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岗位职责管理

2024-05-14

员工岗位职责管理(共10篇)

篇1:员工岗位职责管理

员工餐厅管理员工作职责

1、对食品原料要按照用餐量采购,做到有计划、合理,基本按照吃5天左右的量为宜;

2、原料采购要保证新鲜、安全,无污染,严禁购买腐烂变质或假冒伪劣产品;

3、按照公司的就餐人数,每顿饭菜的数量要适中,不能不够或者剩下太多;

4、每天保持餐厅的环境整洁,做好防蝇、防鼠、防虫等工作;

5、建立台帐,所有原料进出都要有记录,做到帐物相符,价格真实;

6、尽量做到每天饭菜花色不同;

7、严格执行《员工餐厅就餐管理规定》,明确免费就餐人员数量,对于自费就餐人员必须打卡就餐,发现不打卡就餐者,对管理员将给予严肃处理;

8、监督员工餐厅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9、保证加工食品符合质量要求,及时检查食品加工情况及卫生状况。

员工餐厅厨师工作职责

1、服从员工餐厅管理员的管理,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2、经常变换花色品种、烹制方法,味道适口,一菜多做;

3、烹制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灶台、地面、炊具清洗干净,各种用具使用清洁后放归原处。

4、洗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保证无土、无沙、无虫、无腐烂;

5、打扫好周围的环境卫生,随时保持环境整洁,保证卫生无死角。

6、负责日常所用的碗、碟、饭盒、打菜盆等收、洗、放工作。

7、做饭所用原料本着节约的原则,杜绝浪费。

篇2:员工岗位职责管理

一、严格执行酒店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宿舍的正常秩序,创造良好的生活与休息环境。

二、负责做好入职、离职员工的宿舍管理工作,及时办理入住、撤离登记手续,对每月的宿舍人员情况及时上报综合办公室。

三、负责宿舍所有财产、家具、设施、设备的数量、质量的管理工作。对宿舍、衣柜实行对号管理,对调入(出)人员情况要建帐及办理手续。

四、做好宿舍人员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发现事(故)件苗头及发生突发事件和其它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并尽力做好疏导、劝解、制止等工作。对失盗现场做好保护措施,主动协助保卫部门进行调查侦破工作。

五、维护宿舍楼的正常生活秩序,督促员工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宿舍的整洁和安静,准时开启和关锁大门。对违规(纪)人员要进行管理教育,并做好违规(纪)情况登记,并及时上报。

六、负责宿舍各项维修的检查验收,及时处理(申报)供电及排水(污)管道及其它设施发生的各种问题。

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每半月)欢喜员工的被罩、床单,认真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扫工作。

八、严格执行宿舍会客制度,对会客人员进行登记,禁

止客人物品带入寝室,必须在指定地点存放。

九、做好宿舍各项设施及日常工作(如未离宿舍人员、门窗锁关、水、电关停、消防安全等)。

十、坚守岗位,精力集中,不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完成和处理好当班事务,交接班必须检查宿舍各方面的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篇3:如何培养员工岗位自主管理

近几年来, 黄陵矿业公司围绕安全发展的核心, 在先进企业文化的引领下, 紧紧围绕岗位价值精细管理, 以开展岗位描述、手指口述为途径, 有效的促进了人员素质提高。在此基础上, 公司提出了倡导岗位自主管理的思路, 顾名思义就是要求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员工能够积极主动承担安全法规和岗位所赋予的安全生产责任, 自觉履行安全职责, 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确保自身安全, 并对他人和企业安全工作负责, 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源动力。由此可见, 每名员工实现岗位自主管理是煤矿实现安全发展、长治久安的基础, 鉴于岗位自主管理如此重要, 我们就有必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培养员工岗位自主管理的意识。

一、积极培养员工对本岗位的认同感

认同感就是员工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 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 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认识。它是员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所以, 在日常管理中, 一方面要让员工对本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重要性、目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要使员工对自己的岗位从内心认可, 认识到本岗位的重要性, 认识到自己在本岗位对公司的贡献, 把对公司的贡献作为激励员工不断努力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充分使员工认识到兴趣是不断创新的动力。因此, 培养员工对本职岗位的工作兴趣, 才会使员工在本岗位工作过程中有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 而不是一种精神负担。这就为员工更好履行安全职责提供精神支持, 也能更好的发挥员工在本职岗位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积极培养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类生来具有的一种需要。煤矿生产是一种高危行业, 这是自有煤矿开采以来, 大家就形成的一种观念,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参与煤矿生产的员工形成一种本质的思想影响。如何使员工树立煤矿生产事故可以避免、事故也可做到可防可控的理念, 改变固有观念认识, 这就得让员工首先认识到自己岗位的安全性。员工所在岗位的安全包括了人、机、物、环的四个方面, 它需要在日常管理中, 要让员工对本岗位设备的安全性能、所使用工具的安全操作、环境的安全系数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掌握, 让员工在上岗前从心理角度有高度的安全感, 在这种安全感的支持下, 员工才有信心在本岗位上积极履行安全职责, 规范岗位操作, 确保岗位安全运行, 继而促进矿井生产的总体安全生产。

