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

2024-04-28

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精选8篇)

篇1: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

2013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及复习建议

一、考试性质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初中毕业生,并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组织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是全面衡量反映初中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方面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水平考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评价性、选拔性。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能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宽厚而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初中学业水平化学学科考试,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以水平测试为主,突出基础性,注意创新性,体现科学性,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所学化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基本能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简单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通过考查,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考试形式

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考试方式,考生在答题卷(卡)中答题。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四种类型。化学科满分:100分(单科考试)。考试时间:100分钟

三、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及分数分布

科学探究约占25%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30%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0% 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15%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0%(其中涉及计算的内容约占8%)

2、试题难易程度分布

较易试题约占70% 中等试题约占20% 较难试题约占10%

3、试题题型分布

选择题约占44% 填空与简答题约占32% 实验与探究题约占18% 计算题约占6%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命题依据新审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下册)所要求的内容,“科学探究”主题的考查大都融入“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学习主题之中。

(二)考试要求

“依据课标、注重基础、突出应用、重视探究”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标

命题遵循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关注基本概念和原理,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素材和内涵中尽可能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方面的要求。

2、注重基础要求

依据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特点,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避免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但注重基础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要重视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突出实际应用

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考查。通过情景化的试题素材的设置,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设置力求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探索性,以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4、重视科学探究

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考查;体现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等。

5、杜绝繁、偏、怪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试题的设置要注意反映我市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卷难度控制在0.65左右。

注:更具体详细的考试内容及要求可参看云南省教育厅颁布的“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化学)。

五、复习备考建议

建议复习备考要认真研究体会新课程标准,优化复习备考环节,提高复习备考效益;细致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回归教材,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的复习,强化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在实验与探究、过程与方法、分析与评价的考查中,注意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使用化学用语的表述能力等;在教学中关注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关于新课标中的新变化的学习、研究。2.关于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复习建议。

(1)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有机化合物。要能够根据图示判断物质的类别。

(2)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符号、意义。(3)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4)化学式、化合价。(5)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6)能够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一些现象。

(7)能看懂一些商品标签上的含义。3.关于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复习建议。(1)空气的组成。

(2)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性质、用途。(3)水的组成、净化、软化。

(4)溶液、溶剂、溶质、溶解、结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相关计算。乳化。溶液的配制、稀释。(5)常见金属的性质,金属的保护,金属的冶炼,合金。

(6)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用途,指示剂,pH试纸。(7)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8)常见的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的性质、用途。(9)常见化肥的名称、作用、施用。

(10)常见的金属材料、有机物、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的重要作用。4.关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复习建议。

(1)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类型、催化剂、能量转化。(2)金属活动顺序、物质间的相互转化。(3)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关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复习建议。(1)燃烧、燃烧条件、灭火、防爆。(2)化石燃料、新能源、清洁能源。

(3)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开发、应用、对人和环境的影响。(4)某些元素(如锌、铁、钙等)、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一些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6)“三废”、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7)环境保护(如PM2.5、砷铬铅镉等中毒、毒胶囊、塑化剂等)。6.关于科学探究的复习建议。(1)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

(2)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连接安装、药品的取用、加热、溶解、过滤、蒸发、溶液的配制等)。(3)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操作、原理、注意事项)。(4)对初中一些物质的检验、区分。(5)对初中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鉴别。(6)对反应物、生成物成分的探究。(7)对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方面的探究。(8)对某未知物、变质物成分的探究。(9)对实验装置设计的探究。(10)对实验现象的探究。

(11)对化学科相关安全方面的探究。7.关于计算方面的复习建议(1)关于化学式方面的计算。(2)关于化学方程式方面的计算。(3)关于溶液浓度方面的计算。(4)关于物质纯度方面的计算。(5)关于综合方面的计算。

