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

2024-05-04

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通用8篇)

篇1: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

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

金秋的10月,是幸运的10月,我很幸运在10月22至24日参加了两年一次的全国性的,“思想政治优质课展示与观摩活动”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举行。每一节课都代表一个省的政治课教学水平;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节课,都有很多的亮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结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一直很困惑,但是经过四天的学习我得出一个结论是:好课有标准,但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品评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一堂好课的共同点,应该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回归生活”的核心理念。

这次听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理念新”,新课程“在生活中备课”的理念得到很好的贯彻。此次参赛老师几乎不拘泥于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开发教学资源。特别是很多老师都巧妙的运用了珠海本土文化,把生活引入课堂,增强了教学的鲜活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重庆11中的周霞老师到了珠海二中现场取材,找到自己所要上的班级学生为他们照相,用照片编辑为上期“达人秀”的主角,当照片展示出来时学生和在座的老师都很新奇和耳目一新。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湖南刘红老师在上《文化创新的途径》时既介绍了湖南文化,又要求学生展示珠海本土文化,让学生学到外面的东西,也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引发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在学生经历丰富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

二、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开放式质疑

学生的思考及兴趣与教学情境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学生的兴趣就越浓厚,学生的能力越能提升。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反映教师的教学素质,也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一堂有特色就是不要空谈理论,让学生觉得空泛,枯燥而且有有讲“大道理”的感觉。所以要好调动学生的主体思维和参与意识,就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作为教师就必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知识,而且开放式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云南师大附中的石蕊老师在《消费及其类型》一课中创设了“财富故事”的情境,展现了“云南普通家庭和珠海学生自己填的家庭消费的账单”学生 在两份账单的对比中感受到了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也分享着老师在消费问题上的喜与忧,既收获了知识,更有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

四川的孙静老师在上《博大精深的文化》一课中,别具匠心的设计了他远在英国伦敦的侄子从哪里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适时向珠海的学生提出求助,极大的激发了珠海学生帮助孙老师侄子怎么样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深化了学生对博大精深中华文华的理解,并在知识的学习中提升了运用理论的能力。

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有所获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一堂课成功的途径。参赛老师都尽可能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个性特点,发扬教学民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以情激情,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师生都快乐的有所收获。

比如河南的张文娟老师在上《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她有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把班上学生分为四个商场区,让学生模拟购物”,3分钟的购物时间,两个代表队把货物粘贴到黑板进行展示。然后叫学生进行评价那个小组购买的商品更合理,由此就讲解了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还进一步分析了两对概念,即互补商品和替代品。在进一步设问还有商品在手上的同学问“怎么把手中的商品卖出去”学生就开动脑筋思考解决的方法,并向大家展示他们的销售计划,这样的教学问题层层的展开既把知识点讲透彻了,又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教学,让学生从体验中发现知识,深刻地掌握了知识。

四、教师的个人魅力使课堂大放异彩

通过这次观摩,我深刻感受到参赛教师的个人魅力,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素质的重要性。教师魅力来源于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对学生的吸引力。32节课我听了11节,我领略了不同教师的个人风采。扎实的专业功底、成熟的学科素养、亲和的教态、机智的问答都令我折服。

1、北京第十二中学的唐敏老师:作为年轻的女老师,端庄甜美的形象,恰到好处的表情,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通过她那透明的嗓音传递给学生,不紧不慢的腔调,流畅的课堂环节衔接,听她的课对于学生及听课的老师来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2、湖南的刘红老师:一首湖南特色歌曲“辣妹子”被她演绎的淋漓尽致,她那陶醉的神情、专业的嗓音使学生深受震撼;课堂上在介绍湖南的文化时,一段嗓音浑厚的配乐朗诵,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也使在场的全体同仁也一起陶醉在湖南的乡土人情中,大大提升了政治课堂的文化品味。

3、广东的岳川老师:作为年轻的男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是唯一一个使用当前最流行语的参赛选手,他的课有激情、有创意、有想法,教学中充满机智,巧妙运用与学生共同的爱好,让听课教师感觉他与学生早就熟知。恰到好处的引证和运用他与学生的共同之处,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是他本节课最大亮点。

4、福州的郑其瑞老师:他的自我介绍让我们耳目一新,他说的学生既不叫他郑老师也不叫他其瑞老师,故意卖关子,最后说学生叫他QQ老师?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开怀大笑,接着就以QQ导入让学生和他一起了解腾讯公司,开始时学生们不是很感兴趣,尽管前几个同学不是很积极,可是他却极力鼓励,并且恰当的提出要求,还振臂高呼“后面的同学,看你的”,不到30秒,学生们就热情高涨,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五、东西教育差距大,西部的我们需努力

