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的诗词鉴赏

2024-05-06

游山西村的诗词鉴赏(精选6篇)

篇1:游山西村的诗词鉴赏

小学古诗词《游山西村》鉴赏

【摘要】通过对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使小朋友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为大家准备了游山西村原文及解释,希望帮助大家提高的人文素质和写作能力!

游山西村原文及解释

《游山西村》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其全诗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鉴赏】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的景象,而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另人回味无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使人们领悟到深刻的生活哲理——无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就能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主要写了诗人做客山村,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扩大知识面,拓宽人文视野,可以说是小朋友们的一笔财富。希望提供的游山西村原文及解释,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神,享用这一笔知识财富!

篇2:游山西村的诗词鉴赏

1. 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以上是广州中考题)

(以下是08年连云港中考题)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以下是08年徐州中考题)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以下是08年河南中考题)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答案: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 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3.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4.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5.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7.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8. 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篇3:游山西村的诗词鉴赏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一直处于探索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林地蕴藏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长期以来, 林农“守着金山受穷”。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发展现代林业,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生态文明, 全国掀起了集体林权改革的风潮。

作为一个山区省份和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 山西省必须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催生广大农民群众管林造林的积极性, 促进林业资源快速增长, 实现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进而加快推进山西从“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转变, 为全省经济格局重新洗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山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山西之长在于煤, 山西之短在于水, 希望之基在于林”, 一句话道出了山西省的实情。山西是一个以山区、丘陵区为主的省份, 省内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全省有4000多万亩荒山需要绿化, 沙化土地面积和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15%和69%,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7%, 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9个百分点。特别是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在保障国家建设的同时, 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环境污染严重。改善生态、治理环境, 是山西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并决定因地制宜, 在全省1市18县开展试点, 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至2009年底, 在晋城市和清徐县、左云县、朔州市平鲁区、五寨县、方山县、灵石县、祁县、阳泉市郊区、沁源县、隰县、垣曲县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10年, 在全省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是林权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在改革中, 山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把握了以下三点:一是要确保农民平均享有集体林地承包权, 确实落实农民承包后的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二是要确实考虑到山西历年来林业改革的实际, 过去搞的“四荒”拍卖、小流域治理和民营林业等改革, 保持政策连续性, 可以在把林权落实到户的基础上, 实行联户经营;能够实行股份制经营的要实行股份制经营, 联系到户到人, 防止把几十年的绿化成果破坏掉。三是要在做好各种类型试点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 稳妥推进。林权没有争议的, 能分到户的, 改革可以加快推进;如有争议, 要经过认真调研, 解决争议后, 征得农民同意再进行改革。坚持“一分二均三稳”的根本原则, 要求凡是能承包到户的必须承包到户, 做到“按户承包, 按人分地, 人人有份”。而结合山西林业的特点, “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是林改的两大目标。山西的省情林情决定了林改不可能短期内实现“一改就富、一改就绿”, 必须依靠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和推动来实现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山西省生态公益林比例大, 全省占90%,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 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 逐步提高各级财政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从2009年起以每亩10元的标准启动县级公益林补偿工作。晋城市、阳泉市郊区也正在积极酝酿启动补偿工作。同时, 以煤补林, 利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矿权改革等收入, 逐步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2007年, 山西省灵石县出台了《灵石县厂矿绿化实施方案》, 计划用三年时间, 由煤炭企业自筹资金完成厂矿区及周边荒山新造林10万亩, 经过两年的实施, 99家涉煤矿企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 完成绿化面积43878亩。

山西省是一个生态环境严重脆弱的省份,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山西”的总体要求, 到2010年, 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8%, 每年造林面积要维持400万亩左右的规模。为此, 省林业厅和各市县林业部门积极组织专家开展造林投资直补到户新机制的研究, 初步决定在今后的造林投资中拿出一部分任务向林改后农民承包的林地上倾斜, 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去治理千沟万壑, 同时提倡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等林业产业, 尽量简化商品林抚育、采伐审批程序, 实现群众“治山”与“致富”双赢。

