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明节的诗词

2024-04-18

和清明节的诗词(精选10篇)

篇1:和清明节的诗词

1、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

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3、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4、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

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寒食上冢》

6、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7、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8、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9、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10、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11、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13、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1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夜》

15、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1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篇2:和清明节的诗词

2、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5、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6、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7、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8、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9、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10、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1、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2、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3、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4、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15、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6、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7、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8、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9、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篇3:和清明节的诗词

新闻标题是读者首先关注的部分, 讲求时效性, 用语多紧扣时代步伐, 贴近读者需求。在当前时代的快节奏下, 看新闻的人通常只看标题, 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 标题多采用时尚流行的元素。

虽然现在的新闻标题制作花样百出, 不断推陈出新, 但古典诗歌的应用日渐减少。流行词语、新语新词、网络语言、外来词语在新闻标题中的大量运用, 意境优美、内涵精深的古典诗词化标题已属罕见,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缺失, 近五年单月人民日报引用古典诗词作为标题的数目如下:2010年8篇、2011年6篇、2012年7篇、2013年5篇、2014年5篇。从中看出近几年引用数量稀少, 并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不禁让人担忧。

古典诗词类的新闻标题, 语调和谐、音律自然, 且意蕴丰富、内涵精深, 具有白话文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 不仅迷人, 而且耐人寻味。

(1) 政治新闻中的引用分析。《中国时报》报道“张王会”的时候以“两岸轻舟已过万重山”为题刊发社论。[1]“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人用猿声山影做衬托, 形容所乘小船的速度之快, 是作者对眼前景物的描绘, 也是作者心情的写照。作为有效推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事件, 张王会对两岸关系的常态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作者用“轻舟已过万重山”形容海峡两岸关系历经波折而进入康庄旅途。

(2) 经济新闻中的引用分析。《宿迁日报》曾发表一篇关于当地沭阳县经济发展的文章, [2]以宋诗《鹤林玉露》某尼悟道中的一句诗作为标题, 十分贴切。“春在枝头已十分”, 表明沐阳县正处于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的初春时节, 很好地概括和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 社会新闻中的引用分析。2012年一篇发表于《今传媒》第四期的文章颇为特别。这是一篇题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的人物专访, 其主标题是柳永《凤栖梧》中的两句词。柳永《凤栖梧》, 抒发了词人漂泊的羁旅哀愁和对爱侣的思念之情。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二句以衣裳和腰带的变化这一生活中的细节为切入口, 生动描绘出词人对爱情的痴狂。在今天, 这两句词多形容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等。这篇新闻专访中记者详细地梳理了董少鹏先生, 经济日报集团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的人生经历, 记录了他从孩提时接触新闻传媒, 了解经济常识到成为知名记者, 最后坐上报社总编辑座位的不凡历程。从字里行间, 读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路坚持梦想的力量。“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其成长历程。《人民日报》报道福州市的“春风行动”时的标题也很别致。[4]文章标题中的“春风送暖”与“润物无声”这两组, 巧妙地化用了杜甫的名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同时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两句诗的意象融合到新闻报道中。十年间, 福州市政府与民间机构在子女上学、就业、住房、医疗等方面帮扶救助困难群众, 解决百姓的实际生活问题, 犹如和煦的春风。

(4) 文化新闻中的引用分析。《中国文化报》2011年报道舞剧《丝路花雨》在美国上演。[5]在标题中, 作者通过借用诗句用来形容丝路花雨的演出状况, 其中“《丝路花雨》惊艳美利坚”一句将实景与虚景熔为一炉, 描绘新闻事件准确生动, 又巧妙地对舞剧的出色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11年发表了一篇海外华人共庆元宵节的文章。[6]文中借用北宋诗人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诗句, 将海外游子思乡的情怀娓娓道来,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那头顶的一轮圆月是对家乡无法忘怀的感情的寄托。

二、新闻导语中的引用分析

在新闻导语中直接引用古典诗词, 使其率先进入读者视线, 以引起读者注意, 在新闻写作中亦有先例。

《证券时报》2012年一篇关于股市的新闻中用到这样的导语“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陆游《游山西村》。这两句诗将股市在遭遇艰难处境之后再逢春天的情形形象生动地展示给了读者, 股市的跌宕起伏之状跃于纸上。

