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小故事

2024-05-08

服务小故事(精选8篇)

篇1:服务小故事

服务是银行立足的基石,是银行发展的根本。优质服务,就是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做好细致工作。

走进宁波银行望京支行,客户会感受到我们的朝气和活力,员工们真诚的微笑贯穿在每一个动人的故事中。

有一天望京支行的营业厅,迎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他手里拿着一袋五香豆。进来后直接找到大堂经理,把豆子交到她手里,并连声说:谢谢你们了,尤其是你的服务让我非常感动!

原来,这位老人经常到望京支行来办理各项业务,网点的人员都认识他。每次前来,值班的领导及大堂经理都会主动地上前问候,热情地指导他办理存取款、理财等业务,把这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老人年龄大了,行动不便,但望京支行的员工从来都是不厌其烦地为老人服务,给老人倒水,指导他填单,帮他找坐位。老人离开大堂时,每次都会搀扶他到门口,并扶他下台阶,以防摔倒。网点所有员工细致入微的服务深深打动了老人。

久而久之,老人和望京支行的营业人员都熟稔了起来。在得知望京支行端午节的时候会组织吃饺子的活动,还特意做了一盒虾带过来给大家。老人家再三表示:“今后有啥业务都到你们这儿来办理,你们服务太周到了!”这是老人对望京支行员工最崇高的赞许!

这确实只是一件小事,但却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因为我们平时能为客户做的,也都是些很小的事情。来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离开时一个善意的提醒,一句真诚的谢谢。只要我们坚持做好了这些小事,就一定能赢得客户的理解和信任。

服务无小事,我们就是要坚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做好优质服务这件大事。

篇2:服务小故事

一、热忱

一群铁路工人在一起上班时,铁路公司的总裁由一群下属陪同到基层视察。总裁满面春风的跟其中一位工人打招呼:“嘿,比尔,你好!”那位名叫比尔的工人跟总裁寒喧了几句之后,总裁离开了。

其他工人好奇的问比尔是怎么认识总裁的。比尔说“二十年前,我和总裁一起在这里工作。”

“那为什么他现在是总裁而你还是一个铁路工人呢?”工人们七嘴八舌的问。

“因为,”比尔回答“那时候总裁就是在为铁路事业而工作了,而我只是为一小时五十美分的工资而工作。”

对于客户服务代表而言,我们是为了公司的客户服务事业而工作,不是单纯为了工资而工作。工资不是工作的唯一报酬,从自己优秀的客户服务中得到的成就感、用声音塑造公司形象的自豪感,都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报酬。

二、坚持

寒冷的冬夜,领居已经睡了,但你的家里来了客人家里却没有面包,于是你去敲邻居家的门,要借面包,邻居为此怒气冲冲,并一再拒绝,但只要你持续不断的敲门,邻居最终会给你开门,而且会把面包借给你。

只要你敲门敲得够久够大声。

坚持,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对于客户服务工作而言,当客户不满意时,我们会不屈不挠的尝试不同的方法,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对于电话营销而言,“到客户那里五次,他就会购买。”

三、变通

美国某知名餐饮企业,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年人。该企业的原则是:餐饮店中永远悬挂美国国旗。

时值青年学生爱戴和敬佩的一位人士去世,一群青年学生在店外举行集会,强烈要求该餐饮店降国旗致哀。降旗,违反本企业原则;不降旗,得罪本企业主要客户群体。

这家餐饮企业的经理怎么做呢?他交待其助手说:“告诉送货车司机,倒车的时候,故意把旗杆撞倒。”

既没有违反公司原则,又不得罪客户,问题圆满解决了。

做为客户服务代表,当公司利益与客户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会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提供一个第三方视角。

四、钥匙

以前,有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粗大的铁杆自以为很有办法,一定可以打开这把锁,于是它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却还是无法把它撬开。钢锯看不过去,接着上场,但是任凭它左锯右拉,大锁还是纹丝不动。冲击钻轻蔑的看了看铁棒和钢锯,嘲讽道:“凭你们的这点本事怎么可能打开这把锁呢?结果冲击钻忙乎得满身大汗,大锁周边的门框虽然伤痕累累,但是大锁依然没有打开。”

这个时候一把毫不起眼的钥匙来了,只见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的问:“小家伙,为什么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没把它打开,而你怎么轻而易举的就能把它打开,这是怎么做到的?”

钥匙回答道:“这是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五、小黑羊(没有无能的员工)

农夫家里养了三只小白羊和一只小黑羊。三只小白羊常常为自己雪白的皮毛骄傲,而对小黑羊不屑一顾:“你看看你身上像什么,黑不溜秋的,像锅底。”“像穷人穿了几代的旧被褥,脏死了!”

