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善于做小事的村支书

2024-04-29

最善于做小事的村支书(通用5篇)

篇1:最善于做小事的村支书

做一个有作为的村支书

——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发布于 星期三, 11/02/2011-16:25

(2011年10月27日)

中共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曾仁忠

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农村干部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有一次和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来自农村,看到在座的村支书们,就好象看到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我们的根在农村,文化在农村,亲情也在农村,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引起我们无限的回忆。所以说,人过四十常梦故乡。在座的各位村党支部书记,都是农村工作的佼佼者、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看到你们个个精神抖擞,劲头十足,我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温暖,特别踏实,特别高兴。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基层组织建设的潜力,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到了我市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希望。我想,有你们的努力付出,农村经济会不断的发展,社会会不断的和谐稳定。

下面,我根据个人理解,就如何看清农村的形势,如何认清村支书的职责,如何当好村支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看清形势

当前,国家的形势是好的,农村的形势是好的,对村支书开展工作的形势也是好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对村支书越来越重视。中组部在2009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文件,并决定从今年5月开始,用一年时间来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目前已举办了两期高质量的示范培训班。省委组织部已举办5期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和1期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衡阳市市一级直接培训村级党支部书记,今天是历史的开始,是第一期,后面还有十几期。市委对这次大规模培训高度重视,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市委组织部作了精心安排,编写了乡土教材,设计了生动的培训方式,整个培训过程应当会生动活泼。那么,为什么从中央到地方,都特别重视对村支书记进行培训呢?我想有以下四个方面呼声。

第一,认识和化解社会新矛盾,需要通过培训来推进。据我调查了解,当前农村的矛盾纠纷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三农”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占35%),二是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占18%),三是重大灾情、疫情和安全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占28%),四是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引起的矛盾纠纷(占19%)。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些矛盾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主体多样化。矛盾纠纷主体的当事人不再仅仅是村民个人,还包括了许多经济主体和行政组织及部门,如村民与行政村、村民与企事业单位、村民与行政机关等,其范围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都有新表现,并且问题触及层次越来越深。规模群体化。在一些社会矛盾中,一些村民在利益问题上产生共鸣,一旦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引起连锁反应,往往会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而引发,迅速演化成一场群体事件。解决方式激烈化。一些地方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

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如四川的“万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郴州“血铅事件”不少参与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因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借机宣泄。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要看到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发展中的矛盾,可以通过人民内部来解决。但是面对这些社会矛盾,我们基层干部是首当其冲。这考验的就是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干部我处理矛盾的能力。要求我们具备明察秋毫的信息捕捉能力,早发现、早警觉、早处置,有利于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变事后控制为事先解决。

第二,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新规律,需要通过培训来学习。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不是原来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一个村的发展也好,一个集体企业的发展也好,必须要有市场意识、有现代经营意识,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路子。那种“一家一户靠单干、种田靠经验、耕作靠牲畜、收成靠老天”,小作坊敲打的生产模式已经基本没有生命力了。这就需要我们基层的党支部书记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肯干事。珠晖区酃湖乡光明村,在村支部书记周德康的带领下,实行集约化生产发展“葡萄经济”,创建“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引导全村580余户村民栽种葡萄1400余亩,年产葡萄近一千万斤。目前,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由过去的2300元提高到近10000元,村集体经济也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10番。这就是懂经济、懂经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值得大家去学习。以前有的村遇事等上级、靠领导、要钱物,现在如果还是等、靠、要,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所以,必须要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敢于走新路、出新招、办新事。比如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瞄准市场需求,找准突破口,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果则果,不能蛮干,也不能瞎干。

