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院感监测计划

2024-05-02

2017院感监测计划(精选7篇)

篇1:2017院感监测计划

2017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条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2017年院感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内容与项目(一)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控管理。2.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和督查执行。

3.病历监测(1)开展前瞻性监测

定期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2)回顾性调查

每月初对上个月死亡病例或住院日期大于20天的病例进行查阅,防止漏报。(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监测项目: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2.凡接触完整皮肤、粘膜医疗用品应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各种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细菌总数不高于20cfu/g,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凡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灭菌后的各种物品应每个月进行检测,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3.紫外线灯:紫外线辐射强度。(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1.空气监测(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外科换药室、内科治疗室、急诊抢救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

2.物体表面(手术室、供应室工作台、产科产床、妇产科治疗室工作台、外科换药室工作台、内科治疗室工作台、急诊抢救床、换药室工作台、门诊注射室工作台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3.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监测。(四)手卫生监测

通过对各科室的手卫生用品领取量、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来对手卫生进行评价。(五)细菌耐药性监测 1.常规药敏结果监测。2.耐药流行病学分析。(六)侵袭性操作监测 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

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外科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

无菌技术执行情况。院感专职人员定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是

否接受合理治疗,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七)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 1.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频繁使用

抗菌药物的、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二、监测频次和时间

1.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工作监督检查每 周至少两次。2.医院重点科室、部门(供应室、产房、门诊人流室等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有效浓度监测每周一次和不定时监测。

4.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6.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

医务科

篇2:2017院感监测计划

一、院感小组

2017年院感小组组长:李明 成员:侯佳楠

二、院感计划

1、院感小组成员对工作态度端正,严肃认真,责任到人。

2、院感小组成员每月进行院感工作质量检查,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有发言、有记录。

3、三个月进行一次科内院感知识的培训及质控小组会议;培训具体安排: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职业暴露与损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紫外线灯管消毒测试。

4、接触病人戴口罩,前后进行手清洁。

5、科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灯管每周擦拭消毒,每季度监测一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累计1000小时换管,做好登记。

6、。消毒液现用现配,监测浓度合格后使用,有记录。

7、科室墩布要分开,每日消毒,悬挂晾干。

8、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放在无菌柜内。

9、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用后必须放入指定的包装容器内(如一次性纸杯、卫生纸、一次性床套等)。

10、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分开放置。医疗垃圾包装袋注明科室、类别、日期及时间。

篇3:2017院感监测计划

现有人手和现在的手工监测方法已远远满足不了医院院感科的需求,院感科人员需要查询分析HIS、LIS、电子病历、病案、手麻系统、RIS系统等,涉及到医院的大部分系统,医院感染监控需要统计和分析大量医学数据,而且内容复杂,过去使用手工查阅统计的处理方法,不仅容易出现数据提取的不完整、不全面,效率非常的低,特别是无法做到实时的监控及对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分析与评价,由于涉及到因素非常多,统计方法复杂,只依靠人工进行分析无法达到医院的预期效果。[1]不单如此,还需要各种专业的统计报表,我们虽是全力配合,但也还是因为专业性不强,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只能解决点层次的问题,不能达到面层次。所以医院专职人员需要一套专业、科学实用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软件来解决上面的这些难题。

1、院感监测与医院数据平台的结合

国外众多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计算机应用起步较早,如经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美国早在1970年已经开始启动国家的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系统,英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成立了官方的医院感染监测网,挂靠在全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监控系统上。国外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主要是整合在医院的HIS(医院信息系统)系统上,通过监控医院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医疗情况(疾病进展、医疗费用、治疗方案、预后情况等),对可能发生疫情的区域设立警报系统,并可快速采取控制措施,这主要是依赖于大量临床数据库资料的积累。发展至今,可以说国外的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水平已是相当的健全和先进。

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了不少医院相继研制出了自己医院的单机版软件,但标准很难统一。利用计算机终端、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ISS)是国内外医院感染专业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国内已有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纷纷引入计算机管理技术,如“湖南湘雅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4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国外的许多医疗机构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用微机处理繁琐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非规范使用抗生素的现象严重,医院感染监测的内涵也已发生较大的变化,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广泛。从监测方法上看,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已开展目标性监测,专职人员从过去的回顾性调查转向前瞻性观察,改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监测人群从住院患者扩大到医院内活动的人群,监测内容从过去单纯的发病率监测到监测发病的相关因素,如易感人群、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病原体及耐药性的监测。