二、林改试点工作为山西农村全面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1. 农村生产力大解放。

改革, 触动了沉睡多年的林地产权, 唤醒了农民对林地的物权意识, 全省广大农民像30年前承包耕地一样, 对家庭承包经营集体林地报以极大热情。其实质是真正做到“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

山西省多山, 57个贫困县也基本都集中在山区, 林业产出率不高, 林区发展落后, 林农收入低。可以说, 山区是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林业的发展又是山区发展的根本。

林地承包70年不变, 温家宝总理说, 70年不变, 相当于永远不变, 意味着世世代代是他的资产。有恒产者有恒心, 林地到户后, 把山地分给农民, 农民成为山地的主人, 造不造林, 造什么林, 什么时间造林, 完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林改前是农民给国家种树, 林改后是农民给自己种树, 积极性自然提高了很多。一定意义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同时发展了经济。

地处晋中平原的祁县, 以前集体林的时候, 经常有人夜间开着三轮车成车盗砍集体林木, 卖到邻县谋取利益, 有的还把树木拦腰砍断, 资源破坏十分严重。作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分山到户后, 集体林变成了自家林, 林木采伐后, 林地的使用权归还农户, 林产就是家产, 农民对山林资源十分珍惜, 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家家都是护林队, 人人都是护林员。以往抚育不及时、管护不到位的现象不见了, 林农像侍弄庄稼一样铲趟林地、像看青一样护林;放荒的不见了, 乱砍滥伐的现象减少了, 原来群众“拱地头”、小片开荒侵占的林地都自觉地退了出来;病虫害、森林大火减少了, 任意焚烧的现象不见了。没有强制的指令, 无需政府大力监督管理, 农民对山林资源十分珍惜, 把它看作是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 是“未到期的高息存折”。2008年林改以来, 祁县仅一年多时间, 全县投入资金4325万元, 治理荒山1.35万亩, 平川植树286万株, 是前三年植树的总和。其中来远镇今春完成林改后, 把1500亩河滩地全部分到农户, 一季植树就达21万株, 人均植树达到70株, 可谓是山区农民造林史上的奇迹。

同时,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发展林业产业存在的林业产出不足和“农民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通过林改, 农民可以通过承包经营集体林地、抚育间伐、林下资源开发等, 获得收益。同时把品种丰富的、质量好的林产品、生态产品和林业的文化产品供应给人们, 有利于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租赁、抵押、转让, 可以入股甚至可以作为合作的名义进行经营。这样不仅增加了林地的流转性, 同时拓宽了林业融资的渠道。金融部门开始主动与林业部门合作, 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林改实践中, 祁县办理林权抵押贷款7起, 贷款720多万元, 森林资源已经成为农户的资产和企业的资本, 农民可以用手头的林地作抵押, 解决了广大林农和经营者生产资金不足的“瓶颈”, 增加了林农收入。

林改不仅给了林农权利, 增加了其经济收入, 同时缓解了农村闲置人口的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发生后, 大量农民工返乡, 农村就业压力增大, 林业的改革恰恰可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一户承包, 全家就业”, “城里下岗, 山上创业”, 收入也同样很高, 更重要的是林改带来的增长潜力很大。发展林业是安置农民工就业、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最现实、最直接、最可行的一条渠道。

林改为30年来的农村改革赋予了新的内涵, 对农村改革又是一个新的发展和丰富, 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 生态改善与能源创新。

作为国家能源基地, 山西省在源源不断向外输送煤焦资源的同时, 废气污水却留在了汾河两岸和吕梁、太行山下。山西省部分城市的污染程度一直属全国“前几名”, 黄土高原的黄色和煤炭工业的黑色曾一度被认为是山西的主色。然而, 林改不仅富裕了农民, 也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绿色将成为山西的主色调。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中, 左权县结合本县实际创造性推出了一种“生态庄园经济”。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和该县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该县近期提出的“一城34个中心村”城镇化发展思路分不开的。“生态庄园经济”的独特之处在于充分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地产权明晰政策, 依托移民搬迁旧址的“空壳村”遗留下来的耕地及荒地、荒山、荒坡、荒滩等资源, 以多元投资方式筹集社会资本, 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 运用和投入先进生产要素,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开发和经营组织形式。据统计, 2008年左权县“庄园经济”累计造林面积达到5.2万亩, 是该县全年造林面积的30%。而且由于该县移民措施的实施, “空壳村”转为“庄园经济”后, 人为破坏生态的现象显著减少, 非常有利于林业生态恢复。“庄园经济”发展经济林的同时还大力发展生态林, 以生态林来保障经济林的发展, 反过来以经济林的经济效益来促进生态林的发展, 形成了良性循环, 促进了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