第三,适应和顺应工作新环境,需要通过培训来转变工作理念。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工作环境应该是熟悉、是适应的。但是,我说的这个环境,不是你们工作所在村的环境,而是你工作的对象、模式和任务所形成的软环境。当前农村工作有几个显著的变化,从工作模式看,已经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农民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民主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工作任务看,已经由“催耕催种”向“引导服务”转变,过去要收粮收税,现在不用了,现在村里的主要任务除了计生,治安维稳,重点就是兴办实事,加大公共投入,发展村里经济,更多的是些服务性的工作;从工作方式看,已经从“口说笔写”到“电子网络”转变,手机报、电子邮件、远程教育、微博等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不断出现。不要以为村了出了事,是山高皇帝远,没有人知道,现在网络时代,只要2个小时,全国上下就都会知道。面对工作环境的变化,有相当多的村支书却不能适应,还在一味的感叹: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有的凭经验、凭感觉,靠权力、靠势力来工作;有的“在位不在岗”,“出工不出力”。江西省广丰县横山镇山头村村主任,长期外出打工,公章交给父母保管和使用,村民找他父母盖章都要“意思意思”。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却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第四,熟悉和运用农村新政策,需要通过培训来落实。近年来,国家连续7年下发“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低保救助、养老保险、农村危房改造、家电下乡等,这些不但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保障和改善了群众生活。我一直认为,我国几千年来,“三农”形势最好是两个时期,一是解放初期的分田分土,让农民真正援用自己的土地;第二个时期就是现在,农民负担前所未有的减轻,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皇粮国税都不用交了,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但是,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在农村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好多政策是热在上头,冷在中间,死在下面。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矛盾的产生和激化,与我们村干部政策观念差,政策水平低有关系。其实,懂政策就是最管用的工作方法,就是最好的发财路子。多年前,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就有过“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的体会。1992年3月1日凌晨3点钟,也即小平南巡讲话公布的第二天,吴仁宝判断中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大发展,便紧急召集党委开会,下达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借钱吃足”(钱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吃得越多越好)。事实的发展果然对应了吴仁宝的判断。1992年3月11日,小平讲话正式传达后,全国掀起经济建设的高潮,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一吨6000多元的铝锭,3个月就翻了三倍,涨到了

1.8万多元,外界盛传“吴仁宝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因此,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把政策执行好,把形势判断好,把工作把握好。在这次的培训中,市委组织部专门编印了一本《惠民富民政策汇编》,请大家好好学习,好好理解,好好落实。

二、要明确职责

村书记是村班子的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实践证明,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就能抓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村子。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我认为,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好以下五项职责:

第一,要发展生产,带富一方。为官一任,致富一方。这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群众最盼望的事情。老百姓很现实,他们需要的是要生存、要温饱、要发展。发展致富是村支书的第一职责。实践证明:大发展必得民心,小发展必得民怨,不发展必的民愤。实事上,人们能记住的,往往是“张书记的路,李书记的树,王书记建了个厂,刘书记修了个小水库。”作为一个村的领导核心,要把发展当作慢不得、缓不得、拖不得、停不得的头等大事。要选准路子,制定村级规划,明确今年干什么,明年干什么,五年之内干什么,十年之后要达到什么样,让群众有目标、有希望、有盼头。尤其是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如衡南县宝盖镇各村发展烟叶种植,祁东县金桥镇部分村发展黄花菜、席草种植,珠晖区酃湖乡发展“葡萄经济”,蒸湘区呆鹰岭镇中心村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食用菌生产基地等,都是一些成功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同时,作为村支书,“自己不会富,当不好干部”、“只顾自己富,群众不拥护。”村党支部书记不仅要带头致富能手,还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衡东县堰桥村党支部书记汤小奇,靠养猪发家致富后,牵头成立“生猪养殖合作社”,无偿向群众传授技术,提供优质饲料,疫苗和兽药,帮助联系销售渠道。全村饲养2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户达105户,去年村人平纯收入达1万余元。这些人既增加了个人收入,又增加了集体收入,这样的支书就是组织放心、群众拥护的支书。

第二,要维护稳定,平安一方。加强管理,维护稳定,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力量在基层。村党支部书记处在维稳第一线,要充分认识维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绷紧维稳这根弦,自觉主动抓好这项工作。现在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农民工大量进城,但又不能被城市接受,产生的愤懑情结让农村充满不稳定;还有偷盗、抢劫、打架,邻里纠纷、婆媳吵架,煤矿、非煤安全生产等等事件,让农村稳定充满隐患。比如10月21日,耒阳市太平圩乡凤光村非法爆竹生产作坊发生的爆炸事故,7个人死于非命。这与我们村干部工作不实肯定有关系。难道你村支书对非法生产难道不知情?知情为什么不报告?我看,无论如何该村的村党支书都难逃其咎。如果之前村里面工作做得细,排查到位,对鞭炮厂生产引起了足够重视,及时排除了隐患,那么这起事件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因此,各村要有针对性地对本村一些疑点问题进行梳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随时发现随时报告;对突发事件,要早做预案、快速反应、科学应对、果断处置,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石鼓区松木乡建立矛盾纠纷乡、村、组“三级联调”机制;南岳区南岳镇延寿村建立村民义务巡逻队,保家护舍,排查险情;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建立“和事佬”工作站,调解农村矛盾纠纷。这些都是维护农村稳定的一些好的作法。