11节展示课让我看到了东西教育的巨大差距,东部发达地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手段和教育艺术和西部比起来我们西部教育还是那样的传统,理念还是有点落后,但是想想我觉得制约西部教育发展的无非就是主客观原因,客观条件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就像珠海二中的代宇翔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组发一个平板电脑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收索相关知识,当然还有很多的大环境问题,学校的硬件建设等等,但是我觉得改变西部的教育现状在于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尤其是作为教师就应该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我认为这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点,不管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或者积极的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老师要想改变我们的教学就得转变教学理念,要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意识,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与时俱进。其次教师就应该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就不会有教学艺术的提升。没有自身过硬的本领就不会走出进教材设置的制约,把教学等于讲教材本身。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特别是教师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超越。每次的外出学习我都得到一次警示要努力要学习,不断缩小与优秀老师的差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热爱学习,喜欢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让自己在教育岗位 上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听课自始至终,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该学生活动多还是教师讲得多?该紧扣教材还是补充其他课程资源?多媒体手段的是为我们服务还是我们受其制约?“满堂讲”能否变成“满堂问”?补充的课程资源中该用几个视频、选几张图片„„教学的深度、广度、高度„„任何一个选择都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智慧。我觉得我的常态课和公开课离这些优秀选手的课还有多远?如果今天这节课让我上,我应该怎么去设计?在看到精彩的教学设计时,一会儿觉得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优质课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最后拿到赛场上来,好像在平时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假如我们每天都收集整理一些经典的具有创意的情景材料,假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与方法,每天课后和都能认真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假如我们年复一年的积累,若干年之后,我们也可以游刃有余的去设计一个课时。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搜索优质课件,借鉴他人有创意的设计,再在自己设想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那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我们的业务素养一定会加强。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政治课教学任重而道远,总有风雨,总有迷茫,但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脚踏实地学习、实践,反思,我想我自己走向成功。

篇2: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

一、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

在一堂课里,应该体现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而我们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必须搞清它们在一堂课中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应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知识目标应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来自贵州省凯里市一中蒋娅老师展示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与处理上,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她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解说了当地贫困儿童生活的录像,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氛围,使在坐的评委、老师、学生无不动容,甚至落泪。从而使学生首先从情感上产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再通过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出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整节课环节不多,却因为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有了依托,也就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一节高效率的优质课要使学生知识得到丰富和更新,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和扩展,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与提升。

二、从教学过程来看,一节优质课应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1、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关系。也就是说,理论的深刻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理论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来自福建省国光中学的郑晓东老师在讲《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一课时,他以猜猜他是谁、吃苹果、筷子在水中是弯的不同的表现与产生的不同结果,自然得出结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在生动的现实例子和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逐步得出结论。理论植根于学生实际,并引起了学生的深刻思考,自然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节优质课应是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预设有四个要求: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特点。比如“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是说理性强的课文,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是情感性比较强的课文。二是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安徽省淮南二中的石小平老师的《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一课,思路就极为清晰,从情景小品一年中西瓜的价格导入新课,从CCTV的今年西瓜的销售情况导出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又通过一款看似普通的手机(镶有钻石和白金)的激烈讨论,顺理成章的形成结论,条理极为清晰。三是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比如讲《文化创新的途径》,来自海南侨中周立颖老师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她的课也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落脚点要准确,情感要提升。比如讲南师大附中路宽老师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它的落脚点就从元宵节吃汤圆上升到和谐世界之理念。而预设只是教师的课堂构想,它应为生成起铺垫,为生成创造条件。课堂应是互动与生成相结合,不要只

顾推进自己的流程,不能硬把学生拉回老师的思维套中。听课中我们多次被学生精彩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所感动、震撼,多次为之激烈的鼓掌,而这些都是因为老师的预设为学生的表现创造了条件。

3、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要防止两种片面性:即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和教师使命的淡化。一节优质课应是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成分调动的课。教师角色定位是五位一体的: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闪光点的发现者、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而这五个角色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后三者。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是要做到该点拨的点拨,该夯实的夯实,该纠正的纠正。更重要的是要做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教师应有敏锐性、适应性,及时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和鼓励。并要积极的向学生学习,在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形是相当常见的,一节好课应是促进师生双方完整生命成长的课。而学生的参与应是多方面的,是知识的参与、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动的参与。互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应是思维的互动、情感的碰撞。湖南省株洲市澧陵一中的田锋老师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最后设计了一道作业:请你以网民的身份发Email到省长信箱,为苏南的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这就是行动的参与,让学生从人与社会的交往中体验生命的精彩。

三、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实效性的关系来看,形式要服从和服务于内容,防止形式化。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启发讲授式、信息技术整合式、合作探究式、体验式,这些方法应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自重庆外国语学校的李静老师带给我们的《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很值得我们学习。首先现场采访听课老师,以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畅想为主线索,采用了小组讨论、创意大比拼„„总之,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使你轻松的达到教学目的,使课堂增辉。而故弄玄虚、矫揉造作的方法反而会留下表演的痕迹,影响教学效果。

四、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来看,一节优质课应是合理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力求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合理、适度。

合理表现在:

1、使用课件的必要性,可用可不用的不用。有些老师在课件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如搜集了许多图片,大大开阔了学生视野,对于观点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由于图片太多太滥,反而冲淡了主题,所以课件使用的首要原则应是必要性。

2、创新性。如“三口锅”,第一幅图从锅底拍照,谁也看不出来是什么;第二幅图从上面取景,隐约猜出是带锅盖的锅;第三幅图就明明白白是口锅。这样的课件设计既贴近学生,又有创新,很好的说明了多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

3、实效性。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一定要从实效出发。总之,我们应该明确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课件的使用应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有利于突出主题。

五、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来看,应创造性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防止两种片面性:一是以课本为中心,二是偏离课本的教学内容泛化。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那么教师如何自主整合课程资源呢?如何避免以课本为中心和偏离课本的教学内容泛化两种片面性呢?结合本次优质课评比中的展示课,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实现教科书内部课程资源的相互整合。2.实现教科书以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时事材料,以充实教材,又要适时介绍本学科最新的时事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和情况。此外,还要加强政治与历史学科、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渗透。人们习惯上说,“史地不分家”,政史同样不分家,政治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政治。3.实现教科书内外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的多样整合。所谓多样整合,即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最后用沙福敏女先生的话来总结此次全国优质课:堂堂都精彩,课课有新意,是艺术的享受,比一顿丰盛的美餐要有意义多了。春风关不住,佼佼者突颖而出。这次学习,留给我的思考很多。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大胆探索,善于总结,各人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认为要形成以我为主,加强学习,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以上是我听课后的些许感想,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优质课评比的误区: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优质课评比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常用模式,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评价标准,对一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其目的是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成长。优质课评比活动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对于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应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发现在优质

