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能够采取的措施

2024-04-29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能够采取的措施(精选4篇)

篇1: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能够采取的措施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能够采取的措施

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执行的行为,这时在执行人各种手段已经用尽的时候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申请强制执行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 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2、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人民法院采取查询、冻结、划拨措施时,可直接向银行营业所、储蓄所及信 用合作社提出,无需经其上级主管单位同意。外地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到被申请执行人住所地、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银行、信用合作社查询、冻结和划拨存款,不需经当地人民法院同意或者转办手续。当地银行、信用合作社必须协助办理,不得以扣收到期贷款或贷款利息等任何理由拒绝和搪塞。拒绝协助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罚款,建议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给予纪律处分。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5、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这个强制迁出房屋,并不是说被执行人只有一套房屋就不能执行,这个要看实际情况,例如,如果当事人在欠别人钱的时候依旧自己住的是高档公寓,这个公寓如果拍卖的话能够偿还执行人的财产的话,就可以强制迁出进行拍卖,来偿还执行人的欠款。

6、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7、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1款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8、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除责令被申请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外,并应通知交纳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者迟延履行金

在实际生活,可能会面临很多的即使强制执行可是依旧会被拖延很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执行人与执行法官良好的沟通。因为在执行案件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所以就需要执行人有耐心,要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利。

篇2: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能够采取的措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最近,一些法院在执行工作中,违反法定程序,不经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人大常委会许可,擅自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非法拘禁人大代表,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为防止不依法定程序拘禁人大代表的事件再次发生,现通知如下:

一、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定,切实加强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审批制度,特别是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的,法院主要领导更要严格审批,并依法定程序得到人大的许可,否见不能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

二、对发生约 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事件,要认真查处,妥善处置,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三、高级人民法院要立即将该通知的精神传达到各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对今后再发生不履行法定手续拘禁人大代表事件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篇3: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能够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查封,扣押,监管,赔偿,法院

查封、扣押是人民法院在诉前、诉讼中, 执行程序中依法采取的一项有力的强制措施。近年来, 因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强制措施后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引起的国家赔偿确认案件日益增多, 这类案件属于司法赔偿的一种。

一、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物及应当履行监管职责的法律依据

所谓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将作为执行对象的财产加贴封条, 予以封存, 禁止被执行人转移或处分的措施;扣押是指执行组织将作为执行对象的财产运送到有关场所, 从而使被执行人不能占有、使用和处分的强制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二款规定, 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第223条至226条规定, 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物品、债权的执行, 有权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措施。无论在财产保全中, 还是在执行程序中, 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都属于暂时性的,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有效判决得以顺利执行, 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被执行人在诉前、诉中、诉终恶意逃避执行。

根据执行对象的不同, 司法实务中, 采取强制措施时, 法院可以灵活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不易搬动的物品如机器、设备等动产, 一般予以查封;对于容易移动的动产如黄金、珠宝等, 一般予以扣押。对于不动产如房屋和特定的动产如车辆、船舶等, 可以采取扣押有关财产权证照, 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必要时, 也可以查封或扣押该项财产。对于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 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 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 法院可予以变卖, 保存价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 (以下简称《规定》) 第11条规定了应当确认违法的15种情形, 根据该规定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 应当履行监管职责, 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法院履行监管职责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法院自行保管。对查封、扣押的财产由法院采取适当措施, 提供合适场所以确保财产不发生被盗、被自然界如雨雪损坏、被人为毁坏。此外, 法院还不得为自己便利使用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二是法院委托或责令其他单位或被执行人对查封、扣押财产加以保管。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单位及个人负有妥善保管财物的义务, 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故意隐藏、转移、变卖财物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相关内容, 使当事人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同时, 法院还应不定期对当事人、有关单位或个人自行保管财物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如发现存在可能造成被查封、扣押财物损毁、价值减少的情形, 应及时予以纠正, 确保财物妥善保管。

二、查封、扣押财物发生灭失或者其它严重后果的几种情形

在司法实务中, 因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后存在不履行监管职责而导致物品价值受损, 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情形时有发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财产保全及执行制度, 违背了我国制定以上制度的立法宗旨。通常来讲, 查封、扣押财物价值受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财物灭失。在实务中, 法院特别是基层法庭由于受条件所限, 通常将扣押的汽车、农用三轮车等置放在本单位院内予以保存, 但由于监管不力以及单位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疏忽, 所扣押的汽车、农用三轮车发生被盗, 致使查封、扣押目的落空。

