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2024-04-18

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共10篇)

篇1: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几何专题

题型一考察概念基础知识点型

例1.如图1,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

5,AB的垂直平分线是DE,则△BEC的周长为。

例2.如图2,菱形中,、是、的中点,若,菱形边长______.

图1

图2

图3

例3

已知AB是⊙O的直径,PB是⊙O的切线,AB=3cm,PB=4cm,则BC=

题型二折叠题型:折叠题要从中找到对就相等的关系,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例4

分别为,边的中点,沿

折叠,若,则等于。

例5如图4.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

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叠后在其一面着色(图),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

A.

B.

C.

D.

A

B

C

D

E

G

F

F

图4

图5

图6

【题型三】涉及计算题型:常见的有应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求弧长,扇形面积及圆锥体积,侧面积,三角函数计算等。

例6如图3,P为⊙O外一点,PA切⊙O于A,AB是⊙O的直径,PB交⊙O于C,PA=2cm,PC=1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是

()

A.B

C

D

【题型四】证明题型:

第二轮复习之几何(一)——三角形全等

【判定方法1:SAS】

例1.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点E、F分别在边AB、AD上,且AE=AF。求证:△ACE≌△ACF

A

D

F

E

B

C

例2

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1)求证:△BEC≌△DEC;

(2)

延长BE交AD于F,当∠BED=120°时,求∠EFD的度数.

A

F

D

E

B

C

【判定方法2:AAS(ASA)】

例3

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上的任意一点,于

E,交

AG于F,求证:.

D

C

B

A

E

F

G

例4如图,在□ABCD中,分别延长BA,DC到点E,使得AE=AB,CH=CD连接EH,分别交AD,BC于点F,G。求证:△AEF≌△CHG.【判定方法3:HL(专用于直角三角形)】

例5在△ABC中,AB=CB,∠ABC=90º,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Rt△ABE≌Rt△CBF

(2)若∠CAE=30º,求∠ACF度数.A

B

C

E

F

对应练习: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为BC

中点,AE的延长线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证明:∠DFA

=

∠FAB;(2)证明:

△ABE≌△FCE.2.如图,点是正方形内一点,是等边三角形,连接、,延长交边于点.(1)求证:;(2)求的度数.3.如图,已知∠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CE与AB相交于F.

(1)求证:△CEB≌△ADC;(2)若AD=9cm,DE=6cm,求BE及EF的长.

A

B

C

D

F

E

第二轮复习之几何(二)——三角形相似

Ⅰ.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1)求证:△ADF∽△DEC.(2)若AB=4,AD=3,AE=3,求AF的长.例2如图9,点P是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PD并将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PE,PE交边BC于点F.连接BE、DF。

(1)求证:∠ADP=∠EPB;(2)求∠CBE的度数;

(3)当的值等于多少时.△PFD∽△BFP?并说明理由.

2.相似与圆结合,注意求证线段乘积,一般是转化证它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将乘积式转化为比例式→比例式边长定位到哪个三角形→找条件证明所在的三角形相似

例3

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AC与E,交BC与D.

求证:(1)D是BC的中点;(2)△BEC∽△ADC;(3)BC2=2AB•CE.

3.相似与三角函数结合,①若题目给出三角函数值一般会将给出的三角函数值用等角进行转化,然后求线段的长度

②求某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一般会先将这个角用等角转化,间接求三角函数值

例4如图,点E是矩形ABCD中CD边上一点,⊿BCE沿BE折叠为⊿BFE,点F落在AD上.(1

求证:⊿ABE∽⊿DFE;(2)若sin∠DFE=,求tan∠EBC的值.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将非等腰的纸片沿折叠后,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若点

为边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是等腰三角形;②;③是的中位线,成立的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

A.45°

B.55°

C.60°

D.75°

3.如图3,在中,,点为的中点,垂足为点,则等于()

A.

B.

C.

D.

