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暑期启动复习之历史学

2024-04-28

考研专业课暑期启动复习之历史学(精选6篇)

篇1:考研专业课暑期启动复习之历史学

考研专业课暑期启动复习之历史学

参加历史统考的考生一旦选定了学校之后,就必须仔细分析大纲,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包括教材、参考书、真题、笔记讲义等,了解当前的考研形势。考生要时刻关注报考学校的相关政策变化,留意该校历史专业的最新动态,浏览其网页了解最新信息。有机会应去听听该校历史老师的课,主动结识所要报考的导师,这些将对今后的复试很有帮助。

有些同学认为,历史考试存在着考试重点,通过分析真题就能找出一定的规律,从而更轻松地准备考试。实际上,这是一种侥幸的心理。其实,历史考试不存在必然的重点,每个史实和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考试的内容。

复习过程中,看书一定要巨细无遗,在书上总结要点重点、做好笔记,先有个大概印象,然后反复加深直至形成深度记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这四部分并重,都要仔细复习,夯实基础,吃透各知识点。一般来说,考生对世界古代史会尤其生疏,那就更要注重打基础。尽管考试不可能考到所有的知识点,但复习时切不可存侥幸心理,必须面面俱到,不留知识死角。

除了打好牢固的基础以后,也要注意一些复习考试技巧。对于选择题的准备,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死记硬背;我们只需对它有个印象。就像看电视、小说、故事一样,看过后不自觉地就把它记住了。复习的时候,可以把知识点当成一个故事或一部电影来看。例如选择题中的“三法司”指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电视剧中的一些情节“三堂会审”,答案就是――都察院,大理寺,刑部。还有一些知识点是通过我们记忆大题时掌握的。在准备大题时,我们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连带掌握。如今年的名词解释“《九十五条论纲》”,复习时把它放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将其改革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等一系列内容连带记忆。

在暑期阶段,大家不仅要对复习有自己的规划,还要关注各方面复习知识,对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科知识知识体系之所以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下三点:其一、知识体系使纷繁复杂,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按内在规律整合到一起,优化了内容,进而使复习过程跳出题海,减轻了负担;其二、掌握到本学科的主干内容,突出了学科重点;其三、学习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按照历史学科自身固有的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可以将历史学科的全部内容体系分类总结为下列三个小的知识体系。即:

1、横向知识体系:

又称阶段性体系。即由低到高,由下到上,由浅到深包括节的知识体系、章的知识体系、单元的知识体系。教材的每一节,章、单元都各自形成一个小的知识体系。在这里首先要明确本体系中包含几个知识元素,每个要素中包含几个子要素―必须采取纲要信号的概括法提炼出要点;其次更重要的是弄清各个要素间的关系,核心是找到关键性、本质性、主导性或者是统领性的要素,确定其他子要素和这个关键要素的关系。其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目的是使知识要素形成结构。

2、纵向知识体系;

又称线索性知识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专题性的知识体系。构建纵向的专题知识体系是关系到复习成败的关键一环。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要防止:1、脱离单元体系;2、没有重点,面面俱到;3、架空史实,空谈理论;4、脱离考试,盲目构建。

3、规律性的知识体系;

又称为综合性知识体系,理论性知识体系。规律性体系是全方位站在历史规律的高度上通观历史知识,把历史知识处理为规律结论的史实说明,真正实现全部知识的规律化。规律性知识体系是建立在单元和专题知识体系之上的较高的要求。它是指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重新整合历史的知识系统,进而体现历史现象的内在运动规律。在进行这种知识体系的建构时,应选择适当的规律体系。

-

篇2:考研专业课暑期启动复习之历史学

中文各专业考研复习分为文学和语言两大部分,参考书数量较多,复习范围广。建议广大考生在暑期的复习强化阶段一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二要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

下面简略谈一下分析真题要注意的问题:

考生要把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历年真题搜集起来,依照自己的笔记和参考书,简答一遍,这不仅可以检验基础知识是否掌握,也是一个摸索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的过程。

简答完真题以后,需要把历年真题综合起来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考生可以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进行重点复习,同时还可以了解同一知识点不同的出题方式,并能够科学预测未来的出题动向。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主要题型和答题方法:

一、语言学概论主要题型及答题方法:

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要求写出定义,同时要求举例说明,目的是考察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理解了这个名词概念。

2、填空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涉及面较广,也要一部分是灵活的分析性填空题,既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分析运用能力,即使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也通过分析题来设置,解答必须先分析再填空。

