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2024-04-25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通用6篇)

篇1: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2010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为巩固前一阶段食品安全整顿成果,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经国务院同意,现就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一)食用农产品环节。依法查处农药生产经营中的违法问题,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农药的“黑窝点”,打击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加强对安全施用农药的指导和管理,严禁使用禁用农药。深入排查并坚决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及在畜禽饲养、贩运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取缔未经许可非法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点),打击收购站之间违规进行生鲜乳交易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劣兽药以及在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抽查,防止不符合粮食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常

(二)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环节。依法查处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小作坊以及生产仿冒他人品牌食品包装材料的“黑窝点”。严厉查处通过提供伪造合格证明文件、虚假无效证照和骗取检验报告、标签标识造假等逃避监管和进行商业欺诈的行为。加强进出境食品、食用农产品的监管,严厉查处非法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逃避检验检疫行为。

(三)食品流通环节。强化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有毒有害和其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严格规范食品广告行为,依法查处虚假违法食品广告。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集中整治从非法渠道进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以及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违规问题。

(四)餐饮服务环节。集中整治餐饮服务单位不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行为。深入排查和治理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幼儿园食堂、旅游景点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和经营过期、劣质食品等问题,工作总结《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餐饮店。加强对餐具集中清洗消毒企业的监管。查处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餐具行为,取缔劣质餐具制售“黑窝点”。打击采购和使用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

二、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综合治理

(一)加强乳制品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办发

篇2: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的通知

2011年全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法制建设,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和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解决了一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但是,当前我县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违法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巩固前一阶段取得的治理整顿成果,解决突出问题,抓好重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2〕16号)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2012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努力消除监管盲区、死角,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一、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

(一)继续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质监局要进一步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违法行为;水利局要针对在畜禽水产品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集中治理,水利局和工商局要把好进出市场的来源和去向关;食药监局对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在火锅底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治理力度。全面排查和严厉整治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坚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牵头部门:县质监局,责任部门:县农委、县畜牧局、县工商局、县食药监局等)

(二)深化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继续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方面的综合治理,重点加强专项执法,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业清理,整顿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履行自检义务,提高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我县名优食品的生产地政府要和周边的销售地政府建立健全区域性的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全方位有效监管,维护合法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坚决取缔“黑窝点”。工商部门要加快推进重点品种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会同商务、水利局对进入我县的肉类和水产品要建立流通走向图,形成“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的全程监控体系。(牵头部门:县工商局,责任部门:县商务局、县农委、县水利局、县卫生局、县质监局、县食药局等)

(三)开展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农村“食品专业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地、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依法查处从非正规渠道进货的食品经营单位。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全面排查并严厉惩处“地沟油”、“瘦肉精”、利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等违法活动,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教育局要牵头做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食药监、工商、质监部门要深入排查治理中小学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宿辅导站、部”的食品安全隐患,创建“健康安全校园”。通过重点场所专项治理,进一步整顿规范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单位等薄弱部位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牵头部门:县食药局,责任部门:县农委、县畜牧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

(四)开展农药兽药残留专项整治。农业局和畜牧局要强化“检”、“打”联动,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等行为,坚决打击假劣农资制售源头,重点打击无证无照生产、销售的“黑窝点”。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加强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监测。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加强兽药GMP(良好生产规范)后续监管,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开展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牵头部门:县农委、县畜牧局、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商务局等)

(五)开展畜禽屠宰专项整治。商务局要集中开展对全县畜禽屠宰市场的深入整顿,强化活禽、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严惩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私屠滥宰和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加工、出售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肉品等行为。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清理整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加强对屠宰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屠宰企业落实进厂(场)查验、来源和产品流向登记、肉品品质检验、问题产品召回、病害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坚决查处出厂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经肉品品质质检不合格的肉产品等行为。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牛、羊、禽类定点屠宰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我县畜禽肉的食品安全。(牵头部门:县商务局,责任部门:县农委、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

(六)开展调味品专项整治。质监局严格实施调味品生产许可制度,工商局要严格执行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加强调味品标识标注管理。进一步完善调味品检测方法,实施重点调味品专项监测。依法查处调味品虚假标注问题,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醋、酱油、料酒等调味品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牵头部门:县工商局、县盐业公司,责任部门:县质监局、县食药局等)

