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2024-04-16

区(县)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共4篇)

篇1:区(县)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为建设我区“绿色农业”特色经济,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规划(讨论稿)。第一部分:“十五”农业和农村建设回顾与总结XX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中心为目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XX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红枣规模扩张,由XX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奶牛养殖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XX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实现优势农产品区域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实施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本土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工业园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威特食品、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五是开展农技培训,实现科技示范园区化。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78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以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依托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绿色科技园区”——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修文镇争取XX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得到稳健发展。六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截至XX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XX、XX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区)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加紧制定中。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非农化。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去年农民非农收入达到26.6%。八是勇于实践创新,实现农业服务市场化。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农业五站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市场体系已建成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经由省计委立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达39个,会员3209名;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已完成25个农村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初步形成。全区上网农户已达到4900余户,17个乡镇、企业和大户注册了“一站通”。整合原有的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资源,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也在加紧筹建中。九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村小康建设全面化。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消了村级招待费;农村税费改革胜利完成,减少税费负担171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施信用工程,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金融服务。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区土地流转总体上平稳规范。农村初中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双证培训制度,全区双证毕业生累计达到10227人。改造调整农村学校危房50000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布局。“村村通”工程,把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小康路”修到了农户家门口。郭家堡、张庆等5个乡镇环卫管理所挂牌投入运行,彻底结束了乡镇农村无环卫管理机构的历史。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东阳、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八个小城镇建设被列入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东阳的常家庄园、东赵的后沟古村、乌金山的森林

公园等旅游品牌已经打响。今年我区选定郭家堡等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南关等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第二部分:“十一五”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农业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原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的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构筑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加快富民兴榆新跨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经济总量:到2010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XX年的9730元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14.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5.75亿元,年均增长8.5%。

2、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发展。非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重达到63%以上。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

3、农村基础设施:建成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系统化、排灌工程标准化、信息传输自动化。新增、改善节水面积11.5万亩,节水总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74%;到2010年全区农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

4、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

(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1、城镇化水平:由城镇化水平由52%增长到75%;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机制,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农村城镇体系。

2、物质生活水平:农民生活较为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848元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1%。恩格尔系数在0.3以下,消除贫困人口;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消除文盲,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下。

4、民主法治建设:农村广泛民主和法治。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和乡镇人大会制度完善;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干群关系密切,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稳定。

(三)生态建设预期目标

1、自然资源保护:林地总面积达到7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生态农业有较大的发展。

2、环境质量:农村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GB3095—96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达到GB5084—92标准。第三部分:“十一五”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1、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蔬菜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蔬菜总产量12亿公斤,保护地由23万亩增至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由5万亩增至12万亩。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30万亩。重点建设4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一是以北田、庄子、长凝为重点,建设10万亩茄果类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二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为重点,建设10万亩结球类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三是以郭家堡、修文、张庆、长凝、东赵、北田等为重点,建设8万亩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四是以潇河两岸为重点,建设5万亩出口加工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外运基本实现冷藏运输,冷藏量达到2亿公斤。红枣面积稳定在目前的30万亩,到2008年全部进入盛果期,总产量达到2.25亿公斤。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重点抓好乌金山镇罕山、北田镇南梁、长凝镇涂河、东赵乡龙门河、庄子乡西白线5个双万亩生态园区建设,“四个一”种植模式覆盖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养殖基地:奶牛由目前的8000头增至3万头;生猪饲养量由30万头达到50万头;肉羊饲养量由30万只增到60万头;鸡饲养量由270万只增至300万只。高标准示范园区由目前的40个增至60个。人工种草面积由5万亩发展到12万亩。重点建设四个优势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108国道沿线的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平川乡镇的瘦肉型猪、禽蛋、奶牛为主的产业带;二是以北田、庄子、什贴、乌金山、长凝、东赵6个丘陵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带;三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禽蛋产业带;四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奶牛产业带。

2、绿色林果产业建设 XX-XX年年全区苹果面积发展到12万亩,主要分布在北田、庄子两镇,辐射周边的郭家堡、长凝、修文等乡镇。苹果优势区域内,力争晚熟品种红富士,中熟品种新红星、红星、金冠,早熟品种藤牧一号等的比例在1:1:1。产量由目前占全区苹果的33%提高到69%以上。优质果率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60%,平均单产由500公斤/亩提高到1500公斤/亩以上。贮藏果达到80%以上,加工量力争达到总产量的10-20%以上,产值力争比现在提高30-50%以上。2008-2010年以稳定面积、改良品种、提高质量为突破,占领国外市场,扩大果品外销率。梨生产的主要区域集中规划在东赵、什贴两乡镇。品种以大力发展拳头产品酥梨和小白梨为主,适当引入发展水晶梨、黄金梨等沙梨系列和西洋梨系列。XX-XX年年,梨树面积达到6万亩,同时,将酥梨和小白梨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使优势区域的产量占到全区总产量的80%以上,优势果率达到70%以上,单产达到1000公斤/亩以上,果品贮藏率达到50%以上。2008-2010后在稳定面积、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外销率。

3、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建设 XX年专用玉米种植面积稳定30万亩左右,亩产力争达到400公斤,专用玉米种植达到80%以上。到XX年年单产提高20%以上,达到500公斤/亩,到2010年单产要提高40%,达到600公斤/亩。XX年优质酿醋专用高梁4万亩,亩产力争达到500公斤,总产达到XX万公斤。面积、亩产、总产要分别比上年增加45.8%,25.9%,83.7%。建设300亩酿醋专用高梁种子繁育基地,年提供种子4万公斤。配套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配套病害监测和防治设备,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区酿醋业的健康发展。同