3、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即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主要考查一些易于混淆的问题,考查对一个事物不同分类角度的认识把握情况。选择题看起来难,其实仍然是基本知识的应用,只要基本知识掌握熟练,又能灵活运用,解答也并不难。

4、综合分析题:分析题其实在填空、选择甚至问答题都一所涉及,在这里比较集中一些,突出的是一些重点分析内容,主要涉及语音、语法两部分内容。其它一些内容和其它一些章节的分析内容,则分散在其它一些题型中。语音部分的分析题主要考察:比较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和异同,所有比较异同都是以国际音标出现的。第二用国际音标给汉字注意,这两上方面在每套试卷中都会出现。语法部分的分析题涉及到第一词组的结构层次分析;第二语法意义分析。语法意义分析通常是拿出一个英语的句子,在某些地方有词性变化,在该词下划线,请找出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语法范畴即可;第三个是句式变换(多异句式、同异句式)。

5、问答题:要求列出问题的要点,并且要适当展开阐述分析,或举例说明,尤其是要点较少的内容,更要求有一定的展开。除了可以综合出题外,每一个要点都可以单独出题,因此,有关的要点要求掌握,要求都能分别阐述,展开分析。

二、现代汉语主要题型及答题方法:

1、填空题。这类题在内容上关系到每章的基本知识点,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填出答案,属理解类题目,如‘他在考试。,一句中的‘在’所属词类为一等。

2、判断题。从内容上讲,这类题大多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甚至是常识性的,只是在形式上与填空题不同,要求考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若错还须改正。要注意的是,有的判断是整个内容错,如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词。(95下),有的是理论部分正确,举例说明有误,如舌面元音发音时,主要有舌面起作用,由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不圆来决定。U是后、高、不圆唇元音。(98上),有的则是判断不严密,如‘裤、鲸’二字的义符都能较准确地提示词义的义类。(如上)但也有少量理解和分析性的,如通常所说的褒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能表示贬斥的感情色彩。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务必从多个侧面去考虑。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选择题不管答案数量多少,从内容上讲,也与上述两种题型同,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多属分类、定义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方面的,涉及每一章内容。

4、名词解释题。考核基本概念,一般每章一个,从内容上看,这些概念对于相关章节来说是基本的知识点,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此类题回答时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解释出其实质内容,有些需举例。’如零声母,要求说出指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并举例,而笔画只需说出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是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即可。

5、归纳题。该类题型主要考核对材料的归类,多涉及声母的发音方法或部位、复韵母以及四呼、声调、单纯词类别、词义归纳、词类的归纳、汉字首笔的排序、汉字简化方式等。

6、分析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涉及到各部分内容,如词语的拼音、声韵母的认识、合成词结构划分、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句型判断、复句的分析以及修辞格的判断等。

7、改病句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和表达能力,可以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以及修辞表达三个方面去思考。拿到题目后可以采用先零后整逐级进行的方法寻找错误处。先零后整逐级指首先逐个查看单个词语的运用,若无问题,再看句子成分的搭配和结构,最后看修辞表达如语义是否周密、前后是否照应、语序是否得当、辞格是否合格等。所改理由,也可以来用针对所改的对象进行就事论事的直接解释,体现针对性。

篇3: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六大误区

误区一:专业课还没开始,不着急复习

之前在沈阳讲座,现场有一个学员打算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试科目代号为“815经济学综合”),问题是专业课还没开始复习。听完之后,我当场石化,对外经贸815经济学综合四本厚厚的参考书,现在还不开始看,莫非打算考2018研。

从之前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看,强烈建议考名校的学员尽早复习专业课(因为参考书多,考题难度大),最好是六月底之前把所报院校参考书看一遍(含作答课后习题),因为暑期开始就进入强化阶段,需要开展第二轮复习。

为了说得更清晰一点,举例说明下。以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例,总计22章(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不考),要求6月底之前看完,共计3个月。

时长:90天

章节:20章

速度:一章花费4.5天,约5天。

这5天干什么:看教材、做课后习题。

如果报考院校指定教材为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宏观经济学》,零基础,怎么办?

