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院感监测计划

2022-07-29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院感监测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最新院感监测计划

2017院感监测计划

2017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条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2017年院感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内容与项目 (一)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控管理。 2.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和督查执行。

3.病历监测 (1)开展前瞻性监测

定期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回顾性调查

每月初对上个月死亡病例或住院日期大于20天的病例进行查阅,防止漏报。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监测项目: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 2.凡接触完整皮肤、粘膜医疗用品应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各种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细菌总数不高于20cfu/g,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凡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灭菌后的各种物品应每个月进行检测,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 3.紫外线灯:紫外线辐射强度。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1.空气监测(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外科换药室、内科治疗室、急诊抢救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

2.物体表面(手术室、供应室工作台、产科产床、妇产科治疗室工作台、外科换药室工作台、内科治疗室工作台、急诊抢救床、换药室工作台、门诊注射室工作台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 3. 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监测。 (四)手卫生监测

通过对各科室的手卫生用品领取量、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来对手卫生进行评价。 (五)细菌耐药性监测 1.常规药敏结果监测。 2.耐药流行病学分析。 (六)侵袭性操作监测 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

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外科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

无菌技术执行情况。院感专职人员定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是

否接受合理治疗,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七)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 1.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频繁使用

抗菌药物的、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二、监测频次和时间

1.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工作监督检查每 周至少两次。 2.医院重点科室、部门(供应室、产房、门诊人流室等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有效浓度监测每周一次和不定时监测。

4.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 6.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

医务科

第二篇:院感消毒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方法,对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进行经常地定期监测。

(一)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监测

1、每锅应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等项目,以及灭菌操作者、检查者签名。

2、每个灭菌包外应用化学指示胶带作暴露控制监测,胶带上应标明灭菌日期,责任人;包内应用化学指示卡作包裹控制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晨进行一次B—D试验,作为设备控制监测。

3、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指示剂作载荷控制监测,生物指示剂应置于物品包裹的中心部位,新设备启用前或维修后均应监测。

4、监测所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必须是经卫生部批准并有卫生许可证的规定产品,所用指示胶带、指示卡、指示剂不得超过产品规定的有效期。

(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程序监测

1、经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物品包外应有化学指示胶带,胶带上应注明灭菌日期、责任人,包内应用化学指示卡监测。

2、每月进行一次生物指示监测。

(三)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1、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新灯管应≥90uw/cm2,旧灯管应≥70uw/cm2,<70uw/cm2的紫外线灯管不得使用。

2、室内紫外线消毒每立米≥1.5w,照射时间≥30分钟。

3、每次紫外线消毒后,应逐项填写在统一制定的“紫外线消毒登记本”上,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

(四)其它监测

1、特殊保洁区域应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指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验,其细菌菌落总数应达到部颁标准。

2、每月对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无菌器械保存液进行一次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细菌含量<100cfu/ml,无菌器械保存液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每月对无菌物品,常规医疗器械进行随机抽样检测,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物品、器械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接触粘膜的器械、物品应<20cfu/100cm2(g)。接触皮肤的器械、物品应,<200cfu/100cm2(g)。

4、输液器,注射器及一次性使用的输、注器、针头每月或每批抽检热源监测,结果必须阴性。

5、每月对透析液进水及出水进行一次监测,细菌数应分别<200cfu/m1,<2000cfu/ml。疑有透析液污染或出现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对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进和监测。

(五)所有监测结果都应符合质控标准,并有原始资料及记录。

(六)对不能达标的项目,科室应及时查找原因,改进措施,继续监测至合格。

(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季度对全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综合分析后反馈临床科室,指导工作。

(八)对监测中发现的各种危险因素,科室不得隐瞒,应迅速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九)各种消毒灭菌设备应定人保管,定时检修,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三篇:2013年9月院感监测反馈

一、常规监测:

本月医院感染病例报告0例。

1、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I类手术切口10例,II类手术切口24例,III类手术切口1例,均为甲级愈合,愈合率100%。

2、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监测;10例I类手术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中8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为75%。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留置导尿共14例,留置时间最长4天,均无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