课评比工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如下一些误区:只注重形式,忽视课堂教学的实质;教师唱主角,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性;注重了学生的认知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养成等。

一、“中评不中用”,只注重形式

对于教师来说,优质课主要是为了评优、获奖。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教师根据常规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为了迎合评课者的口味而设计、安排课堂教学环节;评课者往往也是按照评课指标,从“教学目标”、“程序安排”、“课堂提问”、“多媒体运用”、“学法指导”、“能力培养”、“板书设计”、“教态”等方面评估整堂课,似乎很好,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审视这些课,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来评价这些课,仔细想想学生在这些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就不难发现,这些课整个课堂教学并不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其目的并不是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使学生获得些什么。这些课往往只有教师和教案,缺少学生和学案,在这些课的课堂中,师生的活动情况仍然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二、教师唱“主角”,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

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不少授课教师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学生看成是为了配合好教师的教。我们在评选优质课的活动中,有时问授课教师:“您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能得奖吗?”教师往往回答:“那要看同学们配合得怎么样了。”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授课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在课堂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的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由授课教师导演的电影脚本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把教学过程看成了“学”服务于“教”,忽视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服务于“学”。

三、只实现认知目标。忽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认知、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养成。但是,在优质课评比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或唯一目的。教师在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最具体的往往是认知性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象。这就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情形:“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在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今天,我们所要求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对完整的人的教育。相当多的“优质课”仅仅达到了认知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参与优质课的评比活动中,课堂教学往往设计成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与个别成绩差的学生与授课教师的配合、互动,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人,是全体学生,而不是“物化”的知识。否则,就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也就不能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更不可能使学生获得心智的发展。这样的课堂,缺乏应有的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独立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由被动反应向有计划的行动转变;学生学习的内容由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向批判思维和基于决策转变。

五、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优质课评比过程中,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往往有意避开课堂教学的独创性和多样性,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直接强加给学生,忽视启发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以及学生的独到的见解有时不予理会,这样就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就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

六、忽视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养成众所周知,教学不等于智育,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份知识行囊。真正的优质课应该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实践中,有些优质课往往重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授课教师有时缺乏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教育资源的挖掘,忽视了一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应该是永恒的重要思想。

优质课评比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对激励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按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进一步完善优质课评比工作,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激励功能,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师生活动的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促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反思性实践

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合作性学习、探究式习和有计划的行动,使学生采取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的方式对待学习活动的内容,使教学的背景由孤立的人工背景向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转变,使教学媒体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由单向传递向双向、多项交换转变,确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位老师:

因教育厅要求27日前要上报就业方案,所以辛苦大家23日晚之前务必将这批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给我们。excel表格中具体用人单位、单位性质、就业标志必填,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实在问不出,可先不填。就业性质是指企业、学校等,就业标志指应聘、正式签约还是签订劳动合同。另有部分考研究生或公务员通知书或录用函件仍未上交,现将名单一并发上,请速联系,近期能将材料传真或寄给我们。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中心

篇3: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

根据比赛规则, 高中三个组同时进行。非常遗憾的是, 因为时间关系只听了11节课。最赞叹的课有下面几位。

她的课能使学生精神丰足

她是重庆市11中的周老师, 她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特色】

周老师采用《刘寅达人秀故事》的电视谈话栏目形式, 为本堂课营造了一个感人的情景氛围。通过感染、感动来陶冶学生们的情感。借助传播学上的高“送达率”传递一种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观课记录】

周老师通过讲刘寅流浪歌手、餐厅服务、支教老师、达人秀选手四段人生故事感染学生, 许多学生深受感动流下泪水。通过三个问题讨论“刘寅哪一段人生值得秀?”“义务支教者个人该不该接受捐赠款?”“刘寅将来的人生历程会怎样?”, 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学生讨论、发言积极, 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自然得出正确的价值观结论。最后学生在看到自己是下期达人秀人物时课堂沸腾了。

【赞叹理由】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人感动。学生能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思想感情受到影响, 通过同情、向慕、尊敬、激动的心里变化, 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中的事件、人物的感悟以至心灵受到震撼;这种神圣的感觉一直驻留心中, 能让他的心灵充盈而生动, 能让他的精神丰足而高尚, 有感动就会有幸福感。

她的课能让学生“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和谐统一

她是北京市第12中学的唐老师, 她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中的《市场配置资源》。

【教学特色】

唐老师通过营造一个《大白菜种植》现场经济活动来逼真地模拟是否购买菜种, 种植大白菜活动, 让学生体验市场资源配置, 感悟市场调节作用。

【观课记录】

唐老师以“当家菜—家常菜—伤心菜—舒心菜”为主线, 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现场模拟购买大白菜种的举牌活动, 让学生体验到选择种大白菜成了种伤心菜, 感悟到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信息、道德。通过“让伤心菜变成舒心菜谁来做点什么?”“让伤心菜变成舒心菜市场应建立怎样的秩序?”两个问题讨论, 让学生多角度的的思考问题, 得出经济理论知识结论。