三、积极培养员工对本岗位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是对企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有责任感的员工大多能处理好份内与份外相关工作, 主动解决问题, 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对于煤矿生产而言,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每名员工所在的岗位都事关矿井的安全生产, 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管理中一直重视的责任意识。在培养员工责任意识方面应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作为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起到模范作用, 行为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管理者身体力行, 领导邪一寸, 员工邪百里。因此, 管理者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 要目标明确、注重细节、尽职尽责、勇于担责, 为员工起到榜样的作用。二是建立严格的工作流程。企业要保证员工尽职尽责, 就必须合理设计工作流程, 从上岗、操作到完成任务, 都应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 促使员工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员工能否按照工作流程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 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 形成相互监督、通力配合的监督机制, 共同促进员工在岗位上自觉履行安全职责的意识。

四、积极培养员工对本岗位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 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成就不一定是实现大目标带来的良好感觉, 有时小目标得以实现, 同样会有成就感。对于煤矿生产而言, 每一名岗位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凭借一技之长做出不同的贡献, 而对于所做贡献的肯定, 就是管理者务必要重视的一项工作。近几年, 在企业文化蓬勃发展的同时, 公司积极搭建员工自我发展平台, 评选出了技术能手、首席员工、岗位描述能手、感动矿区十大人物等多名模范员工, 目的就是要通过正激励的方式, 让员工在本岗位上学有先进、赶有目标、干有动力、终有硕果。在实际的管理中, 管理者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员工的自信心, 使员工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 发挥潜能, 更好的在本职岗位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 员工薪酬也是体现员工在本岗位取得成就的关键经济指标。每个员工在岗位上的表现往往都以薪酬的考核作为结果。因此, 薪酬的分配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严格考核, 做到奖罚分明、奖优罚劣, 杜绝滥奖滥罚, 以免挫伤员工生产积极性。

篇4:员工岗位职责管理

关键词:企业;岗位管理;人岗匹配

企业对员工缺少凝聚力和感召力,员工对企业也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的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不仅阻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不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适应能力或者适应感,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已成为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企业员工岗位管理中人岗匹配的问题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和员工双方主要是通过岗位这一纽带进行沟通、了解与选择,但由于在沟通、了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究其原因主要在:

(一)制度环境层面

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不合时宜。在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中,遵循的是由来已久的以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其内部的管理模式实际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上,在一些管理者看来,工作是复杂组织的基本细胞,员工必须根据工作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而不能任性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企业中,人事部门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安排、协调各种工作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至于员工个人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则往往被忽视。在现行的企业运行中当组织的要求与个人发展的要求相冲突时,往往还是倾向于先满足组织的要求,如:员工与岗位的匹配。

(二)企业环境层面

1.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由于基层管理者的薪酬待遇是与整个部门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相挂钩,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基层管理者基本上只是注重工作完成情况,忽视了员工其他方面的需求,对重视关心员工、调试员工心理、加强与员工沟通的积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2.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由于资源拥有、利益关系等方面的不同,企业与员工之间经常存有矛盾关系,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不善。当基层员工遇到问题时,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整个企业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最终导致很多员工亟待解决的问题都不了了之,使得员工对企业更加的不信任,归属感、认同感直降。

(三)员工需求层面

1.再学习的需要难以满足。作为新入职者,由于基本技能和技术的缺乏,使得大多数员工在进入企业后都发现自己不能达到新工作的要求,意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萌发出想要再学习的愿望,但由于在企业缺乏一个有效的相关组织来进行协调安排,导致很多关于职业技能、知识的培训信息都不畅通,员工不得不打消学习的念头,继续在原有岗位从事不合适的工作。

2.对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大部分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基本上没有经受过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培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同时企业在安排员工进入企业后也未有弥补员工在职业规划方面的不足,只是简单的进行入职培训,且培训时间的长短还不一定。

3.对自我和企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前对自身的优劣势少有进行完整、清晰、客观的分析,自我的认知程度不够,在选择工作时显露出明显的盲目性,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真正适合自己,等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后才发现企业所要求的技能与自身的能力很不相符,从而导致之后工作中出现一些摩擦状况。

二、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企业员工岗位管理方法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一开始是否用对人!”由此可见,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潜在重要作用。事实上,人岗匹配不仅仅对于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其对于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层面

1.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岗位培训。首先了解企业战略目标,员工的职业目标是借助企业而实现的,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制定,因此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前,必须进行关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培训教育;其次通过对员工的分析与定位,帮助员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企业需要对员工的需求、目标、素质、性格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员工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和等级,从而帮助员工进行自我定位;最后抓住员工所处组织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分析。

2.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职位管理。对于管理岗位实行竞聘机制,进入晋级范围的优秀员工通过竞争晋升管理岗位,为员工创造平等的机会,使员工形成自我提升的意识,营造一种鼓励员工成长的氛围,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通过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评选出淘汰和晋级范围。进入淘汰范围内的员工进入待岗区域,再根据接下来的每一次绩效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持续为优则进入考察区域,考察其各方面的能力是否符合晋升岗位的需求。管理人员进入淘汰范围则直接进行降级处理,这样既可以促进员工提高自身素质,达到甚至超越岗位要求的标准,实现员工素质与岗位要求的职位管理机制。[4]