财物毁损。财物毁损又分为自然毁损和人为毁损。如查封、扣押车辆被简单放置法院院内, 在有暴雨、冰雹时法院不及时将车辆放置合适场所, 导致车辆零部件受损、玻璃被毁, 致使车辆价值减少。另外, 车辆长期放置院内可能会发生零部件被盗, 以及法院工作人员或社会其他人员故意或过失将其损坏等情形。

财物贬值。对于一些季节性商品、鲜活、易变质物品不宜直接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 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或由法院变卖, 保存价款。但一些法院不结合财物实际情况, 就直接死板的予以查封、扣押, 致使一些季节性商品如月饼、鲜花等由于特殊季节已过, 价格下跌、贬值, 导致财产保全、执行目的不能很好的实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简称《解释》) 以及《规定》的规定, 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 发生灭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依法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由《解释》和《规定》可以看出, 确认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的构成要件应有以下几点:

(一) 违法行为主体必须是法院及其工作人员

在确认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案件中违法主体具有特定性, 必须是法院及其工作人员, 这是法院承担赔偿责任的一个基础条件。法院作为行使人民赋予的审判权力的国家机关, 其职能是由内部工作人员来完成的。笔者认为, 此类案件所指的法院工作人员是依法在审判执行过程中享有执行命令权的执行人员及协助执行的法警。

(二) 违法行为必须是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具体行为

在确认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案件中违法主体实施的行为必须是职务行为, 这是法院承担赔偿责任的另一个基础条件。如果法院及其工作人员不是在原审判、执行过程中, 或者在原审判、执行过程中实施了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所致的损害, 法院不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职务行为的认定是有一定范围和界限的, 在实务中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笔者认为应从行为的客观性来予以认定, 即法院及其工作人员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在客观上具有利用职权的外在形式。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形式。如:未将查封的汽车放置合适场所致使被盗就是典型的消极不作为。

(三) 查封、扣押的财物发生毁损、灭失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

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 造成毁损、灭失, 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是法院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在确认过程中, 应从以下几点予以把握:1.财物毁损、灭失的损害结果已经发生, 并且客观存在。如果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但尚未造成实际损害时, 可以与确认申请人协商通过其他途径弥补, 而不进行违法确认。2.损害的必须是合法权益。《规定》第1条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受到损害的权益必须是合法权益。非法权益受到损害, 不能申请国家赔偿。3.法院只对被毁损、灭失财物的直接的、物质的损害予以赔偿, 对财物的预期利益及造成当事人精神损害不予赔偿。

(四) 职务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的行为与查封、扣押财物发生毁损、灭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在确认过程中, 要对因果关系有一个灵活把握。并不要求法院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是查封、扣押财物发生灭失或者严重后果的唯一的和直接的原因, 只要其违法行为是导致损害结果的一个较近的原因, 即可认定其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 将查封的汽车仅放置法院院内而未放置专门车库致使汽车被盗, 虽发生被盗并非法院及工作人员的行为, 但汽车放置的位置极不安全, 是发生被盗的一个必要条件, 这类案件应认定法院的行为构成违法。又如, 扣押的机器设备发生贬值, 并非因为法院监管不力受到外界毁损, 而是由于技术进步导致机器设备技术含量降低, 设备本身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 法院的扣押行为与机器价格下跌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再如, 如果是申请执行人申请的标的物错误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或法院依法将财物交由有关单位或个人保管且法院已尽到监管职责, 由于保管人的原因致使财物毁损、灭失的, 法院均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法院不告知保管人员有妥善保管的义务及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且不履行监督检查保管人是否妥善保管财物的职责, 则在财物发生毁损、灭失时, 虽是由于保管人不妥善保管所致, 但法院不履行监管职责的行为与财物毁损、灭失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这种混合过错情况下, 法院对此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在具体确认过程中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规定》虽然对赔偿确认案件从确认申请人的主体、确认机关、立案条件、审理期限、审判组织等方面均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但对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举证责任分配未做规定, 仅在第16条规定:原作出司法行为的人民法院有义务对其行为的合法性做出说明。这就要求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主审法官应综合考虑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举证能力, 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所体现出来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在申请确认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案件中, 确认申请人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而被申请确认的赔偿义务机关是依法享有国家司法权的法院, 法院行使查封、扣押权带有国家强制力的特征, 而且法院掌握着其是否履行监管职责的证据。申请人在这一司法行为过程中, 处于被动和接受的地位, 故其举证能力明显弱于做出司法行为的法院。因此应由法院对其是否履行监管职责负主要举证责任, 这体现了公平原则, 也有利于发挥其举证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确认申请人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关于申请确认人民法院不作为构成违法的证据责任问题, 确认申请人及被申请的人民法院均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即申请确认人民法院不作为构成违法, 实行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具体来讲, 笔者认为申请人和法院各应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一) 申请人应承担的举证责任:1.提供证明申请人具有国家赔偿请求人资格的证据。2.提供申请确认的事实是在司法行为发生或知道、应当知道司法行为发生之日起两年内提出的证据。3.提供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造成的损害事实、损害结果方面的证据。4.合理说明法院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与财物发生毁损、灭失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合理说明有一定的限度, 对此主审法官应予以准确把握。申请人仅提供财物损害结果已经发生、损害是由法院不作为行为造成的有关证据即完成说明义务, 至于法院不作为行为是否违法则由法院承担举证责任。