【赞叹理由】

“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让他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 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学生能在这位教师所设计活动中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学会自主探究, 自主构建。培养和提高他面向生活的现实性和潜在性的能力, 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她的课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她是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的徐老师, 她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社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特色】

徐老师营造了一个现代教育技术体验氛围, 学生使用平板电脑体验《苹果iPad的发展历程》的数字化教学。

【观课记录】

课前学生兴奋的拿到苹果iPad并迅速使用, 表现出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徐老师分次布置学习任务: (1) “收集苹果iPad的前世今生”“说乔布斯十年的启示”; (2) 学生与教师微博链接上传查找的资料、上传寻找讨论、探究、归纳的结论, 小组代表展示、解说学习结果; (3) 教师布置的作业链接“智源e本”, 学生接收、完成, 最后教师微博展示。教学活动体现了老师关注所有学生, 学生的作业评价机会均等、反馈机会均等理念。这节课学生成功地完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效率高。

【赞叹理由】

现代教育技术进课堂拓展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和参与度。学生能在这位教师精心准备的资源和活动中利用平板电脑, 完成蕴涵学科知识、深层次的有挑战性的任务。让新生跳出传统的学习及思维模式, 对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每一位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保障下得到老师的关注。

他的课能提高学生思维缜密

他是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的苏老师, 他教学的内容是沪教版高一政治下的《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特色】

苏老师提出探究《大小桶排队打水》问题, 给予学生探究问题的时间、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设计和解决方案。苏老师提供材料并利用学生生成资源, 多个追问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分析、思考问题。

【观课记录】

苏老师通过让学生探究《大小桶排队打水问题》的活动, 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在活动中感悟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 发现公平与效率有关系。苏老师给学生设计活动空间, 小组合作画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图”;小组代表展示了多种关系图示 (如飞机、天平秤、电路图) , 学生代表侃侃而谈作解释说明, 很好地展现了学生的思辩、表达能力。苏老师利用学生的飞机图示生成资源, 点出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是动态的平衡。让学生研究两个补充学习材料“党在不同时期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主要政策”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和基尼系数变化图”。教师的逐步追问“政策变化的原因?”“不重视公平会有什么结果?”“这些年有什么样的做法来促进公平?”“用一两个指标看问题可以吗?”等问题, 推进学生思维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这节课苏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是社会现实问题, 学习成果超越教材。苏老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观察、讨论、设计、思考、表达的平台, 出现了高中生主动举手抢发言权的场面。课堂思维度、效率双高。

【赞叹理由】

教学理念、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必备的素养。学生能在这位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中, 让学习变得不那么困难, 在互助条件下培养合作团队意识、能力, 感受成功。学生能在这位教师不断的追问下避免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 引导他反思答案的根据, 思维的线路, 起到优化他思维,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学生能在这位教师不断的追问下拓展思路, 有序发散思维, 促使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问题, 进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创新性。我的孩子能在这位教师不断的追问下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 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 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等等能力。

他们的课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他们具有新课程教材观。教学能以教材为线索, 突破教材实际背景, 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新颖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 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他们都把教材观点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景。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 能将学生带入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理论、发现观点、体验和理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他们给学生安排的学习过程注重体验。对学习内容做了精心设计, 面向全体学生, 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落在实处。

他们立足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 成功地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展开思维的翅膀, 学生们通过观察、讨论、表达、实践发现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篇4:观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主问题”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减少过去课堂上“连问”、“追问”和“碎问”过多的现象,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同学和老师进行对话,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之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深入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清晰了、学习环节也简单了。

(一)找到牵动全身的“发”。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找到牵动全身的“发”呢?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丽水钟老师和衢州的郑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抓住了“壮”。问学生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关键词是哪个词?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雄壮”?真的只在表现辛弃疾的“雄壮”吗?

2.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金华张老师执教《杨修之死》,问学生预习后你对杨修怎么评价?文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是怎样评价杨修的?学生找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真知”曹操文中表现在哪里?杨修“真知”曹操吗?真知……思索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通过“真知”这一突破口展开了对文本的阅读,对人物命运的思索。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杭外黄老师的《孤独之旅》抓住“诗意”探索文本。她先把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写成诗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得全情投入时,黄老师说:“其实这不是一首诗,而是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段落,你把觉得最有诗意的语段找出来,读一读。”从品读诗意的语言到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抓住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入手,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那些主题深刻,理解较难的文章。可以借助作者本身要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或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为突破口设计主问题。如当初我在执教《孔乙己》时,抓住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展开对文本的理解。明白可怜之人孔乙己既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一位不懂思变、不求上进的人,是社会的腐朽物。不能一味地同情,立体式地看待人物,加深对文本地理解。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二)牵“发”动“全身”。

我们找到了牵动全身的“发”,那又如何动“全身”呢?

