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改总结

2022-08-22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七年级语文课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课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改总结

竹市中学廖志华

教改之春风吹绿了蓝山大地,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标准》,通过了对课改内涵的把握,转变了教书育人的观念,树立了《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确立了“人文教育”的目标。每位教师对课程计划、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过去单一的教学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立人”教学。在半年的课改实验中,以新理念、新思维、新结构、新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现对本期的课改小结如下:

一、教书育人的观念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陈腐的教学模式,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甚少,课堂缺乏情感交流,课程设计与教法“三中心”的被动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起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大。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行教改以来,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资源,而且还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起和激情。在感知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第二堂自主探究课,学生发言异常积极,一双双手争先恐后,情绪高昂,在激烈争论中产生共识,既开发了学生智力,又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积极性。

2.别开生面而富于乐趣的大作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大作业,反映了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教改实验中的累累硕果,艺术精品、知识结晶,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审美意识,增长了知识能力,陶冶了情操,也是最有实效的“人文”教育的成果。

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有不少困难和疑惑。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段的起点不能适应现阶段七年级新生水平。以识字量为例,绝大多数初一新生并没有达到2500汉字的认、读、写程度,一 1

般只有1500个字左右。

二、综合性活动安排较多,一单元都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有的与本单元内容没多大联系,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活动,要完成有很大困难,同时,活动的具体操作同样让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耗费大量精力。

三、教学改革中,由于很多原因的限制,始终放不开手脚。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思想观念应再解放一点外,客观因素也受一定限制。

四、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评定不能单独以一次考试而论,应从平时作业,课改教学效果,语文活动、实验、学生成果等多方面综合考评。这样也会更合理、更科学。

2 2011年12月15日

第二篇: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课改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吴俊芳

我们七年级语文课改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理念是:真正确立

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变教案剧为教育诗,变传话为对话,过程方法与结论并重,人文性工具性并举,致力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重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良好自身素质

在教学中,我努力和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力、尊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做到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厚此薄彼,对学生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坚决摒弃师生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 在自身素质方面我 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优化师生情感关系。以最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学工作。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努力提高课堂艺术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7)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我在语文教学中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从备课到授课都查阅大量资料,力求每一堂课都能上得精彩,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爱学语文,

爱上我的课,同时努力改进自身的教态亲和力,把它作为自己的

个人修养和业务素养来提高,以此给学生以安全感、亲切感。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

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熟记优美的古

诗文,我采用竞赛背诵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喜

欢作文,我采用课前演讲和品读美文,写美文,摘抄美的段落,写

感悟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培优补差 时间讲各种文

体的阅读知识,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上我精心设计导言,

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时而穿插一些神化故事,写作背景,让

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更喜欢上语文课,学生经过一个学期

的训练,语文素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之,我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安全、愉悦、轻松、和

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实现对话,交流,互动,

发展。

三、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我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遵循接受新理念与继承优秀传统相

结合的原则。主要采取启发、点拨、引导、适当讲解、多媒体等

手段、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教

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的合作者,

是热心的支持者,是积极的旁观者,是高超的引导者,是理想的

服务者。阅读教学中,我主要激发、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对话。

不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读教师,不设计圈套让学生钻,不拿学生

的答案验证老师的标准答案。我的言论也只是一家之言,不拿自

己的言论限制学生。我以读者身份参与对话,与学生交流碰撞,

不发布标准答案,不横加指责与批评。把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阅读中鼓励学

生的发现。尊重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不追求唯一答案。如《盲

孩子和他的影子》《羚羊木雕》等课文主题都是多角度的,我让

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只要能挖掘处文章的深度,我都

给予认可。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不求讲深讲透,只求有所突破,不求尽善尽美,只求有所创新。

目前,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是,学生尽量课前预习,课堂上老师通过听写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根据课文的难易

