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

2024-05-06

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精选8篇)

篇1: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

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

郭 锐

(江西绿环牧业有限公司 樟树 331201)

随着近几年生猪行情的颠簸起伏,所有养猪人都被折腾的精疲力尽,但也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养猪行业的2大系统性风险:行情风险以及疫病风险,其中行情风险大家是无法把控的,只能随行就市,但好在大家都是公平对等,那么大家的重点就在疫病风险以及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多花精力,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养猪成本核算的问题。猪群分类与科目设置

1.1 猪群分类。根据生产与核算的合理性,猪群划分为: 1.1.1 生产母猪。

1.1.2 种公猪。1.1.3 后备猪。

1.1.4 大肥猪(60kg以上)。(4~5个月)1.1.5 中肥猪(35kg至60kg)。(3~4个月)1.1.6 小肥猪(25kg至35kg)。(2个月以上)1.1.7 保育猪(7kg至25kg)。(1~2个月)1.1.8 产房仔猪,乳猪(出生至7kg)。(0~1个月)

划分养猪业的群别,要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也可以按生产周期、批次划分养猪业的群别。

待配母猪(后备猪):后备母猪先在隔离舍饲养40天以上,等所有疫苗接种完后转入空怀栏饲养。空怀母猪、断奶母猪也放入空怀栏饲养,等发情后转入配种栏饲养待配、进行人工输精。属消耗性生物资产。妊娠母猪(母猪):妊娠母猪怀孕前期放在限位栏饲养(饲喂怀孕料),饲养到12周(84天)后,转入重胎栏(饲喂哺乳料)饲养3周,在产前7天洗澡消毒后转入产房。属生产性生物资产。

分娩母猪(母猪):母猪按预产期的前一周进入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28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空怀栏,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控制在24小时内进行),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入空怀栏等待配种。属生产性生物资产。

仔猪保育猪: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保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5周。属消耗性生物资产。生长育肥猪:9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4周龄左右,体重达100公斤出栏上市。属消耗性生物资产。1.2 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制造费用,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生产母猪、种公猪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其他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后备母猪在进行配种、转群后作为生产母猪饲养,即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通常养猪业的生物资产主要包括母猪、公猪、仔猪乳猪、保育幼猪、育肥猪等。为便于管理和核算,要划分养猪业的群别:

1.2.1 “基本猪群”,包括产母猪和种公猪,检定母猪,未满1个月的仔猪(简为“乳猪”);

1.2.2 “1-2个月的幼猪群”(简为“保育猪”),指出生后1个月断乳到2个月的保育幼猪群;

1.2.3 “2个月以上的育肥猪群”(简为“育肥猪群”),包括育肥大中小猪、后备猪和被淘汰的基本猪等。2 成本核算流程

生产成本科目下设3个二级科目,即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二级科目下设三级科目,下设明细科目即饲料、兽药,人工费、折旧、制造费用。2.1 饲料

2.1.1 饲料分为原始饲料与成品料。成品料按照供应对象,分为8类:

2.1.2 教槽料(此料即是原始饲料,无需加工)2.1.3 保育料(开口料)2.1.4 哺乳料,2.1.5 公猪料 2.1.6 小猪料,2.1.7 中猪料,2.1.8 大猪料,2.1.9 怀孕料,饲料加工应遵守一定规格装袋并严格按照饲料配方进行生产,否则将对其进行考核,以免长期误差累积造成数据失真。

2.2 对饲料、成品料分别核算,成品料与原始饲料严格分离,并设各自的账簿。根据单价确定成品料入库金额,每日登记材料明细账并计算结存数量。月末,根据饲料加工领用原始饲料成本及成品料的入库成本调整成品料的实际成本,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成品料

贷:原材料—玉米等原始饲料

2.3 月末,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结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饲料 原材料-兽药

兽药处方笺应载明具体使用对象,且一张处方笺只用于同一猪群。兽药使用不应计入制造费用,而是直接计入原材料明细科目。2.4 人工费、折旧费等

2.4.1 人工费主要包括饲养员、繁育员等生产人员工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其他管理人员的人工费可计入制造费用-人工费。2.4.2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为4年,采用直线法,残值为10%。本月计提折旧=上月底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1-10%)/4/12。2.4.3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生物性生物资产摊销))

2.5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下设水电费、检疫费、燃动费、人工费、低耗品等科目。制造费用按各群猪的直接材料消耗金额(饲料、兽药)进行分摊,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水电费等

月底,生产成本无余额,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均转入相应消耗性生物资产价值,生产母猪、种猪的生产成本转入产房乳猪价值。3 猪只的出生、转群、淘汰、出售、死亡 出生、转群、淘汰、出售均假设为月末最后一天。3.1 月末,分娩时结转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产房乳猪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人工,费用(生产母猪,公猪)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人工,费用(种猪)

3.2 乳猪早亡无出售价值时,其他猪只死亡也同样适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产房乳猪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产房乳猪 3.3 淘汰生产母猪与种猪时。

借:库存现金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

月末,结转淘汰成本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生产性生物资产摊销

营业外支出——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损益(固定资产清理)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母猪,种猪

营业外收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损益 3.4 淘汰、出售生产母猪与种猪以外的其他猪群时,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大、中、小肥猪、后备猪、保育猪 月末结转淘汰、出售、死亡成本,单价与转群单价相同:

借:主营业务成本——大、中、小肥猪、后备猪、保育猪,乳猪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3.5 本月转群金额=(期初库存余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本月转群头数。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保育(育肥)货:消耗性生物资产-乳猪(保育)如猪只转出到其他猪场时 借:应收账款

货:消耗性生物资产-保育

消耗性生物资产-育肥

3.6 出售猪粪时,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猪粪 其他有关事项

4.1 第一次配种时,从配种怀舍到产房,借:生产性生物资产

货:清耗性生物资产(后备猪)4.2 固定资产折旧按全场猪分摊 4.3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按乳猪分摊 4.4 精液摊在乳猪上。

4.5 成本核算时,乳猪按头数计算,其他猪按重量。

五、成本核算难点:

4.5.1 数据记录难:耗料数据、耗药数据、重量数据 4.5.2 全进全出管理 4.5.3 精确的费用摊销

篇2: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

为了使XX养猪场的成本核算更加合理、准确、规范,现对成本核算流程规定如下:

一、猪群分类与科目设置

1、猪群分类。根据生产与核算的合理性,猪群划分为:

1)生产母猪。

2)种公猪。

3)后备猪。

4)大肥猪(60kg以上)。

5)中肥猪(35kg至60kg)。

6)小肥猪(25kg至35kg)。

7)保育仔猪(7kg至25kg)。

8)产房仔猪(出生至7kg)。

2、会计科目设置。设置《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科目。生产母猪、种公猪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其他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后备母猪在进行配种、转群后作为生产母猪饲养,即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二、成本核算流程

生产成本科目下设8个二级科目,即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每个二级科目下设三级科目,即饲料、兽药,人工费、折旧、制造费用。

