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2024-05-23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精选5篇)

篇1: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技术与社会各领域进一步融合,使数字贸易获得飞跃式发展。而随着数字贸易在国际贸易占比份额的逐年提升,传统贸易规则也受到极大冲击。本文在分析数字贸易发展态势基础上,指出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在当前数字贸易发展趋势下,我国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数字贸易与经济;发展趋势;问题;应对策略

数字贸易即是依托有线或无线数字网络,通过数字交换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化电子信息为贸易标准的商业模式。一般数字贸易可分为四大类:数字内容服务、搜索引擎服务、社交网站服务及其他数字服务。随着全球经济贸易进入数字化?r代,数字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据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年)》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4.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3%,显著高过GDP增速。且2017年,敦煌网独创的数字贸易智能生态系统-DTIS发布,预示着我国正式进入数字贸易时代。同时据麦肯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贸易交易占全球贸易40%以上。毋庸置疑,中国已成为世界数字经济革命的中心地带,并在重塑世界数字贸易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现今数字贸易还属于较新型的贸易类型,在其发展中必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研究数字贸易发展中存在问题,对我国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参与世界贸易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贸易发展态势分析

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如今,国际社会中仅有美国将数字贸易进行了分离,并率先发布了全球首部调研报告《美国与全球数字贸易》。该调研报告中,首次定义数字贸易是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完成产品服务的商业活动。随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数字贸易定义又进行了修正,指出数字贸易是依靠互联网络与信息技术而建立起的国内与国际贸易。相较而言,重新修正后的数字贸易定义,着重强调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作为当今世界数字贸易发展的引领者,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07年-2017年,美国数字贸易以年均28%的出口量递增。其中,仅2017年美国数字服务出口额便高达3851亿美元,占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4.2%,并新增了约240万个就业岗位。现今,数字贸易发展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数字贸易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二是数字智能贸易凸显;三是数字贸易领域发展日渐多元化。而数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带来的贸易活力,使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意识到开展数字贸易,对于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众多发达国家将数字经济贸易作为新引擎,旨在刺激国家经济的再次飞跃。

第一,数字贸易制度体系日渐完善。数字经济时代,智能互联网的普及,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潜藏风险也随之慢慢出现。由此,各国纷纷推进数字贸易的制度化建设,着手完善数字网络法律框架。2016年2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署,从网络环境方面对数字贸易规则进行了规范,确保数字信息可以更安全地自由流动。随后,2017年1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发布《数字贸易与美国的贸易政策》,更明确了数字贸易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2018年初,我国相关人员也积极呼吁《数字经济促进法》尽快出台,并于4月提出建议将《电子商务法》升级为《数字经济法》,以确保数字贸易的合规发展。此外,多国政府也不断强化产、学、研联合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支撑数字贸易发展。2018年5月初落幕的第二届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指出未来数字网络发展热点是“创新?引领?未来”,通过构建国际大数据平台,共谋合作、共谋发展,不断为数字贸易打造快捷稳定的网络环境与制度体系。

第二、数字智能贸易趋势逐渐凸显。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全球数字贸易得以空前发展。例如,中国“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指明未来经济活动会向“智能+”战略转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数字贸易的升级换代。同时,欧盟、日本、韩国等政府也开始着手构建数字贸易智能化时代。2017年下半年,欧洲七大银行联合推出了数字贸易链融资平台,旨在借助数字智能分布式分类账本技术,为欧洲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国内或跨境贸易。同时,火币区块链研究中心也表明,2018年初,数字技术会陆续推广至比利时、卢森堡等周边国家。2017年12月,日本SBI集团与火币集团签署了数字货币合作协议,致力为数字贸易提供更便捷的交易渠道。2018年初,韩国也发布将利用数字技术把釜山打造成未来智慧城市的愿景,以期可以推动韩国向下一代技术前进,及数字智能贸易迅速发展。

第三,数字贸易涉及领域日渐多元。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贸易内涵得以不断丰富,但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前提不会更改。特别是传统经济的衰微,各国纷纷借助数字贸易这一新兴产业,寻求经济复苏的支撑,这也进一步为数字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德国制定的《数字化战略2025》,指明在工业4.0时代,德国企业需加大投资于数字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力度,努力通过研究成果转化,提高本国数字经济成熟度。2017年4月《澳大利亚网络安全战略》的公布,从法律层面为澳大利亚数字经济战略向其他部门扩展,并为打造“数字政府”的构想,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此外,韩国也提早部署5G网络技术,并计划在2020年,完成5G基础设施骨干的搭建。当前市场环境下,各国均在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数字产业。

二、当前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多国相继设置数字贸易壁垒,阻碍数字贸易市场开放

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数字贸易对全球贸易影响日渐扩大。为取得全球竞争优势,不同国家相继设置一些措施或壁垒,名义上保护国家安全,实质上却阻碍了数字自由贸易增长。例如,中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现已蔓延到数字贸易领域。2018年3月,美对华实施“301调查”后,美方面便签署了《美国关于301调查的行动之总统备忘录》,从强制技术转让、歧视性许可、政府支持投资兼并获得美先进技术、网络窃取商业信息等四个方面,指出中方给美商业利益造成了“不合理或歧视性”的限制。且美方从云计算、网络域名规则、信息拦截过滤、跨境信息数据转移、线上支付等方面设置了数字贸易壁垒,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数字限制。中国也从限制投资云服务、严格限制使用租用专线、大规模屏蔽国际合法网站等方面,做出了应对之举。据测算,中国采取的网站屏蔽事件中,受牵连的美国企业潜在损失高达十亿美元。此外,印度尼西亚于2017年规定,“OTT”服务提供商需在印尼开设银行账户,并向当地政府登记成为永久代表;同时,印尼也无视2017年12月签订的免征收电子产品关税的协定,计划对数字音乐、电子软件等数字产品征收关税。韩国也持续对位置数据跨境流动,作出更大范围限制。这些限制对交通信息更新及导航等服务整合,带来极为不利影响。不同国家为保护本国数字信息安全而设置的数字贸易壁垒,很大程度阻碍了数字贸易市场的开放。