A

O

B

C

X

Y

D

图4

图5

图6

图7

4.如图4,⊿ABC和⊿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C,D在一条直线上,点M是AE的中点,下列结论:①tan∠AEC=;②S⊿ABC+S⊿CDE≧S⊿ACE

;③BM⊥DM;④BM=DM.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5,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AB、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且总使AD=BE,AE与CD交于点F,AG⊥CD于点G,则

6.如图6,已知点A、B、C、D均在已知圆上,AD∥BC,AC

平分∠BCD,∠ADC

=

120°,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0c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7.如图7,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沿OB对折,使点A落在点

处。已知,则点的坐标是()A、(,)B、(,)

C、(,)

D、(,)

三、解答题

1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AE=AD,DF⊥AE于F,连结DE.求证:DF=DC.

2.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PBC和△Q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P在矩形上方,点Q在矩形内.求证:(1)∠PBA=∠PCQ=30°;(2)PA=PQ.

A

C

B

D

P

Q

3.点D为等腰直角△ABC内一点,∠CAD=∠CBD=15°,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1)求证:DE平分∠BDC;(2)若点M在DE上,且DC=DM,求证:

ME=BD.

4.如图5AB是⊙O的直径,AC是弦,CD是⊙O的切线,C为切点,AD⊥CD于点D.求证:(1)∠AOC=2∠ACD;

(2)AC2=AB·AD.、5.

把一张矩形ABCD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E重合,点C与点F重合(E、F两点在BD上),折痕分别为BH、DG。

(1)求证:△BHE≌△DGF;(2)若AB=6cm,BC=8cm,求线段FG的长。

6.在Rt△ABC中,∠BAC=90°,AC=2AB,点D是AC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D重合,连结BE、EC.试猜想线段BE和EC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A

B

C

D

E

第二轮复习之几何(三)——四边形

例1.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等边△ABE。已知∠BAC=30º,EF⊥AB,垂足为F,连结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A

B

C

D

E

F

例2如图,AD∥FE,点B、C在AD上,∠1=∠2,BF=BC

⑴求证:四边形BCEF是菱形

⑵若AB=BC=CD,求证:△ACF≌△BDE

例3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G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G,点E、F分别在AG上,连接BE、DF,∠1=∠2,∠3=∠4.(1)证明:△ABE≌△DAF;

(2)若∠AGB=30°,求EF的长.例4等腰梯形中,,延长到,使.(1)证明:;(2)如果,求等腰梯形的高的值.

D

A

B

E

C

F

【对应练习】

1.在菱形ABCD中,∠A=60°,点P、Q分别在边AB、BC上,且AP=BQ.

(1)求证:△BDQ≌△ADP;(2)已知AD=3,AP=2,求cos∠BPQ的值(结果保留根号).

2、如图,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两点,.

求证:(1).(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B

D

E

F

C

3.在一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EB、ED,(1)求证:△BEC≌△DEC:

(2)延长BE交AD于点F,若∠DEB=140°.求∠AFE的度数.

4.在梯形ABCD中,AD∥BC,延长CB到点E,使BE=AD,连接DE交AB于点M.(1)求证:△AMD≌△BME;(2)若N是CD的中点,且MN=5,BE=2,求BC的长.第二轮复习之几何(四)——圆

Ⅰ、证线段相等

例1: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的中点,CE⊥AB于

E,BD交CE于点F.

(1)求证:CF

=BF;(2)若CD

=6,AC

=8,则⊙O的半径为

___,CE的长是

___

A

C

B

D

E

F

O2、证角度相等

例2如图,是⊙O的直径,为圆周上一点,过点的切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求证:(1);(2)≌.

3、证切线:证明切线的方法——连半径,证垂直。根据: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例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D是⊙O的直径,AE⊥CD于点E,DA平分∠BDE。

(1)求证:AE是⊙O的切线。(2)若∠DBC=30°,DE=1cm,求BD的长。

例4如图,点A、B、C、D都在⊙O上,OC⊥AB,∠ADC=30°.(1)求∠BOC的度数;

(2)求证:四边形AOBC是菱形.

对应练习

1.如图,已知⊙O的直径AB与弦CD互相垂直,垂足为点E.⊙O的切线BF与弦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且AD=3,cos∠BCD=

.(1)求证:CD∥BF;(2)求⊙O的半径;

(3)求弦CD的长.FM

A

DO

EC

O

C

B

2.如图,点D是⊙O的直径CA延长线上一点,点B在⊙O上,且AB=AD=AO.