就连农夫也瞧不起小黑羊,常给它吃最差的草料,还时不时抽它几鞭。小黑羊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经常伤心落泪。

初春的一天,小白羊与小黑羊一起外出吃草,走出很远。不料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它们只得躲在灌木丛中相互依偎。不一会,灌木丛周围全铺满了雪,因为雪太厚,小羊们只好等待农夫来救它们。

农夫上山寻找,起初因为四处雪白,根本看不清羊羔在哪里。突然,农夫看见远处有一个小黑点,跑过去一看,果然是他那濒临死亡的四只羊羔。

农夫抱起小黑羊,感慨地说:“多亏这只小黑羊呀,不然,大家都要冻死在雪地里了!”

六、野山羊(爱才不能囚才)

天黑了,张姓牧羊人和李姓牧羊人在把羊群往家赶的时候,惊喜发现每家的羊群头数都多了十几只,原来一群野山羊跟着家羊跑回来了。

张姓牧羊人想:到嘴的肥肉不能丢呀。于是扎紧了篱笆,牢牢地把野山羊圈了起来。

李姓牧羊人则想:待这些野山羊好点,或许能引来更多的野山羊。于是给这群野山羊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草料。

第二天,张姓牧羊人怕野山羊跑了,只把家羊赶进了茫茫大草原。李姓牧羊人则把家羊和野山羊一起赶进了茫茫大草原。

到了夜晚,李姓牧羊人的家羊又带回了十几只野山羊,而张姓牧羊人的家羊连一只野山羊也没带回来。

张姓牧羊人非常愤怒,大骂家羊无能。一只老家羊怯怯地说:“这也不能全怪我们,那帮野山羊都知道一到我们家就被圈起来,失去了自由,谁还敢到我们家来呀!”

七、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牠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牠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八、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九、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十、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祂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十一、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十二、顺水推舟

某酒店豪华餐厅最近推出了圆形脆皮的创新甜点,为配合促销,酒店要求服务员上点心时,要向客人作重点介绍,一日,一群宾客开怀畅饮,性格开朗的女服务员小A对此热情地介绍后,又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吃了此饼能圆梦,你能梦见你最向往的美好的事情。”席间一位客人马上挑逗:“那我晚上梦见你怎么办?”小A从容不迫语惊四座:“那只能是个梦!”宾客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异口同声赞扬小A:“高”。

十三、偷换概念

以“鸭金席”而闻名的酒楼,一食客慕名随众前往。女服务员小B上菜道道有名堂:这是鸭掌鱼刺,这是酱油鸭膀,这是香酥鸭腿,服务员的伶牙俐齿,使“鸭金席”生辉不少。又一道菜上来,食客犀利的眼光一辨,是鸡。他下箸夹起一块,不无讥讽地问“这是什么?”小B一时语噎:“这是……是什么?”食客紧追不放,小B急中生智,笑容可掬地回答:“这是鸭的朋友。”

十四、避实就虚

一日某酒店公关小姐小C陪一名外宾旅游,刚一上车,客人便抱怨起来。原来是车窗被打坏了,为了改变客人的情绪体验,小C默默地取出相机对着窗外拍摄起来,客人不解,这时小C说:“玻璃碎了,外面的世界依然完好!”一席话说得外宾兴高采烈起来。

十五、难得糊涂

男服务员小D在打扫客房。当敲一位客人的房门时,声音从小到大,无人答应,于是小D拿出钥匙开了门。没想到房内有女客,正在穿内衣,一脸的尴尬相。小D耸耸肩,无奈地说:“对不起,先生,可能我敲门的声音小了,您没听见。”说完便退下。

十六、处惊不乱

一次一个外国团队在某酒店仿膳餐厅用晚餐,席间突然停电,客人一阵骚动。这时服务员小E处惊不乱,一边点燃蜡烛,一边亲切地说:“在烛光下品尝古老的中国宫廷膳食当然更有风味。”一席话使宾客们转忧为喜,报以热烈的掌声。

十七、巧用转化 一次在西北一家宾馆,一朋友宴请一位领导,当地习惯要想让客人满意就得酒足饭饱,不醉不归。服务员必要时要依据主人的要求向客人敬酒。开席服务人员照办,给客人敬了酒店的欢迎酒。但主人还是不满意。此时,服务员上了一道“清蒸鲈鱼”。当地习俗要敬鱼头酒,讲究“头三,尾四,腹七,背八”,一般只敬“头三尾四”。于是主人要求服务员敬酒,服务员只得照办。