第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造福一方。加强农田、水利、公路、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要吃自己的饭,但绝不能砸子孙的碗,要多为子孙造福。现在一些地方之所以贫困,难以发展,主要还是环境条件差,缺乏发展基础。有的地方,还存在水塘像碟子、渠道像筛子、水库像池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农业生产。因此,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通路通电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衡南县三塘镇洪山村党支书沈太章,任支书17年来,组织村民修民心路、架致富桥,自掏腰包帮组困难户,被称为“为民的好支书”。耒阳市蔡子池街道大金村从2009年以来,共筹集资金1000万余元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近年来筹资300余万元,硬化村组公路、修建休闲广场、改造修建饮用水井,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因此,作为村支书为仅要有致富一方能力,还要有造富一方的远见。要积极跑项争资,确定有益于群众并且切实可行的项目,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要发扬不等不靠的精神,积极发动党员群众自己动手,疏通沟渠、清淤小水塘、整修活动场地等,建设自己的家园。

第四,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明一方。这些年,农村物质生活普遍提高,许多群众住上了楼房,用上了手机、电脑、摩托车、小车,但一些地方精神文化生活反而比较贫乏,一些地方的道德水准出现滑坡,个别地方歪风邪气呈蔓延趋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农村也占有一定的市场。当前,我认为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四个方面特别需要注意。一是薄养厚葬的问题,二是清洁卫生的问题,三是正常的文化娱乐活动问题,四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照顾问题。所以,要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要以村容整洁为目标,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推进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要广泛开展评选“好媳妇”、“和谐家庭”、“敬老榜样”等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雁峰区白沙街道塑田村举办农民运动会,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群众的身体素质。

第五,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动一方。一个村子富不富,既要看干部,更要靠支部。现在我们的一些基层支部书记,对经济比较感兴趣,对党务不太用心思,这是一个很严竣的问题。我们要树立不抓党务是失职,抓不好党务是不称职的理念,抓好党务工作。不能让党员“散”。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内活动,不能该开的会不开,该组织的活动不组织。对于在外的党员,要多沟通,多联系,还可以通过组建流动党员支部的方式,把在外的党员组织起来,让党员和党组织始终紧密地联在一起。像耒阳市的遥田镇、永济镇在深圳、广州等地建立的流动党支部,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无职党员,可以实行设岗定责,把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出来。在这方面,耒阳市导子乡做得很好,可以学习。不能让班子“断”。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现在,农村里面发展党员越来越难,个别村甚至多年没有发展一个党员,以至于班子断层现象严重。祁东有一个村,村支书82岁了,最年轻的党员也有70岁了。象这种“三个支委四颗牙”的现象不能再出现了。作为支部书记,要去多发现一些优秀的年轻人,少从个人角度,不能卡人,不要怕别人占位子,要多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好接班人。不能让支部“弱”。要查漏补缺,切实加强思想、组织和阵地建设,着重解决好村支两委责任不到位,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健全,作用不发挥,阵地不牢靠等方面的问题,把村党支部真正建设成党在农村基层一线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同时要开

明开放,走民主的路径,以民主管理的方式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全市现在已经比较运用成熟的“4+2”工作法,“四会四议”制度,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方法,都要深入推进。

三、要提升素质

有人说:“村书记是什么?刮风你是群众的一堵墙,下雨你是群众的一把伞,逢山你就开路,遇水你就架桥。你就是一个跑堂的小伙计,群众渴了你送水,群众饿了你赶紧把饭端上来,把群众侍候的舒服高兴了,你这个村书记就称职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把自身的职责履行好,没有较高的能力素养,是行不通的。那么,村支书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呢?

