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2024-05-11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精选10篇)

篇1: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不好教,难就难在如何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难就难在如何把握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系上。

一、质疑中提高教学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点明了思与学的密切联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战场,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疑、解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针对“到处是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质疑:“翠色怎么会流?怎么会流到天边云际去呢?”我就此问题设置思维热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上述问题抓住主线,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幅幅画面:“整个草原只见浓绿的草色连成一片而分不清界线,望不到边际,像绿色的海洋。”进而引导:“草原的绿色不会流动,但由于绿的鲜亮,微风吹来,绿草随风摆动,形成层层草浪,给人什么感觉?书中用了哪四个字?”学生回答:“翠色欲流。”教师又问:“好像绿色在流动。

草原无边无际与蓝天相接,微风吹来,草浪起伏,轻柔地向远处延伸,你会看到什么?”学生答:“看到草浪轻轻流入云际。”教师小结:“作者仅以12个字写出草原的美。”让学生体会意境,这就是要紧的地方,不能表层滑过。打擦边球,教师找准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结合点,一点点地引导,从而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启发中改进教学

“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终生赖之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能力,开启思维闸门,深化思维过程,并内化为学习动机。寓言《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体裁相同、情节相似、文章结构类同。在学第一篇寓言时,我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①抓关键问题解决;②读议词句促理解;③联系实际知理,运用三步法,知识迁移。学第二篇寓言时,学生就可以自己阅读体味,揣摩词句,适时反馈,展示思维过程,从而“求大同,存小异”地学会了这两篇寓言。课后,我帮助学生以此类推,举一反三,总结其他寓言的学法,形成自学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中融进教学

语文教学尤其讲究教师真情实感的传送,教师富于感情地朗读能架起作者心灵与学生情感的桥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读的优势,以读为主旋律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于一体,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作用于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良好课堂情感效应,使师生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精神交流,使情感共鸣,达到思想情操的提升,使学生受到人格美的洗礼。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教学

语言文学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子。在教学课文中,教师首先从字词入手释疑,带领学生揣摩字、词、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中碰到许多不能异懂的问题,恰当选择多媒体课件,能深化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如《小池》课始,为了使学生了解“小池”这首诗所描绘的初夏荷花池的美景,教师设计制作了动画片,画面中有细流从泉眼中涌出,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小荷叶刚露尖角,蜻蜓在飞舞。学生的审美感被激发起来,进入情景中,情不自禁地赞叹,夏天的荷花池真美啊!课文中的“惜”“爱”两字,有“爱惜、喜爱”之意,从字面上可解释为泉眼爱惜细细地流,树阴喜爱初夏柔和的风光。

进一步挖掘内涵,不难看出,这是作者托物抒情,把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景物之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历代受人称道的绝妙佳句,蕴含着活力和生机,使全诗富有生气。课件形象地演示了小荷清新可爱的形象,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诗句,陶然于美景之中,如身临其境,降低了思维的难度。

由于多媒体电脑展现了诗的丰富意蕴,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材料,架起了思维与表达的桥梁,把感受到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描述图意来取代单纯对诗句的理解,使诗的意境变得更丰满,使学生的看、听、读、说训练得到有机结合,感知、想象、思维、表达、创造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篇2: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现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本身就体现了从“实”出发。语文有效教学应在课堂实施中应该求真实、求朴实、求扎实,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实实在在的教学作风。这里的“实”还应体现在教师教学前需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结合班情、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这个前提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体现“实情” 能给予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指导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教学设计。

二、扎实学习,领会教学目标

注重学习,把握并落实好教学目标是实施语文有效课堂的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六年了,从通识培训到学科培训,再到提高培训,可谓是进行了一次大洗脑。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课标,还要学习教材。如:不同学段对识字写字就有不同目标要求――第一学年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阶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学习汉字的习惯”……。

课标在设定目标时考虑到低年级儿童身心特征,还有一个很重要指导思想,那就是多识字少写字,识、写分开。如果我们在上课时不加区别,做的就是无用功,提高教学实效就无从说起。教师不学习是会误人子弟的。教学目标必须体现语文的教学价值,即学生要知道什么?应学会什么?悟出什么?教学目标只有适宜于学生,教学才可能有效。