(二)数字贸易规则滞后,国家间数字信息分歧较大

现阶段,数字贸易多边规则虽然对数字监管、数字贸易国际化、电子商务等法制规范的制定奠定一定基础。然而,现今专门针对数字贸易细致且完善制度规范,尚属空白。从国内来看,政府制定了诸如《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等,均侧重于数字行业基础建设及具体发展方面。数字贸易规则的滞后性,使我国尚未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成型“中式模板”。从国际来看,美国作为引领数字贸易规则的旗手,现今已初步形成了“美式模板”。但这样的模板,在美国与其他国家数字贸易协议中,产生了较大分歧。如2015年10月,欧洲最高法院裁定美欧跨大西洋数据传输协议――安全港协议无效,需予以撤销,新一轮的数据传输贸易协定正在磋商当中。2017年1月,美国以过多数字经济往来会摧毁本国制造业为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随后,2018年4月,涉及到芯片产品知识产权、源代码技术等,美国商务部单方面宣布美国企业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总体而言,当前围绕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尚不成熟,数字贸易规则远滞后于实践,国家间分歧较大,涉及到个人隐私保护、互联网安全、网络支付等共性规则更需进一步探讨。

(三)国家间数字贸易行业差距大,发展不平衡性较明显

现阶段,全球贸易进入数字时代,数字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数字贸易整体尚属于起步阶段,开展数字服务的行业规模虽大,但各行业间发展差异较大。据麦肯锡研究显示,涉及到数字娱乐行业,全球数字用户所消费内容,超过50%来源于数字网络游戏,而诸如数字视频、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等其他数字产品,总占比却不超过50%。中文互联网数字资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1217亿美元,其中美国游戏收入为133.8亿美元。中国方面,只腾讯便达到181亿美元的游戏收入,连续五年蝉联第一。韩国也凭借106亿美元收入,获得第三名的成绩。但2017年全球数字音乐总收入却仅为91.8亿美元,还未达到美国数字游戏总收入。且在数字音乐方面,2017年美国数字音乐收入为35.3亿美元,而我国数字音乐收入是2.06亿美元,仅占据全球数字音乐总收入的2.24%。此外,加拿大数字音乐收入同比下降了8.7%,包括日本、法国、英国在内的国家,数字音乐市场收入也存在不同程度下降的情况。另据“中国跨境电商上市企业绩效排行榜”结果显示,在不同指标测算下,新三板挂牌跨境电商企业能力短板问题极为突出。可见,无论国内还是不同国家间数字贸易行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性较为明显。

(四)数字贸易监管不到位,电商贸易逃避税问题严重

数字经济时代,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对税收问题提出了新挑战,使得数字贸易税收监管成为新议题。一直以来,为避免重?托哉魉埃?跨境贸易通常采用目标国征税原则,但涉及到数字贸易,该原则的实施存在相当困难。一方面,相较传统贸易,数字贸易交易流向的物力追踪存在不小难度;另一方面,海关无法确认的贸易,在其进出口过程中,难以进行准确免税或征税。在此背景下,电商贸易交易流向的不确定,很容易产生逃避税问题。例如,2016年美国南达科他州便向4家电商企业提起诉讼,要求缴纳所欠税款。2017年,英国税局也因税务问题,查封了30+EBAY大型卖家账号。同时,英国税局还对亚马逊老账号+新VAT进行了追税行动。据估算,此前这些卖家平均每季度会产生约600万美元漏税款项。据凤凰财经网显示,欧盟委员会指出,2017年大型跨国数字公司在欧逃税规模高达60亿美元。就此,2018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对大型企业数字收入进行征税的计划。同时,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也为国家内部税费监管等,带来了极大核查难度。据2018年1月德国《商报》称,2017年末德国在亚马逊平台,查获了约100家涉嫌逃税的中国零售电商,并冻结其全部存款。由此可见,数字贸易经济下,信息不透明度的加深,使得电商贸易逃避税问题较为突出。

三、当前形势下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单一窗口建设,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

现阶段,开展数字贸易的国家大多会建设单一窗口,促使电子贸易更加便利化,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据世界银行跨境电商指标平均值显示,单一窗口是否设置的国家,其平均指标得分分别为89.44、75.80。可见,单一窗口的设置,可使数字贸易效率达到最优化。当前,我国可积极进行单一窗口的完善建设。首先,针对数字贸易及跨境邮件,通过单一窗口申报,并设置相关税费支付通道,确保金融保险等服务。其次,单一窗口要持续支持建设智慧口岸与无人港口的工作,取消小提单,全面实现单一窗口港区设备的电子化,并为后续移动查询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再次,应顺应我国 “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国际其他单一窗口互联互通,通过数字贸易的自动转化功能,实现单一窗口快速申报。最后,对标国际,深化数字贸易标准体系建设。单一窗口在现有标准体系基础上,可进一步推进单一统计数据,统一门户、认证、数据接入标准或安全规范等工作,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通用贸易的准则理念框架,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

(二)逐步掌握数字贸易规则话语权,积极推广“中式模板”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为社会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变迁。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增强,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产业标准制定中的地位也将日益凸显。如YunOS在融合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成果基础上,现已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在移动操作方面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就数字贸易规则而言,美国经过近20年发展,“美式模板”已基本成型。借鉴美国所主导的FTA,我国可用来推广“中式模板”。一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针对国外在我国上线的数字电影、动漫等,应进一步加强其数字形象等保护力度;二是对外来数据实施分类监管,尽可能保证国家信息安全基础上,实现数字贸易更大程度自由化;三是在跨境电商领域提出符合中国利益诉求的关键规则,如低货值物品免关税、消费者隐私保护等。以此为突破口,将我国从全球贸易规则被动方,逐步转化为国际数字贸易中式规则的设定方,进而应对美式模板的挑战。

(三)搭建跨境数字贸易港,打造具备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中心

数字经济的井喷式增长,为跨境数字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此,在基于信任基础上,可通过搭建跨境数字贸易港,形成一个大型的共识机制社群。具体而言,借助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将贸易链条企业以自由度高、摩擦率低的合作方式进行聚集,最终成立一个全球贸易行业DAO。就此,我国可通过“一带一路”策略,进一步对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市场进行布局。以国内跨境离岸集采中心为产能供应端集中采购,通过数字贸易港链接海外本土化数字贸易中心,以跨境订单全程履行服务为依托,以跨境大数据、物联网等分析为信息核心的一站式跨境综合为服务载体,将国际数字贸易企业进行链接,并进一步使我国企业可以掌握产品定价权,逐步将数字贸易港打造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中心。