(二)员工层面

1.员工福利服务。员工福利是指除工资以外的各种福利,是员工基于企业组织一员的身份而得到的奖励,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并无直接关系。其大多以非金钱的间接报酬形式呈现,是一种补充性的报酬,如:带薪休假、各式保险、住房津贴、旅游联谊等。通过员工福利服务来弥补企业在员工管理中的各种不足,化解员工的某些怨气,以达到激励员工士气,留住人才,增加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2.员工心理服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面临着激励的竞争,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在竞争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和情绪冲击,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帮助员工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使其身心健康、生活稳定,形成良好的工作适应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现代社会,员工的情绪已如同其他资本一样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极情绪若不适时疏导,轻则导致心情不舒坦,重则使人走向崩溃,而积极的情绪则会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和潜力,对存在不良情绪的员工提供及时的情绪疏导以达致缓和不良情绪、改善心情的目的。

(三)员工与企业之间关系层面

完善企业上下级间的沟通渠道。由于彼此所处地位、分析问题视角、企业发展前景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职工和企业常常是处于一种摩擦的状态。在企业中,职工的物质、精神需求一般都得不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和满足,同样企业经营者的各种管理举措也往往不能得到职工的很好理解,导致了很多本可避免的对抗、冲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职工与企业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与沟通渠道。人力资源应当做的就是扮演好中间人的角色来化解两个层面间的矛盾,实现两者的对话,充分发挥政策影响人的角色,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立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正常沟通机制,使彼此能在平等、真诚的条件下交换意见,形成正常的上下级沟通网络。这样不仅使基层员工的呼声能及时传达到管理层,员工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企业的管理,从而使管理更具人性化。

(四)企业制度层面

优化企业管理方式,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理念。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放弃过去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思想,树立起以人本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概念,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强调员工的主导地位,一切管理活动均围绕着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促进员工在体力、脑力、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挖掘出员工的内在潜力,培养其创造力,使员工在获得发展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凤英,牟蕾.谈如何提升企业新员工的工作适应性[J].企业管理,2010(11):74-75.

[2]姜玉波,齐连神.浅谈企业岗位管理中的人岗匹配问题[J].科技信息,2009(30):111.

[3]邬丽华.浅谈企业内部之人岗匹配[J].人力资源,2011(10):357-358.

篇5:员工岗位调动管理

1、员工转岗须提前20天递交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总经理审批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员工岗位调动需经1个月的新岗位试用;岗位调动前必须将原部门工作交接清楚及对原岗位未完成工作的跟踪与服务,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负责。(同离职交接程序,工作交清与工作承接人员继续工作7天后部门负责人签字,工作交接不清岗位调动日期延长直至工作交清)。

2、转岗员工办理完工作交接手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新部门报到,由新部门负责人介绍部门职能、工作内容、要求和人员情况,详细讲解岗位职责,并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转岗员工一定要通过7天的测试和考察,合格者通知进入试用期,不合格者立即报人力资源部;公司另行安排新岗位或给予辞退。

3、试用期内,不合格者立即报人力资源部;公司另行安排新岗位或给予辞退,薪资由公司承担;待试用期满才发现其不符合公司要求进行辞退的,追究其部门负责人管理责任,薪资由部门负责人支付。

篇6:食堂卫生管理员工职责

1、厨师负责灶台卫生、地沟卫生,每次下班前将负责的区域打扫干净,随时保持区域的卫生整洁;

2、切菜工负责厨房卫生、冰柜卫生,每周定时清理冰柜;

3、洗碗工负责洗碗间卫生,盘碗每餐清洗干净,每月大洗一次;

4、打菜工负责员工食堂大厅卫生,每餐用餐完毕及时打扫卫生,随时保持桌面、椅子及地面的干净整洁,每周大清洗一次;

5、负责早餐的员工负责汤灶卫生;

篇7:员工岗位职责管理

关键词:餐厅岗位特征 餐厅员工特征 餐厅基层员工

员工管理是餐厅管理中最复杂,最难管理的。如何提高餐厅基层员工服务水平是餐厅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面认识餐厅基层岗位和员工特征,理解餐厅基层工作,发现问题所在,才能进行有效的餐厅基层员工管理。

1.餐厅基层岗位特征

1.1 入门要求不高,随机应变能力要求强

餐厅基层工作是一项枯燥又乏味的工作,工作内容较为简单,重复性较强,难度不大,对员工受教育程度要求不高。只要员工具有健康的身体,能够独立承担一定体力的劳动,均可加入这个岗位。

然而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常常有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菜品、服务操作、等待时间等各方面都有可能引起客人的不满。无论哪方面让客人产生不满,作为餐厅服务人员,都必须马上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客人的不悦。只有及时妥善的为客人解决问题,才能为餐厅赢得客人的再次光临。

1.2工作强度大,薪酬普遍不高

餐厅基层员工直接与客人接触,面对面提供服务,工作环境复杂。在提供服务时需投入大量的情绪和心理方面的精力,以保证服务热情、真诚,工作上充满了压力与挑战。餐厅基层工作时间存在阶段集中性,而餐饮产品大部分属于随产随销型,所以员工都是现场根据客人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在用餐高峰时间,往往人员较为嘈杂。尽管这样,员工都必须热情地,尽心尽力地为每一位前来用餐的客人引导、安排好就餐座位,协助完成客人就餐,既耗体力又受压力。但是在现实中,餐厅基层员工的薪酬一直普遍偏低,往往与所付出的劳动强度不成正比。