也是六月底、七月初看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具体操作方法:

看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听完课,看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消费者理论相关章节,然后做该章课后习题。

误区二:专业课光看指定教材就行

很多学员低估专业课考研难度,以为自己多看看教材就行,问题是真不够,主要有两个原因:

1.“看”,有时候看不出名堂,自认为已经搞定,结果考试难度远大于所理解程度。

接下来引用去年一名同学(东北财经大学,专业第三名)成功经验分享,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光看可能不好使:

首先说说考研经济学专业课的一些问题。虽然经济学专业科班出身,但是平时学习的深度,难度还是和考研专业课有相当差距的。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解不透,比如厂商在劳动市场是买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卖方垄断,那么这是双边垄断吗?答案显然不是,双边垄断的概念理解不透就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再就是当前经济学教材,也有很多知识点讲述的晦涩难懂而且不知所云,典型的例子是范里安的二级价格歧视,自己看书,我反正是没看懂,只读一遍浪费时间。还有一点是前后知识点的联系,难以做到将知识点系统化,典型的例子是经济学流派发展和争论,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对于总供给的观点有哪些争论,宏观经济政策分别有哪些主张。最后就是将知识点理解了,怎么落实到做题上,这还是存在问题,生产论成本论,要素需求理论不难懂,但是给定生产函数等条件,求成本曲线,要素需求量等问题,做题也不见得能做得好。

比如,双边垄断这个概念有点难度,但是是核心考点,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曾经就考过这个知识点。

2.部分高校,考题难度超过指定教材,单看指定教材考不了高分,特别是名校。

部分高校,如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等,虽然指定了参考书,但是每一年都有考题超纲的(一般为一到两道大题)。比如说:

在蒙代尔-弗莱明框架下,假设政府通过进口配额或是征收关税来减少进口,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作图分析上述减少进口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收入和汇率。

(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作图分析上述减少进口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收入和汇率。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仅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没有讲到贸易政策。但是,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就讲了贸易政策。如果考生之前看过这个,估计就开心坏了。

误区三:专业课靠背

不少学员,特别是女同学,错误的理解成经济学靠背就行。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理解。

1. 经济学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如果纯粹靠背,复习失去了意义。

2. 经济学靠“理解”,即掌握内涵。

3.第二轮复习整理笔记,十月份底后可以背,特别是所报院校对文字要求高的院校,尤其是含政治经济学。

比如,如下这道考题:

请结合图形简要说明凯恩斯交叉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这三个模型中的内在联系。

学员一定要掌握上述三个模型的关系,这个光靠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误区四:多刷历年真题

有部分同学,很有意思,经常要求推荐真题集,说要多练习考题。然而,一问,课后习题都没有做。这不就搞笑了,现在不好好做课后习题,然后就想做真题,真有点好高骛远。历年真题是很重要,如:

1.明白考题题型,便于针对性练习。

2. 知道考题重点,有助于侧重复习。

3. 把握命题规律,指导科学的备考。

4. 历年真题重复,不做真题死翘翘。

但是,建议第一轮复习重心放在课后习题等,不要好高骛远。

误区五:课后简答题看完答案就背

很多同学反馈,简答题作答太痛苦了,能不能直接背答案?当然不可以,经济学是考理解,不是靠背的。

最佳方法:先花两到三分钟时间思考简答题如何作答,然后对参考答案,并在参考答案上做标注,如之前没有想到的,或者之前理解错误的。

如果专业课想考高分,一定要不断练习简答题的答题策略!

我们来一道考题分析下: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这道考题要完美作答,需要强调两点:

1.短期供给曲线怎么和边际成本曲线扯上关系?

2.为什么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一旦明白上述两点,再结合数学推导,这道考题就可以很轻松搞定。

误区六:计算题靠疯狂做题

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包括出题。如果疯狂作答计算题,仅仅是出于自我安慰,那估计靠不住。

做完一道计算题,思考下命题规律:告诉你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结果。

比如,我们就拿消费者理论考题做个例子,分析一下: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单位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上述两道考题其实出题方法一样,只是稍微有点区别:

如果告诉预算约束方程和效用函数,可以求解出最优解。

如果告诉效用函数,但不能得到具体的预算约束方程,如商品的价格变化,可以求解需求函数。

篇4:考研英语词汇复习之我见

按英语单词词性分类记忆单词。高频英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每一词类可以按其常用前后缀、固定搭配及特殊用法加以归纳并结合例词反复记忆强化。以形容词为例,要熟知其常用后缀,如,-able,-al,-ed,-en,-ful,-ic,-less,-ly等,同时要掌握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后缀。名词might(力量)通过添加后缀-y可构成形容词mighty;同理,常用动词persist加上后缀-ent后,它就可以当作形容词“坚持的”,在句中充当表语或定语了。其次,要注意区分词性及词义相近的形容词,respectabe(受人尊敬的),respectful(恭敬的),及respective(各自的)虽词形相近但词义相去甚远。