三、分层教学,落实“培辅”计划

教学要因材施教,作为老师要尽可能地多关注、多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俗话说“十指不会一般长”,一个班级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让教师犯难和头痛的学生,面对现实,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不知是哪个教育名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想想也是,我发现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从来不会放弃一个学生。课堂优先发言的是他们,作业优先批改的是他们……。不懈的努力你将惊奇的发现,他们并非不可救药。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才是最大进步。因而,我认为培辅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落到实处。

四、陶冶情感,升华情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形象。教学中,让学生在视、听、思中丰富感性知识,产生再造想象,入境动情,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索,动情地描绘,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升华。如在儿童诗《春姑娘》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童真的心,让他们领悟春姑娘美丽.勤劳的品格以及劳动创造美这一深刻内涵,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导语”设计中,选用生机盎然的画面为背景,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

并以《春天在哪里》这首儿童歌曲为主旋律,从而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富有动感的童话世界中,为进一步了解这首儿童诗的意蕴美打下基础。所以借助于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这里既有和谐的图案美,又有高雅的音乐美,动静结合,加强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美感的熏陶。

总之,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也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拒之门外,我们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育崭新的局面。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景,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五、利用资源,拓宽语文教学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如《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是很有魅力的一篇美文。触题就能引发人们一窥蝴蝶谷迷人景象的强烈愿望。课文由台湾的自然环境引出蝴蝶,由蝴蝶引出蝴蝶谷,再通过蝴蝶谷写蝴蝶,写游人。呈现出蝴蝶谷瑰丽,壮观的奇异景色。

全文充满情趣,极尽体现出一个“美”字:最突出的是文中作者浓墨重彩描绘的蝴蝶斑斓的色彩美和蝴蝶舞姿的动态美,另外还有文章的词句美、蝴蝶谷的环境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等等。整篇文章文美、景美、意境美,不愧为一篇适合学生朗读、背诵、积累的美文。所以确定该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美读传情,内化积累,仿中有创。教学本课的第三自然段是学习的重点段,描绘了蝴蝶谷里“非常迷人”的景象。

其中介绍了一种黄颜色的蝴蝶,虽然色彩单调一些,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却“金光灿灿”,“十分壮观”。读这些词句时,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然后分别说说白颜色、红颜色、绿颜色、蓝颜色……等等这些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又是怎样的情景。学生兴致盎然,有的说白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茫茫,有的说红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红通通,还有的说蓝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蓝湛湛……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子,自己练习说一说,比一比谁描绘的景象最迷人,最后再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写下来。

篇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教育生涯的启蒙阶段正是小学教育阶段, 因此小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其间开设数学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实现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更要满足使学生创新性、发散性等思维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基本思想及其改革意义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并不能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对数学课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并没有实现对数学教学目的的要求, 他们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 引导学生按照他们自己设定的思路去思考, 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和发散为了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带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发散思考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我们开始了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上面所述正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意义.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 我们开始了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的探索, 下面是几种改进措施.

1. 使学生充分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及意义

很多学生常常因为意识不到数学学习在未来生活实践中的用处, 而逐渐对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数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对个人思维发展的锻炼, 意识到这些隐形的意义, 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 多多夸奖他们的学习成果, 正面激励他们的进一步学习

小学生的竞争心理看似很弱, 却也不可忽视, 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自觉形成一股竞争风, 这正是出于他们对成功的渴盼.而教师应该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多多加以肯定,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在学生之间的互动竞争中, 逐步提升每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要以肯定为主, 小学生正是需要这种肯定来促进他们往前迈步.

3. 更正教师教学理念, 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师首先要明确,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及教学的理念, 在授课时, 要注意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同时注意多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要及时了解新教材的内容并掌握其难易程度, 在授课过程中分清主次, 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再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 在它的教课过程中, 要注意知识框架的整理, 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水平.最后, 要尽量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 充分带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将数学知识带入生活中, 更易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度.