1、饲料。

1)饲料分为原始饲料与成品料。成品料按照供应对象,分为8类:A、教槽料(此料即是原始饲料,无需加工)B、保育料(开口料)C、哺乳料D、公猪料E、小猪料F、中猪料G、大猪料H、怀孕料。饲料加工车间应遵守一定规格装袋并严格按照饲料配方进行生产,否则将对其进行考核,以免长期误差累积造成数据失真。

2)对饲料、成品料分别核算,成品料与原始饲料严格分离,并设各自的账簿。根据计划单价确定成品料入库金额,每日登记材料明细账并计算结存数量。月末,根据饲料加工车间领用原始饲料成本及成品料的入库成本调整成品料的实际成本,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开口料等成品料

贷:原材料——玉米等原始饲料

3)月末,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结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饲料等

贷:原材料—开口料等

2、兽药、人工费、折旧

1)兽药:兽药处方笺应载明具体使用对象,且一张处方笺只用于同一猪群。兽药使用不应计入制造费用,而是直接计入相关生物资产成本。兽药下按具体品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2)人工费主要包括饲养员、繁育员等生产人员工资直接计入相关成本

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为4年,采用直线法,残值为10%。本月计提折旧=上月底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1-10%)/4/12。

4)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兽药、人工费、折旧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生物性生物资产摊销))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下设水电费、检疫费、燃动费、人工费、低耗品等科目。制造费用按各群猪的直接材料消耗金额(饲料、兽药)进行分摊,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水电费等

4)月底,生产成本无余额,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转入相应消耗性生物资产价值,生产母猪、种猪的生产成本转入产房乳猪价值。

三、出生、转群、淘汰、出售、死亡

出生、转群、淘汰、出售均假设为月末最后一天。

1、月末,结转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产房乳猪

贷:生产成本——生产母猪

生产成本——种猪

2、乳猪早亡无出售价值时,借:主营业务成本——产房仔猪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产房仔猪

3、淘汰生产母猪与种猪时,借:库存现金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

月末,结转淘汰成本: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摊销

营业外支出——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损益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母猪,种猪

营业外收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损益

4、淘汰、出售生产母猪与种猪外的其他猪群时,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大肥猪、中肥猪、小肥猪、后备猪、保育仔猪

月末结转淘汰、出售、死亡成本,单价与转群单价相同:

借:主营业务成本——大肥猪、中肥猪、小肥猪、后备猪、保育仔猪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5、本月转群金额=(期初库存余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本月转群头数。

6、出售猪粪时,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猪粪

猪粪不分摊成本。

猪场生产成本的核算,可以实行分群核算,也可实行混群核算。实行分群核算是将整个猪群按不同猪龄,划分为若干群,分群别归集生产费用,分群别计算产品成本。混群核算(也称为混群核算)是以整个猪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对种猪场各阶段饲养成本控制和管理。在组织猪场成本核算时,大都采用分群核算,即按不同的猪龄划分的猪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配怀阶段:包括未孕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公猪、包括配种舍、怀孕舍、产房猪群;

产仔哺乳阶段:包括待产母猪、哺乳母猪,为简化核算,可将本阶段当期发生成本归入配怀阶段成本或仔猪阶段成本中;

仔猪阶段:包括未断奶仔猪,日龄一般为0-20天左右,体重在6-7公斤; 保育阶段:指断奶离群的仔猪(20天—60天),包括:保育舍猪群;7-25公斤 育肥阶段:指育成猪、育肥猪(60天以上—出栏),包括育成舍、育肥舍猪群,25公斤以上;

三、猪场成本核算凭证

为了正确组织种猪生产成本核算,必须建立健全种猪生产凭证和手续,作好原始记录工作,生猪生产的核算凭证有:反映猪群变化的凭证、反映产品出售凭证、反映饲养费用的凭证。反映猪群变化的凭证,一般有“猪群转群磅码单”、“种猪淘汰单”等,据此可编制“猪群生产日报表”和“猪群动态月报表”,对于猪群的增减变动应及时填到有关凭证上,并逐日地记入“猪群生产日报表”。月末应根据“猪群生产日报表”,编制“猪群动态月报表”,报告给财务部门,作为猪群动态核算和成本核算的依据。

反映猪只出售的凭证,有出库单、出售发票,应随时报告财务部门,作为销售入帐的原始凭证。

反映猪只饲养费用的凭证,有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计算表(包括种猪摊销)、饲料消耗汇总表、低值物料领用分配表、兽药等其他材料消耗汇总表。月终均作为财务核算的依据;

四、猪场费用的分类

猪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各种各样的,为了便于归集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成本管理,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或性质)和经济用途分类。一)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将费用划分为不同的费用要素,而不考虑它的耗费对象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猪场的费用要素有: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汽车费用、工资及福利费、饲料费、防疫和医药费、物料费、燃料费、低值易耗品费、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水电费、修理费、社保费、其他支出等。

将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进行核算,能够反映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发生了那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可用以分析种猪场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支出水平,对比同期升降的程度和因素。从而为种猪场制定增收节支提供依据。

(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猪场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生产成本主要是指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这类费用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也不一样,例如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则用于管理与组织生产,因而需要按经济用途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成本项目。

猪场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下列成本项目:

1.工资福利费:指直接从事饲养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津贴,以及实际发生的不超过按工资总额14%比例福利费、伙食费。2.饲料费:指饲养过程中,各猪群耗用的自产和外购的各种全价料。3.兽药费:各猪群在饲养过程中耗用的兽药费。

4.种猪价值摊销:指由仔猪等商品猪负担的种猪价值的摊销费。

5.固定资产折旧费:指能直接计入各猪群的猪舍和专用机械设备、设备的折旧费。6.低值物料摊销费:指能直接计入各猪群的低值工具、器具、物料摊销等费用。7.水电费:能直接由各阶段栏舍电表计提的水费电费;

8.制造费用:指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猪舍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包括以下几项:

(1)工资及福利费:指猪场管理及饲养员以外的其他部门人员工资、奖金及津贴,福利费。(2)燃料费:指猪场耗用的全部燃料。包括煤、汽油、柴油等油料。(3)水电费:指猪场无法计入生产栏舍而耗用的水费、电费。

(4)修理费:指猪场维修猪舍、设备及其它部门发生的劳务费及耗用的零配件(包括运输工具的维修费、保养费)。

(5)低值物料摊销费:指不能直接计入各猪群及其它部门的低值工具、器具,物料的摊销额。(6)固定资产折旧费:指除计入“生产成本”以外的办公楼、设施、设备、车辆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7)办公费:生产管理部门购置的办公用品等费用。

(8)运输费:车辆的养路费、保险费、停车过桥费等以及租用货车费。(9)其它费用:不属于以上各项的间接费用。

猪场的期间费用是指种猪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这些费用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和归属期间,但不容易确定它们应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所以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不参与成本计算,而是按照一定期间(月份)季度或)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种猪场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1.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种猪场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期间费用。费用项目如下:(1)工资及福利费 指场长、后勤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及发放的福利费。(2)工会经费、职教经费:指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2.5%计提的工会经费、职 工教育经费。