三、新闻内容中的引用分析

《农民日报》2007年一篇报道安徽名茶“敬亭绿雪”的新闻中直接引用诗词。[7]“绿雪”产于宣城县敬亭山,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有诗咏赞此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在文中引用了李白的名句, 只字未提“静”字, 却达到令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清幽自然风景的效果, 并对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诗人深情地凝望着敬亭山, 而敬亭山也在默默地凝视着诗人, 山与人仿佛一幅风景画卷中紧紧联系的整体, 不可分割。山成为诗人最亲密的朋友, 可以读懂诗人那一颗不为外人理解的内心。试想, 在秀丽空灵的敬亭山, 沏一壶上好的“敬亭绿雪”, 捧一本李白的诗集, 那一份平淡与恬静的美, 使人向往。

四、总结

古典诗词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是新闻传播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只有在传承社会的载体中才能薪火相传, 这是文化自身传递、继承的理论和规律。新闻媒体应当承担舆论引导的使命, 负担传承文明的责任, 接受提高公共素养的任务, 在新闻语言中更多地适当使用古典诗词, 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摘要: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自古以来, 各朝代的诗人, 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 具有永恒的魅力, 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特别是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 是我们在新闻写作中遇到难以描述的景物和难以表露的情感时的“稻草”。

关键词:新闻语言,古典诗词,频率,作用

参考文献

[1]萧师言.“张王会”开启两岸新阶段马英九期盼“特效药”[N].环球时报, 2014-2-19.

[2]朱彦东.春在枝头已十分[N].宿迁日报, 2012-3-7 (A01) .

[3]权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J].今传媒, 2012 (4) .

[4]赵鹏.春风送暖润物无声——福州市实施“春风行动”10周年纪实[N].人民日报, 2011-2-9 (01) .

[5]王位.“中华风韵”《丝路花雨》惊艳美利坚之思:最好的文化企业还得是优秀的文化集成商[N].中国文化报, 2011-12-15 (04) .

[6]王丕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02-16.

篇4:浅谈诗词教学的诵读和导入

在诗词教学中,诵读和导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虽然从前那种觉得诗词背诵下来就可以了、反复读占用的课堂时间太多的想法已从大部分教师的心中根除,但是如何安排诵读,怎样才能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导入实现学生感知能力的最大化,仍然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拿捏的一个问题。

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看,诗词、文言文诵读的少,学生缺乏语感,最后影响了对文意的理解和背诵的效果。读应该是贯串诗词教学始终的,无论是预习、上课、背诵还是复习的环节。在这个问题上,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诗词范读是考验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教师声情并茂地读了诗词,博得了学生的喝彩就是完美的了。教师的这个“美读”应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还要谈到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教师的“美读”中,其实已经涵盖了教师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如果教师展示的过早,就会从情绪上影响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学生就不能单纯地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教师的美读应该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必须是在充分理解诗词含义之后。诵读不是走过场,课上的每一次诵读,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情感,实现共鸣。

导入环节的设计,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导入的部分,有的教师慷慨陈词,引用了很多苏轼的其他诗词和诗评人的评价。这样做固然给课堂带来了磅礴的气势,但是学生对于这样的知识比较陌生,影响了他们在以后教学环节的参与度;同时,在课堂的伊始,就给学生前人对于诗词的评价,特别是对于词风、情感、主题的涉及,往往让学生先入为主,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是不利的。而同样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导入的部分,有的教师借学生曾经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引入,一方面导入活动比较简单,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感受到前后知识的勾连,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这种导入的模式也许不能表现出教师丰富的学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篇5:清明和春天的诗词

NO2、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仲殊《诉衷情·寒食》

NO3、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唐·李峤《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NO4、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NO5、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NO6、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NO7、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NO8、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NO9、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NO10、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NO11、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NO12、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NO13、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NO1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NO15、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NO1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NO17、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NO18、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NO19、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NO20、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NO21、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NO22、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NO2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NO24、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NO25、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NO26、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宋)程颢

NO27、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NO28、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NO29、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NO30、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NO3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NO32、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NO33、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NO34、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NO35、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NO36、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NO37、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NO38、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NO39、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NO40、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NO41、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NO42、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NO43、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NO44、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NO45、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NO46、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唐·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NO47、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NO48、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NO49、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篇6:与清明的诗词和故事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弹尽粮绝不能继续赶路,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即位后忘了赏赐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他却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未果。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2、清明节融合寒食节

到唐代时,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3、清明节融合上巳节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4、清明节假期的变迁

唐代时规定清明节放假四天,后来到唐贞元六年增加到七天。之后宋、明、清等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12月7日,国务院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清明节放假1天,起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起又改为三天假期。