随着HIS、LIS、电子病历、电子体温单、手麻系统等医院数据平台在我院的全面应用,为院感信息化的管理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医院数据平台为院感管理提供了大量数据,且集成了实时院感监测的临床工作流信息,使院感监测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充分整合。院感一号院感实时监测系统是基于我院完善的医院数据平台开发的,依赖于医院数据平台的支持,是对医院数据平台进行专业性的挖掘、分析和整合,是临床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2、院感监测系统流程分析

以病人为中心,以在院天数为横轴,通过医院数据平台直接获取在院病人的详细资料、病程、手术、用药、化验及检验结果数据,实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动态信息,及时、准确、客观的提取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具体流程见图1:

3、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Delphi和Java为开发工具,C/S+B/S组合架构,结合Java Script +XML+ Web Service等先进开发技术,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为后台数据库,建立了后台数据仓库,支持数据挖掘技术,支持Mysyl、Sql2000、Sql2005、Oracle等在线流行数据库,广泛支持各种数据库的数据接口,支持与医院其它系统例如HIS系统、LIS系统、电子病历等系统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整合。

一般通过数据后台接口或Web Service服务器,院感监测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间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得到医院业务基础数据,使院感监测系统可以与医院业务系统进行无缝的临床数据交换及同步。

4、院感监测系统功能

整个系统整体上线后,涵盖了以下模块的功能,涵盖了院感科的大部分工作内容。

4.1 实时监控,在线监测,杜绝漏报

病例上报卡程序安装在临床医生工作站上,代替传统的纸质上报卡。在病例上报卡程序中,临床医生只需要输入病人的住院号就可以调出病例的信息,再填写一下感染情况和易感因素就可以了,感控科只需要确认该病例是否为感染。这样不仅可以省掉人为收集上报卡、重复录入病例数据等工作量,还可以让感控科人员在第一时间收集到上报的病例信息。临床医生可以在写病例的时候迅速报告感染疑似病例,同时将易感因素、标本送检、细菌培养等情况自动报告。

有新的上报卡进入系统时自动提示:

针对病例,可直接查看详细记录,包括医嘱、手术、检验、病程、护理、体温等。

院感科可以根据可能感染条件及易感因素等自动预警感染疑似病例,发现临床医生可能漏报的病例。

4.2 智能预警平台

院感科登录系统,即进入预警平台,自动提示需要处理的相关工作及各方预警信息,包括感染病例,爆发预警、疑似院感病例、多耐、泛耐、MRSA、传染病等各种新发病例等,根据医院内部数据的分析处理后智能预警。

4.3 智能预警疑似病例,自动开展前瞻性监测

智能预警疑似病例模块能根据管理人员所预设的条件智能的从医院所有病历中搜索出医院感染疑似病例,发现临床医生可能漏报的病例。[2]按科室和日期罗列出来,并把每个疑似病人的病例关键点用时序图方式表现出来,而且每个疑似病人的主要院感信息也一目了然,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搜索条件包括:侵入性操作、体温单变化情况、白细胞升高情况,生化、微生物等检验情况;病程诊断/病案首页记录(何种诊断可能存在感染也由用户自己设置);

根据条件,系统智能过滤出疑似病例,并分析出院感时序图:

搜索出疑似病例后,感染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这些疑似病例进行重点排查,既提高了感染科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防止感染漏报。双击即可打开该病人的医嘱,检验,手术,病程,体温等信息。

a)自动标识阳性菌及耐药结果

b)自动标识38度以上发烧情况

c)自动标识与院感有关的病程记录关键字

4.4 实时监测及预警国家重点菌及多重耐药菌,并可进行干预提示和处理

系统可以自动根据病原菌耐药情况,并进行预警提示,包括MRSA等重点耐药菌监测,多耐、泛耐、超广谱等,并自动汇合医嘱是否采取隔离措施等。

4.5 自动生成各种院感专业相关的统计报表和图形

a)按科室统计

b)感染变化趋势

c)病原体耐药率

d)重症ICU相关感染率统计

4.6 传染病上报及管理

根据条件,自动提示医生上报,这样有效防止医生忘报、漏报。医生只需输入住院号,即自动填充病人住院相关信息。医生只需勾选其中信息,就可快速完成报卡,并可按最新规则对录入进行规范和控制。

5、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我院自2012年7月院感监测系统上线以来,截至2014年7月,全院共计使用科室26个,实时监测396860人次、管理发生院感病例3268例次,督报1260例次,督报率38.5%,上报率达98%。

统计发现,实施院感监测系统管理后,有效的管控了感染发生率,感染率下降了1.1%,漏报率下降到了0.1%,说明以前是被动的接受临床医生的报告,通过应用系统后,进行查漏报和督报,从源头上督促和规范医生,医生的上报率提升了,基本上杜绝了漏报,有效的监控了全院的感染病人,防范感染爆发,并对感染病人进行了有效管理措施和治疗。因为通过系统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规范措施,提高了预防率,加快了愈合率,同时,感染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12.6%~20.1%,平均费用降低10.4%~20.20%。