1.3劳动力密集,人际沟通能力要求强

人际沟通不只限于员工之间的沟通,还包括员工与客人之间的沟通。在客人就餐过程中,餐厅员工之间的沟通主要表现为传菜员与服务员、服务员与服务员、服务员与后厨之间的沟通。这几方面员工之间的沟通好坏将直接关系着上菜的速度,以及准确性。至于与客人之间的沟通就更不用提了,客人对菜品或者服务甚至对餐厅有任何意见和不满,首先都是通过服务人员进行协调传递,因此,员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及时有效地与客人进行沟通十分重要。

1.4工作时间特殊,质量要求高

餐饮业工作时间不同于其他行业,为满足客人的需要,工作时间要根据客人的就餐时间安排,而且每天的工作节奏忙闲不均。其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员工的工作时间是客人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在一些法定的节假日期间,当所有人都在为外出游玩做准备时,却是餐厅员工最繁忙的阶段。

二是下班时间的不稳定性。虽然餐厅也制定了工作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餐厅基层员工必须等客人用餐结束离开,将卫生打扫完毕后才可下班。

餐饮产品不仅包括实物产品还包括服务过程。餐饮服务造成的任何过失将直接反应在客人身上,损害餐厅在客人心目中形象,无法掩盖弥补。因此,每一个餐厅都会要求员工绝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必须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为客人服务,保证服务质量达到餐厅的服务标准,并且使客人满意。

2.餐厅基层员工个体特征

2.1年纪普遍较轻

在我国,餐厅基层员工年纪一般都在20岁左右,大部分在30岁以下。少数员工年纪稍大,这部分员工也基本属于主管类领导型人物。人们都把这一行业戏称为吃“青春饭”,不得不接受过了青春的年龄时很可能将被淘汰的命运。餐厅基层员工年轻,富有朝气,精力旺盛,干劲十足,接受能力强,对于搞好餐饮工作十分有利。但也正因为年轻,这些员工比较容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面对客人的无理时易与客人起冲突。

2.2明显的性别特征

在我国,餐厅基层员工以女性为主,少数为男性员工。负责对客服务的员工大多为女性员工,而负责传菜等相对较为吃力的岗位则由男性来承担。

2.3良好的身体素质

2.3.1健康的体格

餐厅基层员工不同于其他行业员工,她们一旦开始工作,就必须在“站”中度过每一秒。且往返于餐厅与厨房,虽未出门,但走的路却不少。

2.3.2端庄的仪表

餐厅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必须端庄合理,符合岗位的专业要求。

2.4文化水平不高

现阶段,我国餐厅基层员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文化水平明显偏低。由于餐厅基层岗位的入门门槛较低,加上传统观念对餐饮服务行业的歧视,认为服务人员就低人一等,很多高学历人员不愿从事该行业。

3.餐厅基层员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餐厅在基层员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餐厅支付给基层员工的基本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要低得多,这样的薪酬水平太缺乏竞争力。许多餐厅在基层员工的薪酬计量上往往没有和绩效挂钩,工作表现的好坏没有太大的区别,存在罚得多奖得少的现象。员工工作上出现一点差错就要扣工资,但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有时候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这严重地消减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要求与技术上的落差

餐厅基层员工所需拥有的技术主要是人际沟通、随机应变、餐饮服务等技术。为了尽量避免客人在用餐过程中产生任何不愉快的感觉,给餐厅造成不良影响,餐厅对基层员工的工作质量要求非常高。这就对员工实际拥有的服务技术要求非常高。员工在对客人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服务操作的细节都必须达到餐厅的服务要求,甚至提供超常服务。尤其是员工在遇到客人不满而投诉的时候,必须妥善地与客人沟通,以最快的速度提出既能使客人满意,又能维护餐厅利益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基层员工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

3.3缺乏丰富的业余生活

餐厅基层的员工基本属于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正属于“爱玩”、“爱凑热闹”的年龄,但现实中餐厅管理只注重员工工作管理,而忽视了员工业余生活管理,单调的生活易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

3.4管理中性化

目前餐厅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男女平等对待的中性化管理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女性与男性在某些方面总是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女性的生理周期问题。

3.5缺乏有效的培训

餐厅基层员工的培训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5.1培训内容单一

在培训主要内容上每次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一样的内容重复地讲述,只注重服务操作,较少涉及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培训。

3.5.2占用员工休息时间

餐厅的培训大都是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进行,让员工自愿牺牲休息时间来配合餐厅的培训,因此也就很难达到培训的目的。

3.5.3缺乏持续性

许多管理者认为,只要员工在刚入职时加强培训,那么今后就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事实上,员工刚入职时虽然进行了岗前培训,但由于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客人的需求和偏好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变。如果员工的服务水平没有及时得到更新,那么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就无法达到顾客满意。