5、清明节的`范围

清明节首先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后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6、清明节的体育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植树、斗鸡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7、清明节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8、清明节禁火与新火

由于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所以自唐宋起,一般清明节的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唐杜甫《清明》诗之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浄客船。”宋苏轼《徐使君分新火》诗:“临皐亭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国朝之制,待制、中书舍人以上皆坐狨。杂学士以上,遇禁烟节至清明日,则赐新火。”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一:“寒食禁火,以出新火。”

篇7:清明节优秀诗句和诗词

2、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5、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7、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8、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9、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10、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篇8:和清明节的诗词

段京肃认为:“地理环境处于文化生态最基础的层次, 它给人类的文化创造提供活动舞台与物质能力源泉。”[2]为追求作品迅速流传和大面积传播, 唐宋诗人很注意公共场所对信息传播的价值。唐宋诗词在传播学方面对于传播空间的选择和利用对于现当代的传播艺术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1初唐时, 王勃途经南昌。时值重阳佳节, 洪州都督阎伯屿举行盛大宴会, 打算借机炫耀一下女婿的才华。事先, 他让女婿孟学士做好吟咏滕王阁的诗并序。宴会一开始, 他故意拿出纸笔, 遍请宾客, 大家都知趣地推辞了。当请到王勃时, 年轻的诗人一点也没有谦辞, 而是自“南昌故郡, 洪都新府;星分翼珍, 地接衡庐”开篇, 一路写来:“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荆蛮而引瓯越。物华天宝, 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藩之榻。”一口气洋洋洒洒写到“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鱼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而且, 越写越妙, “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南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致使本来非常气恼的都督阎公“矍然而起, 曰:‘此真天才, 当垂不朽矣。’”[3]事实上, 洪州都督阎公本来就是想在公共场所, 进行一次诗酒风流的信息传播。可惜, 诗人王勃打乱了他预设的传播策划, 意外地成为受益者。这就是名篇《滕王阁序》产生的由来。

两宋著名词人柳永, 他的词在当时和后代都广泛流传:从教坊妓院到市井巷陌, 从井水之处到宫廷禁中, 从中原地域到边疆境外, 都能听到柳词不绝于耳的传唱, 影响极为深远。其名作《望海潮》更是名闻遐迩,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有这样的记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曰……此词流播, 金主亮闻之, 欣然有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虽有些夸张, 但确说明柳词传播之广。而且, 这首词对于传播空间的选择也颇为有趣。

宋杨《古今词话》载:“柳耆卿与孙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 门禁甚严, 耆卿欲见之不得, 作《望海潮》词, 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 恨无门路。若因府会, 愿借朱唇歌于孙相之前。若谁为此词, 但说柳七。'中秋府会, 楚楚婉转歌之, 孙即日迎耆卿坐。”柳永在歌姬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昔日的老友, 也使得这首《望海潮》得以广为流传。柳永词多以艳歌柔曲为主, 适于歌妓的演唱, 柳词往往呈现出一调多体的特点, 为歌妓的演唱提供了宽松的艺术空间, 所以柳永选择了在中秋酒会, 酒席宴前, 轻歌曼舞, 柔情婉转, 达到了“孙即日迎耆卿坐”的目的, 拓展了柳词的传播范围。柳永词对于传播空间的选择使柳词的传播更为普遍流行, 以至于“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的地步。

如果说, 象集会、宴席、饯别这种场所还是临时的、静态的传播空间, 带有偶发性、暂时性的特点, 那么象驿亭、山崖、寺壁、官舍、桥头、酒肆、妓院, 这种不断变换主体的场所, 则相对是永恒的、动态的信息传播空间。这些地方商旅云集, 游人如织, 有着“广大无边的潜在受众”, [4]是一个四通八达的传媒网络, 能将作品和信息迅速传遍天下。因而, 唐宋诸贤更愿意在这样的地方题写和发表作品, 一展才华。人们在风景名胜、商业店铺、旅馆驿站等地墙上粉刷出一块诗板, 来供过路文人题诗。据传崔颢《黄鹤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从诗板题诗传开来的。李白游黄鹤楼, 被眼前景物陶醉, 但却不题诗了, 因为“崔颢题诗在墙头”。诗人过处, 往往有人请求在诗板上留下诗作, 李白游报恩寺, 寺僧恭敬地捧出诗板要大诗人题诗。诗板多了, 精粹却并不多, 于是劣诗往往被抽下。诗人薛能游蜀地飞泉亭, 见亭上“有诗板百余篇”, 薛诗人把诗板全部抽走, 只留下文端《巫山高》等诗板。刘禹锡过巫山庙, 摘下千余块诗板, 只留下数十块而已。