(七)开展餐饮具、食品包装材料专项整治。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工艺流程、使用消毒产品以及消毒餐具包装和标签内容等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行为。食药监局要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查处使用不合格餐具、自行消毒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工商、质监部门要针对食品用纸、塑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容器,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检测方法、标准,依法取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包装材料的“黑窝点”。(牵头部门: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食药监局,责任部门: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

(八)开展蜜饯食品、麻花等的专项整治。质监局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一是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严格查处无证生产。对符合取证条件的食品企业,全力指导,积极帮助申报食品生产许可证;对不能持续保持取证时生产条件的食品企业,则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其进行有效整改;对已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加强日常巡查,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回访、现场办公等方式解决问题。二是加强对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力度。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健康,不定期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添加剂使用制度和标准,做好添加剂使用记录,对违法添加及滥用添加剂行为予以坚决查处。三是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结合各类食品生产专项行动,对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在检查中重点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原辅材料、生产条件、成品出厂检验及产品标签开展检查,发现可疑原辅材料或未进行出厂检验的产品,立即封存;发现超许可范围生产行为或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一律停止生产;标签与产品不符的,立即彻查。四是创新约谈制度,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将食品监管工作关口前移,在全县食品生产企业中推行约谈制度,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约谈负责人,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约谈方式提前解决,提升食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以此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切实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我县特色食品的食品质量安全。(牵头部门:县质监局,责任部门:县工商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等)

二、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

(八)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执法检查,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要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直至停产整改、吊销证照。对隐瞒食品安全隐患、故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实现执法、司法信息互联互通,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互相支持、积极配合,确保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责任追究到位。

(九)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范围,深入排查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深入推进产地准出和追溯管理机制建设,强化收购粮食质量监测和库存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继续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深化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抽样检验和快速检测制度,在继续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品牌超市进校园”工作,稳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继续实施农村集体聚餐“一条龙”申报服务和乡村厨师体检培训制度,强化农村家庭聚餐申报及食品安全指导工作。

(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和刑事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工作经费。加强基层监管执法队伍和技术装备建设,强化监管执法人员培训考核,规范执法程序,提高监管执法队伍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侦查办案水平。

三、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

(十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我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综合协调机制,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建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规定,梳理查找存在的监管职能交叉和空白问题,重点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前店后厂、现场制售等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重点落实乡镇食品安全职责,推进监管重心下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监管执法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县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

(十二)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深入宣传贯彻《实施办法》,完善配套文件和管理制度。密切配合各级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各级政协开展“健全我省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专项民主监督活动,督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依法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薄弱环节纳入法制化监管轨道。

(十三)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重点按照国家已立项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公布,做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致病菌、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规范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进一步为企业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的服务工作。

(十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加快推进筹建稷山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中心,积极争取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组织实施2012年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提高监测结果的共享和应用,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和处置食品安全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十五)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统筹检验检测力量建设,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工作,加强和优化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支持食品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工艺技术装备水平。

(十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队伍及技术装备建设,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和查处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员制度,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制订我县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送体系和通报机制,细化完善信息报送时限、程序、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加大对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加强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评估审核管理,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

(十七)逐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扩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十八)严格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进一步规范许可程序,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技术规范,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机构和人员行为的规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供餐管理,加强对集中供餐单位的源头监管。

(十九)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管制度。依法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不合格食品召回、流通环节不合格食品退市和销毁等管理制度,防止过期、腐败变质等不合格食品回流生产经营环节。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标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标签、说明书的规范和管理力度。

(二十)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管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健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主管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责任。建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队伍,加强培训和考核。严格执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制度,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分类完善监管措施,切实提高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二十一)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面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质量信用平台建设,加大质量安全信用信息记录发布力度。建立食品生产加工“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进一步推进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共享信用信息,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充分发挥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在企业中积极开展诚信道德和遵纪守法生产经营宣传。

五、引导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二十二)强化社会监督。积极发展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队伍,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优势,引导公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强化与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媒体信息员的作用,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准确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为食品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防止传播和炒作虚假信息。

