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案例--春运价格

2024-05-02

供求案例--春运价格(精选4篇)

篇1:供求案例--春运价格

铁路客运价格是否应该上浮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在2005年全国铁路春运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春运期间,铁路部分旅客列车实行票价浮动,主要是考虑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分流旅客,削峰填谷,并不是想增加收入。

2002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就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举行过听证会。胡亚东说,听证会的目的是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的铁路客运价格机制。经过听证并报经国务院批准的政府指导价方案,不仅适用于2002年,而且适用于今后较长一段时期。

胡亚东介绍,今年春运期间票价浮动特点有:

一、范围有限。节前票价上浮严格控制在北京、上海、南昌、郑州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始发的部分紧张方向的旅客列车:节后严格控制在郑州、济南、上海、南昌、柳州、成都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始发的部分紧张方向的旅客列车以及北京西站始发经京九线至深圳的旅客列车,占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总数的12%左右。而且,学生票、革命伤残军人票价不上浮。二是时间有限。节前上浮的日期为2月1曰至7日,节后上浮的日期为2月1 1日以后。铁路明确规定,节前已上浮的列车节后上浮不超过13天,节前未上浮的列车节后上浮不超过15天,同一线路、方向的列车票价上浮时间最多不超过20天。三是幅度有限。今年春运票价上浮幅度,硬座为15%,其他席别为20%,硬卧低于25%、软卧低于35%的政府指导价上限。胡亚东说,为鼓励旅客避开高峰出行,铁路规定,凡节后票价上浮的列车,在2月8日至10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实行票价下浮,幅度为10%。

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以下问题:

(1)铁路部门春运提价的理由是什么?是否充分?(2)铁路运输的供求特点有哪些?(3)提价能否解决春运难题?

篇2:供求案例--春运价格

《卖炭翁》这首诗大家还记得吗?诗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话叫“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为什么卖炭翁明明衣衫单薄,却希望天气寒冷呢?以前我们总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诗,这节课我们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好,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二课第一框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板书)。

先来明确一下本次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本次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供求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做到学以致用。下面我们来把握一下本次课的知识脉络。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页四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是什么?好!先来看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同学们来说,我来写: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文化等。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既有时间上的价格变动,又有空间上的价格差异。材料二中西瓜价格的先后变化体现了价格的时间变动,材料三中羽绒服价格的地域区别体现了价格的空间差异。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材料一中,苹果遭灾之后,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这种现象又叫“物以稀为贵”;材料二中,西瓜大量上市之后,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这种现象又叫“货多不值钱”。由此可知,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这些属于间接因素,供求关系是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诗中,体现的是气候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价格。如果天气寒冷,那么人们对炭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进而引起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炭翁虽然暂时仍有衣衫单薄遭受严寒的忧虑,但却能解决整个冬天的生存问题。如果天气温暖呢?好,这位同学,你来分析!嗯,非常好!这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改变引起的价格变化。下面我们将通过对手机价格的分析,来观察一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的改变引起的价格变化。随着手机产量的增加,国内手机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由此导致了手机价格的下降。这就是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来分析材料中菜价上涨的原因。老师来领着大家画关键词,“寒潮天气”对应的是气候因素,“季节性波动”对应的是时间因素,“消费理念”对应的是文化因素,这三种因素都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这体现在:气候、时间因素引起了蔬菜供给量的减少,文化因素则导致了蔬菜需求量的增加,于是,2016年第一季度的蔬菜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菜价上涨的局面。是的,还有一个影响因素:生产成本,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次课解决。

篇3:价格与供求关系

【真题回顾】

1. (2013·新课标Ⅰ卷·12) 2012年, 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 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 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 收入不增反降。下图 (1) (2) (3) (4) 中, 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 (1) B. (2)

C. (3) D. (4)

解析:依据题意, “土豆产量增大、市场没有相应扩充、低价销售”可以判断供给增加、需求不变和价格下降, 只有B项同时满足这些信息。故答案为B。

2. (2013·新课标Ⅱ卷·15) 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 (D) 和供给曲线 (S) 如下图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P0, Q0B.P1, Q2