(3)业务招待费: 指招待各类人员的发生的餐费。

(4)差旅费 指场内人员出差按规定报销的差旅费及职工报销的市内交通费。(5)社保费 按劳资部门规定缴纳的各种职工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⑹电话费 指管理部门负担的电话费和手机费。

(7)税金 指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费用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的期间费用,包括存货盘亏盈、坏帐损失等其他费用。猪场可根据是否为经常性费用确定具体费用明细; 2.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种猪场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费用项目如下:(1)利息支出(2)利息收入

(3)金融机构手续费 指与金融机构业务往来发生的手续费用。(4)其他筹资费用 3.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猪场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项目如下:展览费、广告费、检疫费、售后服务费、促销费差旅费、包装费、生猪销售运费等; 如为种猪场,则相关销售费用明细会更多些;

五、猪场生产成本核算帐户的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为区别于工业企业,也可另设为“饲养成本”归集相关费用

为了归集生猪生产费用,并计算产品成本,应设置“生产成本”帐户,在这帐户下,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配种怀孕阶段、仔猪阶段、保育猪阶段、育肥猪阶段个四个成本归集环节。在明细帐中还应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明细专栏。在分群核算下,该帐户的借方登记“生产成本”发生数,贷方登记结转的成本数,期末应无余额。2.“制造费用”账户

为了核算在生产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猪舍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并按费用项目设置栏目进行归集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贷方登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期末无余额。

3、“幼畜及育肥畜”帐户的设置

在分群核算下,猪群价值的增减变化情况,应在“幼畜及育肥畜”帐户下核算。该账户借方反映猪群价值的增加;贷方反映猪群价值的减少;期末余额为存栏猪群的价值(存栏成本包括配怀期母猪、哺乳期待产母猪、及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商品猪成本)在此帐户下设置“配怀舍、哺乳舍、仔猪舍、保育舍、育肥舍”五个明细帐户,用以核算不同阶段猪群的价值增减变动情况和结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种猪为什么也列入“幼畜及育肥畜”帐户核算。依据农业会计制度,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均属于流动资产,而种猪则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固定资产性质,由于种猪不同于其它大牲畜,它的生产周期短,更新比较频繁;加之种猪具有产畜和育畜并存的特点。为了使统计猪群变化情况的完整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把它作为流动资产来管理,这也是将种猪作为“幼畜及育肥畜”二级帐户核算的理由。

六、种猪场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分群核算下,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开支和应记计入期间费用的开支。2.进行主副产品的分离,计算并结转各猪群本期增重成本。

3.根据“猪群动态月报表”和“幼畜及育肥畜”明细帐资料,从低龄到高龄,逐群计算结转转群、销售、期末存栏的活重成本。

4.根据“猪群动态月报表”及有关资料,编制“猪群变动成本计算表”。

5.根据“猪群动态成本计算表”和“生产成本”明细帐,编制猪群“产品成本计算表”。

七、生猪成本核算原理及流程

1、生猪成本核算概念:生猪成本核算是按照生猪自然生长的各个阶段来划分,以各阶段的猪群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以种猪的怀孕天数各怀孕母猪头数、商品猪转群、销售头数及增重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对各个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分配、结转的计算过程;

2、生猪成本核算流程图

不能直接分到各生产阶段的成本项目 其他直接成本项目 饲料出库单

土地租赁费分摊表 种猪摊销分配表 工资福利社保分配表 水电耗用分配表 低值物料出库单 药品出库单

能直接分到各生产阶段的成本项目 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分配表 配怀阶段饲养成本 仔猪阶段饲养成本 保育阶段饲养成本 育肥阶段饲养成本 饲料出库单 药品出库单 低值物料出库单 水电耗用分配表 工资福利社保分配表 固定资产分配表 其他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场部)制造费用(人工站)当期饲养成本 配情阶段 待产阶段 仔猪

保育阶段

保育猪出售 育肥阶段

育肥猪出售 内部供种

成本核算过程说明:

配怀阶段成本转入待产母猪阶段成本分配方法:

a)

待分配配怀总饲养成本=期初配怀阶段成本+当期发生饲养成本转入

b)

转入产房成本 =(转入产房待产母猪怀孕日龄÷当月怀孕母猪总怀孕日龄)×待分配总饲养费用

待产阶段成本转入仔猪阶段分配方法:

a)

待分配待产母猪成本=期初未结转的待产阶段成本+配怀阶段转入成本

b)

转入仔猪成本=待分配待产母猪成本×〔本期分娩产仔母猪数÷(期初待产母猪数+配怀阶段转入的待产母猪数)〕

a)

待分配仔猪阶段成本=期初存栏仔猪成本+本期本阶段发生的饲养成本+待产母猪转入的成本

b)

仔猪转入保育猪成本:

如果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存栏仔猪-本期死亡仔猪),则转入保育猪成本=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仔猪头数-本期死亡仔猪数)×期初存栏成本;

如果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存栏头数<(期初存栏头数+出生仔猪头数),则当期转入保育猪成本分两块,一为结转期初所有存栏成本,二为结转出生仔猪部分成本;具体方法根据头数与增重比例进行结转;

保育、育肥舍成本转结可参照仔猪成本结转来理解;转群、销售成本的结转主要根据当期出栏头数、增重的一定比例分配;

3、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分录:

①按单元场各阶段归集“饲养成本”或“生产成本”时 如某场配怀舍耗用了饲料、药品、人工等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饲料费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药品费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人工费

„„

贷:原材料-饲料费

贷:材料物资-药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人工费 „„

月末将当期发生的“饲养成本”转入“幼畜及育肥畜”对应的各阶段中,“幼畜及育肥畜”不再区分明细项目;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配怀舍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饲料费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药品费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人工费 转群或销售的账务处理: 配怀成本转入待产母猪: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待产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配怀舍 待产母猪转入出生仔猪: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仔猪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待产舍 仔猪转保育猪: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仔猪舍 保育猪转入育肥猪阶段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 保育猪、育肥猪销售时: 借:库存商品-某场-保育猪 借:库存商品-某场-育肥猪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 转入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场-保育猪 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场-育肥猪 贷:库存商品-某场-保育猪 贷:库存商品-某场-育肥猪 内部供种时:

借:库存商品-某场-内部供种猪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 内部供种转入其他母猪场分录见“

八、种猪成本核算”

库存商品月末无余额,存栏生猪成本在“幼畜及育肥畜”各场各阶段体现;

八、种猪成本核算

1、种猪原值的确定

外购种猪原值=买价+运输费用+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 内部供种原值=转出的成本+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

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只核算配种前耗用的饲料成本,后备猪耗料定额标准按2.5公斤/头.日来计算,后备猪所用饲料成本相应抵减配怀期饲养成本-饲料费;