1、要有德性。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这个好人的标准,就是人品好、德性好。这也是做人做事的准则。我们村支书直接和农民群众打交道,处在矛盾的最前沿,没有德作支撑,这个干部的确难当。有德才会有威。德是因,威是果。古人讲:“天无德,则四时失序;地无德,则五谷不生;人无德,何以立身”。村干部只要有一个好的品德、好的形象,群众才会拥护。当前我们有很多干部都会觉得自己缺钱,包括那些不缺钱的;但都不觉得自己缺德,包括那些缺德的。其实群众质疑干部的,不是才,而是德;群众评价干部,不是看才,而是看德;干部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所以讲,品德好是当好村干部的前提,私心重是当村干部的大忌。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作为华西村致富带头人,他一直做到“三不”,即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一直以来,他拿着低于村办企业管理干部的工资,各级政府奖励他的奖金高达4000多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集体。这就是德行好,就会有威信。所以,村干部要重视修德,做个好人,让群众放得心,让群众信得过;也让群众感觉靠得住。

2、要有能力。我一直认为,村干部不是粗人,是能人。我们村支书既是政工干部,又是宣传干部;既是免费法官,又是民政人员;既要懂水利,又要会林业;既要懂教育,又要会卫生防疫;还要充当公路管理人员,电力管理人员等等。有哪一个干部能象我们村干部一样无所不能?我们应该理直气壮的向所有人讲,村干部不是粗人而能人,不是“草根”而是“精英”!但也还要看到,我们的能力只是“万金油”式的能力,能治小毛不病,如果遇到大的“病症”,就不能解决问题了。如对把握政策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营销管理的能力,应对农村复杂局面的能力等,都比较弱。所以,村支书对政策的执行,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随时拿得出,用得上,用得好,用得活;对经济发展,不但能搞小经济,做小买卖,还要能够做大企业,做大买卖。对纠纷矛盾,要有那种三分两秒找准矛盾本质,三言两语击中矛盾要害,三拳两棍斩断矛盾根源的能力,既能断得好理,又能服得了众,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要说到做到,一抓到底,修路就要能通车,打井就要能出水,架线就要通电。这样,群众不仅会信任你,还会拥护你、佩服你。

3、要讲公平。干部偏心,群众寒心。村支部书记都是本乡本土人,开展工作面对的不是亲戚就是朋友,这就要求支部书记在处事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群众选你做支书,对他们而言,是寄托了很大的期盼;对你们而言,意味着很大的责任。对党组织而言,你们的行为,就决定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任何时候,村支书都必须把“公平公正”放在第一位,跳出亲戚、朋友和家庭等个人利益的小圈子,绝不能胳膊肘往自家拐,绝不能因照顾亲情而丧失了原则,绝不能因关照友情而失去了公正。用群众的话来说,就是要“五官端正”——“嘴不馋、腿不懒、手不长、身不偏、心不散”。很多问题,只要公平公正了,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有些事虽然不大,如果秉公处事,就会十分简单和顺利,群众

也服气;如果厚此薄彼,群众也不买你的帐,小事也会变成大问题。祁东县城连墟乡车塘村茶园冲水库,在同一承包期内签了两个合同承包给了两个承包方,官司纠纷三年打不清,党支部书记匡志军能公平公正调处,三天就把纠纷解决了。常宁市培元办事处虎溪村虽然村情复杂,但该村支书在落实拆迁任务时能够出于公心,耐心解释政策,征地拆迁两年多没有出现阻工闹事的现象。所以说,公平公正是处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化解矛盾最管用的原则,是提高威信最有力的措施。

4、要自身廉洁。村党支书虽然“官”不大,但也有一定的权力,这个权力很小,但在老百姓心目中却是很大。为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廉洁,用权为公。从我市来看,全市绝大部分党支书能做到洁身自好。但也有个别同志对自身要求不严,有的盖个章还要收费,有的在征地拆迁中中饱私囊,有的利用权力对群众索拿卡要,有的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故意“放水养鱼”收好处等等。这些问题,群众反映非常强烈,我收到的举报信也不少。但同志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注重自己的名声,看重自己的名节。应该清醒地看到,“筷子”虽短,能打倒人;“杯子”虽浅,会淹死人;“票子”虽轻,能压垮人;“裙子”虽柔,会伤害人。不要以为吃点拿点贪点,没有人知道。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县令王密拿着10斤黄金来拜见杨震。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村支书就要有这样的境界,在廉洁上做到有人无人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党的重托。

