福利待遇。

5、人文环境彰显,文化丰富而快乐、学习研究而幸福。

从规范学生的文化生活到教职工的文化活动,增进师生感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教职工的工作量,增强家园意识和归属意识。相互竞争而 发展,关爱弱势群体而增强团队力量。师生员工都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礼仪建设,提升我校人的品位,做有理想有道德的人。逐渐安排教师外出考察,酌情考虑轮流培训。把管理、教学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研究,在创造中获得幸福。

6、重视舆论宣传、密切与社会的关系。

建设学校网站、创办校报,广开言路,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坚决停止乱收费,开展社会活动,为全乡经济发展提供智慧支持。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教师发展目标:

1、教育行为规范。

遵纪守法、服从分工、团结合作、文明礼貌爱卫生、不乱收费、不罚款、不体罚学生、不违规推荐推销商品、有耐心、包容大度、尊重学生和学生家长,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关心学生生活。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程、所有的领域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班队会课和班级活动有主题、有意义。

2、教学行为规范。

教学计划科学实用、教学设计切合实际有效、讲课有魅力、师生感情融洽、课后辅导有针对性、自主命题、批阅及时、评价合理有激励、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备课辛苦一个人,学习幸福一大片。引领启智、精讲精练、教学有效。

3、教研成果显著、教师队伍幸福成长。

校本教研常态化,常态教学研究化,驾御管理科研化; 五年后有双城市级以上教学成果的人数达到40℅以上;80℅以上的教师会评课、并在同伴互评中提高课效;90℅以上的老师能经常使用互联网资源并自主制作课件;每个老师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原创命题;双城市级以上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达到20℅以上;课题研究至少阶段性报告得到双城市级认可。

4、培养扩大名师队伍,打造名师工程。

通过专家指导,专业引领、网上论坛、外出培训,小本研修、同伴互助等策略开展打造名师工程活动。在活动中树典型、重点培养,靠典型引路努力扩大名师队伍。五年内把我校建成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改需求的教师队伍。

(三)学生发展目标:

1、行为习惯明显好转。

品德操行综合评价合格率达98℅以上;遵守作息时间请假履行书面手续按规定佩带学生标志,少吃零食,不乱扔垃圾,不乱涂写,行李用具摆放齐美,认真打扫卫生;关爱集体,包容大度,乐于助人。

2、学习习惯良好。

上课不做小动作、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上课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善于总结反思和归纳演绎、勤动脑动笔、喜欢实验和信息技术课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有审美情趣。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身体素质良好。

认真做好体操与眼操,积极主动参与早操、课间操与体育课,有学生自主的体育组织;减少校内流行性感冒,降低班级病假率,降低近视眼学生的比例;校运动会纪录争取年年刷新。

4、生活能力增强。

在校住宿期间饮食器具逐渐规范、会扫地、会管理自己的课桌与行李用品;主动携带御寒防御防雨衣物、关心集体、能主动求援并感谢别人;逃生能力比较强;在校生活期间不用家人帮忙、会找相关部门和老师处理自己的事情;善于言语表达、辩论能力比较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能较好地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主动做家务,文明知礼,尊敬长辈。

(四)特色发展目标:

1、师生员工包容谦逊、文明礼貌、崇尚研究、办事内行,人格魅力强。

2、学生大气悦纳、能言善辩、动手操作、学生自主管理渗透各个领域。

3、分别组建具有代特色的体训队、师生合唱队、小学生器乐队和舞蹈队。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

第三部分

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目标。

二、学校的计划与学期计划、教师教学教研计划、个人发展规划都要服 从本规划。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机制。在学期和学年结束、规划期满时由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四个专项自评小组组织自评,不断地修善、补充、完成此规划方案。