后备种猪耗用饲料成本=(达到配种前后备猪均重-内部供种或外购入场时后备猪均重)×内部供种或外购后备猪头数/0.75公斤×2.5公斤/头.日×引种当月后备料单位成本

说明:后备种猪达到配种前均重暂定为110公斤/头,日消耗后备料2.5公斤/头,后备猪日增重0.75公斤;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外购: 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银行存款(外购价格)

内部供种: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库存商品-育肥猪(某种猪场)

耗用饲料: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饲养成本-配怀期

正式配种:借:生物资产-公猪(母猪)

贷: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2、种猪淘汰账务处理

为方便种猪淘汰账务处理、减少母猪场区分未资本化的后备猪与已转入生物资产的种猪工作难度,外购或内部供种到各母猪场的后备猪,账务上应加上达到配种状态的饲料成本后当月计入“生物资产-种猪”中;

为简化账务处理,淘汰种猪处理不区分后备种猪,全部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种猪”科目,月末作“生物资产-种猪”减少;淘汰种猪账务处理如下: 销售淘汰种猪时: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固定资产清理-种猪(某场)月末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种猪(某场)借:生物资产累计折旧(某场)借:营业处支出-种猪 贷:生物资产-种猪

死亡种猪清理时按上述账务处理;至于是属“营业外支出”还是“营业外收入”应视处理销售淘汰种猪收回的残值款是否大于未折旧完的种猪净值来定,如果残值收入大于种猪净值,则“固定资产清理”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否则计入“营业外支出”。

九、对外报表:

1、资产负债表:指截止自然月最后一天,公司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2、利润表:指在公司规定的经营周期内,如我司平常月份为上月29日至本月28日、季度为自然月为1-30或31日为周期的反映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利润状况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指反映自然月内资金的收付存变化情况的报表;

十、内部管理报表

1、期间费用报表

①管理费用报表:归集公司管理部门,包括总经理室、财务部、行政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技术部等部门发生的相关明细费用;

②销售费用报表:归集专为销售生猪发生的相关费用,如检疫费、运费、运输途中残次死亡损失等;

③财务费用报表:归集当期银行手续费、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等;

2、生产成本报表

①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按商品猪类别统计各基地、单元场当期的销售头数、重量、收入、及对应的成本,可为经营者提供各类产品贡献的毛利状况;

②增重成本明细表:反映各基地、各单元场当期发生的饲养成本与当期商品猪增重的关系,为经营者提供当期生猪生长情况与当期成本的对比状况; ③料肉比表:按财务盘底口径计算的当期增重与当期耗料来计算的料肉比,可分为全群料肉比、全程料肉比、商品猪阶段料肉比等;

④内部供种报表:主要反映种猪场当期供应给其他母猪场作后备种猪的报表; ⑤淘汰死亡种猪明细表:反映各单元场当期淘汰死亡情况的报表,具体有淘汰一头回收的残值及损失或收益;

⑥出栏、转群成本明细表:反映各单元场出栏、转群生猪成本明细比例构成的报表,可为经营者对比提供某些成本超支或可控制的信息;

篇3: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

2008年10月14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 公告发出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这次新医改意见稿的推出, 在一个广泛性的意义上提出了一个总体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009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号, 以下简称《意见》) , 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旨在着力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努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当前医疗改革的关键是公立医院改革

1. 公立医院是当今医疗体系的主体。

建国以来, 公立医院几乎独立承担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医疗保健任务, 即使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医疗机构有了较快发展, 但是绝大部分医疗任务还是由公立医院承担的, 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城市支援农村等公益性工作中公立医院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立医院作为医疗系统的中流砥柱, 必然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部分, 其成败与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

2. 维系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公立医院的本质属性是由国家或集体举办卫生机构, 是非营利性公立事业单位, 承担着政府一定的社会福利职能。由于一些体制和制度安排的缺陷导致公立医院使命与行为的背离。在规模扩大的同时, 伴随着的是质量的下滑, 在硬件不断加强的条件下, 伴随着的是软件的弱化, 这种情况应该根本扭转, 公立医院必须回归公益。

3. 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

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需要我们用新体制、新理念去审视公立医院的体制现状。今后三年, 我们将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全面改革公立医院奠定基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有五个着力点:第一, 要坚持公益性。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将会有较大改革, “以药养医”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改变以药养医, 就意味着要增加财政投入。第二, 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 实行管办分开。管办分开不是简单地把公立医院从整个卫生活动当中剥离出去, 它和其他系统的关联不能随意隔断。第三, 医院的管理机构要改革。决策不是院长一个人决策, 应有专家, 有政府的出资方, 有社保的代表, 有民意代表, 几方共同参与管理。第四, 医院的内部管理要改革。客观讲, 目前医疗卫生服务当中的技术服务费用, 特别是一些高难度手术的价格是不合理的, 要在适当时候考虑适当的调整。第五, 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指南体系, 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要引入卫生经济学理念, 建立标准化的诊疗方案。

三、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是补偿机制

1. 公立医院改革的补偿途径。

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 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思路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 则通过三个途径解决, 即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将用三年时间进行试点, 为全面改革公立医院奠定基础。

首先, 政府财政仍将发挥补偿作用。财政补偿的范围包括: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住院医师培训、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补贴等。同时, 财政还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此外, 对于公立医院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 财政也将“埋单”。在医院类型上, 财政补助或投入将对传染病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中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予以倾斜。

“药事服务费”就是医生每开一张处方向患者收取的费用。这一政策的初衷: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引导医务人员钻研医疗业务, 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因为医生开处方并不仅仅是写字, 而是智慧和价值的体现。但如何框定药事服务费的内容和范围,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此项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不会增加患者负担。究竟一张处方收多少费用, 仍需进一步讨论。

第三种补偿途径是“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医院的收费体制、标准不合理。医生的劳动费用主要体现在手术费和挂号费提成上, 其收费的标准与医院的药品、材料和仪器使用费相比显得很次要。

2. 公立医院改革的补偿标准。

今年1月, 北京市卫生局长方来英表示, 公立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数据, 将是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分类、合理补偿的基础。取消药品加成后, 政府增加补贴的前提是, 了解医院真实的医疗收入与医疗支出情况。由此可见,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 当务之急是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工作, 逐步规范核算流程, 改进核算方法, 创新核算思路, 为医改补偿提供客观、合理的数据支持和保证。

四、作业成本法引入医院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 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它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反映, 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应用于西方国家医院。其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不同, 作业成本法把医疗服务提供过程看作是由一系列作业组成的动态过程。在成本与最终的医疗服务之间架设了“作业”这一桥梁, 使医院成本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 通过对作业以及作业链的控制与改进, 帮助医院降低成本, 优化工作流程。