同志们,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次大规模的培训,你们是“黄埔一期”。作为带头“师兄”,在学习培训中也要带好头。希望同志们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遵守学习纪律,不迟到早退,不请假旷课,不擅自外出,不相互吃请,不参与赌博,排除各种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善于结合授课教师的专题辅导,通过个人自学、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现场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并希望各位回去以后,善于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我希望大家以小学生的态度,以中学生的渴求,大学生的激情,实实在在地学习,认认真真地讨论,以求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祝同志们在党校培训期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篇2: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巴尔扎克曾指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育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创造性活动的事业,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教学环境千变万化,教师要在这复杂多变的海洋里游泳,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善于思考,每时每刻开动脑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教师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像搬运工一样从书本中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充满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带着研究意识去进行教学实践,增强实践的目的性,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把无形的东西实在化,不断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和超越,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学跃上一个新境界。

诚如考尔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个工作的20次重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一个教师,只会教书,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既会教书,又善于思考,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论文推广出去,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才是优秀的教师。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角色,应努力成为具有不断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叶澜教授认为:“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通过研究不断发掘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潜在价值,教学才不会是纯粹的教书经历,而会成为教师生命意义的体现。

其实,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再精当的设计,再高明的教师,再流畅的过程,当下课铃响起的一刹那,跨出教室的一瞬间,很奇特,遗憾、懊恼、后悔也随之产生。因此,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执教者应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如何,课堂情绪怎样、教与学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逐一反思梳理,然后有重点地记录下来,为以后改进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篇3:做善于思考的教师

做善于思考的教育者,是我上完这门课的最大感受。我们不能为“教”而“教”,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琢磨教学。那我们要如何做善于思考的教育者呢?

首先,多读书,多思考。不看书不行,只看书更不行。只有每天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老师们应该每个月买三本书:“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

1从书本中汲取养分,改进教学。读完书后,要实践。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就应该好好把握下学期的实习机会,多与实习老师交流,并积极主动地践行自己的想法。如果连老师自己都不思考地照本宣科,那如何要求学生领悟语文之美并加以思考呢?

第二,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得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如何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是我们应该反复思考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学生,不通晓心理学知识,容易造成许多教学上的失误。通过反思老师课上所举的例子,回顾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我都深刻意识到从心理学出发改进教学的重要性。例如,现代教师不注重教学生改作文是不对的,一味地加强写作训练,忽视批改,易事倍功半。应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的心理障碍。理解了书中所说学生识字写字的心理、阅读学习的心理、写作学习的心理等等,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第三,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上课中,我发现不少错误的教学实例都是因为教学观念不够先进造成的。如老师说,中国的教育喜欢叫人“补短”,但实际上“扬长”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帮助其成长。一个老师的教育理念,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如我的高中老师倡导快乐学习,当时整个班的学习氛围都十分活跃,大家都学习得较为轻松。而后换了一个老师,该老师只注重成绩,有点唯成绩论。导致班上的学习气氛比较压抑 ,大家都不再享受学习,而成为做题的机器。如果一个老师能让孩子愿意学习,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这样的老师方为一个好老师。因此,形成科学正确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们必须时刻记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去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以上三点,是我的一些体悟。我们常常说要学好专业知识,却容易忽略教育知识。我们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育,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该努力向它攀登。”2可见触及学生的心灵是何其重要。

课程虽然即将结束,然而学习从未停止。我想这门课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发端,是引导并促使我们不断学习研究语文学习心理的起点。日后,我们除了注重语文素养之外,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多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并将之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时时刻刻把学生放首位。只有学生掌握了知识,才能称之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也应该记住,自己是一个教育者,应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关注教育信息,思考教育问题,从现在就积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我们将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101页

篇4: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当年在四川乐山工作时,教研室的唐建新老师曾对他说:“不要只是不停地奔跑,还应该适当地停下来沉思———通过写作、整理、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老师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在工作之余,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轨迹,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使得“他对自己的教育得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科学规律,有了相对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对每一天的工作有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与激情。”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使他的教育教学逐渐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满足于陀螺似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刻不停地工作,机械般的“奉献”,而不进行思考,那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不会得到提升,他的教育就是苍白的。

对教师来说,“教而不思则滞”,因此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开始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一节课进行总结、分析,不断纠正错误,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清醒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思后方知教之法。教师从事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机与思想的学生,教师工作不是把知识从个人或书本中复制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的消化与吸收,因此,教师不但要“思考”教材如何教,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