四、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会宁县侯家川镇中心小学

篇7: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精神,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自2009年逐步完成了校园网改造,网络设备更新换代,微机教室的升级改造,校园安防系统的改造和新建,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室建设等。几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了覆盖整个校园的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班班通”多媒体教室9个(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4个,多媒体综合教室9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近几年在对外宣传、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已实现数字化办公。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办公应用软件。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校本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教学等方面应用不足,网上教学、网上评课、移动点对点教学服务、数字化 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需加强。这些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项目,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根据统一规划部署,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同时避免全面铺开,要抓重点项目,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师生实际需求,以应用为驱动,推进校本教育资源库、学校信息资源库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在可操作的前提下,高起点制定发展信息化规划,引入当前最新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实现我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校园网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的专业水平,实现核心平台智能高效、网络出口智能安全、网络接入智能灵活、网络管理智能统一。

——构建学校公共网络存储系统。开发能够满足学校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容、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确保学校数据资源的储存和安全备份。提供面向部门和用户的个性化存储及公共网盘等服务,为实现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提供条件。——建设功能强大、设计美观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新的校园网站既集成学校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入口,为师生员工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同时也展示学校的视觉形象和教育理念,体现阜宁中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实现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新建学校数字化广播网,校园安防网全部升级成数字信号系统,实现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管理和服务等

(二)具体任务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搭建智能、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实现万兆主干,千(百)兆到桌面,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更新教室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师用机配置。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教育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搭建智能、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实现万兆主干,千(百)兆到桌面,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更新教室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师用机配置。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建设网络直播互动教室(直录播教室)。建设具有课堂录播、互动教学、网络直播、远程交互培训、视频会议等功能的直录播教室。

——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教室建设。逐步完善机器人、3D打印、航模、单片机等社团活动场所和器材设备,扩大活动规模。

——建设学校公共服务区域数字化系统。安装校园数字化文化展示系统,如大屏幕电视、触控一体计算机等。学校主要出入口配置户外LED显示屏。

2、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加快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教案、试题、课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平台,完善学校各学科教学资源库。

——建设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馆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3、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电子校务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一卡通”包括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系统的无缝对接。

4、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引入移动智能终端,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统一认证。——建设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学校网站上设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平台,建立个人化信息门户。搭建学校统一认证系统,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实现教学平台与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项目库。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践研究。推进学校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信息技术支持微课堂教学实践、创客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项目,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阜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引进新技术专业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篇8: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学校《芳草地国际学校"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2013—2015年发展行动计划》中, 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特征"四化" (国际化、集团化、规范化、信息化}之一.全校必须充分认识推进芳草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需要全面规划、加快实施, 建立基于集团化办学理念的芳草特色门户网站.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化管理, 稳步提升芳草信息化水平.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不断发展。

学校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以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目标:到2015年, 全面完成《规划》所提出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形成与区域教育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芳草信息化体系, 基本建成每个师生可享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成学校门户网站并有序运行.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在具体实施中, 重点完善信息化环境建设.让师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与教育教学多维融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媒体进课堂项目, 促进教学改革, 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成效显著。

信息部吴阳主任在介绍地球主题探索课程平台

专家在为学校信息化课题出谋划策

学生使用小白板学习

学生使用“按按按"应答器上课

篇9: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技术更是预示着学校教育“大变革”时代的到来:以往繁琐单一的挂图、模具、黑板,正逐步被新颖简洁的多媒体、电子白板所取代;知识闯关游戏替下了枯燥的家庭作业,使得快乐学习不再是一句口号;班级微信群、作业QQ群的建立,实现了家校之间的即时沟通……面对信息化的大潮,我们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勇向前?答案毋庸置疑。上海市奉贤区光明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积极构建计算机教育环境,组织师生共同学习、运用信息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美育方面独辟蹊径,依托信息化技术催生出了一条动漫艺术特色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依托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给每个教室,包括专用教室,都配置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培训。目前,学校的仲敏老师为市动漫中心教研组成员、区小学美术校际共同体“电脑绘画”项目组组长。她于2010年至今,多次参与动漫绘画的教学研讨、评比和设计,设计的课件得到市、区专家们一致好评。学校硬件、师资的保障为全面开展动漫艺术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生动有趣的课件将学生拉进动漫世界。动漫的精髓体现在一个“动”字上,学校教师尝试将静态的动漫形象、示范步骤等通过各种软件进行制作、剪辑,使之变得动感十足。再适时配上富有特点且精准到位的“解说词”,一下就使学生进入了课堂状态,极大地调动了其学习热情。如在“漫画刷牙”一课中,在示范刷牙过程时,为同一人物的同一形象,创设了一张夸张的露出牙齿的大嘴巴和一张紧闭的小嘴巴,利用PPT的“出现”达到一开一合的动画效果,再用“浮入”添上飞舞的泡沫和牙刷,学生们一下就明白了造型的要领和前后关系的表现方法。又如在“拟人的形象——动漫吉祥物设计”一课中,教师用FLASH软件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各类动漫吉祥物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挥手出现并“开口”介绍自己,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动漫吉祥物的设计构思、过程和方法的目的。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迅速了解了吉祥物的相关知识,可谓一举数得。