作业成本法的引入为我们当前进行医院项目成本核算找到一种更科学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 医院应用作业成本控制也是加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社会保险部门作为第三方付费者, 需要通过监控医疗过程、医疗环节和医疗成本, 实现医保费用的合理有效使用;同时也希望通过制定预付标准来控制支出, 强迫约束医院分担经济风险, 提高卫生经济效率。作业成本法引入医院成本管理, 将为公立医院在现阶段医疗改革大背景下正确计算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 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合理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

五、项目成本核算的特点、作用及重大意义

北京市卫生局和财政局自2001年开始, 在市直属21家医院和36家区县医院陆续实施了到科室级的全成本核算。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项目成本核算的首批试点。目前, 北京市医院项目成本核算工作仍在进一步探索和推进之中。其主要特点有:一是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 使医院成本核算结果更具社会公允性, 数据更具可比性, 为政府制定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二是在全成本核算基础上, 实现了医疗收费项目的成本核算。通过院级、科室级、作业级、项目级等多级成本恒等关系, 保证了成本数据的准确性。三是创新了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如科室核算四级分摊法、项目成本核算以作业法确定比例系数方法等, 使成本核算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四是动态反映医院经营分析和绩效考核, 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管理手段。五是建立起政府对医院的经济管理体系。以项目成本核算为切入点, 建立有效的医疗服务成本控制机制, 以便进一步宏观调控和优化社会医疗资源配置。六是全面建立了信息系统, 为各级卫生经济管理者提供了现代信息化应用工具。

由此可见, 由政府主导实施的项目成本核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是医院改革与管理的基本工作。真实、合理的医疗成本信息是政府研究医疗机构财政政策和安排财政补助的主要依据。在当前医疗改革的紧迫背景下, 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第一, 使医院对于各医疗项目的实际成本及成本构成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 通过对不同科室同一医疗项目成本差异的分析, 督促科室规范就医流程, 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 提高医院整体资源配置水平, 不断降低医疗项目的个别成本, 从而推动形成合理、公平的社会平均成本。第二, 进一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降低服务成本, 保障医疗公平。作为卫生行政部门, 其责任之一是用最好的卫生资源保障百姓健康。项目成本核算的推行, 使得各医院成本具有可比性,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社会平均成本。医院再以本单位的个别成本与社会平均成本对比, 来衡量自己的经营状况, 正是这种成本的对比与竞争, 使社会平均成本得以逐步降低, 从而节约卫生资源, 真正做到既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又兼顾公平。第三, 为探索新的财政补偿办法提供依据。公立医院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 则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三种途径来解决。取消药品加成, 对各医院都是最大的考验, 据北京市卫生局2008年统计显示, 药品收入占到医院医药总收入的49.78%, 在基层医院, 这个比例更高。取消药品加成后, 政府增加补贴的前提是, 了解医院真实的医疗收入与医疗支出情况, 严格区分政策性亏损和和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亏损。项目成本核算有助于医院提供实实在在的成本核算指标, 为医改补偿提供客观、合理、有效的数据支持和保证。第四, 为下一步医疗收费项目的合理定价提供参考依据。从医疗服务价格看, 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医疗新技术的应用, 医疗服务价值与价格已经严重背离, 成为大多数医疗机构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 诊断只收几块钱, 这与医生的劳动价值不成比例, 因为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要对其所开的处方承担责任, 要对药品知识有全面了解, 对他们的这一劳动应给予价值上的体现。手术收费偏低与医生付出的技术劳动、承担的手术风险不符。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复杂而又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项目成本核算把每条收费项目都与物价收费标准进行对接, 同时, 每条收费项目的单位成本按会计科目进行全面核算。有助于进一步明晰项目成本构成, 为物价收费的合理调整提供实实在在的数据依据。第五, 为符合DRGs分类的病种成本核算、以及为医院标准临床路径管理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医改方案的推行及群众医疗需求的推动, 公立医院的就医流程和临床路径均需进行优化改进。一方面是受西方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 各个学科和专业的临床专家开始主动的研究探讨有利于医学实践的疾病诊疗临床路径, 可以有效提高诊疗行为的科学性, 规范医疗管理;另一方面是受医疗保障付费方式变革的影响, 为了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保障基金平衡, 医疗保险逐步开始由现在的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方式变革, 医院管理者开始着手推进临床路径实施工作。随着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推广和逐步深入, 有助于从成本上约束和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 有效降低其趋利问题, 以此来激励医院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和实施成本效果比较好的医疗方案。

六、结论及建议

1. 社会平均成本无疑会成为政府财政补偿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医院为了降低个别成本, 会加强从人员结构配置到耗材领用等各环节管理。

由于各医院具体情况不同, 尤其是房屋、一些大型设备新旧程度不同, 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之间的项目成本, 政府在进行补偿时, 应同时合理核定各医院成本开支进行区别补偿, 以兼顾成本补偿的公平性。

2. 进一步提升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由于实施、程序、医院成本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核算的结果与政府预期会有一定差距, 对于应直接计入科室的成本项目、应直接明细到项目的成本, 应通过规范成本管理工作, 准确计入到科室或项目, 不应人为加大间接成本的分摊。进一步探索资源动因、作业动因分摊设置的合理性。

3. 通过作业成本计算, 医院管理者可以获得各项服务的盈利状况, 还可以得知占用资源较多的作业。

针对重点作业进行分析、控制, 以提高成本控制效果。从宏观方面说, 卫生局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科室作业链, 消除不增值作业, 改善低效作业, 从而提高整条作业链的工作效率, 降低社会平均成本, 实现社会医疗资源配置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玲, 江宇, 陈秋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我国医改30年[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2)

[2].罗志阳.科学构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

[3].葛人炜, 李林贵, 孙强等.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探讨 (中[) 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1)

篇4: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

【关键词】医院;全成本核算;问题;措施

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医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医院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能够为患者减轻负担。所以,医院需要加强成本核算,通过强化成本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的成本。特别是在当前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医院更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利用全成本核算方式来对医院的各项耗费进行统计和分类,准确对医院的成本状况和投入产出比率进行反映,确保为医院各项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更好的推动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薄弱

当前很大一部分医院由于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处于独立的状态,而且传统的科室成本核算还在沿用,这就导致当前医院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全成本核算体系,全成本核算也没在医院的医疗核算中进行广泛的应用,较为混乱,无形中增加了医院的投入成本,影响了医院的产出效率,对医院运行效率的提升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各科室配合度不高,缺乏强制控制手段

在当前医院运营过程中,全成本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仍然处于半落实的状态,在全成本核算落实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合理规范的手段,也没有制定详细的规定,这就导致全成本核算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有效的落实到实处。部分医院在考核和发放资金时以成本核算作为重要的参考,这对于全成本核算方式的医院的实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成本核算当做奖金分配的一种手段,这就导致各科室缺乏有效的配合,而且员工对成本核算的理解也存在着许多的偏差,缺乏对全成本核算的深入认识,而且也没有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和措施来确保全成本核算的有效实施。