考研试题经常考查考生对英语文章中一词多性、一词多义及熟词生义用法的掌握,因此,在背诵英语词汇时一定要有意识地留意观察并归纳总结上述情况。如,cloak作为名词,表示“披风”,但在2011年考研真题中它变为动词,表示“躲藏、掩盖”;cell常用的含义“细胞”,但它另一个词义为“牢房”;学生熟知code“密码,代码”的含义,但在法律用语中则表示“规则,法典”。

随着词汇量的日益積累,联想记忆法会成为有趣且可行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联想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表示人的后缀ant时,学生会联想到accountant(会计),老师可引导学生复习open an account(开户),从而引出反义词组deactivate an account(取消账户),除了对这个新动词记忆深刻外,学生还会加深对反义前缀de的用法及含义的理解,进而轻松地记忆由它构成的高频词汇,如decrease;deforest,degrade,devalue,defrost等。可联想记忆的单词还包括deposit and withdraw money(存取钱);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高效愉快地记忆枯燥乏味的生词。

篇5:考研专业课暑期复习之教育学

经过基础阶段的复习,的考生们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基本结构,考查范围都很清楚了,也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了第一遍的学习。在接下来的强化阶段,提醒考生要针对具体考试科目做全面深刻的复习。在此轮复习中,首先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启动:

(一)精确区分专业课考查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

教育学专业课的知识点很细致也很多,如果全部都理解并记住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非常困难,同时这也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因为真题不可能将每一年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考到,所以将最大的精力放到最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点上对考生来说是最有利的。因此,考生就需要对考查的知识点进行重要度层次的区分了。只有区分了考查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复习。因为暑期强化阶段一般需要考生进行两轮完整的复习,所以每一轮复习的时间很短暂,就更有必要精确区分专业课考查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例如,在四个科目中,教育学原理科目需要花最大的精力去把握,因为它在历年的考题中都是分值最大的一部分,而教育学原理中的“课程”和“教学”两部分又是重中之重等等。

(二)正确把握专业课重点部分的学习深度。

在区分出专业课考查知识点的重点之后,还需要正确把握的是不同重点知识点的学习深度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重点知识点都要花相同时间,都要掌握到相同的程度。例如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和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两者都是中外教育史中的重要知识点,内容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学习深度却不同。显然,对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要更加深度把握,而对夸美纽斯的掌握要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到他的班级授课制上面。因为卢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然教育思想,而夸美纽斯最具代表性的贡献却是班级授课制。简言之,正确把握专业课重点部分的学习深度就是把专业课重点知识点再进行一词重要度区分同时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确定其学习深度。

(三)准确分析真题命题规律。

区分专业课考查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和把握专业课重点部分的学习深度这两部分工作和真题是分不开的,因为多数时候要确定知识点重要与否,学到何种程度是需要真题来作为参考依据的。毕竟此时的学习是一个备考过程,需要在较短的时限内实现成功应试的目的。在对真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解析的基础上,考生提高专业课分数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真题及其命题规律是必须把握的,但却不适宜过早开始关注,原因在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然是一种选拔考试,但是其考察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因此,不能为了应试一开始就只识记真题重点考的内容而本末倒置将学科基础忽略掉。考生在此阶段要做的是对真题进行较好的解析。

对真题的解析应该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历年真题的大致结构,如题型、分值、考察的主要内容、各题型的出题形式、角度等;二是真题考察的重难点和历年真题对不同部分内容的考察频次,简言之就是要找出重难点和高频考点;三是分析真题不同体型的特点及答题技巧。这些都属于应试层面的内容,因此安排在暑期复习计划靠后的时段。同时考生可以在完成第一轮知识点复习的时候先用2套真题进行分析,在完成第二轮复习之后,再用最后2套真题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最精炼、准确的命题规律为冲刺阶段进行全真模拟做准备。