经过林改, 山上的林地多了, 林木的质量也好了, 对生态及能源的影响逐渐显著。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山西而言, 能有效地缓解其的生态压力, 净化空气。另一方面, 森林本身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煤炭, 居第四位的重要能源资源, 且具有三大独特优点:首先, 清洁安全;不与农民争粮争地;可再生, 可永续利用;其次, 林业的许多树种含油量大, 像黄连木、麻疯树等, 树籽可以直接榨制生物柴油。第三, 可把采伐的木材直接轧成颗粒用来发电。这样不仅创新了能源资源, 节约了煤炭等资源, 还能有效地改善山西污染严重的状况, 正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体现。

3. 全方位促进新农村建设。

2006年, 继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集体林权改革之后,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在深化农村改革部分增加了“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等内容, 集体林权改革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是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不难发现, 作为“放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将全面开展的集体林权改革, 改变的将不只是农村经济状况, 而是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体林权改革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新农村建设五大目标的实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林权改革能全方位促进新农村建设。

林权改革前, 权不明晰, 责权利不落实, 村民对山林不重视, 对经营山林也就毫无积极性可言, 每到农闲时节, 农民无所事事。

通过林改, 使林业经营与农民的收益直接挂了钩, 农民一门心思想着如何经营好山地赚钱, 忙着学科学、学技术、勤劳作, 一有空就去耕山, 一年四季都有事做, 新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气候”。林权制度改革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其他方面的改革, 为推动整个农村改革的深入, 将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随着生产更加发展, 经济更加活跃, 财富增加, 不少地方把村里增收的钱用于乡村自来水、道路、绿化等建设, 改变了落后的村容村貌。更有不少地方通过林改收益的二次分配等形式, 加快了农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困有所帮”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由此,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可以得到实现。无可否认, 林权改革还成为农村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助推剂”。因为林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各地都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公开公正和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历史事实, 使得广大农民成为参与改革的主体。在具体实施中, 普遍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操作, 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做到了程序、方法、内容和结果“四公开”。村民的这种做法一旦形成惯例, 必将推动农村社会民主化进程和干群关系的改善。可以想象, 有此经历之后, 不少林区多数村里的大事, 都要经过这套民主程序, 与过去什么事都由村干部说了算形成鲜明对比, 农民真的是当家作主了, 有了朴素的现代民主管理意识——“管理民主”正是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

实践表明,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为广大山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突破, 林改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林改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 林业产权得到了进一步明晰, 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加快林业发展、振兴林业经济成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民经营林业所面临的问题:

1.山西省部分林地面积分布与农村人口分布成反比, 特别是在林地相对集中的深远山区, 人口、劳动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荒山治理投入大、见效慢, 林地全部落实到户后, 一些农户缺乏治理能力, 难以完成起限期绿化任务, 造成“分而不治”的现象。

2.山西省有很大一部分林地为生态公益林, 基本无现实经济利益, 确权后的管护、病虫害防治、防火等属于集中管理的问题, 难以由农民个人完成。

3.对于成材林, 农民要获得经济利益, 必然要间伐。但是间伐的标准、管理及批准程序还没有建立起来。

4.农民集体林地确权后, 由于组织形式还不够完善, 可能会产生矛盾纠纷。目前农民林权改革的方式主要由农民自主决定, 农民采用的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容易产生纠纷。

5.林改分权到户, 林产品生产比较分散, 销售不成规模。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 农民往往缺乏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 对市场的信息掌握不及时, 并不能充分运用林地资源, 造成产销不对等, 没有获得林地所提供的最大利益。

6.相关的公共财政、金融政策和林业要素市场还未建立完善, 由于缺少具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评估和监督交易资格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地正常的评估和流转, 影响了林改进度, 由此制约了农民和其他经营者从事林业经营管理的信心。