4.基于岗位和员工特征的餐厅基层员工管理方法

4.1完善薪酬制度

餐厅在公平原则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首先,适当提高员工的基本工资。其次,应将员工的奖金与餐厅的收入以及员工的绩效相结合。赏罚分明,对于有突出工作表现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后还应该完善员工的福利。福利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4.2选择合适的员工

员工是否优秀是可以培养的,但首先必须是适合餐厅基层岗位的人选,把好招聘的第一关,让应聘者充分了解餐厅基层岗位的特征,只有能适应岗位特征才是该行业合适的员工。

4.3在员工管理中加强针对性管理

管理中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并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在工作中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根据女性生理周期问题特征,餐厅在排班时应照顾到这些员工的需要。使他们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感受餐厅的关怀。而且年轻人血气方刚,对于公平性特别在乎,餐厅对员工的管理要讲求公平公正,让员工清楚:机会都是平等的。对于年轻员工的批评和惩罚要慎重,尤其是女性年轻员工。尽量不针对个人,或者私下进行,给员工保留面子,会增加员工的忠诚度。

4.4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餐厅基层员工的培训应该是全方面的,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4.1服务理论培训

通过服务理论培训,让员工意识到服务质量与员工的服务素质密不可分,让员工清楚餐厅的经营理念,明白服务质量对于餐厅而言的重要性。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餐厅中的一员,对餐厅的责任。将餐厅的工作作为自己人生的事业,而不是人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驿站。

4.4.2服务技巧培训

在餐饮服务过程中,涉及服务操作程序、服务细节、服务态度以及各个环节的服务操作技巧等。尤其是用餐高峰期,如何维持员工队伍通畅,避免客人流失等技巧的培训必不可少。通过服务技巧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改善工作态度,发挥员工的潜能,增加员工的工作自信心以及责任心。

4.4.3人际沟通培训

人际沟通方面能力的培训可以为员工解决客人投诉,以及服务过程中一些突发情况处理增加筹码,交流过程更加顺利。另一方面,餐厅员工之间需要沟通协作,加强员工间的沟通技巧培训,可以为员工工作过程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5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

餐饮业竞争已越来越激烈,餐厅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优秀员工的竞争。所以餐厅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必须有所保证。餐饮相关专业毕业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是餐厅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餐厅发展的储备力量。餐厅可以与这些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可以挑选合适的专业人才。吸引专业人才的关键是让人们看到在这个餐厅的发展空间,以及这个餐厅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的全面性以及完善的薪酬制度。这是目前许多高校专业人才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也是说明一个餐厅生命力所在。因此,餐厅在加强专业人才的招聘的同时,必须做好培训和人才职业生涯的设计,让每一个对餐饮业有热情的人员都能看到在这一行业发展的希望,这样才能招聘到优秀的专业人才。

4.6抓住员工的心

只有用“心”工作的员工才是好员工。提高餐厅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抓住员工的“心”,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的员工才能创造优质的服务质量。

4.6.1找到员工真正需要的东西

对员工的管理,最讲究的是根据员工的个体情况,量体裁衣,真正满足员工所需,才能发挥出管理的最大效用。因此,主管领导应经常关心员工生活,了解每个员工的需要。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根据员工个人特征需要,对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的奖励,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这种“量身定做”型的激励制度可以达到出人意料的激励作用。4.6.2让员工有归属感

员工工作不仅仅只在乎工资,餐厅对员工的重视与尊重同样不可缺少。餐饮业通常是追求“宾客至上”,“宾客至上”不是就能将员工的尊严置之不理。在维护客人利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尊严。如果责任不在于员工而使员工受了委屈,事后一定要做好员工的安抚工作,让员工明白餐厅对其的重视,产生归属感。

4.6.3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餐厅可以利用休假时间组织一些活动,让员工参与其中。比如每个月为当月生日的员工一起举行生日party,组织外出旅游,举行一些运动项目,技能比赛等,使员工慢慢融入到餐厅这个大家庭之中。

参考文献:

[1]谢民,何喜刚.餐厅服务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2] 刘雨涛.餐饮员工的复原力及其开发[j].大众商务,2009(3):201-202.[3] 吕菊芳.餐饮业服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4):68-69.[4] 刘成军.如何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7-38.[5] 李翔翔.当前若干星级饭店餐饮服务质量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3):204-208.[6] slobodan ivanovic, maja blazevic.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1):107-116.[7] 万蓬勃.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对策的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1):101-104.[8] kim hoqu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in the uk hotel industry[j].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1999(9):419-443.[9] 杜德勇,张秀芳.如何管理好企业年轻员工[j].价格与市场,2000(4):45-46.[10] 马敏.促进饭店业女性人力资源健康发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6):377-377.作者简介:

王素华,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篇8:用岗位说明书管理员工

这让那些到经营部办事的员工非常头疼, 事情无论大小都要经过经营部经理。经理在岗位还好, 偏偏经理又是个忙人, 有时不得不打电话请示, 不请示又不行, 没有领导的指示, 经营部员工不予办理, 或者不敢办理。

在年底公司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中, 该部门经理领导风格中的“授权”一项得分为零, 没有一个员工对经理的授权感到满意, 这不能不说明该经理的管理风格存在问题。