服务员端起酒杯来到了主宾身后,不待开口客人举起筷子夹起一片绿色菜叶盖住了鱼头,并说:大家快吃,今天的鱼头酒“一概不喝”。

主人表示不行,一定要服务员敬完鱼头酒。

服务员略做思索后,临危不惧,声音洪亮的说:先生您好,本地有个习俗,吃鱼要喝鱼头酒,讲究头三尾四,您刚才放一片菜叶的意思我明白,是要求大家“一律都喝”吧,那您就做个表率,我先敬您三杯好吗。

此领导无言,只得一饮而尽,满座想起掌声,朋友连连说:好,好,服务员服务质量就是好呀!

99%的普遍服务容易被模仿,但1%的精细服务则是对手难以超越的

———— 软件、硬件是都需具备的

一、在泰国曼谷的余先生:

清晨酒店一开门,一名漂亮的泰国小姐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早,余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姓余?”“余先生,我们每一层的当班小姐要记住每一个房间客人的名字。”我心中很高兴,乘电梯到了一楼,门一开,又一名泰国小姐站在那儿,“早,余先生。”“啊,你也知道我姓余,你也背了上面的名字,怎么可能呢?”“余先生,上面打电话说你下来了。”原来她们腰上挂着对讲机。

于是她带我去吃早餐,餐厅的服务人员替我上菜,都尽量称呼我余先生,这时来了一盘点心,点心的样子很奇怪,我就问她“中间这个红红的是什么?”这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个小姐看了一下,就后退一步说那个红红的是什么,“那么旁边这一圈黑黑的呢?”她上前又看了一眼,又后退一步说那黑黑的是什么。这个后退一步就是为了防止她的口水会溅到菜里。我退房离开的时候,刷卡后他把信用卡还给我,然后再把我的收据折好放在信封里,还给我的时候说,“谢谢你,余先生,真希望第七次再看到你。”第七次再看到,原来那次我是第六次去。

3年过去了我再没去过泰国。有一天我收到一张卡片,发现是他们酒店寄来的,"亲爱的余先生,3年前的4月16号你离开以后,我们就没有再看到你,公司全体上下都想念得很,下次经过泰国一定要来看看我们。下面写的是祝你生日快乐。原来写信的那天是我的生日。

这种优质的服务无疑赢得了一个顾客的心。三、一位青年男子抱着小孩上了电车。女售票员连忙热情招呼,叫人让座.乘客们一看,便议论起来:“这售票员过去服务态度很差,现在变了,待人多么热情周到啊!”“是呀,应该写封表扬信表扬表扬她。”

这时,坐在青年男膝盖上的孩子听了这话,高兴地说:“爸爸,爸爸,妈妈要受表扬啦!”

四、来自超市、商场的故事

把来自超市和商场的故事放在最前面,是因为你不可能拒绝超市和商场——或者是小小的售货亭,除非你是个与世隔绝的隐居者。几乎可以认定,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会有买方和卖方,就会有客户。如果想体验生活,那绝对是一个绝佳之地。用句时髦点的话说,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客户群(始终是现在进行时的客户群)、物流(同样处于动态的商品)、资金流(交易势必带来的货币行为)、信息流(当然是处于隐性状态,但它的确存在)。如果你觉得这样说太过于商业化,那么我们可以再来一点文化的说法:你还可以从中看到意识流(客户意识)。

故事一: 啤酒与尿布——来自美国某超市

这个故事可能已经被流传得太久了。不过还是可以写下来,供大家重温。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嘛。所以可能细节上略有出入,但大意该是不变的。话说美国某州某超市,在统计每日销售报表时无意中发现,啤酒与尿布的销量成正比,显示出非常明显的正相关趋势。二者的销量上升或下降,总是相伴相随。这不禁令超市经营者大为惊讶——也令初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我当时大为讶异——因为啤酒与尿布看上去实在风马牛不相及。若说是奶粉与尿布强相关,那倒是情理之中。超市于是对啤酒与尿布的销售情况进行有意识的跟踪观察。一段时间下来,终于发现其中的奥妙:此地区来买尿布的的多是“家庭夫男”。这些男人们在为自已的婴儿买了尿布之后,总不会忘记为自已再买上打啤酒。

调查结果出来后,我听到的最后的结尾是:超市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将货物陈放做了调整。调整后,尿布离啤酒很近,那些“家庭夫男”们可以很方便地将尿布和啤酒都放进购物车中。