(1)求证:BD是⊙O的切线.(2)若点E是劣弧BC上一点,AE与BC相交于点F,且△BEF的面积为8,cos∠BFA=,求△ACF的面积.

1.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的度数是()

A.    B.    C.     D.

图1

图2

2.如图2,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

B.3

C.2

D.

3.如图3,△ABC中,∠C=90°,AC=3,∠B=30°,点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

C

E

A

B

D

图3

图4

(A)3.5

(B)4.2

(C)5.8

(D)7

4.如图4,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如图那样折叠,使点与点重合,折痕为,则的值是()

A.

B.

C.

D.

5.如图5,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斜边,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后,能与重合,如果,那么的长等于()

A.

B.

C.

D.

6.图6,已知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把△BDE沿直线DE翻折,使点B落在点Bˊ处,DBˊ,EBˊ分别交边AC于点F,G,若∠ADF=80º,则∠EGC的度数为

图5

图6

图7

图8

7.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cm,AD=7cm,∠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则DF=______cm.

8.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则CE的长________.9.如图,BD是⊙O的直径,OA⊥OB,M是劣弧上一点,过点M作⊙O的切线MP交OA的延长线于P点,MD与OA交于点N。(1)求证:PM=PN;(2)若BD=4,PA=AO,过B点作BC∥MP交⊙O于C点,求BC的长.

10.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P,PD⊥AC于点D,且PD与⊙O相切.

(1)求证:AB=AC;(2)若BC=6,AB=4,求CD的值.

C

B

A

O

P

D

11.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

E=45°,∠A=60°,AC=10,试求CD的长.

12.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点G,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AEF=90o,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1)证明:∠BAE=∠FEC;

(2)证明:△AGE≌△ECF;(3)求△AEF的面积.

13.如图,矩形中,.点是上的动点,以为直径的与交于点,过点作于点.

(1)当是的中点时:

①的值为______________;

证明:是的切线;

(2)试探究:能否与相切?若能,求出此时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D

E

O

C

B

G

F

A

几何之——解直角三角形

1在△ABC中,∠C=90°,sinA=,则tanB=()

A.  B.  C. D.

2、在∆ABC中,若|sinA-

|+(-cosB)2=0,∠A.∠B都是锐角,则∠C的度数是()

A.750

B.900

C.1050

D.12003、如下左图,在△ABC中,∠C=90°,AB=13,BC=5,则sinA的值是()

A、B、C、D、4如上右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別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等于()

A、B、C、D、A

B

C

D

αA5、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设∠ADE=,且,AB

=

4,则AD的长为().(A)3

(B)

(C)

(D)

6在锐角△ABC中,∠BAC=60°,BD、CE为高,F为BC的中点,连接DE、DF、EF,则结论:①DF=EF;②AD:AB=AE:AC;③△DEF是等边三角形;④BE+CD=BC;⑤当∠ABC=45°时,BE=DE中,一定正确的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

8.某人沿着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前进了10米,此时他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为米,则这

个破面的坡度为

.9.如图,已知直线∥∥∥,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

直角三角形常见模型

张华同学在学校某建筑物的C点处测得旗杆顶部A点的仰角为30°,旗杆底部B点的俯角为45°.若旗杆底部B点到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E=9米,旗杆台阶高1米,试求旗杆AB的高度。

2.海船以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在A处看见灯塔B在海船的北偏东60°方向,2小时后船行驶到C处,发现此时灯塔B在海船的北偏西45方向,求此时灯塔B到C处的距离。

3某年入夏以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不断下降,一条船在松花江某段自西向东沿直线航行,在A处测得航标C在北偏东60°方向上。前进100m到达B处,又测得航标C在北偏东45°方向上(如图),在以航标C为圆心,120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有浅滩,如果这条船继续前进,是否有被浅滩阻碍的危险?

A

D

B

E

图6

i=1:

C

4如图6,梯形ABCD是拦水坝的横断面图,(图中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DE与水平宽度CE的比),∠B=60°,AB=6,AD=4,求拦水坝的横断面ABCD的面积.(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数据:≈1.732,≈1.414)

篇2: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综合练习

1、如图,双曲线y=经过点P(2,1),且与直线y=kx﹣4(k<0)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1)求m的值.(2)求k的取值范围.