(四)参考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走向,加快数字经济相关立法进程

基于我国现存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政府可参考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走向,?M行多方位的审核与修订,加快制定数字贸易相关政策,尽可能避免贸易争端产生。我国数字经济相关立法可借鉴WTO《联合声明》中主要议题,一是放宽数据流动限制,如限制数字信息设施本地化要求、不歧视国外各项数字产品信息;二是增加数字贸易市场准入,如增加数字贸易服务开放部门等;三是数字贸易通关便利化,提升政府相关数据信息透明化,推广无纸化贸易;四是出台数字贸易相关监管框架,如开通消费者电子认证或电子签名互认等,为我国数字贸易营造更加便利健康的内部法制环境。此外,还要进一步增强对我国相关数字贸易行业可能产生风险事件的预见性,避免损失的扩大。

(五)打造税收征管信息化体系,遵守目标国税收监管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跨境数字贸易企业,应以灵活的策略去适应数字时代新挑战。一方面,数字贸易企业需持续加快信息化的转型与创新发展,立足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软硬件等技术,适时推出电子化发票体系,并作为数字贸易交易信息的电子化载体,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另一方面,在不断扩大数字贸易的同时,更需遵守目标国税收监管,以竞争促发展。对于数字贸易企业而言,应在适应品质消费需求大势基础上,强调品质优势,整合海内外双向需求,群策群力走向全球数字市场。以京东为例,为适应澳大利亚跨境零售税改,京东现已着手网上税务局的注册申报、系统改造等工作,并对主站和英文站相关设置着手调整,以适应澳当地新税法的落地实施。就此,相关数字贸易企业,可参照京东,积极整改电子发票业务,助推数字经济下财税的创新与实践,进而配合目标国税务部门实施相关监管。

参考文献:

[1]王惠敏,张黎.电子商务国际规则新发展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2017(4):51-56.[2]王晶.发达国家数字贸易治理经验及启示[J].开放导报,2016(2):50-54.[3]周念利,陈寰琦,黄建伟.全球数字贸易规制体系构建的中美博弈分析[J].亚太经济,2017(4):37-45.[4]李忠民,周维颖,田仲他.数字贸易:发展态势、影响及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4(6):131-144.[5]李杨,陈寰琦,周念利.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J].国际贸易,2016(10):24-27.[6]龚柏华.论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的“eWTO”规制构建[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6):18-28.

篇2: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异地化进程的推进及WTO多个回合谈判,使得一直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退出历史舞台,加之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视,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形成。由于从形式上看,它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顺应了环境保护的世界发展潮流,容易在社会公众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并且在国际贸易规则上没有被禁止,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内环保法规又可作为其理论上的依据,所以其对世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设置了障碍,限制了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市场。据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价值7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并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已日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现状

WTO 应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环保浪潮高涨,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攀升,绿色贸易壁垒也成为了人们的课题之一并日益深刻的影响着国家贸易的发展。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绿色贸易壁垒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贸易措施。据统计在全球4917种产品中,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3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320亿美元,占1999年世界进口额的88%,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790亿美元,占13%,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300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涉及纺织、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几千种商品。又据中国首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提供的资料,1997年我国至少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环保因素而受阻。

2.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动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对象周期也越来越长。不仅仅对产品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及售后等整个生命周期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

3.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绿色贸易壁垒往往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及劳动力的优势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或劳动密集性的产品,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形成威胁。近几年来,我国这类产品受到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越来越明显。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1.积极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国际贸易而言,是某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的手段之一,但是对于保护全球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1)国际绿色浪潮的推动不仅有利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促使我国采取各个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局面;而且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有效工具,通过运用绿色壁垒,限制甚至有害于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品的贸易,保护人类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2)有利于促使我国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进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发展无公害产品,而且如果执行国际标注化组织的系列标准,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鼓励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能达到较高标准企业的发展,淘汰低环境标准和不合格产品,促使优胜劣汰,从而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3)绿色壁垒是维护国家基本安全的重要武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损害人类生存与活动所领带的自然支持系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尤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所有国家的安全都构成现实威胁。因此,环境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问题,环境安全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及经济安全等相互联系,互相作用,构成完整的安全概念。

2.消极作用

(1)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根据我国现状,许多出口商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制定的严格标准,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设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外贸出口行业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等的出口总量、出口市场、出口范围、出口增长速度、出口效益等方面均产生较大冲突

(2)增加了产品的出口成本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大多以环境标准和环境标志的形式出现,要想达到该标准及获取该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增加了有关的检验、检测及监督等手续并且增加了相关的费用。加之我国在外包装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对包装还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因此,各项费用将会大幅度增加,是产品的出口成本大大提高,进而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造成我国经济、社会环境不稳定

由于我国和发达国家本身存在着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以至于,我国的出口数额遭到限制。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到我国内部的经济稳定性,继而,影响到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稳定,不和谐。

四、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1.建立健全的环保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的执法力度

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应尽快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在研究他国绿色贸易壁垒特点以出台应对措施的同时,也应当尽快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自己的必要的绿色屏障,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公民和动植物的安全、健康,同时也增加了对外谈判的筹码。2.妥善解决环境贸易纠纷

目前,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联系,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谈判机制,合理利用非歧视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等规定,维护自身合理经济权益,在发生环境贸易纠纷时应主动根据上述规定和原则,向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提出交涉或者申诉,力争通过磋商或谈判加以解决,从而更好的维护企业利益。3.加强宣传教育

广泛宣传,树立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认识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全面客观的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在保护正当权益的同时,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顺应历史潮流。

4.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确保我国其他发展可持续性

我国应当在全球积极实施绿色开发的大环境中,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增加绿色产品开发资金投入,发展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产业,为我国外贸出口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当前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势头和给我国对外贸易的阻碍,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首先应当不断提高环保自控能力,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重视出现的各种绿色贸易壁垒以及住口或对产品的环境要求。企业也应当未雨绸缪,积极整改可能影响产品环保要求的多个环节。我国也应当完善救济体制,消除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冲击,促使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达到贸易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1)姜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财经2003(1)