4、8月抗生素使用率:内科:58.1%,外科90.6%,妇产科97.4%,针康科7.6%,精神科0,全院抗生素使用率为61.1%。

5、手卫生监测:全院手卫生依从性66.3%,护士手卫生依从性57.6%,医师手卫生依从性64.6%。

6、随机抽查手术室无菌包一个,清洗质量及消毒灭菌效果合格。

二、各科院感质量存在的问题:

内科

1、扎脉带用后未及时处理。

2、治疗室窗户上有药渍。

3、碘伏.手消未写开瓶时间。

4、治疗室紫外线灯管有灰尘。

5、损伤性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

6、消毒液更换登记本9月19日后无记录﹙9月25日查﹚。 外科

1、治疗车上的浸泡扎脉带的桶未标示。

2、持物钳内的戊二醛浸泡液不够。 妇产科

1、产房碘伏未写开瓶时间。

2、酒精.碘伏瓶盖未盖紧。

3、扎脉带用后未处理。

4、产房湿化瓶用后未及时浸泡消毒。 针康科

1、牵引室内治疗车上有锈迹,酒精未写开瓶时间。 手术室

1、手术室2间无影灯上有灰尘。 精神科

1、扎脉带用后未处理。 口腔科门诊

1、洗手池太脏。

2、双氧水用后未及时盖盖子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1、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是对院感制度督查不力。制度落实不到位所致,同时也有

部分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2、继续加强抗生素临床用药的规范管理,医务科、药剂科、院感科定期下科室指导和检查,以促进抗生素和合理应用,防止滥用,减少耐药发生。

3、强化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4、加强围手术预防用药的意识,更好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5、坚持紫外线灯管擦拭清洁每周1-2次并及时记录,以确保紫外线空气消毒的效果。

院感科

2013年10月8日

第四篇: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本(2015年最新)

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1 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1.2 项目区概况; 1.3 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2 监测实施

2.1 监测目标与原则; 2.2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3 监测内容及方法 3.1 监测内容

3.1.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 3.1.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 3.1.3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 3.1.4 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 3.2 监测方法和频次 3.2.1 调查监测; 3.2.2 定位监测; 3.2.3 临时监测; 3.2.4 巡查。 3.3 监测时段 3.4 监测点布设

4 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 4.1 侵蚀单元划分

4.1.1 原地貌侵蚀单元划分; 4.1.2 地表扰动类型划分; 4.1.3 防治措施分类。 4.2 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 4.2.1 原地貌侵蚀模数;

4.2.2 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模数; 4.2.3 防治措施实施后侵蚀模数。 5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5.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

5.1.1 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 5.1.2 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 5.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 5.2.1 设计弃土弃渣情况;

5.2.2 弃土弃渣场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 5.2.3 弃土弃渣量动态监测结果。 5.3 地表扰动面积动态监测结果 5.4 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 5.4.1 各阶段土壤流失量; 5.4.2 各扰动地表类型土壤流失量。 6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 6.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6.1.1 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 6.1.2 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 6.1.3 临时防护措施及实施进度。 6.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结果 6.2.1 扰动土地整治率; 6.2.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6.2.3 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 6.2.4 土壤流失控制比; 6.2.5 林草植被恢复率; 6.2.6 林草覆盖率。 6.3 运行初期水土流失分析 7 结论

7.1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7.1.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与防治达标情况; 7.1.2 综合结论; 7.1.3 存在问题及建议。 7.2 监测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 7.2.1 监测工作中的经验; 7.2.2 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五篇:院感年计划

为了保护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出现,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 严格消毒灭菌观念,认真做到侵入性诊疗用物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物

品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保证病人安全。定期检查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

2、 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无菌操作

意识。

3、 为了加强细菌耐药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要做

到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对确立诊断的耐药菌要及时向院感科报告,指导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同时发放消毒隔离通知,指导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4、 坚持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例会一次,组织学习院感知识,定期研究、

协调和解决有关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5、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使用有规范标示的

容器、包装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密闭运送。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

6、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不断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

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7、 加强本科室的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

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8、 开展重症病人的目标性监测,重点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

置导尿管感染、耐药菌感染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每季度对监测结果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措施。

9、 每月及时评估相应的消毒灭菌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提出整改措施。

10、 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定期监测照射强度。

上一篇:中医骨伤科大数据下一篇:怎样给孩子写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