(二) 法院应承担的举证责任:1.对其查封、扣押后已履行监管职责行为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2.提供证据证明财物发生毁损、灭失后果与其查封、扣押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法院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已履行监管职责或其行为与财物损害之间无因果关系, 则推定法院的司法行为违法。在实践中, 一旦确认人民法院的行为违法, 被申请的人民法院就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其自身利益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影响。为此, 被申请的人民法院可能为掩饰其违法行为, 会以消极的态度规避举证责任, 具体而言包括对应该举证的事实不予举证, 或者举证时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等情形。如果法院不积极履行举证责任应当以举证不能论处, 承担举证不能所带来的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此, 如果人民法院不能证明违法的司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则确认请求人合理说明违法的司法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成立, 人民法院将承担举证不能所带来的相应的法律后果。

参考文献

[1]冯亨俊, 朱利军等.法院执行人员擅自取得被查封财产的行为如何认定[J].中国检察官, 2008, (3) .

[2]倪克平, 范翠真.《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暂行规定 (试行) 》的制定背景及有关问题的说明[J].山东审判, 2005, (4) .

[3]左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的理解与适用[J].法律适用, 2004, (10) .

[4]王欢奂等.在公安执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国家赔偿制度[J].公安研究, 2008, (3) .

[5]胡蓉, 李家红等.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立案审查[J].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 2005, (6) .

篇4: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能够采取的措施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执行程序的开始有两种形式, 即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债权人是否申请执行, 由当事人自行处分, 故执行程序的启动以申请执行为原则, 以法院依职权开始执行的移送执行为例外。

一、我国关于申请执行期限的立法现状

关于申请执行期限制度, 我国的原《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 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 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间, 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 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而2007年修改后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 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 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 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 从法律文书生效起计算。”

从这次法律条文的修改, 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区别:一是统一适用期限标准, 不再区别主体。为了能够让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当事人在有效时间行驶主张权利, 立案运用了针对不同的自然人法人, 即民事主体, 采用不同期间的标准, 对民事主体进行督促。因为这一规定对不同的法人和当事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当事人采用不相同的申请执行期间标准, 不仅不符合市场主体平等的市场经济原则, 又不符合我国民事主体平等的原则, 所以当规定推出的时候, 就受到了很多专家及学者的强烈反对。第二, 关于申请执行期限的改变比较适用我国民法通则, 因为将原来不变期间的申请执行期限改为可变期间, 在诉讼时效期间, 申请执行期可以从中停止, 或者间歇执行, 这就让申请执行期间有效延长, 因为以往申请执行期限不长, 债权人很容易就会错过申请执行期限而失权, “赢了官司赔了钱”, 不利于保护执行债权。这是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的严重欠缺, 使不少债权人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

二、我国关于申请执行期限的司法实践

尽管2007年新颁布《民事诉讼法》已对当事人申请执行期限做出了修改, 但是因为1998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第十八条中规定:“ (3) ……人民法院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请, 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 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并且该规定现在仍然有效, 导致我国众多法院据此依然由立案部门依职权主动适用审查两年的申请期限。这对于当事人的权利保护是非常不利的。但是, 也有一些法院是适用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来对待申请执行期限, 即法院不主动审查及释明, 而是由当事人提出时效抗辩后再进行审查。