5.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 注意力难以集中, 经常使授课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必须使数学学习勾起他们的好奇心, 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他们不仅会跟着老师的步伐去学习, 而且会主动思考, 自觉学习, 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新时代下,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 小学数学教学对小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和触类旁通思考能力提出了要求, 这也是未来数学教学的发展目标.要注重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结合, 给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发散开创良好的环境, 在课堂学习中, 要注重锻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思考, 锻炼他们的触类旁通能力;在课外实践中, 要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开发思维.

7. 加强师生互动, 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师生互动良好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注意力,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课堂氛围的鲜活性, 使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共同度过对数学课的学习与探索过程.因此必须把改善师生关系, 提高师生课堂互动性作为教学方法改进的一个方面.

8. 完善数学课程评价制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授中要根据学习的目的进行综合测评, 同时要实现测评方面的多样性, 不能仅仅根据最后一次总结性测评而决定学生的优劣.可以将课程的评价分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以及最后测评者三个部分, 其中课堂学习中要根据学生的积极度、互动度以及其他表现来评分;课外作业部分最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在课外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实践应用等能力;最后测评主要是基于一些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的掌握程度的测评.把评价制度分为这三个部分进行, 更能实现公平性, 也更能提升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性.

摘要:本文首先点出在小学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说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进一步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意义, 最后详细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基本思想,改革意义,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周运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教育科学, 2012 (3) :56.

[2]卢中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究[J].科技信息, 2009:603.

篇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16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择取。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2.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只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也是一种给予和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如创设游戏情境、注意观察比较、组织汇报讨论,开展课外实践等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二 师生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对方,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

1.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

2.要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

3.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三 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差异

一堂語文课下来,要检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要看教师这节课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好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梯度的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点拨、启发、引导。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激发引导他们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使他们始终对课堂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一堂课就是要让优、中、学生相结合起来,使优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中等生学有收获,学有进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进步,这才是有效的课堂。

四 借用现代教学手段

远程教育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声音、色彩、光线、动画、图形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五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

篇5: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1.以讲诱导法。这种方法就是指通过教师给学生讲述某一些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童话故事、一些名著等等,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出来,让学生有阅读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进行阅读、写读后感等等。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要用自己的阅读情况实打实地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阅读。

3.赏识激趣法。教师要对那些喜爱阅读的学生进行鼓励,要多多夸奖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热度。平时也要多举办一些“读书小明星”的评选活动,并给出色的学生一些奖励,由此来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要给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小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是图书的世界,那么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拿起书进行阅读。因此,我们教师要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我们可以将教室装扮成小型的图书馆,让学生沉浸在书的世界;可以在教室挂上激励学生多读书的名言,让教室中充满着文化的气息;还可以每一周抽出几节课的时间专门让学生进行阅读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学生就能够深深地被环境和氛围打动,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学会正确的阅读步骤

正确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形成习惯之后,也就会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习惯走。学生的阅读步骤应该分为以下三点。

1.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单词。并在黑板上写出这些词,先教学生怎么读,怎么解释。然后在让他们默读文章,在每一段之前标上序号,对段落分段,画出每一段中心句。在他们读完之后,和他们一起分析每一段中心思想。

2.在分析文章之前,教师要为学生讲一下当时的背景,这样可以使学生大致了解到文章中的某些形象词语的言外之意。之后创设相应的情景。让他们进一步身临其境,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看看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根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也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开阔一些,不能禁锢他们思想。对于课后的问题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是也要告诉他们答案不是的。

(四)传授给学生正确地阅读技巧,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

我们应该遵循与课内外相互结合的原则,并让学生学会阅读的顺序,即一般应用程序类,第一次阅读初感觉文章的表明意义,第二次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感受作者的隐含情感,第三次阅读评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目的等等。通过这样的阅读途径,学生也能自己进行阅读。

篇6: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比较直观的方式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及课堂中即将要讲到的相关知识内容。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直观方式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并接受。