2、双曲线y=(k为常数,且k≠0)与直线y=﹣2x+b,交于A(﹣m,m﹣2),B(1,n)两点.

(1)求k与b的值;

(2)如图,直线AB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若点E为CD的中点,求△BOE的面积.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3,2)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点B在OA的廷长线上,BC⊥x轴,垂足为C,BC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D,连接AC,AD.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S△ACD=,设点C的坐标为(a,0),求线段BD的长.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等边三角形BOC的顶点B,OC=2,点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连接AC,OA.

(1)求反比例函数y=(k≠0)的表达式;

(2)若四边形ACBO的面积是3,求点A的坐标.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点分别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函数的图象与交于点,函数(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与交于点,与函数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连接.

(1)求函数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两点的坐标.

(2)求的面积.

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A(1,3),B(3,1)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已知点P(a,0)(a>0),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于点M,交反比例函数y=上的图象于点N.若PM>PN,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mx+n(m0)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第一、三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过点B作BMx轴,垂足为M,BM=OM,OB=,点A的纵坐标为4.(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MC,求四边形MBOC的面积。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过点A作AH⊥x轴于点H,点O是线段CH的中点,AC=4,cos∠ACH=,点B的坐标为(4,n)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BCH的面积.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点B在OA的延长线上,BC⊥x轴,垂足为C,BC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D,连接AC,AD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设点C的坐标为(,0),求线段BD的长.10、如图,直线y=2x+4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3,a)和B两点

(1)

求k的值

(2)

直线y=m(m>0)与直线AB相交于点M,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N.若MN=4,求m的值

(3)

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11、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内的,两点,与轴交于点.

(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写出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3)求的正弦值.

12、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1,n)、B(2,﹣1)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求△ABD的面积;

(3)若M(x1,y1)、N(x2,y2)是反比例函数y=上的两点,当x1<x2<0时,比较y2与y1的大小关系.

13、如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边△ABC.

(1)若点C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P(2,m)在第一象限,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当△PAD与△OAB相似时,P点是否在(1)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果在,求出P点坐标;如果不在,请加以说明.

14、如图,一次函数y=k1x+5(k1<0)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k2>0)的图象交于M,N两点,过点M作MC⊥y轴于点C,已知CM=1.

(1)求k2﹣k1的值;

(2)若=,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设点P是x轴(除原点O外)上一点,将线段CP绕点P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Q,当点P滑动时,点Q能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如果能,求出所有的点Q的坐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15、(1)阅读理解

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连接AB,取线段AB的中点C.分别过点A,C,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F,G,CF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D.点E,F,G的横坐标分别为n﹣1,n,n+1(n>1).

小红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并运用几何知识得出结论:

AE+BG=2CF,CF>DF

由此得出一个关于,,之间数量关系的命题:

若n>1,则

(2)证明命题

小东认为:可以通过“若a﹣b≥0,则a≥b”的思路证明上述命题.

小晴认为:可以通过“若a>0,b>0,且a÷b≥1,则a≥b”的思路证明上述命题.

篇3:分析中考数学中的多答案考题

1. (2008年贵州省安顺市) 若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 则原四边形可能是___. (写出两种即可.)

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的情况, 学要学生对特殊四边形及中位线的应用熟练灵活.

解:矩形、等腰梯形、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填其中的两个即可) .

2. (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 写出含有字母x、y的四次单项式___. (只要写出一个) .

分析:本题相对简单, 学生只要理解单项式的含义, 作出答案应该不成问题.

解:答案不唯一, 例如x2y2.

3. (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6, 点E在直线AD上, DE=3, 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 则的值是___.

分析:本题的玄机就在“点E在直线AD上”这句话上, 仔细审题才能注意到E点可能在线段AD上, 也有可能在AD的延长线上, 从而做全答案.

4. (2008年湖北省鄂州市) 已知在圆O中, 半径r=5, AB, CD是两条平行弦, 且AB=8, CD=6, 则弦AC的长为___.