探究这件事情的背后发现,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这个部门的员工没有岗位说明书。

尽管每个员工在金成的管理架构上都有一个岗位名称, 却没有针对各自岗位的较为详细工作说明, 没有岗位职责说明书。员工的工作都由经理安排, 以一个工作周为周期, 由经理在每个周一口头安排, 周末检查。经理就遵循着这样一个安排工作、监督员工、检查进程的管理顺序, 员工也是同样, 接受命令、完成任务、汇报工作, 模式一成不变。

所以, 员工不敢负责也是有道理的, 经理的授权得分为零也就有了原因, 没有岗位说明书就是其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建议:岗位说明书不同于我们曾经或者现在正在使用的岗位描述, 一般的岗位描述只是一个给了我们一个工作的方向, 缺乏必要的实质性内容, 缺乏有效的指导性。

不管你所在的部门是否拥有岗位描述, 作为经理你都要重新审视它们, 重新认识它们的重要性, 从观念上进行转变。给员工一份工作, 一个岗位的同时, 一定要给他们一份内容详尽、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的岗位说明书, 这不但是有利于自己的管理, 更是对员工的负责, 一个负责高效的经理一定也是个对员工负责, 善于科学管理的人。

从这一点出发, 经理也要做好这项工作, 用好岗位说明书这个管理的工具。做好这项工作, 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 明确定义员工的工作。就上述金成的情况, 不管员工有无工作描述, 也不管工作描述是否详细, 该经理都要抽出专门的时间, 与员工共同坐下来, 重新定义员工的工作。

重新定义员工的工作不是对以前工作的全盘否定, 而是结合工作的现状, 综合考虑公司的远景、战略目标, 对工作部门的任务与目标做出全面细致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全面盘点本部门的岗位与员工, 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丰富和细化, 使之富有指导性和工作标准, 富有生命力, 更加便于员工工作, 便于经理管理, 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简单地说, 就是让每名员工都有一份经理和员工共同制定的内容详细、职责明确、标准清楚的岗位说明书。让员工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该做得多好, 凡事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让员工学着对工作负责, 对自己负责, 也让员工明确知道经理对他们的期望。

不管你是否想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你都要带领员工做好这件事情, 因为它是你的职责所在, 对员工负责的最好的表现就是让员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岗位说明书就是最好的说明。

第二, 帮助员工理解岗位说明书。编制岗位说明书是一回事, 如何理解岗位说明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特别是经理和员工是否在岗位职责上达成共识则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岗位说明书是由经理或者员工独立完成, 那么如何运用它就会显得相当麻烦, 甚至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所以, 在岗位说明书定稿之前, 经理有必要安排专门的时间与每一个员工对他们的岗位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确认, 帮助员工理解和运用。

这个工作可能被很多经理理解为没有必要, 许多的经理以没有时间、工作忙为由将学习理解岗位说明书的工作交给员工本人, 认为只要自己签过字发给员工就可以了, 无须再浪费宝贵的时间去认真研究每一个细节。

如果经理没有和员工进行确认, 没有帮助员工学习和理解岗位说明书, 那么必然存在经理和员工之间的理解误差, 必然存在工作推进的问题, 造成员工认识上的不重视, 到最后, 岗位说明书也就是一纸空文。

所以, 为了使岗位说明书发挥它本应该发挥的作用, 真正成为帮助员工和经理的工具, 经理必须再耐心一点, 再多花一点时间, 真诚而认真地与员工就岗位说明书的每个环节达成一致认识, 直至双方签字认可。

通过这个过程, 经理不但帮助员工进一步认清了自己的职责所在, 理清了认识上的误区, 更是对员工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在职培训, 分析工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分析工作该如何做的过程, 这对经理本人来说也是个提高。

第三, 用岗位说明书管理员工。在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 经理和员工不再仅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经理与下属的关系, 而更多的是合作伙伴的关系。经理扮演着辅导员与教练的角色, 依据员工的岗位说明书给予相应的授权, 将应该授予员工的权力授予员工, 员工在经理的指导帮助下对自己负责, 学会自我管理。

这种角色的改变将使经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工作更有效率。

岗位说明书是用来指导工作而不是用来存档的, 所以束之高阁的做法不可取。经理和员工应该人手一份岗位说明书, 置于随手可及的地方, 随时拿来查阅。

有了岗位说明书, 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更加愿意也更加会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负责, 所以岗位说明书的本身就起到管理监督的作用, 有了事情无须经理说, 员工就可以迅速决定是否该自己负责, 怎么负责, 是否需要请示, 是否需要获得经理的支持等等。

对经理来说, 有了岗位说明书, 可以使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更加前瞻性地看待问题, 更加有效地规划工作, 做出部署, 着眼于未来, 前瞻性地工作, 向高效能、职业化经理的方向努力。

篇9:员工岗位职责管理

关键词:学习地图;岗位能力;职业通道;快速胜任

中图分类号: F2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23-2

1 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鉴于本文的论点,此处分析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更多偏向于培训学习过程管控,其他未涵盖的培训问题不在本文讨论。