程度和类别,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

与文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对话。我们始终记住:大雁从

空中飞过,什么也没留下,但它确实从空中飞过;学生自得一,

胜过师讲十。

作文教学,我遵循多作、全收、全改、精讲的原则,或读优

秀佳作。两周一次作文。全收,目的是人人练、天天练。教师改,也要求学生自己多改,下大力气改,改到自己满意为止。能针对

学生“病文”讲解写作的方法。在一学期的努力下,学生的作文

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教研活动

课程改革给七年级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教

学面貌焕然一新。扎实的培训、考察学习,帮助我们进一

步理解了新课程;优秀观摩课展示、论文评比、专题研讨,

为我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

们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这学期我共听课27节,有语文、数

学、音乐、汉语,各种类型的课,及了解我的学生学习状

况,有学习别的老师吸引学生的地方,也学习其他学科老

师的优点好的授课方法。我们到三中听了三中老师和农大

附中老师的同课异构的课,听了三中高中老师的作文教学

课,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多媒体优美的音

频视频效果把我们带入何其芳笔下美丽的秋天,多角度的

授课方法让我更新了陈旧的教法。尤其三中高中老师、八

中、英才学校高中老师的作文课为我指明了作文教学之路,

从生活中取材,抓好细节描写,作文不就是这样从现实中

经过加工提炼出来的吗?课改实验,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

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

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

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我经常上网找

一些课件或优秀的课堂实录选出最精彩的课堂设计来充实

我的语文课堂。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课本是工具,课文是例子。教师学生

都可以就文本言说自己的看法。充分利用多 媒体,图书增大课

外阅读量。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

五、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与班主任的矛盾。

如果说语文课上能做到尊重学生的话,班务工作中就不大

可能全方位尊重所有学生。否则,班务绝对处理不好。因此,语

文老师当班主任,难做。

(二)当下认知水平低与新学习方式的矛盾。

我们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认知水平低,他们在预习、课

堂讨论、对话、探究、口语交际、阅读、作文、综合性学习等诸

多方面,无良好习惯,欠缺方法,往往没有效率,表现得困难重

重,无效劳动多。学生学识上的欠缺,不具备参与对话、进行综

合性学习的基本条件。

(三)过程与结论的矛盾。课堂操作对二者度的把握。

(四)学生全天超时超负荷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的矛盾。没有

时间预习、课外学习、探究。

(五)如何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如何避免对话的无

序和混乱,如何避免以对话为目的的对话,如何避免“问答化”、“汇报化”、“游戏化”等违背对话理念的对话,如何避免对话教

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泛化、绝对化倾向。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只有不断钻

研,摸索,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期待下学期能有更好的成绩。

吴俊芳

2011年12月18日

第三篇:七年级下语文课改实验小结 黄成燕

在新的学年里,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认识上的诸多误区,把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一、课改感悟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3、关注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 “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二、课堂教学注意问题

1、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2、教法。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3、师生关系。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三、课堂教学建议

1、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教师指引,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龙点睛地突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与指导和解决,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教材,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2、要把握好课堂讨论。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的提问,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此外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

3、朗读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基础之上的,这些基础,只是反复朗读或空泛地评价朗读的好坏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 ,“为什么要这样读”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我们发现,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不断地反思、更新、突破,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第四篇:七年级生物课改实验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年度

七年级生物课改计划

黄羊镇广场中学

张延海汪其芳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年度

七年级生物课改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3课时

第二章 探索生命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10课时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五、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六、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七、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课改工作总结

康宁中学朱斌林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2)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以创新为动力,以教研为手段,尽自己所能稳步推进初中语文课 改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为了以后更好地推进语文课改 实验工作,现将我一学期以来语文课改实验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语文课改实验基本措施及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一学期来,我积极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包括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语文新课程的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新课程常见 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使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最大限度的改变过去“老师满 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多 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乐学、学乐、学好,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虚心学习,勤奋钻研。 新的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交流包围。在 本学期,结合学校组织的全校教师公开教学,我积极听课,学习他人 优秀的教学方法,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自己的不足。在教研活 动中,虚心听取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长处,改进自 己的不足。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更是积极参与说课,参与设计,向李昭君,蔡仲平两位老师虚心学习,从得益匪浅。

4、以研促教,加强教研教改活动。 把课程改革同课题研究结合

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 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发展。

5、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⑴语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教师把对学生的评价定位于 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 来,并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⑵注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语文课改教学中,更能体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自觉性增强了;学生喜 欢上语文课了;上课发言的同学增多了;学生的胆量大了;以往沉闷 的课堂出现了欢声笑语。新课改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合作的学 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成长。

二、语文课改实验存在的问题

1、虽然对新课程的理念、教法、内容和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 认识,但总体来说对新课改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理解不够透彻,教 学观念还显陈旧,仍没有完全走出过去传统教法的模式。

2、教学理念虽然得到更新,在教学中也正如专家所说: “摸着石 头过河” 。但毕竟经验不足,难免在课改中出现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有时课堂气氛看似浓厚,但却偏离了教学重点,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 目标。

3、在教学内容上,初中语文是“北师大”的教材。教材的内容 看似简单,但考试的内容却较深奥。教材留给我们的利用空间过大, 学生和教师都有些不适应,建议上级批准我们使用初中“人教版”教 材。

三、语文课改实验工作的努力方向。

1、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工作,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实验进程。

3、总结经验,提升课改水平。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口语试卷下一篇:七年级社会实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