(二十三)认真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按照《山西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奖励举报范围和举报受理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线索受理、核查、移送和反馈程序。设立有奖举报专项资金,保证奖励资金专款专用。完善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确保举报线索及时核查、奖励资金及时兑现,加大对有奖举报制度的宣传,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食品安全监管单位投诉举报电话:食安办:5522246、工商局12315、质监局:5522835、食药局:12346、农委:12316、畜牧局:5522563、商务局:12312、公安局:

110、屠宰办:5522256。

(二十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认真抓好食品安全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制、诚信自律宣传,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

六、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进一步完成《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实施方案,实化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考核指标,逐级落实责任。

篇3:浅谈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

为了使电力监察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起来, 电力行业应自上而下建立完整的安全监察体系并对电力生产全过程的人身和设备安全进行监察。近年来, 我国电力监管工作以强化电力安全监管为主线, 以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和培育电力市场为亮点, 以创新监督机制和提高监管能力为抓手, 多项监管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就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2 电力安全监察的含义

安全监察是一种运用国家权力, 对生产企业和生产管理部门履行安全职责, 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情况, 依法进行监察、纠正和惩罚的工作。电力安全监察是指电力安全监察部门和安全监察人员, 依据国家法律和行业有关规定, 对行业内部各企业或企业内部各生产管理和有关部门, 贯彻国家、行业安全生产规定和生产安全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电力行业和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各个层次的安全监察部门和人员, 构成了电力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监察体系。它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是运用行政和上级赋予的职权, 对电力生产和建设全过程的人身与设备的安全进行监察, 这种监察职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带有强制性的特征;另一方面, 又作为安全管理的综合部门, 协助领导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开展各项安全活动, 具有安全管理的职能。安全监察是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力安全监察体系的建立, 经历了一个由初步认识发展到深刻认识、由不完善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必须认识到电力系统设置安全监察机构、建立安全监察体系、实行安全监察制度, 绝不是一项任意的政策, 而是被电力安全生产的历史经验教训所证明了的, 也是数十年来在安全生产中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实践表明, 它有利于促进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健全电力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 通过与安全保证体系共同发挥作用和协同配合能够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3 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

3.1 深化安全监察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安全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安监人员素质, 完善三级安监网络, 确保安监体系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安全监察体系的作用, 统筹谋划和协调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监察规范化建设, 贯彻“四全”安全监察原则, 完善安全监察机制, 落实安全监察责任, 规范安全监察人员工作行为, 提升安全监察效能和质量。深入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认真开展原因分析和风险评估, 明确掌握危险因素及危害程度, 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排队, 制定整改计划, 落实整改措施;稳步推进安全风险辨识防范与评估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 督促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推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3.2 加大安全监察力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执行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监察, 强化安全责任制, 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确保把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加强供用电、基建、农电、网络与信息、辅业、作业现场等安全监察以及安全技能、作业技能、岗位教育培训等的监察。

3.3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适合公司实际的应急管理体系, 实现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完善公司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加快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组织开展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 开展城市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 提高协同应对能力。

3.4 开展三项安全生产活动

围绕以“三项行动”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和“三项建设” (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年”活动,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反违章活动, 严肃查处行为性违章, 从重处罚管理性违章, 分轻重缓急治理装置性违章, 着力根治典型违章;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大力营造安全氛围, , 着力培育爱心理念、责任理念、诚信理念, 切实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认真总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经验, 完善安全专项整治的手段, 充分发挥公司系统各级安全纠察队、安全监察队伍和安全专家的作用, 联合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的力量, 针对公司存在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 大力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3.5 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安全监察人员到施工工地、操作现场、作业场所进行巡察、检查, 是发现工作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或人员存在违章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 由于安全监察人员的人力、物力所限, 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高、专业技术强的现代企业, 光靠人还不能完成有效的监督, 必须按照相关技术标准, 借助先进的科学手段, 如能量管理系统、企业生产信息系统等为安全监察人员提供监督管理界面。使安全监察人员能够查询到具体的工作计划, 也能检查其工作流程执行情况;既有实时数据, 也可以查询历史数据;既有操作文字记录又有录音文件记录等, 从而能够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及时纠正人员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提高安全监察管理信息化水平。认真做好“安全监督与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不断完善并充分应用“电力公司在线安全培训与考试管理系统”, 促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规程的深入学习, 不断提高安全素质。