姑妄言之:看来绝无关联的两类物品,竟能奇妙地联系在一起。这家超市具备以下能力和意识:数据积累与分析能力、敏感的心态、客户意识。故事二:在百盛的购物经历:鞋子与衣服

我曾知道两名女同事在那里的经历:顾客流失的类型(受辱、谎言、糊涂型)张三去买鞋。小姐向她推荐了一款样式不错的皮鞋,但试了几双都没有合适,热情的小姐便打电话询问其它的摊主,并留下了张三的手机号码。她让张三在商场里转一转,说无论有没有合适的号码都会很快给她回个话。但三个小时过后也没有她的回音。张三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李四买衣服。看中一身衣服,由于比较贵,没有舍得买,第二次下决心试了一下,还真不合适。小姐又拿了好几套衣服,让她试穿,有一套很好的衣服很合身,经过小姐一番动人的言语,李四接受了这个价格,买下来了。

姑妄言之:服务态度绝对不等于服务能力。答应别人的事也应该要做到,所谓言出必行,诚信为本。而热情也应有度,太热情了会吓着顾客。恰到好处的赞扬则会打动客户的心。其实还是贵在真诚,贵在诚信。

来自酒店的故事

你出差吗?你旅游吗?你探亲访友吗?——只要你离开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你就有可能与不同规格的酒店(或者小旅馆)发生亲密接触。

故事三:枕头与水果——来自酒店

这个故事的来源地是在国外。A先生到某地公务出差,住进一家五星级酒店。房间里有果盘,果盘中有不同的水果。A先生取其比较喜欢食用的某类水果吃了一些(我们假设是香蕉)。另外,A先生还有一个习惯——喜欢高枕。他把房间里的两个枕头叠在一起,仍然觉得不够。于是,他打电话给服务生,要求再加两个枕头。当然,他的需求很快得到了满足。

第二天晚上,他处理完公务回房间时,发现果盘里的水果已经做了调整,他喜欢吃的香蕉增加了,其他种类的水果则适当地减量。

A先生对该酒店的印象非常好。后来,他因公务需要,到另一个城市出差。事先他让特意让秘书看一下当地有没有这家酒店的分号——让他高兴的是果然有。于是他让秘书预订了这家酒店。

当他到达当地该酒店入住时,他发现,房间里的果盘里,他喜欢吃的香蕉多放了一些,而其他水果则量少一些。

更让他意外的是,他发现床上赫然摆放着四个枕头„„„„ 姑妄言之:对于酒店来说,客户的感受非常重要,而且,酒店非常在意客户的回头率。如此经营,客户焉有不回头之理。这里略过客户感受不提,更重要的是它的知识经营:从中可以看到知识传播、共享与应用。

故事四:饭店里的不同颜色的牙刷

是南方的一家星级饭店。好象是云南的。细心的客人会发现那里盥洗室的两把牙刷是不同颜色的——便于客人区分。

同样,我们平日入住饭店时,一定也曾为如何与同室舍友如何分开自已的洗濑用品而苦恼过。姑妄言之:标准化已经不再是服务水准的尺度。在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服务风光无限之后,人们终于发现服务要吸引的是每一个客户,而每一个个体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于是个性化、定制化这种量身定做的服务模式开始风行。

故事五:生日蛋糕与叫早服务——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故事源自西北地区一家饭店。B女士因公入住几日。某天夜里她回房间后没多久,服务生敲门,为她送去生日蛋糕——这天是她的生日。B女士惊喜之余,往家里打回电话,告知饭店为她免费送了生日蛋糕。并在心里决定以后要将该饭店大力向同事朋友们宣传。

此后几日,平安无事。

不几天,B女士要返回公司。因是早上的航班,怕误了飞机,前一日特意预约morning-call,请服务生早上提醒叫早,以赶飞机。

次日早目,B女士一觉醒来,惊觉离飞机起飞时间已经很紧了——当然也过了预约叫早的时间。B女士一气之下,一边迅速收拾物品,一边打电话给服务台质问——结果很快出来了,服务生记错了房间号,于是也叫错了房间,于是B女士并没有接到叫早电话。B女士请求饭店派车送往机场,同时声明如果飞机延误,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所幸的是饭店派的车及时将B女士送到机场。但B女士受此一惊,再也不敢入住该酒店了。更不用说向朋友同事推荐了。

姑妄言之: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然而它们之间并不是相等的。绝对不是正负相抵等于零的局面。客户会记住最糟糕的状态而忽略你某一点上的刻意讨好。惜乎一番良苦用心,毁于一个小小过失。