3.成本控制仍处于“事前计划,事后控制”的阶段

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成本核算方法在多数医院中都得以广泛的应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主要以事后控制为主,在事中缺乏对成本差异的揭示和反思,而且缺乏事前成本的具体规划。医院多是利用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差异定为结余,并按其比例来进行奖金的评定,这就使医院科室对成本核算自身的控制目的较为忽视,而将注重力都放在了提成比例上,不利于医院全成本控制的展开,使相关数据和迁移和处理不能顺利的实施。

二、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

1.建立和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主要以医院成本、科室成本和医疗项目成本为主,这就需要这三层成本都需要实行统一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各科室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医院需要将奖金的分配作为一种调动手段,充分的调动医院的全体员能积极的参与到成本核算体系中来,为成本核算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对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对投资项目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更好的确保医院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这不仅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医疗竞争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进行事先部署,加强人员培训

首先,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广泛配合与支持。因此项目主要负责部门要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严格而周密的计划部署,保证该体系能在各部门间顺利推进。

其次,全成本核算体系得以实施必须要有熟练的操作人员,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减少操作时间。

最后,要及时地进行事中差异的揭示与反思,对成本核算体系实施成效和问题也要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迅速的调整,使全成本核算在医院内部能够顺利推进。

3.制定详实方案,精细化管理

医院的一体化核算方式不能自成体系,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使各部门都能够有所依据。方案的制定要有次序不能影响医疗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医院在核算过程在要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实行精细化管理,对物资的投入要进行清查以便整合医院资源节约成本。对于设备的流转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实现动态化管理,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率,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要实现全院物资设备一体化管理,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4.收集充分数据,按部就班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只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无误性,才能确保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有效实施,医院通过全成本核算的实施,能够有效的调动起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在成本核算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对责任单元进行划分,并制定完善的收入、成本分配标准,加强制度建设,并确保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为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通过加强全成本核算,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更好的推动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针对当前医院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医院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对其进行解决,以便于更好的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确保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顺利实施,使其能够更好的与新医疗需求相适应,为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禾.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服务、会计管理和监督水平[J].中国财税报,2011(10).

[2]郑峰斌.诌议新医疗机构财务会计五项制度执行的难点及存在问题[J].经济师,2011(10).

篇5: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

成本核算与盈亏分析在规模化猪场的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定期的财务分析可使经营者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一般进行全年一贯制均衡生产,几乎每天都有仔猪出生,每周都有育肥猪或仔猪出售,也常有猪只死亡,所以猪群的数量每天都在变化。猪的饲养周期又较长,这就给成本核算及财务分析带来一定难度。现以某猪场2003年的年终决算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规模化猪场的成本核算与盈亏分析。

1、猪场生产情况

该猪场建于1997年,常年存栏基础母猪约500头,猪只常年存栏量为2500~3000头,每年可向市场提供育月巴猪3 600头左右,仔猪4400头左右。

2002年12月25日,猪场存栏量为2 813头,其中繁殖母猪492头,后备母猪56头,种公猪30头,育肥猪1120头,哺乳仔猪585头,保育猪530头。

2003年全年出售育肥猪3 671头、仔猪4 280头、淘汰种猪98头,销售收入分别为245.89万元、103.72万元、10.15万元,合计销售收入为359Y6万元。

2003年12月25日,猪场存栏量为2 731头,其中繁殖母猪501头,后备母猪50头,种公猪30头,育肥猪980头,哺乳仔猪560头,保育猪610头。

2、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

猪的生产成本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所谓直接生产成本就是直接用于猪生产的费用,主要包括饲料成本、防疫费、药费、饲养员工资等;间接生产成本是指间接用于猪生产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贷款利息、供热费、电费、设备维修费、工具费、差旅费、招待费等。

计算仔猪与育肥猪的生产成本时,只计算其直接生产成本,间接生产成本年终一次性进入总的生产成本。

3、仔猪的成本核算及其毛利的计算

3.1 仔猪的成本核算

3.1.1 饲料成本 该猪场2003年用于种公猪、后备母猪、繁殖母猪、仔猪的饲料数量及金额总计分别为784.86吨和101.60万元。

3.1.2 医药防疫费 猪场全年用于种公猪、后备母猪、繁殖母猪、仔猪的防疫费合计3.64万元,药费合计2.94万元。

3.1.3 饲养员工资 饲养员工资实行分环节承包,共有饲养员11人,按转出仔猪的头数计算工资,全年支出工资总额为9.36万元。

2003年仔猪的直接生产成本合计117.54万元。全年出售仔猪4 280头,转入育肥舍仔猪3 750头,合计8 030头,则平均每头仔猪的直接生产成本为 146.38元。

3.2 仔猪毛利的计算

2003年销售仔猪4 280头,收入103.72万元。全年转入育肥舍仔猪3 750。头,每头按200元(参考市场价格制定的猪场内部价格)转入育肥舍,共75万元。则仔猪的毛利为61.18(103.72+75-117.54)万元,平均每头仔猪的毛利为76.19元。

4、育肥猪的成本核算及其毛利的计算

4.1 育肥猪的成本核算

4.1.1 饲料成本该猪场2003年用于育肥猪的饲料数量及金额总计分别为943.80吨和116.29万元。

4.1.2 医药防疫 在仔猪阶段所有免疫程序已完成,育肥阶段不需要再注射疫苗,所以育肥猪不发生防疫费用,全年药费为0.59万元。

4.1.3 饲养员工资 饲养员工资实行承包制,按出栏头数计算工资,全年支出工资总额为2.20万元。

4.1.4 仔猪成本 转入仔猪成本为75万元。

2003年育肥猪的直接生产成本合计为194.08万元。全年出栏育肥猪3 671头,则平均每头育肥猪的直接生产成本为528.68元。

4.2 育肥猪毛利的计算

全年出售育肥猪3 671头,收人为245.89万元。则育肥猪的毛利为51.81(245.89-194.08)万元,平均每头育肥猪的毛利为141.13元。

5、盈亏分析 猪场全年的盈亏额等于仔猪与育肥猪的毛利及其它收入之和减去猪的间接生产成本。因养殖业没有税金,所以不考虑税金问题。

5.1 猪的间接生产成本

5.1.1 管理人员工资 猪场有场长、副场长、技术员、会计各1人,其它工作人员3人,全年支付工资为7:70万元。

5.1.2 固定资产折旧费 猪场固定资产原值为 568.30万元,2003年末账面净值为454.70万元,全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28万元(猪舍、办公室等建筑按20年折旧,舍内设备按10年折旧)。

5.1.3 贷款利息 猪场全年还贷款利息8.70万元。

5.1.4 其它间接生产成本 猪场全年的供热用煤费为4.60万元,电费为5.13万元。猪舍及设备的维修费用为0.83万元,买工具的费用为0.12万元。差旅费、招待费、办公用品及日用品费等为3.20万元。