篇2: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

小草坝中学:何春蓉

2012年4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昭通市彝良县教研室组织的中考研讨会,聆听了周副局长、陈老师等县局领导关于2012年中考总命题指导思想;化学科目说明解读,初中化学重点知识说明,知识网络的构建,以及去年中考情况分析。并听了姚怀勇、文开发两位老师的两节复习示范课,听了本校校长韩老师提供的经验汇报交流,觉得本次研讨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获益匪浅,惨叫研讨的化学老师通过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对试题命题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在本次研讨会中,自己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是考点的把握以及注重贴近学生实际,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分析试卷,发现以前教学和复习中的许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轮回归课本的复习对知识点的重复和讲解,但由于经验善浅,考点知识没有在讲解过程中着重突出,这无疑扩大了考试范围,增加了学生负担。第二轮专题复习相对来说针对性强了,但往往难度太大,不能面向全体,效果还是不好;第三轮复习中只是让学生做中考复习资料,讲解复习资料,以题海战术代替复习,学生学习负担重,身心配备,处在盲目的复习题海中,效率低,复习效果差; 通过这次研讨,各位化学教师的复习经验交流,使我们能掌握中考脉搏,把握中考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复习;深刻认识到教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同时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制定好有效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盲目行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各位化学教师的复习经验学习,今年的将我进一步修改复习计划,将许多计划中老师讲的内容让学生去整理和归纳,注重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与互助。设想在今年的第一轮复习中采取给出考点,让学生梳理总结知识点,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考点,并针对考点小组内找两道典型的题目练习,我指导学生把握中考中的重要考点和常考考点,并结合学困生转化中的“一二一”活动,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和记忆。第二轮复习资料让学生有选择的去做,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我只要求他们做比较简单的题目,鼓励他们做一些中考热点的练习;而大部分学生,则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复习资料的题目,各小组中将不会的题目整理探讨,实在不会的交老师解决;而对于一部分优等生,我则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复习资料,帮助其他同学复习,适当给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探讨。第三轮复习中,精简专题练习,根据培训中常考考点和分值较大的题目设计专题,以中等难度题目为主,争取在中考中有所突破。

篇3: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建议

一、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一般教师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较多, 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反思的指导。中考是学生的考试, 教师教得再好、研究的再透彻, 最终也是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落实到试卷上, 故在冲刺阶段指导学生进行反思非常必要。

(一) 通过反思, 堵上知识漏洞

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及其曲线、化学用语、物质构成的奥秘、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方程式书写、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基本计算等是化学中考常考的知识点, 如果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理解不准确, 会影响考试得分。如, 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中涉及的基本物质有40余种, 化学反应有18个, 考查的知识内容有91个, 涉及到的都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 涵盖了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5个一级主题, 17个二级主题。

【例1】 (2010年·河北)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 B为单质, D为常见的碱, 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

(1) C的化学式为。

(2) E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 反应 (3) 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反应 (5) 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本题所考查的内容涉及了“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质构成的奥秘”三个一级主题下的“地球周围的空气”、“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物质组成的表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四个二级主题。试题通过5个化学反应为主线, 考查了学生对过氧化氢、氧化钙、水、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等7种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解决该问题, 首先需要学生熟悉常见化合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才能作出正确的推断。推断反应 (5) 是一个难点, 它是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的作用下释放出氧气的反应, 其实用价值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虽然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 可是学生的得分率很低。学生能顺利推出F为CO2、B为O2, 为什么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出反应 (5) 呢?这是因为说到CO2的化学性质, 学生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然后想到能与水、碱等反应, 而将它最重要的一个性质参与光合作用遗忘, 这是学生知识的漏洞, 也是思维的漏洞, 实际上各版本教材在介绍CO2的性质时, 均有CO2参与光合作用的图片, 但是学生忽视了。所以说, 通过做题将教材中每一个概念、规律、例题、习题、探究活动、实验、小资料、家庭小实验、阅读材料, 甚至一个插图、一个表格、一个情景等熟练掌握, 及时堵住自己的知识漏洞, 并将教材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这样做会事半功倍。

(二) 通过反思, 提高审题能力

考试时由于审题粗心, 不仔细分析而导致失分的现象很多。为避免会做而做错的现象, 应通过平时小测、模拟考试等及时反思, 提高审题能力。一是学会读题, 注意挖掘题中隐含的信息;二是对题目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 应仔细分析, 认真推敲, 切不可凭自己的主观意识、以定势的思维来答题;三是做题要有全局观, 考虑问题要全面, 避免顾此失彼;四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 应仔细看几遍, 找出题目中前后之间的联系, 弄清题意, 找好突破口再做题。

【例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本题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主线, 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掌握,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均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所熟悉的简单题、送分题。A选项中等号两边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B选项是臆造的化学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KMnO4在加热条件下才会分解, 但C选项没有标明反应条件;只有D选项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可是从答题情况看, 错选B的高达20%以上, 错选C的超过10%, 可见学生只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非常重视, 而审题时, 顾此失彼, 忽视了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应的客观事实。