十一、技巧小故事篇

1、热忱

一群铁路工人在一起上班时,铁路公司的总裁由一群下属陪同到基层视察。总裁满面春风的跟其中一位工人打招呼:“嘿,比尔,你好!”那位名叫比尔的工人跟总裁寒喧了几句之后,总裁离开了。

其他工人好奇的问比尔是怎么认识总裁的。比尔说“二十年前,我和总裁一起在这里工作。”

“那为什么他现在是总裁而你还是一个铁路工人呢?”工人们七嘴八舌的问。

“因为,”比尔回答“那时候总裁就是在为铁路事业而工作了,而我只是为一小时五十美分的工资而工作。”

对于客户服务代表而言,我们是为了公司的客户服务事业而工作,不是单纯为了工资而工作。工资不是工作的唯一报酬,从自己优秀的客户服务中得到的成就感、用声音塑造公司形象的自豪感,都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报酬。

2、坚持

寒冷的冬夜,领居已经睡了,但你的家里来了客人家里却没有面包,于是你去敲邻居家的门,要借面包,邻居为此怒气冲冲,并一再拒绝,但只要你持续不断的敲门,邻居最终会给你开门,而且会把面包借给你。

只要你敲门敲得够久够大声。

坚持,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对于客户服务工作而言,当客户不满意时,我们会不屈不挠的尝试不同的方法,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对于电话营销而言,“到客户那里五次,他就会购买。”

3、变通

美国某知名餐饮企业,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年人。该企业的原则是:餐饮店中永远悬挂美国国旗。

时值青年学生爱戴和敬佩的一位人士去世,一群青年学生在店外举行集会,强烈要求该餐饮店降国旗致哀。

降旗,违反本企业原则;不降旗,得罪本企业主要客户群体。

这家餐饮企业的经理怎么做呢?他交待其助手说:“告诉送货车司机,倒车的时候,故意把旗杆撞倒。”

既没有违反公司原则,又不得罪客户,问题圆满解决了。

做为客户服务代表,当公司利益与客户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会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提供一个第三方视角。

十二、“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位大爷来超市购买干海带,当时干海带专柜存货只有一包,又经过称量好的了。老大爷来到我面前询问还有没有干海带,A不负责此商品,但又考虑到老人不方便。A让老人在其专柜前稍等片刻,A跑去散货区询问。大爷的意思是该柜上的一份干海带份量有点多,能不能给他分成两份。在得知大爷的想法后,A拿起包装袋帮助大爷分成两份,拿起他想要的一份跑到散货区称量好递给大爷。大爷拿到他的干海带欣慰地笑了。

A本想该次服务到此结束了,没想到大爷跟随我来到我的专柜,强烈要求购买我柜的一商品。当A询问大爷想吃什么样的口味时,大爷笑着说:“你为我购买的干海带我很满意,我相信你挑的口味我肯定喜欢吃”。

篇3:服务小故事

一、故事入题

科学知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利用科学故事能够构建学习情境, 架设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意识, 从而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 教师在讲“磁铁”时就可利用中国古代“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巧设问题情境。

师:秦始皇阴险狡诈, 杀人无数, 每天晚上睡觉时都担心有刺客来刺杀他, 所以他让人修了一个宫殿, 并做了特殊的宫门, 每当刺客来行刺的时候, 一到宫门, 兵器就会自动被宫门缴获, 这就是“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宫门可以捉住刺客?

生:我猜, 宫门内肯定装着什么机关?

师:到底装着什么机关, 你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吗……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从而顺利导入本课学习的主题“磁铁的性质”。

二、故事激趣

科学小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铺陈渲染, 既寓意深刻, 又轻松幽默, 能使学生精神焕发, 求知欲激扬, 大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时, 我首先给学生讲述“超生游击队”的故事, 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疑问:女主人公一连生了3个女孩, 第4胎一定会是男孩吗?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教师设置的故事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讲“浮力”时, 教师可结合“曹冲称象”的故事;讲“重力”时, 可结合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这些故事会改变课堂上枯燥沉闷的气氛, 使学生兴趣大增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故事启智

科学小故事还能开发学生智力, 帮助他们改进思想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爱迪生做实验, 需要测一个灯泡的体积, 他让身边的一位助手去做, 这位助手左量右量反复计算, 总是得不到灯泡的准确体积。正急得满头大汗, 爱迪生拿过灯泡放进盛水的量杯中, 一下就准确测出灯泡的体积。这是用巧妙办法解决问题的实例。它告诉学生, 遇到问题不要墨守成规, 要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讲述科学故事, 让学生认识到, 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故事质疑

利用科学小故事, 可以引起学生质疑。故事讲完后, 教师可提问“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探索, 寻找奥秘, 深入思考。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诸葛亮的故事引起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师: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他机智过人、神机妙算, 你们知道他在指挥士兵作战时有什么秘方吗?