时,要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发展酿酒和饲草高梁及甜高梁,最终实现高梁的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提升高梁生产产业级次的目的。XX年谷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力争亩产达到170公斤,总产达到680万公斤。XX年年面积要达到4.5万亩,单产达到250公斤,2010年面积要达到5万亩,单产达到300公斤,总产达到1.35万吨。

4、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围绕蔬菜、红枣、乳品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果品冷冻保鲜、核桃、大杏仁、红枣、蔬菜为重点的6大类农副产品加工。大力扶持福大、丰元、博瑞、威特、海玉、德御、四眼井、民信等龙头企业,力争使农副产品加工由目前的5亿元增至12亿元,培育产值1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5个、1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10个。

5、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按照晋中市规划发展的12个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继续加强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建立起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到2010年形成农业科技示范核心区3750亩、示范区6万亩,辐射带动60万亩。重点建设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和东阳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

6、生态林业建设 人工造林14.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幼林育苗18.5万亩,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培育优势林业民营企业示范园50个,建设园林村150个。

7、农业机械化建设 农机总动力由45万千瓦增至53.7万千瓦,亩均动力由0.83万千瓦增至0.96万千瓦,机收面积新增2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面积由3万亩增至8万亩,机械化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目前现有保浇地35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5万亩,其中新增水浇地1.5万亩,新增管灌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建设华北集雨灌溉明星区,打集雨灌溉井XX眼,发展可浇地4000亩;水保治理7.6万亩;新增耕地1.08万亩;建设沼气池5000座。

9、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50%增至60%。定单农业由5万亩增至40万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农民经纪人由4万人增至5万人,农产品商品率由85%增至90%,信息网络服务覆盖率由50%增至100%。新培养1万名农民技术员,建设50个农科教基地;建设面向全国、配套齐全的串串红农业综合批发市场;继续实施“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使“三电合一”农户达到2万户左右;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第四部分:“十一五”建设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第一,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土地流转。一方面,鼓励农民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蔬菜、红枣、畜牧等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第二,以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将重点扶持现有的金贝、羊驼、金威航天育种等科技示范园区,在修文镇再上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继续深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把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转向社会化。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到2010年,农业专业协会的覆盖率要达到70%,科技园区技术覆盖率达到80%。第三,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战略。以今年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为契机,继续扩大农产品无公害生产面积,蔬菜、红枣的无公害面积要达到95%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对获得国家、省、市名优品牌称号的给予奖励。绿色食品认证总数达到15个,争取2—3个有机食品认证,新创农产品品牌20个。第四,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的建设。串串红农业综合批发市场要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到2010年,农民合作组织成员争取达到2万人,农产品营销大户发展到5万人以上。第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壮大蔬菜、红枣、乳品特色产业,发展大杏仁、核桃等潜力产业;坚持规模扩张,以量占市,以质取胜。到201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发展到12万亩,全部达到绿色蔬菜基地标准;红枣在面积稳定30万亩的同时,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新增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50户;畜牧养殖上,优良品种的饲养量实现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鸡存栏180万只,出栏120万只,肉羊存栏30万只,出栏30万只,生猪存栏20万只,出栏30万只;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60个。在红枣发展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桃、大杏仁、红枣等干果产业。以山西威特食品公司为龙头,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特色干果种植业,在丘陵乡镇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第六,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加紧进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到2010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总数达到10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总数达到8个。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充分利用我区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等已经具备集群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繁荣。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例的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要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劝力,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第七,进一步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5个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

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乳制品加工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借鉴榆次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的成功运作经验,引导博瑞公司、晋佳公司、晋宏公司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或者直接与古城乳业、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联合,将我区的乳品生产、加工、销售融入到全省及至全国的大市场中去,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八,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温家宝同志《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区委、区政府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困难、就学歧视问题。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最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各项投入,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是坚持城区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制定灵活合理的户口政策,取消不合理限制,使农民从“只转不移”变为“既转又移”,实现农民向市民的彻底改变。

篇2:区(县)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十五”期间,我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迈向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建设小康社会跨越的新阶段。因此,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展望未来美好蓝图,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制定

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对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奋斗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推进产业化为手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到2004年底,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自2001年到2004年平均递增6.1。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18.7亿元,年均递增2.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500元,年均增长4.5。粮食面积128.12万亩,总产达到414461吨,年均增长-0.2,油料总产63551吨,平均增长-4.6,棉花18925吨,年均增长-7.1,瓜类总产374759吨,平均增长-4.9,蔬菜总产613338吨,平均增产8.5,水果总产71468吨,平均递增20.6。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一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县种植各类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02.01万亩,其中棉花37.7万亩,花生23.3万亩,瓜菜34万亩,果树6.5万亩。其他油菜、芝麻等5万亩。全县优质农作物面积达到113.8万亩,其中优质小麦35万亩,优质棉花23.8万亩,优质花生15.4万亩,高蛋白大豆、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8.2万亩,优质瓜菜27.1万亩,优质水果4.3万亩,优质农作物所占比重达到49.5。二是保护地栽培和高效设施农业成效显著。全县共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5000亩,平均亩效益5000元以上。发展双膜覆盖、地膜覆盖等保护地栽培近60万亩,亩产值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面积达40万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截止目前,我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数已达到10个,总面积6.495万亩,年产无公害农产品突破20万吨。四是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优势农作物面积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庄头、水坡、十八里、张市、永兴等乡镇为主的10万亩蔬菜种植区,以西部沙区为主的10万亩地膜花生及万亩小杂果种植区,以南曹、蔡庄、朱曲、洧川等乡镇为主的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和1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区等四大种植格局。