6、小结

院感监测系统的使用,可实时监测当前在院病人,提高临床感染诊断水平;提高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提升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威信,拉近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临床科室医师的距离。较为明显的降低了漏报率,提高了感染率,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对于院感专职人员,减轻院感科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上,至少节约了2-3人/年的人力成本。并能实时监测全院医院感染相关数据的情况,提供医院感染监测爆发预警,支持卫生部最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还可以满足三甲评审及复评的各项目核心指标及相关统计。通过院感监测系统,院感专职人员与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对所有在院病人的感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防,包括前瞻性监测,常规监测、外科手术监测、ICU监测、高危新生儿监测、现患率调查、消毒卫生学监测等众多工作。

篇4: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 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78-01

门诊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此,我院眼科门诊手术室在医院高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创建洁净手术室环境、加强手术室的院感监测与管理,有效的降低手术感染率,保障病人的手术安全及感染的预防。现介绍如下:

1.手术室感染监测

1.1空气监测

我院眼科门诊于2005年改建利用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眼科门诊手术室是采用层流通风系统,采用垂直送风,外界空气通过高效过滤网和静压箱的均流、均压作用从顶棚把洁净空气送到手术间,污染空气平推由四周回风口出去.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进行采样,每季度一次。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80~150cm,布点方法:在手术间中心工作区域放置1-3个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皿,周边工作区域放置4-6个,打开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30min后关闭并及时送检培养。检验单上要注明培养基布放位置,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的标准为≤10cfu/m3。

1.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2.1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检测。消毒剂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2.2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工艺检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检测。生物检测每周进行,合格才能使用。

1.3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

手术人员手的细菌检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部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监测。应在接触病人,从事手术前进行,被检人,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个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标准为≤5cfu/cm2。

1.4物体表面细菌监测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被采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的方法来完成,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标准为≤5cfu/cm2,每季度进行一次。

2.手术室管理

2.1医务人员的管理

2.1.1手术室内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执行。

2.1.2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3医务人员的衣物上或多或少带有致病微生物,进入手术室的人越多室内的空气污染就越严重。且进入手术室的各类人员须严格更衣、更鞋,带口罩帽子,严格洗手制度及无菌操作,如患感染性疾病则暂不进入手术间。

2.1.4严格控制参观手术人数,参观人员进入手术间后,站到指定位置。开展特殊手术及教学观摩手术参观人数多时,可设录像转播,组織参观人员在指定地点。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走动及开门,以减少空气流动污染,明确参观注意事项,接受手术间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2.2病人的管理 住院病人由病区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手术部位的清洁消毒,术前准备,术前用药等,并换上干净的病号服,门诊病人应更换手术室的专用服并带上手术帽。如病人患非手术部位感染性疾患时,应先治疗痊愈后再手术。

2.3层流手术间的使用和管理

2.3.1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原理是由压缩机将过滤无菌的空气由天花板送入并将污染的空气由四周的回风口推出,因此手术间的压力必须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有可能导致污染空气的进入,为此,需保持手术室相对密闭状态。另层流手术室一般采用局部净化的方式,故手术床应放置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避免在回风口开启无菌包。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敷料,手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装置。手术进行时严禁打开通往污物走廊的通道.

2.3.2感染手术尽量避免在层流手术间进行,特殊情况时应在无菌手术结束后进行。

2.3.3每周定期清洗回风口的过滤网一次,防止其受到污染。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一次,高效过滤网的更换根据空气培养的结果,每半年更换一次。

2.4.手术器械的处理

2.4.1手术完毕后,一般手术器械和显微手术器械分别放入专用手术器械回收袋内,由医院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并消毒。

2.4.2不能耐受高压消毒的仪器及各种导线低温消毒,其余物品按性能高压灭菌消毒。

2.5.一次性灭菌物品的管理

加强一次性灭菌物品使用检查,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一次性灭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小结: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环节的有效检测和管理,手术室的医疗设备、物资的除尘管理及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转运流程,感染手术的管理及终末消毒,控制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有效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第3期。

[2]张国富、王向阳:《介入手术室的感染预防控制及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第4期。

[3]金福顺、赵翠兰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16卷第4期。

[4]董薪、宋烽等:《加强医院门诊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8期。

[5]张丽娟,胡淑娟,管桂兰:《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期。

篇5:2017年科室院感工作计划

为配合我院管理科搞好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我院感染管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2017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手卫生管理,进行手卫生依从率及洗手正确率的监测,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