生: (互相交流)

师:他不光发明了木牛流马、八卦阵等, 还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灯。这种灯点燃后可以自动升上天空, 用它来传递作战信号, 又快捷又方便, 后来人们把这种灯叫做孔明灯。听完这个故事,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个灯为什么会自动升上天?

生:它是怎么做成的, 里面是什么样的构造……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为了揭开这个谜面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

五、故事激志

在科学发展中, 贯穿着科学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事迹。教师汲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情节, 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从布鲁诺为坚持地心说被宗教势力烧死, 牛顿压制惠更斯光的波动理论, 到前苏联飞船因一个小数点而坠毁等, 教育学生科学道路不是坦途, 要坚持真理, 相信事实, 不盲从于答案, 不屈服于权威, 要有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讲述华罗庚在杂货店里顽强自学、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环球科学考察等等, 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习, 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特别是讲述我国古今科学故事, 如指南车的传说、蔡伦造纸的故事、张衡制造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徐霞客不畏艰险考察祖国的山水、詹天佑修筑中国自己的第一条铁路、钱学森冲破美国重重阻扰返回祖国等,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激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报负。

六、故事育情

在课堂教学中, 可根据授课内容, 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的轶事、考古发现、动植物趣谈等。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文采飞扬的语言, 讲述教学内容背后的故事, 将庄严神圣的科学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故事创造性地联系起来, 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调动学生情感, 达到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时, 我首先讲了白鳍豚——“奇奇”的故事。奇奇是一头受伤的小白鳍豚, 被人救起后, 寄养在武汉“白鳍豚康复中心”。成年后, 工作人员想给它找个伴侣, 结果寻了近20年, 也没有找到。几年前, 奇奇孤独地死去了。现在没有人在白鳍豚的栖息地再看见它。3年过去了, 如果有5年再看不见它的踪迹的话, 按国际惯例就可以宣布这一物种的灭绝。让我们好好看看白鳍豚的照片吧, 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活着的白鳍豚了。讲到此, 有的同学眼睛湿润了。这一情景的设置唤起同学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4:幽默小故事

Julie was saying her bedtime prayers. “Please God,” she said, “make Naples the capital of Italy. Make Naples the capital of Italy.”

Her mother interrupted and said, “Julie, why do you want God to make Naples the capital of Italy?”

And Julie replied, “Because thats what I put in my geography exam!”

睡前祰告词

朱莉叶在做睡前祷告。“上帝,求求你,”她说,“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吧。”

妈妈打断她的话说:“朱莉叶,为什么求上帝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呢?”

朱莉叶回答道:“因为我在地理考卷上是这样写的。”

Beware of Dog!

As a man entered a little country store, he noticed a sign warning, “Danger!Beware of

dog!” posted on the glass door. Inside, he noticed a harmless old hound dog asleep on the floor beside the cash register. “Is that the dog folks are supposed to beware of?” he asked the owner. “Yes, thats him,” came the reply. The stranger couldnt help but being amused. “That certainly doesnt look like a dangerous dog to me. Why in the world would you post that sign?” “Because,” the owner explained, “before I posted that sign, people kept tripping him over!”

小心有狗!

一名男子走进一家乡间小商店,看到玻璃门上贴的一个告示牌上写着:“危险!小心有狗!”进去后,他看到一条样子一点都不凶的老狗趴在收款机旁边的地板上睡觉。“这就是大伙都得留神的那只狗吗?”男子问店主。“是,就是它”,店主回答。听到这个回答后,陌生人觉得很好笑。“我觉得那条狗一点都不可怕。你贴那个告示做什么?”“因为,”店主解释说,“在我贴告示之前,大伙老被他绊倒。”

Go Ahead

小明上英文课时跟老师说:May I go to the toilet? 老师说:Go ahead. 小明就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小明又跟老师说:May I go to the toilet? 老师说:Go ahead. 小明又坐了下来。

他旁边的同学于是忍不住问:你不是跟老师说要上厕所吗?怎么不去?

小明说:你没听老师说“去你个头”啊!

Little Brother Got off

Tommy: Mom, what was the name of the last station our train stopped at?

Mother: Dont bother me. I dont know. Dont you see Im reading?

Tommy: Well, its too bad if you dont know. Little brother got off there.