(2)施用海

邵宏华;应对新贸易壁垒【J】商场现代化2003(3)

篇3: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一、新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下, 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而新形势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主要是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一) 贸易保护领域及贸易保护手段多样化

贸易保护领域从商品贸易领域扩展到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 进而向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延伸。

在货物贸易上, 保护手段从传统的关税措施发展到采用各种非关税措施, 到更多地采用环保、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措施。例如, 美国等西方国家若认为贸易伙伴提供的产品是由劳改犯、童工参与制造, 或是在没有安全和健康保障条件下生产的, 并且有证据证明该事实, 就会将贸易伙伴的产品拒之门外。

对于服务行业, 也在产品移动、人员流动和开业权等方面设置了更多限制, 还出现排外劳工等。2009年年初先是奥巴马抛出“购买美国货”条款, 随后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一项“雇美国人议案”, 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增加雇员时, 必须优先考虑美国国籍的申请者, 而外国雇员不得超过总员工的15%。英、意、德、法等国也出现了“购物就购本国货”、“裁员就裁外国人”的口号。

在金融领域, 美、日、欧等国鼓励本国银行主要为国内资产投资, 把银行给国外的贷款调回国内。法国、德国政府设立基金帮助本国企业免遭外国企业并购。据国际金融协会调查, 2009年流向新兴市场的私人资将由2007年的10000亿美元骤至1650亿美元, 降幅高达82%。这种金融重商主义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企业融资困难。

在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上, 非理性的维权及任意侵权现象频频出现。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借助知识产权等法律形式, 貌似公正合理, 实则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扩大贸易投资活动, 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

(二) 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新贸易保护主义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滥用救济措施。根据WTO相关规则, 一般情况下允许存在三种贸易救济的手段, 即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一般性保障措施。这些贸易救济措施比起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 所以越来越被当作贸易保护的重要措施。

新贸易保护主义运用反倾销战略, 将受指控方原本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比较利益优势消除殆尽, 从而作为控制进口的有效而便利的手段。2009年前八个月就已经有超过100多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贸易案件。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坦言, 我国已经成为反倾销最大打击对象。

而轮胎特保案则预示着在在金融危机中处境艰难的新形势下, 特保措施将成为美国及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设限的又一个有效的贸易救济措施。

一般来说, 反倾销、反补贴是针对所谓“不公平贸易”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 一般性保障措施则是专门针对“公平贸易”下出现的国内产业受损的情形。因此采取一般性保障措施必须具备更加严格的触发条件以及损害标准, 要求对所有来源的产品普遍适用, 并且要提供补偿。美国2001年依据201条款决定对进口的部分钢铁产品采取为期3年的保障措施, 该案以最后败诉及欧盟、日本、中国等启动防御性的保障措施告终, 这给了美国深刻的教训, 之后美国没有再提起一般保障措施。

而特别保障措施是指《中国加入WTO协议》第16条规定的, 我国“入世”时不得已接受的“特定产品的过渡期保障机制” (transitional product-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 。该条款专门针对我国产品, 为期12年。根据该条规定, 如果原产于我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世贸组织成员领土时, 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者威胁造成市场扰乱, 则受到此类影响的世贸组织成员可以请求与我国进行磋商, 如果自我国收到磋商请求后60日内双方没有达成协定, 则受影响的世贸组织成员有权在阻止或者补救这种市场扰乱所必需的限度内, 对此类产品撤销减让或者限制进口。

与一般保障措施制度相比, 特保措施具有实施对象的歧视性、实施条件宽松、实施程序简单, 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期限延长、救济方式有“灰色区域措施”复活的征兆、出口限制更严格、失去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特别是缺乏必要的贸易补偿, 这是美国青睐对我国实施特保措施的根本原因。

从这次的轮胎特保案就可以看出:在轮胎特保案听证会上我国代表团提出了有力的证词, 而美国本土轮胎企业却没有一家出席, 大多数作证的美国业界代表也认为对中国轮胎的制裁建议纯属得不偿失。但遗憾的是2009年9月11号奥巴马还是公布采取特保措施。我国政府于9月14日就美国轮胎特保措施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按照相关程序, 双方于11月份在日内瓦就此案举行了磋商, 但未能找到令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尽管在当天的会议上, 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专家组的要求, 但是美方按照相关程序阻止了专家组的设立。只能在2010年1月19日举行的第二次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 再次提出设立专家组的要求, 这时美方无权再次阻止, 专家组自动成立。WTO现已着手调查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关税一事, 但世贸组织专家组一般需要至少半年才能就一场争端做出裁决, 而做出终裁则需要两年半。这也意味着, 即使WTO终裁中国获胜, 美国的轮胎特保时间也将到期, 恐怕那时中国轮胎已经丧失了美国的市场, 只能要求点象征性的赔偿了。

鉴于特保措施将于2013年底到期, 应防止美国在此之前大肆滥用特保措施。另外, 特别保障措施还有一项很具有杀伤力的条款, 即“贸易转移”条款。根据该条款, 如果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后, 使得原先出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转向了其他WTO成员方的市场, 则这些WTO成员国可以援引“贸易转移”条款相继对我国采取特保措施, 从而产生连锁效应。比如2005年4月6日, 欧盟紧跟美国其后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特保措施调查;此次美国轮胎特保调查立案不久, 2009年5月18日印度就对中国的客车轮胎提起特保措施。

(三) 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措施愈驱复杂化

当前各国藉着环保、国民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等名义而确立的许多贸易保护措施已超出世界贸易组织现有协定与协议的约束范围, 应对和解决起来难度加大。又如限定某些进口产品在特定港口进关等贸易保护形式更加隐蔽和软化。很难判断这些名义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是正当还是不正当的。由于科学技术、资金和检验能力的相对落后, 在兴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面前, 发展中国家将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