(二)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市场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建成大中小农产品交易市场60多个,其中具有较大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12个,一个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以各类中介组织为纽带,以田间地头零星市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开放型农产品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二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县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尉氏农网”,开通了农业服务热线电话,并与移动公司联合开通了“尉农短信”群发系统,向县农村工作领导组成员、全县515个行政村的支书和农村经纪人发送有价值的短信。截止目前,尉氏农网日平均浏览量80余次,热线电话去年共解答咨询问题1570余个,初步形成了“尉农短信”、农民热线、网上咨询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服务手段,构建了我县信息服务棚架。三是鼓励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按照自助、自主、平等、自愿的原则,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保护功能。目前我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家,加入农户4396户,成员户均直接纯收入7012元。全县农民经纪人达320人,去年向省内外大中城市销售西瓜10.8万吨,树苗800万株,蔬菜37万吨,生猪27万头,蛋品3.8万吨,获利400万元。

(三)“五个一”工程初见成效

这两年,我们通过实施“学好一手特技,练好一张口才,建好一个站点,带动一个基地,创出一个好效益”的“五个一”工程,达到了农业科技人员到户、农业科技到田、技术要领到位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技术棚架。截止目前,我们已在全县建服务站点54个,技术服务基地49个,面积21500亩。“五个一”工程的实施,开创了新形式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新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的种植业调整工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

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加快

科技创新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

(二)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要重点在粮食、棉花、花生、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上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格局。到“十一五”末耕地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农业生产总值按每年8的速度递增,力争达到49.6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6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力争达到3350元。

1、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到“十一五”末全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面积85万亩,玉米面积22万亩,杂粮面积12.3万亩。

2、经济作物达到103.8万亩左右,其中棉花38万亩,花生25万亩,西瓜12万亩,蔬菜28.8万亩。

3、果树面积稳定在7.1万亩左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4、绿色食品农业面积将达到1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4,无公害农业面积达到20万亩。

三、“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主要建设以下重点项目:

1、在县城建成一个“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总投资30万元。

2、在全县17个乡镇每镇成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每个合作社扶持15万元左右,共需投资260万元。

3、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总投资约35万元,主要用于办公

设备的购置。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建立12个农产品

量安全监测网点,其中县城主要农贸市场5个,乡级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共需资金200万元。

5、发展农村家用沼气建设2万座推广项目。2000万

6、构建农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7、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8、10万亩优质玉米示范推广项目。150万9、10万亩无公害西瓜基地。300万10、5万亩无公害大桃基地。600万11、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00万

1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万

13、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30.8万

四、完成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技术进步。

1、品种更新

品种是决定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今后五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广农作物新优品种,向品种要效益。小麦全部建成优质专用小麦,淘汰目前的落后品种。

2、品质创新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和国际市场接轨和北京为首的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厂场挂钩”制度的实施,在我县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方向迈进已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我们一方面将加快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并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加快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农作物100实现无公害。

3、技术创新好范文版权所有

下大力推广一批具有明显增产增值增效的适用农作物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科技含量,增强农作物竞争力。

4、知识求新

计划进一步强化科技培训工作,加大力度培训农民科技人员。

(1)对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对全系统具有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全部轮训一次,更新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适应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2)结合农业部开展的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农民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二)、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营造组织优势。

目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是制约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有效规避农业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1、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组建形式上由种养大户、专业市场或运销大户牵头兴办,也可以围绕农产品加工,由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并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让农民真正享受农民专业经济协会的收益分配权。

2、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户、经纪人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三)、以建立现代营销体系为重点,构建农产品流通优势。

加入WTO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地体现在农产品流通销售方面,因此加快建设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将是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

1、集中精力建设和完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如庄头乡歇马营综合贸易市场、张市镇大桃批发市场、大营乡花生批发市场等,并带动中小型农贸市场若干处,以市场来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搞活流通。

2、积极发展一批规范化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行业协会、商会等,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同时加强对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优势。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今后五年将集中精力建设3-5个现代化集镇试点,使剩余农民进入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减少农业人口。变富余农民为富裕农民。要鼓励、扶持、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流通企业或周边的小城镇、城市企业务工经商,一方面增加他们自身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留在当地的农业人口的收入。

3、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业,建设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将一部分农民转移到流通行业中。

4、加快农村运输业的发展,当前农村客运、出租、货运市场前景看好,“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开拓农村运输业市场,运输业畅通了,农副产品流通则快,农村经济发达程度则越强。

篇3:区(县)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发布文号】皖政〔2006〕119号 【发布日期】2006-12-22 【生效日期】2006-1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皖政〔2006〕11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是安徽对“三农”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兴农步伐加快,每年推广农业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亿多亩次,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84万千瓦,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省粮、棉、油、肉蛋奶、水产品等总产量分别达到2605.3万吨、31.1万吨、270.7万吨、516.0万吨和177.6万吨,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增长5.4%、13.1%、-5.1%、26.1%和11.1%,分别位居全国第6、第6、第3、第8和第9位,水产品中淡水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第4位。

(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80万公顷,优质率达40.2%;优质水稻面积117万公顷,优质率达50.5%;双低油菜93万公顷,占全省油菜面积的91%。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25%,猪、牛、羊、禽良种率分别达85%、82%、75%和86%;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23万公顷,名优水产品占28.4%;畜牧、渔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33.2%和9.9%。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74万公顷。随着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以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10大优势农产品为主的2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的框架基本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制定了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规划,组织实施了“121强龙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全省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0家,省级龙头企业155家,其中,年营销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6家,超5亿元的14家,超亿元的110家。全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267万公顷,订单农业214万公顷,其中粮食订单140万公顷以上,带动农户580万户,户均增收950多元。