【例3】 (2010·安徽)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1)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 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 l~2s后取出, 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 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 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 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上表。

(3) 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 温度最高。

(4) 结合定量研究结论, 图2中所示加热方法 (试管夹未画出) 最合理的是___ (填字母序号) 。

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加热仪器, 学生非常熟悉。由于教材中有火柴梗在酒精灯灯焰上的碳化实验, 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考查了学生透过熟悉的现象分析其本质的能力;定量研究是借助数字化信息系统, 利用温度传感器定量测定酒精灯各层火焰的温度, 这打破了学生对外焰温度最高的定势思维,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开放性, 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第 (1) 问得分率较高;第 (2) 问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没有回答外焰温度高的原因, 只是重复了题中描述的现象“位于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明显碳化”、“外焰部分碳化明显”或“外焰部分最先碳化”等;第 (3) 问, 由于受定性探究结果和教师讲课总结的结论的影响, 一些学生不相信定量测定的数据, 掉进定势思维的陷阱, 没敢回答内焰温度最高, 导致失分;第 (4) 问一些学生没有审清“结合定量研究结论”这一题意, 而错选c、d, 还有的学生对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没有掌握而错选了b。实际上定性研究中第 (1) 问既是为了送给一般学生分数, 又是为第 (2) 问答案“酒精灯外焰与空气接触充分, 有利于酒精完全燃烧, 从而使外焰温度高”埋了伏笔;定量研究所得结论———内焰温度最高, 也为下一问加热试管中液体的正确操作做了铺垫。可见, 学会读题、审题, 学会分析, 才能有效提高得分率。这要求我们平时要学会阅读、学会分析、敢于质疑, 提高自己根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三) 通过反思, 提高做题的规范性

中考时, 很多学生会因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不完整而失分。尤其是简答题, 更容易因为表达不准确而失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考试后, 指导、督促学生加强反思, 通过认真反思, 弄清答题的正确思路及表述方法。还有计算题的解答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

要通过反思及时分析自己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找到解决的办法。另外, 还要克服一些“小毛病”, 如:专用名词金刚石、长颈漏斗、过滤等被写错;将写“名称”看成写“化学式”, 将求某物质的“质量”看成求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把“盐”酸看成“硫”酸等;将错误的选项答成正确的选项等。

二、重视剖析图表类试题

图像、图表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 能直接、直观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这类题有助于考查学生获取、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因此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如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综合部分共有10个图表, 第7小题, 以一个逻辑关系图将主要的化学物质间混合的酸碱度关系, 转化为pH图像的对应形式, 信息量大, 思维度大;第31小题以框图题形式, 涵盖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原理、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物质组成的表示等知识, 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掌握程度;36小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例4】 (2007年·河北) 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3所示,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B、C、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 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

A.有气泡产生B.无明显现象

C.有红色固体析出D.有蓝色沉淀生成

本题以维恩图的形式, 选取单质、酸、碱、盐4类物质中的典型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 利用两圆的公共部分表示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以图像方式考查了化学的主干知识。四个选项中涉及的实验现象均是4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正确实验现象, 只是打乱了放置的位置, 实验现象大多为特征反应, 这些实验现象也经常作为推断题的突破口。本题错选A的占30%以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换成图示的形式, 学生被庞杂的信息弄乱了分寸。

【例5】 (2011年·河北) 图4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其中可能符合图5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本题在2007年的基础上, 又一次考了维恩图, 并且多了坐标图, 信息量更大了。考查了常见化合物中H2SO4、Ca (OH) 2、Na2CO3之间发生的反应, 以及酸碱溶液稀释、溶液酸碱度变化、pH等基本知识。图4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图5则是用坐标图表示的可能出现的酸碱度变化情况之一, 即混合前溶液显碱性, 随着加入另一种物质量的增多, 溶液碱性逐渐减弱, 由碱性至中性, 最终变为酸性。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 错选A、B、C的各约占15%, 说明有近一半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不只是选择题中遇到图、表时学生易出错, 在主观题中的框图推断题、实验题一样也容易出错。加强对学生分析图表信息能力的训练,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间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防止出错的办法, 首先是要克服畏难情绪, 虽说这类题信息量大, 思维量大, 但涉及的知识均是核心和主干, 不偏、不怪;二是看图时应注意细节, 能通过观察图表发现隐含的信息, 也能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图表中, 对图像或表格中的数据要注意对比看变化总趋势, 还要看起点、终点、突变点和不变点;三是把近几年与图表有关的试题拿来重做, 从中体会命题意图,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做题准确率。