1.1 缺乏高效运作的培训管理

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教育培训组织机构一直执行平行式的横向管理。虽然在培训上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也暴露出职责不清、监督不严,执行不力等问题,严重制约公司培训发展。一方面,长期以来公司的员工教育培训依赖于各部门重视程度和抓的深度,培训工作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现代培训理念和思路在公司吸收落后,造成人才培养成本和周期不能适应企业需要和员工进步诉求。

1.2 缺乏量化考核的培训标准

一直以來,公司员工都不能清晰地找到在本岗位和晋升上一级岗位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如何去获得这些知识、技能和素养,需要培训多长周期,以及如何考核评估等。公司缺乏一把科学有效度量员工能力的尺子和以此为依据的培训标准。既而有些要求高的、学习主动的员工就在公司培训中,海纳百川不断充实自己往上成长,而那些安于现状、学习被动的员工就以此为理由欺骗自己拒绝学习原地踏步,公司人才培养完全建立在“放养式”的培训机制上,造就现在结构性缺员的事实,制约公司发展。

就拿公司开展的培训讲课来说,由于没有量化考核培训标准,员工爱理不理被迫接受,加之大多数培训都以单一讲,员工被动听的形式进行,这种员工没有主动参与学习被动的培训,仅仅停留在“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的状态,培训得不到改变员工行为继而产生绩效的效果。技能培训更是如此,公司目前开展的技能培训更多的是传统“师带徒”模式,师傅高兴一点多交一点,徒弟认真一点多学一点,教与学都停留在多一点,少一点上,没有量化考核标准,一切凭印象直觉定能力。

1.3 缺乏系统细致的科学规划

公司没有对部门、员工培训需求进行系统和细致的科学分析,也缺乏对培训课程内容合理地设计,导致培训规划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缺失,培训工作临时性、短期性、暂态性的特点比较突出,从而使培训工作经常处于一种零散状态,加之员工感觉培训跟日常工作分离,培训成了增加的额外工作形成主观上反感,最终导致无法形成一种系统合力推动培训的有效实施。

1.4 培训与职业发展没有有效对接

目前,公司员工培训和员工职业发展还处于两块相互独立的构架,没有有效形成对接,实现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直接挂钩。员工对参与培训的态度较为反感,更多认为培训是额外的工作任务,没有作为职业发展量化考核的依据,员工看不到参与培训带来的好处。在部门、在班组培训工作中反映最多的就是:老的不愿教,年青的不愿学,造成这种现象,固然有自身原因,但也不排除培训与职业发展没有有效对接的因素,如果公司在职业发展中考虑了教方的人才培养指标;学方加上了培训绩效考核指标,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改变。

2 基于岗位能力的学习地图理论

2.1 学习地图的概念

学习地图(Learning Maps)是依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而拟定的员工个性化的培训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能力而设计的员工快速胜任学习路径图,同时也是每一个员工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路径图和全员学习规划蓝图。它是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有效牵引员工的学习发展和能力提升,促进员工培训向员工自主学习转型的深化。例如:一名新员工,在加入企业伊始时,往往不辨方向,不认路途。在学习路径图中,员工可以看到自己成功的终点以及通向成功的路途。在路途中,应知、应会、应熟练的学习内容被清楚有序地标识出来,同时,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也标注了最佳的学习方法,资源配置和测量标准,以及不同学习阶段的里程碑。

2.2 学习地图的功能

①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学习地图是从员工实际工作相关内容提炼整合而来,因此是培训管理的指南针,提供管理统一视角: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策略,开发课程资源,担任讲师和教练,评估培训效果,并且有助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有效落实。②对员工来说,学习地图能清晰告知员工,岗位任职资格与能力素质的要求、每个阶段学习内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员工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③学习地图是实现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员工结构化的学习方案和里程碑式的量化考核,指标的提炼都可以作为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支撑员工绩效管理。

3 基于学习地图的培训管理体系再构建

通过以上对于当前公司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学习地图理论介绍,认为以基于岗位能力的学习地图为依据进行培训管理体系的重新构建和架设,是建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组织构架,完善培训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的重中之重。

3.1 明确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对公司现有岗位进行分析,根据职业性质的相近性分门别类,即职类、职种。职类/职种划分目的是在公司内部开辟多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明确员工职业发展前景与目标,为建立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员工在公司的职业成长并非只有一条职业发展通道。随着个体能力的提升,员工可以依据组织需要和能力差异在不同职业发展通道中进行选择。

3.2 能力素质模型建设

能力素质模型是学习地图的关键支撑,目前,公司已经基本完成能力素质模型的建设,即岗位胜任力模型建设。

3.3 绘制学习地图

通过正确定义能力内容、设置准入水平、激发学习动机、结合典型工作流程和任务、设置能力培养顺序、训练强度、频率、周期、能力稳定点和里程碑,从而描绘出可靠的高效率的学习地图。

4 结论与建议

篇10:员工岗位调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员工人事调动,完善内部人员配置,给员工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能上能下的工作氛围,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及集团行政部、储运部员工。第三条 调动类别

公司员工岗位调动分为晋升、降职、调岗、借调和轮岗。第四条 调动原则

公司本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员工调动工作。

第二章 调动程序

第五条 晋升

1.定义:指公司根据员工绩效考评、工作业绩,考察其能力、知识和品格,当达到晋升标准时,调升其岗位或调升其薪酬级别。

2.晋升的具体条件

(1)连续三个季度绩效考评分数在95分以上,可进入晋升程序;