如,在讲授叙述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从而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课文的精髓,而且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这种方法能将死板的文字变成一个个跳跃的生命符号,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是在课堂开头就向学生抛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种方法是指通过问题带动学生学习,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从而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将语文学习与教学看做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针对课文提出疑问,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并在适当的时刻给予学生暗示,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还可以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给学生留下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重视学生“主人公”的地位,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两者进行互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课堂中师生互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认知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按照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相关要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如通过互相提问方式、共同讨论、发表观点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还能在这些活动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收获快乐。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并积极面对,然后寻找有效的方法,克服缺点。

所以,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进行“满堂灌”或者是教师的个人“表演”,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人公”重要地位[2]。而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实现交流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作为“配角”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然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及反思能力。

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发表言论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正互动。例如,在作文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可以以“助人为乐”为话题,让学生就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进行讲述、讨论,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然后老师在适当时机指点写作的思路、结构等,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从而完成作文教学工作。

除此之外,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亲切的话语,面带微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不会产生紧张、害怕心理。此外,对于表现比较出色的学生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利用多元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堂教学形式能很直观地将教学方法反映出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整体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及表现情况改变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帮助开展语文教学。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多媒体等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工作。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开放且自由的学习环境,并且通过视频及音乐等多种方式辅助教学。

例如:老师在课堂开始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与本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片段或是歌曲、相声等,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的。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进取精神与主体意识,并倡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及积极探讨的学习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中使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课堂上,由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个讨论话题或是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见解,最后老师进行分析、点评,指出每个小组的优点与缺点,并对表现良好的进行表扬,对于表现不佳的小组给予鼓励,并指出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法。从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形成良性竞争意识。

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对于不知道或是不了解的事物一般都喜欢问“为什么”。如果能从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勇气,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及成长都非常有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提出质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及创新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老师应该耐心、认真地向学生讲解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是理论可列举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类似例子进行讲解。对于理解能力不佳的学生,不要指责或是批评他们,而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大胆猜测,然后老师再给予适当的点评,帮助寻找正确答案。

五、结语

篇7: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也不是学生学习监督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教师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侃侃而谈,充当主角,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过去那种追求学生整齐化发展的做法将不合适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将被当做一种教学资源。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教学的主流。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的服务,力求让教师、教材、课堂教学都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二、钻研文本

新课程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教师自身要吃透文本,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否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是一句空话,‘人文’也就是废话,只能是毫无价值的楼阁吧了。

我执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每教学一篇新的课文,总是这样做的:首先读一遍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难不理解的词语,查字(词)典解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在一旁作上标记。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我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

另外,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材上作好标注,并且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好。重点词句的含义,写在一旁,课堂上参考。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已经掌握清楚了,我才开始写教案,而且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

一篇课文应该怎么上,我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对于不同的教师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把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否则说什么也是毫无意义的,做为一个教师,你教学语文首先就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放哪个在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比传授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但是,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这可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创设的情境来提问,这样做往往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善于利用这样的发方法,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发展智力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如果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篇8:硬笔写字教学调查研究与方法措施

【观点一】没有时间。课业负担重, 有很多课和成堆的作业;考试压力大, 想考上好高中的难度甚至远远超过考上好大学;随着年级和学段的增高, 应试性学习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学生对硬笔书法练习往往无暇顾及。

【观点二】没有必要。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 用笔写字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有人提出:用键盘替代传统纸笔书写, 让书法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观点三】缺乏兴趣。部分学校苦于中考作文的书写要求, 就将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甚至纳入了学校考核的范围。而其中不少老师自身书写水平不佳, 于是初中的写字教学几乎成了“放羊式”教学, 学生多是自己临摹, 而缺教师科学指导, 长此下去, 也就缺乏了热情。

【观点四】错失良机。部分教师的观点是一个人的笔迹如同一个人的指纹, 有比较稳定的书写习惯。书写的好坏与一个人最初写字时的运笔动作所形成的习惯有关。一旦形成, 此后几乎难以改变。