弟弟下车了

汤姆:“妈妈,我们这火车停过的上一站叫什么名字?”

母亲:“别打扰我,我不知道。没看见我在看书吗?”

汤姆:“啊!你不知道就太糟了,弟弟在那一站下了车。”

Mother Didnt Teach Me

A little boy lost his way and went to ask the policeman by the road.

The policeman asked, “Sonny, wheres your home?”

The boy replied, “My mother teaches me to ask the policeman when I lose my way, but she doesnt tell me where I live.”

妈妈没教我

一个小孩迷了路,便去问路边的警察。

警察问:“小家伙,你家住在哪里?”

男孩回答说:“我妈妈只教我迷了路就去问警察,但她没告诉我住在哪里。”

Copy Him

Nurse: Dont you like the new baby sister, Johnny?

Johnny: Shes all right, but I wish she had been a boy, because Willie Smith had just got a new sister, and now hell think Im trying to copy him.”

跟他学

保姆:“约翰尼,你不喜欢新出生的妹妹吗?”

篇5:小故事大道 服务的重要

编辑:华企商学院 | 点击数:1366 | 发表时间:2011-08-30 |

分享到: 0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有位穿着汗衫,满身汗味的老农夫,伸手推开厚重的汽车展示中心玻璃门,他一进入,迎面立刻走来一位笑容可掬的柜台小姐,很客气地询问老农夫:“大

爷,我能为您做什么吗?”

老农夫有点腼腆地说:“不用,只是外面天气热,我刚好路过这里,想进来吹吹冷气,马上就走了。”

小姐听完后亲切地说:“就是啊,今天实在很热,气象局说有32摄氏度呢,您一定热坏了,让我帮您倒杯水吧。”接着便请老农夫坐在柔软豪华的沙发上休息。

“可是,我们种田人衣服不太干净,怕会弄脏你们的沙发。”

小姐边倒水边笑着说:“有什么关系,沙发就是给客人坐的,否则,公司买它干什么?”

喝完冰凉的茶水,老农夫闲着没事便走向展示中心内的新货车东瞧瞧,西看看。

这时,那位柜台小姐又走了过来:“大爷,这款车很有力哦,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

“不要!不要!”老农夫连忙说,“你不要误会了,我可没有钱买,种田人也用不到这

种车。”

“不买没关系,以后有机会您还是可以帮我们介绍啊。”然后小姐便详细耐心地将货车的性能逐一解说给老农夫听。

听完后,老农夫突然从口袋中拿出一张粥巴巴的白纸,交给这位柜台小姐,并说:“这些是我要订的车型和数量,请你帮我处理一下。”

小姐有点诧异地接过来一看,这位老农夫一次要订8台货车,连忙紧张地说:“大爷,您一下订这么多车,我们经理不在,我必须找他回来和您谈,同时也要安排您先试车„„”

老农夫这时语气平稳地说:“小姐,你不用找你们经理了,我本来是种田的,由于和人投资了货运生意,需要买一批货车,但我对车子外行,买车简单,最担心的是车子的售后服务及维修,因此我独生子教我用这个笨方法来试探每一家汽车公司。这几天我走了好几家,每当我穿着同样的旧汗衫,进到汽车销售厂,同时表明我没有钱买车时,常常会受到冷落,让我有点难过„„而只有你们公司,只有你们公司知道我不是你们的客户,还那么热心地接待我,为我服务,对于一个不是你们客户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成为你们的客户„„”

感悟:顾客购买的除了商品,还有优质的服务,如果缺少了后者,再好的商品也抓不住

篇6:餐饮服务员职场小故事

年终大会上,你又没被评上“劳模”。你委屈地向秘书Lisa申诉:“为什么我最勤劳、最辛苦,却年年评不上先进?”Lisa笑着说:“是啊,你的服务做得无人能及,可是,我们要的不单单是只会做服务的员工。”

感悟:餐厅在不断发展,如果固步自封,迟早会被淘汰。只要你关注市场的发展方向,关心餐厅管理的需求,学习新的技能,那么,你才会成为餐厅所用,成为餐厅的骄傲。

篇7:理想服务员 小故事感想(精选)

理想应该是一项事业,并不是这个事业带来的收入和副产品。理想的跑道是没有终点的,大家在这里,比的不是谁先出发,不是谁跑得快,比的是谁能坚持不懈的一直跑下去。

理想说白了,就是你喜欢作的一个事,对你对大家都有意义的好事,没有想得那么难,也没有想像的那么伟大高不可攀,也不是说非要拯救地球,才算是理想。理想呢,就是你热爱的一份不大不小的事业,为什么不豁出来去作呢?

