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优秀作文:浪漫的萨克斯

2024-04-28

四年级优秀作文:浪漫的萨克斯(通用7篇)

篇1:四年级优秀作文:浪漫的萨克斯

萨克斯是一种西洋乐器,听起来名字好听,演奏起来人也显得潇洒。萨克斯在国外很受人们的欢迎,很多人都会吹。

我学习萨克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上三年级时,学校成立了一个管乐团,校长介绍了成立管乐团的好处。听完以后,我就开始想,是选打击乐呢?还是学习萨克斯?因为“萨克斯”三个字我从来没听说过,于是我很好奇,便果断地选学了萨克斯。

当时我就迫不及待地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说,你如果确定要学就报名吧。

我开始学习萨克斯了。以后,我十分认真地学习萨克斯。

一次练习的时候,我读谱子不通顺,视唱不好,就有些想放弃学习了。但是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参加了萨克斯九级考试。我考试的曲目是《名俏探柯南》。我在家里勤学苦练,终于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每次我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总能看见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朋友们在侦查,乐曲表现了柯南的活泼聪明。我十分喜欢这首乐曲。

通过学习萨克斯,让我感觉到了音乐的美妙。啊,我心爱的萨克斯,是你发出的圆润浑厚的音乐让我领略到了你的浪漫!

篇2:四年级优秀作文:浪漫的萨克斯

浪漫星空四年级作文

暑假中,我乘着一颗流星,来到了令人捉摸不透的星空。

迎接我的是一位星空向导,他对我说:“你快去餐厅吃些调整时差的食物吧!”我点点头,信步走进星空唯一一家星空酒楼,点了时差套餐,有星星面包、星星咖哩粉……但最让我惊奇的是星星虫卵,不过味道一流。

我随着向导来到星果园,里面有许多果树,我摘了一颗星星果,尝了尝,“嗯,酸酸甜甜的,味道可好了。”这里面有面包树,有汉堡树,各式各样的零食树让我流出了大量的口水。我问向导为什么不浇水也能长这么好?他诡异地一笑说:“我们讲究节约,因此,你们流的口水都用来滋润泥土了,嘿嘿。”不会吧?我赶紧捂住嘴。这个星球可真节约呀!

接下来,我被带到了我的别墅。哇,这里怎么哪里都像零食呀,我恍然大悟,我一定是来到了零食星球了。路过车库,我发现我的跑车竟然是扁桃形状的。走进公寓,我的眼珠子差点跳出来:床是大面包做的,浴盆像一个大型茶杯,洗发露是巧克力,窗帘是奶糖片,衣服是由纳米食物制成的……躺在大面包床上,就像上了蹦蹦床,弹性十足。

第二天,我开着扁桃跑车,来到了月球里的广寒宫,发现小玉兔不再磨药了,改行卖花了。吴刚伯伯不再砍树,改种树啦!就连嫦娥姐姐也成了有名的歌手。你还别说,嫦娥姐姐跳的《星之舞》还真是好看呢。看完了舞蹈,我还买了一盆星星花,一颗星星树呢。

我在零食星球上快乐地生活着,甚至有些乐不思蜀了……

浪漫的夏夜星空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又去了那个大圆球里面,这个圆球的名字叫做天象厅。

我们进到天象厅里,先去了那个观看星星的地方,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悄悄地等待着,准备过一会儿观察夜空看到各类亮晶晶的星星。

室内的灯光渐渐地暗了下来,夜幕慢慢的降临了,同学们都一个个叫起来。后来大家才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天空中也出现了一颗颗晶莹的小星星。

夜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白光,这道白色的光带就是银河。银河的左边有一颗非常亮的星星,它就是牛郎星。他的两边还各有一颗不太明显的星星,那就是牛郎用扁担挑着的两只箩筐。银河的右边也有一颗很亮的星星,那是织女星,它的旁边有四颗模模糊糊的小星,仔细一看这四颗星星是一个两头尖尖四边图形,据说这就是织女织布的梭子。