三、重视实验与探究, 精选、精编科学探究题,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1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质量高的的实验与探究题能引导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因而这类题是各地中考的热点和难点。自2010年起, 河北省理综试卷结构做了调整, 即减少了一道实验与探究题, 但与科学探究主题有关的试题总分值并没有下降, 仍然体现了实验与探究在化学学科中占有的重要地位。2010年的第6、7、13、14、28、30、35题均为实验与探究题, 共22分;2011年的第2、14、28、30、35均为实验与探究题, 共18分。考查形式包括:实验基本操作、常见仪器的使用、实验的分析、实验推理、对科学探究要素的理解与运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的设计和评价等;有的试题既有探究性, 也有开放性, 并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为提高该类试题的得分率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重视实验

在复习中, 应适时开发主题化实验探究复习课。可将社会热点话题或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质作为素材, 引入课堂进行实验探究。如融雪剂、航天科技、环境污染、常见药物 (Vc、抗酸药等)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制作 (如食品抗氧化剂、膨松剂、松花蛋的腌制、面包烤制等) 、农田施肥等。通过这种课型, 一是能使乏味、单调的做题复习课变得活泼、轻松而愉悦;二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仪器 (如:试管、长颈漏斗、量筒、滴管等) 的用途、使用方法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连接、装置气密性检验等基本操作;三是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自然会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网络;四是会渗透更多的科学方法和学科思想, 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精选、精编实验与探究题

实验与探究题的选材没有固定的模式, 有的源自于教材的基本实验, 有的源于教材实验的改进, 有的源自于社会与生活等。大多数实验与探究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很高的创新性。建议教师精选、精编实验与探究题, 通过针对性练习, 让学生熟悉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但教师不要编制或选择偏、难、怪题进行模拟训练, 要避免借探究、开放之名加重学生负担, 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降低学习效率。

【例6】 (2011年·河北) 在一次实验课上, 各小组同学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小明发现, 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 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 (1) 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2)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3) 还可能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 (1) 验证猜想 (1) 是否成立, 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________的石块, 加入质量相同、_______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 验证猜想 (2) 是否成立, 对盐酸的要求是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 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 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 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 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答出两点即可) 等_____________。

本题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能遇到的现象为素材, 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读问题的能力, 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对实验方法的科学选择能力。在解题过程中, 学生要理解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反思等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 初步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想法。

本题对教学的启示是: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实验、生活中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科学研究的方法。如, 知道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做对比实验等。

在冲刺阶段, 大家可适当关注一下社会生活、生产科技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一定要通过研究近几年本省中考试题, 通过老题新做、试题改编、拓展等方法, 明确中考题型、常见考点和重点, 把握命题的角度、思路等。相信通过大家精心地备考复习, 一定能打好中考这一仗。

篇4: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

作为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团体,中国化学会和德国化学会保持着良好而频繁的交流与合作。本次研讨会作为中、德化学会共同庆祝国际化学年的重要活动,德国化学会主席Michael Droescher博士、执行主任Wolfram Koch博士;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张希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万立骏院士、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秘书长杨振忠研究员;副秘书长帅志刚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丁奎岭研究员出席了会议。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马普生物物理所Hartmut Michel教授、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RIKENRyoji Noyori教授、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Scripps研究所Barry Sharpless教授、德国洪堡基金会主席、柏林工业大学Helmut Schwarz教授、德国马普碳研究所Alois Fuerstner教授、德国《应用化学》编委会主席、瑞士苏黎世联邦高工François Diederich教授、南開大学周其林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杨震教授和清华大学张希院士等9位国际著名化学家应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涉及膜蛋白结构、手性催化合成、点击化学、C-H键活化、全合成中的催化反应、有机光电材料的合成、手性螺环催化剂、五味子有效成分的全合成、超两亲分子与可控自组装等。

佟振合院士、江雷院士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学同仁共4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为宣传中国化学界近年来取得的成就,组委会还特邀相关单位在会议期间以墙报的方式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专题报告结束后,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为来自中科院化学所、理化技术所、吉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6名年轻学者和研究生签署并颁发了优秀墙报奖。