省级优质课就做了很好的解答:有整体感又要有节奏感。整体感:课堂是一个整体,不能让它支离破碎,缺乏联系。要任务集中,脉络清晰。有了主问题的设计,教师的课就有了主题,线索,教师往往可以把握住课的整体感。所以我想多说一下节奏感。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用语。歌曲演绎要有轻重缓急,高亢低沉。引之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不能做平面滑行,而要由浅入深式地探究。并要形成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韵味无穷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教学就应如一篇美文:享受中又能引起思索。

杭州李老师在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非常到位的。《香菱学诗》中通过文本看到人物的内心是教学的难点。上课伊始,李老师以原著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文章的题目对比。领悟原著题目表明了香菱学诗的态度“苦”,文中哪里道出了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透过香菱的笑,觉得她以苦为乐,学诗到了痴迷的程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可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如此痴迷人人欣赏吗?引入对香菱的身世、死因的了解。再读“笑”,慕雅女雅集吟苦诗啊。苦吟诗——痴吟诗——吟苦诗,学生、课堂都在随之笑、悲。学生起初读描写香菱笑的语句,笑逐颜开;再读香菱的笑,感同身受,脸色凝重,声音低沉。

课堂有起有伏,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掌控全局,把握节奏。在教学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设计。对知识点的安排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对教材内容的解析披文入情,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体悟情感。此外,教材的处理也立足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以一篇课文走进香菱的内心,以《香菱学诗》开启了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有一种木桶理论,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些还颇有思想性。可总归有些零碎,缺少体系。理解上也往往会存在局限性,就事论事,只绕着文本,缺少思考问题的深度。所以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才能做好引导的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乡村教师的课,非常赞叹。问这位教师:“你备课用了多少时间?”老师说:“我用一辈子时间备课,如果说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让年龄与学识成正比。不要在吃老本,不要让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掏空自己。

听课后常有老师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究竟何处不同呢?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一个气场。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还在馨香中“传道”。

三、春风化雨点“心灯”。

(一)春风化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灵,却要做到无声无息,适时而来。教师有自己的水平见解,又怎么让学生也深有同感引起共鸣呢?

学生理解有迹可循。教师们很好地立足文本,激发思维。老师的思路源自文本,学生的理解也出自文本。不会对教师的理解感到高深莫测,而把自己拒之门外。文本是形成师生“对话的”依据,也是平台。每堂课都能听到老师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有证据吗?”“把这个词圈起来。”“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以吗?”把学生的眼光拉回到文本。品味语言,概括内容,体会情感。使学生站在与作者同一纬度上,把情融入在文本中。琅琅书声萦绕课堂,老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全文,读段落,读句子,读字词。读中悟情,以情促读。不再是以繁华掩盖空虚,以形式替代内容。

适时补充加助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掘地三尺深挖、深探。但也不能止步于文本,缺少教学的延伸拓展。就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教学的难点,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材料。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著作中整体理解,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加助理解。学生临场的各种反应,都成了教师素质的展示平台。杭州的李老师提到香菱的死,学生中有人说是扶正后难产而死;有人说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害死的……李老师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介入而是引入了曹雪芹的判词:

“根并莲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学生通过对第三句拆字诗的理解,明白是被夏金桂害死的。对学生没有以简单的对错去定论,在课外资料中自己领悟。

衢州的郑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在体会题目的“壮”时讲了辛弃疾弱冠之年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后鼓动万余名士兵反正,长驱渡淮,奔向南方。往事中理解辛弃疾当年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壮”又以《鹧鸪天》和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理解辛弃疾空有壮志却华发早生的“难酬”。课外材料的引入自然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无需多讲,早已入情。适时、适度的课外材料引入何尝不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满腹诗书此时化作春雨,在无声无息中学生在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提升,激发了思维。

四、点燃心灯。

用言语感染学生。语文课堂不应是平淡冷漠的,而应该是充满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教师的教学语言如同讲演一般,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而要让自己情感为之所动,惟一的办法就是投入,投入地去讲,因课文内容而喜而悲,因文章情感而情绪化,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外化为语言、表情、眼神,以及肢体的动作,置身其中,融入课堂,全身心去演绎教学的内容,倘能如此,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呢?衢州郑老师在教授《破阵子》时,辛弃疾的壮志难酬透过她或低沉,或高亢的语言;或振奋,或忧郁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如临其中见证他的人生历程,触摸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

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朗读式结尾。打破了以往一贯的课堂总结模式,教无定法,适合就是好方法。优质课评比中的结尾,就有推波助澜,意味深远的作用。师生的情感再次碰击,思维在延伸,火花在闪烁。

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应用多媒体,这当然不是稀奇事。以往课件就像教案本,教师就在读教案。教师被课件牵制着,思维也凝滞了。早就设计好的答案也套住了学生的思维。可这次多媒体成了一个助手,教师没有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文本为基础,色调、字体、版式都用心良苦。杭州李老师大篇的采用魏碑体,来加重香菱不幸的身世。丽水钟老师的课件从头到尾六张片子,黑底白字,凸显词的悲壮。杭外黄老师用黑白底色承载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件中适时响起的合适音乐,使课堂中洋溢着和作品相吻的气氛。学生在配乐中,很快地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提高了朗读水平,加深了情感理解。

务实而不失活泼,丰富而不失深邃。师生在这里碰撞,擦出火花,照亮课堂,也感染了我这位观者。猛然发现自己已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氛围中了,度过了或喜或悲的两天。

篇5:观《全国中小学消防公开课》有感

我呆呆地坐在电脑机前,看着直播,一瞬间出了神。“每个细节的处理,都是火灾的开端。”这句话我想了好久。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吧!某小区发生一起汽车着火事件,现场火势汹汹无人敢走近灭火,不到半小时整个车子已燃烧尽毁,旁边车辆一起遭受重创。据现场的目击证人称:小车的起火原因是小孩点火不小心引起。某汽车在加油站自燃,据了解面包车再加油前几天曾发现线路故障,但未及时维修,加完油后油路出现漏油加上车辆打火后,出现短路,随即引发自燃。从什么开始,由细节引发的火灾“源源不断”了?我们的一个举动,一个微乎其微的举动,火便肆无忌惮地肆意着每一寸土地。你听,多少撕心力竭的哭泣声、尖叫声……