一、调查与研究

教师、家长对待学生练字的态度对学生汉字硬笔书写的影响极大。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学生汉字书写的认识和态度;教师思想认识的高低决定了对学生汉字硬笔书写的要求与效果。为了解初中生汉字硬笔书写状况, 笔者对本校初一年级学生全体师生及部分家长组织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共涉及初一年级800多名学生、500多位家长及60多名教师。统计数据如下表:

分析这张表格中的统计数据, 参照家长、老师对汉字硬笔书写的态度与看法, 有很多启示。

1.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 经济状况越好, 家长对子女练字就越理解与支持, 学生练字的态度也就越端正。家长受教育水平越低, 经济状况越差, 对学生练字的认识也就越不足。

2.在练字途径上, 可以发现只有少数家庭经济情况优越的赞同“正规培训”。显而易见, 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正规培训, 是不切实际的。提议“专时专练”的占了绝大部分, 即每天规定一定时间来练习一定量的字。

3.选“帖”方式上, 数据显示, 绝大部分师生认为要练好硬笔字, 临摹字帖与教师的示范同等重要。一方面,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临摹字帖, 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做学生硬笔练字的“帖”。两方并举, 学生的练字方显成效。

4.选纸方式上, 可以体现自由与个性, 尽量选择练字字帖与白纸本, 当然也可以选择米字格、田字格、四字格等格式纸, 利于规范。

二、方法与措施

(一) 工具专用, 比较提升

因为钢笔具有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笔尖不刮纸、字迹清晰美观等特点, 因此要求学生刚开始练字时应选择好的钢笔。另外, 写钢笔字一般用硬性纸, 要求吸水、不过分粗糙。至于字帖, 教师要能帮助学生选好自己喜欢的一种字帖, 进行较长时间的临摹学习。在临摹过程中要加强科学性指导, 要求学生坚持选定一种适合自己的字贴, 而且从楷书练起, 不能频繁换帖, 更不能好高鹜远。

教师要引导学生保存好自己练字过程的点点滴滴, 尤其是自己所写的字。为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将选定好的练字纸订成册, 边练字, 边比较, 这样既能发现存在的问题, 又能直观感知成长和进步, 进而转化为练字的无限动力。

(二) 注重练习, 方法科学

练习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的主要途径, 只有反复练习, 才能熟练地把握书写动作, 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理想效果。另外, 要遵循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即符合书法艺术规律的方法。遵循科学的方法才能用较少的时间、精力获取较大的收获,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 我们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以楷立足, 稳步前进。学习写字应当从楷书开始练起, 掌握好正楷和行楷的基本笔法及间架结构, 进而学习其他书体就会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二是手眼并重, 全面提升。练眼就是认真读帖, 眼光对笔画、间架的准确敏锐的辨识。欧阳洵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 爱不忍离, 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 眼力就会越高。练手主要是练指力、腕力、手感。眼高是手高的前题, 只有手眼并重, 以艺术眼光来准确指挥手进行书写, 手才能挥洒自如, 书写水平也才能全面提高。

三是定时定量, 先摹后临。俗话说, “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同样, 练字也应该不离手, 万万不能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让学生每天规定一定时间练习, 比如以“午间练习活动”作为抓手, 要求学生每天中午练字20分钟。写30个字左右比较适宜, 学生没有了任务感、紧迫感, 有一种“我想写多少就写多少”的感觉, 兴趣倍增。另外, 要指导学生先摹帖后临帖。摹帖在时间、数量、态度上要求与临帖一样, 而临帖则强调所写的内容与前一天的摹帖内容完全相同。

四是营造氛围, 美化环境。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长期在压抑环境下生活的人很难产生兴趣和信心, 而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兴趣信心的温床。试想, 如果一个班级能够装扮一个极其温馨、典雅的练字场所, 营造一个类似书斋的氛围, 一份宁静, 几许淡淡的音乐, 看似漫不经心的几句恰到好处的鼓励, 再加上四壁的“字如其人, 立品为先”、“故书也者, 心学也;写字者, 写志也”的书法格言, 又怎能不吸引学生徜徉于墨香书海, 而乐不思蜀呢?