C.P1, Q4D.P2, Q1

解析:若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如上图所示, 当市场价格处于P1所示位置 (P1>P0) 时, 物品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 造成了产品过剩, 此时卖方竞争, 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由于产品供过于求, 卖方可以做出的反应是降低产品的价格, 并安排减少产量。随着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 供给量减少, 市场向均衡变动。为维护粮食安全, 国家此时会通过规定最低收购价加强调控, 提高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P1、Q4。若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如上图所示, 当市场价格处于P2所示位置 (P2<P0) 时, 物品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 存在产品的短缺, 此时太多买者抢购太少的产品, 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由于产品供不应求, 卖方可以做出的反应是提高物品的价格, 并寻求增加产量。随着价格上升, 需求量减少, 供给量增加, 市场随之向均衡变动, 此时国家不必规定最低收购价。答案选C。

3. (2013·重庆文综卷·2) 下图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的现象, “价高伤农、价贱伤农”。对此, 正确说法是

(1) 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2) 价格处于低谷时, 生猪处于卖方市场 (3) 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格波动幅度 (4) 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配图反映了我国生猪出栏价收供求的影响频繁波动的现象, 这体现了价值规律, (1) 说法错误; (2) 错在“卖方市场”, 价格处于低谷时, 竞争有利于买方, 属于买方市场; (3) 和 (4)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 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

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 是暂时的经济行为

解析:材料说明了商人总是在某种商品需求下降, 价格下跌时出手购货, 等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时再高价出售, 以获取高额利润。这体现了商人的经营谋略, 符合价值规律, 值得提倡, 但 (1) 扩大其作用; (2) 的前半句“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说法也不严密; (4) 判断错误。答案选C。

5. (2013·福建文综卷·33) 2013年3月以来, 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 禽类市场疲软。对此, 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A.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

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

C.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

D.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制条件“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 不是分析政府采取调控措施的影响, 而是分析措施的依据。D的前三个环节不难理解, 由于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使禽类消费需求受禽流感的影响而急剧下降, 价格迅速下降, 家禽业亏损严重后减少供给。“价高伤民”是考生放弃选D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禽消费的弹性越来越小, 随着防治禽流感工作的落实, 人们对家禽消费的需求会增加。家禽养殖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供求平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此时需要政府正确判断市场预期, 提前调控, 防止价高伤民。答案选D。

【考点精讲】

1.供求影响价格

(1)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导致商品短缺时, 购买者争相购买, 销售者趁机提价, 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导致商品过剩时, 销售者竞相出售, 购买者持币待购, 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 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温馨提示:经济生活中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 需求

(1) 需求定理与需求曲线。需求定理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即商品的价格越低, 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 需求量越小。需求曲线 (反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如下图:

(2) 需求曲线的移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下,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则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 如果需求量减少, 则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如下图) 。有许多变量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如现期收支和预期收支、相关物品的价格、消费者数量、国家政策等。

(3) 需求弹性。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发现物品的需求量受价格、收入、预期等诸多因素 (变量) 的影响, 会向某个方向发生变动, 但并没有分析变动量的大小。为了衡量消费者需求对上述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家使用了弹性的概念。

需求定理表明, 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经济学家用需求价格弹性来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不同物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一般来说,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富有弹性, 而没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而高档耐用消费品、奢侈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除了需求价格弹性, 经济学家还有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方法是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了解需求弹性的知识对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有帮助的。

(2) 供给

(1) 供给定理与供给曲线。供给定理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波动, 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供给曲线 (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如下图:

(2) 供给曲线的移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下,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则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 如果供给量减少, 则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如下图) , 有许多变量会使供给曲线移动, 如投入价格 (成本) 、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等。

(3) 均衡

(1) 均衡的含义。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 这一点被称之为市场的均衡。这两条曲线相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而相交时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 E点为均衡点, P0为均衡价格, Q0为均衡数量。

(2) 供求定理。

若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如上图所示, 当市场价格处于P1所示位置 (P1<P0) 时, 物品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 存在物品的短缺, 此时太多买者抢购太少的物品, 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由于物品供不应求, 卖方可以作出的反应是提高物品的价格, 并寻求增加产量。随着价格上升, 需求量减少, 供给量增加, 市场随之向均衡变动。