(四)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2005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达1084亿元,比2000年增长58%。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从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40%。在城乡结构上,农民非农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35.5%,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五)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长江干堤除险加固,新一轮治淮工程全面展开,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农业工程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水土保持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全面展开,5年里,全省完成营造林1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4%提高到2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农村“六小工程”全面启动,解决了21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3.4万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8万公顷,新增农村户用沼气约20万户。农村社会事业持续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积极开展,近80%的乡镇卫生院得到了不同程度改造,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气象服务农业水平及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

(六)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934.6元上升到2005年的2641元,增加了706.4元,年均增速达6.4%,成功走出“九五”后3年的低增长困境。5年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由67.1%下降到56.8%,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8.3%上升到38.2%,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外出务工收入持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2005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8.6%,比2001年增加了15.1个百分点,外出务工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500万人减少到383万人。

(七)农村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减少和规范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开展,林木资产流转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逐年增加。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上日程,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不断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开始打破,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明显改善。

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一)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优势明显。我国总体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农业和农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省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2.农村经济发展条件良好。东部地区产业正加速向内地转移,我省地处“长三角”腹地,农业资源丰富,有利于承接东部转移和抢占东部市场;我省国民经济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我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稳定性差,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丰歉起伏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层次较低,种植业比重偏大,高效经济作物比重较小,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效益不高,多数农产品经济效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在扩大,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仍面临不少困难;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增长方式粗放,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影响农业的竞争力和现代化进程;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农业污染等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滞后,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保障,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1.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稳定在2750万吨左右,棉花总产达到40万吨,油料总产达到330万吨,肉蛋奶总产达到62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10万吨。

2.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优化。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左右,基本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经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每年增加60万。

3.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增加,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1家,超20亿元的5家,超10亿元的15家,50%以上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有林地达到390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2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3.3%,森林覆盖率达到28.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2000平方公里;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44万公顷。

5.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至“十一五”末达到3800元。

6.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41万公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解决813.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扫除乡镇宣传文化机构空白点。

7.扶贫开发加快推进。基本解决现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现行贫困标准,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5%以下。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积极引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真制定我省不同产地、不同条件下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标准,逐步建立由农业投入品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配套支撑标准构成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二是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三品”认证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县建设。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检测。分层次、分区域、分品种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拟定标准,规范行为,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程及市场准入控制等关键环节,建立起运转高效、反应迅速、检测准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2.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气候、土质、地域环境为依据,以科技为依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水平,使农业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调整优化。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认真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使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完善粮食主产县奖励政策,稳定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畜牧富民工程”为载体,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养殖小区和规模建设。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生猪、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大力发展奶业和蜂业。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促进畜产品安全生产。突出发展畜牧产业化,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是积极发展水产业。以“渔业富民工程”为载体,重点抓好特种名优鱼种生产。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推进渔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养殖证制度,保护好渔业资源,加强名优水产品品牌推介和市场营销工作。四是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推进《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加快建立2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发展,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带动农产品区域市场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改革,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农业科研基地、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示范园区。加快农业品种更新,使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优质率达到55%以上。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院校的作用,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以示范点、示范户、示范片建设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一五”时期,力争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7%提高到52%。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力争使全省乡村科技人员总量、农民专业职称资格证书获得者、致富带头人以及农民企业家及营销能人分别达到10万人以上,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达到300万人,“绿色证书”获得者达到150万人。

4.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认真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制、示范和推广,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10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等作物生产农机化水平分别达到95%、60%和30%;培育1000个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用工业技术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投入品。按照复合化、高效化、缓释性、可控性的要求发展高浓度肥料和复混肥料,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研制高强度、易清除、可降解地膜。稳步发展设施农业。

5.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十一五”时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认真做好林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培育和转化利用试点工作。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土地复垦,引导农村节约和集约用地。

(二)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1.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推进粮食和畜牧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收空间。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专用农产品和园艺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开发农业新功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建设好“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合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和草地等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发展多种经营。

2.创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努力解决乡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布局分散、产权不清晰等问题,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乡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对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降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门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基地成长。推进乡镇企业机制创新,明晰产权,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发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一批重点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为城市大企业配套的“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企业,把城市适合在农村发展的加工业转移到农村。同时,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切实转变农村工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度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建设好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一批中型区域型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积极扶持交通运输、餐饮、旅馆等服务业的发展。

4.繁荣小城镇经济。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示范带动全省小城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把小城镇经济发展同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小城镇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户籍、土地、财税等制度改革,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

5.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劳务开发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力争培训农民120万人以上。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巩固、扩大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大中城市市场份额,加强与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的劳务合作。通过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承包以及境外办企业等形式,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加强跨地区就业管理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公司,大力培育和规范劳务经纪人队伍。鼓励和扶持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

1.加强水利建设。重点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一是提高淮河、长江防洪保障能力。完成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堤防加固和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以及白莲崖水库、涡河与沙颍河近期治理、湖洼及支流治理等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实施好治淮“新三项”和淮水北调工程。继续实施安庆、铜陵、芜裕、马鞍山等长江重点河段整治,积极实施长江干流崩岸治理,逐步实施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滁河、皖河、巢湖、菜子湖等主要支流、湖泊的重点防洪工程。二是加快大型灌区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淠史杭、驷马山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三是实施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原则,对全省40处大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力争使沿江万亩以上圩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沿淮重点低洼地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以上。四是加快重点水库除险加固。以确保水库安全和完善水库功能为目标,完成梅山等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开展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积极开展重点小型水库加固改造。五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起以政府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农民出资出劳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投入新机制,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稳步发展。