猪的间接生产成本合计为58.28万元。

5.2 猪场全年的盈亏情况

仔猪毛利为61.18万元.育肥猪毛利为51.81万元,出售淘汰种猪收入为10.15万元,合计123.14万元,减去间接生产成本58.28万元。猪场全年盈利 64.86万元。

5.3 存栏量的变化对猪场盈亏的影响 在年终分析猪场的盈亏时还要考虑到猪群数量的变化,如果猪群数量增加,则表示存在着潜在的盈利因素,如果猪群数量减少,则表示存在着潜在的亏损因素。因为该猪场的存栏量变化不大。所以盈亏的影响在分析时可忽略不计,但如果猪的仔栏变化较大,在分析盈亏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6、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措施

分析以上成本核算与盈亏分析的过程,可看出要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6.1 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提供仔猪数

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提供仔猪数。该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仔猪只有16头左右,这个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生产水平比较高的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可提供仔猪18~20头,甚至20头以上。如果按18头计算,该猪场每年可多生产仔猪1 000头左右,这1000头仔猪与上面8 030头相比,在成本上只增加了1000头仔猪的饲料费、医药防疫费和饲养员工资,而其它成本没有增加,增加的这部分成本每头仔猪以75元计,如果按200元/头转入育肥舍,它的纯利润为125元/头,合计12.50万元,如果出售。利润会更高。可见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提供仔猪数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6.2 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在猪的饲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在70%左右。该猪场为74%(不包括购买种猪及仔猪的成本)。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一定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主要方法是利用多种原料进行合理配合。达到既降低成本,又满足猪只营养需要的目的。6.3 降低非生产性开支

篇6:关于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论文

1.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完全

目前,国内部分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并不十分完整,列入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医疗活动的消耗材料以及少数医院医疗活动的固定成本,而对医院的行政后勤等部门的费用成本分摊则比较有限,尤其是医院所投入的一些大型的医疗器械、仪器以及医院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等方面的成本并没有计算在内,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是还是不够完整的。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得到的核算结果是不够准确的,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医院的财务成本状况。有的医院科室在参与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只注重与其绩效奖金有关的那部分成本消耗的核算,使科室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大大降低,不能反映各科室真实的支出成本状况。

2.费用分摊标准不统一

大部分医院在开展科室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在管理费用、成本中心的费用等成本分摊上所实行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各家医院科室成本的支出范围也是不同的,有的科室分摊的管理费用配额高,得到的成本核算结果也相差的比较多,与科室实际的成本消耗相差的比较大,不能真实、客观地对医院科室的成本进行预测。与此同时,管理费用的分摊标准不一,也不利于医院之间在具体科室管理和医院水平上的比较。

3.医院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影响现代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健康发展所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医院在其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重视医疗器械、仪器的购买,对实物管理与核算不重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积压和浪费现象。具体来说,没有建立定期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虽然一些医院有对医院的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但是对资产的状况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析,对资产的折旧率、报损率没有进行及时的统计,使得医院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成本虚增的状况。此外,医院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医院各科室、医疗器械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使得医院的医疗采购、管理与临床医疗在资源的使用上发生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积压、浪费等,使医院的成本开支增加。

二.完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对策分析

1.完善医院科室的成本核算内容

要保证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使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真实的体现,并且为医院科室的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成本的制定找到准确的费用依据,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进行完善。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医院科室所使用的各项直接或间接的成本费用都计算到成本核算中去,对医院的行政管理费用、科室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并将其纳入科室成本核算的范围之内。此外,科室人员的工资、奖金等薪酬成本,也应该根据其实际状况纳入成本核算之内。总而言之,就是要将在医疗供应、临床医疗以及行政后勤等各项服务过程中的医疗成本都分摊到医院科室的成本之中,保证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完善费用分摊标准

要解决好医院科室在费用分摊上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该从这几方面来加强:一.要完善医院保障服务部门在服务定价方面的成本核算体制,只有首先保证各项医疗资源和服务有一个准确的定价成本核算,才能使其作为间接的管理成本具体分摊到各个科室形成实际的成本核算。二.由政府或相关的社会团体组织牵头,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根据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制定一个统一的费用分摊标准,以此来供各家医院进行参考。而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科室的管理费用的分摊,应该按照各科室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相应的分摊标准。此外,还要按照相应服务的定价标准来对医疗器械维修、洗涤、医疗供应等环节的成本费用分摊,对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的生成费用进行一定的控制。做好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前期准备调查工作,尝试实行统一管理,减低成本支出。

3.加强医院实物资产的管理

篇7:关于消毒供应中心成本核算的论文

1.1开展核算工作申请

向卫生局提出书面申请,将核算方式方法详细进行汇报,卫生局批准后参与监督核算工作。

1.2召开协调会议

详细说明开展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意义,取得供应单位及临床科室的理解与支持。

1.3成立成本核算小组

由计划与财务部、核算审计科、后勤保障部、护理部及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组成消毒供应成本核算小组,负责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进行全成本核算。

1.4收集资料

依托医院成本管理平台,收集整理2012年、2013年两年消毒供应中心各项成本支出数据及消毒灭菌工作量数据。由成本核算小组确定该计入和不该计入成本的分项。

2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2.1消毒灭菌包价格核算方法

(1)可计价医用卫生材料按实际购进价计:如医用纱布片、医用棉签、棉球、包内化学指示卡、医用包装无纺布等等。

(2)不可计价成本:统计2013年全年支出间接成本除以2013年全年处理器械数,即为每单件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处理费用。不可计价成本包括:水、电、气消耗,B-D测试、生物监测等周期性监测费用,清洗酶、润滑油、除锈除垢剂等消耗,医疗仪器设备折旧,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房屋折旧,运输费用,器械折旧,防护用品,人力成本等。

2.2与各单位结算方法

确定成本核算的计算周期为每月结算,医院、科室二级设置。消毒供应中心使用了先进的信息追溯系统,将各供应单位设为一级科室,各临床科室设为二级科室,有利于各单位与临床科室开展成本核算。依托信息追溯系统,确定了各种灭菌物品的核算价格,信息化管理,联网单位及科室可自动查询。另由消毒供应中心每月上报卫生局及各单位物品处理明细报表,便于无联网单位核对查询及卫生局监督管理。

2.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待遇核算方法

由于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开展由卫生局主导,以公益性为前提,不以盈利为目的。消毒供应中心属成本消耗大而利润低的辅助科室,以医院现有“利润=收入-支出”的核算管理及绩效考评模式,将部门利润与员工待遇直接挂钩,消毒供应中心员工的待遇就可能明显低于临床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我院给予了消毒供应中心一定的经济核算管理政策倾斜,对实施全成本核算的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员工待遇=利润提成+保底收入”的政策,使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成本核算无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利用成本核算管理的功能,促进医疗器械消毒供应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可以较好地控制临床科室合理、高效使用无菌医疗器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结果

成本核算使各科室人员的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实施成本核算后,手术室、临床科室过期包明显减少,浪费误拆现象基本杜绝;在保障工作顺畅的前提下,协同供应中心重新制定了包内器械组成,控制了包内器械的过多配置现象,医院资源得到了有效管理和使用,科室支出也大幅度减少。