因为复习时间集中,其它学习任务最轻,暑假便天然地成为了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这一段黄金时间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复习,并与最终的结果紧密相关。因此,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合理安排各科的复习时间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对那些还没开始第一轮复习的同学来说,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基本识记方法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是基础的基础,任何科目都有一些考生必须记住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教育学原理中的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班级组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最近发展区等等;中外教育史中的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就更多了,尤其是年代、事件、人物、法案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选择题、名词解释的好出处。此外,书中一些不太明显的概念也要记住,例如某些教材中的黑框里的扩展性内容也要记住,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这些属于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也非常重要的。

2、理解记忆方法

抓重点对于文科知识学习是非常有效的.。由于考研的参考书较多,尤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如果单靠死记硬背是没办法全部记住的,因此最好通过理解抓住重点来有针对性的帮助记忆。具体做法是大家在复习时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来减轻记忆的难度,同时把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这样几轮下来,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一点也不觉得内容繁杂了。同时借助一些参考书籍,把握真题命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和易考点的记忆就会更有针对性。

3、归纳法

考研的科目比较多,政治要有五本书要看,专业课也至少有四本厚书。为此,建议大家采用略――详――略的策略,即先简略看一遍教材,记住教材的整体框架,同时要对此书中的重要概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要做读书笔记,将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较难的章节、段落或者知识点作出标记,随后查阅各种资料尽量了解难点,为第二遍详细阅读做一定的知识铺垫。第二遍要精读参考书,即把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这个阶段一定要做的工作就是大量的读书笔记。在做笔记的时候,要有问题意识,脑中有什么疑问,对某个知识点和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等等一定要及时记录,这样才能起到精读的作用。在整个第二遍精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的是尽量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异同等关系,学会辨别区分它们。最后一轮要对前两轮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提炼了,告诉各位考生一个小技巧,就是采用关键短句归纳,即每个段落都用四五个字最多不超过十个字进行概括,同时把意思相同的段落连在一起,把一些无用的和废话勾掉。这样下次再打开书一看关键句就知道这段文字的大意了,减轻了看书的负担,同时也能有助于对知识点的回忆。整个过程下来,会感觉使用关键句法特有效果和省时间,同时逻辑结构和思路也很清晰,对学科的总体把握也就逐步深入了。

篇6:2013历史学考研暑期复习计划

对于参加统考的同学来说,7~8月的复习任务已经摆在眼前。

暑期档统考复习全计划

考研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准备考研的过程都是在磨砺自己的学习能力。其实,掌握一门学科的要领是大同小异的。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专业难关,辅导班的意义只是帮我们节约时间和精力,所有的知识还都需要自己内化。

历史学:全面复习,调整备战状态

对于历史学复习而言,7~8月份还是属于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对上个月的复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经过6月份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是否都牢固记忆了?这个自测最好在7月份复习阶段起步之前进行,也就是说,7月份应当拿出1~2天的时间进行自测。自我检测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心理上增加成就感,培养信心。自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将自己在上个阶段梳理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列表,依次在大脑中 “放录像”。自测时不要求一字不差(千万不能如此要求自己,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历史需要记忆,却决不是死记硬背),但必须明白大概意思,答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者有东西可答。将自己忘记的、或记不准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便二次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自测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

对于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8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7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6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7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8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会让人感觉有些乱,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跨考崔老师建议大家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例如,世界

近代史的大概框架:

1.16世纪的欧洲

2.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0.第二次世界大战

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8月份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现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就中国古代史而言,其顺序无外乎就是“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辽—元—明清”。无论是复习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掌握的要领都是不变的。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这样有了总体的概念和宏观的把握,回答问题时也不容易被困于一个有限的范围。

另外,许多学校从8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新的招生简章,如果此前你还没有决定具体方向,这时最好不要再犹豫了,应尽早选定一个方向。同时,一定要注意你报考的学校在招生、院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较往年是否有所调整。如果有变化,复习计划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其次,抽出一定的时间上网,及时搜集有效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消息闭塞实际上是考研的一大弊病。有的时候,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也是导致考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到一些确切、有效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往往还会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考研不仅要求用功努力,还要讲究效率,讲究针对性——历史统考的命题趋势、重点、历年真题、命题老师是否更换(一般专业课的命题老师更换,试题就会发生较大变化)等等,这些信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研结果。

尽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条件允许的话,可去听老师的课;向该专业的学长请教考研经验,吸取教训;复习之余,也要经常与身边的研友进行交流,尤其是那些参加辅导班的同学,这样可以共享一些信息;分析历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和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一些实用的信息,每天适时关注一下新的信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上一篇:燕宝助学金感谢信六百字下一篇:检测机构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