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饮水、道路和能源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组织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5年内力争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建设乡镇客运站1000个,农村客运候车点1万个。加快建立规范、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逐步推行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基本实现“有路必养”。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加快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普及工程建设,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同时,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生活能源。

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把加快林业发展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重点建设长江、淮河和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防沙治沙、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工程,5年内使全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从55%、35%和23%提高到60%、45%和25%以上。加强林木种苗生产和服务管理,提高种苗生产能力。继续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和采伐限额管理,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强一、二级重点火险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安徽林业“百千万”增绿增效示范项目,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实施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建设项目。加强沿江和沿淮湿地、皖南和皖西水源涵养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组织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4.加强村镇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完善乡镇规划,5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修订完善国有农场规划。加强对宅基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免费向农户提供具有多种特色的新农村房屋设计图纸。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优化房舍布局,清理拆除闲置、废弃及私搭乱建的房屋,硬化村内道路,加强沟渠治理,解决好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和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完善村庄功能。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新机制改革。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继续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全省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得到专业培训,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2.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本覆盖全省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人人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增强县级综合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技术和能力,建立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制度。强化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合作医疗补助制度。以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重点,建设以县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3.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进一步活跃农村电影放映市场。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为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条件。

4.继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推进个人养老储蓄,弘扬家庭养老传统。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体可先行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认真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和各项救灾救济政策。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和可持续脱贫的能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继续在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根据扶贫资金规模,每年实施500个重点村;同时,进一步兼顾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别是其中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重点村为单元整合各方面的资金,进行配套投入,提高投资效益。

2.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以贫困家庭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力争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5万人。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能力,稳定增加贫困农民非农收入,力争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3.实施产业化带动工程。着力抓好产业化扶贫工作,力争5年安排扶贫贴息贷款1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区域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扩大财政贴息资金规模,力争5年安排小额贴息贷款1.2亿元,帮助2万户贫困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

4.实施通达、片区综合治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强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连片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温饱成果。重点建设乡村道路,基本实现中心居民点的道路晴雨通车。新建和改建道路1.1万公里,改善4000个左右行政村的通行条件。提高安全饮用水覆盖面,解决5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和改造草危房8000户。

5.实施扶贫助学助医工程。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在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资助贫困家庭子女高中和大学阶段就读费用,防止因学返贫,遏制贫困代际传递。大力开展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下乡扶贫工作,用财政扶贫资金代特困农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金,建立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基金。

6.实施扶贫带头人工程。把重点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纳入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评价考核内容。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认真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扶贫协会,培养扶持脱贫致富能手,提高贫困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7.实施扶贫济困工程。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扶贫工作重点县、重点乡(镇)、村制度。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组织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扶贫济困。探索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广大公民参与扶贫济困的机制和方法,积极争取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国外资金扶贫济困。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基金”,扶持农民发展生产。

五、政策措施

(一)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农业和农村建设投入。

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与保护,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农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和落实中央投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财政支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在继续建设好水利和生态环境等大中型项目的同时,将投资向能够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建立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投入、投资补贴等多种投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导向和启动作用。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建立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投资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制度,提高投资效率。扩大信贷支农投入,坚持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三农”的投资方向,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鼓励商业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农业。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开发农业。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广大农民建设家园。

(二)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经营合作关系。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创新乡镇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扎实稳妥地精简机构和人员。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规范县乡财政行为,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和“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稳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支持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挥用水户协会作用。加快国有农场、林场等改革。

(三)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省政府确定的10大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专项规划的实施。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强力推进“121强龙工程”,在资金投向、推介上市、债券发行、工商管理、税收减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优先优惠,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科研机构或出资参与科研开发项目。着力培育基础较好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企业介入农业开发,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努力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实施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扩大皖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管理工作。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多种产业化运行模式,在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产品、资金、技术等入股,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多元创办”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大户、经营大户、致富带头人和农业科研技术人员,积极领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晰产权,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增强活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线,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培育200家省级示范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争取5年内使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翻一番。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对现有粮、油、棉、果、菜等协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省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对行业发展协调、政策建议、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

(五)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把优化环境作为基础工程,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为农村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依法放宽涉农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农村个体工商户登记手续,对农村经纪人实行“低门槛准入”政策。广泛动员农民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争创殷实家业,着力营造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造,妥善解决债务问题,不断增强其服务功能。

(六)加强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各涉农部门都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提出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避免出现大的起伏波动。增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责任和能力,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搞好动态监测。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减缓农业成本上升趋势。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农村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新闻发布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建立预警机制,不断增强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森林火灾、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安全生产事故、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篇4:区(县)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姚 安 县 农 业 局

二OO五年九月

规划编制负责人:庄 勇(姚安县农业局局长)

李得安(姚安县农业局副局长)

杨家俊(姚安县农业局副局长)

规 划 主 编 :曹家明(姚安县农业局种植业股股长)

资料数据提供 :周家武(姚安县农业局农机股股长)

罗 芳(姚安县农业局农经站)

任兆丽(姚安县农业局农经站)

注:

1、2005年数据为预计数

2、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为县农 经站统计数

附:

1、姚安县农业生产“十五”完成情况

2、姚安县农业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表

开拓创新的“十五”计划即将过去,改革创新的“十一五”即将到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州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农业生产已完成或即将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并确立了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大产业,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继续成为“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的新形势下,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合理地做好农业发展规划,对我县在新世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十五”农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将农业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农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到2004年,全县实现现价生产总值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农业总产值5.90亿元,比上年增长5%,财政自收收入327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1970元,比上年增长9.9%。预计2005年可实现现价生产总值10.21亿元,比“九五”

末的2000年增长62%,农业总产值6.13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36%,财政自收收入将达到3004万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69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37%。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4年,在粮食种植进一步调减4220亩的基础上,粮食总产仍达到7326.5万千克。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87千克,预计2005年,粮食衷情产量可达7195万千克,同时,优质稻等一批优质品种比例逐步增加,品质进一步得到改善。

——烤烟生产继续执行“双控”政策。种植面积4.7万亩,单产达139千克,总产658.3万千克,总产值达到7570万元。2005年种植面积预计将达5万亩,单产进一步稳定,质量大幅度提高,均价提高,总产值预计可达成1亿元以上。

——油料生产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2.83万亩,优质油菜达2.78万亩,总产470.7万千克。预计2005年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3.27万亩,总产可达600万千克以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吃油水平。

——蚕桑作为重点产业。建成了800绪缫丝生产线,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通过县委、政府和全县人均的共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2004年桑园面积达1.66万亩,投产0.9197万亩,蚕茧产量328.7吨,农民售茧收入493.05万元,生产生丝32吨,实现销售收入520万元。通过加大新栽桑工作力度,2005年桑园面积达到2.2万亩,预计产茧450吨,农民售茧收入达675万元。

——蔬菜生产全面发展。2004年种植面积达4.56万亩,其中外销蔬菜达2.5万亩,实现产值8400万元。在传统产品莲藕、山药、百合面积稳定增长的同时,面向市场培植了大蒜产业,年种植达到6700亩,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各级干部群众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无公害生产力度,同时积极寻找市场,蔬菜“订单”生产进一步发展,蔬菜产、供、销的局面逐渐形成。预计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品种进一步精细化、优化,种植面积可达4.6万元,产值可达8800万元,同时以烟田套种为主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将向精细品种,特菜品种发展,产值、效益进一步提高。

——农机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5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788万瓦特,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31万瓦特,增0.54%;农机拥有量达到5774台,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576台,增11.1%;农业机械总产值达到3484万元,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378万元,增12.2%。机耕面积9.4万亩,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0.31万亩,增3.4%;机耙面积6.1万亩,较“九五”末减少2.9万亩,减31.8%;机械收割农作物面积0.45万亩,较“九五”末的2000年减少0.17万亩,减27.4%;农机排灌5.5万亩,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2.9万亩,增111.5%;农机运输量1975.2万吨/公里,较“九五”末的2000年减少87.8万吨/公里,减4.2%。

在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04年粮经比例达64:36,预计2005年可达63:37,-5-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回顾农业发展,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县委总结多年经济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将大农业的发展置于全县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将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置于全县实现富民强县的根本途径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农业,加强农业。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税费改革,对农村实行多给、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农民休养生息,增加农业投入,全县相继建成了红梅水库水利工程,完善了以洋派水库为中心的引蓄排灌网络以及完成了下口坝水库、洋派水库的除险加固,彻底解决了姚安地处滇中干旱区农业生产长期受干旱制约和姚安坝子夏秋水患的局面。

二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始终将科技兴农作为“十五”期间农业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一大批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运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技队伍建设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三是不失时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各级干部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认识高度一致,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面对烤烟“双控”政策不是坐等观望,而是及时围绕农业确立了五大产业,建基地,牵龙头的发展战略,顺应市场走势变化,着力发展“订单农业”、“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广大干部、群众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效益意识进一步增强,确保了新形势下,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的实现。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我县农业生产前进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粮食单产连年提高,但农民增收缓慢,县、乡财政困难;二是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农产品卖难突出;三是农业产业群单一,规模小,龙头脆弱,产业链短,档次不高,市场不宽;四是解放思想力度不够。这些困难和问题,务必要引起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有利条件

1、机遇与挑战

规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二十一世纪又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和生物科学的世纪;中国已加入WTO;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些都将给我们实施规划提供难得的机遇。但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而这一轮结构调整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施的“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调整不同,已不单纯是多种、养点什么和少种、养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随着结构调整在全国的蓬勃展开,农产品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市场将成为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宰力量。这些又将给我们提出新的挑战。

2、结构调整将培植的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1)、蚕桑产业:我国是世界茧丝绸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

国,原料茧和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我国加入WTO后丝绸出口的能力大增。

从国内市场看,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内市场对丝织品的消费量将逐年增加,目前发展蚕桑生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同时蚕桑生产又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从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已成趋势。

(2)、蔬菜产业:蔬菜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消费品,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我省由于其独特的气候优势,外销和出口蔬菜占有较大优势,外销量居全国第五位,而且我省蔬菜具有较好的价格竞争优势。尤其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受高温和台风影响,蔬菜生产受到制约,大部分需依赖外省调入。

(3)、莲藕、山药、百合(包括中药材)传统特色产品:莲藕、山药、百合、大蒜一直是我县传统特色品种,市场一直较好,到“十一五”末规划发展2.0万亩的规模较为适应,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山药、百合两个品种,同时依托彝药业适度发展中药材的可能性也很大。莲藕生产应控制在0.8万亩 以内,立足点要放在提高单产和质量,优良品种的搭配,实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延长销售时间。