从崔颢的《黄鹤楼》题诗让李白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到白居易“每到驿亭先下马, 循墙绕柱觅君诗”;从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到陆游题沈园壁的词《钗头凤·红酥手》, 很多此类作品, 若说不是在有意识地利用着传播空间, 则是不符合事实的。其间, 诗僧寒山子“尝于竹木石壁书诗, 并村野屋壁所写文句三百余首”, 强烈希望“忽遇明眼人, 即自流天下”[5];晚唐张祜最爱在寺庙题诗, 题遍天下名寺;苏轼甚至感叹:“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南宋林升以《题临安邸》诗孤篇流传, 夏坚勇先生论道:“这个林升, 在文学史上如渺渺孤鸿……只有留在驿站墙壁上的一首诗。说到底, 还是驿站的墙壁成全了他。”[4]

唐宋时, 还在一些风景名胜之处设置“诗板”, 专供游客行人题诗。《全唐诗》中, 齐己有《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板》和《游龙兴观读题板因有十八韵》。《宋诗纪事》载:一次黄庭坚南迁时, 至南华山一竹轩内, 让人诵读诗板上留题, 告诫不必读出题诗人姓名, 当读至《题南华竹轩》一诗时, 黄庭坚准确说出是他的弟子葛敏修所作。可见, 这种以题诗的形式, 发表和传播作品, 是唐宋时一种极流行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所, 名人的题咏, 也是主人追求文化品位的需要, 甚至有着变相广告宣传的效应。郑仁表《题沧浪峡榜》就是“经过沧浪峡, 憩于长亭, 驿吏坚进一板。仁表走笔云云”。[5]孙《北里志》记载, 长安前曲妓馆内有名妓福娘, 其室内红墙已有题诗多首, 她犹嫌未满壁, 又请孙作三绝, 将墙题满。《云溪友议》也载, 诗人崔涯“每题一诗于娼肆, 无不诵之于衢路, 誉之则车马继来, 毁之则杯盘失措。”因而, 唐宋时僧妓酒家“莫不粉壁光洁, 以俟挥毫”[7]。《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宋江醉饮浔阳江楼, “去那白粉壁上”题诗, 也就不难理解了。

2盛唐时期, 诗人王翰出身寒俊而性豪侠, 为人狂傲而放纵, 《旧唐书·王翰传》说他:“发言立意, 自比王侯。”唐睿宗景云元年 (710) , 王翰通过礼部组织的科举常试后, 并没有像一般的进士那样, 按程序被动地等待着吏部的铨选而授官, 而是自编自演地进行了一次别出心裁的传媒运作。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选人王翰颇攻篇什, 而迹浮伪。乃窃定海内文人百有余人, 分作九等, 高自标置, 与张说、李邕并居第一, 自余皆被排斥。凌晨, 于吏部东街张之, 甚于长名。观者万计, 莫不切齿。”果然在接下来的制科考试中, 王翰得到了张说的力荐, 举超拔群类科, 并授昌乐尉。张说担任宰相后, 又将王翰召回京城担任秘书正字, 并提拔为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