本次研讨会同时作为德国《应用化学》杂志50周年庆祝活动。会议期间,承办单位领导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专程会见了与会嘉宾,并向与会化学家祝贺国际化学年节日。

篇5: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

013年化学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凤台四中

李金莉

2012年11月3日,我校九年级部分教师来到芜湖市参加了2013年安徽省中考研讨会。我有幸代表学校听了几位专家对近三年中考化学学科做了回顾及试卷分析、中考备考经验介绍及复习计划策略作了指导,不得不承认专家老师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分析的很具体、到位,对备考复习颇具指导意义。下面对本次学习要点及收获整理如下:

命题的依据和思路、试卷的结构、试题特点 今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2012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平稳中迸发出了许多亮点,试卷的整体感觉浓缩起来就是精、准、美、亮、新。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全省的化学教学正确的导向。

、命题的依据和思路

化学部分的命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不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不过于苛求知识的细节,突出方法和能力,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

、试卷的结构

013年化学部分的试卷结构与2012年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化学试题的功能。、试题特点

1、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兼顾教材 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参照现行的我省使用教材,保证使用各个版本教材学生的公平性。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试题难度与近两年持平

近两年化学部分试题难度均在0.52~0.60之间,估计明年在难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较2012年略有下降,预估难度0.58。充分考虑了全省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试题难度梯度明显,能力题考到位。、重点考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对化学学科课标要求的5个一级主题,17个二级主题全部涵盖,对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曲线、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基本计算能力等。试卷的化学味很浓,都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强调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研究,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重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试题重视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的考查,共用图表10个。、探究性试题向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转变

试题继承了近两年的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今年更进一步提升到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联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试题从物质的用途、食品安全、金属的防锈、能源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人文教育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二、明确复习阶段教师的工作重点

1、第一轮复习为单元系统复习,重在夯实双基。

2、精选习题,适度地训练。

3、第二轮复习提倡以专题的形式。综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4、突出重点,敢于取舍、善于取舍。

5、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

6、重视学习和研究。

三、心得体会

1、通过各位化学专家的复习经验交流,使我们能掌握中考脉搏,把握中考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复习;

2、教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3、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制定好有效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盲目行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各位化学专家的复习经验学习,我们化学组准备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复习: 四.新课程复习的应对策略

1、抓好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温故而知新,每节复习课都利用5分钟请同学回顾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易错知识点。根据复习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联系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易混知识点多采用对比法,抽象概念多形象化,易忘易错知识常提起,难理解知识点多让学生问为什么等。每一考点复习完再和同学们一起小结,让学生感到复习有收获。每周至少一节练习课,主要精编近段时间学生做错的题目、近期复习的重、难知识点的相关中考题。或者限时训练中考题型,如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近早得让学生适应中考、积累方方面面的经验。习题讲评课是初三总复习的重要课型,也是教师和学生容易轻视和难上好的课,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便课上能有的方矢,课上多让学生分析,自己找错因。较难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要用到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再分析题意、划出关键句、找出隐含题意、规范答题。大部分同学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教会学生从哪入手、学会理解题目意图、分析找到可以迁移的已具备的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感到这些题目不是高不可攀,讲解习题既要复习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信心和解题能力。

、切实做好“抓双基,抓落实”的常规工作。

要搞好复习备考工作,教学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但如何落实教学常规中的分层教学是一件困难的事,复习中不搞好分层教学,容易挫伤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在分层教学方面做努力,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在平时化学教学中特别注意对他们的规范化要求、强化练习。例如,元素符号、化学用语规范化书写,易错的仪器名称;边缘学生的基础知识过关等。对能力较高的学生要比较注重综合实验和综合计算能力的提升,以便在复习过程中收到显著的效果。

3、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化学信息能力及自学能力。

应对新课程的中考,要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阅读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准备采用简答题、结合生活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图表图像的阅读与理解数据处理能力、推断题的专项练习和实验综合的归类训练等,使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会始终把提高学生阅读、处理化学信息能力作为复习工作中的重点来抓。

4、加强应试指导

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5、注重能力培养,强调解题规范;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初三化学复习中,在讲解典型计算题时,抓住规范化要求的流程,让学生审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讲。确定题干每句话中的关键词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过程分析或读图分析,写出分析过程或相关化学方程式。由于中考化学试题属于“踩点给分”即分步判分方式,所以一直强调书写要注意科学性和规范性。