(4)、优质稻产业:随着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相对过剩的转变,劣质粮滞销,优质水稻则供不应求,我省也是优质稻米大量从省外、国外涌入。我县推广的优质稻“滇粳优5号”等一批优质稻米已达到优质米标准,而且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到规划期末发展到8.0万亩,龙头企业姚安信达米业有限公司年

产2.5万吨的“姚州”牌优质米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3、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历届县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深化对县情和时代发展潮流的认识和正确分析,始终把大农业的发展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希望来认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4、勤劳的姚安农民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高。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高,投入意识强,力度大,使我县农业生产能顺利发展。

(二)、不利因素和发展困难

我县的农业生产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发展困难。

1、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缓慢,档次不高,产品市场竟争力不强;

2、农产品(特别是劣质的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的约束力较大,农产品卖难,价格不高仍然较突出;

3、农业产业群单一,规模小,市场不宽;

4、缺乏强有力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效益低下。

三、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9-

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着力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我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特色产业培植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整合要素达均衡,统筹城乡共发展”。始终坚持“四条基本方针”。一是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始终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三是始终坚持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来抓;四是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摆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发展战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等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步伐。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保护和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培养壮大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在规划期内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生产体系;健全和壮大县、乡、村、组农业服务网络;建立起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效率、高效益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显著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连接农户和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力显著增强;培植优质粮、优质烤烟、蚕桑、畜牧、蔬菜五大产业,使之在结构调整增加财政收入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规划指标

在“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发展速度达到10%,“十一五”末达到16.43亿元;农业总产值年递增5%,“十一五”末达到7.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5%,“十一五”末达到2641元。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2.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2.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4元。

(1)到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3万亩,主攻单产,总产稳定在7300万千克以上,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商品粮县向优质粮食县的转变;着力提高复种指数,力争粮经比例达到50:50。

优质稻种植面积2005年7.0万亩,占水稻种植计划8.5万亩的85.4%,生产优质稻谷3900千克,2010年种植达到8.0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100%,生产“姚州”牌优质米 2.5万吨,产值达10000万元。到2020年稳定在8.0万亩。

(2)烤烟种植规划期间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单产逐步提高由2005年的138千克提高到2010年的150千克,生产以提高质量为主,提高均价,总产值由2005年的8744万元提高2010年的12000万元以上。

(3)蚕桑生产规划前三年以加大新植桑园为重点,后两年以低产桑园改造为重点,提高单产,稳步发展丰产桑园,2005年桑园发展到2.2万亩,到201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万亩,投产桑园面积达3.0万亩,平均亩产茧量达到40千克,总产1200吨,2020年投产桑园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蚕茧总产2800吨,蚕桑产业总产值达到4200万元。

(4)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面积2005年达到2.0万亩,到2010年达到3.0万亩,总产量5400万千克,总产值4860万元。到2020年达到5.0万亩,产值达9025万元。

(5)山药、莲藕、魔芋、百合、大蒜等特色产品种植2005年达到1.5万亩,到2010年种植面积达 1.7 万亩,总产量2500 万千克,实现产值3000万元。到2020年稳定在1.7万亩。

(6)优质油菜种植面积2005年达3.2万亩,到2010年达 4.45 万亩,总产量877万千克,总产值达到2631万元。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达944万千克,产值达2832万元。

(7)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发展速度3%,到2010年达到6984万瓦特,到2020年达到8513万瓦特;大中型拖拉机年均发展速度10%,到2010年达到878台,到2020年达到1727台;小型拖拉机年均发展速度6%,到2010年达到726台,到2020年达到1183台;农田耕作机械年均发展速度15%,到2010年达到1587台,到2020年达到4929台;联合收割机年均发展速度20%,到2010年达到22台,到2020年达到89台;农业排灌机械年发展速度10%,到2010年达到1760台、件,到2020年达到3800台、件;农产品加工机械年均发展速度5%,到2010年达到2094台,到2020年达到3411台;脱粒机械年均发展速度10%,到2010年达到674台,到2020年达到1455台;机耕面积年发展速度2%,到2010年达到10.36万亩,到2020年达到11.44万亩;机耙面积年均发展速度7%,到2010年达到 8.68万亩,到2020年达到12.85万亩;机械收割面积年均发展速度20%,到2010年达到7868亩,到2020年达到20408亩;农产品加工量年均发展速度5%,到2010年达到12.57万吨,到2020年达到16.89万吨;农业机械经营总收入年均发展速度3%,到2010年达到3269万元,到2020年达到4393万元;农机从业人数年均增长5%,到2010年达到3478人,到2020年达到5665人。

四、发展重点和重点建设项目

规划期间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多给少取的农业强身战略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大规模组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农业支撑

体系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

(一)、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五大产业,抓好粮、桑、菜产业发展

1、优质稻产业:优质稻种植面积2005年7.0万亩,占水稻种植计划8.5万亩的85.4%,生产优质稻谷3900千克,2010年种植达到8.0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100%,生产“姚州”牌优质米 2.5万吨,产值达10000万元。到2020年稳定在8.0万亩。

2、蚕桑产业:蚕桑生产规划前三年以加大新植桑园为重点,后两年以低产桑园改造为重点,提高单产,稳步发展丰产桑园,2005年桑园发展到2.2万亩,到201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万亩,投产桑园面积达3.0万亩,平均亩产茧量达到40千克,总产11200吨,2020年投产桑园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蚕茧总产2800吨,蚕桑产业总产值达到4200万元。

3、无公害蔬菜产业: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面积2005年达到2.0万亩,到2010年达到3.0万亩,总产量5400万千克,总产值4860万元。到2020年达到5.0万亩,产值达9025万元。