五是先扶后放, 习惯养成。作为教师, 不论你教什么课, 实际上都应成为学生的书法启蒙老师。而一位字写得好的教师, 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一个班乃至一所学校习字的风气。在练字起步阶段, 教师应尽量体现出榜样示范作用, 必要时师生共同练字, 共同进步, 共同体会其中的愉悦与艰辛。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 学生良好的练字习惯就容易养成。

(三) 激励到位, 活动促进

教育家孙晓云曾说过, 孩子是因为成功了才更努力去做。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过激励后, 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因而在硬笔练字过程中, 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 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一是提供书法欣赏机会。也就是说尽量多地让学生参加学校或社会各界举行的书画展。欣赏者在艺术作品形式美的感召下, 往往通过对其作品的自由联想去把握欣赏对象的外在形式美与内在精神美。创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书法的欣赏, 正因为感受到书法的美, 而且想把这种美变为自己的创造, 才有可能钟情于书法的临习, 醉心于书法的创作。

二是举办形式多样的班级展览。利用黑板报开辟专栏“书法苑”, 由科代表安排学生轮流书写;利用小组竞争机制, 组内每周举行一次写字展览, 评出进步较大和优秀的学生, 分别冠名为“每周之星”、“小小书法家”、“进步之星”等称号, 将他们的作品张贴于墙报专栏, 从而培养兴趣。

三是创造让学生表现的机会。初中生好胜心强, 成功的愉悦往往能输送不尽的动力, 身边的楷模更能激起他们的写字兴趣。笔者所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举行一次, 而其中的硬笔书法比赛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亮点, 再择优在校刊上发表, 让书法高手的才能得到充分的肯定, 无形中就对学校的写字教育起了一个强大的推动。

篇9: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 阅读 ; 教学方法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86-01

纵观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己经到了成熟期的时刻,而小学阅读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与其他教学相比显得格外的重要,阅读教学不仅仅考验到教师上课时候对学生针对性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它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培育,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是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急需研究的问题。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不强等众多特点,导致了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该成为小学老师在教学期间的总的教学宗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根据最新的《语义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生的阅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集处理教育信息,认知社会,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得到审美经验的最重要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学素质的促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用处。故而,提到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教育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作用。阅读教育是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论了解,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小学生对外来信息的过滤理解能力的关键。学好了小学语文阅读,便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枯燥无趣

即使素质教育正在不断的改进完善,可是很多老师并没有在组织学习阅读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特征,依旧延续着应试教育中的弊端,采用单调学习的讲课方式,使得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过于死板,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依旧固定在试卷考试的对错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看来十分的枯燥无趣,学生对阅读教学不自觉的产生抵触心理。

(二)课外阅读实践匾乏

阅读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将课堂内部的教学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联系在一起,仅仅只是把着重点关注到课堂内部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接触阅读内容,找到阅读中的方法,提高阅读兴趣。而很多老师仅仅只是把阅读教学局限在教学课堂之中,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仅仅只学到皮毛,过后就忘记,并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更不用提及学生的阅读水平了。

三、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措施

(一)加强阅读基础学习的训练

对字词句的训练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根基。对于课文中提及的关键性的字词,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到字词的原义,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文的意思,理解词语在文中所包涵的大意。可以通过比较法和多义字的总结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阅读的能力,并且及时的要求学生学习新的生字词,及时的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外,不断的去认知新的字词含义。

(二)开设自由阅读时间课程

轻松和谐的阅读教学环境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轻松的阅读环境可以减少学生的在学习时候紧张的情形,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去探索阅读方法。随着社会科技的越来越发达,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人和人之间的彼此通过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社交能力的好坏以及对外来信息理解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地位。

(三)积极培育学生的互动性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阅读知识,增加他们的对信息的理解能力,是培养他们日后沟通交流能力的基础,语文阅读能力会影响他们对外来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老师应该积极鼓励的让学生说出他们对阅读内容中质疑的地方,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倡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仅可以自主的学习阅读知识,培养他们大胆提问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魅力。同时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与学生展开互动性的讨论,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百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

总之,小學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日后的高年级语文教学做好铺垫基础,更重要的是,学好了阅读教学的方法,能够对学生在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上有一定质的提高,对学生写作水平,甚至是今后各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一项莫大的帮助。作为教育中的一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阅读教学的现状中不足研究讨论,探究出可靠的,适应学生学习的阅读方法,并及时的改进和更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为学生日后的各科学习作好铺垫,这才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刘颖.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法[J].华章,2013(1).