3.6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把提倡和崇尚的思想意识、员工该做与不该做的行动准则, 通过规范和引导, 逐渐形成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和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用于规范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从而使企业安全生产的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意识等, 通过生产场所和设备的选用、设备的维护, 以及员工工作态度等呈现出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将使得员工对安全生产每个环节以及生产环境的每个角落都会更加关注, 如大楼的消防门是否保持关闭、消防器材设施是否被遮挡等等, 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多一重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经济的复苏将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也为电力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电力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电力节能减排, 加快电力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推动电力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电力市场监管, 促进电力行业规范有序

参考文献

[1]王亚飞.对电力安全文化的思考[J].管理观察, 2011, 21.

篇4:目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

关键词:食品安全 形势 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6-0000-00

1目前食品安全形势

2014年和2015年期间,国家食药总局、山东省食药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抽检,以通过抽检的方式发现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面临的形势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没有高度重视细节问题

通常情况下,食品都是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才可以供人们食用的,因此,必须对每个加工环节给以高度重视,才能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与农产品选种、土壤选种、灌溉剂量、农药等多个方面的规定不够完善,没有对细节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使得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般情况下,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采用的是国家颁布的相关条例,其工作重点主要是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并没有对食品生产的其它环节给以严格规定,使得食品食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

1.2食品安全标准不够明确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合理制定,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重要保障。但很多情况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都太过笼统,没有对重要内容给以高度强度,使得食品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安全标准不够明确的问题,给我国食品食用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等的制定的质量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使得相关机构在进行食品安全的界定时出现执法不确定情况。与此同时,食品安全的界定质量标准水平不够高,很多都是沿用的早期标准,使得食品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条例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给相关法律体系和立法水平的完善与提高带来极大影响。

1.3各部门执法不够协调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协调情况,部分工作环节出现疏漏问题,并且,各部门的食品安全标准存在一定差异,给食品安全实际工作带来一定困扰。因此,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连续性不够强、各部门执法存在的标准模糊等情况,大大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难度,并不断降低食品安全工作的整体效用,导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1.4相关机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存在执法不够严格、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等各种问题,给食品安全工作有效开展带来了极大影响。首先,食品安全的预防机制不够健全,其次,没有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和考核机制,使得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出现有法不依、徇私舞弊等情况,给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和食品安全工作有效性等带来严重影响。

2食品安全工作重点

2.1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在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健全其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首先,制定统一、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其次,对各种有害物质、污染物质、色素等的监管给以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体现食品安全工作的权威性;最后,对各种食品的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给以高度重视,注重养殖、运输、储藏等多个方面的细节问题,才能确保食品的质量,以减少各种食品安全事件。

2.2提高执法部门的协调性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执法部门的协调性,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才能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有效落实责任追究制,在中央、省级、市级、县级和地方各设立相应的食品安全检查部门、管理部门,以防止徇私舞弊、执法不严等情况出现,从而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和监督,真正发挥食品安全工作的作用。总的来说,把事故的事后处理移至事前预防,必须要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从而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将安全重心下移,安全工作必须深入现场、深入基层,从而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最终实现防患于未然。

2.3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需要对政府、地方、行业等各种标准进行统一规定和合理调整,尽早将落后、与实际不相符的各种标准消除,才能确保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此同时,加大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力度,注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才能真正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最终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4全面提升执法水平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效率,才能推动各部门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以在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工作的效用。在实践过程中,注重监测机构的有效建设,加大各基层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等的资金投入,注重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综合素质提升,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终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执法水平。与此同时,注重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有效提高预警效用,才能真正避免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出现。

3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有效提高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食品食用过程的安全性,最终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肖峰,王怡.我国食品安全公众监督机制的检讨与完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93-102.

[2]刘文萃.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食品安全教育问题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40-145.

[3]王巍栋.食品安全大于天[J].现代商业,2015,01:20-29.