(二)、重点建设项目

1、在胡家屯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集交易、农产品信息反馈系统、贮运等功能于一体,计划争取建设总投资870万元。

2、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蚕桑基地建设:计划在九个基地乡,依托农业综合开发蚕桑基地项目和以工代赈桑水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到2010年累计新栽桑2.0万亩,改造现有低产桑园1.8万亩,计划争取总投资

5064.4万元,使投产桑园面积达到4.0万亩,平均亩产茧由2005年的23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40公斤;

——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以姚安坝子,弥兴坝子和官屯坝子为主,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基地建设项目,计划争取总投资760万元,到2010年优质粮油基地达12.5万亩,年产优质稻3500万千克,年产优质油菜600万公斤;

——以蜻蛉、包粮屯为主继续建设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16455亩,计划争取总投资10027.72万元,到2010年优质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达到3万亩,产值达6000万元;

——以官屯、弥兴、太平、适中为主,争取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7万亩,计划争取总投资653.5万元;

——以前场、左门为主,争取建设高山反季蔬菜生产基地1.2万亩,计划争取总投资870万元。

——建设微型冷库: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计划争取投资25.5万元,在相应的乡镇建设120立方米的微型冷库三座,以达到推广示范作用,引导个体投资建设.3、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良种繁育体系:规划期间在弥兴镇、官屯乡的坝区及蜻蛉、白龙寺村委会建设0.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中型粮食种子加工中心,实现种子精选率达100%,包衣率达80%,标牌统供率达98%以上;计划争取总投资560万元。

——加大大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计划“十一五”期间争取投资110万元,加大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乡(镇)农业体系建设,计划争取总投资370万元,完善12个农科站和12个农机站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立足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加快建立以农业部门为主体,覆盖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范、队伍健全,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全县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和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采集系统,力争使我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农村经济综合监测及管理。加快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人才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综合监测管理队伍。

计划争取总投资280万元。

——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制定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贮运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健全农业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现有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高效、快速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及重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诊断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网点。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是在蔬菜、肉类、土特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区域性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水平。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建设。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加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提高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网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加强成人教育体系建设,拓宽成人培训领域,把县农机学校和县农广校建成成人技术培训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培训学校,计划争取投资182万元。

五、对策措施

(一)稳定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稳定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对于我县这样一个主要依靠大农业来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业县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尤其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要认真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切实保护好耕地,促进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采取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企业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要认真落实税费改革的各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粮食生产在稳定的同时,要着重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将粮食生产从过去追求数量增长切实转变到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的轨道上来。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为结构调整服务。第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牧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各界相结

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在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大对产前的种子供应、市场信息服务,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加大对小城镇、农村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农业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解放思想,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而结构调整又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只有迈过这个坎,我县的经济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才能在新一轮农业结构大调整中占有先机。因此,各级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那种怕冒风险,求稳慢进跟着走的传统思想习惯的影响,就能树立起大胆想、大胆试、大胆闯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

要抓住省委提出的“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的契机,结合姚安农业实际,按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将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开拓市场,积极调整

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来。

要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大批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商积极投入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营造我县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和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要结合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发展规划,建立起各类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使农民享受到快捷的市场信息,同时让农民在市场交易中提高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意识,从而做到合理调整种植品种结构,提高科技水平。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要着力加强信息交流硬件设施建设,建立起政府权威性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和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将结构调整的手段转移到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的轨道上来,切实为农民做好服务。

(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最有效方式,对蛉腾丝业有限公司、信达米业有限公司、蛉河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菖河生态蜜蜂园等一批带动面广、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要积极扶持,同时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利用群体优势,培育我县农产品市场,要加强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大批流通中介

组织,成立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培育大批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民通过入股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各种协会、研究会参与市场流通。

(五)把科技进步摆在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调整农业科技的方向和重点,在重视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从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为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服务,从资源消耗型技术开发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开发为主。以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和适销对路的动植物新品种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农牧业新品种。加强对农业产后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重点,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力度。技术推广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鼓励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及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转变为农业科技和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继续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农业广播学校、农机技术培训学校,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农业科技必须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建设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和蚕桑新品种示范区 其任务是建成未来蔬菜、蚕桑发展方向的试验示范基地,高效、高新科技示范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蔬菜专业化育苗和蚕桑穗条供应基地以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

2、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

3、增加投入,建立起电波入户、电话咨询、网上指导、多媒体专家决策系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4、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教育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

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

(七)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切实加强对耕地、草山草坡和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大力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增加秸秆还田面积,多利用有机肥,有的地方可采取轮作或种植豆科等养地作物,切实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控制农业污染。继续开展农村能源建设。

(八)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稳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促进农机化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机械,抓好种子精选、包衣等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不断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机化法规建设,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完善农机化标准体系,强化农机试验产品质量监督和农机监理工作,不断创新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九)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放心”产品,按照“面向市场、制定标准、质量监控、注重品牌”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从源头抓起,生产绿色、环保、无污染、安全的农业产品,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必须紧跟市场时尚,执行绿色标准,从事农产品生产。着力推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坚持“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先进技术与传统农艺、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全面启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从生产资料供应、生产中的每一环节,到生产后的分级、加工、包装、储运,都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规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要把创立农业品牌与农业标准化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开展

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抓好现有品牌的规模化营运,培育农业知名品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扩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多打出一批名牌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农产品产销效益。

(十)大力推进依法治农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工作,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依法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十一)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农业和农村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帮民富,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用民主法制的办法推动农村工作,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和服务疏导上来,突出抓好农村政策的落实力度,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

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文明新村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上一篇:《仙人掌》美术教案下一篇:丰满的反义词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