6、加强实验教学

为了提高复习质量我们会重复新课中部分做过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分解教学难点、突出重点。而且在实验中不断强调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实验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正确处理好复习过程的“三种关系”。

在中考复习备考中,教师还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基础、能力、心理”这三者在不同的复习阶段的关系。在复习的最初阶段中基础是排第一位,其次是能力和心理;在复习的中间阶段这三者中能力排第一位,其次是基础和心理;而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则以心理为第一位,其次才是能力和基础。

篇6: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

大位庄中学

郑红启

2015年3月19日,我参加了2015年中考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两部分组成: 上午是石家庄老师做了对中考试卷的整体分析,对典型试题的特点进行了评价。下午是两位刘老师的观摩课。

在上午的研讨会上,刘老师强调的是基础与能力并举,因为在整套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这三种试题的分值之比约为3:5:2。2015年的试卷形式和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试卷主题将体现注重基础和体现能力两个主题。这次活动为我指明了复习的方向:初三复习已经进入紧要关头,随着中考的临近,复习进程也相继到了一轮的后期阶段,现将我个人的复习过程和一些心得提供出来,供大家批评和指正。

1、三轮复习方案

在第一轮复习中,我采用了紧扣书本,以各章节的概念和公式的为主线,进行从浅入深、由易至难、从熟到精的强化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跟住我的思路和运用我提供的方法认真完成复习任务,在这个阶段我打破了课本的顺序,让学生在复习时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对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第二轮复习以专题讲座为主,进行每一部分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有系统有目的的学习物理,让他们感觉这一阶段中不是没有什么可学,也不是什么都会。对各个系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让他们有内容可学,能感觉到通过二轮的复习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成绩。第三轮复习主要以训练为主,训练后进行详细分析,对优等生进行特别辅导。我还将结合中考形势关注热点,尽可能的分析出中考中所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题例。

2、优等生的培养

对于优等生我采用合理使用时间,每天一到二题的专项训练,让他们能更好的掌握中考的题型和题例,加强训练他们解题的速度和技巧。每天对训练的题型或题例中存在的问题,适当地进行点拔与讲解,让学生在无压力和作用下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3、普通生的引导 对于班级中一部分不学或厌学的学生,我采用课堂重点关注,课后跟踪,及时检查作业,不放过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掌握中考中应掌握的基本题型和题例,争取每节课都能有所提高。

4、学生对学科认识

物理是一门中等学科,课后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绝不占用其它学科的时间和学生过多的精力。而制订复习计划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的现状,明白自己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是什么。擅长的地方要继续保持,并时常再巩固一下做到熟能生巧。不擅长的则一个地方都不可以漏掉,要全部都记下来,然后根据这些整理出来的条目一条一条解决,抓紧时间一点一点认真仔细地把这些“硬骨头”消化掉。把不会的变为擅长的,做到能灵活运用,少出差错。

5、同头课教师合作的重视

在日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同头课教师之间的配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取人之长,避己之短。

篇7:化学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古坚民

有幸参加百色市召开的化学中考研讨会,此次会议分为三大环节:

一、模范教学;

二、经验交流;

三、试卷分析。

一、田阳老师的模范教学:

针对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的大板块复习教学中化学用语易错问题解析让我大卫汗颜!如:“氯化锌中锌的化合价”与“氯化锌中锌的化合价为”之间的区别,如果她不指出我不知道会误导多少学子!

二、德宝中学老师代表经验交流:

德宝中学去年中考化学有10人满分,相比往年进步很大。特此分享经验:

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

2.不让学生题海战,注重典型例题分析,注重实验联系生活实际。

3.把化学全册划分几大板块,有层次的、分几轮进行复习。4.回归课本,熟读课本。

三、百色市专家的试卷分析

听了几位专家对近三年中考化学学科做了回顾及试卷分析、中考备考经验介绍及复习计划策略作了指导,不得不承认专家老师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分析的很具体、到位,对备考复习颇具指导意义。下面对本次学习要点及收获整理如下: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

化学部分的命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不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不过于苛求知识的细节,突出方法和能力,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

(二)、试题特点

1、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兼顾教材

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参照现行的我省使用教材,保证使用各个版本教材学生的公平性。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

2、试题难度

预计化学部分试题难度在0.65左右,难易比为6:3:1,试题难度梯度明显,能力题考到位。

3、重点考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对化学学科课标要求的5个一级主题,17个二级主题全部涵盖,对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曲线、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基本计算能力等。试卷的化学味很浓,都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强调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研究,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4、重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试题重视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的考查,共用图表10个。