据此, 就产生了司法实践的不统一性, 各地做法不一。对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而言, 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不一致性将是巨大的困难。因此, 我们就有必要从实践出发, 来探讨申请执行期限问题的性质及立法本意, 从而统一认识, 统一司法实践操作, 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奉献绵薄之力。

三、境外申请执行期限制度的立法现状

执行债权和诉讼中的权利在大陆法系中都被认为是民法上的请求权, 其权利主张被一体看待, 用于消灭时效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对于执行债权的确认时间要比诉讼中意见不一致的债权的消灭时效期间要长很多, 因为前者已经被有权进行确认, 不存在争议。如果在一定期间内, 债权人不去行使权力, 那债权人的权利就自行消灭。对债权的保护在大陆法系国家 (地区) 一般给予比较长的时效期间, 在《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当中, 就规定了三十年的普通消灭时效期间, 在《日本民法典》中也规定了10年和20年两种。我国台湾地区规定为15年。当消灭时效不足五年时, 在实体法规中就会将其延长至五年。消灭时效长, 就避免了执行债权人因为时效届满丧失强制执行的权利。

四、申请执行期限的性质探讨

在民法上, 诉讼时效和期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 是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将失去自身胜诉权的法律制度。诉讼期限是从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和中止的时间, 包括期日和期间。从法律意义上讲, 当诉讼时效到期后, 胜诉权就归于消灭。制定这一制度就是通过督促权利人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力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而期限与时效的意义不同, 它规定的内容与种类很多, 用于确知和确定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消灭和持续的时间, 其包含的内容有确定民事主体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的, 有的是确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的, 从外延上来说, 法律期限包含法律时效的范围。那么, 申请执行期限的性质具体该如何界定呢?

(一) 理论的探讨

关于我国申请执行期限的性质界定,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实践上, 都具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经过调查研究后笔者发现, 我国申请执行期限的性质与执行期限届满后的法律效力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学术界对于后者存在四种不同的学说:

第一种, 实体权利消灭说。

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实体权利消灭说是指权利人在期间届满其实权权力就会归于消灭。

第二种, 诉权消灭说。

该种学说认为, 申请执行期间届满, 实体权利依然存在, 只是其诉权归于消灭。这种学说的典型代表为法国。

第三种学说, 胜诉权消灭说。

该种学说认为, 申请执行期间届满, 诉权和实体权利都不会消灭, 仅仅只是权利人受法院保护的权利归于消灭, 其诉讼请求将不会得到支持。即消灭胜诉权而不是起诉权, 权利人的权利变成自然权利。我国的《民法通则》采用此种学说。

第四种, 抗辩权发生说。

这种学说的典型代表是德国, 它们认为, 义务人在申请执行期间届满时, 就会拥有抗辩权, 其实体权利和诉讼权依然存在, 这种说法受到大多数学者赞同。

抗辩权发生说更加具有合理性。理由如下:第一, 该学说更为符合国际法学潮流, 更容易融入世界大法学, 有利于与国际接轨。第二, 该学说更加符合申请执行期间制度的立案宗旨。它设立的目的就是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实现债权, 避免被执行人长期处于被执行的不利局面, 以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性。第三, 该学说符合私法自治精神。申请执行期限届满以后, 必须由抗辩权人针对权利人的请求提出, 如果抗辩权人不主动进行抗辩, 抗辩权人以外的人包括法院不得主动进行适用, 应当视为抗辩权人对自己权利的放弃。

因此, 申请执行期间的概念就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 权利人没有行驶法律赋予的权利, 义务就相应行驶拒绝履行抗辩权, 根据这种行动, 人民法庭就不能行驶强制执行的权利让在文字规定的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制度。

(二) 实践探讨

我们国家修订前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是指法院在立案时行使职权在不变期限时主动审查。申请执行期间在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其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即是否由除斥期间变为时效期间?目前, 在我国司法中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产生于实践过程中:一是将申请执行期限与原来的申请执行期限一样, 都由法院在立案时进行主动审查, 成为申请执行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如果超出期限, 将不会被授理。二是申请执行期限不再由法庭立案部门审查, 而是由法庭执行部门来审查, 如果超出期限, 执行部门也不会受理, 而会驳回申请。三是立案部门和执行部门都不再进行审查, 如果被执行人对执行期限存在不同的意见, 再由执行部门启动审查, 如果异议成立, 执行部门就会驳回申请, 如果异议不成立, 就会驳回时异议。如果被执行人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见, 整个案件将会依法继续进行。