收稿日期:2015-03-22

作者简介:亓振(1981—)男,汉族,山东莱芜人,本科,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检验方面。现在从事食品监督抽检。

篇5:广元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的要求,着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入开展“双安双创”活动,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凝聚社会共治合力,促进食品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健全完善机制,着力打牢监管基础

(一)健全监管体系。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推进县区全面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检测和执法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市食品安全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综合协调。加强食品安全办综合协调机构建设,健全部门间、区域间的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联合执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市食品安全办及食安委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制度规范。深化许可制度改革,优化食品及相关产品许可流程,落实有关规定,做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核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二、强化监管执法,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四)加强源头治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展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水产品药物滥用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兽用抗菌药和饲料非法添加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规范农药市场秩序,实行剧毒(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许可和销售备案制度。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推进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建立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隐患排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园林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突出重点整治。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饮料、桶装饮用水、乳制品、肉制品、白酒、调味品、食用植物油等重点产品监管,依法严厉查处学校周边销售低价劣质食品行为。打击无证无照、销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侵权仿冒,以及使用劣质原料生产或加工制作食品、经营腐败变质或超保质期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互联网食品经营行为。加强对清真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地沟油”、生活饮用水、餐饮具集中消毒的监管,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民宗局、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屠宰监管。加大对私屠滥宰、注水和添加违禁物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落实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属地管理责任,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生猪屠宰企业的规范管理和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制售、贩运病死畜禽及制品、销售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和畜禽产品及制品等违法行为。关停取缔中心城区活禽交易屠宰摊点,推进家禽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工作。(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整治虚假宣传。开展“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宣传”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环节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食品虚假宣传广告查处力度,严厉整治生产销售粗制滥造、冒用品牌、虚假标识等假冒伪劣问题。开展以减肥、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等功能保健食品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依法打击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的行为,严厉查处套用、冒用批准文号、违法发布广告等行为。(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进“餐桌污染”治理。以原料来源控制和油脂加工为监管重点,深入开展“餐桌污染”治理,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推进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火锅底料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严防问题食品流入餐桌。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和量化分级管理,督促和指导餐饮服务单位改善硬件条件、落实制度规定,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业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建房和住房局、市旅游发展委、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深化农村扫雷行动。加大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和时段的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农村集体聚餐等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扫雷”行动,取缔违法“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打击“一非两超”(即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全面排查隐患,着力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十)严格隐患排查。重点对校园及周边、旅游景区、高速服务区、火车站等就餐重点区域餐饮服务单位开展核查整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旅游发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成铁广元车务段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强化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监测网络建设,监测点覆盖90%以上,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覆盖100%。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和预警交流机制,推进部门(单位)间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信息共享,加大风险交流分析研判力度,坚持每2月开展一次食品安全风险研判。统筹抽检计划,扩大食用农(林)产品、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检覆盖面,强化抽检监测核查后处置,依法公布抽检信息,落实风险分级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加大飞行检查、监督检查和许可前的抽查力度,对监督检查问题较多,监督抽检问题严重或多次、多批次抽检不合格企业实施责任约谈。加强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快检室规范化建设,做好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快检筛查。完善保障措施,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及市食安委其他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强化应急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跟踪、督查、处理、回访和较大事故责任追究机制,修订发布广元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食品安全应急培训,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实战演练。完善食品安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提升舆情监测处置效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业局、市委宣传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规范生产经营,着力落实主体责任

(十三)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推动企业建立质量安全授权人、培训考核、风险自查、产品召回、全过程记录、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加强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完善“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确保口粮市场粮食安全。推进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网站)备案管理。推动建立企业责任约谈常态化机制,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行政许可、监督抽检、行政处罚、执法检查等信息,倒逼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保险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持高压态势,着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十四)严惩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收购屠宰病死畜禽、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药兽药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行业“潜规则”。(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加强行刑衔接。建立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公安部门提前介入侦办机制,健全完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信息发布和抽检情况通报机制,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震慑效应,加大食品安全重大案件统筹协调力度,增强打击违法犯罪合力。加强网络经营食品监测能力建设,开展违法信息排查,探索建立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新机制。(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大保障投入,着力加强能力建设