分析这里王翰的传播谋略, 首先, 他对信息内容进行策略性的处理和包装, 将海内文士分为九等, 第一等中仅有三人, 除了被誉为“一代文宗”的大手笔张说和大名士李邕之外, 剩下一人就是他自己, 可以想象这种信息对士人的冲击一定是颇具震撼力的, 颇像当年谢灵运将天下之才分为一石的作派, 难怪“观者万计, 莫不切齿”了。抛开道德的评判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追问, 王翰这里所取得的传播效果, 应该说是极为可观的。其次, 王翰这里极富创意地运用了多种传播技巧。第一, “明示法”。这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 将所要传播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作出明确的归纳。邵培仁认为, 在传播技巧中“思想明示的基础是通过证明和逻辑推理而试图取得接受者对文本主旨的赞同”, “明示法主要是明确的理性的影响”。[8]从传播学来看, 信息加工与符码制作是为了影响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 任何制作者都会在其中明确表达和传送一定的思想、感情、目的和意图。案例中, 王翰拟定全国一百多名文士的名次, 并分为九等, 把自己放在一个极为突出的位置, 与张说、李邕并为第一, 这无疑是要明确地传播一种自我优尊的信息符码、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 试图向社会人施加一种与官方异趣的价值认同。第二, “首位法”。这是指“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 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其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传播效果”[8]。客观地说, 案例中, 当王翰要在吏部东墙张榜排列当时天下文士时, 他面对的应该是全国的知识分子, 而这里王翰只是“窃定海内文人百余人”, 言外之意, 他是把一大批文士划在了圈外, 事实上, 当时的文士肯定不止此百余人。这是王翰使用“首位法”的第一层含义;王翰又将这百余人“分作九等, 高自标置, 与张说、李邕并居第一, 自余皆被排斥”。王翰高标自己的位置, 又排斥了榜上百余人中他和张说、李邕之外的其它人, 这是他使用“首位法”的第二层含义。因而, 可以说王翰这里是多层次地、高度艺术性地充分使用了“首位法”这种传播技巧。第三, “新奇法”。实验心理学证明, 求新、求异、求奇, 是庸常次序下人们一种潜在的、强烈的心理期待。该法则同样适用于信息传播, 这是信息传播使用“新奇法”的基础。案例中, 王翰是“凌晨, 于吏部东街张之, 甚于长名”, 如果从传播策略看, 其新奇之处体现在以下四点:首先, 王翰以私定的文士排名次序对抗吏部官方的排名榜, 是对既定秩序的一种反叛, 极易产生新闻效应;其次, 王翰将私定的排名次序制成了长幅, 而且超过了吏部的榜告尺幅, 在物质载体的形式上具备了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再者, 他又将长幅张挂于吏部东街, 因地制宜地利用了绝佳的传播空间;最后, 王翰的行动选择在凌晨, 正值长安早市, 商旅往来, 万人涌巷, 又是最好的传播时机。这四层意义, 足见王翰“新奇法”的石破天惊, 因而, 史料中“观者万计”的记载, 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这正是对其成功的传播场面最生动的描写, 也是当代研究传播学者值得关注的案例。

3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现实存在, 是和传播活动相始终的。哪怕是企图与世隔绝、自我封闭的隐者, 实际上也是在传播着一种信息--“别来打扰我”, 更何况绝对的隐者、绝对地不接收任何外在信息是不可能的, 因而, 段京肃先生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无一不是处在传播活动的包围之中, 也无一不是凭借了传播的活动在维系自己的生存和进步。人类生活在一个由信息和信息传播媒介构建的世界中。古今中外, 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8]可见, 信息传播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在传播的过程中对于空间的选择对于传播来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唐宋诗词作者, 在当时条件下, 充分利用有限的传媒资源, 进行了高超的传播艺术实践, 并取得辉煌的成就。唐宋诗词在传播学方面对于传播空间的选择和利用对于现当代的传播艺术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摘要:诗词作为一种特殊信息的传播手段, 唐代诗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充分利用有限的传媒资源, 进行了高超的传播艺术实践, 并取得辉煌的成就。唐宋诗词在传播空间的选择和利用的探讨, 能给今天研究传播学者很多启示。

关键词:唐诗,宋词,空间,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自序)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5[M].

[4]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5]全唐诗:卷645[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6]夏坚勇.湮没的辉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

[7] (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中[M].

篇9: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推敲词句,读懂大意

古诗词鉴赏题解答较难,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考生没能读懂诗意,不知诗句何云,当然也就无从品味情志和赏析技巧了。读懂一首诗的大意首先必须:

1、调整词序、语序。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把具有特殊词序、句序的古诗句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白话诗句。有人说古诗词只不过是短而又短的特殊的文言文而已,这话说得极恰当。古代诗歌由于在音律、平仄、对偶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更多的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使得诗句常常以不规范的特殊的词序、语序出现,或前置或后置,以产生一种错位的美。阅读的时候就应该做适当的相应调整,否则往往会误解诗意。如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就应据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因果大致调整成:在淮南一个秋天的雨夜,“我”于高斋闻雁来,引发了“我”故园远在何处的伤痛及悠哉的归思。作了这一番的调整后相信学生都能较好地理解诗意。

2、补出省略的内容。古代诗歌由于篇幅的限制以及诗歌本身凝炼性和跳跃性的特点而存在大量的省略现象,这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以及作者生平、诗作背景等,借助联想、想象,填补出省略的内容,从而获得较确切的理解。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应根据语境读出该诗前后写了两个场景:去年的艳遇和今年美人的离去。需要合理地想象出去年踏春遇艳时以及今年重访不遇人去楼空时的情景和人物心情。