分析:本题是一道与圆有关的题, 通常我们在做题时需要画图, 在画图时就会有疑问, 画出多种符合题意的图形, 有心的学生会仔细考虑周全, 从而求得正确答案.

5. (2008年浙江省诸暨市) 等腰△ABC的底边BC=8cm, 腰长AB=5cm, 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点B开始向点C以0.25cm/秒的速度运动, 当点P运动到PA与腰垂直的位置时, 点P运动的时间应为___秒.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当点P运动到PA与腰垂直的位置时”这句话上P点与哪个腰垂直没有明确写出, 所以存在多个解.

解:P1=7, P2=25.

6. (2008年云南省) 已知⊙O1的半径为5, ⊙O2的半径为9, 且⊙O1与⊙O2相切, 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___.

分析:两圆相切分内切和外切, 仔细读题就会解对.

解:4或14.

7. (2008年黑龙江省绥化市) 在半径为5cm的圆中, 两条平行弦的长度分别为6cm和8cm, 则这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为___.

分析:两平行弦之间的距离与两弦的位置关系有关, 分两弦在圆心的同侧和异侧.

解:1cm或7cm.

8. (2008年黑龙江省绥化市) 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x2-6x+8=0的根, 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分析:仔细读题可以发现题意很不明确三角形的边长可以取2、2、2或4、4、4或4、4、2但不能取2、2、4 (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解:6或10或12.

9. (2008年天津市) 已知关于x的函数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 函数的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

(2) 当x<2时, 对应的函数值y<0;

(3) 当x<2时, 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你认为符合要求的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___. (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理解, 学生在做答时多数只会考虑到一次函数.

解:y=x-2. (提示:答案不唯一, 如y=-x2+5x-6等.)

篇4: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得到数字“6”,现将数字“96”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A.96

B.69

C.66

D.99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5

B.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C.概率很小的事件为不可能事件

D.内错角相等是确定性事件

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A.-4

B.-2

C.2

D.4 4.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连接OB、OD,若∠BCD=120°,则∠BOD的度数为()

A.60°

B.90°

C.120°

D.150°

第4题

第6题

第7题 5.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则下列一定成立的是()

A.y1<0<y2

B.y1<y2 <0

C.y2<0<y1

D.0<y1<y2

6.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若∠ACD=∠B,AD=1,AC=3,△ADC的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为()

A.9

B.8

C.3

D.2 7.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DE,点C和点E是对应点,若∠CAE=90°,BD=2,则AB的长为()

A.1

B.2C.2

D.22

2图象上的点,若x1>0>x2,x 1

a8.如图,a≠0,函数y=x与y=−ax2+a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A.B.C.D.9.已知方程x23x40的解是x1=1,x2=-4,则方程(2x3)3(2x3)40的解是()

A.x1=-1,x2=-3.5

B.x1=1,x2=-3.5

C.x1=1,x2=3.5

D.x1=-1,x2=3.5 10.如图,已知四边形OABC是菱形,CD⊥x轴,垂足为D,函数yk(k>0)x的图象经过点C,且与AB交于点E.若OD=1,△OCE的面积5,则k的值为()

A.2

5B.5

C.2

D.1

第II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点A(2,1)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12.在一个不透明的布带中装有红、蓝、黄色的球共4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蓝色球的频率稳定在25%左右,则口袋中白色球可能有_______个。

13.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14..秋冬季节为流感病毒的高发期,若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44人患流感,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_________个人.15.已知一次函数y1=kx+m(k≠0)和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自变量x和对应函数值y1,y2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当y2<y1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6.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6,D为BC边上的中点,P为直线BC上方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D=∠PDB,则线段CP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8分)

解方程(Ⅰ)3x24x50

(II)x(x2)2x

18.(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ABD和△ACE,有下列三个关系式①BD·AC=AB·CE;②∠1=∠2;③∠C=∠B。选择其中两个式子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19.(本小题8分)

从-

1、-3、2、4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点的坐标,求该点在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

3的x 3 20.(本小题满分8分)

“直角”在初中几何学习中无处不在。

如图,已知∠AOB,请仿照小丽的方式,再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AOB是否为直角(仅限用直尺和圆规).21.(本小题满分8分)