2.输入工具的应用不断扩充着动漫资源库。传统的美术课堂最难展示和保存的就是学生的优秀习作,为此,学校特别将数码摄像机、照相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更新换代,还针对课堂习作的大小和特点额外添置了扫描仪。先进的设备将学生的习作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如在“四格漫画续画”一课中,将2013“芬达杯”上海市学生动漫画大赛中我校学生优秀的续画作品拍摄下来剪辑制作成小视频。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有效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开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学校每年还印刷了学生的动漫作品集,迄今为止已有3期。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的动漫资源库会越来越丰富。

3.超媒体技术将单纯的兴趣发展为学习动力。动漫创作需要无尽的想象力,怎样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呢?下阶段,我们将运用超媒体技术对这方面进行探索,即结合课题式档案袋评价,针对学生个体建立相应的“资源链接”。我们将尝试在超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围绕“绘制Q版漫画人物”单元开展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系列化的创作,并在每一阶段让学生们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作出的思考。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实践、完善、提高,从而将学生们单纯的兴趣、爱好从浅显的表面发展成为大家的学习动力。

二、 筹建数字动漫绘画专用室,

提高动漫绘画教学效果

2008年伊始,学校就尝试将数字绘画技术应用到学生的动漫竞赛之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一直保持至今(期间共获得相关奖项百项以上)。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动漫社,并定期在校、区内进行社团展示活动。学校也积极谋划,借着区教育局“星光灿烂”计划的东风,动漫数字绘画专用室于2016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1.动漫绘图软件的使用提升学生整体绘画水平。数字动漫离不开绘图软件的支持,一款操作性强、能够提供学生一定发展空间的软件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SAI可以勾出平滑流畅的线条,PHOTOSHOP使上色变得简单多变,“美图秀秀”让不爱绘画的学生也爱上动漫,FLASH则圆了部分学生的电脑动画梦,“会声会影”更是为喜欢纯手绘和工艺的学生带来了动画制作的契机……在SAI电脑动漫绘画课“仰望星空”中,学生们熟练地操作鼠标,运用“笔刷”和“图层”等工具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了变幻莫测、迷人的夜空效果,令人叹服。本学期,学校又投入大笔资金添置了正版的绘图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学校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在熟练掌握原有软件的基础上,针对新软件开发一些学生能接受、容易上手的课程。

2.数位屏的投入使用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层级。以往学校使用的数位板,因为对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导致其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应用在课堂实践中。而数位屏则不然,它将LED屏与数位板整合于一身,学生们可以运用压感笔在液晶屏上直接绘画,这样眼能看见、手即能表现。这种直观、高效的电脑输入设备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节约了学生为适应硬件而浪费的无效时间。本年度,学校要在动漫社团中推广的基础上,将数位屏实际应用到本校三至五年级每班每周一节的“动漫绘画”校本课程中,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数字动漫的乐趣。

3.“云课堂”的打造开启未来动漫艺术教育之旅。以数位屏、平板电脑等信息化设备为载体的现代智能互动系统,不仅增强了学生资料收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引领下,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动漫作品发布到共享平台上,一起分享、感悟、评价。而利用“极域电子教室”,教师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监控到全体学生的数字绘画创作过程,做到高效率、针对性强的指导。同时,“文件分发”“学生演示”等功能的应用,将课堂互动变得更简捷、高效,也给内向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勇于表达自我。