这些故事,不得不让我想起大连7・16油爆火灾。同样是面对燃烧的.熊熊大火,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四处奔逃,而消防员们却义无反顾的逆向使进火场中。大火浓郁的黑烟,笼罩着这座城市,而他们就是唯一的光。面对大火,虽然他们的手和脸被火烤的没有了血色,但都不辱使命。这场火灾,吞噬了太多太多人的生命,却也告诉了我们:它就是邪恶的影子,无处不在,在我们惬意的享乐这繁华尘世之际将我们摧残,毁掉我们活下去的意志。

看完了整场直播,我发现它带给我的收获要比我想象的多得多――火场自救。

(1)及时保命,时刻留意逃生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首先的,就是要熟悉该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逃生路线。其次,认清疏散指示标志也是必要的。

(2)扑灭小火,保障自身安全。在火势蔓延速度较小时,我们可以利用周围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来将火势控制。当然,一定要熟系它们的用法。

(3)迅速撤离,捂住口鼻。在撤离火场时,可用浸湿过的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匍匐前进,以便寻找最佳逃离路线。

(4)善用通道,勿乘电梯。在发生火灾时,电梯便是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我们可以利用楼梯等安全出口逃离。必要时,还可通过附近建筑物的阳台、窗口和天窗来进行逃生。

(5)火急烧身,就地打滚。当火苗溅到衣服上时,切勿来**窜,应及时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6)切勿慌张,镇定自若。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盲目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只有沉着应对,才能想出好方法,及时脱险。

篇6:全国政治优质课学习心得

今天是政治优质课比赛的第一天,在珠海二中三个赛场上展示了21节优质课,由于各个场地是同时进行,所以难以听完全部比赛课。今天听了七节课,容量也比较大,所以今天晚上提笔想写些东西的时候反而不知道从何下笔,现在只能从自己的听课笔记中稍作整理,说说我对这些课的一些简单看法。因为,涉及的课比较多,所以,我想先对一些印象计较深刻的课进行简单的学习反思,有时间再纵向比较,把各个优秀教师的成果为我所用,改造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1四川雅安中学孙静老师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孙静老师,是个聪明的老师,这节课应该在昨天下午和学生见面的时候就应该是先演练过一次的,所以,学生对课堂的内容非常熟悉,配合的非常好。撇开这点,作为第一个登场的选手,这节课从设计到,课堂的掌控,学生的参与等方面都把握的比较好。这节课个人觉得亮点有以下几个

首先,课堂设计按照总-分-总的逻辑思路展开,先罗列学生昨天的自学成果,理清课堂基本思路,然后围绕这主要知识点展开讨论分析,最后老师做总结表述。这几个环节并不孤立,中间用了一个“给侄子介绍中国文化的例子”串了起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课堂的内容和例子虽然比较多,但整体思路保持了其连贯性

其次,使用的例子比较典型,趣味性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讲中华文化,很多地方其实侧重了对四川文化和广东文化的介绍,把教师熟悉的家乡文化和学生所在的广东文化展示的比较到位。在讲解四川文化,用了我们听的懂的四川方言,然后抛砖引玉,广东的学生很自然的把话题接了过来,展开合作和交流。从课堂反映看,效果相当不错。

其次,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实今天的七节课在这点上都做的很到位,授课老师在案例分析或者是课本讲解的时候,都有意识的把政治的.德育要求贯彻落实下去。本节课就是传递这样的一个思想,热爱家乡文化,热爱家乡,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把四川的重建和各地人民的支援联系一起,突出说明中华民族内在的情感凝聚力,告诉学生要热爱祖国,担当民族重任。相对于其他老师,这个目标的落实的好处在于不着痕迹,没有刻意而为之,只是刚好教材内容点到即兴发挥的,这说明孙老师的备课工作做的相当到位。

这节课,有一些问题还是值得我思考的,第一,优质课,特别是这种正式的比赛课,是否需要用复习来引入,第二,优质课的教学目的重要还是课堂的形式重要,这节课上的很生活,轰轰烈烈,但在知识点上,落实的不是很好,在包容性这个问题上处理的比较粗糙,而从教学目标上看,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第三个,学生活动完后,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总结学生的成果,是简单复述总结,还是要侧重把学生没能探究出来的知识加以补充和拓展,这个需要一定的掌控技巧

2西安远东二中刘鹏老师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课前几天在深大附中刚好听刘老师讲过,今天再听同样的题目,典型的同课异构,不同的是,一节是常态课,一节是比赛课,但两节课都上的精彩。

刘老师是个很有才的老师,他的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首先,从个人魅力看,刘老师幽默风趣,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在这节课里,不时根据学生表现和课堂内容引出一个个笑话,博得听众开怀一笑,既活跃气氛,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其次,从课堂案例的选择来看,比较典型,贴近中学生的实际,容易被学生接受。如中奖,流行表,统一校服,学生买IPAD,IPHOE等问题,都让学生感觉,经济生活就在身边,所以,学生在讨论时就有话可说,参与度比较高。但是,案例比较多,讨论的话题不断的转换,这也容易让学生觉得不好接受。

再次,采用了目标教学法,通过先展示教学目标,提醒学生主动预习和自学,对知识点的要求具体化。所以,这节课个人认为,从教学的内容上看,比较好的实现了优质课和常态课的结合。既合理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在形式上多样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实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探究合作。