篇10: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指出:“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建立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根据这一教学目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也作了明确的要求:“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评价的目的应从过去的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更多元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以学生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在多化评价方法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就是教师,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个性化评价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评价的主体成多元性。学生自己、同学、家长都参与到这一评价活动中来,使评价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1、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想象丰富,有很大创意性,在我的英语课上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观点、行为做出评价。记得曾经在上完PEP第一册第四单元B部分的对话课后,分角色表演,我请了同学,他表达的并不是很流畅。我就问他:“顾威威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他说,我能够上来表演,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全班同学都给他以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可以看到,曾经上课时那个沉默寡言的他如今成了课堂上的积极分子。

实施自我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能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很难对于自己的读音做出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自我评价的空间。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模仿课文朗读,自制录音磁带,将每单元的课文一一录制下来。在录音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与课文磁带去作比较,对自己的语音做出个自我评价,从而有意识地不断修正自己的读音。并且,他们能在自我评价中不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我也能录制磁带!”

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每个月以来上英语课时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掌握、学习困难做出个自我评价。实践证明,经过自评,学生的某些现象和做法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每一位学生。

2、合作评价:学生通过相互评价才能找到学习方面的不同之处,看到差异和差距;且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我将班级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实施评价。如下表

姓名

Yes

No

1.他/她上课认真听吗?

2.他/她能正确又响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吗? 3.他/她做作业认真吗? 4.他/她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吗

3、家长观察:家长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因为家长既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责任者。家长对学生,对学校以及对整个教育都会经常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直接对子女做出经常性的评价。以下是我参考课程标准解读里的一张观察记录表,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变化或出现的情况做及时的反馈,以便学校和家长取得更好的联系,使教师能够及时对于学生的进步表现予以肯定。

请在孩子发生的变化或出现的情况前打√ l.()他/她在家天天坚持听录音

2.()他/她听录音时边听边模仿,很认真

3.()他/她常常向家长谈起自己在英语课堂活动,游戏中的表现。4.()他/她乐于完成英语家庭作业(口头或笔试),热情、认真,充满想像力。

5.()他/她能够自觉地或根据英语教师要求进行预习和复习。6.()他/她经常在家里唱念课堂上学习的英文歌曲和歌谣。

(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说:“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评价形式可从日常评价、语言评价、体态评价、作业评价和阶段性测试、综结评价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一直在探索如何使评价方式更人性化,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如,对评价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给他们重试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把单一的考试考核变为多种途径考核;把日常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起来等。使评价形式更全面,考核方法更科学。

1、日常评价

日常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日常英语学习诸多方面的信息收集和记录。不仅仅是通过几次考试测得的学生掌握知识的几个片断,而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活动收集到的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它可以是对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小组学习是否合作,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等内容的评价;也可以对学生参加英语课本剧、校园英语兴趣小组、英语歌曲等活动的评价。总之,它的评价是细微的、琐碎的,然而是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感受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综合情况。

在英语教学评价中,尤其要做好必要的记录,收集学生的点滴进步,建立详尽的学生档案(英语个人学习档案袋)。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平时的学习,使每位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学生本人是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则指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下面是我校一位三年级学生胡雨知的英语学习档案袋:

①漂亮精致的封皮,上面画有自画像,写着自己的英文名字。②课堂上学过的单词和交际场景通过图画的形式体现。③分角色表演中,自己所做的头饰。

④根据教材安排,每一次所完成的英语手工作品。⑤每周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和最不满意的作业。⑥录音带记录自己和伙伴的合作过程。