理想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许多人一生都没有找到,有,就一定不要随便丢了。推荐理由:

《理想服务员》描述了大学毕业后的青年,为了过上稳定的生活,弄丢了毕业前的理想,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过着不开心的生活。他以为以后有的是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殊不知渐渐把理想弄丢了,甚至越走越远,忘记了曾经的理想。短片给所有没有理想或是抛弃理想的人以深深的警醒:人要有明确的理想,并要不为外力所动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还要朝着理想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奋斗。这个短片很有教育意义,发人警醒,尤其是对我们大学生。

我的感想:

看完《理想服务员》,心里感觉很内疚。我就要满20周岁了,却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坚定自己的理想,总是因怕这怕那的借口一次一次地放弃坚持。前些日子去参观了南区的实验室,我受到很深的触动。为什么科技含量高的数控机床上总是标着外语,为什么中国现在造不出好的数控机床?这次参观终于坚定了我的理想。我要打造一支金牌团队,研发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领先水平的数控机床,为把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制造业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8:三个小故事

这个人,我选择了胡适。过去的中学课本上,是不选胡适的文章的,据说现在选了,也只是选了他的一首小诗。实际上,这个人是很会写文章的。梁实秋,看书多的人都知道,是个很会写文章的人,他的《雅舍小品》很有名。梁实秋还是个很傲的人,同辈的作家学者,没有几个能看得起的,独独对胡适非常佩服,说胡先生的文章,清楚明白,能把白话文写成这样,很不容易。

胡适关于写作的文章很多,一篇一篇的介绍没有必要,我选了胡适晚年说过的几句话,作为他的写作的观念,介绍给大家。共是三句,都出自《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我看的是台湾出的本子。大陆也出过,叫《胡适晚年谈话录》。作者胡颂平,早年是胡适的学生,晚年跟着胡适当秘书,记下的他的谈话。叫“胡适之先生”是一种尊重,叫“胡适”就失礼了。

是三句话,也可以说是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1960年3月31日这天,胡颂平进到胡适的办公室,谈起作诗,胡适从字纸篓里捡出一份油印的诗稿递给胡颂平,说:“你看,这些也叫做诗!他们不晓得自己的不通,所以印出来寄给人家看。这样的人很多,像纽约的华侨报纸上,菲律宾……各地的报纸上,常有这样不通的诗。还有些老辈做的诗,也往往有不通的。在这个时代,再用陈旧的诗的格调,也做不出好的诗了。”先生又说:“怎样叫做通?第一要懂得文法,第二要把意思表达出来。作诗如此,作文也是如此。”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作诗作文章要通。通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是,1 959年5月1 6日这天,台湾大学侨生代表六个人来看望胡适,说他们组织了一个海洋诗社,带来了他们的诗刊《海洋诗刊》让胡先生看。胡先生看了,说,你们做的诗,要分作两部来说,一部是“我”,一部是“人”。你们做的诗,如果不预备给别人看的,你做好就烧了,那就随便怎么做都可以;如果要给别人看,那么一定要叫别人看得懂才对。从前有两句骂人的话:“但要放屁,何必刻板。”刻板就是印成书。这话是对那些文章不高明的人说的,讥笑他们不要刻板,实在是有意思的。你们写的所谓抽象派或印象派的诗,只管自己写,不管人家懂不懂。大部分抽象派或印象派的诗或画,都是自欺欺人的东西。你们的诗,我胡适之看不懂,那么给谁能看得懂?我的《尝试集》,当年是大胆的尝试,看看能否把我的思想用诗表达出来。如果朋友都看不懂,那叫什么诗?白居易的诗,老太婆都能听得懂;西洋人的诗也都如此,总要使现代人都能懂,大众化。律诗,用典的文章,故意叫人看不懂,所以没有文学价值。我的主张,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量,第三要美,文章写得明白清楚,才有力量;有力量的文章,才能叫美,不明白清楚,就没有力量,也就没有“美”了。

这个小故事是告诉我们,文章要有力量。明白清楚就有力量,有了力量才能有美。

第三个是,1959年12月21日这天,有位客人带了他自己做的歌词来见胡先生,并请指教。胡先生看了他的诗歌后对他说:“你的歌,不能算为太好。你要设法去了这些套语,要注意思想,不要注意词藻。白话没有什么词藻,真正干净的白话是很雅致的。”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写白话文,不是说越白越好,还要雅致。

上一篇:河北蔚县剪纸介绍下一篇:医院先进个人事迹(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