最后,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这节课一个突出地方在于,探究完基本理论后,还围绕这“网购,汽车控,珠海就餐点菜”三个情景设置了三个活动,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分析体现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这样就把把教材和现实生活结合,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刘老师这节课有这几点教训需要关注下,以为自己今后备课做个提醒。

一是课前准备要做足。如在最后的探究活动中临时分组,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学生适应的也不好,所以有点混乱。(但相对于其他课念稿的同学来说,虽然有意外,但毕竟真实)。,同样,这节课在最后半节课上的比较沉闷,这和赛前和学生的沟通有关系,学生对他上课的基本思路线索不清,所以配合上做的不到位,

二是细节注意的不够,刘老师自己的MIC的音量不清晰,这点再赛前没能调好,所以,一节课下来,让学生和评委老师们听的比较辛苦。同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能及时递上MIC,所以学生的回答也听不的不是很清楚,这肯定会影响课堂的效果。

篇7: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体会作者:皖北政治

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寻找闪光点

立足实际 反思践行 弥补薄弱点

--------------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邵先亮(苏集中学)张霖霖李晓莉(阜阳九中)

2010年10月24日----30日,在区教研室王康老师的组织领导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在厦门双十中学举行的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观摩活动。这次大赛,无论是参赛选手的水平,还是组织的规模,在近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研活动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四天三十二节课,犹如三十二道精美的饕餮大宴,给我们的试听带来极美的享受;评课专家精彩深刻的点评,更让我们提升了专业素养,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活动结束后,大家的共同感受是:说受益匪浅似乎不够,用“洗脑”也许更能形容此次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震撼。

一、寻找“闪光点”

这次获得特等奖的选手,他们的课堂都能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先进,体现课改方向

“千教万教教人做人”,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放在了三维目标的首位,这一点在这次大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获得特等奖的几节课更是如此,在他们的课堂中,不是不要知识与能力,而是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理想的教育等,有的时候,为了突出这一目标,知识的教学也尽量淡化,比如获得特等奖的湖北选手和山东选手整节课没有一个字的板书,但是他们的课堂有魂有神,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和谐,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满激情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开展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以学生为本,使每位学生获得发展等课改理念得到了很好地贯彻。

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而不虚化,很多老师都做足了功课,他们选取教学资源充分考虑授课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态势。对学生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导之以行。比如浙江选手讲《诚信是金》时,用学生自己的学校双十中学的校训“勤毅诚信”导入,立即拉近了这节课与学生的距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湖南选手讲《礼貌显魅力》时,最后

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了学以致用:“礼貌大阅兵”,厦门是一个旅游城市,要求各组推选一人,以厦门小主人的身份与一位观课老师现场交流2分钟,要求用文明的语言、亲和的态度、端庄的举止与对方交流,可以宣传和介绍厦门或自己的学校,并请老师留言鼓励。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强化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二)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技艺娴熟

这是这次大赛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几乎每节课的整体设计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是一部分选手恰当地采用了板块式教学设计:湖北选手讲《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分三站:第一站承诺的责任,第二站 自觉的责任,第三站我们的责任,教学环节一目了然,非常清晰。天津选手讲《对不良诱惑说“不”》时,先让学生走进“诱惑城堡”,然后把教材上的知识体系分为六个任务,让各组组长抽选,每组完成一个任务,可获得一把走出“诱惑城堡”的钥匙,最后六把钥匙汇集在一起,才能打开大门,走出“诱惑城堡。这些板块之间的过度紧凑自然,教学思路清晰,结构构建合理,设计的活动精而适量,设计的情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高,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优化顺畅,十分有序。

就每个教学环节而言,很多参赛选手的设计也很有创意。以导入为例,有情境式、设问式、震撼式、体验式等等,各有特色。海南选手讲《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先请几个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当一个同学介绍自己姓“欧阳”时,老师就问“欧阳”在百家姓中排第几,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接着说,有一个十岁的孩子就可以,然后播放相关视频,自然地引出潜能的概念。云南选手正式上课前,先让学生做一个热身活动:同桌讨论,厦门哪个地方最好玩?然后让同桌两个学生中左边的那一位站起来再和坐着的同学讨论:厦门什么小吃最好吃?接着问学生喜欢那一种讨论方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要讲的课题:《平等尊重你我他》,等等。

参赛选手娴熟的教学技艺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行云流水般的课堂驾驭,充满智慧的课堂教育机智,都体现出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仅举两个方面:首先,以点评学生的回答为例,学生回答的问题虽然都是教师预设的,但学生的回答有可能是教师没有考虑到的,这些课堂生成的处理恰恰能体现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育机智。如山东选手讲《控制和调节情绪》时,设计了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寻找快乐的理由 ”他先播放“中国达人”刘伟的视频,引用刘伟的一句话:“虽然我失去双手,但是我还有一双腿,所以我感到幸福。”然后让学生仿句,寻找快乐的理由。其中一个学生这样说“虽然我不能战胜别人,但是我可以战胜自己,所以我感到很快乐。老师立即说:“如果你能经常战胜自己,老师相信终有一天,你一定可以战胜别人”。这样的点评把学生的感性回答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反映出教师成熟的教育机智,立即博得了观课教师的掌声。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是这次优质课大赛的最大亮点。课件的制作也许只能用精致来形容,选手运用的幻灯片很少有单纯的文字表述,从内容上看,都是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选用,从技术手段上看,除一般的POWER POINT制作,还综合运用了会声会影、FLASH制作等手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对烘托课堂气氛,达成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即使是一张单纯的文字表述式的幻灯片,背景也做得很精美,十分养眼。也举两个小例子:江苏选手讲《相逢在花季》时,有一个环节是让男女生分别说说自己的优势,表述时间是一