三、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如今,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学校目前共有电脑310台,全网络覆盖率为100%,并不定期对软硬件设施设备进行优化、升级。身为一线教师,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与教育4.0新时代俱进。

1.整合微课资源,实现优秀资源共享。在过去的几年中,教师尝试将网上搜索的大师创作实例及教师亲身示范动漫绘画技巧,以小片段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便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和反复学习,受到了大家的青睐。下面,学校将要依托数位屏技术,运用屏幕录制软件,直接将师生的创作过程保存下来,利用“加速”“剪切”等工具制作成微课。学生在课前通过观摩微课,将数字动漫软件中的设置参数,如“混色”“浓淡”“水分”等做到了然于胸,并能掌握或了解部分数字动漫绘画技巧。这样,学生在动漫课堂中就能更多地关注创意、表现和学习本身。

2.动漫特色校园网站的建立进一步扩大动漫的辐射面。要使动漫艺术成为学校美育的一张名片,在坚持课堂教学之余,亦要多多“走出去”。多年来,学校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展示交流活动,在校内乃至市区级范围内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5年,“动漫艺术”作为区级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登上了奉贤区首届学生活动节的舞台,活动中学生们的出色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接下来,学校要进一步扩大“动漫艺术”的影响力,增强其辐射作用。学校将围绕2017年新一轮的“校本课程三级校”评估验收工作,积极建设动漫特色课程校园网站,旨在通过线上动漫作品展示和线下文化交流活动的有机结合,不断延伸动漫生活触点。

回眸所见,学校在探索中积累了点滴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展望未来,动漫教育前景光明,大有作为。看着一张张自信快乐的笑脸,我们心中更加坚定了数字动漫艺术这条信息化美育的特色之路。

篇10: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宋建军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上级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打造教育信息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一、总体目标

在未来的三年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具体任务与推进计划

(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目标: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学校网络小组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将逐步把工作重心移向资源建设,办好网站,办出特色,不仅及时的反映校园的新人新事,展示全校师生的风采,而且能充分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就。

学校建有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6个多媒体教室,模式一教室一个,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所有计算机均通过局域网,接入互联网,有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我校学生从四年级起就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课件用于各学科教学,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能自制课件用于教学实践。近年来,学校始终重视抓好队伍建设。

1.进一步做好校园网的改建与扩建工作,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校本部与三点一园信息化配套设备,不断完善老师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的设施,为师生获取信息制作课件提供便利。

2、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多媒体教室适时地维护与改造,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3、每个教室和专用教室配备电视机、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逐步形成“班班通”的良好格局,真正体现信息化进入教室,深入课堂的目的。

(二)、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方案

资源建设目标:以资源库的建设为保障,在资源建设上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重点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要积极开发、推广、应用各种经过审定的、优秀的音像电子教材。根据课题的进行和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设计、编制一批具有特色、使用效果显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并加以修改,编撰各种电子化、数字化资料。

1、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2、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3)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三)、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

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现状

我们学校实现了“校校通”,教育信息化的任务和关注的重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一开始的微机装备、局域网建设,到后来的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再到现在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信息化的含义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辅助教学手段逐渐发展成教学资源。

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3、通过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他的特点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创设相关有具体意义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与完成任务有机整合,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的发展。

(四)、培训方案

1.加强对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

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1)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3)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

4)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5)学术沙龙。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通过以上方式培训,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员培训,并持证上岗。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县局经费投入制度,规范管理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经费。

篇11: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告》

提纲

第一部分: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2000---2010年)

一、常规数据统计

学校性质及轨制、教师数、学生数

二、基础设施建设:

计算机台数:总台数

教师机学生机

师机比生机比

网络建设情况:是否有校园网

其他: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电视台

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开课情况、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兼职教师