4讨论

篇8:关于养猪场的成本核算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的走向成熟, 多数生产者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利润, 前后已经试用了两种措施:一方面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原材料消耗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改进确保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减少过多的人力消耗。我们通常将第一种利润潜力称之为“第一利润源”, 第二种利润潜力称之为“第二利润源”。当前, 越来越多的人对“第三利润源”, 也就是物流, 有了更多的关注。物流费用的高低对企业实际利润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影响。物流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成本不断降低, 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1.1 企业实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能够避免无效作业现象的发生

企业实施物流成本会计单独核算, 能够及时的发现存在的与规范要求不相符的、没有必要的物流活动。通过对成本分析与管理, 能够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效作业及无效作业反映出来, 以此消除无效的作业, 进一步优化作业链与价值链。比如, 制造业的产品实际加工过程中, 会有一部分不合理的产品搬运与库存作业存在。那么, 在实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时, 就必须对这些不合理的作业而花费的人力及资金占用的成本加以核算, 而企业要想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就必须除去存在的不合理的作业。一直以来, 企业都对生产与销售两方面的事项比较重视, 忽视了流通的重要性, 致使企业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当前,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 降低物流成本要远比提高销售额更加的容易些。这就充分的说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要物流费用得到降低, 成本也就会降低, 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拔得头筹。

1.2 企业实施物流成本核算, 能够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实际上,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根本性要求就是用最少的消耗, 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切实可行、高效的物流管理对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及物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 能够确保运输的合理性, 降低装卸搬运与储存费用。能够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和员工间的关系加以有效的协调, 以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中属于核心部分, 对企业所有物流活动进行成本核算, 能够使得成本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

2 现阶段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和范围不够完整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内容十分的复杂, 对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有着较大的隐含性。所以, 绝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通常情况下, 企业所注重的是对货物的实际生产物流环节、销售运输物流环节以及采购物流环节这三方面的外部成本进行核算, 对内部所形成的物流成本没有过多的关注。比如, 仓库管理物流成本、物流工作人员的费用、逆向物流成本等, 没有将这些环节纳入到核算工作中。所以, 最终使得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可靠性不断降低, 不仅对物流成本信息的真实反映造成了制约, 而且也给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严重者会对企业管理层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造成影响。

2.2 和物流成本有关的财务报告方面的问题

当前, 企业中所制定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还无法提供较为完善准确的物流成本金额, 并且, 在采用报告物流成本方法时仅仅使用了标准成本法, 虽然这种会计方法被经常用到, 但是根本达不到物流成本管理要求。比如, 会计中所制定的运输成本报告, 依旧使用的是在零售会计上的实践方法, 也就是说, 把运费当做了货物成本的一部分, 然后从整体销售额中进行扣除, 最终获取一个总利润额的方法。所以, 运费不只是单独的成本, 其也在产品价值范畴中。根据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需求, 必须将所发生的一切物流服务费用集中起来进行核算, 然而, 现阶段, 企业成本会计主要是为了财务报告目的而计量存货, 无论是成本核算, 还是分类, 都是为了财务报告实际需求的实现, 并不是为了满足物流成本管理目的而对所有产品的资源消耗情况加以全面的描述, 所以, 最后所提供的信息和企业决策以及管理间缺乏相应的关联性, 制约了成本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其他成本的会计核算混淆

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物流活动, 从产品开始生产一直到最后的销售环节均涵盖了物流活动。而由于物流活动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的特征, 导致物流成本费用经常和其他领域的费用混淆在一起核算, 使得核算信息出现了混乱。比如, 将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要素纳入到了产品生产成本中进行核算, 将物流管理人员的劳动资金纳入到了行政管理费用成本中进行核算。如果物流成本信息和其他成本信息发生了混淆, 那么, 就会使得获取物流成本信息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加, 最终导致物流信息反映的时效性不断降低, 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3 解决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具体措施

由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具有特殊性以及复杂性, 所以, 为了能够运用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笔者认为, 非常有必要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新增物流成本科目

在不影响企业原来的财务会计框架的前提下, 分别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以及财务费用等各科目下新增“物流成本”二级账户, 同时, 还要设立关于采购、企业内部、销售、废弃物这四方面的物流成本三级账户。首先, 采购物流成本指的是从原材料的采购到输送给企业这一物流过程而产生的费用, 具体涵盖了采购部门人员工资、办公费、验收入库费用等;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指的是从原材料的领用开始到成品的完成入库这一物流过程中而产生的费用, 具体涵盖了内部搬运费、实际生产中物流设施折旧等。销售物流成本指的是从产品完成入库阶段到提供给消费者这一物流过程而产生的费用, 具体涵盖了库存工作人员的工资、仓库费用、运输人员工资等。废弃物流成本指的是企业在处理及回收生产时而排放出的废弃物所产生的费用。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各项费用科目进行细分。这样一种物流成本核算方式不仅可以及时的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物流成本资料, 核算方法简便、便于操作, 而且, 还能第一时间进行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的传递及反馈, 并且加以有效的控制。

3.2 构建完善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制度

要想确保物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就必须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制度。要在企业内部特别是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机构中构建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制度。首先, 企业应积极的制定核算方法、审批程序等诸多阶段的制度规范, 从而推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其次, 划分各自的岗位职责;构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划分各工作岗位的责任, 各自承担与做好自己的职责;另外, 进一步加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监督力度;指的是进一步强化物流费用开支的审计、审批手续的监督、健全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以避免发生各种浪费、违法违纪的情况。再次, 构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统一标准;当前, 制约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各个企业所选用的物流成本核算确认标准都不相同, 对物流成本的高效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的研究和构建一个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标准。

3.3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 以选出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要想确保企业物流成本信息被充分地反映出来, 就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 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及方法。现阶段, 只有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可供选择, 首先是单轨制模式, 指的是在已有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新增与其相匹配的物流费用科目, 将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的成本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双轨制模式;指的是在之前混杂的成本核算中将物流成本核算提取出来, 设置一个单独的账目进行核算, 要求财会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另外, 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模式;指的是在现有的成本项目科目下设立一个二级成本核算;这一模式具有核算方法简便、工作量小、容易操作等优势特征。对于企业而言, 必须在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实际业务特点以及会计核算模式、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程度, 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 就必须开展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然而, 我国现阶段的物流应用研究事项还不够深入, 所以, 企业应积极地寻找各种有效途径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加以全面的改进与调整。突破层层阻碍, 确保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完整性, 从而全面地反映出物流成本及其活动信息, 强化物流成本控制力度以及减少其的成本费用, 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唐海燕.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J].经营管理者, 2010 (24) .

[2]郑成宏, 聂淼.浅析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J].商业会计, 2009 (22) .

[3]王荣.关于现代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9 (14) .

上一篇:居民生育意愿调查问卷下一篇:社会实践评语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