分钟。怎样控制这一分钟呢?老师在大屏幕上显示一个大挂钟,老师说开始,这个挂钟的秒针开始运作,与此同时,背景音乐响起,秒针走了一圈,一分钟时间到,学生回答结束,背景音乐停止,整个过程给人以美的享受。吉林选手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问学生“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他用了一张幻灯片进行归纳,所有的形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词语色彩缤纷的、千姿百态的组成了一个中国地图的形状,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图形的最核心部位有一个最醒目的、最突出的词语:爱国。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整个设计也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三)教学预设充分,教学特色鲜明

精心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师在教学预设上多花一分钟,就可以节约所有学生的一分钟。本次参赛选手不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技术,都在预设上下足了功夫。为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几乎所有的选手都精心选取了与授课所在地厦门双十中学相关的教学资源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他们或拍摄学校的教学环境,或搜集学校的校史资料,或撷取师生的生活片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湖北选手选取的“舟曲泥石流”视频,山东选手选取的“智利矿工”视频,湖南选手自拍的DV“小明寻礼记”视频,吉林选手选取的世博会“清明上河图”视频等,都体现出执教者在钻研教材后的精心设计。这些精心的预设,既使课堂生动充满活力,也拓展了课堂的容量,学生接受的知识包含了教材上的、老师自个的、互动生成的等,教材在这些课堂上“只是一个例子”。

总体来看,本次参赛选手大都有较鲜明的教学风格,男教师或潇洒自信,或诙谐幽默;女教师或亲切自然,或深情款款。其中,河北选手温柔婉约,娓娓道来,与学生交流像是进行心理访谈;山东选手语言优美流畅,教态端庄大方,整节课像是在主持一档综艺节目;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吉林选手,他的语言表情风趣幽默,多才多艺,与学生合唱《青藏高原》,独唱东北二人转,以至于课后很多人直呼其为“小沈阳”,他也毫无争议的获得了本次大赛唯一的“最佳风采奖”。

二、弥补薄弱点

平心而论,我们区的优秀教师在学科专业素养、教学技艺方面其实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差距,最可怕的落后是理念的落后、思维的落后。市教研室吴奇老师在我市教研会上曾提出:“赛课课堂常规化,常规课堂赛课化”,这种提法对于那些只重形式忽视内容的赛课课例是有警示意义的,但是也被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为平常上课怎么上,赛课时就怎么上。但这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常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课堂,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我们的课堂有没有贯彻课改理念,我们的每一节常规课是不是都做了精心的预设。如果我们平常的每一节课都是为了考试的“满堂灌”,或者是走形式的一个又一个,让学生应接不暇的“满堂问”,抑或是没有明确目的,随便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讨论的“满堂乱”,我们怎能在赛课时创新出奇,真正体现课改理念,从而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所以要想提高赛课水平,还应象吴奇老师所说的,要从常规课堂做起。我们应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改理念,把握好思品课改的方向,把握好尺度;要先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后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既走进教材,弄清本意,悟出新意,重新整合教材,实现再创造,又走出教材,为构建教材贡献力量。

另外,在CAI的设计及使用上,我们应潜心钻研;在教学技艺的完善上,我们仍需精雕细琢;在教学风格的形成方面,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总之,十分感谢市、区领导给我们这次观摩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素养,也找出了差距,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相信,以这次观摩为契机,有市、区教研室领导的悉心培养与指导,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一定会抓住机遇,苦修内功,提升业务能力,提高赛课水平,以后在各级的赛课活动中,我们一定会为我区、我市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分享:

0 分享到新浪Qing

篇8:观珠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

可用三点来形容这次的比赛:第一,档次高。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科学家研究院联合主办可谓规模空前。第二,节俭有内涵。这次由湖北大学承办,从整个大会的布置和比赛现场可以看出这次的比赛,简约但是不简单。第三,教师素养能力强。比赛之中高手如云,体育教师发挥自身专业技术特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疑惑

本人聆听了十几节这次比赛中韵律舞蹈的无学生上课,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亲和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韵律与舞蹈在国外可以说是重要教材之一,在我国却成了短板,广播操、武术操、健美操以外韵律舞蹈教材无人问津。从这次的模拟授课中可以看出。

其次,这次模拟授课中舞蹈的内容有六项,小学:“华尔兹前进后退步、华尔兹转体90度、少儿健美操二级”。中学:“纽约步、定点转、大众健美操二级”。在笔者看来,小学的两个教材出题内容不够严谨。本次比赛教学内容“小白船:前进后退步和小白船:转体90度”。在材料上实属两个不同内容,但在比赛中并没有进行华尔兹前进后退步与华尔兹转体90度的授课。而是前进后退步与转体90的教学。其次,教师对舞蹈教材把握不正确。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次抽签授课中没有一位参赛教师运用音乐进行教学,就好像上篮球课不用篮球,上羽毛球课不用拍子,没有舞蹈教学常识。最后,舞蹈技能薄弱,除两个健美操内容以外,大多数参赛选手,动作不标准,路线不清晰,教法不得当,更是有教师直接模拟要学生看录像学习,动作基本不会。

上一篇:几年文明单位创建规划下一篇:水价调整请示