因此, 在一个新的林业产权制度环境下,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通过林业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已成为林改后人们积极探索与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 山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由以下几点深入进行:

1.林改工作任务重, 专业性强, 针对目前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还不统一、不规范, 建议地市级成立林权管理办公室, 全面负责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2.对林改前承包给公司、单位、个人的林地,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 建议对这部分林地进行规范。如果原合同合法有效, 应继续履行。待合同期满后再进行改革, 同时向农民做好解释工作。

3.对于分给农民的林地, 要及时制定政策, 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帮助农民获得经济利益。建议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需要集中管理的工作, 应由各级林业部门集中管理, 从而实现整体利益。

4.对已经成材的林木, 要制定间伐的标准。农民按照标准要求间伐的, 要及时审批, 使得农民能获得经济利益, 增强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5.对于国家下达的林业专项资金, 要参照种粮补贴的方式, 依法补贴给农民。同时加大投入,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关键保证。精简林权抵押贷款手续, 降低贷款门槛, 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着力推进林业小额贴息贷款, 拓展林业经营者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 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 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做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培训、认定和管理工作;作为全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 通过提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 逐步提高生态林公益补偿标准,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并对造林绿化实行补助;配备所需办公设施和办公档案, 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6.规模化经营、特色化发展是根本手段。首先要认真搞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设计, 根据培育目标, 适地适树组织开展造林作业设计, 科学确定造林树种、造林方式、配置结构和合理的造林密度, 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其次是进行技术创新, 培育特色产业。在发展林业经济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善于收集信息, 把握市场导向, 围绕市场需求, 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理念来指导发展林业经济, 才能站稳脚跟, 求得发展。第三是推动产销一体化, 寻找销售商, 加强林业合作, 扩大销售市场, 为农民提供便利, 增加其发展林业信心。

要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 振兴农村经济, 降低环境污染, 林改正是山西面临的大好机遇。林改不仅顺应林业发展规律、顺乎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 同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举措。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最终将会呈现出一个绿色、富裕的山西。

摘要:2008年6月, 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这是我国继30年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战略决策。山西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 全省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0%, 57个贫困县也基本都集中在山区。可以说, 山区是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而且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在保障国家建设的同时, 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环境污染严重。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善生态、治理环境, 重新调整整体发展的大框架, 以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对于山西省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西省,现代林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治邦.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推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日中国论坛, 2009 (8)

[2].孔祥智, 黄建兴, 张蕾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8

篇4:《游山西村》的千古误解

内容摘要:人们对于《游山西村》的诗句和结构存有千古误解。“又”表示转折,与“疑”组成“疑……又……”句式,“又一村”即山西村。首联是山西村民热情款待诗人的劝语。尾联不含愤慨之情,而是含有对自己东山再起的希望。为符合七律平仄和对仗的格律要求,“箫鼓追随春社近”语序被变换,原本是“追随箫鼓近春社”,意谓诗人进村后循箫鼓之声来到了春社。“春社”指春社这一天祭祀社神之地。结构上以倒叙手法调整了四联的顺序,诗人的游踪按先后顺序依次是:颔联写初见到村,颈联写初进入村,首联写村民劝吃,尾联写临别预约。

关键词:《游山西村》 误解 “又一村” “追随箫鼓近春社” 语序变换 倒叙

陆游的七律《游山西村》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至今几近千年。此诗因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脍炙人口,但是,人们对此诗的结构和诗句如“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首联、尾联存有误解,真可谓是千古误解。“又”不是“再”的意思,而是与“疑”组成“疑……又……”句式,表示转折。“又一村”即山西村。首联是山西村民热情款待诗人的劝语。尾联不含愤慨之情,而是含有对自己东山再起的希望。为符合七律平仄和对仗的格律要求,“箫鼓追随春社近”语序被变换,原本是“追随箫鼓近春社”,意谓诗人进村后循箫鼓之声来到了春社。“春社”指春社这一天祭祀社神之地。四联的顺序也被调整,结构上运用了倒叙手法,按诗人游踪的顺序,四联的先后依次是:颔联写初见到村,颈联写初进入村,首联写村民劝吃,尾联写临别预约。下面试分析之。