传说牛郎挑着的箩筐里有两个小孩子,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日有无数的喜鹊搭成一座鹊桥,这一天牛郎织女才能相见。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它们根本不可能见面。老师说这两颗星星的距离有十六光年呢,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一个电话,织女要等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如果织女再回答一句,这样一个来回要用32年。到那时本来还是年轻姑娘和小伙子的织女和牛郎,也就成了五六十岁的老人了。

老师又用鼠标点了点靠在牛郎星左边的几颗星星,它们连成了一串。我很好奇地猜着:这几颗星星组成的是什么星座呢?这时老师说话了:“这几颗小星星是人马星座”。此后,我又看到有一个图型慢慢变得越来越大,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原来这是一只大蝎子,它就是蝎子星座。在织女星上面的星星们也是一个星座,可我却不认识它。同学们有的说是鸽子星座,有的说是大雁星座。这时老师又开口说话了:“同学们,这是天蛾星座。”天蛾星座?这回真让我长了见识。最后我还看到天空的北边有七颗星星最闪耀,这个我知道,它肯定是北斗七星。

篇3:四年级优秀作文:浪漫的萨克斯

大家都想吸纳有才之人,但是这些人才之间的合作交流方式才是真正的重点。找到配合默契的合适的人才,要比挖掘高明的點子更加重要。

《玩具总动员》问世之后,我们总结出了两条至关重要的创意法则,这两条座右铭指引我们挨过了严峻考验。一条法则是“故事为王”。另一条法则是“信赖过程”。之所以信奉这些法则,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安全感:困难和失误是任何复杂的创意事业都不可避免的,而我们往往会在工作过程中摸索出道路。

1997年,迪士尼高层给我们抛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将《玩具总动员2》直接发行至DVD平台?也就是说这部片子将不会在电影院上映。因此,当迪士尼提议《玩具总动员2》也走降低艺术标准、定位于特定市场的老路时,我们同意了。

我们安排《玩具总动员》一片的创意团队专心致力于《虫虫危机》的制作,而只派遣了两名(导演经验为零的)资深动画师来掌舵《玩具总动员2》。电影角色的知名度已经有了,人物也为观众所接受,技术团队经验丰富、思路敏捷,整个公司也对电影制作的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于是我们以为这次必定是稳操胜券。

然而,我们错了。虽然团队的两位导演各自都是出色的专业人士,但他们还缺乏自信,也无法共同带领一个团队。几个月过去后,小样仍停留在一个很糟糕的水平上。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虽然迪士尼的高管们觉得影片已经足够让他们满意了,此外也没有进行大修改的时间了,况且这只是一部续集而已。我们礼貌而坚决地提出:“這部片子我们必须重做。”

我们必须做出一项艰难的决定。不难看出,想要拯救这部片子,就得对领导层做出调整。满怀信心地将任务交与人手,却发现任务超出了对方的能力,这样的事情在皮克斯历史上还是头一回。我同时相信,另一个选择——接受一部平庸的影片,只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我们对团队的要求,无异于让他们为电影成功地进行一次心脏移植。虽然皮克斯已经制作出两部大片,但我们都明白我们仍需要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因此个个都全力以赴。

最终,我们赶上了进度,我们的第三部热门影片按时公映。影评人对《玩具总动员2》大加赞赏,说这是第一部超越原作的续集电影,影片总票房更是突破了5亿美元大关。

《玩具总动员2》告诉我一个道理:把高明的点子交予平庸的团队,点子就会毁在他们手上。把平庸的点子交予一支卓越的团队,那么团队要么对点子进行改进,要么将点子推翻,并提出更好的构想。

显然,组织一支得力的团队是保证点子发光的前提。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由配合默契的人员组成的,找到配合默契的合适人才,要比想出高明的点子更加重要。这一原则看似显而易见,但在我看来却一点儿也不简单。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在演讲时喜欢习惯性地把这个问题抛给观众: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点子,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每当我让大家对这个问题举手表态时,重视人才和重视点子的人几乎各占一半—统计学家告诉我们,这种平均分的现象像抛硬币一样,大家的选择是随机的。

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思想来源于人才,因此,人才要比点子更加重要。《玩具总动员2》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篇4:四年级优秀作文:浪漫的萨克斯

下雨了,我的心也随着雨来到了春天,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是雨的清新还是浪漫?