若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如上图所示, 当市场价格处于P2所示位置 (P2>P0) 时, 物品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 存在物品的过剩, 此时卖方竞争, 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由于物品供过于求, 卖方可以做出的反应是降低物品的价格, 并安排减少产量。随着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 供给量减少, 市场又一次向均衡变动。

综上所述, 许多买者和卖者的活动自发地把市场价格推向均衡价格。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存在, 以至于有时被称为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3) 均衡变动。受某些因素影响,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中的一条或两条出现移动, 此时原来的均衡被打破, 市场会出现新的均衡。

2.价值决定价格

(1)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价格越低。

(2) 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 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可见,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温馨提示: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计算

(1)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计算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设为t) 。可以推断, 商品的价值量 (设为M)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第一, 根据正比例定义, 其变化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说明:Δt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增减) 幅度。增则“+”, 减则“-”。

第二,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我们可以推导其计算公式:某行业、部门一定时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行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总时间/该行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的总产品数量。

(2) 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计算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 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设为E)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即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成反比。

根据反比例定义, 其变化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说明:ΔE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增减) 幅度。增则“+”, 减则“-”。

(4)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温馨提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与等价交换原则

(1)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所谓等价, 就是要求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货币出现以后, 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应当与其价值相符合。

(2) 在现实生活中,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行的表现形式。这种波动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3) 在市场上, 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主要是由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 买者与买者的相互竞争, 使价格高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 卖者与卖者的激烈竞争, 使价格低于价值。反过来, 价格的高低变化又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价格与供求之间的这种双向制约, 使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 供求与价格的互相制约, 使得价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商品价值这个中心, 而不会偏离太远;从单个的商品交换过程看, 虽然价格时涨时落, 但从较长时间来看, 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合的。等价交换是对商品交换整体的、本质的概括, 而并非每一次交换都必须使价格与价值绝对相等。

3.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 一般说来,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第一, 对互为替代品的影响。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 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第二, 对互补商品的影响。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 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4.价格变动对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 调节产量

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时, 生产者获利增加, 会扩大生产, 增加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生产者获利减少, 会压缩生产规模, 减少产量。

(2)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 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 就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应试策略】

结合高考真题和考点知识, 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高频考点看, 决定和影响价格的因素、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是高考命题的主要知识载体。

第二, 从命题关注的社会热点看, 要引导学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具体案例。

第三, 从能力考查看, 供求曲线及其移动、商品价值量的有关计算值得重视。

【创新演练】

1.19世纪的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观察到一个现象:当土豆价格上涨的时候, 人们消费更多的土豆。经济学中这种“越涨越买”的现象称为“吉芬现象”, 土豆这种商品就被称为“吉芬商品”, 即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对这种经济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消费者起主导作用

B.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消费者预期价格继续上涨

C.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 理性、求实、适度消费

D.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

2.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生产成本, 是刺激国内需求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下列图示中, 能够准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3.假定2012年上半年, 某国一单位W商品, 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受多种因素影响, 2012年下半年该国货币贬值20%, 且W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从理论上看,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 2012年下半年W商品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 较上半年

A.下降20%B.下降约16.7%

C.上升20%D.上升约16.7%

4.读漫画“站票与坐票”,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1) 站票与坐票按相同价格出售违背了价值规律 (2) 站票乘客与坐票乘客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3) 票价应以铁路部门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为基础 (4) 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由其使用价值大小决定

A. (1) (2) B. (1) (3)

C. (2) (3) D. (3) (4)

5.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 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 甲企业盈利, 而乙企业亏本。其原因可能是

(1) 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 (2) 甲企业商品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优于乙企业 (3) 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于乙企业的 (4) 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6.据报道, 2012年9月上海私车额度最低中标价 (注:车牌价格) 65700元, 比上月上涨3600元, 创出上海自2000年举行私车额度拍卖以来的最高纪录。上海私车额度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可能有

(1) 部分市民因“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急需上牌 (2) 汽油价格不断上升 (3) 市场炒作的推动 (4) 车牌的价值量增加