一.“疑……又……”句式与“又一村”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叙诗人游山玩水时意外发现一村之事,描山峦重叠、水道曲折、杨柳深绿、红花明艳、小村掩映之景,抒始而疑惑、焦虑,继而惊奇、欣喜之情,含绝境逢生、好事多磨、遇难不退遇挫不弃坚持就是胜利、道路曲折而前途光明之理,情、景、事、理融为一体,意境优美,音韵谐和,对偶工整,诗意如流水般自然连贯,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陈衍《剑南摘句图》将其列为陆游“七言律断句,美不胜收”[1]的佳句之一。此联十四个字均为常见字,意思也不难懂,但汉字的多义特征,造成了对“又一村”的误解。

“又”的最常用义项是“再,更,表示重复或继续”[2],以此义理解“又一村”,有的说诗人以前来过多次,那么此次是再一次游山西村;有的说是诗人在游了山西村后再游了山西村旁边的另一个村庄。或解为游村的次数之多,或解为所游的村数之多。这两种说法都是误解。

品味全诗后可知:诗人游历的村庄只有一个,即山西村,并没有游历另外的村庄,否则就文不对题了,而且诗人游历山西村是第一次,而不是重新游历,否则就与颔联意外发现山西村的惊喜语气不合,也与尾联之中诗人希望村民允许自己随时乘月拜访的恳求语气不合。“又”在诗中之意不是“再”,而是“表示轻微转折,相当于‘却”[3]。“又”与“疑”字进行呼应,组成“疑……又……”的句式,诗人因所见所闻而不免心生疑虑,怀疑会出现什么情况,但事实却又与诗人的怀疑相矛盾,否定了诗人先前的疑虑,简而言之,即:疑是A,却是B。古代诗歌中,“疑……又……”这样搭配的诗句可谓常见,如:“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见古木饥鼯愁”(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唐·孙氏《闻琴》)、“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唐·罗隐《咏白菊》)、“初疑邻女施朱染,又似宫嫔剪彩成”(宋·刘克庄《莺粟》)、“初疑倒巫峡,又似翻潇湘”(宋·文天祥《七月二日大雨歌》)、“疑浅笑,又轻颦”(宋·王炎《鹧鸪天·梅》),陆游其他的诗中也不乏这样“疑”“又”组合的句式:“颇疑地撼轴,又恐河决防”(《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短歌以记之》)、“疑是羲黄上古民,又恐种桃来避秦”(《西村》)等。宋代无名氏《奉谢徐献子》中“九关云锁疑无地,数步天开又一峰”也是以“疑无……又一……”搭配来表示转折。如此,颔联的诗意就不会出错:陆游在游山的路上,发现山峦重重叠叠,溪水曲折回转,几乎怀疑前面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掩映在密柳鲜花之中的小村庄,即诗题中的“山西村”。事实与诗人之“疑”相反,不仅有路,而且有村有人。诗人犹如发现了世外桃源一般,心情由疑惑、焦虑转为惊奇、喜悦。山西村景色美,人情美,风俗美,也的确近乎世外桃源。

二.“追随箫鼓近春社”与诗歌语序的变换

颈联中“箫鼓追随春社近”是这首诗中最不好理解的诗句,以致原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在选这首诗时只选取了前半首,甚至有的专著只评析其他三联,独独对此联避而不谈。理解这一句诗的分歧在于:“箫鼓”是名词还是动词?“追随”的主语是“箫鼓”、是村民还是其他?“箫鼓”如何“追随”?有的说“箫鼓”是动词,意即吹箫击鼓,有的说“箫鼓”是名词,或指箫鼓乐器,或指箫鼓之声。“追随”的主语或指箫鼓声,或指村民的吹奏,或指村民的行走。关于“箫鼓”“追随”之意,或指箫声和鼓声此起彼落,或指村民在箫鼓声中来来往往或阵来阵往,或指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等等。对“春社近”的理解基本相同:春社日将近,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将到来。这些观点都是误解。