清新在那雨后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它洗刷了大地的灰尘和空气中的灰尘,雨后朦胧一片……

浪漫在那雨中的情景,一家人手拉手打着伞漫步在乡间小路上。还有那雨后五彩斑斓的彩虹……

雨,他是一个包含多种感受的字眼。对于毛毛细雨、让人打颤的雷阵雨、急促的骤雨还有倾盆大雨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毛毛细雨使孩子们情不自禁的赤脚站在水塘里嬉戏……

让人打颤的雷阵雨,会把女孩子们吓得躲进被窝里……

急促的骤雨会让人们全身变得湿漉漉的,变成落汤鸡……

倾盆大雨会让门外的水淹到人的膝盖,使人行动不便……

雨使我陶醉,有时使我变得安静,能让我安静的坐在书桌前看一本鲁迅先生的散文选;有时又让我变得活跃,时不时唱着小曲儿跑到楼下去踩水塘,搞得全身脏兮兮的,回到家又被老妈臭骂一顿;有时还让我变得胆小,拉上窗帘躲在被子里,害得我被家里人嘲笑……

但是不管让我变得怎样,我依然是那么喜欢你——雨!

篇5:爸爸的萨克斯

爸爸的房间里,放着很多把新的旧的萨克斯。它们是爸爸的心肝宝贝,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嘟嘟嘟,嘟嘟嘟”,咦,天还没亮呢!爸爸怎么就在吹萨克斯了?

我走近爸爸,叫了他一声,他没听见,再叫他一声,还是没听见。于是,我猛地拉了一下他的衣服,他终于发现了。我问他:“天……天还没亮呢,你怎么就在吹萨克斯了?”

爸爸放下萨克斯:“萨克斯要三练:晨练,晚练,空隙时间练。明天我还要去表演呢?”

“哈哈,我听见了就被吸引了。”

“好吧,我关上房门,你再去睡一会儿吧,才6点钟呢!以后我到龙泉山上去晨练。”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一个大商场,爸爸停在一个卖乐器的地方就走不动路了。他被一把萨克斯深深地吸引了。

我对他说:“爸爸,你不逛街了?”

爸爸没有回答我,而是对着那把萨克斯直直地看。

“喂,爸爸,你盯着那把萨克斯已经很久了。”

爸爸对我说:“2013年余姚发大水,我有一把萨克斯放在地下车库,被洪水浸坏了呀。”

爸爸跟店主谈价格,我与妈妈逛楼上商场去了。

商场第四层有一个舞台,舞台上有人在吹萨克斯。我一听,吹得太难听了。我对那个吹萨克斯的人说:“你吹得没有我爸爸好听。”

那个人不服气说:“你这个小鬼,有本事叫你爸爸吹吹!”

我想找到爸爸给他们露一手,凑巧,爸爸买好萨克斯正在找我们。

我对爸爸说:“我等你来吹萨克斯呢!”

“在哪里?”

“在那里。”我说着,指了指那个舞台。

爸爸走到舞台前,刚刚那个吹萨克斯的人给了爸爸一把萨克斯。

爸爸拿起萨克斯,吹了一首,那声音好听极了,如泉水叮咚一般!

原来这个团队的名字叫“音乐小老虎”。他们的队长走了出来,邀请爸爸加入他这个团队,爸爸高兴地同意了。

爸爸征服了音乐小老虎,其实爸爸在余姚市是有名萨克斯手,他经常参加市里的各种表演呢!