A. (1) (3) B. (1) (2)

C. (2) (3) D. (3) (4)

参考答案:

1.B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生活, 越涨越买的商品意味着在 (购买者预期中) 供不应求, 处于卖方市场, 排除A, B符合题意;C无法解释吉芬现象;D表述错误,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2.B本题的特点在于把“沿曲线运动”与“曲线平行移动”结合起来考查, 在过去的地方高考试题中, 只是侧重考查一个方面。简而言之, 由价格因素 (价格变化) 直接导致的供求变化, 体现为“沿曲线运动”, 非价格因素 (价格不变) 导致的供求的变化, 则体现为“曲线的平行移动”。本题注释中交代很清楚, P为含税价, 价格下降, 需求增加, 选B项。需要说明的是, 曲线对减税影响的描述是一般意义的, 不是针对某种特定商品。

3.B本题要求计算商品价格的变动幅度, 以往的计算题较少涉及。先求出下半年该商品的价格:15/ (1+50%) (1-20%) =12.5元, 再求比上半年的变动幅度: (12.5-15) /15约等于-16.7%, 即下降16.7%, B项正确。

4.B依据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 相同的票价理应获得相同的服务, 站票与坐票享受的服务是不一样的, 因此“同价”是不合理的, (1) 和 (3) 符合题意; (2) 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漫画中的观点揭示的是站票与坐票同不同价的问题, 不是反映站票乘客与坐票乘客该不该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2) 不符合漫画主旨;价值决定价格, (4) 表述错误。

5.D同一类商品按相同价格销售, 不同的经营者出现盈利和亏损两种情况, 一要看其商品能否顺利的实现交换, 质量高低、促销手段以及售后服务等都是影响因素, (2) 符合题意;二要看各自的成本因素, 成本越低, 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影响成本的因素, 主要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4) 符合题意, (3) 其实是 (4) 的变式, 也符合题意。选项 (1) 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既然是同一商品, 需求弹性是一致的, 应排除。

6.A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一线城市进入“汽车时代”, 造成交通拥堵,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纷纷出台了“车牌”招标政策, 以限制私家车的数量。上海市9月车牌招标价格大幅上升, 实质是供求关系在发挥作用, 不是车牌本身的价值增加, (1) 符合题意, (4) 排除;采用招标竞争的方式, 就会有市场炒作现象的出现, 事实上也是如此, 这也增加了需求, (3) 符合题意;一般而言, 油价上升, 会减少汽车需求, (2) 错误。

篇4:供求决定价格走势

中国的铁路建设搞了50年,老百姓过年回家一票难求的状况依旧,主要原因就是铁路与机车的供给和运作效率远远跟不上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长需求。

其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到处能看到供求规律发挥作用的影子。保荐人堪称金融行业的金领,被券商当作“珍稀动物”一样供着,有的身价已过百万。为至少拥有2名保荐人,一些小券商不惜用高薪靠猎头挖别人的墙脚。 世界上的粮食产量本可以自给,但大量被用于炼取能源。人们突然发现未来粮食不够用,而造就了农产品的一场大牛市,中国股市早期,上市股票量少而抢购者多,天天都是牛市,后来股市不断扩容外加国有股减持,股市就变得牛短熊长了,以至现在大小非仍压在想咸鱼翻身的股民身上。

稍微懂行的人只要绞尽脑汁都能讲出引发某个问题的一系列原因,只是到头来却发现解释越多反倒越不知该如何抉择。这个世界已经够复杂了,我们作决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化繁为简,用简单却最重要的常识来作出判断。其实,最简单的常识往往是最高的真理。供求原理便是进行价格走势判断最简单的常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粮价如此,股价如此,房价亦如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供求案例--春运价格】相关文章:

供求影响价格 讲稿04-17

供求04-18

能源供求05-13

市场供求分析05-16

人才供求矛盾05-14

供求规律电力营销论文04-18

房地产供求关系05-25

就业市场供求试析论文04-19

人才供求机制管理论文04-20

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04-18

上一篇:捐款光荣榜怎么写下一篇:尖子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