其实,“箫鼓追随春社近”紧扣诗题中的“游”着笔,它指出诗人初次进村后的游历方向。品味其诗意,诗句的语序是经过变换的。王力《诗词格律》说:“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愿意的原则下,诗人们可以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4]王瑛《古典诗词特殊句法举隅》对古典诗词中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等语序的错综现象进行了论述,其中被引以为例的陆游诗句有:“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空自许塞上长城”,“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昼卧》)——“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避湿升我堂,垂翅闵老鸡”(《朝雨》)——“闵垂翅老鸡避湿升我堂”,“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烨烨鄙凌霄”(《自咏》)——“惭啄木区区去蠹,鄙凌霄烨烨附高”[5],这几句语序错综分别是宾语前置、状语挪后、兼语式部分谓语挪前。既然陆游诗句有类似的语序错综,那么,“箫鼓追随春社近”的语序变换就好理解了,它的语序变换类型是宾语前置,原本的语序是“追随箫鼓近春社”。只因七律的颈联必须对仗,《游山西村》颈联出句的平仄必须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追随箫鼓近春社”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平仄”,故诗人将此句语序变换,变换后无论对偶还是平仄都合乎格律了,“箫”是平声,不过是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因为“一三五不论”[4]。

还原了“箫鼓追随春社近”的语序后,诗句的意思就非常清楚。“追随箫鼓”是说诗人进村后,听到了村里传来的箫鼓之声,因而循声而去。“近春社”是说诗人靠近春社。“社”除了可以指土地神、祭祀社神之日,还可指祭祀社神之地,因而“春社”除了可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还可指春社这一天祭祀社神的地方。“追随箫鼓近春社”是说诗人初次进山西村后,听闻箫鼓之声喧天,以为村里有什么大的活动,故而循声找去,走着走着,慢慢就靠近了春社之地。社日当天,村民聚在一起,祭拜土地神,祈求土地神保佑,让田地肥沃,今年农业丰收,还要举行迎神赛会,表演吹箫、击鼓等节目。诗人就是循着这箫鼓之声才找到社里。“衣冠简朴古风存”一句不仅仅是泛指山西村衣冠简朴,民风古朴,还明显含有村民社日祭祀活动存有古风、异于时俗之意。

三.首联是村民宴客时的话语

对于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有的认为是写游村前的思考。这明显是一种误解。难道诗人游山西村是为了喝酒吃肉的吗?显然不是。诗人在山西村既无亲戚,又无朋友,村民能请他吃一顿粗茶淡饭就已经难得了,怎么可能预知村民会这么热情地酒肉款待呢?尾联中诗人希望以后乘月来访,也就是晚饭后步月而来,表明诗人游山西村并不是冲着美味佳肴而去的。可见,首联不是写游村前的思考,而是写进村后的情事。

一般认为首联写诗人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这种理解并不错,但将首联理解为是诗人的自言自语,或是诗人对读者进行解释,就有些牵强,就是误解。因为,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莫笑”一词难以解释。钱钟书《宋诗选注》说:“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6]据此观点,“莫笑”可以理解为:先有人“笑”,然后才有“莫笑”。诗人见识过帝王将相,享受过山珍海味,畅饮过清纯官酒,面对席上的腊酒菜肴,自会等闲视之,心下可能会笑话腊酒浑浊菜肴一般,又觉得场合不对,才心下提醒自己“莫笑”。但是,这明显与情理不合。试想,村民与诗人素不相识,却好心好意地以丰盛的酒菜来款待诗人这个不速之客,诗人怎么可能在心里笑话呢?他没有笑话,又怎么可能提醒自己“莫笑”呢?我们读者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当时的情境,自然也不会笑话。

其实,如果换一种视角,将首联理解为村民在酒席上劝诗人吃肉的话语,那么一切就豁然开朗了,诗意就清楚明白了。诗人是个士大夫文人,喝惯了清纯味浓的官酒,村民觉得自酿的腊酒浑浊味薄,肯定是不合他的口味,但自感菜肴丰盛,足以对得住诗人:“酒不怎么好,您别笑话!多吃点菜!鸡肉猪肉管够!去年大丰收呀!年成不错!来!来!吃肉!吃肉!”首联这样理解,就合情合理了。