啊,我喜欢爸爸吹的萨克斯!

浙江省余姚市世南小学302班

指导老师:俞岳良

篇6:萨克斯流淌的时光

于柳钧:爱心寄托后半生

身穿蓝黑色西服的男士名叫于柳钧,今年58岁。于柳钧以前是辽宁省某文艺团体的男中音歌唱演员,因为单位改制他选择了自己闯荡,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北京,见北京公园里这么多中老年人喜欢唱歌跳舞拉乐器等文艺活动,他就想用自己的专业为自己后半生找个寄托,开始他教一些喜欢唱歌的中老年朋友练声、唱歌。因为他还擅长拉马头琴、二胡及吹萨克斯等,一些喜欢萨克斯的朋友就又跟他学了起来,后来学萨克斯的人多了,于柳钧干脆就只教萨克斯了。三年来有100多位萨克斯爱好者从这里学成,有些人还成为社区和一些业余团体的音乐骨干,特别是为许多中老年朋友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乐趣和情趣。

童建成:拉朋友来学萨克斯

今年58岁的童建成学习吹奏萨克斯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可以参加一些助兴的文艺演出,能吹许多奏萨克斯著名的乐曲了,在乐队中是水平较高的,也是这里的主力队员。童建成告诉记者:学习萨克斯一是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吹萨克斯总比一天到晚搓麻、无所事事要好得多,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时间,还可以让自己老有所乐;二是我们这代人从小没有条件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老了也算有了圆梦的机会,就算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吧!因为童建成以前有些音乐的基础知识的缘故所以学起来还算是入门比较快的,现在童建成已经把吹萨克斯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转折,他自己不但在吹萨克斯时得到了快乐,找到了寄托,在他的影响下周围一些朋友也纷纷加入了萨克斯的爱好者行列。

张桂华:不识谱照样吹萨克斯

穿着红色裤子的张桂花今年55岁了,学习吹萨克斯10个月了,大家都夸她的进步是最快的。张桂华家住丰台,但她几乎天天来陶然亭公园跟大家一起练习萨克斯,她是一位最执着、最刻苦的学员。张桂华告诉记者:吹萨克斯是因为常到公园唱歌,后来想学点儿乐器,就觉得萨克斯乐曲好听,其实我学萨克斯很辛苦,我连简谱都不认识,但是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现在能吹《心中的玫瑰》、《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曲子了,跟着大家一起也能吹《山楂树》了,心里特有成就感。

霍玉良:学萨克斯就为找乐

今年60岁的霍玉良,退休前是师大附中的英语老师,兴趣爱好特别广泛喜欢冬游、旅游等,有着三十多年的冬游经历,游览过了国内国外的许多名山大川,并去过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霍玉良的心态很好,别看来萨克斯队才半年的时间,已经很有乐手的范儿啦!霍玉良平静地告诉记者:老年人退休前后学点儿音乐,为退休后的生活增添点儿色彩,为自己找一个新的生活寄托是件特别好的事儿!我吹萨克斯就为凑个热闹,固有个好心情!

王志国:吹萨克斯带着老妈来

萨克斯队的队员们一致给记者推荐了王志国和张小梅夫妇。在他们身上有着很动人的故事,来吹萨克斯的乐友们发现王志国来吹萨克斯和别人不一样,他每次都要推着坐在轮椅上80多岁的老母亲来听他吹萨克斯,原来王志国的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母亲能尽快的恢复,为她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他来学习萨克斯时就推着母亲来陶然亭公园遛遛弯,感受公园里轻松快乐的百姓生活,他吹萨克斯时老母亲就安静地坐在轮椅上静静地听,大家都夸他是个“大孝子!”。