(四) 贸易保护措施的出台频率高且涉案金额大

据WTO预计, 2009年世界反倾销调查数量将达230-250起, 远超过2008年的212起。与此同时,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11月初, 共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 涉案总额超过116.8亿美元, 同比增幅达639%。据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 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全球约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涉及我国。预计2010年我国仍将是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在贸易专家眼中, 美国2009年针对中国“立案频率之高, 在世界贸易救济史上都极为罕见”。截至2009年11月底, 美国2009年发起各类贸易救济案约为50宗, 其中超过一半针对我国。而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仅轮胎特保案和输油管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两项, 涉案金额就接近50亿美元。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下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从2009年9月美对华油井管反补贴案的初裁和轮胎特保案, 到12月30日美国批准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约10%-16%关税, 以及欧盟等各国决定对产自中国各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其他贸易争端案, 中国成为当前一些国家挽救经济和贸易保护主义首当其冲的受害国。因此, 如何应对美、欧等国针对中国的各类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保护行为,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已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一) 了解规则, 合理应用

全面了解欧美等国反倾销、反补贴、反规避等贸易壁垒的“游戏规则”, 做到知己知彼。这样, 在遇到不合理的贸易保护调查时才能利用好规则, 才能提出针锋相对的有力抗辩。以这次的轮胎特保案为例, 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 提起特保救助有两个条件:从中国进口产品数量激增;造成显著影响。所以美国工会起诉的理由是:2004-2008年, 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的数量上涨了215%, 金额上涨了295%, 中国轮胎占美国市场的份额由5%上涨到17%;引起了美国轮胎行业失业人口4400人, 预计2009年将新增失业人口2400人。而事实上, 我国商务部及国内产业代表团通过大量的证据材料显示:2007-2008年中国输美轮胎总金额仅增加了2.2%, 2009年上半年比2008年上半年同期还下降了16%;中国涉案产品主要供应美国的维修市场, 而美国自产轮胎主要供应原配市场和替换市场, 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美国轮胎产业的经营状况在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前后并无明显变化;美国轮胎工人的失业主要由于美国四大轮胎公司出于选择高端市场而主动进行的结构调整, 与中国产品的进口无关。并且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中有一大半是美国四大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独资或合资厂生产回销的。另外, 即使美国停止进口中国产轮胎, 此类轮胎仍然要从其他国家替代进口, 仍解决不了美国轮胎工人失业的问题。从这些方面入手, 以事实为证, 以法理为据, 可以很好地驳斥美国工会的观点, 揭露美国滥用特保措施行贸易保护之实。

另一方面, 通过认真研究和利用各贸易伙伴国的规则和适用的标准, 有助于我国企业根据国际规则和惯例了解进口国同类产业竞争者的产品结构、生产规模、销售量、质量标准和价格水平等情况, 从而建立一系列生产、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财会、管理、进出口、投资等制度, 注意生产、组装程序的合理安排, 以合理的程序、合法的价格开拓海外市场, 减少对进口国同类产业的损害威胁, 避免盲目出口而被反倾销。

(二) 我国可采取WTO规则允许的救济措施等反制措施

为了遏制美国对我国大行贸易保护之势, 我国政府应强劲回击, 以使美国再次使用特保措施等贸易保护措施时有所顾忌。如特保案发生之后, 中国商务部立即于2009年9月13日毅然做出决定, 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我国这一反制措施涉及的销售金额大约有20多亿美元, 与中国轮胎特保案受限制的金额差不多。若是美国还是以其政治利益为主, 而无端损害我国正当经济利益, 我国还可以对美国农产品如大豆等对中国优势出口产业提起反补贴调查, 给予美国更大压力。另外, 美国目前资金缺口较大, 我国可以利用减持或者少购买美国新债券作为谈判的筹码。

(三) 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司法程序

面对各种贸易保护措施时, 我国应不放弃任何司法权利。可以利用实施贸易保护国国内司法程序, 向该国国际贸易法院等相关机构进行上诉。特别是作为WTO成员国, 解决纷争的有效办法就是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虽然很有可能轮胎特保官司在世贸组织里裁判结束时, 美国轮胎特保措施已经到期了, 但是还是应该申诉, 因为WTO如果认定美国的做法违反了WTO规则, 今后别的国家考虑采用类似措施时, 我国能有更有力的证据进行阻止。WTO的裁判对这个案件本身来说没有补救作用, 但对今后有重大的引导作用。

(四) 适当扩大进口, 并实施以进口带出口战略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加深, 我国进口额飞速增长, 我国进口贸易额居全球第三。我国进口商品来源大多是发达国家的各种工业制成品, 特别是各种先进工业设备, 其进口数额约占当年进口总额的70%以上。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可以适当扩大进口, 因为目前我国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顺差, 这也是这些年国外对我国频频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一大原因。面对我国如此巨大的进口市场, 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以进口带动出口的战略方针, 引起发达国家之间的充分竞争, 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我国可以根据与各个经济体贸易顺差的不同程度, 来决定扩大进口的规模, 其中重点扩大对美国和欧盟的进口。当然, 进口的种类应优先考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国内紧缺产品, 以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五) 借助进口商及游说公司等多方面的力量和渠道

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前, 国外进口商和我国出口企业其实是同一个利益集团下的, 故我国企业应加强同国外进口商的合作, 充分借助国外进口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进口商的优势。因为进口商可以更好地在其国内说服相关产品用户和利益集团向反倾销主管机构施加压力, 还能协助寻找相对低的替代国价格等有利我方的证据。这样相互支持、配合, 联手参加应诉, 不仅增加胜诉的机会, 而且会进一步巩固双方之间原有的合作关系。还可以借鉴轮胎特保案中我国赴美代表团的做法, 即聘请美国游说公司。美国游说公司由来已久, 有的已颇负盛名, 这些公司的说客, 很多都是政府退下来的显要政客, 能够更好地向美国政府相关部门传递我国企业的声音, 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

(六) 改善国内贸易环境, 积极扩大内需, 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 居民购买力也达到较高水平, 国内市场十分庞大。政府应着力改变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物流成本高昂的现状, 建设一个规范运行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为企业开拓内需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国可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降低目前过高的外贸依存度, 减少中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 并缓解频繁暴发的贸易摩擦。