村民用来招待的酒菜之所以这么丰盛,不仅是因为去年丰收,更主要是因为村民正在过春社这个节日。村民杀猪宰羊,祭祀土神。社祭所用的酒、肉被称为社酒、社肉,在社祭赛会之后,成为村民聚餐的酒菜。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7]“宰牲牢”别本作“牲醪”。春社这一日,人们结合宗族,在社里聚会,备好祭祀用的牺牲和祭酒,在社树下搭棚屋,先祭祀社神,然后一同享用祭祀用过的酒肉。陆游在山西村参加的酒宴就是社日村民的集体大餐,也难怪村民对菜肴的充足非常自信。

四.尾联不含愤慨之情

有的论者认为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隐含着诗人报国无门却又无可奈何的愤慨之情。这也是一种误解。村民好心好意地款待诗人,诗人怎么可能在临别时心生愤慨呢?它明显与情理不合。

尾联是诗人临别时的告语,抒写诗人对山西村的留恋不舍之感,表示以后会时不时前来拜访。当然,尾联之意并不只如此。一般认为“许”的主语是山西村村民,其实,“许”来自双方,就诗人一方而言,即使诗人自己“许”,朝廷也未必“许”。在作此诗的头一年,即乾道二年(1066),诗人“在隆兴通判任”,但“言官论务观‘力说张浚用兵,免归。”[8]诗人因力主北伐而被免官。朝廷如果让陆游一直罢官在家,就“许”他有很多的“闲”时。若朝廷重新起用他,他将会离乡赴任,就没有“闲”了,就不能步月来访了。诗人是希望自己“闲”还是“忙”呢?他尽管喜欢山西村的纯朴美好,却还是希望自己到年老才有“闲”。诗人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以“塞上长城”自许,以英雄战士自居,不可能43岁出游就需要“拄杖”。“拄杖”一词与“闲”相应,表明了诗人的言外之意:希望现在年轻时忙着恢复大业,以后年老体衰时才“拄杖”乘月出游。可见,尾联没有隐含愤慨之情,而是含有对自己东山再起的希望,希望自己的仕途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到山西村,虽然经过了“山重水复”,但山西村与诗人的家距离并不遥远。可以在月夜漫步而来,想来相距很近。

五.颔颈首尾四联的游村顺序

对于《游山西村》的结构,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评曰:“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9]此段评论常被论者津津乐道地征引,其实却是皮相之论,没有指出此诗结构的特点。此诗以《游山西村》为题目,紧紧抓住“游”字来结构全诗,实是一篇用诗歌形式写成的游记。不过,将此诗的结构理解为前四句是写进村前,后四句是写进村后,这也是一种误解。

如果将全诗诗意品味、梳理一番,就会发现诗人的游踪并非像诗句的排列顺序依次展开,而是被诗人做了调整。如按诗人游踪的顺序,那么四联的先后次序就是颔联、颈联、首联、尾联,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颔联是写进村之前,其余三联则是写进村之后的情事。颔联是写诗人见到村庄之前所见之景,诗人并非特意前往山西村,而是游山时无意之中发现了这座小山村。更不是指诗人进村后再到村子周围游赏风景,否则诗人也不会生“疑”。颈联写诗人进村后的最初见闻和游踪:刚进村即听见箫鼓齐鸣,循声而去,来到春社,只见村民正在举行社祭赛会,吹箫击鼓,节日气氛热闹,民风古朴。首联是村民在酒席上劝诗人吃的话语,表明了村民已发现诗人这个不速之客,又热情款待他,殷勤地劝他吃肉。尾联是诗人临别之言,诗人被村民的淳朴真挚之情感动,希望常来看看。首联、尾联分别是村民的劝语、诗人的别语,好像对话一样。

诗人为何要将四联顺序作如此调整?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平仄和对仗的格律要求。律诗第五句第二字的平仄应跟第四句第二字相一致,四联顺序如果不作调整,那么“笑”和“冠”都应是平声,但“笑”是仄声,这就失粘了,后四句的平仄也不合平起仄收式七律后四句的格律。七律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而“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两句却没有对偶,因此被诗人调到了首联的位置,这样不仅符合七律中间两联对仗的要求,而且也合乎七律仄起平收式的平仄要求,同时在表达上又使首联有突兀而来之势,在诗意上又突出了农民的淳朴真诚、热情好客。