某商店经销一种书包,已知这种书包的成本价为每个40元,市场调查发现,这种书包每天的销售量y(单位:个)与销售单价x(单位:元)有如下关系y2x200(40≤x≤80).设这种书包每天的销售利润为W元.这种书包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2.如图,在锐角∠MAN的边AN上取一点B,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交AM于点C,交∠MAN的平分线于点E,过点E作ED⊥AM,垂足为点D,反向延长ED交AN于F.(1)求证:DE为⊙O的切线.(2)若∠MAN=60°,AE=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3.(本小题满分12分)【阅读理解】函数yx9(x>0)可利用以下方法求得y的取值范围.x解:x>09332yx(x)2()2(x)6

xxx32(x)0,y6x【解决问题】(Ⅰ)函数yx25,当x>0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xx23x4

(II)函数y,当x>0时,求y的取值范围;

x【灵活运用】(Ⅲ)已知矩形ABCD的面积是9,设AB长为x,矩形ABCD的周长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矩形ABCD的周长的最小值.5 24.(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ABC中,AB=AC=5,BC=8,点D是BC的中点,有一个△EFG纸片,∠EGF=∠C,点G与点D重合,将△EFG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0<<180),在旋转过程中,C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M,GF与边AC交于点N,连接MN.(Ⅰ)证明:△BDM∽△CND;(II)求证:∠BMD=∠DMN;

(Ⅲ)设BM=x,当x为何值时,△AMN是以AN为腰的等腰三角形.6 25.(本小题满分12分)

2yx(m3)x2m(m为常数).已知函数(Ⅰ)试判断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篇5:无锡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B 2.B 3.C 4. A 5.A 6.C 7.C 8.D 9.D 10.B 11.C 12.D 13.C 14.B 15.C 16.B 17.A

18. C 19.B 20.A 21.C 22. A 23.A 24. C 25.B

二、搭配题(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本大题1小题,每空1分,共4分) 26.(1)C (2)A (3)D (4)B

三、填空题

27.张骞 郑和 28.五四运动 中共的诞生 29.邓小平周恩来 30.宪章运动 明治维新

31. 萨拉托加大捷 巴以冲突

32.(1)司马迁 (2)唐太宗李世民 (3)林则徐 (4)牛顿

33.(1)《美国独立宣言》 (2)《权利法案》 (3)《人权宣言》 (4)美国1787年宪法

篇6: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命题方向:图形的证明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所占的比例都很大,题型多以证明题为主,也有很多是与其他知识综合的压轴题。

备考攻略:尤其是近几年在这个问题中引入了运动变化的形式,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性,既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考查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部分题需较高的思维水平,善于发现运动中变化的量的规律及不变量,正确画出变化后的图形,运用图形相关的定理进行论证。巩固练习:

1.如图,点B在线段AD上,BC∥DE,AB=ED,BC=DB.求证:∠A=∠E.

2.已知:如图,D是AC上一点,AB=DA,DE∥AB,∠B=∠DAE.求证:BC=AE.

3.在△ABC中,AB=AC,∠BAC=α(0°<α<60°),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

4.已知:如图,点E,A,C在同一直线上,AB∥CD,AB=CE,AC=CD. 求证:BC=ED.

5.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BE∥DF,∠A=∠F,AB=FD.求证:AE=FC.

6.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求证:∠CBE=∠BAD.

7.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D.1.2km

A.0.5km B.0.6km C.0.9km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E,∠BAC=90°,∠CED=45°,∠DCE=30°,DE=,BE=2.求CD的长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C=AD,M,N分别为AC,CD的中点,连接BM,MN,BN.(1)求证:BM=MN;

(2)∠BAD=60°,AC平分∠BAD,AC=2,求BN的长.