(七) 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当前贸易保护盛行的情况下, 我国应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充裕, 而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对外直接投资直线下降, 正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好时机。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避免日益盛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还可平衡我国资本的流入与流出。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可以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或进行海外并购, 参与国际分工与市场竞争, 还可获得东道国的资源、技术、市场、人力资本等要素, 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在此过程中, 政府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对外投资企业有力的支持, 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信贷等服务, 增强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动力。

(八) 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低下是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轮胎特保案再次给我国企业敲响警钟, 因为特保案涉案轮胎就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我国应积极调整产业政策,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投入, 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提高科技含量, 打造高品质的企业形象才是长久之计。我国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 实施名牌战略, 大力提高商品附加值,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出口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把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从价格优势转移到质量、技术和产品差异化等因素上来, 并合理提高售价,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反倾销的麻烦, 还可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

(九)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企业管理, 积极应对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轮胎特保案做出救济措施后, 7月15日,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就发表了致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的公开信, 之后又代表中国轮胎企业赴美参加听证会, 明确地表明了我国行业协会的态度。可见, 在发达国家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与纠纷的时候, 由行业协会代表出口商出面应诉, 可以更好集中人力、财力、物力, 避免单个企业的势单力薄, 也可防止许多同行业的企业“搭便车”心理的消极影响。另外行业协会还应大力发挥法律等方面咨询服务及协调监督的作用, 规范企业行为, 防止企业低价倾销和盲目竞争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 我国企业也应加强自我约束, 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制度, 提高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应诉水平。

三、结束语

在贸易保护主义大肆抬头的情形下, 我国企业无须恐慌, 也不应消极对待, 而是应当充分发挥倒逼机制的作用,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并以此为契机,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增强国际竞争力。

摘要:新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重新抬头, 并愈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文章通过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并以轮胎特保案为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政府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轮胎特保案,贸易救济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智.对全球贸易保护升温下我国贸易救济工作的思考[J].国际贸易, 2009 (3) .

[2]、王锦红.贸易摩擦的正经济效应研究——以日本战后的贸易摩擦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0) .

[3]、朱妮娜, 吕世平.“轮胎特保案”与新贸易保护壁垒[J].国际贸易, 2009 (10) .

篇4: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2009年7月,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制定并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上海和广东4个城市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随之顺利开展。2010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境外扩大至全球;2011年8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展至全国,但试点企业依然是限定的。2012年2月,人民银行及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再次联合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都可以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月,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业务开展。经过2年多的试点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终于实质性推开。

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的总体概况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式启动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无论是在地域范围、业务广度、结算主体等方面都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业务广度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和其它经常项目,再到部分资本项目,2011年末,出口试点企业从初期的365家增加到67724家,且涵盖中央企业、大型跨国集团以及民营企业等各类进出口企业。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5063.4亿元,而2011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08万亿元,比上年大幅度增长,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占同期货物贸易额的6.6%,较2010年提升4.4%;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量稳步上升,2011年全年,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结算金额201.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907.2亿元。目前,与境外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支付业务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已达181个,业务范围覆盖全球接近80%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对外贸企业在开展进出口业务时所带来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是由于在结算货币上增加了本国的货币,企业在财务结算上有了更多的灵活度;二是因为没有使用外币收付款也就没有了结汇和售汇的手续费,企业的国际结算成本大大减少,同时在使用外币结算时企业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常常会使用不同的外汇衍生产品,其交易的有关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三是直接用人民币收付,本身就避免了汇率风险,虽然境内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可能遇到汇率损失的问题,但如果从经营理念来看,进出口企业与投资机构考虑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进出口企业并不需要从汇率变动中获取差价和收益,在收款和付款都为同一种货币时,进出口企业只要能够在每一笔进出口贸易业务中锁定汇率风险,避免出现出口越多汇率风险越大的状况便达到了企业经营的避险底线;四是本币的结算显然在其结算速度上会更胜一筹,由此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企业在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时更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相关产品以适应自身的多种需要。因为为了配合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商业银行都积极调整了其业务范围和功能,所有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均可同样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同时,与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境外机构银行结算账户配套的产品陆续推出,人民币投融资、担保、清算现钞配送、人民币衍生产品也都在快速发展,为持有人民币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二、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的走势分析

(一)区域方面

全球支付服务提供商西联公司旗下的西联商业支付部门曾经针对1000多家已实施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企业进行调查,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与境内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181个,其中与中国有着自贸协定的东盟多国以及巴西、中东等新兴市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增长迅猛。

2012年3月,尼日利亚宣布将等值与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转换为人民币,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和日本也分别宣布将人民币列入外汇储备货币以及购买人民币国债的申请获批,日本宣布将争取在东京开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向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提供人民币贷款。南非标准银行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非贸易中至少有40%(即1000亿美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而这一数字接近2010年的中非贸易总额,另外同期至少有100亿美元的中国对非投资也将以人民币结算。由此可见,日趋频繁的贸易往来正成为人民币在新兴市场流通的推动力量,其前景非常可观。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新兴市场更易被接受,当然是因为中国比起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更高一筹。比如越南和老挝在接受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也已将人民币作为其部分外汇储备货币;作为非洲资产和收益最大的银行,标准银行已在非洲的16个国家全面开展人民币账户和贸易结算等全套服务。

报告还显示,我国和美欧等发达国家贸易商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金额较小,笔数较少,如美国企业的42%、欧洲企业的23%都表示不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而东南亚大多数企业则只有13%表示不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

(二)进出口比例方面

在2010年和2012年的各企业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出口付款人民币结算比例约为10-15%,进口付款比例大约为85-90%。

究其原因,这其中既有人民币先出后进的客观规律因素,即在此项业务推出的初始阶段,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体来讲,进口的金额大大高于出口的金额,其实这是任何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必然特征,即货币发行国以贸易逆差的形式向全球提供流动性。此外,尽管中国进出口商在进出口贸易中采用人民币支付结算有着强烈意愿,并借此作为规避汇率风险和换汇手续费用的有利武器,但在欧美经济日趋下滑、消费能力降低、全球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我国出口产品又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且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大多处于国际市场产业链的中下游,在这种情况下的进口商作为买方当然对具有采用何种货币结算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主动权,而出口商只能在贸易谈判中被动接受其指定货币进行结算。另外,还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因素,如果使用人民币进行出口结算,国外进口商会视为是出口商将汇率风险部分地转嫁其承担,从整体供应链的角度来讲,汇率风险依然存在;最后人民币尚未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国外银行及贸易商要获取人民币的渠道并非十分便捷和畅通,这也反过来制约了出口采用人民币结算。