(十六)落实财政预算。将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检等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投入占政府支出比重稳定增长保障机制,确保监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市财政局负责)

(十七)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信息化,完善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追溯试点,逐步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体系。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清真食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和认证标识使用,规范转基因食品标识的使用,提高消费者对质量标识与认证的甄别能力。(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民宗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强化基层基础。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规范化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确保基层监管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加大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力度,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推动基层监管网格化、现场检查表格化、监管责任人公开化,提升监管效能。(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推进示范创建。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支持苍溪县、昭化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试点,适时召开“创建”现场会,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提升整体创建水平。(市食品安全办、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二十)优化发展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服务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质量安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坚持正风肃纪,坚决查处破坏食品产业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监察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促进转型升级。加大种养结构调整力度,突出优质、安全和绿色导向,推进“三品一标”基地建设。严格行业准入,鼓励发展健康生态食品产业,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发展以果蔬为原料的无公害绿色健康养生食品。(市农业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推动社会共治

(二十二)畅通投诉举报。加强“12331”投诉举报体系能力建设,执行食品安全投诉24小时受理制度。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引导行业自律,鼓励舆论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启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微信公众号。(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广泛开展宣传。加强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继续办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食品安全走基层”、“食品安全大家行”等活动。积极协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开通食品安全专栏,运用微信、微博、手机等新媒体手段加大食品安全公益、科普宣传力度;科学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市食安委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加大教培力度。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健康卫生教育课程。组织开展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业人员培训,全年食品安全集中培训不少于40小时。(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兑现举报奖励。严格执行《广元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办法》规定,落实奖励资金,确保及时兑现奖励,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深化信用建设。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依法公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信息,促进行业自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办、广元国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严格督查考评,着力落实责任制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按照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推进监管部门日常检查责任和监督抽检责任“两责”落实到位。(市食品安全办、市监察局及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强化督查考评。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办法、奖励机制和问责制度,加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督查考评力度,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市委组织部、市食品安全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篇6: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

电商2班 朱绮君 10220710206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纷纷加大监管力度。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活动”列为第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完善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是全国人民的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之前提。从现在的形势看,应当尽快地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力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各大部门之间应当通力合作,促进食品的全面提高。

食品质量安全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来说,食品质量安全形势还是稳定的。但为什么人们的普遍感觉却是食品安全今不如昔,以至于担心“现在吃什么都有问题”呢?我认为,舆论宣传和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得力措施。在这样的措施之下,尽管食品安全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会有艰难曲折,但一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近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坊间怨声一片,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现在吃什么都有问题,不知吃什么好!”这句话,反映了人们的忧虑、无奈和愤懑,当然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不过,对食品安全形势我觉得不必这么悲观。

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门也加大了对生产企业、市场商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效。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有: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2、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3、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推进体制改革 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撤销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做好发展规划 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5、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6、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一些总是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源性疾病和群体食品中毒事件发生较多,食品质量不合格、不达标问题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食品、保健品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比较普遍,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发生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等,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和群众不满。这些问题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食品行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而且往往产生大效应,影响“中国食品”的声誉,在社会乃至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有的甚至成为不稳定因素。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我国食品工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小作坊,摊贩较多,增加了监管难度。二是食品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守法诚信意识不强,质量安全措施不落实。三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监测检验评估预警体系建设等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不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支撑不足,政府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管能力较弱。四是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部门协调合作难度大,监管边界不够清晰,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一些地方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措施不得力等。对此,我们要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4月17日的座谈中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我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并且在会中表示:

1、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

败行为的土壤。

2、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3、要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取长补短,从而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食品安全的维护是任重而道远的,目前我们能做的实质性行为就是立法与商业管理。首先要立法,尽快形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严惩。法律法规既然定下来,必须要落到实处,这样定下的法律才真正发挥作用,做不到的话,这些所谓的法律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其次要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市场认证体系,制订完善安全检测监督抽查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职能管理部门的建设。重点应建立预防手段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然后要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将那些没有安全保证的企业清理出市场。最后是公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让老百姓知道,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是不安全的,让老百姓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上一篇:凼底中心小学政教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