(2)绩效考评105分以上,审议通过后可晋升;

(3)个人成绩特别突出,工作能力较强者,可予以晋升;

(4)有其它突出贡献,公司高层研究决定给予晋升者;(5)半年之内无被公司行政处罚记录;

(6)部门主管级以下人员,在原工作岗位上工作半年时间(含试用期),部门主管级或以上,在原岗位上工作时间一年(含试用期)可以申请晋升。

3.晋升程序管理

(1)绩效考评之后,由用人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绩效考评结果决定该员工是否可以晋升,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员工晋升申请。晋升的人数比例不能超出部门人员编制范围。

(2)人力资源部依据员工晋升原因,并参照公司相关制度对员工晋升的职位、薪资给出建设性意见。

(3)用人部门与晋升员工面谈,确定晋升的职位、薪资,并填写《员工调动审批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报总经理审批。

(4)审批后,人力资源部将晋升名单进行公告,公告时间为5个工作日。

(5)晋升公告发布当天内,人力资源部开具《调动通知》。晋升人员在接到《调动通知》后,在3-10天内与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工作交接事宜,并填报《工作交接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6)晋升员工持《调动通知》到新部门报到当日,由新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交由薪酬关系主管作为薪酬调整的依据。第六条 降职

1.定义:员工因工作不努力,思想作风差,或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担任现职工作的,或因不服从工作安排、组织结构精简的调岗者,可予以降职。

2.降职的具体条件

(1)连续三个季度绩效考评分数在60-70分之间,进入降职程序;(2)绩效考评在60-69分之间,进入降职程序;

(3)因不能担任现职工作,经多次培训仍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者;

(4)多次违反公司相关规定,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给予降职者;

(5)由于组织结构调整或组织结构精简,从而进行的人员分流调岗。3.降职程序管理

(1)由用人部门负责人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员工调职,并出具降职的依据和相关证明。

(2)人力资源部审核用人部门提供的员工降职的依据和相关证明,确认符合降职条件后,通知用人部门约见员工谈话,并根据公司规定对员工降职后的职位、薪资给出建设性意见。

(3)用人部门与降职员工面谈后,确定降职后的职位、薪资,并填写《员工调动审批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报总经理审批。

(4)审批后,人力资源部与降职员工进行谈话,就相关事宜给予告知,并进行工作勉励。

(5)降职员工在收到人力资源部开出的《调动通知》后,在3-10天内与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工作交接事宜,并填报《工作交接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6)降职员工持《调动通知》到新部门报到当日,由新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交由薪酬关系主管作为薪酬调整的依据。

(7)如果被降职的员工对降职处理不满,可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未经核准前不得离开新职位或消极怠工,否则按旷工处理。第七条 调岗

1.定义:公司内部出现岗位空缺,或因机构调整和业务需要,可安排员工调岗。调岗可由公司相关部门提出,也可由员工本人提出。

2.调岗程序管理

(1)公司相关部门提出调岗的,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取得调入与调出部门负责人的同意后,填写《员工调动审批表》,并按流程报总经理审批。

(2)员工提出的调岗的,由本人提出书面调岗申请,填写《员工调动审批表》,在取得所在部门负责人及调入部门负责人同意后,由人力资源部参照员工聘用审批程序办理。

(3)审批后,人力资源部发出《调动通知》。调岗员工在接到人力资源部开具的《调动通知》后,在3-10天内与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工作交接事宜,并填报《工作交接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4)调岗员工持《调动通知》到新部门报到当日,由新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交由薪酬关系主管作为薪酬确认的依据。第八条 借调

1.定义: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可将员工借调到集团内的其他单位或公司其他部门工作。

2.借调程序管理

(1)用人部门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借调申请,由人力资源部会同用人部门、调出部门及员工本人协商取得一致。

(2)由提出借调申请的部门填写《员工调动审批表》,并按流程报总经理审批。

(3)审批后,人力资源部发出《调动通知》。借调员工在接到人力资源部向开具《调动通知》后,在3-10天内与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工作交接事宜,并填报《工作交接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4)借调员工持《调动通知》到新部门报到当日,由新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交由薪酬关系主管作为薪酬确认的依据。第九条 轮岗

1.定义:为完善公司内部劳动力市场,使员工的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经相关部门负责人申请,在本部门或相关部门同一级别的岗位上调动。

2.轮岗程序管理

(1)本部门内轮岗,用人部门需与调岗员工协商取得一致,填写《员工调动表》,按审批流程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2)跨部门轮岗,由人力资源部会同用人部门、调出部门及员工本人协商取得一致,由提出轮岗申请的部门填写《员工调动审批表》,并按流程报总经理审批。(3)审批后,人力资源部发出《调动通知》。轮岗员工在接到人力资源部向开具《调动通知》后,在3-10天内与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工作交接事宜,并填报《工作交接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4)轮岗员工持《调动通知》到新部门报到当日,由新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交由薪酬关系主管作为薪酬确认的依据。

第三章

附则

第十条

上一篇:保持党的纯洁性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下一篇:2016建党节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