5、探究性试题向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转变

试题继承了近两年的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今年更进一步提升到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

6、联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试题从物质的用途、食品安全、金属的防锈、能源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人文教育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二、明确复习阶段教师的工作重点

1、第一轮复习为单元系统复习,重在夯实双基。

2、精选习题,适度地训练。

3、第二轮复习提倡以专题的形式。综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4、突出重点,敢于取舍、善于取舍。

5、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

6、重视学习和研究。

三、心得体会

1、通过各位化学专家的复习经验交流,使我们能掌握中考脉搏,把握中考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复习;

2、教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3、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制定好有效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盲目行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各位化学专家的复习经验学习,我们化学组准备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复习: 四.新课程复习的应对策略

1、抓好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温故而知新,每节复习课都利用5分钟请同学回顾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易错知识点。根据复习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联系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易混知识点多采用对比法,抽象概念多形象化,易忘易错知识常提起,难理解知识点多让学生问为什么等。每一考点复习完再和同学们一起小结,让学生感到复习有收获。每周至少一节练习课,主要精编近段时间学生做错的题目、近期复习的重、难知识点的相关中考题。或者限时训练中考题型,如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近早得让学生适应中考、积累方方面面的经验。习题讲评课是初三总复习的重要课型,也是教师和学生容易轻视和难上好的课,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便课上能有的方矢,课上多让学生分析,自己找错因。较难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要用到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再分析题意、划出关键句、找出隐含题意、规范答题。大部分同学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教会学生从哪入手、学会理解题目意图、分析找到可以迁移的已具备的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感到这些题目不是高不可攀,讲解习题既要复习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信心和解题能力。

2、切实做好“抓双基,抓落实”的常规工作。

要搞好复习备考工作,教学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但如何落实教学常规中的分层教学是一件困难的事,复习中不搞好分层教学,容易挫伤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在分层教学方面做努力,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在平时化学教学中特别注意对他们的规范化要求、强化练习。例如,元素符号、化学用语规范化书写,易错的仪器名称;边缘学生的基础知识过关等。对能力较高的学生要比较注重综合实验和综合计算能力的提升,以便在复习过程中收到显著的效果。

3、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化学信息能力及自学能力。应对新课程的中考,要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阅读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准备采用简答题、结合生活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图表图像的阅读与理解数据处理能力、推断题的专项练习和实验综合的归类训练等,使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会始终把提高学生阅读、处理化学信息能力作为复习工作中的重点来抓。

4、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5、注重能力培养,强调解题规范;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初三化学复习中,在讲解典型计算题时,抓住规范化要求的流程,让学生审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讲。确定题干每句话中的关键词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过程分析或读图分析,写出分析过程或相关化学方程式。由于中考化学试题属于“踩点给分”即分步判分方式,所以一直强调书写要注意科学性和规范性。

6、加强实验教学

为了提高复习质量我们会重复新课中部分做过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分解教学难点、突出重点。而且在实验中不断强调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实验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正确处理好复习过程的“三种关系”。

在中考复习备考中,教师还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基础、能力、心理”这三者在不同的复习阶段的关系。在复习的最初阶段中基础是排第一位,其次是能力和心理;在复习的中间阶段这三者中能力排第一位,其次是基础和心理;而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则以心理为第一位,其次才是能力和基础。

总之,复习阶段,要以课标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托,全面梳理知识;以文科的记忆,理科的思维,力争重点达到,难点把握,克服字体不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会审题的能力,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8:2024年中考化学研讨会

玻璃纤维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复合增强材料, 与它替代的材料相比能够提供低重量、高强度、耐冲击等品质。建筑、交通、消费品、工业和风力涡轮机等最终应用领域对玻璃纤维的需求很大。由于建筑业的增长, 亚太地区占有全球玻璃纤维市场的主要份额, 其次是欧洲和北美。亚太地区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会增加风力涡轮机的安装, 进而增强对玻璃纤维的需求。在欧洲, 汽车制造商替代传统材料的轻量化要求有助于维持该地区对玻璃纤维的需求。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国, 拥有超过50%的全球产量份额。玻璃纤维行业在中国得到了政府的补贴拨款, 这使玻璃纤维能以低成本出口欧洲和北美, 这或将迫使欧盟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

上一篇:二年级五班工作计划下一篇:西方文学名著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