10.在等边△ABC中,(1)如图1,P,Q是BC边上的两点,AP=AQ,∠BAP=20°,求∠AQB的度数;

(2)点P,Q是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点P在点Q的左侧,且AP=AQ,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M,连接AM,PM. 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

②小茹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PA=PM,小茹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 想法1:要证明PA=PM,只需证△APM是等边三角形;

想法2:在BA上取一点N,使得BN=BP,要证明PA=PM,只需证△ANP≌△PCM;

想法3:将线段BP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K,要证PA=PM,只需证PA=CK,PM=CK…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茹证明PA=PM(一种方法即可). 11.内角和为540°的多边形是()

A. B. C. D.

12.如图是由射线AB,BC,CD,DE,EA组成的平面图形,则∠1+∠2+∠3+∠4+∠5= . 13.正十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A.18° B.36° C.45° D.60°

14.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平分∠BAD,交D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DA=DE.

15.在▱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 在边CD上,DF=BE,连接AF,BF.(1)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

(2)若CF=3,BF=4,DF=5,求证:AF平分∠DAB.

16.如图,在▱ABCD中,F是AD的中点,延长BC到点E,使CE=BC,连接DE,CF.(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4,AD=6,∠B=60°,求DE的长.

17.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的中点,DE⊥BC,CE∥AD,若AC=2,CE=4,求四边形ACEB的周长.

18.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DC于点F.(1)在图1中证明CE=CF;

(2)若∠ABC=90°,G是EF的中点(如图2),直接写出∠BDG的度数;

(3)若∠ABC=120°,FG∥CE,FG=CE,分别连接DB、DG(如图3),求∠BDG的度数.

19.如图,在▱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BF平分∠ABC,交AD于点F,AE与BF交于点P,连接EF,PD.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若AB=4,AD=6,∠ABC=60°,求tan∠ADP的值.

20.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若AB=5,AD=12,则四边形ABOM的周长为 .

21.在正方形ABCD中,BD是一条对角线,点P在射线CD上(与点C、D不重合),连接AP,平移△ADP,使点D移动到点C,得到△BCQ,过点Q作QH⊥BD于H,连接AH,PH.(1)若点P在线段CD上,如图1. ①依题意补全图1;

②判断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点P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且∠AHQ=15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请写出求DP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22.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直线AP,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接BE,DE,其中DE交直线AP于点F.

(1)依题意补全图1;(2)若∠PAB=20°,求∠ADF的数;

(3)如图2,若45°<∠PAB<90°,用等式表示线段AB,F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篇7: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E度教育网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合并自:AoShu.com(奥数)、ZhongKao.com(中考)、GaoKao.com(高考)、ZuoWen.com(作文)、YingYu.com(英语)、YouJiao.com(幼教)、BBS.eduU.com、Home.eduU.com等站

http://

篇8: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4试题卷I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第l~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7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2.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火力发电B.水力发电C.风力发电D.核能发电

6.2014年5月,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

素。该元素已获正式名称“Ununseptium”,元素符号为Uus。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ll7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是目前获得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原子。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1l7B.174C.291D.408

15.下列实验中,根据有关现象得出结论,合理的是(▲)

18.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2Y+Cu(OH)2↓,则(▲)

A.X一定是Cu(N03)2B.X的式量比Y大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19.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升温到50℃

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丙。由这一过程可知(▲)

A.图甲中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

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图丙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M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试题卷Ⅱ

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2.如图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保健品的配料表中,能提供钙元素的物质是▲。

(2)服用该保健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等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环节。

27.宁波有较长的海岸线,每年能生产大量的食用盐。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0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人过量的BaCl2、NaOH、Na2C0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29.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实验中,若产生氧气的速率太大,不利于收集。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以进行的合理操作是▲。

(2)若需要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将装置A产生的氧气通过干燥装置后再与▲(填“B”、“C”或“D”)相连。

(3)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有▲。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B.开始收集时,侧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

C.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

30.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

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1)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

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l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

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分析评价】七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

(2)进一步探究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

31.09/cm,软化点72~76℃,沸点约300℃,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

等有机溶剂。

【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用▲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31.用右图实验装置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是否有促进

作用,装置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条件。实验步骤如下:

① 将数只生理状况相同、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

别放人两个装置中饲养。

②甲组喂食普通饲料,乙组喂食等量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

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

(1)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

(2)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第32、33、34小题各6分.第35小题l0分,第36小题l2分,共40分)