(三)支付清算方面

对外贸企业来讲,贸易支付清算的便利是贸易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由于缺乏通畅的双边本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人民币相对美元等主要币种的清算时间明显较长而且效率也较低,手续费也较高;境外企业如在当地开立人民币账户,首先需要通过资信状况、经营状况的全面审核,另外还要核实资产负债以及员工工资情况等,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手续较为复杂。

从政府和银行的资金支付合作机制来看,我国与周边一些对人民币结算有可行性需求的国家政府层面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深入和细化,现行支付与结算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的银行业发展相对落后,业务规模小、在国家贸易服务方面功能较弱、结算网点特别是专门从事国际结算的网点就更少,在开展人民币跨国贸易结算业务中很多中小银行难以全方位承担起跨境贸易的结算、融资、信贷功能为一体的服务。

从国内相关系统来看,我国的国际结算支付系统现虽已能够支持代理行和清算行两种方式的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特别是人民银行科技司于2011年启动了RCPMIS系统升级工作,目前已完成业务标准修订、需求确认、部分模块开发测试等工作,但由于境外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渠道和方式有限,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民币国际支付清算业务主要是跨境进出口贸易和非贸易业务中的支付业务,我国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在技术上也仅仅支持上述支付业务,而对于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借贷、融资等配套业务不能有效支持,即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完整和综合的人民币国际清算系统。现在运作的我国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在一笔综合跨境业务的过程中对SWIFT等外部支付清算系统的依赖性还较为突出。而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业务必然涉及到SWIFT与现代支付系统两种报文的转换问题。因此清算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手续费较高。

(四)人民币跨境业务成本方面

由于金融兑换渠道尚未打通,导致目前和中国跨境结算业务较多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人民币资金头寸不足,如美国50多个州,只有纽约和旧金山存在人民币币种。即使外商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因没有人民币支付或者贸易方银行无法提供人民币结算支持而放弃。境外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人民币因渠道问题导致的头寸不足,这样便造成境外企业如要使用人民币支付可能不是通过常规的银行清算渠道完成,而是通过一些近年来流行的成本较低和手续简便的“民间银行”等来获取,正是这些非正常的兑换渠道对银行开展该项业务的正常秩序有一定影响,同时使银行对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降低,也不利于人民币货币市场的长期稳定性。

另外,人民币融资成本较高,对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也有一定影响。在有的国家如老挝,使用人民币贷款的借款成本已达到美元贷款的两倍左右;在缅甸,由于未和我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我国境内银行的人民币境外贷款和收支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营业税和所得税在缅甸需再次征收,这样势必对这些地区的贸易商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产生一定负面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发展进程。

三、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的应对政策

(一)加快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设

本币作为国际化货币通常具有三种功能:国家贸易计价和结算、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和投资、储备货币。所以,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目前阶段特别是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是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提供一个稳定根基的第一要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货币的投资和增值功能提供给境外人民币持有者,即建立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的循环路径。如引导境外人民币资金通过境内商业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和国际版市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在人民币跨境流动中的枢纽作用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充分挖掘其人民币境外投资产品的可选择性,这对吸引海外贸易商逐步适当使用人民币跨境投资和贸易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支持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也会提高人民币在海外的接受程度。政府有关部门可对较大金额的境外投融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有较可观经济效益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战略意义重大的项目实行一定财政补贴,从政策层面引导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出台一揽子优惠措施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形成以跨境人民币融资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良性循环;同时,我国多家商业银行都拥有规模不等的境外分行、子银行和遍布全球的国际业务代理行,可以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和海外代理行签订合作协议或增设机构网点等途径,使境外人民币使用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三)完善相关外汇管理制度

近来申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已经可以享有一系列外汇政策,如境外银行和境外企业已在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的,其所存储的人民币资金也可以用于跨境贸易支付;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开立多个人民币账户,也可以在不同的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对于跨境贸易项下的人民币收入,在入账的同时由银行真实性审核,并由人民银行事后进行监督检查,不实行“贸易收结汇联网核查制度”,也就不存在资金使用额度的限制。由此跨境人民币账户信息管理制度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将人民币跨境支付与外币支付区别对待,从手续上尽量简化,为企业实施该项业务提供最大的便利。同时,为了全面准确反映国际收支动态,应不断调整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币种资金跨境流动的检测体系,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沿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扩大。

(四)商业银行应尽快不断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配套产品

该业务实施两年来,各家银行纷纷出台配套措施,为企业提供效益最大化的选择。各企业应积极和银行沟通和磋商,充分利用适用于本企业的产品。如华夏银行跨境人民币“本息保”产品,通过为客户提供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贴现、远期结售汇、锁定3种产品的组合服务,可以平均每单为客户节约成本2%,时机合理时还能为客户创造2%的收益率;跨境贸易人民币进口代付产品,通过利用境外代理行人民币资金满足客户付汇要求,有效解决客户资金暂时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而工商银行则形成了以结算为基础,融合融资、理财等产品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产品体系,同时配套“人民币账户融资”、“债券结算代理与交易”和“人民币购售”等3项金融市场产品,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避险理财和项目融资紧密结合。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的不断扩大,企业对相关配套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应不断研究企业的需求,适时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以推动此业务的开展。

据汇丰银行预测,2012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将达到2600亿到3100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未来3到5年内,中国逾半贸易流动(主要是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可能采用人民币结算;到2015年,人民币将成为全球3大结算货币之一。总之,在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并与国际不断接轨的背景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必然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外贸企业应通过自身的努力,紧紧抓住这次给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

[1]黄志龙.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逆差的负面影响.[J]中国金融.2011,(12).

[2]腾飞.明晰流程办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N]国际商报.2011,6,13.

[3]杨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还在路上[N]国际商报.2012,3,29.

[4]周振海.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J]中国金融.2012,(7).