王志国对记者讲,母亲以前就特别爱听音乐,也特别喜欢来公园遛弯,喜欢看看跳舞、听听音乐的,最近几年老人的身体和智力都不行了,自从得了脑血栓后还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已经没有了自理能力,每时每刻离不开他的照顾。为了让母亲尽快的恢复,也因为自己太喜欢萨克斯的缘故,因此王志国决定带着母亲来公园吹萨克斯,为的是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练习萨克斯。就这样他每天都要骑着三轮车从角门来陶然亭公园,这边照顾母亲,那边学习吹萨克斯。最近,王志国又把爱人张小梅也带进了萨克斯队,刚刚学习一周的张小梅到离大家远一点的地方一个人认真地练着基本动作。

萨克斯队经常有新队员加入,52岁的李士香是位刚刚学习萨克斯三次的新人,是最年轻的队员;冯祝庭、杨玉兰也是加入萨克斯队不到一年的新学员,并且学习萨克斯之前都不识谱,现在已经能吹《心中的玫瑰》、《爱的奉献》等曲子了。这群快乐的萨克斯爱好者们很享受萨克斯给他们带来的这份感受:乐在萨克斯中,美在萨克斯中!

篇7:湘湖的萨克斯风

我慕名而至。

萨克斯风(Saxophone,中国国内大都称萨克斯,Sax,也有干脆叫“萨”的,如学萨、练萨、吹萨、萨迷等)圆润的旋律响起,深沉而悠扬,吹皱一湖碧波。一群非专业的男女老少在一座不是很华丽的舞台上演奏着,直管弯管,中音高音,低音贝斯,尽管有些稚嫩,却像模像样。

这是一支非常草根的萨之团队!

湘湖畔的这群萨迷在徐建勇的带领下,掀起了一场疯狂的音樂风暴,他们用萨改变生活,并将生活诠释得如诗如画。

徐建勇的正经身份是公司老总。他办公室里的景象,和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竟然完全不匹配,各式各样的乐器陈列得像个乐器展示馆:墙上挂着二胡、马头琴、小提琴、小号,墙角边摆放着钢琴和电子合成器、吉他、架子鼓,而办公桌背后放着一整排大小不一的萨克斯风,办公桌上摆放着葫芦丝、箫、竖笛、长笛、单簧管……

客人初进他的办公室,都会感到惊讶:这么多乐器,你都会弄吗?对啊,他会很自信地应客人的要求拿起某种乐器,然后快乐地演奏。很多媒体都以“音乐狂人”来形容他,因为这样的乐器多面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很少见。

我好奇地问徐建勇,你学的第一件乐器是什么?他说:童年时,我在一家百货公司碰到有人买笛子试吹,立即被深深吸引,这根管子会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我没钱买,就隔着玻璃柜台,目测一下,大概量好每个孔之间的距离,回到家立即把蚊帐竹竿给拆下来,截选中间一段,打孔、熏烤……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自我学习、第一次独立制作。

兴趣是学习之母。此后,徐建勇对音乐的兴趣一直浓厚,他演奏乐器基本上是无师自通。从中,他尝到了诸多乐趣,生活也实在离不开音乐。

萨成为徐建勇的醉心之爱,同样是出于一种偶然。

十年前,一位朋友的儿子在学萨,把盒子弄丢了,朋友正在国外,让他帮忙买一个。商家说盒子不单卖,必须连萨一起出售。他看着好奇,索性整体买回来,盒子给了朋友的儿子,萨自己留下。鼓捣鼓捣,琢磨琢磨,时间不长,他也把这一洋乐器玩得有声有色了。

光头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这大概是徐建勇的标志。广场上,公园里,舞台中,光头摇晃,萨声飘荡,人们激动。他的快乐和热情是感染,是怂恿,是鼓动,是宣传,萧山城乡各地一大批萨的爱好者很快就聚集起来。

因为萨,他们的生活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因为萨,湘湖边夜晚的空气里弥漫着音乐的味道。

为什么要学萨?这件乐器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从中吹出了什么?