⑦自发所学的超教材的单词以及教材以外的新内容。

⑧课堂上获取的各种奖券。(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制的一些奖券,期末累计,比谁获得最多,并给以嘉奖。)

⑨“英语小标兵”的获奖证书。

通过一个学期的积累,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更强了。在体验点滴成功的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技能,产生了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亦掌握了反思学习的技能。同时,通过这一窗口,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语言评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语言激励,能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语言评价的正确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正确得体,机智巧妙,独特创新,就能让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

当孩子们认真听的时候,评价用语要以正面强化为主,既能使被表扬的孩子树立信心,又能树立榜样,以感染、熏陶、带动其他的孩子。课堂上,当有的孩子不认真听讲时,要以激励鼓励为主,尽力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变自我,而不是一味的点名批评。这种委婉的说法令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改正不足。

我们课堂上简单、快速、有效的评价有:Good!Cool!Wonderful!Well down!Good job!OK!等。除教师评价学生外,教师同时还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记得在一位特级教师的课上,学生表演完之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做出评价,而是反问其中一位同学:“Is she good?”学生回答“Yes, very good.”这样平等交互的课堂口头评价,更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3体态语言的评价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感受英语、理解英语、欣赏英语、表现英语、创作英语的能力”往往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激励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用一些激励性的英语词汇以外,一些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回答不对的地方、上课走神时,我们都可以用一些表情、手势或者是肢体语言让学生领会。这类评价及时、准确、省时,短时间内被评价到的对象多,也不会干扰别人,破坏创建起来的课堂气氛。用在发言的高峰期,如抢答、竞赛、回答问题等活动中,效果尤其好。

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一个成功的手势,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赞许的轻抚等等,都是无声的正面评价。

4作业评价

作业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反馈,是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对学生书面作业的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作业的态度、书写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二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开放性作业主要是给学生创造应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符号评价是作业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形式活泼,有很强的激励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竞争心理,调控课堂气氛,非常受学生欢迎。有教师常用√等符号表示;有涂自己喜欢的颜色;有添加自己喜欢的水果等还有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如上《Animals》时可以奖励学生喜欢的小动物。

老师在作业本上的符号、文字、教师设计的考察卷及《成长记录册》、成绩单上的评语都属于此类。书面语评价应以谈心的方式,激励性的语言,描述性的语句,真诚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让学生觉得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希望,学得有进步。

5阶段性测试

阶段性测试也就是某一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评价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阶段性测试注重差异化。在低年级,平时的终结评价主要氛围口语测试和听力测试两部分;中高年级主要是听力测试和笔试两部分。无论是口语、听力测试,还是笔试,都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创新性,考察内容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特点。结果的反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实际,正面肯定强化为主,在肯定学生学习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其今后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使学生清楚了解自身学习的现状,激励其积极学习的兴趣。

6、终结评价

终结评价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或者学年末进行,被称为期末考试。为了摆脱那种“一次考试定成败”和“以考分定优劣”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采用了**制的评价方式,也就是终结性评价只占了总体的40%,摒弃了传统的笔试,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顾虑,让英语学习更受学生欢迎。只有把日常评价和终结评价相互结合,才能更全面、更公正的对学生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三)评价层次的多项化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因此,结合我们英语学科的特点,针对于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我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已有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学习习惯、方法及学习兴趣等各方面的差异,对全体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英语课上进行了分层合作式的教学方法的尝试。

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B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C层(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这个层次划分并不向学生公布,教师自己掌握即可,其作用主要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层评价的依据。

对于A层学生,只要他们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熟读或者背诵课文,就在评定时就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五星,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初步树立起“我也能行”的信心。

对于B层的学生,我则不断地鼓励他们,让他们向A层学生看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两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会自觉得去学习英语。这时应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着他,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让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的感觉。

C层的学生,成绩在班中处于中上等,大多对于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处于自我满足状态。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去听听英语歌,看看英语动画片和英语小故事,激发起学生新的学习需要,从而带动其更主动、深入的学习。

上一篇:高三精选以梦想为主题的作文1200字以上下一篇:金山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