[5]郭田勇戴蔚珑.关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待解难题及广阔前景[J]金融电子化.2012,(4).

[6]崔瑜.构建人民币国际清算系统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1,(1).

篇5: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一、当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 财务风险控制缺失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施工市场中, 对于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企业来说, 财务风险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存在, 无法避免。财务风险的存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但是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财务风险控制缺失, 导致企业随时面对财务风险的威胁。作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 必须想尽千方百计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预测和合理防范, 力争将风险的破坏力降低到最低程度。施工企业需要设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在财务风险可能出现时, 第一时间向管理者发出风险警示, 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损失。在财务风险发生时, 及时协助管理者采取相关补救措施调整改善企业的经营策略, 保护建筑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 项目成本控制缺失

施工项目的效益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提升项目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个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收益水平, 甚至对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近些年, 伴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量投入, 建筑施工企业在自身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 内部管理水平特别是财务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水平提升并不明显, 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上, 无法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有的企业即使开展了成本控制工作, 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制定、实施过程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 个别企业还停留在依靠经验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预算、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的阶段, 完全忽视了工程项目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和工期等方面的特点, 进而导致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方面都埋藏了极大的财务风险隐患, 企业经营效益很难得到全面的保证。

(三) 资金管理控制缺失

施工企业由于项目部众多, 管理分散, 具有流动频繁、高度分散等行业特点, 造成了施工企业大都存在资金分散、管理控制不到位的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筹集、调配和使用效率, 对企业的资金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有的项目部开设多个银行账号占压资金, 造成资金闲置沉淀严重, 无法充分发挥资金效能;而有的项目部却因为资金紧缺, 经常为筹集不到急需的小额资金为难犯愁;还有的项目部在经营效益好的时候自以为是搞小团体, 不愿意接受公司总部的监督、控制, 当面临资金困难时, 又迫不及待地向公司总部资金寻求资金支持。由于施工企业的资金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 并且经常出现承揽工程的同时回笼资金不足, 进而导致严重的资金短缺, 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

(四) 企业融资平台缺失

众所周知, 建筑施工企业承揽一个工程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而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储备资金往往是不够的, 需要通过债权形式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大量资金。由于项目招标单位经常拖欠工程款, 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 相应的财务风险也是不断累积, 一旦资金链断裂, 企业的生存将面临巨大考验。由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利润率普遍不高, 在金融市场上也很难吸引投资者关注, 通过权益融资的方法进行融资也很困难。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大都存在管理不够规范、财务不够健全的问题, 想要在公开市场上发售股票进行融资也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既无法在金融市场上吸引投资, 又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融资困难已经成为了阻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应对之策

(一)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贯穿于施工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既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也是把握企业正常运行的控制器。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然而, 财务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是我国施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施工企业要在困难中求生存、谋发展, 必须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要力争把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每个节点, 尽量覆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形成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同时要大力更新、拓展财务管理方法, 积极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手段, 彻底颠覆施工企业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 坚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 效率优先, 全面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谋求发展保驾护航。

(二) 加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设立、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等方面。完整科学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现金流控制水平等方面开展全面的财务风险分析, 构建起一套长期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并充分运用定期对企业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第一时间发现风险问题并及时应对, 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同时, 施工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也对企业应对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 必须努力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善于分析经济现象, 及时找出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建议、解决方案。

(三)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施工企业要想提高收益, 就必须要加强项目成本控制。一是加强施工前的成本预算管理, 在投标时要对所投项目的成本进行全面的预算, 确定项目目标成本。签订项目合同后第一时间, 技术人员、成本管理人员、设备保障人员和财务人员需要对项目进一步分析论证, 寻求设计一套最优项目施工方案, 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提出用最小成本创造最大收益的最优方案, 方案经公司管理层通过后, 成本管理部门必须将成本的责任明确到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部门, 并配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奖优罚劣。二是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 可以结合设计院所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资料, 紧密联系施工现场条件, 大胆开展技术创新, 尽可能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同时,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原材料以及其他辅料的管理控制, 特别是在原材料采购环节, 在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由总公司积极稳妥地开展物资采购公开招标, 特别是对钢材、水泥等耗用量较大、成本占比较高的原材料, 必须进行公开招标采购, 力争以最低的价格选择最优的材料, 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提高施工企业经营效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对材料使用进行严格监督, 坚决避免浪费材料、损坏设备的现象发生, 同时提高废弃材料二次利用率, 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三是建筑施工单位要按照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 以岗定员、以岗定责、以岗定酬、奖优罚劣, 按月进行考核, 在工资和奖金发放过程中兑现考核承诺。

(四) 加强流动资金管理

施工企业的每一个单位都要按照项目施工计划, 依据量入为出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资金收支预算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同时, 施工企业总部要成立资金结算中心, 通过加强与建设单位、开户银行沟通协调, 力争将所有在建项目资金全部纳入资金池,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并结合历史数据开展纵向分析, 强化对资金收支的统一管理。一方面提高企业有效资金单位时间内的利用率, 尽可能减少资金闲置现象;另一方面全面监控企业内部各项目部的日常经营活动, 特别是其资金收支情况, 提升项目经营质效。同时, 高度重视清理应收账款工作, 设计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 对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开展有效清理, 保证资金流和现金流安全顺畅, 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五) 加强筹融资管理

一是拓宽筹融资渠道。施工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 提高透明度, 提升信用等级,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向银行贷款, 还应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开拓多元融资渠道, 保证资金安全,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二是合理搭配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比例。在企业资金总额中, 长期借款的比例越高, 企业借款的成本越低, 资金使用的利润率越高。但是长期借款的比例过高会造成还本付息的时间相对集中且额度较大, 从而加大企业短期的资金负担, 会给资金链安全带来冲击。为了避免遭受冲击, 降低财务风险, 在进行融资时, 可以以长期借款为主, 合理搭配短期借款, 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及时有效的偿还借款, 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安全运行。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才能更好促进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向前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寻求应对之策加以改进完善。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1]牛并生.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处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 .

[2]王启元.论施工企业风险的规避与利用[J].生产力研究, 2009 (12) .

上一篇:绿化养护公司管理制度下一篇:5S样板区推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