原因各有不同,答案却也简单,那就是通过学萨,让自己变得更多姿多彩一些,精神因此而充实,生活因此而美好。

庞大的吹萨队伍中,有年逾花甲的老人,有风韵依旧的妈妈,有青春正茂、书生意气的姑娘小伙,也有身家千万上亿的企业家,还有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

我访问了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板娘。她说她十几年来,业余时间大多沉迷于“筑长城”,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萨。短短几个月,她刻苦练习,乐感良好,进步神速。如今,每当老公带着孩子,到广场看见练得非常认真的她时,父子都觉得非常欣慰和自豪。

风姿绰约的少妇潘海燕,吹得一口好萨,是团队的台柱子,而且主持节目别有风格。她回忆自己和儿子学萨的经历真是有趣得很:2008年8月开始,她发觉爸妈经常吃完晚饭就匆匆出门,一人还背着一支萨管。她很好奇,五音不全的老头老太能练这种洋乐器?不可思议!她带儿子到公园,偷偷看练萨。一个汗流浃背、声音略带嘶哑的光头,正起劲地为练萨者耐心讲解,大家脸上的表情都很专注。萨的独奏、重奏都很好听哎,慢慢的,她和儿子竟也喜欢上了。现在,潘海燕一家祖孙三代演奏的节目,成为当地社区文艺演出竞相邀请的香饽饽。

练萨的人群中有不少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2010年夏,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汪垤涵也拿起了萨管。促使他拿起萨管的原因是,他看到如火如荼的草根音乐活动,对于繁荣群众文艺,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都有好处。汪垤涵以前学过民乐,对音乐有些理解,学起来也快。果然,第二年在一次当地音乐会上,他用次中音萨克斯风演奏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声情并茂,赢来了阵阵热烈掌声。

我问徐建勇:您用什么方法让这些学萨者保持最初的激情?他回答:一是我把自己比作幼教老师,辅导时尽量简单化。二是我把简谱和五线谱比喻为方言和普通话,这样就很容易让大家接受和学习。三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学,只要他们能吹奏简单的音阶,马上就学吹诸如《友谊地久天长》这样看似简单的世界名曲。四是经常带领大家参加一些公益演出,这样容易产生成就感。

我又问:您认为学好一首曲子,关键要抓住哪几点?他回答:我觉得学会吹奏某首曲子不是最终目的,大部分学萨的朋友其实在乎的是团队的氛围。学曲子有点像散打,不完全根据套路。一开始我会让初学者学会吹奏一首耳熟能详的曲子,然后邀请他表演,通过交流让他对团队产生好感,每天晚上会想着去广场(公园)跟大家一起学萨练萨。我指导初学者是根据他所掌握的基本功来定曲子,要求他跟着示范曲大声唱曲谱,然后慢慢跟着示范曲学吹,等到能熟练吹奏时,再要求跟着伴奏练。

2009年12月12日,这个草根团队成立为杭州市萧山区管乐协会,众望所归,徐建勇担任主席。短短两年时间,协会组织的专场公益演出达50多场,他们进敬老院,走乡镇、社区、村庄、企业,把欢乐带给群众,用汗水浇灌荣誉。

坚持这么多的公益演出,经费如何解决?徐建勇解释说:我和协会副主席潘海燕承担一部分,会员分担一部分,企业赞助一部分。另外,近两年区委宣传部每年也有一定的经费奖励支持我们。

谈到管乐协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徐建勇认为:草根是协会的性质,高雅音乐平民化是协会永恒的主题。快乐第一,技巧第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协会希望更多新人加入,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今年初夏之夜。杭州吳山广场。萧山区管乐协会一场萨之盛宴热情奉上。

新华社、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都在关注节目单。15个节目在一阵阵的掌声中依次欢快进行。萨之独奏、齐奏、联奏、四重奏,萨之鼓乐重奏,萨与舞蹈、与演唱,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让人们大开眼界。曲有中外,兼具古今,流行古典,汗水和合作让大家大饱耳福眼福。许多观众连说几个想不到:想不到有这么优秀的民间乐队,想不到萨还有这么多的表演形式,更想不到在萧山的平民化程度这么高!