思后方知教不足。俗话说“金无足赤”。尽管我们对每一节课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教学不是演戏,我们的学生也不是演员,教师不可能预设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我们只有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思考,才能从中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思后方知教之本。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探触教育的真谛,才不至于在实践中似盲人摸象。

思后方知教之变。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会发现实践中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激起教育的诗情,不断开拓创新。

思后方有教之魂。只有不断思考,才会厘清教学的灵魂,形成独有的教育思想,才会把呆板的知识变成点燃思维的火炬,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才不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跪着教书。

只有会思考的教师,才会教出会思考的学生……

总之,一个教师的思考不只是简单地分析过去,总结得失,更重要的是用理性的态度探求教育的规律,思索教育的真谛,然后在实践中改变自我、指导未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思考要有广度、有深度,单纯依靠记忆是不够的,要借助一个载体,而思考最有效的载体莫过于撰写教育随笔。

所谓教育随笔,就是记录下自己教育的足迹。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不追求语词的华丽,也没有字数的限制———可以是教学片断、教学反思,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故事,也可以是教育教学中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只要拿起笔,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伴随它的还有实践、阅读与思考———实践是源泉,阅读是基础,思考是灵魂。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结伴。撰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身教育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撰写教育随笔,他的教育随笔将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融为一体,语言平易,娓娓道来,没有令人仰视的高深理论,没有深奥的教育术语,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和“教育的百科全书”,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教育遗产和精神财富,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李镇西,于漪,窦桂梅……这些当代的名师,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可能各不相同,但撰写教育随笔却是他们共同的默契。作为教师,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思考,就会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形成一种实践、写作、思考、提高的良性循环,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由思考产生写作的欲望,而写作中的再思考又会激起实践的热情,如此反复,螺旋上升,教育教学水平便会不断提升,思想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教师也便在思考的实践中实现了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伟大转变。

篇5:做善于发现的教师

这名学生是搞篮球专业,个头很高,他特别喜欢NBA的一个篮球明星——勒布朗?詹姆斯。他的作文多次写到这位篮球明星,对詹姆斯的生活经历、篮球职业经历和他所取得的成绩了如指掌,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他对詹姆斯无比的崇拜。就文笔来说,没有什么文采,但是表达了他内心的真实情感,所以读起来照比那些空谈大道理的文章,更吸引人。所以,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对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他认真写好作文,并且很认真地对他说,也许将来他即使不成为一名成功的篮球明星,也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新闻记者。(他是学文科的。)很多同学向他投来的羡慕和崇拜的目光,他自己也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其实,我知道一次表扬对一个学生的学习会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一名体育生来说,没有那么简单,他需要不断理鼓励和鞭策。

不久,我又发现他有很好的嗓音,很有朗诵天赋。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学习李清照的词作《一剪梅》,同学们争相朗诵,但是都没有把情感表现出来。我只是很随意地叫到他来试着朗诵这首词。出乎所有同学和我的意料,他读得很好,立即就感染了我和在座的很多同学,迎来了全班同学的喝彩,接着又有很多同学也要试读。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站起来反复朗诵这首婉约词,我和全班同学都沉浸在了李清照那缠绵的相思之中。在最后的朗诵总结上,我对他单独提出了表扬。从那之后,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上发言积极,作业也能按时交上来了,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让我对自己以往针对体育生的语文学习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总结。为什么这些基础较差的体育生对语文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甚至有些有抵触情绪,我想这肯定是有原因。这些将来要从事体育专业的学生,为了将来高考的专业考试,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体育训练上,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就不那么多了,时间久了,就自然而然的学习跟不上其他同学,成绩下降就成为了必然。由于他们在学习上长期遭受挫折,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不再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索性有一部分学生就彻底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为什么这名学生会在短时间内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想就是因为我采取的鼓励措施,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在作文中我发现了他的长处和优点,并把他的这些优点加以放大,适时地对他给予了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并在后来的学习中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在我对他的不断的表扬和鼓励下,他重新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所以,他自觉地产生了学习的主动性。由此,我想针对体育生的学习教师还是应给予他们以充分的关注,并采取积极地鼓励的方法,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上一篇:创充分就业社区简报下一篇:2021年三八妇女节优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