《游山西村》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题材相同,结构相近,首联都是写诗人到农村游玩,受到热情款待,颔联都是“未至庄而已望见庄外的风景”[10],颈联都是写诗人已到庄里,尾联都是离村时希望以后再次光临的告语。不同的是,《过故人庄》是诗人应邀而去,老马识途,目标明确,因而一路顺叙,毫无起伏,而《游山西村》是诗人不期而至,几乎迷路,游踪不定,又采用倒叙,故有波澜起伏。《过故人庄》首联以“邀我”起,写诗人应邀赴约,颔联、颈联分别承接首联的“田家”、“鸡黍”,写途中所望之景和庄内宴饮,尾联“还来”照应“邀我”,转到预约重访,全诗八句,由“邀”而“至”,由“至”而“望”而“饮”,再由“别”而“约”,按时间先后,顺次写来,起承转合,前后照应,结构完整。《游山西村》先写进村后的宴饮,转而写进村前的途中之景、进村后的游踪见闻,再转回写宴饮后临别的预约,大起大落,语气情调全不似《过故人庄》中那种亲切、淡然、自如,代之以宴饮的客气、途中的疑惑、入村的谨慎、后约的恳求。倒叙的运用加大了此诗理解的难度。一旦按游历的顺序还原四联的先后次序,诗意就一目了然。

综上,人们对于《游山西村》的诗句和结构存有千古误解。“又”不是“再”的意思,而是与“疑”组成“疑……又……”句式,表示转折。“又一村”即山西村。首联是山西村民热情款待诗人的劝语。尾联不含愤慨之情,而是含有对自己东山再起的希望。为符合七律平仄和对仗的格律要求,“箫鼓追随春社近”被诗人变换了语序,原来的语序是“追随箫鼓近春社”,是说诗人进村后闻箫鼓之声,循声来到了春社。“春社”指春社这一天祭祀社神之地。全诗四联的顺序也被调整,结构上运用了倒叙手法,按诗人游踪的顺序,四联的先后次序应是颔联、颈联、首联、尾联。颔联写初见到村,颈联写初进入村,首联写村民劝吃,尾联写临别预约。

参考文献

[1]孔凡礼.齐治平.陆游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9

[2]王力等.蒋绍愚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9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64

[4]王力.诗词格律[M].2.北京:中华书局,1977:123.125.34

[5]王瑛.古典诗词特殊句法举隅[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26.32.33

[6]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9

[7][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33

[8]于北山.陆游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61:99.100

[9]方东树.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460

[10]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M].北京:中华书局,1957:166

基金项目:湖北师范学院教研项目:古诗诗意还原与多媒体课件制作(JH201102)

篇5:游山西村的诗词鉴赏

(一)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2分)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答:“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分)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2分)答:“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答:“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门后的壮阔景象,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3.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初二古诗鉴赏过关宝典

(二)使至塞上王维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2.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答:这两句诗写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感情 3.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①这幅图画具有美。②美的具体表现: 答: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4、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答: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5.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答: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评分标准:(2分)写出特点1分;语句通顺1分。补充:“大”写出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孤烟之高、劲拔、坚毅。“长”表现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温暖苍茫之感。6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答:诗句采用反衬的手法来写塞外的风光,大漠,黄河、孤烟、落日相互映衬,开阔鲜明,气势雄浑。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三)渡荆门送别 李白

答: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答:衬托手法,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5.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答:“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四)游山西村 陆游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用

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答:(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3、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和颔联中的”疑“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答:(1)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一:描绘画面,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示例二:哲理,①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②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③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激励他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

示例三: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写出披花拂柳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

示例四:写法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

6、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答:是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7、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的思想感情。

8、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

篇6:游山西村的诗词鉴赏

游西村赠隐者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水清沙净见游鱼,槐柳阴阴五月初。

人似登仙惟火食,俗如太古欠巢居。

熟闻高卧常扃户,剩欲频来共荷I。

上一篇:《天文学新概论》单选题(含答案)下一篇:初中教务处副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