通过笔者参与法院执行立案工作的实践看, 同意第三种观点。即将申请执行期限适用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 可称之为“执行时效”。所谓“执行时效”, 是指对生效法律文书中所确认的执行债权进行保护。在明确了以上观点之后, 再反观本文开篇之案例,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法院立案部门应当受理申请人的执行申请, 并且及时移送执行部门。在执行中, 只要被申请人不提出执行期限届满异议, 即使不写“承诺书” (也就是说承诺书已无关紧要) , 立案程序、执行程序都会正常进行。

更进一步探讨, 笔者认为, 新申请执行期间在性质上已经完全不同于旧的申请执行期限, 其性质上更接近于“诉讼时效”, 亦可称之为“执行时效”。即新申请执行期间是一个时效期间, 属于“诉讼时效之一种”。既然认定新申请执行期限是一个时效期间, 性质上等同于诉讼时效, 那么其法律适用也应等同于诉讼时效。目前, 诉讼时效制度在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形成了统一看法:抗辩权发生主义需要诉讼时效制度来协调。被告是否提出抗辩决定了法院是否审查时效问题。这种诉讼时效制度能够实现民事诉讼中私法自治原则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落实。

我国《民事诉讼法》过去在规定申请执行期限时没有将消灭时效运用行强制执行程序, 只是在诉讼时效之外作了规定。该期限不仅远短于《民法通则》规定的两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而且不能像诉讼时效那样可以中止、中断, 容易导致债权人错过申请执行期限而失权, “赢了官司赔了钱”, 不利于保护执行债权。这次修改《民事诉讼法》, 立法者明确规定了申请执行时效制度, 执行时效不再有法定不变期间, 而是诉讼时效之一种, 从而在立法中真正贯彻了保护民事权利的精神。

根据上面的论述,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情况, 我认为应该把当事人申请执行期限与“执行时效”意义等同, 它能够很好地协调诉讼时效抗辩权发生主义的相关规定, 与<民法通则>比较适用。坚持与时俱进, 不再机械的适用1998年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中的规定。将申请执行期间的适用选择权交给当事人, 尊重和保障当事人在私法领域的意思自治。

五、对我国申请执行期限制度的立法展望和完善建议

我国2007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对申请执行期限制度的做出了修改, 这对于督促权利人尽快行使权利, 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充分保护权利当事人救济权的实现,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修改使得申请执行期限与民法的诉讼时效制度前后呼应, 完善了我国的民事理论体系, 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此次修改对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比较笼统, 没有对其中止中断的具体情形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做出规定, 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对其内涵、性质及立法例的选择等存在诸多争议。因此, 立法者有必要根据相关法学理论对申请执行期间的上述问题再思考, 做出更为详尽完善的规定。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1.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第215条, 将申请执行期限明确定性为“执行时效”, 适用《民法通则》中有关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2.适当延长两年的申请执行期限, 可以延长为五年或者十年, 给当事人更为周密的权利保障, 使其充分行使意思自治。

3.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司法解释 (也可包括其他有权解释) 来进一步明确对申请执行期限有关中止中断的具体情形及相关的配套制度, 使其更具有司法操作性。

4.亦可将申请执行期限定性为除斥期间, 但是要将该期间设定的足够长, 如参照《法国民法典》的三十年, 或者《德国民法典》的二十年。以使执行债权人不会担心因时效届满而丧失请求强制执行的权利。此种意见的第一大优点在于它的确定性, 简单明了, 容易计算, 法院很容易查清其起算点和届满时间, 有利于案件的及时受理和执行;第二大优点是我国社会非常熟悉这一制度, 从法律制度的稳定性和适用的方便性考虑, 如果通过小修小补可以解决问题, 就没有必要非得完全推翻原来的制度, 引入一个相对复杂和陌生的制度。

摘要: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期限制度是民事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启动法院执行权的必要条件。不仅关乎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也涉及法院执行权的行使。因此, 对这一制度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并对我国法院的司法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执行期限,依职权,胜诉权,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6:118.

[2]邵明.民事诉讼法法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27-329.

上一篇:以带来希望话题作文下一篇:初中物理分层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