严格按照我院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针刺伤的预防,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按照“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进行暴露处理、登记及追踪管理,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三)加强消毒灭菌产品的管理

消毒灭菌产品包括消毒剂、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我科从设备科领处相关物品要按照相关制度把好入口关,严格做好索证工作,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做好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登记。

(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科室制定院感年培训计划,每月进行一次科室内业务学习,各个层级的护士进行讲解,相互学习。质控中发现问题,及时抽出时间进行科室内业务学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到及时整改。

(五)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篇6:2017年院感培训试卷

西十病区院感培训试卷

姓名____得分____

填空题:60分

1.医院感染可分两类,即________和________

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______、_____、_____ 3.医院感染的流行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

4.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各临床科室应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6.手卫生五个重要指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应执行手卫生。

7.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是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

8.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包括在本科室轮转、进修、实习人员等)知识知晓率_____,要求洗手方法正确率_____(手术室、新生儿室、ICU等重点科室达100%),手卫生依从性≥_____

9.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五类:(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10.医疗废物应使用___垃圾袋盛放。生活垃圾应使用___垃圾袋盛放。

判断题:40分

1.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有:(1)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2)老年人及婴幼儿患者。(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4)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的患者。(5)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

()

2.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应当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每季度1次,有记录。需上交活动及各项登记记录,与综合目标奖挂钩。

()

3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手术时间长于所有抗菌药物半衰期或术中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

4.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等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

5.临床科室发现短时间内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及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主管医生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经科主任确定后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处。

()

6.微生物室在短时间之内,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时应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处。

()

7.收到报告后,感染管理处立即到达现场,对可疑病例进行初步的判断,在确定或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后,立即向医务处汇报,同时通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召开现场会议。()

8.医院感染爆发上报信息主要包括:医院感染爆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

9.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 敷料之后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

10.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1/2时,应进行封口。

()

11.医务人员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

1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重的区域向污染最轻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

1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

14.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15.开放性脓肿和大面积烧伤创面分泌物:以无菌生理盐水擦去表面渗出物,再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采集2个拭子,置于无菌试管内,分别做细菌培养和革兰氏染色。

()16.采集和运送创面和手术部位感染标本要求是标本采集后应6小时内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常规性细菌培养标本保存在4℃冰箱,不得超过24小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除外);厌氧菌培养标本,须在15~30分钟内送检。()

17.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培养前,有条件者可夹管4-5小时以上,采样时应松管弃去前端尿液,左手戴无菌手套固定导尿管后,严格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斜穿导尿管壁抽取5-10ml尿液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

()

18.肾盂尿采集法:必须由临床医生采集。为确定菌尿是否来自肾脏,可用导尿管采集肾盂尿,充分冲洗膀胱,以最后一次冲洗尿作为对照,然后用导尿管插入输尿管,分别标记左右两侧收集3次尿。

()

19.血培养标本抽取时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由二个不同的部位抽取2套血培养,每套间隔时间≥1小时,当培养24~48h后若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20.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篇7:2017院感知识考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 传染源、传播途径 和 易感人群 三个基本条件。

2、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手卫生,防护用品 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 或 防护面屏,以及 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 粘膜 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直径 ≤5u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4、隔离的实施应遵循 标准预防 和 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 的原则。

5、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 无菌 手套。

6、隔离病室应有 隔离标示,并限制 人员 的出入,黄色 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 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 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7、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 小于1 M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48小时内 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 75%酒精 或 含碘消毒剂 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 立即更换。

10、手卫生 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二、单选题(30)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2.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a)

A.暂居菌 B.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以下正确的是:(d)

A.不用洗手,消毒就行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不需要重新外科手消毒

C.清洗双手、前臂及上臂下1/3,不需修剪指甲

D.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4.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5.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途径有:(d)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共同媒介物传播 D.以上都是 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A.患者住院次日晨尿常规WBC30个/高倍镜视野 B.患儿住院48小时内出现麻疹

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D.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切口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见化脓性分泌物 7.医务人员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必洗手?(c)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易感病人前

C.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清洁部位移动到污染部位时 D.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8.某医务人员未将用后针头放入锐器盒或耐刺的容器内,造成他人刺伤而感染了血源传播性疾病,该医务人员应依法承担什么责任?(d)

A.刑事责任 B.行政处罚 C.民事责任 D.民事赔偿责任

9.在诊疗活动中产生的敷料,一次性镊子、棉球、绷带等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垃圾袋中?(a)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耐药菌,其英文缩写是:(c)A.VRE B.MDRO C.MRSA D.ESBLs

三、问答题

1抗菌药物使用分级?医院感染?

上一篇:散居区达斡尔族的语言衍变下一篇:用开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