32.山梨酸钾(化学式为C5H7COOK)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

剂,在我市海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1)该物质是由▲种元素组成。

(2)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实验后的废液一般需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排污管。

小科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

10.22g,他向废液中缓缓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与滴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

图所示。当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总质量为20g。溶

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则

(1)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的pH为▲。

(2)图中m=▲g。

篇9: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1.(2012·江西)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 .... 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 .... 奈。

2.(2012·成都)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 .... 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 .... 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C.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 .... 的事。

D.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荐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 ... 始,生生不息。.3.(2012·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________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________开来,细

细地品,那寖泡在盏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______的一颗散淡的心。A.缭绕 荡漾 歇息

B.环绕 荡漾 栖息 C.环绕 飘扬 歇息

D.缭绕 飘扬 栖息

4.(2010·乐山)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________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

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

茴香豆。”便________九文大钱。

③人类发明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然而,谁能 ________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________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A.明朗

摸出

预言

出现 B.明朗

排出

断言

呈现 C.朗润

排出

断言

呈现 D.朗润

摸出

预言

出现

5.(2010·宁波)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

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

①沃壤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星光灿烂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6.(2010·杭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毋庸_______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____正义?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____ 走过我的身旁。

A.质疑

声张

泰然自若 B.置疑

声张

泰然自若 C.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8.(2010·温州)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彼 C.塞翁失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囊萤映雪——临死抱佛脚

9.(2010·福州)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

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________。此标志与世博会会徽“世” ________,在呈现中国

文化个性的同时,________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A.凑成异曲同工

表达 B.构成同心协力

表示 C.凑成同心协力

表示 D.构成异曲同工

表达

10.(2010·自贡)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B.不一而足:不是一种,而是很多。C.比比皆是:比一比到处都是。

D.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

11.(2010·安顺)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 .... 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制品及污染物。)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 ....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12.(2010·燕山)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 ....... 生经验。

B.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没有过 ... 不去的火焰山”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赛。...... 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为自 ......... 己的能力。

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13.(2010·贵阳)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备选词语:①丰硕果实 ②春华秋实 ③源远流长 ④投桃报李 ⑤如果 ⑥并

⑦只有 ⑧所以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________真正懂得饮水思源,我们才会更加珍惜

泉水的甜美;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________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

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支持________帮助过你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这也是一种________。A.⑤②①④

B.⑦②⑧③ C.⑦②⑥④

D.⑥①⑦③

14.(2010·广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倡创新教育都不应该为了作秀,而应扎扎实实地进行素 .. 质教育。

B.专家认为食盐补碘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无碘盐 ... 的供应。

C.“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 .... 新时尚。

D.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广州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 .... 赏心悦目。

15.(2010·内江)现代汉语中有不少多词性的多义词,如“打”,既是动词,也可作量词

(如:一打袜子)。请你任选一个多义词,先指出它的两种词性,然后各造一个句子。

所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0·吉林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馆,星罗棋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面对西方世界先进的发明创造,中国人只能瞠目结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0·泉州)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世界瞩目。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________ 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

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

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篇10:2024无锡中考数学(无答案)

选择题(共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 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H2CO3 B.NaHCO3 C.SO2 D.NH3

3.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露天焚烧落叶 D.燃煤火力发电 4.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A.牛油 B.蔬菜 C.米饭 D.牛奶 5.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硫酸钾 B.硝酸铵 C.尿素 D.硝酸钾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碳酸钠、水 C.生铁、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9.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0.右图为某医用葡萄糖注射液标签的一部分,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

1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1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 1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Cl、NH4Cl、Na2CO3三种溶液,该试剂是()A.KCl溶液 B.Ba(OH)2 溶液C.NaOH溶液 D.NaNO3溶液

1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1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16.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17.(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_________(2)表示________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

18.(8分)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 B.乙醇(C2H5OH)C.一氧化碳

(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泄露的石油 D.属于复合材料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2)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_________的方法。20.(6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及颜色变化。请写出:

(1)编号①处表示铁能与_______反应。(2)发生编号②处反应所需的物质是__________。(3)编号⑤处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0分)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2)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将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过滤反应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问题讨论】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0分)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边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

上一篇: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学习体会下一篇:大学生swot个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