学生参考率(高、初中毕业水平测试)

教师培训:

项目培训: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农远工程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微软携手助学项目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验、研究和教研

课程整合评出的教学能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能手

实验学校

课题研究(国家级、省级(含13150工程))立项

数、结题数及题目

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学生参与数经费投入情况: 投入:学校自筹、政府投入

使用:硬件、资源、培训、维护。

三、教学资源建设

四、电子政务和各种管理系统建设

学校办公系统、档案、人事、资产、学籍、图书等

五、本学校政策决策与行政推动

产生影响的主要政策

行政推动的主要措施

六、管理和教学应用的成果(亮点)

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化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信息化与素质教育

信息化与学生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发展

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管理

七、问题、策略与建议:

影响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分析。(如:观念、管理、教学、应用、经费、机制等。)

篇12: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

为发挥多媒体教育教学的优势,营造更加浓厚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氛围,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使远程教育资源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为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整合各级、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搭建多层次、智能化的开放式教育平台,逐步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符合本地实际的资源库。

到2017年底,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学科覆盖率要达到100%;资源总量达到20G,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自制资源量要达到2G。

二、工作内容

按照以下3个方面的要求,加强资源库建设。

1、资源库分类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2)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3)课件与网络课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4)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5)文献资料: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6)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7)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2、资源来源

(1)外部采购。学校将按照新课改的需求, 根据学科和教育的需要,购买符合本地教材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配套教案、试题、光盘、课件、素材、影音、教育资料等。学校可经过有经验的教师加工整理对教育教学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来丰富本校的资源库。

(2)网上整合。随着互联网上的数据不断增加,其中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是自建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特别是有些教学学科类的教师个人网站,对于某一门学科的资料收集比较全面,教学资源、教案和课件都有,这些网站对教学资源都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3)自创特色。自建资源库中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因特网、各类教育光盘、电教资料和教育软件及自己设计制作开发的教育教学资源。教育资源库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丰富的资源不可能一步到位,学校要及时将优秀教师的教案、课堂实录、优秀课件、优秀学生的成果等内容更新、充实教育资源库。

3、资源格式(1)媒体素材的要求:

①文本素材要求:由于汉字采用的是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存储格式一般为Word等。书本文字的数字化,把教育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文字背景资料输入电脑,保存成html格式,方便在网上传输。

② 图形、图像的要求: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少于256色,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图片的数字化我们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将图片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存储的图像文件,并转换成jpg或gif格式,使文件变小,易于存储和传送。

③音频素材的要求:数字化音频的采集频率不低于11KHZ,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数字化音频以WAV格式为主,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MIDI设备录制的音乐使用MIDI格式,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配音。

④视频素材的要求:主要格式有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在网上实时传输供实时教学使用的视频类素材使用流式媒体格式(rm、wm、asf)。

⑤动画素材的要求:存储格式一般为GIF格式和Flash格式、AVI动画格式。

(2)课件、网络课件的要求:课件库中的课件可以和远程教学管理系统通讯,可以在不同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中运行。具备课件产生的评估数据机制,保证不同的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单机上运行的课件,能够运行于win7以上的版本。对于一些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能够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与浏览器运行的硬件平台无关。课件运行没有故障。

(3)案例的要求:案例统一制作成HTML网页。

(4)文献资料要求:应符合文本素材最低的技术要求。

(5)常见问题解答要求:问题解答中的有关媒体素材,符合媒体素材库的要求。问题要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实际参考价值,包括问题的正文、问题的解答、参考资料和关键词等内容。

三、保障措施

1、为切实加强对资源建设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由刘伟峰校长任组长,马殿伟同志任副组长的教育资源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校资源建设的规划及实施方案。

2、为了能够更好的将优秀资源共享,学校每年要开展1-2次校本资源建设大赛、优秀课件评比、优秀课评选活动,将好的资源筛选并填充到本地资源库中。以便教师能够学习和使用,真正的达到资源共享,更好的为全校教师、学生服务。

上一篇:HR部门如何算不违法下一篇:抗日战争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