3、掌握常用典故的意义。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时很多时候要从诗歌所用典故的意义入手。例如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花好避秦,桃花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三首诗中都隐含了“世外桃源”的典故。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显然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隐隐不满和对桃花源式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明辨诗句的修辞意义。古代诗歌在抒写对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时候,往往不直接表述,而是借助于比喻、象征、借代、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因此考生在读诗时要能理解运用了这些修辞方法的词语的修辞意。如毛泽东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用“彩练”比喻彩虹;张养浩词句“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江河”,用“飞镜”比喻中秋圆月。

5、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是诗词的核心,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往往可以初步感知诗词大意,帮助我们准确迅速地理解诗歌。如王勃《江亭夜月送别》,据题就可知时间、地点和诗的类别。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据题还可知人物心情和全诗的情感基调。诗歌鉴赏的高考出题一般不作注释,并且尽量淡化背景。一旦加有注释,注释中所透露的信息就相对重要了,一般是交代诗作背景、写作时间,有时甚至隐含诗作主题。对这样的注释考生要保持敏感。出题如无注释,考生也应牢记鉴赏诗词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读诗时必须联系诗人本身、创作背景以及创作风格等,如鉴赏陆游的诗作就应调动其是一生抱负壮志难酬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诗人的知识储备,由此也许就能找到破解诗词大意甚或主旨的钥匙。

二、抓住意象,感悟情志

“诗言志”,诗人写诗的最终目的是抒发自我的情志。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来体现诗的情志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绝大多数诗的意象靠景物(如果不考虑社会、人事等类意象,几乎可以说景物就是意象,意象就是景物)来展现,所以诗离不开景物描写。自然,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的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首先就要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分析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共同特点,是凄凉幽暗的还是清新亮丽的;如果是咏物的,咏的什么物,这物件有什么特点,是华贵高雅的,还是粗糙浅陋的;如果是叙事的,叙了什么事,有哪些情节,这事是谁做的,人物有什么语言行为等等。再进一步揣摩这些景、物、人事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这样由表及里地透过现象探求其本质,由此及彼地展开想象和联想,就能达到鉴赏的目的。其次要熟悉一些特殊意象的象征义。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深广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落花”等意象表达;再次要善于抓住“诗眼”(或主旨句),通过诗眼提纲挈领的作用直透诗意的内核。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就是指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最能表现诗人情感、最能概括全诗意蕴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诗句。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喜”字。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一个“愁”字就把诗人此时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时所产的羁游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等的千愁万绪统统包蕴其中了。只要抓住了这些诗的“诗眼”、主旨句、关键句,等于抓住了它们的精髓、命脉,其他所做的铺垫、渲染一类的内容都迎刃而解了。

三、品味语言、明辨技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以少蕴多、凝炼、富有节奏和韵律。具体可分成如下几种: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诗。②平淡又叫质朴。特点是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平淡,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诗。③绚丽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④明快特点是评议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⑤含蓄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诗,李清照后期的词。⑥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的语言就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2、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水乡魂牵梦绕般的深情。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同样是枫叶,在送别人崔莺莺的眼中,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的;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二月花。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移情于景即将诗人的感情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上,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晚唐张泌《边上》),“暮烟”,“秋草”是没有感情的,所谓“愁”“恨”是诗人感情转移到所写的景物上。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二)描写手法(表现手法)

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2、烘托。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诗人写了“帆、鸟、海、树”,正面烘托出暮雨的细密和诗人浓浓的离愁别恨。米芾的《望海楼》:“云间铁瓮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春天,这样就烘托出望海楼的高。

反衬可使形象更鲜明、效果更强烈。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所青睐。如李煜《望江南》:“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把满腔真情诉之于词,以梦写现实,以梦的美好反衬现实的残酷,二者是“天上人间”的差别。

3、动静。主要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反衬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4、虚实。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以银河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

(三)修辞手法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这其中又以借代和象征最为常用。王安石的诗“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就以“鸭绿”指春水,以“鹅黄”指新柳,这是以着色代所咏之物。诗词运用修辞有很多形式。一句话,诗应避开直说,而要让人通过形象去悟出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10:清明节优秀诗句和诗词

2)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4)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5)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温庭筠《寒食日作》

6)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7)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9)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上一篇: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下一篇:国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