这是一个草根团队协同作战的丰硕成果。

他们吹遍了萧山,还吹出了浙江,甚至吹到了国际大舞台上:2010年8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社区音乐的范例;2010年10月4日,受邀参加上海第十二届国际艺术节的活动;2011年4月,与来访的日本滨松市萨克斯风演奏团同台演出;5月8日,日本友人专门写信邀请管乐协会在合适的时候到日本交流演出。

玩出水平,玩出艺术,玩出质量,玩出思想,玩出境界,工作和休闲是可以结合得完美的!

“我爱萨,所以我吹萨。”这是我此行听见的最多的话。

湘湖之风掠响萨克斯风。

(本文摄影:楼洋 沈雷 郁建民 张成昌 )

Saxophonists in Xiaoshan Create Musical Phenomenon

By Bai Letian

A district of Hangzhou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Qiantang River, Xiaoshan boasts a large band of grassroots saxophonists. The musical phenomenon, unique in China, is changing many of local residents’ lives. The saxophone wonder started with Xu Jianyong, a businessperson and a member of local chapter of CPPCC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is business office looks like a small museum of musical instruments: array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usical instruments are on display. Xu is able to play all of them, though at an amateur level.

His first musical instrument was a bamboo flute when he was a boy. He saw a flute in a display cabinet in a local department store. He did not have money to buy a flute. He closely examined the flute and memorized how the holes on the flute were distanced from each other. Back home, he extracted a bamboo pole from the bamboo structure for his mosquito net and made his first flute. This started his self-made musician career.

Xu Jianyong picked up saxophone as his hobby ten years ago by accident. The son of a friend was learning how to play saxophone and somehow lost the box. The friend asked Xu to buy a box when he was on business in a big city. The shop did not sell a box alone. Curious about the musical instrument, Xu bought the whole package and gave the box to the friend. That is how he put his hands on a saxophone and figured out how to play it. Xu became the best promotion maker for the saxophone maker without the maker knowing about it. Many local residents came to know Xu and his saxophone in public venues such as parks and squares and showplaces: The hairless head, the plastic glasses, the odd-looking musical instrument, and familiar melodies became his hallmarks. He attracted public attention and many people became hooked with the exotic sound.

Some enthusiasts began to take lessons from Xu and the group expanded fast. Nowadays, there are hundreds of saxophone enthusiasts across Xiaoshan.

Xu has developed a simple way to give threshold lessons so that all the enthusiasts, whether talented or mediocre, can play a piece or two after a short period. As most enthusiasts do not know how to read musical notation, he uses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to teach; a learner will be encouraged to learn how to play a world-famous simple melody as soon as he or she has mastered the basic finger movements. After able to play a piece, the learner will be invited to show it to other players and play together with them in the evening. This learning approach works with beginners.

Xu says that he has coached hundreds of beginners since 2006. On August 28, 2010, amateur saxophonists in Xiaoshan set up their own organization: Xiaoshan Brass Ensemble. Xu was selected its president. Since then, the ensemble has staged more than 50 public shows across Xiaoshan. The ensemble visited farms, communities, and enterprises, bringing joy to everyone.

The UNESCO has noticed the saxophone phenomenon in Xiaoshan. In August 2010, the UNESCO recommended Xu’s ensemble as a model of community music. In October 2010, more than 40 saxophonists of the ensemble were invited to perform at the 12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After performing with a Japanese saxophone troupe in Xiaoshan, the troupe wrote to invite the ensemble to visit Japan at an appropriate time. On the evening of May 26, 2012, the ensemble gave a big performance at Wushan Square in Hangzhou.

上一篇:朱市长讲话(录音)下一篇:小学作文手工作业--做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